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视角下的南京近代大学校园规划_以南京三所大学老校区为例

合集下载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攻略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攻略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攻略一、校区简介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是南京大学的主校区之一。

该校区坐落在南京市中心,建筑风格独特,环境优美,是南京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占地面积约600000平方米,园区内建有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学生宿舍和运动场等设施。

校区环境幽静,绿树成荫,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交通指南1. 公交乘坐公交车是前往南京大学鼓楼校区的便捷方式。

以下是几条常用的公交线路:•319路:途径鼓楼校区南门,沿线有许多公交站点,方便学生出行。

•75路:途径鼓楼校区北门,行驶至南京站,是许多学生的选择。

•77路:途径鼓楼校区北门,可以方便地前往校区。

2. 地铁南京地铁是南京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也是前往南京大学鼓楼校区的便捷方式。

最近的地铁站是鼓楼站(地铁1号线和4号线)。

乘坐地铁可以快速方便地到达鼓楼校区附近。

3. 自行车南京市鼓楼区有许多自行车租赁点,学生可以通过手机APP租借自行车,以便更好地探索校区。

三、校园设施1. 图书馆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图书馆是该校区的重要学习场所。

图书馆内藏书众多,设有自习室供学生使用,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鼓楼校区内有多座教学楼,装备先进。

教学楼内设有多个教室和实验室,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学生宿舍学生宿舍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有多个学生宿舍楼,提供不同类型的宿舍,如单人间、双人间和四人间等。

学生宿舍内设施齐全,生活便利。

4. 运动场鼓楼校区内有多个运动场地,如足球场、篮球场和网球场等。

学生可以在运动场上锻炼身体,享受运动的乐趣。

四、校园生活1. 社团活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有众多的学生社团,涵盖各个兴趣爱好。

学生可以参加社团活动,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

2. 美食文化校区附近有许多美食店铺,学生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

同时,校区内也设有食堂,提供各类美食供学生选择。

3. 周边景点鼓楼校区周边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夫子庙、中山陵和总统府等。

东南大学校区布局和功能定位

东南大学校区布局和功能定位

东南大学校区布局和功能定位校区布局和功能定位调整以九龙湖校区为我校21世纪发展的主校区作为基点,逐渐将所有的人才培养功能和办学主体集中在九龙湖校区,彻底解决目前一校多区给学校发展和管理带来的问题。

由于九龙湖校区建设周期较长,调整将分阶段进行,在过渡阶段将现有的“一校五区”调整为“一校四区”,即九龙湖校区、四牌楼校区、丁家桥校区、浦口校区,以形成集聚效应,提高办学效益。

通过分步实施,逐步将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主体、党政管理中枢及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机构全部迁往九龙湖主校区。

1、九龙湖校区:(1)功能定位东南大学主校区。

是学校21世纪发展建设的主要区域,东大新百年形象的标志,展示学校形象和对外开放合作的窗口;学校行政管理中枢,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基地、留学生培养基地、科学技术研究基地。

(2)调整的基本设想九龙湖校区建设是我校本世纪头十年建设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实现新的百年辉煌的奠基之举,是布局调整的关键环节。

新区建设规模大、投资力度强、质量要求高、建设周期长,校区布局和功能定位调整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既要坚定不移地围绕学校总体目标积极推进,又要考虑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①一期调整安排时间安排为2003-2005年,2005年8月一期工程建成,入驻九龙湖校区的单位和部门为:l 学校党政机关的大部和部分院系机关的主体搬到九龙湖主校区;l 学校直属单位和教学、实验等教学辅助部门、后勤服务部门根据需要将主体大部搬入九龙湖主校区;l 除建筑系、医学院等少部分院系外,绝大部分一至三年级本科生教育全部搬到九龙湖校区;l 部分院系的四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搬至九龙湖校区;l 为本科教育服务的基础实验室、专业基础实验室,部分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研服务的专业实验室搬迁至九龙湖校区。

②二、三期调整安排时间安排为2005-2015年,二、三期工程建成,基本完成校区归并和功能调整:l 全部的全日制本科教育集中在九龙湖校区,其他校区不再承担本科教育功能;l 除少数专业学位等特殊情况,研究生教育基本上在九龙湖校区完成;l 大部分科研实验室和研究基地入驻九龙湖校区。

