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左主干严重病变合并冠脉三支病变的介入治疗_唐良秋
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冠心病三支病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响 ,单纯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虽然也能够对患者起到一定的治疗作 用,但对于患者的预后较差 ,由此难以快速改善患者的病情,制约了
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 。对此,探求新的治疗方法 ,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及 急性梗死率 是当前急需解决 的重要 问题 。 在本文 的研 究过程 中,观 察组患者主要采用 药物洗脱支架介入 方
著低于对照组,未发生心肌梗死、死亡等事件,对于患者的治疗帮助
较大 。 3讨 论 . 接 受常规血管 重建治疗 冠心病患者 中约2 0 %一2 5 %为 同时伴 有糖
生活不规律性的影响,使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
升的趋势 ,由此严重制约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Ⅲ 。当前,临床上应 用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此种疾病的效果较为显著。现在选取我院收
组 患者 采 用裸 金 属 支架介 入 治疗 ,对 比 两组 惠者 的治疗 效 果。结 果 所有 患者 的 临床 症状 均明 显改 善 ,观 察 组患者 手 术后 3 0 d的血栓 形成 率 显著 低 于对 照 组 ,未 发生心 肌梗 死 、死亡 等 事件 ,对 于 患者 的治疗 帮助 较 大。结 论 药物 洗脱 支架 治疗 冠心 病三 支病 变合 并糖尿 病 惠者 安 全有 效 ,近 、 中期 效 果好 , 临床 应 用药物 洗脱 支架介 入 治疗 冠心病三 支病 变合 并糖尿 病 的效 果较 为显著 ,值得推 广应 用。 【 关 键词 】 药物 洗脱 支 架 ;冠心病三 支 病 变;糖尿 病 中图分 类 号 :R 5 4 1 . 4 文 献标识 码 :B .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2 5 - 0 3 8 0 - 0 1
为5 6 . 7 岁 ,女性4 0 例,年龄在5 l ~8 8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 7 . 4 岁,将
冠脉三支病变治疗方法

冠脉三支病变治疗方法
冠脉三支病变指的是冠状动脉的主干和其它两个支路同时发生狭窄或闭塞。
治疗冠脉三支病变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冠脉血管成形术(PCI):通过导管在冠状动脉内放置支架来扩张狭窄部位,恢复血液流通。
2.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将体内的其他血管(如胸动脉或肱动脉)连接到冠状动脉上,以避过狭窄或闭塞的部位,恢复血液流通。
3. 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降脂药物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维持心脏功能、控制血脂水平等。
4. 心脏再血流重建治疗:通过移植心脏或进行心脏移植手术,恢复冠状动脉的正常血液供给。
治疗冠脉三支病变的选择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包括病变的程度、症状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和整体健康状况等。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与患者共同决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左主干加三支病变急诊PCI后CABG 1例

急性心肌梗死左主干加三支病变急诊PCI后CABG 1例作者:王松涛窦克非张彬常瑜李献良梁磊姜先雁崔美平蒋文彬张慧路长鸿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第30期[摘要]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是心肌梗死最严重的后果之一,处理困难。
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常表现为多支血管病变,但对于这类患者最佳的血运重建方案仍不明确,梗死相关血管再灌注及早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是治疗的关键。
多数情况下,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两种血运重建方案的安全复合终点相似,每例患者具体实施何种方案,既要参考患者的意愿,又要考虑手术的安全性以及近期和远期疗效,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关键词] 冠状动脉;左主干;三支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图分类号] R54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c)-0029-03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是指由心室泵功能损害而导致的休克综合征。
