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完整版)

合集下载

最新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历年真题汇编试卷汇编

最新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历年真题汇编试卷汇编
23.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4分)
四、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29分)
假定下文是小学六年级的一篇精读课文,请根据要求完成24-27题。
雪地里的红棉袄
佚名
①三十年前,我八岁。
②母亲不在了,一群孩子挤在父亲的脊背上,讨吃求穿,日子十分凄苦。
③一个好心的媒人看着可怜,说家里没有女人,日子少光彩。于是,在那个青黄不接的春天,我大哥牵着一头瘦毛驴驮回了我的嫂子。她年长我十五岁,嫁来时,驴屁股上绑着两袋玉米,哥说是嫂子用彩礼钱换的。
D.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与游戏的形式
9.关于小学阶段写作教学目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写作,第一学段定位在“写话”,第二学段开始“习作”,第三学段进入“写作”
B.三个学段都要求学生留心周围事务,积累写作素材,写自己想说的话,并学会分段表达
C.三个学段都要学习使用标点符号,第一学段要求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节选自《晋书•周访传》)
21.翻译文段中划线的句子。(4分)
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2-23题。
访隐者
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22.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2分)
④大约是那年冬天吧,嫂子生了孩子。有一回,大哥趁嫂子不在,悄悄端给我一碗小米粥。嫂子回来时,我已舔尽了留在嘴角的米粒。嫂子借故支走大哥,说锅里有碗米饭,留给我的,里面掩着两个鸡蛋。
⑤我没喝,也没吃。
⑥我跑到河里,破冰给侄女洗尿布。
⑦“阿九,你太小,洗不净,然后摸出两个鸡蛋,“还热,吃吧。”

历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历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历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客观题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述孔子的言行,内容涉及哲学.整治.伦理.道德.文学.教育等方面。

B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深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是对庄子的高度评价。

C骚体是古典文学体裁的一种,起于春秋时期,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提出来的。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著作之首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C《诗经》反映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风.雅.颂的表现手法。

3.在先秦作品中,表现“重章叠句,一唱三叹”艺术特点的作品是()A诗经B文心雕龙.史传 C 春秋D国语4.司马迁《史记》作为纪传体史学著作,其叙事是----记载历史的。

A以历史事件为中心 B以朝代更迭为中心C以历史人物为中心 D以作者的历史观为中心5.下列三部著作成书的先后顺序是()A诗经.论语.春秋 B春秋.诗经.论语C诗经.春秋.论语 D春秋.论语.诗经6.下面中国古代诗人与其艺术风格对应不符的是()A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风格豪放飘逸B高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歌雄浑质朴.苍劲悲壮C白居易.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诗歌情趣恬静悠闲,风格清新淡远D杜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风格沉郁顿挫7.苏轼所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水田园诗人()A陶渊明B孟浩然C王维D杜甫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骆宾王.王昌龄.杜牧分别是初唐.盛唐.晚唐时期的诗人B南北朝诗人陶渊明歌颂劳动,赞美淳朴的农村生活,并以此为污浊的仕途相对立,写出了《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作品,《桃花源记》更寄予了诗人的理想,反映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历真题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历真题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历年真题(一)(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见风驶舵不胫而走月明星稀各行其是B.流连忘返汗流浃背毛骨耸然好高骛远C.半途而废循私舞弊世外桃源真知灼见D。

振聋发聩风声鹤唳陈词滥调金榜题名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各个部门应防止对毕业生的恶意歧视现象不再发生。

B。

作为语文教师,时刻应当不忘语文学科既要使学生获得语文素养,还应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修养。

C.限制浪费的范围,并不能制止公共权力的滥用,因为它没有切断公共资金为个人办事的渠道,所以只是扬汤止沸。

D.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越来越激烈的升学竞争和课业负担,使学生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范围变得日益狭窄。

3。

把下列一段话修辞手法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风是调皮的小男孩,抓把土抛向空中,趁机扯乱女孩子的长发;风是年老的画家,一味选由色调,造出黄昏的画面;风是不高明的小偷,溜进屋时弄响门, 逃走时还在窗上留下了脚印。

A。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风的特点B.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风的顽皮、可恶和无孔不入的特点C.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三个句子的长度与句式风格很近D.几种修辞手法结合得自然和谐,恰到好处,共同突出了风的特点4.下列关于作者,国籍,作品组合错误的一项是()。

