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语文+综合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2023年教师公开招聘《小学语文》考题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2023年教师公开招聘《小学语文》考题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语文》考题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一、单选题(综合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女工(gōng) 安土重(zhòng)迁商埠(fù) 花团锦簇(cù)B.莅(lì)临大放厥(juè)词挟(xié)制焉(yān)头耸脑C.懦(nuò)弱年高德劭(shào) 两栖(qī) 沁(qìn)人心脾D.遽(jù)然精神抖擞(sǒu) 坍(tā)陷一柱擎(qíng)天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辩论双方唇枪舌箭,针锋相对,相持不下,后来正方二辩出其不意地抛出三个有力论据,令反方措手不及,只好甘拜下风B.这位专家关于城镇化建设要防止落入“五大陷井”的说法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认同,不少人对他的真知灼见竖起了大拇指C.在“中国情结”绘画大奖赛中,作品《瑞雪兆丰年》制造性地融入了民族文化元素,让人产生剧烈的共鸣,最终拔得头筹D.每次登陆电子邮箱、微博或使用银行卡、会员卡时都须输入密码,而不同的密码简单混淆,这给人们平添了很多苦恼3、下文是一份请柬中的四句话,其中表述不得体的一句是( )。

(甲)我校文学社定于本月18日晚7点在学校礼堂进行“民俗文化报告会”。

(乙)您是闻名民俗专家,对民俗文化的讨论造诣颇深。

(丙)今真诚邀请您莅临会议,为我社名俗文化的开展做出仔细地指导。

(丁)敬请届时间临。

A.(甲)B.(乙)C.(丙)D.(丁)4、午宴上,某中同学遇到父母的伴侣劝酒,下列回应得体的一项是( )。

A.下午还有两门考试呢,别劝了,行不?B.感谢足下,家父从来不准许我喝酒。

C.不喝,不喝。

中同学不是不能喝酒吗?D.感谢,感谢!我年龄还小,不能喝酒。

5、“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下列与这一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烟笼寒水月笼沙B.明月楼高休独倚C.一夜飞度镜湖月D.夜吟应觉月光寒6、《红楼梦》中,两位才女中秋月下联诗,其中一位被称作“多情西施”。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教诲(huì)魁梧(wú)解剖(pāo)锐不可当(dāng)B 倔强(jué)模样(mú)屏息(bǐng)称心如意(chèn)C 庇护(pì)颈椎(jǐng)巢穴(xué)脍炙人口(kuài)D 单薄(bó)狭隘(yì)订正(dīng)满载而归(zà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狼籍元宵张皇失措铤而走险B 飘渺阴霾销声匿迹戒骄戒燥C 讴歌决别栩栩如生好高骛远D 寒暄狡黠一代天骄断章取义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毋庸_____,杭州有着良好的治安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②谁来为这些弱势人群_____正义?③我正在欣赏着这里的景致,一位穿长袍戴小帽的老先生骑着一头小毛驴_____走过我的身旁。

A 质疑声张悠然自得B 置疑伸张泰然自若C 置疑声张泰然自若D 质疑伸张悠然自得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 高考失败,小镜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C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D 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B 参观邓小平故居,你是周末去呢,还是暑假去呢?C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D “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这是韩愈盛赞同时代书法家张旭的话。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教师招聘模拟考语文学科专业知识(一)

教师招聘模拟考语文学科专业知识(一)

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模拟考卷(一)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全卷共100 分,考试用时9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代码涂黑,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答在答题卡上的非指定区域、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考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 小题,每小题3 分,共36 分)1.下面加横线字注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殷红阴暗B.簇新箭镞C.媲美癖好D.憎恨增加2.下列诗句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生B.常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愠:怨恨B.三军可夺帅也夺:夺取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征:表现D.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卒:突4.下列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B.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C.环滁皆山也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5.从造字方式上看属于象形字的一项是()A.禾B.上C.甘D.盲6.下列有关古代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乐府”一名,是白居易提出的,其含义就是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B.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

C.《史记》是司马迁创作的纪传体史书,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D.明代中期文学复古思潮中以王世贞为代表的诗人群体是前七子。

