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生理病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病理生理学完整ppt课件

• 肿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还涉及到免疫逃逸和代谢异常等方面。 • 肿瘤细胞可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如表达免疫抑制分子和抑制免疫细胞活性等。此外,肿瘤细胞还
可通过代谢异常等方式获取能量和合成生物大分子,以维持其生长和增殖。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
糖尿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 关,包括遗传、环境和行为 习惯等,其病理生理学机制 主要涉及到胰岛素分泌和作 用异常以及糖代谢紊乱等方 面。
疾病诊断与治疗
要点一
疾病诊断
病理生理学为疾病诊断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对疾病发生 、发展的机制研究,有助于医生准确地诊断疾病。
要点二
治疗策略
基于病理生理学的知识,医生可以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策 略,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新药研发与药物评价
新药研发
病理生理学的深入研究为新药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持,帮 助科学家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开发出更有效的药物。
单一病因与多因素病因
阐述单一病因疾病和多因素病因疾病 的区别和联系。
发病机制
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
解释基因突变、蛋白质异常表达等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信号转导与疾病
阐述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疾病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变化
一般病理生理变化
如代谢紊乱、水电解质失衡等。
各系统病理生理变化
如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在疾病过程中的变化。
肝硬化的病理生理学
01
肝硬化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 关,包括肝炎、酒精和药物 等,其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 涉及到肝细胞的损伤和纤维 化等方面。
02
肝硬化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包 括肝细胞的损伤、坏死和凋 亡等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 纤维化和肝硬化形成。长期 肝损伤可导致肝功能衰竭和 门静脉高压等严重并发症。
可通过代谢异常等方式获取能量和合成生物大分子,以维持其生长和增殖。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
糖尿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 关,包括遗传、环境和行为 习惯等,其病理生理学机制 主要涉及到胰岛素分泌和作 用异常以及糖代谢紊乱等方 面。
疾病诊断与治疗
要点一
疾病诊断
病理生理学为疾病诊断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对疾病发生 、发展的机制研究,有助于医生准确地诊断疾病。
要点二
治疗策略
基于病理生理学的知识,医生可以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策 略,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新药研发与药物评价
新药研发
病理生理学的深入研究为新药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持,帮 助科学家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开发出更有效的药物。
单一病因与多因素病因
阐述单一病因疾病和多因素病因疾病 的区别和联系。
发病机制
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
解释基因突变、蛋白质异常表达等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信号转导与疾病
阐述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疾病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变化
一般病理生理变化
如代谢紊乱、水电解质失衡等。
各系统病理生理变化
如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在疾病过程中的变化。
肝硬化的病理生理学
01
肝硬化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 关,包括肝炎、酒精和药物 等,其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 涉及到肝细胞的损伤和纤维 化等方面。
02
肝硬化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包 括肝细胞的损伤、坏死和凋 亡等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 纤维化和肝硬化形成。长期 肝损伤可导致肝功能衰竭和 门静脉高压等严重并发症。
第一节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第一节.小儿生理及病理特点
一、小儿的生理特点为脏腑娇嫩、形气 未充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两个方面。 二、小儿的病理特点为发病容易、传变 迅速和脏气清灵、易趋康复两个方面。