宣传片文案案例【三篇】

宣传片文案案例【三篇】

宣传片文案案例【三篇】一、工程简介东方君座项目是由北京工程公司首个联合房地产开发,并由一分公司总承包施工的项目,是集酒店、银行、商务、商业、公寓等五项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群体综合建筑。

该项目占地53亩,建筑面积25万平米,投资总额4.5亿元。

本工程位于呼和浩特市如意开发区的敕勒川大街南侧,与自治区发改委、市公安厅邻街相望,属呼市黄金地段。

工程整体建筑平面形式呈“凹”字形。

整体布局以8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业裙楼托衬着6座主楼,6座主楼有4座平行布置在面迎百米景观大道一侧,横跨220米,分别被光大、浦发、民生等银行整栋购置。

二、施工管理和经营情况始终坚持“强势思维、引领高端”的战略思想,突出精确管理。

即将标准化管理内涵实行了量化,执行标准、规范,落实制度、规定,一点不能差,一点不能走样。

通过实践证明,精确管理是消除隐患和事故最有效的办法。

精确管理体现在安全上,坚持“安全隐患处置不闭合按事故处理”的原则。

坚持“以零风险、零违章、零隐患确保零事故”。

每名参建员工以优良的品德和政治使命共同用忠诚筑牢保护生命的坚强防线,保证了施工和生命财产安全,项目安全管理始终处在“零事故”状态,东方君座项目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安全文明工地”。

精确管理体现在质量上,坚持“一次成优、过程创优、内实外美、品质一流”的工作方针。

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在质量上引领高端,大大提升了项目竞争力,受到了地方质监部门的充分肯定,顺利通过“青山杯”三次验收。

始终坚持“强势思维、引领高端”战略思想,突出精诚共赢,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理念,精诚共赢是市场生存的法则,是驾驭水平的重要内涵。

在企业发展和项目管理上,对上注重诚实守信、不争名,忠诚保护市场和朋友;对下讲信用和谐、不争利,在尊重合同的前提下,与业主、劳务队伍及材料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共赢关系。

始终坚持“强势思维、引领高端”战略思想,突出精心经营。

依托东方君座在呼市打造的品牌优势,吸引呼市多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到东方君座项目参观。

山水校园人性场所--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规划设计解析

山水校园人性场所--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规划设计解析

山水校园人性场所--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规划设计解析
丘建发;邓剑虹
【期刊名称】《规划师》
【年(卷),期】2006(022)004
【摘要】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规划设计利用谷地与中心水面布置功能区,形成建筑背山面水、与山体呈指状互相吻合、渗透的态势,并以老山余脉生态区为骨架,构建教学与生活并重的多中心布局.各中心用步行系统与外圈环路串联,形成"带两轴多中心"的规划结构.
【总页数】3页(P33-35)
【作者】丘建发;邓剑虹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何镜堂院士工作室;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何镜堂院士工作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4
【相关文献】
1.大学校园景观的人性化设计--以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为例 [J], 金露
2.浅析山水校园景观规划布局人性化设计r——以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为例 [J], 张皖苏;孙丽;叶佳
3.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大学校园更新策略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为例[J], 赵文嘉;赵和生
4.新时期高校新校区校园人文环境设计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为例 [J],
吴非凡; 黄雨
5.山水交融·和谐校园——从场所精神的角度回顾宁德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规划设计 [J], 郭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京某高校学生宿舍天然光环境的调研与分析

南京某高校学生宿舍天然光环境的调研与分析

南京某高校学生宿舍天然光环境的调研与分析引言中国大学生宿舍建筑一般采用标准化设计。

宿舍担负着许多在校大学生生活、学习、娱乐等多项使用功能,而GB 50033—2001和GB 50033—201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都没有针对宿舍采光设计的专项规定,JGJ 36—2005《宿舍建筑设计规范》则将其采光标准归类于侧采光的住宅居室。

然而与普通住宅相比,大学生宿舍无论在空间设计、采光照明还是使用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①大学生宿舍在功能使用上较为复杂,即不仅要满足大学生的生活,还要兼顾学生的学习需求;②我国大学生宿舍空间进深较大,且多采取单侧采光形式,给室内天然采光造成一定困难;③学生宿舍空间紧凑有限,家具摆放也是相对固定的,学生很少能随意移动其生活和学习的位置。

