埃博拉出血热培训测试题
埃博拉出血热培训测试题

埃博拉出血热培训测试题姓名成绩一、选题选:40% (每题4分)1、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A、肠道病毒B、腺病毒C、鼻咽病毒D、埃博拉病毒2、90%埃博拉出血热死亡患者在发病()天内死于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
A 5天B 12天C 一个月 D二个月3、埃博拉病毒对以下哪种射线或消毒剂敏感。
()Aγ射线 B紫外线 C 甲醛 D 次氯酸4、下列哪些是埃博拉出血热的典型临床表现?()A急性起病,高热、畏寒 B极度乏力 C头痛、肌痛、咽痛 D结膜充血5、埃博拉出血热发病季节()。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无明显季节性6、对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天。
A 7 天B 14天C 21天D 1个月7、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
A孤蝠科果蝠 B 蚊子 C虱子 D 老鼠8、埃博拉病毒对热有()抵抗力。
A、微弱B、低度C、中度D、高度9、埃博拉出血热病人死亡后,尸体应()。
A、正常土葬B、消毒后用密封防渗漏物品双层包裹,及时焚烧C、深埋D、正常火葬10、埃博拉出血热病例感染场所主要为()。
A、医疗机构和家庭B、商场C、浴池D、餐饮场所二、填空题:60% (每空4分)1、埃博拉出血热于年首次在发现。
2、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和为传染源。
3、是本病的传播途径。
可以通过接触埃博拉出血热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及其感染。
4、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为天,尚未发现潜伏期有。
5、埃博拉出血热临床表现主要为、和。
6、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安全等级为,比SARS及艾滋病的等级都要高。
埃博拉出血热培训测试题

埃博拉出血热培训考试题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A.肠道病毒B、腺病毒C、鼻咽病毒D、埃博拉病毒2、埃博拉的病死率高,本病于20世纪70年代在()首次发现。
A、亚洲B、非洲C、南美D、欧洲3、EBV病毒在()大部分灭活,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消毒剂和脂类溶剂均可灭活病毒。
A、60℃1小时B、60℃2小时C、70℃1小时D、100℃1小时4、埃博拉病毒可分为扎伊尔型、苏丹型、本迪布焦型、塔伊森林型和莱斯顿型。
除()对人不致病外,其余四种亚型感染后均可导致人发病。
A、扎伊尔型B、莱斯顿型C、塔伊森林型D、苏丹型5、埃博拉出血热的主要传播途径为()A、接触传播B、血液传播C、呼吸道传播D、性传播6、埃博拉出血热主要病理改变是皮肤、黏膜、脏器的出血,在很多器官可以见到灶性坏死,但是以()最为严重。
干细胞点、灶样坏死是本病最显著的特点,可见小包涵体和凋亡小体。
A、心脏B、肺脏C、肾脏D、肝脏、淋巴组织7、埃博拉出血热的治疗:无特殊治疗措施,主要以()治疗,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和控制出血,控制继发感染,治疗肾功能衰竭和出血、DIC等并发症。
A、抗病毒B、抗生素C、对症和支持D、止血8、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之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中的“埃博拉出血热”。
A、2小时B、24小时C、48小时D、72小时9、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为(),一般为5-12天。
尚未发现潜伏期有传染性。
A、1-12B、2-15天C、2-21天D、5-14天10、有关埃博拉出血热的治疗,以下哪项不对():A、无特殊治疗措施一般支持对症治疗:首先需要隔离病人。
卧床休息,少渣易消化半流质饮食,保证充分热量。
B、补液治疗:充分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使用平衡盐液,维持有效血容量,加强胶体液补充如白蛋白、低分子右旋糖酐等,预防和治疗低血压休克。
埃博拉出血热考试题和答案

埃博拉出血热考试题1、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是:A.一周B.两周C.2~21天D.40天E.30天2、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病学史包括下列哪些项A.发病21天内有在埃博拉传播活跃地区居住或旅行史B.发病21天内在没有恰当防护的情况下接触过埃博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等。
C. 发病21天内到过西非D. 发病21天内在没有恰当防护的情况下接触过被感染的动物E.发病21天内曾在坦桑尼亚转飞机3、下列哪些符合留观病例具备上述流行病学史中第2、3项中任何一项,并且体温>37.3℃者;具备上述流行病学史中第1项,并且体温≥38.6℃者。