7.下列作家与作品配对不正确的一项是()A.《观沧海》——曹操——《乐府诗集》——律诗B.《次北固山下》——王湾——《全唐诗》——五律C.《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白氏长庆集》——七律D.《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全元散曲》——元曲8.下列不属于“语丝社”的作家是()A.周作人B.刘半农C.川岛D.郁达夫9.下列选项中,作家与作品对应不正确的是()A.曹禺一一话剧《原野》B.鲁迅——散文集《野草》C.沈从文一一小说《边城》D.闻一多——新诗集《女神》10.下列作家作品搭配不当的是:()A.大仲马《基督山伯爵》B.莱蒙托夫《当代英雄》C.惠特曼《草叶集》D.巴尔扎克《吝啬鬼》11.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口语交际教学应使学生()A.具有与交际对象相当的口语表达能力B.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C.懂得倾听、注意、思考和适时转述D.学习运用口头语言传播中华文明。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教诲(huì)花蕊(ruǐ)脊梁(jǐ)刚劲(jìn)B 勉强(qiǎng)削弱(xuē)提供(gōng)记载(zǎi)C 直奔(bēn)龟裂(jūn)冠军(guàn)悄然无声(qiǎ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妨碍崩塌完壁归赵震天动地B 销毁汛期难以置信理所当然C 繁殖稀罕金壁辉煌众星拱月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这个人总是随心所欲,一点也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B 这位医生妙手回春,治好了许多疑难杂症。

C 考试前,同学们都在专心致志地复习,教室里鸦雀无声,万籁俱寂。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B 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

C 我断定他可能生病了。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怎么啦?小敏。

”老师关切地问。

B 我喜欢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书。

C 参加国庆典礼的有工人、农民、解放军、青年等。

6、下列诗句中,不是表达思乡之情的是()A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汉字的演变过程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B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C 马克·吐温是英国著名的作家。

8、下列不属于安徒生童话的是()A 《丑小鸭》B 《灰姑娘》C 《海的女儿》9、下列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比喻)B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夸张)C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设问)10、下列句子中,与“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表达方式不同的一项是()A 杭州西湖真是一幅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2023年教师公开招聘小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3

2023年教师公开招聘小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3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用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查找下列汉字有错误的一项是()。

汉字部首笔画音序A.等竹6DB.渠巨7QC.忍心3RD.魁鬼4K2、以学校老师为主体,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依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同学选择的课程是()。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学科课程3、下列作品中.不属于“玉茗堂四梦”的作品是()。

A.《紫钗记》B.《紫箫记》C.《邯郸记》D.《南柯记》4、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A.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B.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C.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5、屈原带有自传性质的抒情长诗是()。

A.《天问》B.《离骚》C.《九歌》D.《九章》6、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培育同学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乐观的人生态度的正确方法是()。

A.通过专题学习方式B.作为外在的附加任务C.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D.作为总结提升内容7、下列绕口令中,最适合用来练习区分n、l的一则是()。

A.冰激凌封住铃,棒敲冰激凌乒乓,冰激凌撞铃叮叮叮。

B.麻妈妈骑马马慢麻妈妈骂马.牛妞妞牵牛牛拗牛妞妞拗牛。

C.这是蚕,那是蝉,蚕常在叶里藏,蝉藏在林里唱。

D.河边有棵柳.柳下一头牛.牛要去顶柳.柳条缠牛头。

8、下面诗句直接或间接地写到了我国的四个传统节日,按节日时间的先后挨次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②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③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A.②③①④B.④①③②C.④②③①D.②①③④9、下列对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设计思路说法错误的是()。

A.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吸取当代语文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阅历,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同学的语文素养B.注意引导同学多读书、多积累C.分别设计学校、学校课程目标,注意课程的阶段性D.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10、下面的文学形象中不属于吝啬鬼典型的是()。

教师招聘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4套,有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4套,有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类练习题一1、语文课程性质一直是语文界讨论的热点,课程标准对此进行了新的界定。