一 小儿生理特点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脏腑是指五脏六腑;形是指形体结构,即四肢百骸、精血津液;气是 指生理活动功能;诸如肺气、脾气、肾气等等。 小儿时期机体各器官的形体发育和生理功能都是不成熟和不完善的, 脏腑的形气都相对表现为不足,其中以肺、脾、肾三脏尤为突出。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儿之初生,如木方萌”,小儿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年龄越小, 速度越快。无论在形体增长方面还是功能活动方面均不断趋向完善。历 代医家据此提出“纯阳”一说,如《颅囟经· 脉法》:“孩子三岁以下, 呼为纯阳”,《医学正传· 小儿科》:“夫小儿八岁以前曰纯阳”。 对于“纯阳”,不能理解为“盛阳”,也不能理解为有阳无阴。对此, 《温病条辨· 解儿难》指出:“古称小儿纯阳,……非盛阳之谓。”所谓 “纯阳”,主要是指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尤如草木方 萌,旭日初生。
三 小儿的五脏特点
由于小儿的体质与成人有所不同,中医常将小儿五脏特点归纳为“心肝有余,肺 脾肾不足”。 “心有余”:在生理上表现出小儿神思敏捷,聪明好奇,病理上可表现为烦躁、 夜啼和口舌生疮等心火有余的实证,尚有心气不足,心神怯弱,易受惊吓的虚证 一面。 “肝常有余”:小儿时期少阳升发之气旺盛,如草木方萌、欣欣向荣,病理意义 主要为小儿患病后,肝木之气易亢旺而动风。病理上起病急骤可见高热惊厥、肢 体抽搐神志昏迷等症状,起病缓慢可见性情急躁、好动不静、两眼时眨、手足蠕 动等症状。 “脾常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生长发育旺盛,对水谷精 微的需求较成人为多,然小儿脾胃薄弱,饮食稍增,则易引起运化失常。运化不 足,饮食停滞,短期内多生腹胀、大便不调诸症,长期则更伤脾胃,水谷不能化 生精微,气血乏源,又易导致气血两虚的病证,临床多见面色萎黄、四肢痿软乏 力等。 “肺脏娇嫩”:小儿肺脏尤娇,卫外不固,易受侵袭。在病理上表现为易伤难调。 常见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哮喘及肺炎喘嗽等。 “肾常虚”:小儿肾阴肾阳均未充盈、成熟,因此要注意对小儿肾阴肾阳的固护, 让它逐渐充盈成熟而不可克伐。肾精不足可导致各种疾患,如佝偻病,遗尿等。
中医儿科学-生理病理特点-课件

避免过度刺激
避免给儿童食用含有过多添加剂、糖和盐的食物, 以防对消化系统造成过度刺激。
儿童运动锻炼与保健
适量运动
01
鼓励儿童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
避免过度运动
02
注意控制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疲劳和运动损伤。
关注个体差异
03
根据儿童的年龄、体质和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
鉴别诊断
对于一些症状相似的疾病,需要进行鉴别诊断,以确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例如感冒与麻疹 、水痘等传染病的鉴别诊断。
04
中医儿科学-治疗方法
中医儿科学的治疗原则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各脏腑器官相互关联,因此在治 疗儿科疾病时,需从整体出发, 全面考虑患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辨证施治
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通过对患 儿的望、闻、问、切四诊,综合 分析病因、病机,制定针对性的
01
02
03
代谢旺盛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新 陈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 的需求较高。
免疫力较弱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 发育,对疾病的抵抗力较 弱。
适应能力较强
儿童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能够较快地适应环境变化。
儿童生理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合理饮食
保证儿童获得全面、均衡 的营养,以满足生长发育 的需要。
适当运动
鼓励儿童进行适当的运动, 以促进身体发育和增强体 质。
预防接种
根据国家规定,为儿童接 种相应的疫苗,以提高免 疫力,预防传染病。
03
中医儿科学-病理特点
儿童疾病的发生机制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五脏六腑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 外界因素的干扰和侵害。
避免给儿童食用含有过多添加剂、糖和盐的食物, 以防对消化系统造成过度刺激。
儿童运动锻炼与保健
适量运动
01
鼓励儿童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
避免过度运动
02
注意控制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疲劳和运动损伤。
关注个体差异
03
根据儿童的年龄、体质和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
鉴别诊断
对于一些症状相似的疾病,需要进行鉴别诊断,以确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例如感冒与麻疹 、水痘等传染病的鉴别诊断。
04
中医儿科学-治疗方法
中医儿科学的治疗原则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各脏腑器官相互关联,因此在治 疗儿科疾病时,需从整体出发, 全面考虑患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辨证施治
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通过对患 儿的望、闻、问、切四诊,综合 分析病因、病机,制定针对性的
01
02
03
代谢旺盛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新 陈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 的需求较高。