A.伊索-古希腊-《伊索寓言》B.马克•吐温—美国—《苦儿流浪记》C。

张天翼-中国—《宝葫芦的秘密》D。

金波-中国—《绿色的太阳》5。

《红楼梦》中才情超逸又不拘小节,把“二哥哥”叫成“爱哥哥”的人物是( )。

A.贾探春B.贾惜春C。

贾迎春D。

史湘云6.下列不属于文学创作基本原则的一项是()。

A。

情境假定原则 B.情感评价原则C。

艺术真实原则 D.形式创造原则7.下列有关语文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

福建教招小学语文试卷真题

福建教招小学语文试卷真题

福建教招小学语文试卷真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霎时(shàshí)B. 蜷缩(quánsuō)C. 瞌睡(kēshuì)D. 蹒跚(pánshān)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他突然间感到一阵头晕,不由自主地踉跄了几步。

B. 她穿着一件淡蓝色的连衣裙,显得格外清雅。

C. 他总是喜欢在闲暇之余,翻阅一些古典文学。

D. 那个小村庄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景色宜人。

3.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恰当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依然精神矍铄。

B.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C.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老马识途,经验丰富。

D. 他总是喜欢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屈不挠。

4. 下列句子中,语序正确的一项是:A. 我昨天去了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B. 借了一本书,我昨天去了图书馆。

C. 去了图书馆,我昨天借了一本书。

D. 一本书,我昨天去了图书馆借了。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

C. 这篇文章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D. 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不要浪费时间。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________”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7. “________”是《论语》中的一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8. “________”是《三字经》的开篇语,体现了古代教育的启蒙思想。

9. “________”是《弟子规》中的一句,教导我们要尊敬师长。

10. “________”是《千字文》中的一句,描述了自然界的和谐景象。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省略,假设是一篇关于自然景观描写的散文)11. 作者在文中描述了哪些自然景观?12. 作者通过这些自然景观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13. 文中提到的“山青水秀”一词,具体描绘了哪些景象?14. 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15. 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16.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四、作文题(40分)17. 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历年真题(一) 2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历年真题(一) 2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历年真题(一)(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见风驶舵不胫而走月明星稀各行其是B.流连忘返汗流浃背毛骨耸然好高骛远C.半途而废循私舞弊世外桃源真知灼见D.振聋发聩风声鹤唳陈词滥调金榜题名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各个部门应防止对毕业生的恶意歧视现象不再发生。

B.作为语文教师,时刻应当不忘语文学科既要使学生获得语文素养,还应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修养。

C.限制浪费的范围,并不能制止公共权力的滥用,因为它没有切断公共资金为个人办事的渠道,所以只是扬汤止沸。

D.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越来越激烈的升学竞争和课业负担,使学生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范围变得日益狭窄。

3.把下列一段话修辞手法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风是调皮的小男孩,抓把土抛向空中,趁机扯乱女孩子的长发;风是年老的画家,一味选由色调,造出黄昏的画面;风是不高明的小偷,溜进屋时弄响门,逃走时还在窗上留下了脚印。

A.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风的特点B.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风的顽皮、可恶和无孔不入的特点C.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三个句子的长度与句式风格很近D.几种修辞手法结合得自然和谐,恰到好处,共同突出了风的特点4.下列关于作者,国籍,作品组合错误的一项是()。

A.伊索—古希腊—《伊索寓言》B.马克•吐温—美国—《苦儿流浪记》C.张天翼—中国—《宝葫芦的秘密》D.金波—中国—《绿色的太阳》5.《红楼梦》中才情超逸又不拘小节,把“二哥哥”叫成“爱哥哥”的人物是()。

A.贾探春B.贾惜春C.贾迎春D.史湘云6.下列不属于文学创作基本原则的一项是()。

A.情境假定原则B.情感评价原则C.艺术真实原则D.形式创造原则7.下列有关语文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福建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

福建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

福建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福建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学校体育的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A、早操、课间操B、体育课C、体育竞赛D、学生自觉锻炼2、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表明了人格的()。

A、稳定性B、复杂性C、综合性D、独特性3、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

A、“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B、“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C、权威型的领导方式D、民主型的领导方式4、在我国,中小学教科书长期以来采用()。