此外,我国2000年以后新建的大学生宿舍,基本采用高床低桌的组合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室内的天然采光。

目前我国有许多与大学生宿舍相关的研究,但主要集中在空间设计、功能利用以及室内声、热环境等方面[1-4]。

杜晓辉[5]在2009年对天津大学东西向宿舍室内光环境进行的实地评估和分析,然而,由于我国大学生宿舍主要以南北向为主,因此其研究缺乏一定的代表性。

本文以南京某高校宿舍为研究对象,选取在我国目前具有代表性的4种类型大学生宿舍,通过实地测量和调研,量化分析我国大学生宿舍在采光照明上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1 样本选择及实地测量研究显示[6-8],我国大学生宿舍建筑以南北向板式楼为主,较常见宿舍类型有4种,即改建式(T1)、公寓式(T2)、内置式(T3,卫生间设在入口处)和外置式(T4,卫生间设在侧采光口处)。

其中前两类宿舍的居室和卫生间分开布置,多间或几间宿舍居室共用一间公共卫生间,后二类宿舍居室都附带有卫生间。

我们以南京某大学2000年以后新建的或改建的板式大学生宿舍为研究对象,选择代表上述4种类型的宿舍建筑,并根据以下原则选择宿舍单元样本:1)每栋宿舍建筑分别在其低层、中层及高层各选取1间宿舍样本。

【建筑规划】中国药科大学江宁校区总体规划

【建筑规划】中国药科大学江宁校区总体规划

中国药科大学江宁校区总体规划中国药科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六朝古都――南京市,是我国最早独立设置的药学类本科高校。

为适应新世纪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学校在江宁大学城征地约163公顷建设新校区,拟将新校区建设成为以药学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学生规模达20000人的新型现代化大学。

规划针对药学学科与植物有着密切联系的特点,结合基地水资源的利用,依靠植物群落和水面的自然分割,设置出片片不规则的叶状“岛屿”,提出了“漂浮于森森林海中的岛——浮玉洲”的设计构思,以呼应一个与自然共生共享的校园环境。

为突出“开敞生态的教学区、紧凑人性的生活区”的宗旨,采用该密则密、该疏则疏、以密求疏的手法,将中心教学区以组团式结构布局,尽其疏,以满足各药学院相对分离的规划要求。

两侧生活区则寻求简洁、明晰的布局结构,着意创造建筑群体空间的趣味性,从而创建一个绿意盎然的独特的校园空间环境。

江苏大学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国家重点大学,同时也是一所以理工为特色的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学,现有在校生26000人,其中研究生约2000人;学校目前占地120公顷,由四个校区组成,校本部位于镇江市东郊,占地103公顷,在校生18000人。

本规划结合校园空间发展的新趋势,本次规划理念一是突出强调交流共享空间,以促进形成多元交流、积极创新的校园氛围;二是追求自然与人文的融合,通过对环境的尊重和再造,促进学校文明的形成。

因此我们的设计将配合现有的环境要素合理整合校园功能,充分利用连绵的山体与水系作为校园各个功能空间之间的“活动连系”,自然地构成校园内开放空间体系的纽带。

规划确立了完整的校园规划设计新思路,不仅做到功能布局合理、使用便捷,同时也结合校园的历史文脉、地域文化特色、学校类型、专业设置的特点等方面,考虑高校师生的行为特征,运用环境艺术的手法对校园的环境进行全方位设计。