免疫力较弱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 发育,对疾病的抵抗力较 弱。
适应能力较强
儿童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能够较快地适应环境变化。
儿童生理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合理饮食
保证儿童获得全面、均衡 的营养,以满足生长发育 的需要。
适当运动
鼓励儿童进行适当的运动, 以促进身体发育和增强体 质。
预防接种
根据国家规定,为儿童接 种相应的疫苗,以提高免 疫力,预防传染病。
03
中医儿科学-病理特点
儿童疾病的发生机制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五脏六腑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 外界因素的干扰和侵害。
2024版《病理生理学》ppt课件完整版

诊疗水平
6
02
疾病概论
2024/1/30
7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健康
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
疾病
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 有规律过程,体内有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的改变,临床出现症状、体征。
2024/1/30
8
病因学
生物性因素
2024/1/30
39
纤溶系统异常引起的疾病
01
原发性纤溶亢进 2024/1/30
02
继发性纤溶亢进
03
04
遗传性纤溶异常性疾病
获得性纤溶异常性疾病
4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41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酸碱平衡紊乱可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 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症状,严重时 可导致休克。
2024/1/30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酸碱平衡紊乱可影响呼吸中枢的敏感 性和呼吸肌的收缩力,导致呼吸困难、 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统症状。
对肾功能的影响
酸碱平衡紊乱可引起肾小管功能障碍, 导致肾性酸中毒或肾性碱中毒。
碱中毒
包括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主要由肺部过度通气引起,表现 为血浆PaCO2降低;代谢性碱中毒主要由体内碱增多或H+丢失引起,表现为血浆 HCO3-原发性增多。
19
酸碱平衡紊乱对机体的影响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酸碱平衡紊乱可影响脑组织的代谢和 功能,导致头痛、烦躁、意识障碍等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转归期
疾病的最后阶段,包括康复和 死亡两种情况。
2024/1/30
11
6
02
疾病概论
2024/1/30
7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健康
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
疾病
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 有规律过程,体内有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的改变,临床出现症状、体征。
2024/1/30
8
病因学
生物性因素
2024/1/30
39
纤溶系统异常引起的疾病
01
原发性纤溶亢进 2024/1/30
02
继发性纤溶亢进
03
04
遗传性纤溶异常性疾病
获得性纤溶异常性疾病
4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41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酸碱平衡紊乱可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 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症状,严重时 可导致休克。
2024/1/30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酸碱平衡紊乱可影响呼吸中枢的敏感 性和呼吸肌的收缩力,导致呼吸困难、 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统症状。
对肾功能的影响
酸碱平衡紊乱可引起肾小管功能障碍, 导致肾性酸中毒或肾性碱中毒。
碱中毒
包括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主要由肺部过度通气引起,表现 为血浆PaCO2降低;代谢性碱中毒主要由体内碱增多或H+丢失引起,表现为血浆 HCO3-原发性增多。
19
酸碱平衡紊乱对机体的影响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酸碱平衡紊乱可影响脑组织的代谢和 功能,导致头痛、烦躁、意识障碍等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转归期
疾病的最后阶段,包括康复和 死亡两种情况。
2024/1/30
11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课件

病理特点:易患呼吸道感染、 消化道疾病、皮肤病等
治疗原则:以预防为主,治疗 为辅,注重营养和护理
护理要点: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注意个人卫生,加强体育锻炼
学龄前儿童病理特点
免疫系统发育 不完全,容易
感染疾病
消化系统发育 不成熟,容易 出现消化不良、
腹泻等问题
呼吸系统发育 不成熟,容易 出现呼吸道感
染等问题