A、认定制B、审定制C、选定制D、国定制5、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

A、160B、140C、150D、1306、发现的策略是指()的教学策略。

A、以学生为中心B、以教师为主导C、个别化D、交互式7、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

A、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B重视高尚品德的培养。

C、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D、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8、教学中学生要掌握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总的说,应该是()。

A、重点掌握直接经验B、重点掌握间接经验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并重D、先掌握直接经验,后掌握间接经验9、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应该是()。

A、神学和哲学B、哲学和心理学C、哲学和伦理学D、伦理学和心理学10、制约课程改革的三大因素是()。

A、政治、经济、文化B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课程理论C、社会、知识、儿童D、教育目的、教育理念、课程理论11、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

A、学习动机B、学习兴趣 C、学习目的D、学习内容12、下列不属于学习的组织策略的是()。

A、摘录B、画线C、小结D、群集A、柯尔伯格B、皮亚杰C、桑代克D、沃尔克14、“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B、知行统一的原则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15、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是()。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试卷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试卷

2014年福建省中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试卷(课程代码 09201)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选择题毎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0.5毫米黑色签字笔并严格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书写3.考试结束后,考生必须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誊.(téng)抄粗犷.(kuàng)美轮美焕.(huàn)B.拂.(fó)晓遨.(áo)翔按图索骥.(jì)C.翕.(xī)动鹰隼.(sǔn)铤.(tǐng)而走险D.搀.(chān)扶陷井.(jíng)囫.(wú)囵吞枣下列汉字的笔画书写顺序正确的一项是A.水:B.长:C.主:D.丰: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当前课外补习蔚为大观....,孩子们失去了假日,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

B.虽然搜寻马航MH370失联飞机的工作困难重重,但各国依然全力以赴....。

C.单单一个“小升初”就让许多家长和孩子焦头烂额....,无计可施。

D.想要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中国只能独辟蹊径....,走科学发展之路。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部分网络写手随意糟蹋祖国的语言文字,甚至写作态度极为粗疏。

B.促进社会收入公平的关键在于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全覆盖。

C.京广高速铁路连接的大多是主要的金融中心和大型城市。

D.语言本身积淀着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

5.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个句子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孔乙己穷困懒散的特点。

小学语文2023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小学语文2023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小学语文2023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小学语文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1我们的母语重情性、重意会、重简约、重自悟,我们的语文教学也理应重情性、重意会、重简约、重自悟。

语文与生活天然联系在一起,语文反映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对学生而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

生活是语文唯一的源头活水。

学生用情感领悟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熏染着学生的情感;学生用智慧解读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提升学生的智慧;学生用心灵品味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雕琢着学生的心灵。

因此,母语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中的一股甘泉。

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种佳境。

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

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

“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情感派”阅读教学的立身之本。

“以情带读”的“情”,是融合了思想、智慧、体验、想象、灵性的情,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情,是求真、向善、爱美的情。

以情带读,带出的是饱含深情的读、是全神贯注的读、是多元感悟的读、是个性飞扬的读、是融会贯通的读、是出神入化的读。

以情带读,还自然带出读的`技巧、读的节奏、读的旨趣、读的韵味、读的神采。

语文学习,是学生以原有的认知经验和人生体验为基础,对文本主动加工并重新建构的过程。

古人有言: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正所谓“一轮皓月当空照,千江有水千江月”。

把课文读通,对多数学生来说并非易事。

朱熹有言:“凡读书,须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问题在于,这样读书,有人不屑一顾,有人不以为然,有人不了了之,也有人不知所措。

学生的读书水平普遍不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把功夫扎扎实实地化在读原文上,这是学好语文的金玉良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中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试卷(课程代码09201)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誊.(téng)抄粗犷.(kuàng) 美轮美焕.(huàn)B. 拂.(fó)晓遨.(áo)翔按图索骥.(jì)C. 翕.(xi)动鹰隼.(sǔn)铤.(tǐng)而走险D. 搀.(chān)扶陷井.(jǐng) 囫.(wú)囵吞枣2、下列汉字笔画书写顺序正确的一项是A.水:横撇竖钩撇捺B.长:竖钩横撇捺C.主:点横横横竖D.丰:横横横竖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当前课外补习蔚为大观....,孩子们失去了假日,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