请谈谈您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和理解。

(10分)2、语文新课程评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它与传统评价观念有什么不同?(10分)3、阅读短文,回答以下问题(10分)十载旅居国外,淡忘了旧日做女儿、做学生时的逍遥自在。

也淡忘了旧时的“为赋新词强说愁”。

不能淡忘,更无法摆脱的是思亲之情。

不但不能摆脱,而且与日俱增。

但是千里迢迢,飞出去的鸟也有了自己的窝。

于是,思忆带了梦的色彩,省亲之念也似梦一般的遥远。

及至梦成了真,人也喜得有些痴呆,不知是梦还是真了。

倦鸟终于归巢,然而巢中景物皆非。

母亲两鬓已有白发,父亲亦无昔日的豪迈。

妹妹已嫁,属她自己的家,待我如客。

我还失落了童稚的弟弟。

因为他们皆已长大,在他们自己的天地中,找寻他们自己的爱情与梦,各自躲在他们与她们编织的网中。

我试着走近他们,他们忙忙的退缩,似乎在说:“请不要罗嗦,我们已不需你的照顾。

”他们怎能知道,我已对他们渴念10年。

现在只要他们抛开一切,与我共聚数天,接起断了的线,与我共忆10年前,我们都还依恋在巢中的那段息息相关的手足之情。

我想捉住的,只是现在,而他们则急于迎接未来。

一似当年的我,拍翅飞去,毫不留恋。

他们怎能知道,最温暖、最值留恋的生活,即是在双亲的身边?像两只知事的老鸟,双亲把家移到荒漠的乡下。

屋外是静寂的田径,屋内草地一片,没有孩童的嬉游,也没有年轻人的脚步。

草地中有一小池,池水轻泣,是唯一打破寂寥的声音。

屋内挂满了照片,照片中有父亲往日的事业,今日亦成夕阳余辉,无法照亮空屋里满满的落寞。

照片中有我们的童年,童年一去不返。

我放下行囊,停留下来,重拾被抛下了10载的女儿的梦。

白天,母亲为我劳碌,试着填满我在异国10年来被忽略的食欲;夜晚,我们对坐空屋,我带着伤感,描述旅居海外的生活,试着将它连到旧时的日子。

但是在静僻的乡下,听着门外的喷池轻溅,面对双亲的落寞与安详,那串充满了挣扎的日子显得遥远而陌生,以致我怀疑自己是否在陌生的世界里,消度过10年?怀疑自己曾否离开过双亲的羽翼?因为,重依膝下,我几乎恢复了当年的逍遥自在,我几乎可以将10年像一张日历似的断然撕去而完全忘却。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2.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单项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滋润/蕴含赡养/瞻仰调试/调和B.对峙/嗜好竣工/英俊强迫/倔强C.造诣/逃逸堤岸/提拔抹黑/抹布D.湖畔/装扮怄气/枢纽阻塞/边塞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和多音字的读音,要注意据义、据形定音。

A项读音rùn/yùn、shàn/zhān、tiáo/tiáo;B项读音:zhì/shì、jùn/jùn、qiǎng /jiàng;C项读音:yì/yì、dī/tí、mǒ/māD项读音:pàn/bàn、òu/shū、s è/sà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九州迷魂阵蝉连冠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B.矍烁消声器稍安毋躁黄钟毁弃,瓦斧雷鸣C.委琐显象管待价而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D.汇演暴发户旅进旅退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正确答案:D解析:A项“蝉连”应为“蝉联”、“暗渡陈仓”应为“暗度陈仓”;B项“矍烁”应为“矍铄”、“稍安毋躁”应为“少安毋躁”、“瓦斧雷鸣”应为“瓦釜雷鸣”;C项“显象管”应为“显像管”、“待价而估”应为“待价而沽”。

故正确答案为D。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________”,今天不仅可以用来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而且还可以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②中国古代先贤以其强烈的人文关怀写下的大量精彩深刻的策论警语,体现了丰富的民族智慧,________ 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③杨柳青木版年画里,孩童个个健硕丰腴,人人新衣新裤,所有器物________,这都象征着生活的富足和吉祥。