由于心排血功能衰竭,不能维持其最低限度的心排血量,导致血压下降,重要脏器和组织供血不足,引起全身性微循环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及重要脏器损害为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1-2]。
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因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当发生AMI时,大面积具有收缩功能的心肌坏死,引起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心排血功能显著减低从而导致CS[3-4]。
现就本院近期1例AMI合并CS患者先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I)治疗,后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病例作一汇报。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9岁,因“发作性胸痛5年,加重伴晕厥4 h”入院。
患者5年前出现活动时胸痛,持续数分钟休息可缓解。
未进行正规诊治。
4 h前下棋过程中突发剧烈胸痛伴大汗,随即晕厥。
2 min意识恢复但胸痛不缓解,急诊收入本院。
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策略(完整版)

由于左主干特殊解剖位置,病变为弥漫病变时缺乏参照,病变处于临 界狭窄或左主干远端分叉造影影像重叠难以区分等原因,单纯冠脉造影评 估病变程度是不可靠的。与冠脉造影相比,IVUS 和 OCT 具有极高的分辨 率,能够精确的评估左主干的病变、指导支架的置入以及术后的优化,改 善患者的临床预后。IVUS 和 OCT 检查可以明确左主干斑块分布、组织特
左主干分叉的治疗终极目标:最佳的血流、最优化的支架贴壁、LAD 及 LCX 无受累。与其他部位分叉病变比较,左主干末端分叉具有分支血管 直径更大、多分叉病变更常见、分叉角度更大等特点,若选择单支架术治 疗,一旦分支闭塞,再次开通分支血管难度大,易导致灾难性后果。虽然 双支架术能够避免分支闭塞的风险,但是双支架术存在操作复杂、手术时 间长、造影剂量大、血栓风险高等不足。根据 DEFINITION 研究的标准, 左主干分叉病变可以分为简单的分叉病变和复杂的分叉病变。复杂分叉病 变应当采用双支架处理策略。如果闭塞可能性大,并且后果严重,最好预 先进行双支架治疗。如果闭塞可能性小,且也易于补救开通分支,可采用 Provisonal Stent 术。
综上所述,左主干分叉病变作为一类较为复杂的冠状动脉疾病,其在 治疗过程中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病变的情况,除了介入策略的选择之外,还 要特别注意应用 IVUS、OCT 等一系列影像学评价手段帮助临床医师选择 更为适合的治疗方式。随着 PCI 技术及 DES 的发展,左主干分叉病变的
介入治疗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 PCI 术后需要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较 高,尤其是左主干末端分叉病变,其 PCI 治疗策略制定上是一个难点,目 前尚无统一定论。
四、双支架术
(一)T 支架技术
该技术主要适用于主支与分支血管夹角 90°的分叉病变。其主要的不 足之处在于不能完全覆盖分叉病变,有可能引起边支开口再狭窄,因此该 技术逐渐被改良的 T 支架技术所取代。改良后的 T 支架术与传统的 T 支架 技术主要区别在于同时送入两枚支架,边支支架突入主支血管内 1mm, 随后依次释放边支和主支支架并最终行对吻扩张。TAP 支架技术该技术属 于改良的 T 支架技术的一种,主要用于在必要性支架术时主支植入支架后, 边支受累的情况下,于边支再行支架植入术。TAP 技术可以有效克服传统 T 支架术边支开口丢失的问题,同时避免多层支架重叠的问题。
无保护左主干介入治疗进展(全文)

无保护左主干介入治疗进展(全文)左主干是左冠状动脉分支的起始部位,提供心脏的70%血液供应,一旦左主干出现狭窄或堵塞造成缺血或血流阻断时,会影响大部分心肌动脉血供,就很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心室颤动、心脏骤停、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临床预后差。
左主干狭窄是指血管病变侵犯了左主干冠脉管腔的50%以上。
更为糟糕的是,大约80%的左主干病变都并发多支冠脉病变。
无保护左主干(unprotected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UPLMCA)病变指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狭窄≥50%,且前降支或回旋支不存在通畅的桥血管或者无自身右向左良好的侧支循环。
很长一段时间,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一直被列为冠脉介入治疗的禁区,只有外科搭桥适应症。
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进步及药物涂层支架的不断改进,冠脉介入治疗逐渐在左主干病变的治疗中占据一席之地。
目前认为,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主要血运重建治疗方法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
