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分析探讨
饮用水中七种常规阴离子及部分消毒副产物的检测

饮用水中七种常规阴离子及部分消毒副产物的检测阴离子是指原子由于外界作用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稳定结构。
原子半径越小的原子其得失电子能力越强,金属性也就越弱。
生活饮用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要素,城市居民的生活饮用水是由自来水公司集中供给的。
为确保向居民供给安全和卫生的饮用水,我国卫生部颁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它是关于生活饮用水安全和卫生的技术法规,主要基于三个方面来保障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即确保饮用水感官性状良好;防止介水传染病的暴发;防止急性和慢性中毒以及其他健康危害。
据国外的调查,在饮用水中已鉴定出数百种化学物质,其中有一些是饮用水消毒副产物。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就有针对消毒副产物的测定,包括溴酸盐,亚氯酸盐等。
此外还有氟化物、氯化物、硝酸根、硫酸根这些常见阴离子以及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等阳离子的测定方法。
这些物质的限值大多是依据毒理学研究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而制定的。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简称为《标准》,下同)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简称为《检验方法》,下同)一书已于近期出版,后者将从2007年7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
离子色谱技术自1975年被美国H.Small先生提出后,在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成为了水质检测中不可或缺的分析手段之一。
《检验方法》中也将离子色谱法作为了一种重要检测手段。
其中涉及离子色谱的标准方法包括:GB/T 5750.6 2006阳离子的检测,188-190页,离子色谱技术测定生活饮用水以及水源水中的钠离子、钾离子、锂离子、钙离子以及镁离子; GB/T 5750.5 2006阴离子的检测,70-72页,离子色谱技术测定生活饮用水以及水源水中的氟化物、氯化物、硝酸根离子以及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GB/T 5750.10亚氯酸盐的检测,405-440页,离子色谱技术测定生活饮用水以及水源水中的亚氯酸盐、氯酸盐以及溴离子;GB/T 5750.10溴酸盐的检测,411-415页,离子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以及水源水中的溴酸盐。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研究进展

饮⽤⽔消毒副产物的研究进展饮⽤⽔消毒副产物的研究进展201106020001伴随着饮⽤⽔消毒技术的改进,有机类消毒副产物(DBPs)的种类⽇趋多样化,其⽣物毒性和健康风险受到⼴泛关注。
在饮⽤⽔消毒过程中,消毒剂除了起消毒灭菌的作⽤外,还会与⽔中的天然有机物、溴化物、碘化物等发⽣取代或加成反应⽽⽣成以卤代有机物为代表的消毒副产物(DBPs),⽽许多消毒副产物都被证实是致畸、致突以及致癌的。
为保障⼈类饮⽤⽔安全,控制饮⽤⽔消毒副产物已成为⼈们关注的焦点。
通过分析相关研究的不⾜之处和发展趋势,以便对今后的研究⽅向提出了建议。
1.DBPs 的分类⽬前饮⽤⽔消毒副产物种类繁多,它随着消毒剂、消毒技术以及源⽔化学组成的变化⽽不尽相同。
主要种类包括:三卤甲烷(THMs)、卤代⼄酸(HAAs)、溴酸盐(BrO3)、亚氯酸盐(ClO2)、卤化氰(XCN s)、卤代⼄(HANs)、卤代硝基甲烷(HNMs)、卤代酮(halogenated ketones,HKs)、卤代酚(Halophenols)、醛类(aldehydes)等。
随着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不断有新的 DBPs被发现,如致诱变化合物(MXs)卤代呋喃(4 ⼆氯甲基 5 羟基2(5)氢呋喃酮)、亚硝胺(NMs)、碘代酸(IAs)以及卤代对苯醌(HBQs)等。
2.DBPs 对⼈体健康的影响近⼏年有关 DBPs 的毒性受到普遍关注,研究进展很快。
饮⽤⽔中的 DBPs 对⼈体健康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其致癌性、致突变性及⽣殖发育毒性。