A.发病21天内有在埃博拉传播活跃地区居住或旅行史,并且体温≥38.6℃者B.发病21天内在没有恰当防护的情况下接触过被感染的动物,并且体温>37.3℃者C.发病21天内有在埃博拉传播活跃地区居住或旅行史,并且体温≥37.3℃者D.发病21天内有在埃博拉传播活跃地区居住或旅行史,并且体温≥38.3℃者E.发病21天内在没有恰当防护的情况下接触过埃博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等,并且体温>37.3℃者4、具备流行病学史中任何一项且符合以下哪三种情形之一者判定为疑似病例A..体温≥38.6℃,出现严重头痛、肌肉痛、呕吐、腹泻、腹痛B. 体温≥38.5℃,出现严重头痛、肌肉痛、呕吐、腹泻、腹痛C. 发热伴不明原因出血D.不明原因猝死E. 体温≥37.3℃,出现严重头痛、肌肉痛、呕吐、腹泻、腹痛答案:1、C2、ABD3、ABE4、ACD。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试题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试题
科室:_____姓名_____成绩_____
一、填空:(每题6分,共60分)
1、埃博拉出血热是由_____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本病于1976年在___首次发现。
2、埃博拉病毒属_____科,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
病毒有___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_____组成。
3、埃博拉病毒可分为本迪布焦型、扎伊尔型、莱斯顿型、苏丹型和塔伊森林型。
其中_____毒力最强,____对人不致病。
4、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60℃灭活病毒需要__小时,100℃__分钟即可灭活。
5、埃博拉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____,埃博拉出血热首发病例的传染源为感染埃博拉病毒的___、___、___、___、___等野生动物。
6、埃博拉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____传播。
7、埃博拉出血热的主要病理改变是皮肤、黏膜、脏器的____,多器官可以见到____。
8、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____天,一般为__天。
9、负压救护车启动负压装置时,舱内相对压强应在_________。
10、埃博拉出血热的密切接触者可用普通救护车转运,一车可转运多人,密切接触者转运时_______。
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埃博拉出血热典型病例初期表现是什么?
2、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史依据有哪些?
3、何谓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
4.何谓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
埃博拉培训试卷

埃博拉疫情防控知识培训试卷科室姓名成绩1.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在下面哪种情况下不宜即刻转运:A.生命体征不稳定B.呼吸困难C.血液动力学不稳定D.以上均是2.表面喷雾消毒的作用时间不少于:A.60 minB.30 minC.15 minD.10 min3.擦拭消毒法适用于哪些部位的消毒:A.医疗舱内污染内壁、门窗、车内物体表面、设备表面及地面B.驾驶舱C.负压车D.以上均是4.在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转运工作中,哪个部门负责指导转运车辆的消毒:A.急救应急救治专家组B.急救中心院感、护理管理部门C.车辆管理部门5.下面哪项不符合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转运原则:A.埃博拉疑似和确诊病例采取隔离转运B.选用标准负压型救护车C.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集中一车转运D.转运疑似、确诊病例后,救护车辆及车内设备、污染物品必须清洁消毒后再转运其他患者6.下面对埃博拉病毒的描述错误的是:A.埃博拉病毒对热无抵抗力,60度可迅速灭活B.室温存放1个月后,埃博拉病毒感染性无明显变化C.埃博拉病毒对紫外线敏感D.埃博拉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等多种形态7.对人致病性最强的埃博拉病毒是:A.扎伊尔型B.苏丹型C.本迪布焦型D.塔伊森林型E.赖斯顿型8.埃博拉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为:A.性传播B.空气传播C.接触传播9.现阶段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不包括:A.及时发现并隔离病人B.接种特异性疫苗C.加强个人防护10.根据WHO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跨境旅行传播风险的评估结论,非洲以外国家传播风险:A.风险高B.中等风险C.风险低11.下面对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病学描述错误的是:A.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可为本病传染源B.疾病晚期及死亡后的尸体不再具有传染性C.自然储存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D.已知黑猩猩可以作为首发病例的传染源12.出现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时,感染风险较高的人员为:A.医务人员B.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人C.在葬礼过程中直接接触死者尸体的人员D.在雨林地区接触了森林中死亡动物的人E.以上均是13.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为:A.1-2天B.2-5天C.2-21天D.15-30天14.下面哪项不符合埃博拉出血热的治疗原则:A.对因治疗,消除体内感染病毒B.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和控制出血C.治疗肾、肝功能衰竭和出血、DIC等并发症D.控制继发感染15.下面对埃博拉出血热的医院感染控制描述不恰当的是:A.口罩级别至少是N95级B.可使用启动传输系统转运疑似患者的标本C.对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严格消毒D.粘膜暴露时应用大量清水或洗眼液冲洗。