总体布局紧扣高校特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博弈与制衡——南京老城南的保护与改造

博弈与制衡——南京老城南的保护与改造
筑郜 国家文物局联手谒直。这 个风渡跟上次有所不 同 首先人数增 和 地 方文
从 9 年开 始 这个地段就一直 纳入『 护的视野 。 实的情况是这里 8 呆 现 有 7 % 近 5 人均建筑 面 积不 到 1 平方 米。现 0
在老城南历史地段的消失 有两个 方面的因素 : 一个方面 由 于政 府基 加了 . 再就是这 2 位南京 人掏成的范围扩 大到作家、记者 9
于就地平衡改造的{ 衷 . j 丁 还有—部分 则是出 比方说当年的夫子庙改造 ( 子庙 夫 建 设 当 是 年的 一个共识
史研究等人员.他们认为 : 南京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告急 , 南京不吸取 0 年的经 验 . 6 依然在 实施全面拆 迁。实际上真实 的情况如何 呢 ’ 客 观的 , 说 这次不是拆迁。南京 拉明了一个名词 . 以前 叫 迁 , 拆 现在叫
和百姓 问 的 专家 专家闻的。这些都引导着我f不断地思考. 和 口
目1 自 #自E ∞ 目2 晡 颤
鹬 艘 艟 神
曩 、
N O1 4 1 4 世界建蘸导报 2 7
1保 护什, ’ 厶 怎么保护 ’ 这个 同 老城 南的肌理 抟们可以从历史地 圈 上清 晰地看到这个肌理 ( 5 房屋部 圈 ). 是一两层的 街道 是自 ; ;{ ! 生长的 而改造酷计如多为二 三屡肯定是 不对的 同耐匿 度很高 , 老城南覆盖率在 6 %以上 就像巴黎街区密度部在 7% 以上。再看秦淮河 0 0 图上红颤 色就是十里妻准的河亭 房 ( 6 这叉展现了另讣一种机 理 . 日 图 ) 房屋是垂
蛤予了全面的关注 作为规划 局的 管人员 . 分 我接受了全 国各地许多
方, 寸 睦 老龄 f 度 也比较高 外来人口众 多. 何改善和繁荣这个区域成 了 磔 棚 如 体的 果| 郡日 1 压力很大。 各方 关 注的 热点.

南京大学浦口校区二期地块 3 规划建筑设计方案

南京大学浦口校区二期地块 3 规划建筑设计方案

南京大学浦口校区二期地块3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法人代表:谢远建技术总负责人:赵为麒项目总负责人:孙羽Contents1.设计表现Design performance 2.基地分析Site analysis3.设计策略Design strategy4.系统分析Systems analysis5.建筑生态Architectural ecosystem 6.建筑设计Architectural design 7.设计说明Design notesChapter 1设计表现Design performanceChapter 2基地分析Site analysis基地区位位于南京市浦口区,距离市中心约16km,距离高铁站约19km,距离桥北商业中心约6km。

浦口简介浦口是南京市辖区,源于民国时期的南京市第八区,面积913.08平方公里,人口约57万。

浦口区南临长江,北枕滁河,同南京主城区以桥相连,隔江相望,是南京的北大门,南京都市圈 的前沿阵地。

浦口旅游浦口区旅游产业发展良好,“一代草圣、十里温泉、百里老山、千年银杏、万只白鹭、十万亩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对浦口旅游特色的生动概括。

浦口地形地处南京市长江北岸,前临长江,后有滁河,老山山脉横亘中部,西部丘陵起伏。

江河沿岸均有冲积洲地,按地形差异和地貌特点,自然形成沿江圩区、沿滁圩区、山地和近山丘陵、远山丘陵四大片。

Base location Located in Nanjing District of Pukou City, from the city center about 16km, high-speed rail station is about 14km, North Bridge business center is about 6km.Pukou introduction Pukou is a city of Nanjing area, from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of the eighth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covering an area of 913.08 square kilometers, a population of about 570000. Pukou District in the south of Yangtze River, Chuhe River North pillow, with Nanjing City linked by a bridge, across the river, is the northern gate of Nanjing, leading position of Nanjing metropolis want.Pukou Tourism Pukou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good, " generation, in hot springs, ten by Barry Laoshan, Millennium ginkgo, thousands of egrets, one hundred thousand acres of national Forest Park " is a vivid summary of Pukou tourism characteristic.Pukou terrain Nanjing city is located in the north shore of the Yangtze River, overlooking the Yangtze River, after the Chuhe, Laoshan mountains along the central, Western Hills and downs. The rivers are alluvial Delta, according to the terrain and landform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ces, naturally formed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region, along the mountain and near Chu polder, hills, mountains, hills, four large.基地桥北商业中心高铁站市中心16k m 6k m 19k m轨道交通距离在建地铁3号线和11号线3.4km,预计2014年青奥会前开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规划•园林景观Urban Planning • Gardens Landscape人性化视角下的南京近代大学校园规划——以南京三所大学老校区为例Modern Campus Planning in Nanj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ization:A Case Study of Three Old Universities in NanjingZhang Jinshuai Ma Xiao张进帅马 晓中图分类号 TU244.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3-739X(2011)12-0120-04摘 要 在人性化的视角下,探讨目前大学校园规划中出现的建筑体量过大、交通机动化、外部空间设计“重形式、轻人文”等问题,并通过对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东南大学老校区校园规划及其历史建筑的分析,挖掘出南京近代大学校园规划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以及注重空间围合和轴线对应、宜人的空间尺度、以人为本的交通空间、尊重场地内外的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的规划设计特点。