(1)致癌性。
饮⽤⽔中的卤代烃类化合物是多种癌症的致癌因⼦,DBPs 的致癌风险主要由 HAAs 致癌风险构成,⼆氯⼄酸和三氯⼄酸可以造成哺乳动物细胞DNA 链断裂损伤,其致癌作⽤通过损伤 DNA 引发,均可能属遗传毒性致癌物。
国外有研究认为饮⽔中 THMs 的浓度与膀胱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有关。
(2)致突变性。
经过近年来各国科学家对氯消毒⾃的深⼊研究发现 MX 是迄今为⽌氯消毒⾃来⽔中发现的最强的致突变物质之⼀,占氯消毒⾃来⽔总致突变性的 16%~76%。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

TCM TCAN MCAN DCBM
50 55 55 50
31 27 4 45
118 82 77 129
83 47 50 48
27 35 4 27
83 108 75 83
47 73 48 47
DCAN
DCP MBAN CP DBCM BCAN TCP IS TBM DBAN
55
50 50 55 65 70 60 55 65 60
四、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及控制
消毒副产物的控制
控制出水中DBPs的方法一般有三类:
一是DBPs前驱物的控制:即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去除DBPs 前驱物,常用的方法有混凝、吸附、化学氧化、膜过滤等;
二是形成过程的控制,即在消毒过程中改变消毒剂的种类、投加量或 调节消毒过程中的某些条件来降低DBPs的形成;
27
27 10 27 32 10 27 9 38 10
82
83 119 82 208 155 97 123 252 199
47
47 40 47 129 74 61 41 173 118
20
3 10 35 45 20 3 9 43 8
74
91 121 117 129 74 125 121 173 118
水中消毒副产物检测方法及生成势的控制
LOGO
主要内容
1 基本概念 消毒副产物的种类 消毒副产物的检测 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及控制
2
3 4
一、 基本概念
消毒的概念:在饮用水处理工艺中,灭活水中病体,使水的微生物
学指标满足人类健康要求的技术,称为消毒。
无机-DBPs:氯化消毒会生成对人体有害的DBPs,因此人们试图寻找一 种DBPs生成量相对较小的替代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和臭氧(O3)被认为是 最有前途的替代消毒剂,但是ClO2及其副产物亚氯酸盐(ClO2-)和氯酸盐 (ClO3-)会影响人体造血功能;O3本身就对人体有害,且极易分解,其副产 物溴酸盐(BrO3-)也具有致癌性。
消毒副产物-非常规指标

松花江污染事件 湘江重金属污染
广东北江镉污染事件 太湖蓝藻暴发
2 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发展历程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卫生部、国家标准化管理 委员会、建设部、水利部、 国土资源部、国家环保总 局联合修订
2006年12月29日发布 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 2012年7月1日强制实施
• 7) 氨氮
在含氨氮的水体中,氯首先和氨反应生成氯 胺,该反应的速度快于氯与溴离子反应以及生成 氯仿等消毒副产物的反应。氯胺的反应活性较弱, 消毒副产物生成量比氯小的多。
5.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危害作用
瑞典沿海污染事件
• 1) 致突变作用
国内外均有不少报道研究,饮用水中氯化消 毒副产物具有致突变效应。
•
由于氯消毒具有成本低、货源充足、投加设
备简单、运行方便、杀菌效果显著且能在管网中
保持持续性杀菌能力等优点,一直被国内外各自
来水厂广泛使用。但是氯化消毒在消除微生物污
染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消毒副产物。
• 2.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形成
消毒副产物是氯化消毒过程中氯与被处理水 中所存在的多种有机物发生反应而形成的。研究表 明,腐殖酸和富里酸是地表水中有机质的主要成分, 它们含有芳香类及酚类结构单元,而这些结构单元 是氯化消毒过程中氯极易与之发生反应的部位。
二. 水中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研究现状
为了表征水体中有机质和消毒副产物的关系, 美国环保局提出了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概念。消 毒副产物生成势代表水体能够生成消毒副产物的 最大量。水中消毒副产物生成势主要受水中有机 质的物理化学特性影响。
