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实验演示教案

初中物理实验演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对物体自由下落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重力的概念及作用。
2. 物体自由下落的规律。
3. 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重力的概念及作用,引出本节课的实验内容。
2. 实验器材:准备两个相同的球体、一个尺子、一个计时器。
3. 实验步骤:(1)将两个球体分别挂在尺子上,确保球体能够自由摆动。
(2)让一个球体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同时启动计时器,记录下落时间。
(3)重复步骤(2),分别记录不同球体的下落时间。
(4)比较不同球体的下落时间,分析重力对物体自由下落的影响。
4. 实验现象:观察到不同球体的下落时间基本相同,说明重力对物体自由下落的影响不大。
5.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发现,不同质量的物体在同一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的时间基本相同。
这是因为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重力对物体自由下落的影响不大。
6. 控制变量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即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球体的质量,以观察重力对物体自由下落的影响。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分析问题,得出科学的结论。
7. 总结:通过实验探究,我们了解到重力对物体自由下落的影响不大,物体自由下落的时间主要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
同时,我们学会了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提高了实验设计能力。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重力概念及物体自由下落的规律。
2. 思考如何运用控制变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了重力对物体自由下落的影响,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控制变量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分析问题。
但在实验设计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提高实验的趣味性。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

易就取 得 ,有 利于 学生 课下 自己进 行实 验 ;可 观 性 :这
是针 对实 验现 象 与实 验流 程而 言 的 ,初 中生受 到 自身知
识 结构 的影 响 ,对 于 明显 的实 验现 象 和实 验 流程 才 能够 深入 理解 ,而且 明显 的实 验现 象可 以有效 地激 发 学 生学 习 的兴趣 ,促进学 生 学 习 ;探 究性 :任何 演示 实验 都是
刍 谭 程 两 屯
E C R I II 靛 S 鞍C 主 W U . C ! t R M 嚣 鱼 }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
林 英
( 福建 省福 州市 屏东 中学 ,福建 福 州 3 0 0 ) 5 0 3
摘 要 :初 中物理 是一 门比较重要 的课 程 ,它充 分显 示 了人 类 的创新 精神 与 实践精神 。在 初 中物 理教 学
随着 教学 改革 的推进 ,初 中物 理 教学 不再 单 单要 求 教 师教 会学 生 物理 知识 ,同时还 要 求教 师要 运用 各 种教 学 方法 .提 高 学生 的学 习 主动性 与 创造 性 ,尤 其是 在 实
验 教学 过 程 中 ,学 生综 合 能力 的培 养尤 为 重要 。而 物 理 课 堂 演示 实验 ,对 于 提高 学生 学 习物 理 的兴趣 ,有 不 可
大 家都 坐 过车 ,谁 能告 诉 我们 ,在 车子 启 动 与急 刹 车时 你 是什 么 感觉 ,你 的 身体 有什 么 动作 ( 生积 极 回答 ) 学 ?
将 一些 带 有 附加条 件 的结 论弄 混 .这 时候 。教 师 以课 堂 演 示 实验 “ 翻 ”看 似简 单 的结论 .会 为学 生 带来 新 奇 推 的感 受 .并 留下 深刻 的 印象 ,激 发学 生学 习 的兴 趣 。同 时学 生 亲 自参与 到实 验 过程 中,还可 以促 进 学生 分析 问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演示实验优化策略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演示实验优化策略一、引言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当前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器材不足、实验设计不合理、学生参与度不高等,这些问题影响了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
因此,优化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演示实验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实验设计、教师和学生三个角度出发,探讨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优化策略。
二、实验设计优化1.增加探究性实验:传统的演示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即教师演示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学生被动接受。
为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应该增加探究性实验的比例,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分析数据等。
2.增加趣味性和生活化:演示实验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物理规律。
同时,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改进实验器材:针对现有实验器材不足或不合适的情况,可以尝试改进现有器材或开发新的实验器材。
例如,可以利用废弃物自制教具,既环保又实用。
三、教师角度优化1.提高教师实验技能: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
同时,教师应该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准确地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
2.注重引导和启发: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演示实验后,可以让学生思考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地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注重实验教学评价:教师应该注重实验教学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应该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互相学习。
四、学生角度优化1.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学生应该认真观察演示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地方。
同时,学生应该学会记录数据和分析数据,培养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
2.培养动手能力:学生应该积极参与演示实验,亲手操作实验器材,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初探