埃博拉测试题

埃博拉出血热培训测试题单位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现阶段,对于无症状疫区来华人员应该采取什么措施?()A.集中医学观察B.隔离治疗C.健康监测D.住院观察E.无需采取措施2、潜伏期内感染者是否具有传染性?()A.感染后即有传染性B.无传染性C.还无定论 D.部分有传染性3、目前认为埃博拉出血热主要是通过何种方式传播?()A.空气飞沫B.粪口途径C.密切接触D.病媒生物4、目前我国对于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分级判断标准主要依据的技术指南是哪个?()A.《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B.《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诊断和处置路径》C.《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方案》D.《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指南》E.《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2014年第一版)》5、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转运车辆有何要求?()A.一般救护车B.负压救护车C.正压救护车D.一般私家车6、现阶段实验室检测结果为阴性,是否可以排除患者感染埃博拉病毒,为什么?()A.可以排除,埃博拉实验室检测是诊断金标准B.不能排除,因为发病3天内,埃博拉病毒检出率较低,须3天后再次采样检测C.不能排除,实验室检测结果不能作为最终诊断依据D.不能排除,须等到21天隔离期结束后才能下最终结论7、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 )小时之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A.2小时之内B.6小时C.12小时D.24小时8、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进行网络直报时,报告疾病类别选择( )中的“埃博拉出血热”。
A.甲类B.乙类C.丙类D.其他传染病9、埃博拉出血热发病季节()。
A.春季B.夏季C.秋季D.无明显季节性10、埃博拉出血热主要临床症状有哪些?()A.发热B.呕吐C.腹泻D.皮疹E.以上都有二、填空题(每空5分,共50分)1、埃博拉出血热于1976年首次在发现,是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埃博拉出血热试题及答案

埃博拉出血热试题及答案1. 埃博拉病毒属于哪个病毒家族?A. 冠状病毒B. 腺病毒C. 丝状病毒D. 流感病毒2. 埃博拉出血热的典型症状包括哪些?A. 头痛、发热、肌肉痛B. 呼吸困难、咳嗽C. 恶心、呕吐、腹泻D. 所有上述症状3. 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播途径是什么?A. 空气传播B. 接触传播C. 食物传播D. 蚊虫叮咬4. 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通常为多久?A. 1-3天B. 2-21天C. 1个月D. 1年5. 以下哪个不是埃博拉出血热的预防措施?A. 避免接触野生动物B. 保持个人卫生C. 接种疫苗D. 避免与疑似病例接触6. 埃博拉出血热的致死率通常是多少?A. 20%-50%B. 50%-70%C. 70%-90%D. 接近100%7. 埃博拉出血热的治疗方式是什么?A. 抗生素治疗B. 抗病毒治疗C. 支持性治疗D. 手术8. 埃博拉出血热的疫苗研究进展如何?A. 已有疫苗上市B. 正在临床试验阶段C. 尚未开始研发D. 研究已停止答案1. 正确答案:C. 丝状病毒埃博拉病毒属于丝状病毒家族,这是一种单链RNA病毒。
2. 正确答案:D. 所有上述症状埃博拉出血热的典型症状包括头痛、发热、肌肉痛、恶心、呕吐和腹泻。
3. 正确答案:B. 接触传播埃博拉出血热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包括接触感染者的体液或被污染的物体。
4. 正确答案:B. 2-21天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通常为2至21天,平均为8至10天。
5. 正确答案:C. 接种疫苗目前,埃博拉出血热的疫苗尚未普及,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避免接触野生动物、保持个人卫生和避免与疑似病例接触。
6. 正确答案:C. 70%-90%埃博拉出血热的致死率通常非常高,介于70%至90%之间。
7. 正确答案:C. 支持性治疗目前,埃博拉出血热没有特异性的抗病毒治疗,治疗主要依赖于支持性治疗,包括补液、电解质平衡和症状管理。