•
在水体所含有机质当中,腐殖质是形成消毒
副产物生成势的主要有机化合物。腐殖质指“土
饮用水氯化消毒及其副产物的控制对策

桑义敏等,饮用水氯化消毒及其副产物的控制对策
3
44%之间, 滤池对 THMsFP 的去除率为 13%~18%[7]。 2.2.2 吹脱法
卤代有机物是消毒副产物的绝对主体,而在现 有分析技术所能定量的卤代有机物中 60%以上是三 卤甲烷和卤代乙酸,二者均具有挥发性,因此可采用 吹脱法或曝气法。于祚斌等人采用简易曝气法去除 水中三卤甲烷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吹洗曝气和跌 水曝气 5min 可去除水中 90%以上的三卤甲烷[8]。 2.2.3 活性炭吸附
第 32 卷 第 3 期 2006 年 3 月
水处理技术 TECHNOLOGY OF WATER TREATMENT
Vol.32 No.3
Mar.,2006
1
饮用水氯化消毒及其副产物的控制对策
桑义敏 1,张广远 1,孔 惠 1,李发生 2,谷庆宝 2,胡华龙 2
(1.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 102617; 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2)
1 消毒副产物的形成和危害
研究表明,腐殖酸和富里酸是地表水中主要的 天然有机质成分,其芳香类及酚类结构单元是氯化 消毒中易于与余氯发生反应的部分, 可生成三卤甲 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和溴仿等副产物。 一般情况下天然水中也含有无机溴化物, 在进行氯 化消毒时,溴离子可被氧化而形成 HBrO,再通过卤 化反应生成溴氯仿。像富里酸和腐殖酸在氯化过程 中生成消毒副产物的有机物被称为有机前体物,它 是饮用水氯化消毒副产物的主要来源。此外,原水 中脂肪族化合物一般不形成消毒副产物。
研究表明,在常规水处理工艺流程中投加粉状 活性炭, 能吸附去除水中各种有机污染物(副产物前 驱物和副产物本身),使其致突变活性成阴性[9]。当粉 末活性炭的投加量为 10~15mg/L 时,CODMn 去除 率可达 20%左右[10]。郭改梅和董肇君按一定顺序在 饮用水原水中投加少量 Fenton 试剂和粉末活性炭, 可在保证常规出水水质指标的情况下,有效去除三 卤甲烷前体物(THMFP),从而大大降低饮用水中三 卤甲烷的浓度[11]。另有研究显示,采用粉末活性炭去 除饮用水中三卤甲烷和四氯化碳等 DBPs,三卤甲 烷去除率为 50%,四氯化碳去除率为 10%左右[12]。 2.2.4 生物预处理
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及去除研究

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及去除研究摘要:在20世纪50年代末,人们发现有机氯含量高会使动物中毒而死,到70年代中期人们对卤代有机物的危害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974年,Rock和Benar等人从氯化后的高色度水中检测出三氯甲烷,并确认其具有致癌性。
随后Symons和Kransner等人对美国主要城市用水中氯化消毒副产物进行了较全面调查,发现氯化产物中三卤甲烷所占比例最大,卤代有机酸次之。
在我国24个大中城市的饮用水普查中,也普遍检测出了氯仿和其他卤仿。
鉴于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饮用水消毒仍然以加氯消毒为主,因此研究臭氧化一生物活性炭(O,/BAC)深度处理技术是否能够有效地控制饮用水氯化消毒过程中生成的副产物,将是非常必要的。
Removal of generation and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in drinking waterAbstract: In the late 1950s, it was discovered that a high content of organic chlorine poisoning of animals will die, the role of the mid-1970s to harm people halogenated organics have a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1974, Rock and Benar, who detected from high chroma water after chlorination chloroform, and confirmed its carcinogenic. Then Symons and Kransner et al in major U.S. cities with water chlorination