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制成品应力腐蚀试验方法

合集下载

黄铜制成品应力腐蚀试验方法

黄铜制成品应力腐蚀试验方法

《黄铜制成品应力腐蚀试验方法》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鉴于环保要求,当今世界上无铅黄铜新材料研发方兴未艾,黄铜的特点之一是会产生应力腐蚀开裂,因此新材料研发及产品应用必须经过应力腐蚀试验验证。

黄铜制成品除残余应力外,还可能受到安装应力的作用,而且不能通过热处理方法消除,故必须进行模拟安装使用状态下的应力腐蚀试验,但这正是现行的国家标准所欠缺的。

国家标准GB/T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氨熏试验法》仅适用于黄铜加工材,不适用黄铜制成品。

因此,很有必要制定《黄铜制成品应力腐蚀试验方法》的全国性通用标准。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厅科[2010]74号文《关于印发2010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精神,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有色标委[2010] 21号文下达了制定《黄铜制成品应力腐蚀试验方法》行业标准的项目计划(计划号2010-0426T-YS),由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标准,并要求在2011年完成标准制定工作。

2.起草过程标准起草单位首先查阅了国内外有关黄铜应力腐蚀试验方法的标准和资料。

国内标准有GB/T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氨熏试验法》。

国外同类标准主要有:国际标准ISO 6957-1988《铜合金抗应力腐蚀的氨熏试验》、欧盟标准EN 14977-2006《铜及铜合金拉应力检测 5%氨水试验》(在英、法、德等国普遍使用)、美国标准ASTM B 858-06《检测铜合金应力腐蚀破裂敏感性的氨熏试验方法》和日本标准JIS H 3250-2006《铜及铜合金棒》。

本着起草通用试验新标准应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且技术水平应不低于相应国际标准的原则,标准起草单位对ISO 6957-1988等国外同类标准进行正确翻译和认真解读。

然后,根据正交实验原理,对多元因子分别选择多种水平,对典型产品在各种不同使用工况条件下进行了试验研究,掌握了大量的试验数据。

铜及铜合金加工制品残余应力的测定方法

铜及铜合金加工制品残余应力的测定方法

综 述铜及铜合金加工制品残余 应力的测定方法路俊攀(洛阳铜加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洛阳 471039)摘 要:介绍了残余应力的常见测定方法,重点讨论了适合于铜及铜合金制品残余应力测定的化学和机械方法。

其中适用于管棒材的化学方法已形成系列国标,但仍需增补;适用于板带材的化学方法仅限于试验研究之用。

机械方法中,Crampton法被广泛应用于管材应力测定,而分条变形方法是近几年才开始研究和应用的新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所有加工制品。

关键词:铜;铜合金;残余应力;测定 中图分类号:TG11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656(2004)1220633205MEASUREMENTS OF RESID UAL STRESS FOR THE PR OCESSING PR OD UCTSOF COPPER AN D COPPER ALLOYSL U Jun2pan(Luoyang Copper Working(Group)Co.Ltd.,Luoyang Henan471039,China)Abstract:The article introduced some common measuring methods of residual stress and aimed to sim ply classify them.The emphasis of the discussion was laid on chemical method and mechanical method,which were fit for co pper and copper alloys′processing products.The chemical method which is fit for tube and bar products has been the basis for forming a series of G B,but it needs sub joining.The same method fitting in with plate and strip products is just used for study.As for the mechanical method,the“Crampton”is widely used in tube products,and the slitting deformation method is a new method,which is studied and used in recent years.It is fit for all of the processing products.K eyw ords:Copper;Copper alloys;Residual stress;Measuring 铜及铜合金在加工和热处理过程中,必然承受外力的作用以及金属内部金相和组织的转变,在制品内部产生残余应力,影响材料的疲劳强度、抗应力腐蚀性、尺寸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因此研究和控制加工过程中的应力愈来愈受到重视。