2020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三套)

2020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三套)

2020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一)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5分)1.识字和写字中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书写______、______、整洁。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______”、“______”、“______”(1~2年级为“”,3~6年级为“”)、“______”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3.课程目标中各个学段相互联系,______上升,最终全面达成______。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1.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2.语文课程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

()3.1~2年级将“大纲”中偏于实践性要求的表述(“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改为偏于学习过程的表述(“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讨论法和实践法。

()5.“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0分)1.在拼音下面写出汉字,注意写得匀称、美观。

(4分)chuǎimópiāofútáozuìshūcài()()()()zhàngdānxiànmùdiāosùyùhán()()()()2.照样子,先补充完整下面的词语,然后再写两个结构相同的词语。

(6分)书声(琅琅)议论()得意()再写两个:(世世)代代()夜夜()声声再写两个: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老工人在马路上协助交警保持交通秩序。

”这句话没有语病。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句诗的意思是水深千尺的桃花潭,也比不上汪伦为“我”送行的情谊。

()3.《穷人》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4.“燕子在屋檐下唱着歌,告诉人们春天到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招聘测试语文+综合模拟试题教育理论部分一、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17分)1、杨贤江写的《》,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教育的本质是()。

3、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4、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

5、()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1862年我国在()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

6、1903年颁布的(),是中国最早实行的近代学制。

7、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师范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相结合的学科。

8、义务教育,也叫(),是由国家用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强制实行的国民基础教育。

9、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10、教学手段就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11、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是中小学教学的()。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成绩考核)四个环节组成。

13、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渗透德育。

14、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中小学各类()和各科课程标准、教科书之中。

1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二、选择题(下列四项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6分)16、“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首先提出的:⑴《论语》⑵《孟子》⑶《学记》⑷《劝学篇》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⑴《大教学论》⑵《论演说家的教育》⑶《普通教育学》⑷《我的教育信条》18、“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提出的:⑴赞科夫⑵巴班斯基⑶苏霍姆林斯基⑷凯洛夫19、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⑴和谐教育思想⑵教学过程最优化⑶教学发展观⑷全面发展观20、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是():⑴痒⑵序⑶校⑷学21、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⑴讲述、讲解、讲读、讲演⑵讲述、讲解、报告、讲演⑶讲读、讲演、讲评、讲述⑷讲述、讲解、讲评、报告2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⑴教育的性质⑵教育的方法⑶教育的效益⑷教育的规模23、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⑴做人教育⑵职业教育⑶基础教育⑷专业教育24、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⑴基础知识,基本技能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⑶基础知识,基本理论⑷基础理论,基本原理25、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具有():⑴积极作用⑵影响作用⑶制约作用⑷导向作用26、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⑴主导作用⑵主动作用⑶领导作用⑷能动作用27、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⑴有明确的奋斗目标⑵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⑶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⑷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28、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⑴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⑵主体价值⑶创造价值⑷教育价值三、简答题(共32分)29、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6分)30、简述教育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6分)3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8分)32、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6分)33、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是什么?(6分)论述题(34、36两题任选一题,35题必做,共25分)34、学习教育学有何意义?(11分)35、为什么说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14分)36、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11分)专业知识部分一、完成1—5题。

(30分)l.阅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答题。

8分)读书是跨越时空的邂逅。

在书中,你可以和苏东坡共赏jiǎo洁的明月,领略乐观旷达的情怀,还可以和郭沫若在天上的街市徜徉,信手采撷满天的星星;你可以和吴承恩一起步入神魔世界,帮助孙悟空降妖除恶,还可以和笛福一道随鲁滨孙流落荒岛,感受搏击风浪、百折不no的英雄气概……(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jiǎo洁百折不no(2)给加点字注音。

(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做答,如三个都答,按前两个计分(2分)邂逅()徜佯()采撷()(3)依照画线例句,仿写句子。

以分,句式基本相同,字数可多可少)在书中,你可以,,还可以,。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3分)许广平当学生时曾写过一篇论文,题目别罗素的刑,写完后,她把论文交给鲁迅先生批阅。