byproducts for a more comprehensive survey found that chlorinated products in the largest proportion of trihalomethanes, halogenated organic acids followed. In the census of drinking water in 24 cities, are generally detected in the chloroform and other Haloform. Given the current and future period,chlorination of drinking water disinfection still mainly a result of a BAC of Ozone (O, / BAC) is the depth of processing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chlorination of drinking water generated during the vice the product will be very necessary.1产生1.1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发现饮用水消毒是20世纪最有效的公共健康措施之一,为预防饮水流行病提供了有效保障.然而,饮用水消毒杀菌的同时伴随着消毒剂与源水中含有的一些天然有机物和环境有机污染物以及溴或碘化物的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多种消毒副产物,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消耗氯消毒的饮用水与膀胱癌、直肠癌及结肠癌等的发病率之间存在潜在相关性.1974年,R00k和kransner对氯消毒产生的副产物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对饮用水预氯化和消毒时氯可与水中某些有机物如腐殖酸、富里酸等发生氧化反应,也可发生亲电取代反应,产生挥发的和非挥发的氯化有机物如三卤甲烷TMMs等。
浅谈二氧化氯对饮用水消毒时副产物的生成情况

浅谈二氧化氯对饮用水消毒时副产物的生成情况二氧化氯在处理微污染水和出厂水消毒处理中应用相对比较广泛。
针对二氧化氯在饮用水消毒过程中出现的副产物亚氯酸盐超标现象,消毒对保障饮用水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
二氧化氯因具有光谱杀菌性、对绝大多数细菌和病原微生物的灭活效果好、不易生产抗药性、卤代副产生物生成量少等优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2]。
但二氧化氯在消毒过程中也产生副产物,主要是亚铝酸盐和铝酸盐,其中铝酸盐的生成量远小于亚铝酸盐的生成量,因此本文将亚铝酸盐作为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的代表物质,通过对多种水样的二氧化氯消毒试验,研究二氧化氯投加量、二氧化氯消耗量、COD浓度等因素与亚铝酸盐生成量之间的关系,探索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的生成规律及影响因素。
1.实验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实验原水源为湖水和小河水2种,湖水:清澈透明,pH值=7.84,COD=310mg/L;小河水:清澈透明,pH值=7.73,COD=16mg/L。
两者在试验中采取的试验方法完全一致。
1.2 试验方法针对采取的小河水和湖水的水样,使用新一代二氧化氯制备反应器,制备浓度分别为594.08、524.23、672.92mg/L的二氧化氯消毒液,然后分别将一定数量的消毒液投放在300mL的未经过处理的水样中,对水厂的消毒方法进行模拟,待消毒液在水样中反应60min之后,检测水样中余氯、二氧化氯余量、氯酸盐、亚氯酸盐和COD浓度等。
为检测二氧化氯在水样中的使用浓度是否会对腐殖酸氯化消毒产生副产物的产生造成影响,在试验中,控制二氧化氯的预氧化时间,和二氧化氯的使用量。
1.3 评定方法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的限值(0.7mg/L),余氯值符合(GB5749-2006)的要求。
2 结果2.1 二氧化氯对小河水水样的消毒情况在小河水的消毒试验当中,二氧化氯的使用量为0.52-5.27mg/L,检测了余氯、二氧化氯余量、氯酸盐、亚氯酸盐和COD浓度等指标。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名词解释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名词解释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是指在对饮用水进行消毒过程中产生的附加化学物质。