B.虽然搜索马航MH370失联飞机的工作困难重重,但各国依然全力以赴....。

C.单单一个“小升初”就让许多家长和孩子焦头烂额....,无计可施。

D.想要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中国只能独辟蹊径....,走科学发展道路。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部分网络写手随意糟蹋祖国的语言文字,甚至写作态度极为粗疏。

B.促进社会收入公平的关键在于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全覆盖。

C.京广高速铁路连接的大多是主要的金融中心和大型城市D.语言本身积淀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

5、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补,也没有洗”,这个句子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孔乙己穷困懒散的特点。

B.“街上仿佛没有人,道路好像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

”这个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道路的空旷和天气的寒冷。

C.“大木匠看见老婆满脸黑云地看着他,情知要有一场暴风雨。

”这个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大木匠老婆生气时的表情。

D.“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个句子使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两种人进行对比,贬斥前者,颂扬后者。

6、下列关于古代文学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迁编撰的《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先河,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孟浩然、王昌龄是盛唐边塞诗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就是王昌龄《凉州词》中的诗句。

C.柳永、陆游的生活年代相同,他们的诗词都以雪耻御辱,收复失地,抒发爱国志士的抱负为主调。

D.蒲松龄的《儒林外史》是清代著名的讽刺小说,它奠定了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基础。

7、下列作家、国籍、作品、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A.莎士比亚——英国——《威尼斯商人》——麦克白B.雨果——法国——《巴黎圣母院》——玛丝洛娃C.海明威——美国——《老人与海》——桑提亚哥D.莫言——中国——《红高粱》——水生8、下列关于口语交际教学评价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口语交际的评价,应在虚拟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并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的表现。

B.口语交际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要求,综合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情感态度和表达能力。

C.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口语交际的态度和习惯,,重在鼓励学生自信表达。

D.第二、三学段主要评价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9、下列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

B.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C.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学科学习。

D.综合性学习与现实生活无关,要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

10、下面对某教师作文评改尝试的评析,错误..的一项是有位教师在作文改评中进行了名为“给自己的作文找读者”的尝试。

学生完成作文之后,作文不是当堂收上来,而是让学生保留两天,在这两天里,要求学生主动将自己的作文拿给同学写评语(评价内容不限,字数不限),两天后作文收上来,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了讲评,这项活动,学生参与热情极高。

A.教师关注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乐于分享写作成果。

B.教师用“给作文找读者”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C.教师是作文评价的主体,教师要多改,反对学生独立修改。

D.写作评价能采用学生互评、教师讲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并严格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______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12.迟日江山丽,________________。

(杜甫《绝句》)春风花鸟香13._____________________,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14.半亩方塘一鉴开,__________________。

(朱熹《观书有感》)天光云影共徘徊15.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的主要艺术成就是典型人物的成功塑造,尤以祥子和________最为突出。

虎妞16.我国现代作家________的长篇童话《宝葫芦的秘密》以想象丰富、情节离奇、语言幽默吸引着无数小观众。

张天翼17.儿童文学与儿童具有_______、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审美18.从造字法上看“咏”字属于________字,“口”是意符,有表意作用,“永”是声符,有表音作用。

形声19.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_________学习资源。

课外20.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_____、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教科书编者三、古诗文阅读(本大题共3大题,共10分)(一)(5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21-22题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

尹于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

”关尹子曰:“未可。

”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列子曰:“知之矣。

”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

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列子-说符》21.(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一句。

不仅学习射箭是这样,治理国家和修身做人也是这样。

22.(3分)这段文字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办事情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掌握它的规律。

只有自觉地按照规律办事,才能够把事情办好。

(二)(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3题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3.(5分)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儿童形象?诗人是如何刻画这个形象的?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天真烂漫、专注认真、正在钓鱼的村童形象。

诗人主要通过外貌形态描写以及神态动作描写来刻画该形象。

“蓬头稚子”写出了这个钓鱼孩子的外貌,因为喜欢钓鱼,心情急切,忘了梳理蓬乱的头发。

“遥招手”用动作代替答话是因为怕鱼受到惊吓。

通过这样的描写从而生动地刻画了一个稚气、天真的儿童形象。

四、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看戏菡子故乡的人们,不问男女老幼,自古至今都是喜欢看戏的。