8. 正确答案:B. 正在临床试验阶段埃博拉出血热的疫苗研究正在进行中,已有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尚未上市。
埃博拉出血热培训测试题

埃博拉出血热培训测试题埃博拉出血热培训测试题科室姓名成绩一、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关于埃博拉出血热下列哪些是对的 ( )A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B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等而感染。
C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呕吐、腹泻、出血和多脏器损害,D病死率高,目前在西非流行的扎伊尔型病死率为53%。
2、埃博拉出血热的一般检查正确是( )A血常规:早期白细胞减少和淋巴细胞减少,随后出现中性粒细胞升高和核左移。
血小板可减少。
B尿常规:早期可有蛋白尿。
C生化检查:AST和ALT升高,且AST升高大于ALT。
D凝血功能:凝血酶原(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延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升高,表现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3、疑似病例的诊断:①有流行病学史( ) ②具备上述流行病学史中符合流行病学史第2、3中任何一项,并且符合以下三种情形之一者:( )①A发病前21天内有在埃博拉传播活跃地区居住或旅行史;B发病前21天内,在没有恰当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接触过埃博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等;C发病前21天内,在没有恰当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接触或处理过来自疫区的蝙蝠或非人类灵长类动物。
②A体温≥38.6℃,出现严重头痛、肌肉痛、呕吐、腹泻、腹痛;B发热伴不明原因出血;C不明原因猝死;4、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防控下列哪些是对的()A目前埃博拉出血热尚无疫苗可以预防B临床医师应当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进行排查,对留观、疑似和确诊病例按照相应规定报告。
严格执行首诊医生负责制。
C埃博拉出血热患者隔离区域应当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
D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区和定点收治病区应当建立严格的探视制度,不设陪护。
若必须探视时,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做好探视者的个人防护。
5、低风险:对预计不会直接接触患者或患者的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的人员,做好标准预防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埃博拉出血热培训测试题科室姓名成绩一、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关于埃博拉出血热下列哪些是对的 ( )A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B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等而感染。
C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呕吐、腹泻、出血和多脏器损害,D病死率高,目前在西非流行的扎伊尔型病死率为53%。
2、埃博拉出血热的一般检查正确是( )A血常规:早期白细胞减少和淋巴细胞减少,随后出现中性粒细胞升高和核左移。
血小板可减少。
B尿常规:早期可有蛋白尿。
C生化检查:AST和ALT升高,且AST升高大于ALT。
D凝血功能:凝血酶原(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延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升高,表现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3、疑似病例的诊断:①有流行病学史( ) ②具备上述流行病学史中符合流行病学史第2、3中任何一项,并且符合以下三种情形之一者:( )①A发病前21天内有在埃博拉传播活跃地区居住或旅行史;B发病前21天内,在没有恰当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接触过埃博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等;C发病前21天内,在没有恰当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接触或处理过来自疫区的蝙蝠或非人类灵长类动物。
②A体温≥38.6℃,出现严重头痛、肌肉痛、呕吐、腹泻、腹痛;B发热伴不明原因出血;C不明原因猝死;4、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防控下列哪些是对的()A目前埃博拉出血热尚无疫苗可以预防B临床医师应当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进行排查,对留观、疑似和确诊病例按照相应规定报告。
严格执行首诊医生负责制。