这些副产物是由消毒剂(如氯、臭氧、二氧化氯等)与水中存在的有机物或无机物反应而形成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及其简要解释:
1.氯代酸:当氯与水中有机物反应时,可能会生成氯代酸
(如三氯甲烷、二氯乙酸等)。
这些化合物被认为是潜在的
致癌物。
2.高氯酸盐:高氯酸盐(如氯酸钠、氯酸钾)是使用臭氧
进行水处理时的副产物。
高氯酸盐在高浓度下对人体有毒性。
3.氯胺类化合物:当氯与含氨化合物反应时,会生成氯胺
类化合物(如氯胺、二氯胺等)。
这些化合物在饮用水中的
浓度越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能越大。
4.总三卤甲烷:总三卤甲烷是指多种三卤甲烷类物质的总
和,包括三氯甲烷、二氯甲烷等。
它们是氯与有机物反应后
的副产物,有些可能对人体健康有潜在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饮用水中的消毒副产物通常会经过监测和控制,以确保其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此外,不同的消毒方法和水质条件会产生不同的副产物。
如果对特定的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有更详细的了解需求,建议参考相关的科学研究、法规要求或专业机构的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分析探讨
【摘要】饮用水消毒是控制水中致病茵、保障人类安全使用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因此而产生的消毒副产物却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直接影响饮用水的质量安全。
本文探讨了近年来消毒副产物分析领域中常用的各种技术及检测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分析
一、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概述
1. 氯化消毒副产物
水的加氯消毒技术是水处理技术发展历史上一个重大进展。
氯气消毒价格低廉、杀菌能力强,且持续时间长,多年来一直是饮用水消毒的首选药剂。
目前在氯化消毒的饮水中已经监测到300多种DBPS,包括THMS、卤乙酸、卤乙腈、卤代酮、三氯硝基甲烷、三氯乙醛等。
随着DBPS研究的多方面展开,越来越多的DBPS 的毒性被认识到,一些国家和组织也不断对相关规定进行调整。
(1)MX及其同系物。
尽管MX 在水中的浓度很低,但它能使TA100 菌株直接诱变,它的致突变性占饮用水突变活性的15%—57%,是现在已知的饮用水氯化消毒副产物中最重要的致突变性的物质。
(2)N-亚硝基二甲基胺。
NDMA 是一种不易挥发的化合物,普遍存在于各类食品及工业制品中,为大家所熟悉。
但它作为DBPs 存在于饮用水中是1998 年在加拿大安大略被发现的。
由于对它的毒性也已广为研究,因此在水环境领域很快掀起了一股NDMA研究热。
现在的研究还不能确定NDMA 是怎么形成的,但要形成NDMA 需要3个条件,即氯、无机物和胺。
当用氯或氯胺给流动水消毒时,3种物质互相接触就会形成NDMA。
USEPA 认为这种物质在极低的浓度就会致癌。
2. 臭氧消毒副产物
臭氧作为消毒剂的前景一度显得非常光明。
它不会产生像THMs之类的卤代消毒副产物,却产生了包括醛类、酮类、羧酸、酮酸、腈类以及无机卤氧化物等的一系列产物。
消毒时同样会产生有毒的副产物,当源水中Br- 的浓度稍高时,溴离子能取代氯离子主要生成溴代乙酸,溴代乙酸被认为比氯代乙酸具有更强的DNA损伤能力;另外溴酸盐具有强致癌性。
3. 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
二氧化氯作为饮用水消毒剂始于1944年,与CI2消毒相比,CIO2具有更好的水溶性及更强的杀菌性能,并能明显改善水体的色度和口感。
另外CIO2不会
随pH的升高而电离,适用的pH 范围较宽。
CIO2是一种有选择性的氧化消毒剂,不会将Br- 氧化为BrO3- ,也不会与NH3或NH4+ 反应,因此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消毒剂。
但CIO2作为饮水消毒剂的安全性也应加以重视。
根据毒理学研究,CIO2本身即是一种有毒化合物,不过一般认为低剂量的CIO2对动物和人体不会产生有害影响。
CIO2消毒时产生的主要是无机副产物CIO2- 和CIO3- ,其中CIO2-会导致溶血性贫血症。
二、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分析方法
1.三卤甲烷(THMs)的分析
THMs是饮用水消毒过程中总量最多的DBPs,THMs包括氯仿(CHCl3),一溴二氯甲烷(CHCl2Br),二溴一氯甲烷(CHCIBr2),和溴仿(CHBr3)等。
