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金刚石气相沉积法

合集下载

功能性人造金刚石材料生产装备技术开发方案(二)

功能性人造金刚石材料生产装备技术开发方案(二)

功能性人造金刚石材料生产装备技术开发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功能性人造金刚石材料在许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然而,目前功能性人造金刚石材料生产装备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稳定,严重制约了该领域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开发方案。

二、工作原理功能性人造金刚石材料生产装备技术基于化学气相沉积(CVD)原理,通过高温高压环境,使石墨等碳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金刚石。

具体步骤如下:1.碳源供应:将石墨等碳源供应至反应室。

2.加热加压:通过加热系统和压力控制系统,将反应室内的温度和压力升高至适宜的反应条件。

3.催化反应:在适宜的温度和压力下,碳源与催化剂发生反应,转化为金刚石。

4.产品收集:将生成的金刚石收集并处理。

三、实施计划步骤1.设备设计:根据功能性人造金刚石材料生产的需求,设计生产装备的结构和功能。

2.设备制造:依据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制造生产装备。

3.设备调试:在设备制造完成后,进行调试和初步试验,确保设备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4.批量试验:在设备调试完成后,进行批量试验,验证生产装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产品分析:对生成的金刚石材料进行性能分析,如硬度、导热性、光学特性等,确保产品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6.优化改进:根据试验和产品分析结果,对生产装备进行优化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7.工业化推广:在完成试验和产品分析后,进行工业化推广,实现功能性人造金刚石材料的批量生产。

四、适用范围本开发方案适用于功能性人造金刚石材料生产领域,可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光学、热学等多个领域。

五、创新要点1.基于CVD原理,采用新型高温高压反应装置,提高了反应效率。

2.引入新型催化剂,优化了反应条件,提高了金刚石材料的品质。

3.实现了连续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4.开发了新型金刚石材料收集和处理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

六、预期效果1.提高功能性人造金刚石材料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合成金刚石的主要机理

合成金刚石的主要机理

3〉氢原子同固相基片表面形成吸附层,降低气相碳 源-固相基片的界面能,有利于固相基片表面吸附气 相碳源,加速气相碳源脱氢和碳原子从气相—固相的 转变。 4〉氢原子实际上成了输送具有sp3型及其过渡型杂化 状态的碳原子到气相—固相碳原子的悬键或带氢原子 的松动键上脱氢、键合、成核、长大。 5〉氢原子同非金刚石结构的固相碳(如石墨)和气相碳 (如多碳烃)转化为甲烷,增大气相碳的浓度。
图.6
图.7
图.8
图.9
稀释气体的氢原子对CVD金刚石多晶膜的生长起重要 作用 : a〉氢原子与碳形成的甲烷中,使得碳原子在金刚石 亚稳区保持sp3型杂化状态,其驰豫时间足够达到固相 基片表面。 b〉氢原子同甲烷可以形成多种中间态的气相分子和 集团,促使碳-氢键松动,又使碳原子处于或趋于sp3 型及其过渡型的杂化状态,其驰豫时间足够达到固相 基片表面。
C金刚石 C*活化络合物 C石墨
ΔV*P Log速度 = 常数 –– RT 式中V* = V*活化络合物 V金刚石 从式中分析:压力P的增加,不利于反应速度 温度T的增加,有利于反应速度 动力学要求:T 有利于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的速度 热力学要求:T 不利于金刚石的热力学稳定性,此时必须要增加 压力增高压力又不利于“转变”的反应速度。
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所需压力为 13000大气压以上; 在1200K时,石墨转化成金刚石 所需压力为40,000大气压。
温度(K)
图中告诉我们:随着温度升高,石墨 金刚石,所需压力增大。
能否采用室温高压条件?速度异常慢 !
从动力学分析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速度
H.Eyring等根据绝对反应速度理论推导出金刚石石墨过程中,T,P对 转化速度的关系(也适合石墨金刚石)
1.2 CVD的化学反应 CVD是通过一个或多个化学反应得以实现的, 涉及到反应化学、热力学、动力学、输运现 象、 CVD及薄膜的生长等。其反应方式有 很多种,见下表。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石墨烯,金刚石,富勒烯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石墨烯,金刚石,富勒烯