本文就临床决策时选择何种血运重建策略的相关临床证据及指南推荐做一简要的回顾和梳理。
一、左主干病变PCI 的临床证据最早于2001年,Buszman 等开展了第一个比较PCI与CABG治疗左主干病变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在术后1个月、1 年及10年的随访结果显示,PCI 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CAB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然而,因其实验设计、样本量、支架种类选择及入选人群特征等原因,该研究的证据强度有限,但也开启了PCI治疗UPLCA病变研究的篇章。
近10余年随着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的广泛使用,并且已经逐步替代了裸金属支架,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进一步降低,使得PCI技术更有可能在部分UPLMCA患者中作为合理的替代方案。
冠心病左主干病变与三支病变的临床及心电图比较分析

1 . 2 法 对两组患 暂均行心 电 检查 , 观察 T波 段波 若 存在 T波或 s . r 段 波异 常 ,训‘ 算异 常 段 , r 波导 联 总数 。
过 冠 状 动 脉 造 影 进 行 对 比分 析 ,左 优 势 型 冠状 动 脉 , 南于 回 旋 支的功血范闱大 ,出现左 主干病 变 、前降支 、网旋支双支病 变后 ,会表 现为下 壁导联 s 1 、 段 与T波同时异 常。若 同时 m现
摘 要 : 目的 对 冠心病左 主干病变与 三支病 变的临床 及, 电图特 征进行对 比研 究。方 法 以我院 2 0 1 4年 1月至 2 0 1 6 年 1 0月收治 的 4 l倒经冠 脉造影 显示狭窄程度 7 5 % 及 以上的 左主干 ( 或合 并有左 主干 )病变患者作 为左主干 病变组 , 以同期收治的 5 5 例 三支病 变患者作 为三支病 变组, 对两组患者均行心 电图检查 ,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 电图特 点及 临床特征 。 结 果 左主干病 变组高血压发 生率为 7 5 . 6 1 %,糖 尿病发 生率为 2 1 . 9 5 %,心肌梗死发 生率为 2 1 . 9 5 %,侧支循环 发生率为 3 1 . 7 1 %。三支病变组高血压发 生率为 7 6 . 3 6 %,糖尿病发生率 为 2 1 . 8 2 %,心肌梗 死发 生率为 2 3 . 6 4 %,侧支循环 发生率为 3 0 . 9 】 %,两组患者 的上述 指标均无明显差异 ( 尸>O . 0 5)。结论 对左主干病变与三支病变无法单纯通过临床及 心电图检 查进 行鉴别 ,对 典型心绞痛患者应及早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从 而为治疗方 案的制定提供 可靠参考。 关 键 词 : 冠 心 病 ;左 主 干 病 变 ; 三 支 病 变 ; 心 电 图
介入治疗在高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治疗中的应用

介入治疗在高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治疗中的应用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高龄冠心病患者数量逐渐增加,而且很多高龄冠心病患者同时合并糖尿病。
研究表明,高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脉疾病风险较高,治疗难度也相对较大。
介入治疗在这一人群中的应用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介入治疗方法、效果、并发症等方面探讨介入治疗在高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治疗中的应用。
高龄冠心病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冠脉治疗面临着一些特殊的挑战。
这一类患者往往伴有多重合并症,身体状况较差,手术风险较大。
由于年龄增长和糖尿病的影响,这些患者血管壁硬化程度较重、血管病变复杂,给介入治疗带来了挑战。
而且,高龄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对介入治疗的耐受性较差,术后并发症风险较高。
介入治疗在这类患者中的应用需要谨慎权衡利弊,精细化操作,以及术后的严密监测。
对于高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脉疾病,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药物治疗以及介入治疗。
而介入治疗是一种针对冠脉狭窄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一些严重狭窄或闭塞的病变,包括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TCA)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
在高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介入治疗的应用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这类患者手术风险较高,而且对介入治疗的耐受性较差。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介入治疗方法的不断成熟,介入治疗在这一人群中的应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扩大。
