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环境卫生学知识点:饮水氯化副产物

环境卫生学知识点:饮水氯化副产物

环境卫生学知识点: 饮水氯化副产物
今天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考试环境卫生学的部分知识做了汇总, 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环境卫生学知
识点-饮水氯化副产物。

饮水氯化副产物
1.氯化副产物系指在氯化消毒过程中所产生的卤化烃类化合物, 包括三卤甲烷类Tri-halomethanes(THMs)、卤代乙酸类haloacetic acids(HAAs)、水合氯醛、氯代酚、氯代酮、氯化苦、氯化氰、甲醛、卤乙睛、卤代羟基呋喃(如MX)等。

它们是氯与水中存在的有机物发生反应而形成的。

2.通常把水中能与氯形成的有机物称为有机前体物(organic precursor)它们主要是腐殖酸、富里酸、藻类及其代谢物, 蛋白质等。

3.在氯化消毒水中最常见的氯化副产物是三卤甲烷类(THMs)和卤代乙酸类化合物(HAAS)。

它们中很多在动物实验中具有致突变性和/或致癌性, 有的还有致畸性和/或神经毒性作用。

4.酸性氯化呋喃酮[3-氯-4(二氯甲基)-5-羟基-2(5氢)-呋喃酮, 简称MX]在水中浓度仅处于ng/L水平, 但具有很强致突变性。

5.在氯化消毒时应尽量降低氯化副产物。

目前减少氯化副产物的
措施有:
(1)采用生物活性炭法除去或降低有机前体物含量;
(2)颗粒活性炭过滤来降低或除去氯化副产物;
(3)改变传统氯化消毒工艺, 如避免预氯化, 采用中途加氯法;
(4)采用其他消毒方法(如O3、ClO2等)以减少氯化副产物形成。

更多环境卫生学知识点请关注!。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研究进展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研究进展

饮⽤⽔消毒副产物的研究进展饮⽤⽔消毒副产物的研究进展201106020001伴随着饮⽤⽔消毒技术的改进,有机类消毒副产物(DBPs)的种类⽇趋多样化,其⽣物毒性和健康风险受到⼴泛关注。

在饮⽤⽔消毒过程中,消毒剂除了起消毒灭菌的作⽤外,还会与⽔中的天然有机物、溴化物、碘化物等发⽣取代或加成反应⽽⽣成以卤代有机物为代表的消毒副产物(DBPs),⽽许多消毒副产物都被证实是致畸、致突以及致癌的。

为保障⼈类饮⽤⽔安全,控制饮⽤⽔消毒副产物已成为⼈们关注的焦点。

通过分析相关研究的不⾜之处和发展趋势,以便对今后的研究⽅向提出了建议。

1.DBPs 的分类⽬前饮⽤⽔消毒副产物种类繁多,它随着消毒剂、消毒技术以及源⽔化学组成的变化⽽不尽相同。

主要种类包括:三卤甲烷(THMs)、卤代⼄酸(HAAs)、溴酸盐(BrO3)、亚氯酸盐(ClO2)、卤化氰(XCN s)、卤代⼄(HANs)、卤代硝基甲烷(HNMs)、卤代酮(halogenated ketones,HKs)、卤代酚(Halophenols)、醛类(aldehydes)等。

随着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不断有新的 DBPs被发现,如致诱变化合物(MXs)卤代呋喃(4 ⼆氯甲基 5 羟基2(5)氢呋喃酮)、亚硝胺(NMs)、碘代酸(IAs)以及卤代对苯醌(HBQs)等。

2.DBPs 对⼈体健康的影响近⼏年有关 DBPs 的毒性受到普遍关注,研究进展很快。

饮⽤⽔中的 DBPs 对⼈体健康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其致癌性、致突变性及⽣殖发育毒性。

(1)致癌性。

饮⽤⽔中的卤代烃类化合物是多种癌症的致癌因⼦,DBPs 的致癌风险主要由 HAAs 致癌风险构成,⼆氯⼄酸和三氯⼄酸可以造成哺乳动物细胞DNA 链断裂损伤,其致癌作⽤通过损伤 DNA 引发,均可能属遗传毒性致癌物。