CVD 制备石墨烯:1、采用方法的原理:以甲烷作为碳源,以铂作为生长基底。

通入H2将有缺陷的核刻蚀掉,降低石墨烯的密度。

由于石墨烯的生长和刻蚀过程是可逆的,所以经过生长刻蚀,再生长再刻蚀再生长(反复生长刻蚀生长)的方法制备出高产量,无缺陷的单晶石墨烯。

2、典型过程:将180um厚,10mm*20mm的铂箔首先用丙酮和酒精分别冲洗1h,然后放入熔融石英管中。

适应管中通入体积流为700摩尔每分的H2。

退火十分钟后将残留的碳和有机物移除。

生长从通入甲烷并维持一段时间后开始,在CVD生长后将甲烷的流速降低,其他参量保持不变来促使刻蚀石墨烯的过程发生。

在刻蚀了一段时间后,增加甲烷的流速使石墨烯生长。

随着生长刻蚀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甲烷的流速。

经过三轮的刻蚀生长,大约3mm的单晶石墨烯就生成了。

反应停止后将铂箔迅速从高温环境中取出,关火,在温度降到800度以下后停止通甲烷。

3、设备示意图Scheme depicting the G_rE_RG process. (a) CVD growth of graphene domains on a substrate. (b) Hydrogen etching to reduce domain density. (c) Regrowth of the etched graphene domains. (d) New nuclei appear on the substrate during regrowth. (e) Hydrogen etching to remove the new nuclei generated during regrowth. (f) Large-size single-crystal graphene domains obtained by the G_rE_RG method. (g) Schematic of the G_rE_RG process used for fabricating ∼3 mm single-crystal graphene domains, with the flow rates of CH4 and H2 used.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was 1060℃ during the whole process. The error bars show the size range of the single-crystal graphene domains obtained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and the blue dots in the middle of the error bars represent the average size of graphene domains.4、产物的形貌或性能用这种方法在铂衬底上制备出了大约3mm的单晶石墨烯,在常温常压下载流子迁移率达到了大约13 000 cm2 V-1 s-1。

【精品文章】人造金刚石特性及其制造方法简介

【精品文章】人造金刚石特性及其制造方法简介

人造金刚石特性及其制造方法简介
金刚石是自然界最坚硬的物质,摩氏硬度10,显微硬度
10000kg/mm2,显微硬度比石英高1000倍,比刚玉高150倍。

它的形成和发现极为不易,它是碳在地球深部高温高压的特殊条件下历经亿万年转化而成的,由于地壳的运动,它们从地球的深处来到地表,蕴藏在金伯利岩中,从而被人类发现和开采。

虽然人类可以生产出人造金刚石,但质量大小还不及天然金刚石。

人造金刚石在工业中应用十分广泛,可用于切削、磨削、钻探;由于导热率高、电绝缘性好,可作为半导体装置的散热板;它有优良的透光性和耐腐蚀性,在电子工业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人造金刚石制造方法有许多种,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分类参考下图:
 静压触媒法是国内外工业生产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人造金刚石的绝大部分(约90%)都是用这种方法生产的。

爆炸法在某些国家被应用于金刚石微粉的生产,产量占很小。

CVD薄膜生长法近年来开始了工业应用。

其它一些方法,目前都还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静压法,又称静态超高压高温合成法。