应力腐蚀试验方法

应力腐蚀试验方法

■应力腐蚀
1,目的
这个试验的目的是,使用连接器对黄铜以及其他加工部品的应力腐蚀性进行耐腐蚀型评价。

2,装置
准备试验品以及能装药液的玻璃保湿容器。

3,操作方式
3.1准备
将一级氯化铵107g和约700ml蒸馏水的溶解液加入到
一级氢氧化铵60g和250ml蒸馏水的溶解液里。

当氢离子的浓度达到10PH的时候,把所有的溶液量调到1000ml的量。

3.2 前处理
实施焊锡耐热性能试验
3.3 初期测定
在标准的状态下,实施纳入式样书里规定的项目
3.4 试验条件以及试验方法
将试验品放入到氢离子浓度10ph的保湿容器里,温度保持25±2℃,96hr以上。

3.5 后处理
在标准的状态下,实施纳入式样书里规定的项目
3.6 最终测定
判定是否合格的基准是,根据纳入式样书里规定的压力或者张力下试验品没有发生开裂现象。

另外,再确认外观没有异常发生。

【解说】
1氨水的浓度2%里加入乙醇的装置也可以
2保湿容器的大小要求要能装入1000ml药液。

3当原材料里没有使用黄铜的时候,图纸等有明确记载的,可以省略本试验。

4保湿箱在放置中不可以打开盖子发生氨水挥发。

应力腐蚀试验标准和应力腐蚀试验机

应力腐蚀试验标准和应力腐蚀试验机

应力腐蚀试验标准和应力腐蚀试验机在日常生活中,腐蚀现象随处可见,因为腐蚀而造成的材料失效比比皆是。

现在,研究材料在腐蚀介质环境(或称作氛围)中材料对介质的敏感性以及在腐蚀介质中裂纹扩展速率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材料研究者或者材料应用者,应对材料的这种耐腐蚀特性需要仔细研究,以确保材料的合理使用,最优使用。

掌握材料的应力腐蚀试验方法、试验标准也非常重要。

通常,材料的耐腐蚀特性主要通过以下几种试验确定:1. 慢应变速率应力腐蚀试验,通常也叫做慢拉伸试验;2. 材料应力腐蚀疲劳试验;3. 材料腐蚀试验;这三种试验通常采用慢应变速率应力腐蚀试验机,腐蚀疲劳试验机,腐蚀环境试验箱三种设备完成。

需要提醒用户的是:慢应变速率应力腐蚀试验机可以和应力腐蚀疲劳试验机集成在一套设备上完成,而不必搞成两套设备完成。

作为材料研究单位,因为一种材料往往面临在很多介质条件下工作的可能性,所以,介质环境的准备、不同的介质、不同的温度对试验容器将会提出不同的要求,包括安装位置,所以用户在采购这类设备的时候一定要对这些条件明晰,以采购到合适的设备。

百若仪器为用户提供的采用集中加载单元的FCC-50型多功能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机,即可完成慢拉伸试验、应力腐蚀疲劳试验。