鲁迅阅后写下这样几句话:“批给go分,其中5分给你(抄工3分,末尾几句议论2分),其余85分都批给罗素。

”(注:罗素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鲁迅这几句批语的意思是:3.默写。

(10分)(1)乱花渐欲迷人眼,。

(2),,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4)陆游《游山西村》中流传最广、于景物描写中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5)在古代诗歌史上,酒是诗人吟咏的灵感源泉,请你从背诵过的古诗词中,写出含有“酒”字的完整的两句:,。

(6)请从下面所列的作者中任选一位,写出一则课文中所学的名言警句,表达其志趣、追求,或展示其胸怀、抱负,意思要相对完整。

作者:孟子、诸葛亮、杜甫、龚自珍作者:名言警句:。

4.名著阅读。

(6分)(1)阅读《伊索寓言》中“乌龟和兔子”的故事,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其寓意。

(3分)(提示:能按原文写出寓言所揭示的道理当然很好。

如果一时记不清了,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重新解释这则寓言,或许你的新解还目光独到呢。

)乌龟和鬼子为他们俩谁跑得快而争论不休。

于是,他们定好了比赛的时间和地点。

比赛一开始,兔子觉得自己是天生的飞毛腿,跑得快,对比赛掉以轻心,躺在路旁睡着了。

乌龟深知自己走得侵,毫不气馁,不停地朝前奔跑。

结果,乌龟超过了睡熟了的兔子,夺得了胜利的奖品。

这故事是说(2)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写出对应的人物或作品名称。

(3分)示例:赤兔马单刀赴会败走麦城对应人物:①“冒险号”商船利里浦特皇帝怪物“野胡”(雅虎)作品名称:②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对应人物:③圣婴大王三昧真火善财童子对应人物:。

5.再过几天就是母亲节了,在这温馨的节日里,你有什么话要对妈妈说吗?有什么祝福要献给妈妈吗?请在你的贺卡中,向母亲奉上最真挚的情感!(要求:语言得体,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50字以内。

)(3分)你的贺词:阅读(60分)二、阅读下面文盲文,完成6一12题。

(20分)(一)阅读《石潭记》,完成6—10题。

(16分)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代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近,往来翕忽,似和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注:本语段文字以苏教版为准。

6.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不要求加标点符号)(2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7.解释加点词在句子里的意思。

(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2)俶尔远近()(3)斗折蛇行()(4)以其境过清()8.用选文中的句、段回答下列问题。

(4分)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文中和“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蒋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段落是:第()段。

9.读了选文,小石潭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如果你也坐在小石潭边,会有什么感觉?(4分)10.根据对联的特点,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下联,使上下联对偶工整。

(2分)上联:小石潭上,凄神寒骨。

下联:在醉翁亭中畅饮,欧阳修倍感赏心说目。

下联:。

(二)翻译下面划线的句子。

(4分)11.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1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3—16题。

(l8分)读书人是幸福人谢冕①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

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阅读机会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

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有无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②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耳闻目睹的周围人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和非存在的一切。

③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和陶冶。

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

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做人的原则,从马克思学得入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

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

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④一个人一旦和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了和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

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者;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

但我们所指的书,是以其优良品质得以流传的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

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

一旦和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崇高,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力避凡俗。

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

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这就是说,读书使人向善。

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

”这就是说,读书使人避恶。

⑤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13.第①段第一句话中“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指的是世界。

作者认为失去阅读机会或不能阅读的人是不幸的,这是因为(4分)14.第③段中作者列举了一系列事例所论证的观点是篇④段末尾引用的笛卡尔和雨果的话属于论据,这两句话所论证的观点是。

(5分)15.根据全文内容,具体说说为什么读书人是幸福人?(4分)16.文中说:“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我们在课内也学过《论语十则》(或八则)请任意引用其中一则,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的思考和体会。

也分)引文:思考和体会:四、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7—21题。

(22分)天地狼心郭耕①荒野中,一只狼仰天长啸,嚎叫之声向高而低,在带着伤感的颤音中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