静压触媒法是指在金刚石热力学稳定的条件下,在恒定的超高压高温和触媒参与的条件下合成金刚石的方法。

就是以石墨为原料,以过渡金属或合金作触媒,用液压机产生恒定高压,以直流或交流电通过石墨产生持续高温,使石墨转化成金刚石。

转化条件一般为5~7GPa,l300~1700℃。

这个方法就是传统的高压高温合成法,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了。

现在它还在继续发展和完善中,国内外都在致力于高压设备和加热方法的改进以及碳素原料和合金触媒的研究。

 静压触媒法合成金刚石的工艺程序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人造金刚石的制备方法与超高压技术研究

人造金刚石的制备方法与超高压技术研究

人造金刚石的制备方法与超高压技术研究摘要:人造金刚石的制备是一项高度复杂和引人注目的科学技术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造金刚石应用日益广泛,与此同时制备方法不断改进,如今超高压技术是我国制备人造金刚石的主要方法。

文章围绕天然金刚石的特点,按照静压法、动压法和低压法三种方法阐述人造金刚石制备技术,并从制备装置角度阐述人造金刚石的设计要点,旨在为人造金刚石技术发展优化提供更多参考。

关键词:人造金刚石;制备方法;超高压技术;高温高压;制备装置引言:金刚石作为一种具有卓越硬度、导热性和光学特性的材料,在工业、电子、医疗和科学研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自然形成的金刚石非常稀有,开采困难,因此人造金刚石的制备一直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超高压技术是制备人造金刚石的关键方法之一,通过模拟地下极端条件,将碳原子重新排列,形成金刚石晶体。

因此,本章研究人造金刚石的制备方法并阐述超高压技术,对推动人造金刚石发展有积极意义。

1人造金刚石的制备方法1.1高压法高压法是一种制备人造金刚石的可行方法,可以细化为两部分:其一是静压法,其二是动压法。

其中静压法适用于制备较大的金刚石晶体,而动压法适用于制备小型但高质量的金刚石晶体。

这两种方法都需要极高的压力和温度,以模拟地下地壳中自然形成天然金刚石的条件。

1.1.1静压法静压法是制备人造金刚石的一种传统方法,它通过在高压高温条件下将碳源压缩成金刚石晶体。

主要步骤如下:第一,将碳源(通常使用金属镁粉末)和种子金刚石晶体放置在高压装置中。

种子金刚石晶体通常是已有的金刚石小晶体,它们可以作为起始点来促使新的金刚石晶体生长。

第二,借助高压装置中产生的极高压力(通常在数兆帕到千兆帕之间)和高温度(通常在1500°C到2500°C之间)条件下,碳源被压缩成金刚石晶体的晶格结构。

第三,经过一定时间的高温高压操作,最终形成人造金刚石。

1.1.2动压法动压法是借助爆炸来产生极高的压力和温度,从而制备人造金刚石的方法。

影响人造钻石(CVD金刚石)合成的主要因素

影响人造钻石(CVD金刚石)合成的主要因素

这里所讲的制备方法是CVD法,也就是化学气相沉积法,是利用含碳气源(一般为甲烷+氢气)作为原料,通过一定的能量输入(微波、热丝、直流等),在一定的压强下产生出等离子体,在这个等离子体中使含碳气体分解,使碳氢键断裂形成金刚石结构中的碳碳键,并不断的结合,使其“长大”,这一合成金刚石的方法合成速率快(较高温高压法),质量高(杂质可以避免),容易控制(通过对工艺参数的调控可以做不同晶面、不同种类的金刚石)。

CVD的方法也根据提供能量的方式不同也进行了划分,通过微波形式的输入能量称为“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其英文缩写为MPCVD;而通过对热丝(通常为Ta丝)两边进行加高压,通过加热热丝提供能量的方式称为“热丝化学气相沉积”简称HFCVD;还有一种是通过对阴极和阳极施加直流电压,气体受热后有阳极嘴高速喷射出来形成等离子射流,此以射流的形式加热方式为“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化学气相沉积法”简称为DC-CVD。