营养需求:幼儿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生长发育 饮食建议:均衡饮食,多样化食物,适量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 健康习惯: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定时定量、细嚼慢咽等 运动锻炼:鼓励幼儿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学龄前儿童营养与健康
营养需求:蛋白质、脂肪、碳 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教育:进行早期教 育,如音乐、语言 、视觉等刺激,促 进大脑发育
婴儿护理与教育
婴儿护理:包括喂奶、换尿布、洗澡等日常护理 教育:包括语言、认知、社交等方面的教育 亲子互动:与婴儿进行互动,增进亲子关系 安全防护:注意婴儿的安全,防止意外伤害
幼儿护理与教育
幼儿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迅速,抵抗力弱,易受疾病影响 幼儿心理特点: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需要引导和培养 幼儿教育方法:游戏教学,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
饮食建议:均衡饮食,多样化 食物,适量摄入
健康习惯:培养良好的饮食习 惯,避免挑食、偏食
运动锻炼:适量运动,增强体 质,促进生长发育
小儿护理与教育
新生儿护理与教育
喂养:母乳喂养或 配方奶喂养,注意 奶量、奶温、奶瓶 清洁等
睡眠:保证充足的 睡眠时间,营造安 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洗澡:注意水温、 时间、手法等,保 持皮肤清洁
铁质补充:预防缺铁性贫血 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定期体检:监测生长发育情况
循环系统--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PPT课件

肺静脉
左心房 血量减少 左心室 血流量减少
肺动脉扩张
主动脉血流量减少
肺循环充血
体循环供血不足 14
动脉导管未闭病理生理
周围动脉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舒张压降低
(肥大、扩张) 左心室
分流
肺动脉 (血流增多) 肺动脉扩张 主动脉 体循环 (供血减少)
肺循环充血
发展为肺动脉高压
20
症状 右向左分流型
1.呼吸困难; 2.喂养困难; 3.缺氧发作:因肺动脉漏斗部肌肉痉挛,使流经肺
动脉的血流量骤然下降,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表现突 然发作的呼吸加深加快,发绀明显;严重者发生抽搐、 晕厥、脑血管意外等。 4.蹲距现象:蹲距时下肢屈曲,使下肢动脉受压, 体循环阻力增加,左心室压力升高。同时下肢静脉亦 受压,使静脉回心血亮减少,减轻右心负荷,右心室 压力降低,右向左分流减少,使缺氧症状暂时得以缓 解。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是心血管在 胎儿时期发育异常所至的畸形。 具小儿心脏病的首位。室间隔缺损 发生率最高25%~30%。
8
一、概述
(一)病因 环境
其他
遗传
9
一、概述
(二)分类
左向右分流型 (潜在青紫型)
右向左分流型 (青紫型)
无分流型 (无青紫型)
10
一、概述
(三)病理生理 1.左向右分流型: (1)室间隔缺损:艾森曼格综合征 (2)房间隔缺损: (3)动脉导管未闭:差异性青紫 2.右向左分流型:法洛四联征(肺动脉 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 室肥厚)
儿科学:小儿生理病理

“其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其本而
撮取之,则一药可愈。
生理特点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肺常不足 脾常不足 肾常虚 筋脉刚柔未济 心神怯弱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示意图
理论学说
病理特点
稚阴稚阳
发病容易
感冒、咳嗽、肺炎
疳证、食积、泄泻
解颅、五迟、五软、 佝偻病
肝常有余 肝火上炎、肝阳上亢,
动风惊厥
发育过程中,无论在机体的形态结构方面, 还是各种生理功能活动方面,都是在不断地、 迅速地向着成熟完善方面发展。年龄越小, 生长发育的速度愈快
(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纯阳”学说
—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纯”—小儿先天所禀赋的元阴元阳未曾耗散 “纯”
表达小儿未经情欲克伐,胎元之气尚未耗损
“阳”—小儿的生命活动,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
1.发病容易 (5)
心常有余—神志昏迷,啼哭无常 ——心火旺盛,心神 怯弱;烦躁惊乱—心气不足
肝常有余—病理—肝火上炎、肝阳上亢实证—肝风抽 搐,动风惊厥—高热热甚灼筋
小儿感受外邪,易从热化火,,邪热内蕴,内陷心包则 惊悸、昏 迷,引动肝风,则抽搐,肝风心火交相煽动, 则火热炽盛,真阴内亏,柔不济刚,筋脉失养,出现高 热、惊厥、昏迷。
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生理现象
(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纯阳”学说不同观点
1.病理状态 “大概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也” 《宣明方论.小儿门》 “夫小儿八岁以前曰纯阳,盖其真水未旺,心火已炎” 《医 学正传.小儿科》 “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 《幼科要略.总论》
——指在病理状态下,因为机体阳亢阴亏,所以容易从热化火
食管:弹力组织和肌肉组织发育不全;
病理生理课件PPT课件

转化医学与病理生理学
转化医学的研究目标是实现基础 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为 病理生理学提供实际应用的价值。
通过转化医学的研究,可以将病 理生理学的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 临床实践,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
性和治疗效果。
转化医学还有助于发现新的药物 和治疗方法,推动病理生理学的