关键词 人性化 人文精神 南京 近代大学 校园规划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the campus plan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ization, such as too large size of the building, the mechanization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Emphasizing on form, Despising humanity”in external space design, etc. Through analyzing the old campus planning of Nanjing University, Southeast University and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and histortic buildings in them, the paper presents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features that humanistic spirit, pays attention to spatial enclosure and axis, pleasant spatial scale, human-oriented traf fi c space, respects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the site and historical cultural background.Key words Humanization, Humanistic Spirit, Nanjing, Modern University, Campus planning大学校园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内涵,一方面具有提供学习和生活物质环境的物质化功能,一方面具有以环境景观作用于人的心理的情景化功能。

因此,大学校园人性化空间与人文精神的塑造对实现大学教育功能最大化有着重要作用。

自20世纪90年代,全国各地高校的校园建设热潮迭起,大学城和大学科技园区建设风起云涌,成为带动城市新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然而,当今这种大跃进式大学校园建设往往过多的注重校园的硬件环境,忽视了交流方式、教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等精神要素,导致很多校园建成后外部空间利用率较低,使用效果很不理想。

与此形成对比是坐落于南京的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东南大学三所著名大学的老校区(图1),历史上它们一脉相承,分别源自中国近代创办的原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和中央大学。

三个老校区皆具严谨精致的空间格局、富有特色的建筑风格和浓郁的人文气息,堪称中国近现代校园规划的杰出代表[1]。

由此,笔者以南京大学老校区为重点对三个老校区进行研究,以期在人性化视角下,从南京近代大学校园规划中获得些许启示。

1 中国近代大学创立的时代背景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萌芽于19世纪中后期,伴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在同西方文化的被动接触中孕育而生。

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从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到“西学体用”的维新运动,再到中华民国成立后的五四运动,伴随着民主和科学思想的传播,中国近代大学逐渐走向成熟。

近代大学的创立与发展,带来了一批大学校园的规划建设,而这些近代大学校园建设是在受制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思想文图3 1920年的金陵大学校园化、教育发展和建筑技术水平等因素的条件下进行的[2]。

在中国近代特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背景下,南京作为六朝古都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接受了相当多的西方文明的输入,具有较浓厚的近代人文气息。

南京近代的大学校园规划便体现了中西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融,形成了极具风格的校园建筑与规划特色。

南京大学老校区是在近代著名的教会大学——金陵大学老校园的基础发展而来的,至今,校园内保存有丰富完整的金陵大学历史建筑群,成为整个校园中最为吸引人的场所。

2 南京大学发展历史概述南京大学的发展有两条主线,分别是以国立中央大学为主的发展轴线和以私立金陵大学为主的发展轴线。

其中国立中央大学肇始于1902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1905年将校名改为两江师范学堂。

1915年,在两江师范学堂原址上建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21年,在南高师基础上成立国立东南大学。

1923年,南高师全部并入东南大学。

自1927年起,东南大学历经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和江苏大学两个短暂时期后,于1928年改名为国立中央大学。

1949年,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950年,改称南京大学。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以原金陵大学校园为新校址,成为现在的南京大学。

金陵大学是美国教会在华开办最早的,规模较大的大学之一,它的前身为美国基督教会于1888年创立的汇文学院,院址在南京干河沿(即今金陵中学校址)。

1910年,美国教会合并汇文、宏育两书院建成金陵大学,并在美国纽约州教育局立案,以美国大学教育制度为蓝本,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大学。

1951年与金陵女子大学文理学院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时又与南京大学合并,从此金陵大学的校名取消[3]。

3 近代金陵大学校园建筑及空间规划特色金陵大学始以汇文书院为校址,1910年,在鼓楼西南坡购得大片土地作为新校址(即今南京大学老校区)。

其早期的校园规划是在1913年由美国建筑师克尔考里(Cody X.Crecory)主持设计(图2),之后由美国芝加哥帕金斯事务所完成了金陵大学新校址的详细规划方案。