介入治疗对高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脉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介入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并且有助于恢复冠脉血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介入治疗还可以减少心肌梗死和猝死的风险,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尽管介入治疗对高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风险较大,但仍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介入治疗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并发症。
对于高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来说,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如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介入治疗可能导致血管损伤和血管再狭窄,需要进行二次手术。
左主干病变的介入治疗策略文档

05
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的观察和护理
01
02
03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应持续监测患者的生 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 、呼吸等,以确保患者的 生命安全。
疼痛管理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 予适当的止痛治疗,以减 轻患者的痛苦。
饮食和营养
术后患者应遵循低脂、低 盐、高蛋白的饮食原则, 保证营养摄入的均衡。
心律失常
左主干病变可能引发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 室性心动过速等。
左主干病变的临床表现
80%
心绞痛
左主干病变患者常出现心绞痛症 状,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压迫感 等。
100%
心力衰竭
长期心肌缺血可导致心力衰竭, 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等。
80%
心源性休克
严重左主干病变可能导致心源性 休克,出现血压下降、四肢厥冷 等症状。
随访安排
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 ,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06
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介绍
案例一
患者李某,男性,58岁,因反复心绞痛入院,造影显示左主干狭窄80%。通过介入治疗,成功植入支架,术后患 者症状明显改善,无并发症发生。
案例二
患者张某,女性,62岁,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造影显示左主干狭窄90%。紧急介入治疗后,患者心肌得到有效 灌注,恢复良好。
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手术中的监测和管理
01
02
03
04
心电监测
全程监测患者的心电活动,预 防心律失常的发生。
血压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确 保血压稳定。
血氧饱和度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 心病 P I C 术 后碎 死 原 因分析
陈 章强
,
洪
浪 王
,
洪 尹 秋 林 李林 锋 陆 林 祥
,
,
,
,
,
( 江 西 省 人 民 医 院 心 内 二科 南 昌 摘
要
。
3
0 00 6 )
5一 2 0 25
)
:
目的
分 析 冠心 病
,
PC I 7
术 后碎 死 的 相 关 因 素分
一
摘
要 : 目的
观 察冠 脉左 主干 急 性 闭 塞 合 并 心源 性 休 克
,
,
0 1
日在 我 院 使 用 主 动 脉 球 囊反 搏 术辅 助 急 诊 P l C l 例冠 脉
例 合并 糖尿 病 2 0 5 例 冠脉 造 影 检 查 证 实 为 多 支病 变 至 少有 一支 血管 狭窄程 度 〕 7 0 % 以 上 在 常 规 药 物治 疗 的 基
础上 植 人 冠脉 内 支架 支 架 数 每 人
梁 建文 胡 雪 松 陈 晓 燕 ( 深 圳 市 第 四 人 民 医 院 广 东深 圳
,
io
n
,
p C I ) 的近 中期疗 效
。
方法
观察
20 1 1
年
4
月 在我
1
院使 用 主动 脉球囊 反搏 术辅 助 经 皮冠 状动 脉 介 人治 疗
。
例
,
,
冠 脉左 主干 严 重 病 变 合并 三 支病变 的高 龄 患 者 观察 在冠脉
BP
、
D o p a m in
)使 用剂
等药 物 治 疗 术 后
,
,
3
天 复查 血 常 规 肝 肾功 能 电 解
, 。
、
、
量 的 变化
。
结果
该 患 者在 I A
、