有研究显示,THMs会引发实验动物产生肿瘤,由于对健康的潜在危险,目前国际上包括我国在内许多国家都对饮用水中THMs的浓度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US EPA推荐的许多标准方法都可用于饮用水中THMs检测。
如EPA方法使用吹扫捕集与气象色谱联用(P&T—GC),使用光电离检测器(PID)来检测(P&T--GC/PID);EPA方法推荐用P&T—GC与质谱联用(P&T—GC/MS);EPA 方法使用LLE一GC/ECD来检测THMs。
Zhao Ru—son等利用HS—LPME与GC/ECD联用检测THMs。
Gary等使用可支持毛细管膜采样的探针(SCMS)与质谱联用,采用ECD检测器可实现THMs的在线检测。
THMs一般是指Cl—THMs和Br—THMs。
当水中含有I一时,消毒剂作用会生成I—THMs。
有学者认为I—THMs的毒性以及致癌性强于其氯代及溴代产物,对于I-THMs的分析方法主要有HS—GC/ECD,P&T--GC/ECD或P&T~GC/MS,LLE一GC/ECD或LLE一GC/MS,SPE或SPME与GC/ECD或GC/MS 联用,还有闭环萃取分析(CI、SA)与GC/MS联用等。
2.卤代乙酸(HAAs)的分析
HAAs是一类非挥发性DBPs,由于具有强毒性而受到广泛关注。
HAAs共有9种,其中,EPA规定饮用水中需要控制的5种为:一氯乙酸(MCAA)、二氯乙酸(DCAA)、三氯乙酸(TCAA)、一溴乙酸(MBAA)和二溴乙酸(DBAA)。
检测HAAs的方法有很多,美国EPA批准并推荐的方法有EPA552.1、EPA552.2和6251B。
这3种方法都是采用甲基叔丁基醚(MtBE)作萃取剂,以叠氮甲烷或酸化甲醇为酯化剂,基于溶解萃取、衍生化以及Gc/ECD分析技术。
现在更多的是使用EPA Method 552.3,该法使用高纯度的MtBE作为萃取剂,用一二溴丙烷作为内标物,经过酸化甲醇衍生化后进入GC/ECD分析,该方法更为灵敏,尤其是对溴代三卤乙酸的检出限大大降低。
HAAs具有非挥发性,其检测方法分为两类:一类为衍生化法,它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检测限低等优点,但衍生试剂对人体有害,其使用受到一定的
限制。
另一类为直接测定法,包括液相色谱(LC)、离子色谱(IC)、毛细管电泳(CE)技术、电喷雾离子化质谱法(ESI—MS)等。
葛元新等通过优化条件,建立了一种利用短程色谱柱快速测定饮用水中5种卤乙酸的Gc/ECD方法。
Roongna—pa等利用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技术对HAAs实现了在线检测。
Loos等用三乙胺作为离子对试剂,采用IC分析HAAs,其检出限为0.2~1.6ug/L。
3.卤代乙腈(HANs)的分析
HANs有4种主要形式:二氯乙腈(DCAN)、三氯乙腈(TCAN)、溴氯乙腈(BCAN)和二溴乙腈(DBAN)。
WHO规定DCAN的浓度不得高于20ug/L,DBAN不得超过70ug/L。
对于HANs的毒性研究多集中于其遗传毒性,对于其致癌性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
HANs的产生与消毒剂的氧化能力有密切关系,氧化能力高的消毒剂生成的HANs相对较少,且HANs的产生与气候温度也有关系,在气候干燥地区,源水的盐度和溴化物浓度较高,使HANs占消毒所产生的DBPs总比例也较高。
Shang Chii等认为接触时间、消毒剂投加剂量、pH、温度和溴离子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HANs的产生。
对HANs的分析多采用US EPA方法所推荐的GC/MS方法。
三、结语
对于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分析,首先应建立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使分析方法规范化,增强不同方法间的可比性,同时进一步加强人体接触DBPs 的程度及指标、DBPs的健康风险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以便采取更好的饮用水中DBPs的控制措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健康指标,更好地保障人体健康。
参考文献:
[1]焦中志,陈忠林,陈杰等.氯胺消毒对消毒副产物的控制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 11
[2]董丽丽,黄骏雄.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及其分析技术[J]化学进展,2005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