3.1 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现代建筑风格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期间,中国教会大学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首先倡导了中西合璧式的建筑新式样。

在此之后,由于国内民族主义意识逐渐觉醒,这种建筑式样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代表中国文化的现代建筑风格[4]。

在这一过程中,金陵大学便充分的体现了西方建筑与中国北方官式建筑融合的设计风格,并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历史地位。

金陵大学的早期建设主要包括1915年建成的理学院(今东大楼),1918年建成的大礼堂,1919年建成的文学院(今北大楼)和1925年建成的农学院(今西大楼)等,至此,形成了“三院巍峨”的合院布局,整个校园的轴线格局也已略见雏形。

方案从校园规划到建筑设计都经过了仔细研究,考虑了时代特征、地域环境及自然地形等多种因素,受到西方规划与教育理念的影响,同时追求中国传统建筑样式,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图3)。

3.2 金陵大学总体布局与空间组织金陵大学在校园布局上注重“大学社区”的营造,整个校园由一条十分强烈的南北轴线统领,并通过南端狭长的绿化带进行强化,之后逐渐过渡到方形草坪,最后进入标志性的钟楼式建筑——北大楼(图4),并与东大楼、西大楼共同围合成半封闭空间,空间层次由南向北层层递进,创造出层次丰富和步移景异的空间效果。

这种由轴线图1 三校区位图图2 金陵大学早期规划图4 标志性建筑北大楼图5 如今被高层建筑包围的南京大学校园124统领空间布局,以尽端的标志性建筑加以引导和控制的空间景观意象,体现了美国大学学院式的特点。

另外,通过半封闭的合院空间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室外交往场所,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4]。

虽然金陵大学的总体布局带有美国校园规划的特点,但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提倡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充分考虑了场地内外的自然环境。

一方面;校园内部的空间组织因地制宜,由南向北、由低到高布置主轴线,顺应了地形高差的变化;另一方面,由于校园恰巧处于南京紫金山—鼓楼—清凉山极富特色的空间走廊上,因此规划方案利用这一优势,将周边景色纳入校园之中,达到了校园与周边环境的有机融合[6](表1)。

3.3 有机生长的金陵大学校园金陵大学校园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段跟随历史不停生长完善的动态过程,建筑需要不断地包容日益更新的教育体制,并实现建筑形式与教育理念的有机结合。

如今的南京大学老校区不同艺术风格、不同体量、不同材料和结构的建筑交错共生,呈现为复合多元、历史深厚的校园环境,增添了校园的文化氛围。

但与此同时,随着现代高层建筑的发展以及建设者对效率和规模的追求,使得校园的人文环境遭到很大的破坏(图5),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4 兼容并蓄的南京近代大学校园规划除了金陵大学,与其处于同一时代的还有金陵女子大学和国立中央大学,一方面,它们都具严谨精致的空间格局、富有特色的建筑风格和浓郁的人文气息;另一方面,它们在校园的建筑风格和空间组织上又有各自的特点,体现出南京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

4.1 中国传统院落的空间模式:私立金陵女子大学私立金陵女子大学(今南京师范大学老校区)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墨菲于1921年主持设计(图6)。

墨菲在设计中借鉴了故宫在轴线上依次采用纵横空间对比、湖泊山丘呼应的构图手法,其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都具有明显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宫殿化趋向,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图7)。

在校园空间组织上,运用了中国传统的院落组织方式,采取主次院落和轴线对称的群体布局,使建筑沿轴线呈合院式布局,形成富有空间序列感的建筑群(表2),并用通透的中国园林式游廊替代中国院落布局中的围墙(图8),将各组建筑连为一体,但在合院的绿化布置方式上运用规则的几何图形[5]。

由此,金陵女子大学呈现出既具有西方空间特性,又蕴涵中国传统建筑韵味的独特魅力,具有很高的环境艺术价值。

4.2 西方古典空间模式:国立中央大学有趣的是,与由西方人创办的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大学有所不同,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国立中央大学(今东南大学老校区)的校园规划强调功能分区、讲求轴线和几何构图,采用了欧洲古典风格的建筑形式,几何方正的道路网、规整严谨的中心区和以标志性的大礼堂作为构图中心的西方古典空间模式(表3),明显受到了西方规划的影响,形成了与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大学截然不同的风格(图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