C埃博拉出血热患者隔离区域应当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
D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区和定点收治病区应当建立严格的探视制度,不设陪护。
若必须探视时,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做好探视者的个人防护。
5、低风险:对预计不会直接接触患者或患者的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的人员,做好标准预防措施。
(1)适用对象:污染区域外的一般医务人员或其它辅助人员,或在患者转运、诊疗、流调过程中预计不会接触患者或患者的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的工作人员,如密切接触者流调人员、工作组织者、司机、翻译和引导员等。
(2)防护装备:( ) A工作服 B工作鞋 C一次性工作帽 D一次性外科口罩6、中风险:直接接触患者或可能接触患者少量血液、体液及其污染物品的人员,采用加强防护措施。
(1)防护对象:如对患者进行一般性诊疗工作的医务人员,近距离(1m以内)接触患者的流调人员,标本采集人员,实验室检测人员,清洁消毒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
(2)防护装备 ( ) A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工作鞋、一次性防水靴套或胶鞋B医用一次性防护服C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D防护眼罩或防护面屏7、高风险:可能接触大量患者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等,或实施侵入性操作或易产生大量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采取严密防护措施。
(1)防护对象( ) (2)防护装备:一次性工作帽、防护面屏、防护口罩(N95及以上)、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手套、长袖橡胶手套、工作鞋、一次性防水靴套、长筒胶靴、防水围裙等,戴全面型自吸过滤式呼吸器或动力送风呼吸器。
A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痰等操作的医务人员B进行尸体解剖的人员,搬运患者或尸体人员C实验室离心操作人员,D进行大量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或污染物品操作的医务人员和清洁消毒人员。
8、医务人员防护正确的是()A医务人员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严格采取接触隔离及飞沫隔离的预防措施。
B诊疗过程中,应当戴乳胶手套、医用防护口罩、面罩(护目镜),穿防护服、防水靴或者密封的鞋和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避免无防护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受到其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及环境;尽量减少针头及其他锐器的使用,执行安全注射,正确处理锐器,严格预防锐器伤。
C医务人员进出隔离病房时,严格按照相应的流程,正确穿脱防护用品,重点注意做好眼睛、鼻腔、口腔粘膜的防护。
护目镜和防护面罩应在穿防护服前完成,脱卸时要先脱防护服再脱卸脸面部防护用品。
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防护用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置,可以复用的防护用品严格遵循消毒与灭菌的流程。
D应当对参与患者诊治的医务人员进行健康监测,一旦出现疑似症状或感染症状,应当立即进行隔离、诊治并报告。
9关于标本采集下列哪些是对的 ( )A应由经过生物安全防护培训的人员执行,采血时应1人在场。
B采用分离胶无菌真空促凝管采集静脉血,每管3mL,采集后用封口膜封闭管口,标记清楚后放入自封袋或50mL离心管内,并在自封袋或离心管外表面再清楚标记,4℃保存,填写标本采集登记表。
C留观病例和疑似病例应在发病3天后,采集静脉血2管,送指定的具有埃博拉出血热检测资质的实验室进行埃博拉病毒检测。
D确诊病例采集恢复期血标本,包括并不限于出院前标本2份,每份2管,采集时间间隔不少于48小时,送国家疾控中心病毒病所进行埃博拉病毒检测,用于指导病例管理。
10、医疗机构内的密切接触者,是指直接接触埃博拉出血热病例或疑似病例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如粪便、尿液、唾液、精液),或被其污染的物品(如衣物、床单或用过的针头)的以下人员():A同一医疗机构病人、陪护的亲友B未按规定严格采取防护措施的医务人员C在飞机上照料护理过病人的人员D在公交车上与病人同排左右邻座及前后座位人员。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埃博拉出血热于1976 年首次在非州发现,2013年12月几内亚出现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逐渐蔓延至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并有病例输入至尼日利亚、塞内加尔、美国、西班牙。
2、埃博拉出血热的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尚未发现潜伏期病人有传染性;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大猩猩、黑猩猩、猴、羚羊、豪猪等野生动物可为首发病例的传染源。