三者之间最有前景的是微波CVD法,其制备的金刚石纯度高,质量好,国外的APOLLO公司已经利用其制备人造钻石,性能与天然金刚石媲美,甚至优于天然金刚石。

而CVD法制备的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参数影响着制备的金刚石的质量,以下一一分析:1. 衬底材料(或基底材料):金刚石薄膜的制备过程中通常需要在其他材料上进行沉积,最普遍的应用就是涂层刀具。

基底材料的选择会影响金刚石的附着力、密度以及沉积质量。

通常选择时需要考虑其基底元素能否与碳结合形成碳化物(比如TiC、ZrC、MoC、WC、SiC等)这些物质能够与碳首先很好的结合,这也为金刚石的沉积过程提供了更多的结合点,从而更容易形成金刚石。

其次就是要考虑基底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即受热膨胀率,CVD制备金刚石通常要在750-900摄氏度,而在如此高的温度下金刚石能够与基底之间有很好的结合,但是实验结束后降至室温时,由于材料“热胀冷缩”的性质,薄膜与基底材料之间的热膨胀性有所差异,将会导致龟裂,因此,必须保证基底材料与金刚石的热膨胀系数相同或接近,这样冷切的过程中不至于差异太大而使薄膜裂开或脱落。

人造金刚石的制备方法及其超高压技术

人造金刚石的制备方法及其超高压技术

人造金刚石的制备方法及其超高压技术摘要:金刚石具有完整的晶型、强度高、良好的自锐性等特点,成为已知自然界硬度最高的物质。

同立方氮化硼、碳化钨、刚玉、石英等硬质材料相比,它的洛氏硬度、显微硬度、莫氏硬度都具第一位。

金刚石工具在磨削时,金刚石抵抗损坏的能力表示强度。

天然金刚石作为一种稀缺矿产资源,长期以来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需求,因此,将廉价的碳转化成金刚石的制备科学与超高压技术便成为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人造金刚石的制备方法及其超高压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人造金刚石;制备方法;超高压技术1、前言由于地心引力场的存在,导致地球内部处于高温高压状态,其最高压力约为370GPa。

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环境为矿物质的形成提供了条件,金刚石就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形成的。

一般认为天然金刚石是在地壳深部70km以下,在5~7GPa、1200~1800℃的自然条件下,由碳转变而成。

金刚石具有极其优良的力学、热学、光学、电学以及化学性能,广泛地应用在工业、科技、国防、医疗卫生等很多领域,需求量较大。

2、人造金刚石的制备方法2.1高压法2.1.1静压法静压法是指利用液压机产生压力,通过固态传压介质的变形产生腔体准静水压,通过电流加热产生腔体高温,从而进行金刚石人工制备的方法。

静压法可以随意调节保温和保压时间,可以根据需要控制晶体粒度、质量和晶形等,具有很强的操控性,是目前普遍使用的金刚石人工制备方法。

(1)工业金刚石的人工制备现今,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工业金刚石最有效的方法是高温高压下的膜生长法。

在膜生长法中,作用在金属膜两侧的温度差可以忽略不计,金刚石的生长驱动力(过剩溶解度)与过剩压成正比,当石墨的浓度趋于过饱和状态时,金刚石成核生长。

在金刚石晶体外侧包有一层薄的金属膜,介于金属膜两侧的分别是石墨和金刚石。

在采用膜生长法、利用粉末触媒合成工业金刚石的过程中,关键技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组装与合成工艺的合理匹配,二是原材料的合理选择。