正月里倾巢而出,看各种各样的戏,进城和各村之间的路上,看戏的行人,谈着戏的内容。

至于各个季节中这方那方演出草台戏,有的敬菩萨,有的庆丰收,有的消灾避难,却都成了活人生活中一点难得的享受,一年本约有四五次。

每逢唱戏的那个大村,有个沾亲带故〔1〕的人家,访亲会友又成了看戏的缘由。

娘家人到村上来看戏,即使做了婆婆的闺女,也觉得脸上有光。

穿了新衣裳外出看戏的姑娘,又常常成为相亲的对象,自然,如果眼尖心巧,在姑娘低垂的眼梢里也能把对方瞄上一眼。

像故乡所有的孩子一样,我自幼也是一个小戏迷,其实是热闹迷。

戏台下的另一场面,使人眼花撩乱,豆腐花、豆浆、剪刀豆腐、兰花豆腐、臭豆腐、虽说属一类型,一盏灯下,热腾腾、忙碌碌,却各人有各人的手艺,挎着篮子卖野荸荠〔2〕、老菱〔3〕、瓜子、毛粟〔4〕的,大都走来走去,凑着观众。

也许这样的场合比戏台上的更与人接近的缘故,很多人被吸引到这面来了。

我从五六岁起开始看戏,家里人却认为我绝无看戏的理由,不予理睬,我在地下赖了半天,唔唔〔5〕了一阵,终于被好心的邻人拖起来。

匆促上阵,身上并无额外的穿戴,袋里也没增添零花的铜板,我每在凄凉和激愤中,侧身于热闹的人群,自负地庆自己挣得来的自由。

当时大多演的是京戏。

乡下人不能理会,只知道白脸是奸臣,红脸是忠义之士,其他则茫茫然。

遇到唱多做少的戏,如鲁迅先生在《社戏》里所描写的坐下来唱个不停的老旦〔6〕,哪怕扮的是皇帝娘娘,大家都要不耐烦的。

记得我看过《逍遥津》〔7〕,有很长的唱段,以十三个“欺寡人”开句,他唱到五六个“欺寡人”,我已趴在别人的背上睡着了。

看戏也犹如经历人生。

许多的故事都在戏场里形成,有的亲人在戏场里走失,有的亲人又在戏场里重见,我自己就有过这么回事。

夏天的晒场上和冬天的茶馆里,经常上演江南的小戏滩簧(锡剧)〔8〕,妇幼都很欢迎。

看戏也仿佛家常便饭,清唱、表演唱,甚至化装登台的,一律为人们所接受。

打动人的不一定是他们的唱和做,而在乎情节。

农村的人们每在戏中认定“好有好报,恶有恶报”的人生结局,聊以自慰,也以此慰人,虽然这“精神食粮”有时还有骗人的毒素,他们也乐意喝下这杯酒。

(节选自《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24.(4分)阅读第一段,概括故乡的人们喜欢看戏的两个缘由。

故乡的人们喜欢看戏一是因为看戏是“活人生活中一点难得的享受”,人们可以从中得到娱乐和享受;二是因为可以访亲会友,得到精神满足与心理补偿。

25.(4分)第二段划线部分的场面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第二段划线部分描绘了戏台下热闹、忙碌、令人眼花缭乱的场面,既要与上文戏台上的热闹相呼应,同时又解释了下文许多人被吸引到戏台下的原因,即台下比台上更易与人接近,使得上下文内容衔接更为紧密。

26.如何理解文中作者所说的“看戏也犹如经历人生”?人们常说“人生如戏”,也可以反过来说,“戏如人生”,所以作者说“看戏也犹如经历人生”。

纯朴的乡人并没有接受多少教育,但是他们在戏台上接受伦理纲常,在戏台下感受悲欢离合,戏台就是他们的学堂。

同时作者把人生比作看戏,作者的许多故事和亲人在戏场里诞生,又在戏场里走失与重现,人生如戏,变化无常。

27.(16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根据这一要求为第2段写一份朗读教学设计。

《看戏》第二段朗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2.理解并学习文段的心理描写手法。

3.通过对重点句子的分析领会第二段中场面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4.体会作者想去看戏是不被允许看戏的,最后被好心邻人带去看戏的感情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