希望以下的标准对用户的应力腐蚀试验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GB/T 13671-1992 不锈钢缝隙腐蚀电化学试验方法GB/T 15748-1995 船用金属材料电偶腐蚀试验方法GB/T 10119-1988 黄铜耐脱锌腐蚀性能的测定GB/T 10123-2001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基本术语和定义GB/T 10126-2002 铁-铬-镍合金在高温水中应力腐蚀试验方法GB/T 10127-2002 不锈钢三氯化铁缝隙腐蚀试验方法GB/T 15970.2-2000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应力腐蚀试验 第2部分:弯梁试样的制备和应用GB/T 15970.4-2000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应力腐蚀试验 第4部分:单轴加载拉伸试样的制备和应用GB/T 15970.5-1998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应力腐蚀试验 第5部分:C型环试样的制备和应用GB/T 15970.6-1998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应力腐蚀试验 第6部分:预裂纹试样的制备和应用GB/T 15970.7-2000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应力腐蚀试验 第7部分:慢应变速率试验GB/T 16482-1996 荧光级氧化钇铕GB/T 16545-1996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腐蚀试样上腐蚀产物的清除GB/T 17897-1999 不锈钢三氯化铁点腐蚀试验方法GB/T 17898-1999 不锈钢在沸腾氯化镁溶液中应力腐蚀试验方法GB/T 17899-1999 不锈钢点蚀电位测量方法GB/T 18590-2001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点蚀评定方法GB/T 19291-2003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腐蚀试验一般原则GB/T 19292.1-2003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大气腐蚀性 分类GB/T 19292.2-2003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大气腐蚀性 腐蚀等级的指导值 GB/T 19292.3-2003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大气腐蚀性 污染物的测量GB/T 19292.4-2003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大气腐蚀性 用于评估腐蚀性的标准试样的腐蚀速率的测定GB/T 2526-1996 氧化钆GB 5776-1986 金属材料在表面海水中常规暴露腐蚀试验方法 GB/T 19747-2005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双金属室外暴露腐蚀试验 GB/T 19746-2005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盐溶液周浸试验GB/T 15970.8-2005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应力腐蚀试验 第8部分 焊接试样的制备和应用GB/T 5776-2005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金属和合金在表层海水中暴露和评定的导则GB/T 13448-2006 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试验方法GB/T 20121-2006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人造气氛的腐蚀试验 间歇盐雾下的室外加速试验(疮痂试验)GB/T 20122-2006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滴落蒸发试验的应力腐蚀开裂评价GB/T 20120.1-2006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腐蚀疲劳试验 第1部分:循环失效试验GB/T 8650-2006 管线钢和压力容器钢抗氢致开裂评定方法GB/T 20120.2-2006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腐蚀疲劳试验 第2部分:预裂纹试样裂纹扩展试验GB/T 4157-2006 金属在硫化氢环境中抗特殊形式环境开裂实验室试验 JB/T 7901-1999 金属材料实验室均匀腐蚀全浸试验方法GB/T 19745-2005 人造低浓度污染气氛中的腐蚀试验GB/T 10126-1988 铁-铬-镍合金在高温水中应力腐蚀试验方法GB/T 10127-1988 不锈钢三氯化铁缝隙腐蚀试验方法GB/T 8152.11-2006 铅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汞量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GB/T 8152.12-2006 铅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镉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8152.4-2006 铅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锌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GB/T 8152.7-2006 铅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铜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8152.9-2006 铅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氧化镁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YB/T 5344-2006 铁-铬-镍合金在高温水中应力腐蚀试验方法 YB/T 5362-2006 不锈钢在沸腾氯化镁溶液中应力腐蚀试验方法GB/T 15970.6-2007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应力腐蚀试验 第6部分:恒载荷或恒位移下的预裂纹试样的制备和应用GB/T 15970.9-2007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应力腐蚀试验 第9部分:渐增式载荷或渐增式位移下的预裂纹试样的制备和应用GB/T 20852-2007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大气腐蚀防护方法的选择导则GB/T 20853-2007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人造大气中的腐蚀 暴露于间歇喷洒盐溶液和潮湿循环受控条件下的加速腐蚀试验GB/T 20854-2007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循环暴露在盐雾、“干”和“湿”条件下的加速试验SL 105-2007 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附条文说明)关键词:应力腐蚀试验标准,金属合金的应力腐蚀试验,腐蚀疲劳试验研究不同材料的应力腐蚀试验标准,可以帮助材料研究者更好的开发新的材料,应对材料更多的使用环境。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全国有色标委会根据国标委【2004】32号文《关于开展国家标准和计划项目清理工作的通知》下达了标准清理清单,要求对现行国标GB/T10567.2-1997《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氨熏试验法》和GB/T8000-2001《热交换器用黄铜管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氨熏试验法》两项国家标准进行合并修改成一个标准。

该标准由全国有色标委会提出,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2. 研究、起草过程(1)标准起草单位首先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检测铜及铜合金残余应力的标准和资料。

国外同类标准有ISO 6957《铜及铜合金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氨熏试验法》、美国的ASTM B111《铜及铜合金无缝冷凝管及其配件》、德国的DIN 50916-2《铜合金的检验用氨做应力裂缝腐蚀检验构件的检验》和日本的JIS H 3300《铜及铜合金无缝管及管件》等;国内的标准有GB/T10567.2-1997《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氨熏试验法》和GB/T8000-2001《热交换器用黄铜管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氨熏试验法》。

(2)参照ISO 6957《铜及铜合金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氨熏试验法》标准,对GB/T10567.2-1997和GB/T8000-2001两个标准进行合并修改,合并后的标准根据试验溶液的不同,分为两个试验方法即氯化铵试验法和氨水试验法。

3. 修改原则(1)依照GB/T10567.2-1997标准为蓝本进行修改,并补充了GB/T8000-2001的主要内容。

(2)结合国内外生产状况,力求做到标准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3)为了与国际接轨,使新的国家标准适用于所有的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在这次修订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国家标准时确定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