国外有研究认为饮⽔中 THMs 的浓度与膀胱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有关。

(2)致突变性。

经过近年来各国科学家对氯消毒⾃的深⼊研究发现 MX 是迄今为⽌氯消毒⾃来⽔中发现的最强的致突变物质之⼀,占氯消毒⾃来⽔总致突变性的 16%~76%。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DBPs)是消毒剂和一些天然有机物(NOM)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主要包括三卤甲烷(THMs)、卤代乙酸(HAAs)、卤代乙腈(HANs)和致诱变化合物(MX)等,文章介绍了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研究状况,对DBPs 的种类与分布状况、生成影响因素、毒性与健康效应、饮水DBPs 控制方法的研究概况及进展进行了综述。

调查自贡市乡镇自来水厂消毒副产物的现状。

方法2010 年分别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对32 家乡镇自来水厂进行卫生学调查并对源水、出厂水及末梢水中三卤甲烷、卤乙酸等指标进行测定。

结果32 家自来水厂均检出氯化消毒副产物,包括4 种三卤甲烷( 三氯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和三溴甲烷) 和2 种卤乙酸( 二氯乙酸、三氯乙酸) ,三氯甲烷超标率为28%,二氯乙酸超标率为22%,二氯一溴甲烷超标率为3%研究源水中有机物污染对饮用水中氯化消毒副产物形成的影响。

方法: 采用安捷伦7890A气相色谱仪、ECD 检测器,对自贡市36 家自来水厂出厂水管网末梢水中的三卤甲烷、卤乙酸、高锰酸钾耗氧量进行测定。

结果: 36 家自来水厂的出厂水管网末梢水不同程度检出氯化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 三氯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三溴甲烷) ,卤乙酸( 二氯乙酸、三氯乙酸) 。

结论: 水源水种类、有机物污染是影响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因素,江河水、耗氧量高的源水消毒副产物较多。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 耗氧量; 有机物、氯化消毒副产物[中图分类号]R123.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8685( 2013氯气或氯消毒制剂作为饮用水消毒剂,常生成挥发性和非挥发性卤代有机物,如三卤甲烷( THMS) 、卤乙酸( HAAs) 、卤乙腈( HANs) 、卤代酮类( HKs) 、卤乙醛、卤代羟基呋喃酮( MX) 、卤硝基甲烷。

其中挥发性的三卤甲烷( THMs) 和非挥发性的卤代乙酸( HAAs) 是氯化消毒饮用水中两大类主要氯化副产物,THMs 占总DBPs 的46%,HAAs 占总DBPs 的42%。

浅谈饮用水加氯消毒副产物及其控制途径

浅谈饮用水加氯消毒副产物及其控制途径

浅谈饮用水加氯消毒副产物及其控制途径摘要:本文论述了饮用水加氯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危害及其目前用于控制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方法,并指出了今后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

长期以来饮用水一直采用传统的投氯消毒工艺,但自1974年在自来水中发现三卤甲烷与它们的不良影响以来,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及其控制技术一直是水处理领域的热门课题,随着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本文以下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

1.消毒副产物的产生机理消毒副产物是在消毒过程中,水中的氯和溴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的化合物。

水中的氯一般是人为投加的消毒剂,而溴是水中已存在的溴离子。

在许多饮用水水源中含有低浓度溴化物,而在沿海地区,则显得相对较高,它们在消毒过程中对副产物的产生起着一定的作用。

能形成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是来自天然水源中的腐殖质,它主要是以腐殖酸和富里酸的形式大量存在于水体中。

在水处理过程中,氯与三卤甲烷的前驱物质腐殖酸和富里酸反应所生成的三卤甲烷量,同如反应时间、温度、pH值、初始TOC及氯的浓度等因素有关。

氯和溴与水中的有机物化学反应机理基本相同,以下以氯为例对其的反应机理进行简要介绍。

从氯气与有机物的反应机理上看,氯气和有机物的作用除发生氧化还原外还发生氯的亲电取代反应,生成大量的三卤甲烷及致突变有机物。

以间苯二酚为例:氯与间苯二酚首先发生亲电取代生成2,4,6-三氯间苯二酚,其进一步与氯加成形成环己二酮中间产物,然后在C2处水解氧化成酮羧酸,再与HOCl氧化成酮,这些三氯单酮经碱催化水解成三卤甲烷。

2.消毒副产物的种类及对健康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已从氯消毒的自来水中鉴定出1000余种有机物,其中有20种为确认致癌物,23种为可疑致癌物,18种为促癌物,56种为致突变物。