3、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2-21天,一般为5-12天。
感染埃博拉病毒后可不发病或呈轻型,非重病患者发病后2周逐渐恢复。
4、埃博拉出血热初期:急性起病,高热、畏寒、头痛、肌痛、恶心、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
2-3天后可有呕吐、腹痛、腹泻、血便等表现,半数患者有咽痛及咳嗽。
病人最显著的表现为低血压、休克和面部水肿。
5、埃博拉出血热极期:病程4-5天进入极期,出现神志的改变,如谵妄、嗜睡等,重症患者在发病数日可出现咯血,鼻、口腔、结膜下、胃肠道、阴道及皮肤出血或血尿,少数患者出血严重,多为病程后期继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并可因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及致死性并发症而死亡。
90%的死亡患者在发病后12天内死亡(7-14天)。
6、埃博拉出血热病程5-7日可出现麻疹样皮疹,以肩部、手心和脚掌多见,数天后消退并脱屑,部分患者可较长期地留有皮肤的改变。
由于病毒持续存在于精液中,也可引起睾丸炎、睾丸萎缩等迟发症。
7、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的解除: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间,如果其接触的疑似病例排除埃博拉出血热诊断,该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解除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满时,如未出现上述症状,解除医学观察。
8、留观病例的诊断:具备流行病学史中第2、3项中任何一项,并且体温>37.3℃者;具备上述流行病学史中第1项,并且体温≥38℃者。
9、实验室所有感染性血清销毁时,均应在在生物安全柜内待其自然融化,60℃ 1小时灭活后,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样本管,置于有效消毒剂内浸泡,然后高压灭活。
所有销毁样本均应在相应数据库清单内标明,并记录销毁的时间和操作人,阴性样本销毁记录应保存1年以上,阳性样本的销毁记录应保存3年以上。
10、当需进行感染性标本离心、较大量标本(≥10 mL)分装处理等操作时应使用正压头盔,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离心转头放入或取出装有标本的离心管。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埃博拉出血热主要在乌干达、()、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流行。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隔离医学观察。
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或污染物品等接触之日起至()天结束。
医学观察期间,如果密切接触者出现急性发热、乏力、咽痛、头痛、关节或肌肉痛、呕吐、腹泻、出血症状等,按规定送定点医院治疗,采集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与排查工作。
3、医务人员暴露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当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皮肤,再用()消毒液或75%洗必泰醇擦拭消毒;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发生锐器伤时,应当及时按照锐器伤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4、埃博拉出血热尚无特异性治疗措施,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和控制出血,控制继发感染,治疗()和出血、DIC等并发症。
5、所有疑似埃博拉病毒相关感染性标本的运输应采取A类包装,按照三重包装系统包装:第一层包装为()或50mL离心管;第二层包装为防水、防漏的();第三层为运输包装组成。
封样本应用()等包裹,固定在防漏自封袋或离心管内。
然后放置在坚固、防水、防漏的第二层安全壳容器中,用()等填充物将封好的标本固定好。
然后装入第三层包装。
填写标本说明(),写明标本的详细情况、运送者及接收者地址,并密封在塑料袋里,用胶布分别粘在外层容器()并留档以便追踪。
样本运输之前,应先和样本接收单位相关生物安全负责人联系。
6、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当在()之内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疾病名称选择“其他传染病”中的“埃博拉出血热”,并在备注栏中注明病例国籍及所来自疫区国家名称。
对确诊病例还应当通过()进行报告。
7、确诊病例连续()血液标本核酸检测阴性,临床医师可视患者实际情况,安排其适时出院,解除隔离治疗。
8、疑似病例,若发热已超过(),采样进行病原学检测,阴性者排除诊断,解除隔离;若发热不足72小时,病原学检测阴性,需待发热达72小时后再次进行病原学检测,仍阴性者排除诊断,解除隔离。
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1、留观病例病例处置流程2、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管理3、隔离病房工作人员防护装备及穿戴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