使该标准既有符合国情的实用性,又具有国外标准的先进性这一特点。

4.修改内容(1)本标准包括范围、定义、原理、试验装置、试剂与材料、试样、试验方法和要求、试验步骤、试验报告等九项内容。

铜片腐蚀试验操作规程

铜片腐蚀试验操作规程

铜片腐蚀试验操作规程
试验前的准备:
1、试片的制备:
先用碳化硅或氧化铝(刚玉)砂纸(或纱布)把铜片六个面上的瑕疵去掉。

再用65微米(240粒度)的碳化硅或氧化铝(刚玉)砂纸(或纱布)处理,以除去在此以前用其他等级砂纸留下的打磨痕迹。

打磨时,把一张砂纸放在平坦的表面上,用煤油或洗涤溶剂湿润砂纸,以旋转的动作将铜片对着砂纸摩擦,用无灰滤纸或夹钳夹持。

以防止铜片与手指接触。

打磨完用定量滤纸擦区铜片上的金属屑,把铜片浸没在洗涤溶剂中备用。

2、取样:
容器要尽可能装满试样,取样后立即盖上,取样时要小心,防止试样暴露于直接的阳光下,甚至散射的日光下。

实验室收到试样后,在打开容器后尽快进行实验。

试验步骤:
1、把完全清澈和无任何悬浮水或无内含水的试样倒入清洁、干燥的试管
中30毫升刻线处,并将经过最后磨光的干净的铜片在1分钟内浸入该试管的试样中。

用一个有排气孔的软木塞塞住试管。

把该试管放到50±1℃的水浴中。

在浴中放置3小时±5分钟后,按下步检查铜片。

2、试管的内容物倒入150毫升高型烧杯中,倒时要让铜片轻轻地滑入,
以免碰破烧杯。

用不锈钢镊子立即将铜片取出,浸入洗涤溶剂中,洗去试样。

立即取出铜片,用定量滤纸吸干铜片上的洗涤溶剂。

把铜片
放入扁平试管中,用棉花塞住管口,把铜片与腐蚀标准色板比较来检查变色或腐蚀迹象。

比较时,铜片和腐蚀标准色板对光线成45度角的折射方式拿持,进行观察。

腐蚀铜片变色说明
当铜片是介于两种相邻的标准色板之间的腐蚀级别时,则按变色严重的腐蚀级别来判断试样。

铜及铜合金应力松弛试验方法

铜及铜合金应力松弛试验方法

铜及铜合金应力松弛试验方法引言应力松弛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用于评估材料在长期应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疲劳性能。

铜及铜合金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在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

因此,了解铜及铜合金在长期应力作用下的性能表现,对于确保工程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铜及铜合金应力松弛试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试样制备:从铜及铜合金材料中切割出试样,通常采用标准尺寸和形状的试样,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比性。

2.试样加工:通过机械加工等方法,对试样进行表面处理,以消除试样表面的应力集中。

3.试验设备准备:将试样放置在应力松弛试验机中,试验机应具备加载和记录试样变形的功能。

4.试验参数设定:根据试样的尺寸、形状和预期的应力条件,设置试验机的加载速度、加载持续时间和加载模式等参数。

5.试验执行:启动试验机,按照设定的参数对试样进行加载,记录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变形情况。

6.数据处理:根据试验结果,计算试样的应力松弛率和应力松弛曲线等指标,对试样的应力松弛性能进行评估。

重要性铜及铜合金在实际工程中承受各种应力,如机械加载、温度变化等。

这些应力作用下,铜及铜合金的性能会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结构的变形、破坏甚至失效。

通过应力松弛试验,可以评估铜及铜合金在长期应力作用下的性能表现,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依据。

应力松弛试验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铜及铜合金的应力松弛特性,预测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的变形和寿命。

这对于选择合适的铜及铜合金材料、确定结构的使用寿命以及进行可靠性评估和设计优化都至关重要。

结论铜及铜合金应力松弛试验是一种重要的材料性能测试方法,能够评估材料在长期应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疲劳性能。

通过这种试验方法,可以了解铜及铜合金的应力松弛特性,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依据。