在这些对人和动物产生不利影响的副产物中主要是三卤甲烷、卤代乙酸和高溴根离子。

三卤甲烷中90%是三氯甲烷,其次是四氯化碳、一溴二氯甲烷、三溴甲烷、二溴一氯甲烷。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

TCM TCAN MCAN DCBM
50 55 55 50
31 27 4 45
118 82 77 129
83 47 50 48
27 35 4 27
83 108 75 83
47 73 48 47
DCAN
DCP MBAN CP DBCM BCAN TCP IS TBM DBAN
55
50 50 55 65 70 60 55 65 60

四、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及控制
消毒副产物的控制
控制出水中DBPs的方法一般有三类:
一是DBPs前驱物的控制:即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去除DBPs 前驱物,常用的方法有混凝、吸附、化学氧化、膜过滤等;
二是形成过程的控制,即在消毒过程中改变消毒剂的种类、投加量或 调节消毒过程中的某些条件来降低DBPs的形成;
27
27 10 27 32 10 27 9 38 10
82
83 119 82 208 155 97 123 252 199
47
47 40 47 129 74 61 41 173 118
20
3 10 35 45 20 3 9 43 8
74
91 121 117 129 74 125 121 173 118
水中消毒副产物检测方法及生成势的控制

LOGO
主要内容
1 基本概念 消毒副产物的种类 消毒副产物的检测 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及控制
2
3 4

一、 基本概念
消毒的概念:在饮用水处理工艺中,灭活水中病体,使水的微生物
学指标满足人类健康要求的技术,称为消毒。
无机-DBPs:氯化消毒会生成对人体有害的DBPs,因此人们试图寻找一 种DBPs生成量相对较小的替代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和臭氧(O3)被认为是 最有前途的替代消毒剂,但是ClO2及其副产物亚氯酸盐(ClO2-)和氯酸盐 (ClO3-)会影响人体造血功能;O3本身就对人体有害,且极易分解,其副产 物溴酸盐(BrO3-)也具有致癌性。

消毒副产物

消毒副产物

消毒副产物对饮用水实施加消毒剂消毒的目的在于消灭水中的病原体,防止介水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但是后来人们发现,经消毒后的水中除含有微量的消毒剂外,还可以产生许多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简写为DBPs)。

长期以来人们对DBPs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从DBR的成分、毒性、流行病学、饮用水中的污染状况以及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目的是寻求一种理想的消毒剂,使它在有效的消灭病原体的同时,对人类产生的化学危害降低到最低水平。

下面就国内外近几年来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1 消毒副产物的种类自1974年Rook和Bellar等人发现,饮用水加氯消毒可以产生三卤甲烷(THMs)后,人们对DBP的成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发现DBPs。

有上百种物质,据文献报道除THMs外,还可以形成卤乙酸(HAAs)、卤乙腈(HANs)、卤代酮类(HK)、三氯乙醛,水合氯醛(CH)、三氯硝基甲烷,氯化苦(CP)、氯化腈(CNCl-)、氯酚、甲醛、氯酸盐(C103-)、亚氯酸盐(ClO2-)、溴酸盐(BrO3-)等等。

过去常用的消毒剂为液氯,目前氯胺、二氧化氯、臭氧等不同种类的消毒剂也在广泛应用,使用不同的消毒剂其DBPs不同,液氯作为饮用水中的消毒剂在全世界应用的时间最久、范围最广泛,通常它以次氯酸(HOCl-)或次氯酸盐(OCl一)的形式存在,当水中有溴离子时,可以氧化溴离子为次溴酸(HOBr-)或次溴酸盐(OBr一),次氯酸和次溴酸均可以与水中有机物作用产生DBPs,包括THMs、HAAs、HANs、HK、CH、CP,每类物质中含有不同组分的化合物(见表1),其中THM、HAA、HAN为主要的副产物;氯胺作为第二大消毒剂,与液氯相比可以明显的降低上述DBPs的含量,但是可以导致CNCl和亚硝酸盐的生成;臭氧可以氧化水中的有机物产生非卤代DBPs,如酮类、羧酸和醛类化合物,以甲醛为主,它还可以直接与溴离子反应产生BrO,如果水中同时存在有机物和溴离子时,臭氧可以氧化溴离子为次溴酸,丽导致溴代DBPs的生成,如溴仿;二氧化氯不直接产生有机卤代DBPs,主要的DBPs为亚氯酸盐和氯酸盐,其消毒剂本身的分解作用大于它与水中有机物的反应。