学科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体外实验
利用人体或动物的组织、细胞、器官等进行离体实验,研究特定条件 下的生理或病理过程。
细胞培养
将人体或动物的组织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模拟体内环境,研究细胞 生长、分化、代谢等过程。
转基因和基因敲除技术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成,研究基因对疾病的影响。
临床研究方法
临床观察
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和 体征,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 和患者的生理变化。
病理生理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
人类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 富的病理生理知识,如《黄帝内 经》等古代医书中记载了许多有
关疾病发生、发展的理论。
近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病理生理 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 不断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成果,
不断完善和发展。
现代
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新 兴学科的兴起,病理生理学的研 究领域不断拓展,为疾病的预防 和治疗提供了更加科学和有效的
稳态失衡
机体内部各种生理活动都有一定的稳态范围,如果这种稳态被打破, 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基因突变与表观遗传学改变
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学改变可以导致细胞功能异常,进而引发疾病。
疾病发生的过程
起始阶段
疾病发生的起始阶段,通常是由 于某种原因导致的细胞或组织损
伤。
进展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特点
2, 临床表现: 体重增长示意图
14 12 10
3倍
8 6 4 2 0 出生 一岁 二岁 三岁
生理特点
身高增长示意图
100 90 80 70 60 三岁
生理特点
3.“纯阳”学说: 小儿在生长发育,阳充阴长 的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 发育迅速,好比旭日之初生, 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 欣向荣。
病理特点 (二)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对各种治疗反应灵敏;
较成人易驱康复;
病情单纯。
思考题
1. 试述小儿的生理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2. 解释“稚阴稚阳”、“纯阳之体”、
“脾常不足”、“肝常有余”的含义 3. 何谓易寒易热、易虚易实?举例说明。
病理特点 (一)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病理基础: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阴 阳二气均属不足。
1, 发病容易的主要表现: ⑴脾胃疾病: ⑵肺脏疾病: ⑶肾脏疾病: ⑸心肝疾病: ⑷时行疾病:
病理特点
⒉ 传变迅速的主要表现:
⑴易虚易实: 是指小儿一旦患病则邪气易实而正气易 虚,所谓“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实证往往可以迅速转化为虚证,或虚实 并见之证;虚证亦可兼见实象。 ⑵易寒易热: 是指小儿疾病过程中,由于“稚阴未长” 易见阴伤阳亢,表现为热证;又由于 “稚阳未充”,则易见阳气虚衰,表现 为寒证。且易于相间为病。
生理特点
3.“稚阴稚阳”学说: 小儿无论在物质基础与生理功 能上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
生理特点
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1.含义: 生机:指生命力、活力。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指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无 论在机体的形态结构方面,还是 各种生理功能活动方面,都是在 迅速地,不断地向着成熟完善方 面发展。
生理特点
“稚阴稚阳”与“纯阳”的关系
(1)前者是-机体柔弱,阴阳二气均 较幼稚不足。 后者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生机 蓬勃发育迅速。 (2)二者共同构成了小儿生理特点的 两个方面
病因特点
外感因素 乳食因素 先天因素 情志因素 意外因素 其他因素
病因特点
(一)外感因素 “六淫邪气”致病: 风寒、风热最易引起发病 燥、暑引起肺胃阴津不足、气阴两伤 六淫直中人体引起发病 六气易从阳化火 “疫疠之气”致病: 易于发生与流行。
小儿生理病理
生理病因病理特点
生理特点:
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病因特点:
外感、乳食、先天、情志、意外等
病理特点:
一.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二.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生理特点
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1,含义 概括地说明小儿处于生长时期,其 机体脏腑的形态未曾成熟,各种生 理功能未曾健全。 2,主要表现: (1)脾常不足 (2)肾常虚 (3)肺脏娇嫩
病因特点
(二)乳食因素
失序 失时 失节 失洁 (三)先天因素 遗传 孕母 产伤 (四)情志因素 心神怯弱,易伤惊恐 缺少关爱,损伤心脾 溺爱过度,心理疾病
病因特点
(五)意外因素
小儿缺少生活自理能力及判断 能力,容易受到意外伤害。 (六)其他因素 环境及食品污染、放射性物 质损伤、医源性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