在实际工程中,合理利用应力松弛试验结果,可以确保工程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因此,深入研究铜及铜合金应力松弛试验方法,对于推动工程材料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 氨薰试验法》标准编制说明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 氨薰试验法》标准编制说明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全国有色标委会根据国标委【2004】32号文《关于开展国家标准和计划项目清理工作的通知》下达了标准清理清单,要求对现行国标GB/T10567.2-1997《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氨熏试验法》和GB/T8000-2001《热交换器用黄铜管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氨熏试验法》两项国家标准进行合并修改成一个标准。

该标准由全国有色标委会提出,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2. 研究、起草过程(1)标准起草单位首先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检测铜及铜合金残余应力的标准和资料。

国外同类标准有ISO 6957《铜及铜合金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氨熏试验法》、美国的ASTM B111《铜及铜合金无缝冷凝管及其配件》、德国的DIN 50916-2《铜合金的检验用氨做应力裂缝腐蚀检验构件的检验》和日本的JIS H 3300《铜及铜合金无缝管及管件》等;国内的标准有GB/T10567.2-1997《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氨熏试验法》和GB/T8000-2001《热交换器用黄铜管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氨熏试验法》。

(2)参照ISO 6957《铜及铜合金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氨熏试验法》标准,对GB/T10567.2-1997和GB/T8000-2001两个标准进行合并修改,合并后的标准根据试验溶液的不同,分为两个试验方法即氯化铵试验法和氨水试验法。

3. 修改原则(1)依照GB/T10567.2-1997标准为蓝本进行修改,并补充了GB/T8000-2001的主要内容。

(2)结合国内外生产状况,力求做到标准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3)为了与国际接轨,使新的国家标准适用于所有的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在这次修订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国家标准时确定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

使该标准既有符合国情的实用性,又具有国外标准的先进性这一特点。

4.修改内容(1)本标准包括范围、定义、原理、试验装置、试剂与材料、试样、试验方法和要求、试验步骤、试验报告等九项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铜制成品应力腐蚀试验方法》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鉴于环保要求,当今世界上无铅黄铜新材料研发方兴未艾,黄铜的特点之一是会产生应力腐蚀开裂,因此新材料研发及产品应用必须经过应力腐蚀试验验证。

黄铜制成品除残余应力外,还可能受到安装应力的作用,而且不能通过热处理方法消除,故必须进行模拟安装使用状态下的应力腐蚀试验,但这正是现行的国家标准所欠缺的。

国家标准GB/T 10567.2-2007《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氨熏试验法》仅适用于黄铜加工材,不适用黄铜制成品。

因此,很有必要制定《黄铜制成品应力腐蚀试验方法》的全国性通用标准。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厅科[2010]74号文《关于印发2010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精神,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有色标委[2010] 21号文下达了制定《黄铜制成品应力腐蚀试验方法》行业标准的项目计划(计划号2010-0426T-YS),由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标准,并要求在2011年完成标准制定工作。

2.起草过程标准起草单位首先查阅了国内外有关黄铜应力腐蚀试验方法的标准和资料。

国内标准有GB/T 10567.2-2007《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氨熏试验法》。

国外同类标准主要有:国际标准ISO 6957-1988《铜合金抗应力腐蚀的氨熏试验》、欧盟标准EN 14977-2006《铜及铜合金拉应力检测 5%氨水试验》(在英、法、德等国普遍使用)、美国标准ASTM B 858-06《检测铜合金应力腐蚀破裂敏感性的氨熏试验方法》和日本标准JIS H 3250-2006《铜及铜合金棒》。

本着起草通用试验新标准应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且技术水平应不低于相应国际标准的原则,标准起草单位对ISO 6957-1988等国外同类标准进行正确翻译和认真解读。

然后,根据正交实验原理,对多元因子分别选择多种水平,对典型产品在各种不同使用工况条件下进行了试验研究,掌握了大量的试验数据。

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对国内外相关标准的技术水平有了新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标准起草单位提出了本征求意见稿。

3.编制原则①为了与国际接轨,首先确定了非等效采用国外先进标准EN 14977-2006并进行重新起草的原则。

拟在广泛征求生产、应用及科研单位意见后,根据返回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并视修改情况再确定采标程度。