金刚石人工合成

金刚石人工合成
在这个过程中,触媒起催化与溶剂作用。要知道,一般石墨在10GPa, 3000℃左右才。 可以转变成金刚石,但如果加有触媒则所需要的条件将大为 降低,通常在压力约为5.4GPa和温度约为1400℃的条件下就能发生转化。
三.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化学气相沉积法法是在真空高温(或放电)条件下,激活提供的碳 基气体(如甲烷),使之分解出碳原子和甲基原子等活性粒子,碳原 子在甲基和氢原子的作用下在选定的基片上沉积生长出金刚石薄膜
常用方法
高温高压法(HPHT)
动态高压法 静态高压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一.动态高压法
科学家们从陨石高速坠落时冲击波作用于其中的石墨可产生金 刚石得到启发,利用动态高压法将石墨碳转变为碳在超高温超 高压下的稳定相——金刚石
即用爆轰法或冲击波法 , 在瞬间 (10-6s量级) 达到金刚石热力学稳定区 (3500K,20GPa) , 从而使部分碳实现了向金刚石的相变。
右图即为爆炸法制金刚石的简易 装置当然,此种方法得到的金刚 石往往含有较多的杂质,需要进 行复杂的分离与提纯操作
二.静态高压法(晶体触媒法)
与动态高压法相比,静态高压法指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 合成温度、 压力都保持相对稳定, 进而实现金刚石的可控生长。
碳源,触媒和籽晶是此装置的基本组成部分。碳源处在 高温端,籽晶置于低温端,碳源和籽晶之间为触媒。在一 定的压力(5~6GPa)和温度(1300~1400℃)下,石墨转 化为金刚石并溶解于触媒中,由于触媒各部位温度不同而 导致金刚石在触媒中的溶解度不同,金刚石将由高温处的 高浓度区向低温处的低浓度区扩散,扩散下来的碳源直接 在籽晶表面上以金刚石的形态外延析出生长。
感谢聆听!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造金刚石气相沉积法
人造金刚石气相沉积法是一种用于合成人造金刚石的方法。

金刚石是一种非常硬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如切割工具、磨具、磨料等。

传统的金刚石合成方法主要包括高温高压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而气相沉积法是一种相对较新的金刚石合成技术。

气相沉积法是通过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将一种含碳气体(如甲烷)分解为碳原子,并在金属衬底上沉积形成金刚石薄膜。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合成金刚石薄膜,还可以用于合成立方晶系的金刚石单晶。

气相沉积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温高压条件下气体分解生成碳原子,并通过金属催化剂的作用在金属衬底上沉积形成金刚石。

具体的合成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催化剂制备:选择合适的金属作为催化剂,常用的有铁、镍、钴等。

催化剂的作用是降低碳原子的活化能,促进分解反应。

2. 衬底制备:选择合适的金属衬底,常用的有硅、钼、钢等。

衬底的选择应考虑到与金刚石的匹配性和附着性。

3. 反应气体制备:选择合适的反应气体,常用的有甲烷、乙烯等。

反应气体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分解生成碳原子。

4. 反应条件控制: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以控制金刚
石的生长速率和质量。

5. 沉积过程:将催化剂和衬底放入反应装置中,加热至合适的温度并施加合适的气压,使反应气体分解生成碳原子并在衬底上沉积。

6. 金刚石生长:碳原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形成金刚石结构,并在衬底上逐渐生长。

生长速率和质量受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选择影响。

7. 金刚石薄膜制备: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生长时间,可以在衬底上制备出金刚石薄膜。

薄膜的厚度可以通过调节反应时间和碳源浓度来控制。

人造金刚石气相沉积法具有以下优点:
1. 生长速率快:相比于其他金刚石合成方法,气相沉积法的生长速率较快,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合成金刚石薄膜。

2. 生长质量高:气相沉积法可以在金属衬底上合成高质量的金刚石薄膜,具有良好的晶体结构和机械性能。

3. 可控性强: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选择,可以控制金刚石的生长速率和质量,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4. 生产成本低:相对于传统的合成方法,气相沉积法的设备和原材料成本较低,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

人造金刚石气相沉积法在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金刚石薄
膜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的切割工具、磨具和磨料,提高工业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金刚石薄膜还可以应用于光学、电子、传感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价值。

人造金刚石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合成金刚石的有效方法。

通过合理控制反应条件和催化剂选择,可以在金属衬底上合成高质量的金刚石薄膜。

这种方法具有生长速率快、生长质量高、可控性强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