饮用水深度处理05-消毒及其副产物

饮用水深度处理05-消毒及其副产物
第3节 其他消毒方法
一、二氧化氯消毒
1.二氧化氯特点 •ClO2常温下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具有刺激性。 •极不稳定,气态和液态ClO2均易爆炸,故必 须以水溶液的形式现场制取,即时使用。 •易溶于水,溶解度是氯的5倍。在水中以溶解 气体存在,不发生水解。
第3节 其他消毒方法
一、二氧化氯消毒 二、臭氧消毒 三、其他
第2节氯消毒
第2节氯消毒
•氯氨消毒优点:水中含有有机物和酚时, 氯氨消毒不会产生氯臭和氯酚臭,可大大 减少THMs的产生,能保持水中余氯较久。 •氯氨消毒不足:作用缓慢,杀菌能力比自 由氯弱。单独使用的情况较少。
•氯和氨的投加量视水质不同而有所不同。 一般采用氯:氨=3:1‐6:1 •采用氯氨消毒时,一般先加氨,再加氯。
一.饮用水消毒副产物 1.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产生用加 氯的方法进行饮水的消毒,以达 到杀灭 水中的病原菌,防止通 过饮水而发生肠道传染.
由于氯消毒具有成本低、货源充足、投 加设 备简单、运行方便、杀菌效果显著 且能在管网中 保持持续性杀菌能力等优 点,一直被国内外各自 来水厂广泛使用。 但是氯化消毒在消除微生物污 染的同时, 也产生了大量的消毒副产物。
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 及腹痛」,部分会有轻微发烧、头 痛、肌肉酸痛、倦怠、颈部僵硬、 畏光、等现象。
Hepatitis(肝炎病毒)
(1) 呈圆球形。
(2) 直径为27‐29μm,
平均为28 μm。
(3) 传染性很强。
医学术语,指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 体。人类肝炎病毒有甲型、乙型、非甲 非乙型和丁型病毒之分。甲型肝炎病毒 呈球形,无包膜,核酸为单链RNA。乙 型肝炎病毒呈球形,具有双层外壳结构, 外层相当一般病毒的包膜,核酸为双链 DNA。对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 炎病毒目前正在研究之中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名词解释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名词解释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名词解释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是指在饮用水进行消毒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物质,通常是由消毒剂与水中的有机或无机物质反应而生成的。

这些副产物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监测和控制。

三卤甲烷类(THMs)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副产物,其主要成分包括氯仿、溴甲烷、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

这些化合物在饮用水中的浓度超过一定限值时,可能对肝脏、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卤代乙酸类(HAAs)是另一种常见的消毒副产物,其主要成分包括三卤代乙酸、二卤代乙酸和卤代乙酸。

这些化合物可能对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且某些成分还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

氯化副产物是当饮用水中的氯消毒剂与有机物质反应时产生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特别是对肺部和呼吸系统有潜在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名词解释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是指在对饮用水进行消毒过程中产生的附加化学物质。

这些副产物是由消毒剂(如氯、臭氧、二氧化氯等)与水中存在的有机物或无机物反应而形成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及其简要解释:
1.氯代酸:当氯与水中有机物反应时,可能会生成氯代酸
(如三氯甲烷、二氯乙酸等)。

这些化合物被认为是潜在的
致癌物。

2.高氯酸盐:高氯酸盐(如氯酸钠、氯酸钾)是使用臭氧
进行水处理时的副产物。

高氯酸盐在高浓度下对人体有毒性。

3.氯胺类化合物:当氯与含氨化合物反应时,会生成氯胺
类化合物(如氯胺、二氯胺等)。

这些化合物在饮用水中的
浓度越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能越大。

4.总三卤甲烷:总三卤甲烷是指多种三卤甲烷类物质的总
和,包括三氯甲烷、二氯甲烷等。

它们是氯与有机物反应后
的副产物,有些可能对人体健康有潜在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饮用水中的消毒副产物通常会经过监测和控制,以确保其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此外,不同的消毒方法和水质条件会产生不同的副产物。

如果对特定的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有更详细的了解需求,建议参考相关的科学研究、法规要求或专业机构的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