②为了保证行业标准的技术先进性,制定本标准时确定了技术水平应不低于EN 14977-2006和ISO 6957-1988标准的原则。

拟在进行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以较高的技术水平来制定本标准,适当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③为了使标准适用于所有黄铜制成品,需考虑黄铜制成品与加工材的差异性。

黄铜阀门产品除了残余应力外还受到安装应力作用,且不能通过热处理方法消除,具有典型代表性。

试验研究与实际工况结合,使之更加实用。

④为了消除国际贸易技术壁垒,需在标准起草单位或相关单位率先实施新标准,并通过产品出口销售方式取得国际市场重要商家的认可。

因而使制定新标准具有国际性意义,便于在国际技术经济交往中得到普遍应用。

4.试验研究为了找到合适的黄铜制成品应力腐蚀试验方法,标准起草单位选择使用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阀门产品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

起初研究氯化铵试验法,将氨熏时间从标准规定的1天延至3天、7天、15天、30天进行试验。

后来重点研究氨水试验法,采用不同氨水浓度(5%、8%、14%、28%)和氨熏时间(2 h、4 h、8 h、16 h、24h),涵盖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规定的氨水浓度和氨熏时间范围,根据不同尺寸规格及相应安装扭矩(见附录A)进行氨熏试验。

在取得上万件产品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分析总结试验结果的变化规律,得出结论如下:①采用氯化铵试验法(107 g/L氯化铵溶液氨熏24小时)检验(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美国标准基本相同),产品很难产生应力腐蚀破裂。

有些欧州客户因此要求将氨熏时间从1天延长至7天,该标准之宽松程度不言而喻;②采用国家标准的氨水试验法(28%氨水氨熏4小时)和日本标准氨水试验法(14%氨水氨熏2小时)检验,所有产品都能合格。

即使有明显的铸造、锻造等热加工工艺缺陷的产品也能合格,说明两个标准都过于宽松;③采用欧盟标准的氨水试验法(5%氨水氨熏16小时)检验,那些长期销售、经得起时间考验并在国内外市场上得到广泛认可的产品,氨熏试验结果都能合格,说明该标准比较接近地反映实际使用情况;④采用日本企业界常用标准的氨水试验法(14%氨水氨熏24小时)检验,包括那些已在国内外市场上得到广泛认可的产品在内的几乎所有产品,都因产生应力腐蚀破裂而不合格,说明该标准过于严格;⑤采用标准起草单位的企业标准(14%氨水氨熏8小时)检验,正常产品都合格,有缺陷的产品都不合格,说明其灵敏度高。

该标准已实施两年,收到很好的效果。

这是制定黄铜制成品应力腐蚀试验方法标准的重要基础。

5.编制内容本标准名称与现行国家标准不同,主要是为了突出其是针对于黄铜制成品,是检验产品整体抗应力腐蚀性能而非只是检验内部残余应力。

本标准的技术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原理、试验装置、试剂和材料、试样要求、试验方法、试验步骤、合格评定、试验报告等内容。

氯化铵试验法的溶液配制较烦琐,腐蚀作用较弱,检验的灵敏度较低、周期较长、效率较低,不适合黄铜制成品检验,故本标准未采纳该方法。

氨水对黄铜应力腐蚀破裂敏感性比较强,氨水试验法对于黄铜加工材和制成品应力腐蚀检验都适用,但不适用于其它铜及铜合金的检验。

氨水试验法检验的灵敏度较高、周期较短、效率较高,因此是制定本标准的首选试验方法。

参考比较接近地反映使用情况的欧盟标准氨水试验法,结合我国黄铜制成品应力腐蚀试验的实际情况,在大量试验研究基础上,本标准确定采用氨水试验法:氨水溶液浓度为140 g/L,试验时间为8 h。

它适用于经过铸造、锻造、焊接、冷变形、热处理、切削等制造加工而成的黄铜零部件、组装件和模拟安装使用状态产品的检验,与其他标准具有明显的区别。

国家标准GB/T 631-2007《化学试剂氨水》中分析纯氨水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28%。

由分析纯氨水与纯水按照体积比1:1配制而成的氨水溶液,我们过去习惯称之为14%氨水,这是错误的。

实际上其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1.8%~13.2%,质量浓度为125 g/L~140 g/L。

根据国家标准GB/T 200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规定,溶液浓度不应以百分比浓度(%)表示,而应以质量浓度(g/L)表示。