辅 助急 诊
PC I
、
术 后左 心
质 血 小 板 聚 集 率 以 及 心 电 图 检 测 血压 发生 率
。
、
观 察血 管 事件
,
室 射 血 分 数 较术 前 明 显 升高 休 克 得 以 纠 正 多 巴 胺 剂量
,
p A gR
) 及血栓 素
、
BZ
r ( Th o
m bo
x a n e
a g g r e ; T B Z) X
高 患 者手 术 耐 受力 降低 术中患 者 死 亡率 能 明显 改 善 患 者 心 肌 缺血症状
。
同时评 估 瑞舒 伐他 汀负荷 剂量 治疗 的 安全 性 为介人 术前 负荷 他 汀 治疗 的 给 药 方 案 时 机 疗 效及 安 全 性 提供 临 床
一
者在 主 动 脉球 囊 反 搏 (
t
e en
ao
t r
in
pu
呷
u s
,
IA B P o r
n
)辅 助
I n
-
下 行 经 皮 冠 状 动 脉 介 人 治疗 ( e P
r v
t
o n e a
C o
叼
冠 脉 介入 术前 负 荷 瑞 舒 伐 他 汀对 血小 板 聚 集 率 影 响 的研 究
、
对 患者术后 近 中期的生 活质量有 明显 提高
15
BP
C 治疗 支持 下 行 急诊 P I
,
能 明 显 改善 患 者 心 源
平 均 收 缩压 ( 4 5
、
士
性休 克 的 血 流 动力 学 异 常
注 降低 患 者 死亡 率
。
有 效 地 恢 复梗 死 区 心 肌 再灌
)m
、
m Hg
,
,
舒 张压 ( 26士 10 ) m m
Hg
,
。
患 者突 然 出 现 头 昏 嗜
n
析
方法
2
总 结本 院 2 0 0 4 年
月
,
20 1 2
年
,
2
,
月 在 本 院住
50 一 7 5
院患 者
,
患 者 在 主 动 脉球 囊 反 搏 ( i
In
一 te
tr
a
一
0
,
0
土
例 男性
,
1 5 00
例 女性
500
例 年龄
a o
t r
i e b a ll o
o n
p
u
m p
,
IA BP
)辅
r y
岁 平均 (6 5
l e e t
BZ
, ,
访 患 者 生活 质 量较 术前 明显 改善 结论
变并 冠 脉 三 支病变 的患 者 在 I A
,
冠 脉 左主干 严 重病
,
瑞 舒伐 他 汀 对 患者 预 后 及血 小 板 聚 集 率 ( p l t a
ti o n
g a
BP
c 治疗 支持 下 行 P l
,
能提
R a t io
,
睡 出汗 然后 出 现 胸 闷或胸 痛 5 例 发生 于 家 中 在 转 运
途 中 碎死
Pc l
。
n 发 病到死 亡 时间 ( 6 0 封5 )mi
。
结论
、
冠心病
,
术 后 最常 见 的 死 亡原 因 是 恶 性 心 律 失 常 心 衰 以 及 支
,
冠脉 左 主干 严 重 病 变 合 并 冠 脉 三 支 病变 的 介 入治 疗
痛
,
2 ) 岁 急性 心 肌 梗 死 3 0 例 不稳 定 型 心 绞 1
。
助下 行 急 诊 经皮 冠 状 动 脉 介人 治 疗 ( e P
r v
e
c r u t
o u s n e a
20 11
C o
年
r o
a n
11
l io n
n
,
pCI
) 的 近期 疗 效
。
方法
。
观察
月
1 00
例 稳定 型 心绞 痛 7 0 例 ; 其 中 合 并 高 血压 病 2 0 6
,
,
新 马 绍 椿 陈 锦峰 孙维 倩
, ,
,
,
灌 注 容 易 形 成 冠 脉 内 血 栓 导 致 心 血 管 事 件 的发 生
5 12 0
,
。
( 粤 北 人 民 医 院 心 血 管 内 科 广 东韶 关 摘
要 目的
:
5 ) 2
观 察冠 脉 左 主 干 病 变 合并 冠 脉 三 支 病 变 患
in t r a
“
、
左 主 干 急 性 闭塞 合 并 心 源 性 休 克 患者 观 察 在 冠脉 左 主干 急性 闭塞 合 并 心 源 性休 克 患 者 行 急诊
室 射 血分 数
e t (L f
e r v e n
,
,
3一 5
PC I
e
术前 术 后 左 心
n
、
枚支架 平均 (4 士
,
、
tr
ie
u
la
,
r
E j
e e
ti o n
结果
,
其中
5
例 拌 死 与 恶 性 心 律失 常 ( 室速 室
,
使 用减 少 结 论
者在 I A
,
。
冠脉左 主 干 急性 闭塞 并 心源 性 休 克 的 患
,
颤 ) 有 关 而且 得到 心 电 图证 实 ; 5 例 与心 衰 加重 有 关 ; 4 例
1 例 与 血 压水 平 有 关 死亡 原 因 不 明 ; 0
a
前降 支及 旋支 P I C 术 手术耐受力 好 术 后 恢复效 果 佳 心功
能较 术前 明显 提 高 术 后
,
,
u o
s
“
r o
r y a
r V
e n
t i
o n
,
p CI )
的 冠 心 病 患 者 中 术前 给
, -
,
周 活 动 量 明显 增加 术 后 半 年 随
。
,
予 一次
40 mg
负荷量 的 瑞舒 伐 他 汀 探 讨 一次 负荷 剂量 的
a r f
ti o
) 平 均 动脉 血
e
、
) 枚 ; 术 后 常规 给 予 阿 司 匹 林 氯 比 格 雷 他 汀类 日受体 l
、
阻 滞 剂 血管 紧 张 素转化 酶抑 制 剂 或血管 紧 张 素 受 体 拮抗 剂
”
、
压 (M
e a n
a
t r
ia l p e r
ss u
r e
MA p
) 多 巴胺(
C 术 后 近 中期 的 左 主干严 重 病 变合并 冠 脉 三 支病 变 患 者行 P I
1 80 5 2 9 )
-
临 床治疗 效 果
。
结果
,
该 患 者在 I A
l
BP
,
辅 助下 行冠脉左 主 干
,
、
摘
n e
要
:
目的
o n
在 择 期 行 经 皮 冠 状 动 脉 介 入术 ( p e
in t
e
r u c t
1
岭 南 心 血管 病 杂 志
1 增刊 年
第
届 1 中 国南 方 国 际 心 血 管病学术会议 专刊
冠脉 左 主干 急 性 闭 塞 合 并 心 源 性 例 体会 休 克的 急诊 介 入 治 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