因此,本标准中氨水溶液浓度以质量浓度上限值140 g/L表示,不以百分比浓度14%表示。

欧盟标准EN 14977-2006《铜及铜合金拉应力检测 5%氨水试验》,在标准名称中所谓的5%氨水,在配制氨水溶液时其实也是以质量浓度50 g/L表示的。

试验溶液用量对试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若按EN 14977-2006标准规定氨水溶液体积与干燥器容积的体积比为1:20~1:10,则允许变化范围太宽,可能造成试验结果的差异性较大。

而实际操作中却很容易做到准确计算和量取试验溶液,故本标准取中间值1:15,以减少试验结果的差异性。

氨熏试验结果与试验温度波动范围有关,但影响不明显。

在仲裁情况下试验温度应保持在(25±1)℃,但这必须使用恒温水箱等特殊设备,增加了氨熏试验环境条件的难度。

考虑到国内理化实验室通常使用空调控制温度范围的实际情况,故本标准规定在日常检验时试验温度波动范围为(25±3)℃。

氨熏试验后的试样检查非常重要。

有时虽然肉眼观察样品表面无裂纹,但当砸裂样品后却看到断口有腐蚀痕迹,这时才发现实际上应力腐蚀已渗入样品内部,其中许多是从空腔内壁表面产生应力腐蚀,并逐渐向外壁扩展而导致开裂的。

若沿用传统的肉眼和放大镜检查根本无法发现,可能会造成对试验结果的严重误判。

因此,必须采用外力强制破坏样品的方法,使在氨熏试验中已经产生应力腐蚀的薄弱部位充分地显露出来,以便能够准确地进行合格评定。

黄铜制成品除承受内部残余应力外,可能还会受到外部安装应力的作用,且不能通过热处理方法消除。

这种使用工况比较恶劣的产品,对其抗应力腐蚀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标准可用于模拟安装使用状态产品的检验,但模拟试验应符合实际安装使用状况。

有些欧美客户曾要求标准起草单位对管螺纹阀门产品按照表A1所列数值施加扭矩,模拟管螺纹阀门产品的安装使用状态,然后进行氨熏试验。

本标准附录A提供了这方面的有用参考资料。

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氨水试验法采用氨水溶液浓度140 g/L,试验时间8 h进行氨熏试验,有些产品的试验结果为不合格。

但是按照欧盟标准EN 14977-2006规定的氨水试验法采用氨水溶液浓度50 g/L,试验时间16 h进行氨熏试验,这些产品的试验结果却能合格。

按照国际标准ISO 6957-1988规定的氯化铵试验法采用氯化铵溶液浓度107 g/L,试验时间24 h进行氨熏试验,这些产品试验结果更是全部合格。

试验结果表明,本标准技术水平高于欧盟标准和国际标准。

总之,本标准的技术内容与EN 14977:2006相比较,主要技术差异如下:①对EN 14977:2006两种方法,本标准采用氨水试验法,删除氯化铵试验法。

②修改了试验溶液浓度,EN 14977:2006为50 g/L,本标准为140 g/L。

③修改了试验溶液用量,EN 14977:2006为1:20~1:10,本标准为1:15。

④修改了试验温度,EN 14977:2006为20℃~25℃,本标准为(25±3)℃。

⑤修改了试验时间,EN 14977:2006为16 h,本标准为8 h。

⑥增加了合格评定,本标准对试验后试样检查及其合格评定作出了规定。

⑦改变了文本结构,本标准按照GB/T 20001.4-2001要求调整章条结构。

⑧提高了技术水平,本标准试验方法的技术水平高于EN 14977:2006。

6.目的意义黄铜应力腐蚀试验是一项涉及工程质量和运行安全的重要理化检验项目。

黄铜应力腐蚀试验标准主要适用于加工材的残余应力检验,而对于黄铜制成品应力腐蚀试验,目前在国内外还没有专门的试验方法标准。

本标准在此背景下起草制定,可填补该领域的国内外空白,解决国内外市场日益重视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检验问题,在工程评估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本标准可促进有色金属行业技术管理与国际接轨,消除国际贸易中存在的技术壁垒。

同时有利于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提升我国有色金属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经济贸易合作日益广泛,通用的试验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是大势所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