关键 词 : 初 中物 理教 学 演 示 实 验 可 视 度 趣 味 性
学 生 分 组 实 验
实 验 教 学 包 括 教 师演 示 实验 和 学 生 实 验 。 演 示 实 验 是 教 师 利用 课 堂 时 间 为学 生 演 示 ,在操 作 的 同 时 又 引 导 学 生 对 实 验 进 行 观察 、 思 考 和 分析 的一 种 实 验 教 学 方 式 。 它 能 化 抽 象 为 具体 , 化枯燥为生动 , 把 要 研 究 的 物 理 现 象 清 楚 地 展 现 在 学 生 面前, 从 而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兴 趣 。它 是 学 生 实 验 的前 提 和示 范 。 是 培养 学 生 观察 能 力 和实 验 能 力 的 基 本 途 径 .是 实 施 素 质 教 育 的基 本 方 式 。它 在 初 巾物 理 教 学 中 具 有 十分 重要 的作 用 。 通 过 多 年 的教 学 实 践 , 笔 者 认 为 在 初 中物 理 教 学 中 . 要 充 分 发挥 演示 实 验 的作 用 , 不仅要开足演示实验 。 还 应 做 到 以 下 几点。 提 高 实 验 的 可视 度 演 示 实 验 最 基 本 的 目 的 是 将 实 验 过 程 和 现 象 展 示 给 学 生, 让 其观察 , 如果学生无法 观察或观察 的清晰度低 , 那 演 示 实验 就 有 名 无 实 、 形同虚设 , 白 白 浪 费课 上 宝 贵 时 间 。 在 看 不 清 实验 现 象 时 , 学 生 会 不 自觉 地 站 起 来 , 特 别 是 后 排 学 生 。 在 教 师一声声 “ 安静 ” 、 “ 坐下 ” 声 巾, 学生期 盼的心情 、 求 知 的 欲 望 被扼 杀 了 。学 习 效 果 自然 不好 。因此 . 教师 要 想 方 设 法 提 高 演 示 实验 的 可见 度 。 方法 一 : 增 加 演 示 实验 的高 度 。 例如 : 演 示 电路 的连 接 、压 力 的作 用 效果 等 实 验 .可 在 讲 台 上 加 一 张 凳 子, 在凳子上演示 , 使所有学生都能看到。 方法二 : 放 大 实 验 现 象, 放 大 的 途 径 有 三 条 。 一 是 将 小 的仪 表 换 为大 的仪 表 : 二 是 将 微小 现象 放 大 ; 三是充分利用投影 、 视 频 展 台 将 实 验 投 影 到 大屏 幕 上 , 其 可 视 度 当然 会 大 大 提 高 。方 法 三 : 将 实 验 器 材 拿 到 学生 巾 间演 示 。 如研 究 磁 铁 周 围 的磁 场 分 布 时 , 可 以将 洒 有 铁 屑 的玻 璃 板 拿 在 左 手 上 , 将磁铁拿在右手上 , 走 到 学 生 面 前 再 演示 。学 生 看 到被 磁 化 后 铁 屑 的 分 布 形 状 后 往 往 感 到 很 新 奇 , 同时 会 留下 深 刻 的 印 象 。方 法 四 : 创 造 条 件 变 不 可 视 为 可 视: 最 典型的例子是观 察光的传播路 线时 . 用激光手 电发光 . 存 其 传 播 路 线 上 散 布 烟 雾 .光 在 液 体 巾 传播 时 在 液 体 巾撒 些 面粉 等 , 其 可 视 度 会 大 大 提高 , 效果也十分显著。 二、 增 强 实 验 的 趣 味 性 在 物理教学 中, 若 能 充 分 发 挥 实 验 的 趣 味性 、 奇 异性 、 多 变性 . 就 能 创 设 生 动 的情 境 , 使 学 生 思 维 活跃 、 兴 趣 倍 增 。因 而, 增 强 实 验 的 趣 味 性 是 提 高课 堂 教 学 效 率 的有 效 途 径 。 例 如 在 学 习平 面镜 成 像 时 , 我 设 计 了“ 镜 中认 字 比赛 ” 实验 , 即各 学 习 小组 派一 个 代 表参 加 比赛 .每个 参 赛 选 手 坐 在 竖 直 放 置 在 墙 上 的 大平 面镜 前 .在各 个选 手 的 身 后 展 示 一 张 写 有 文 字 的
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研究论文

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的研究【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是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物理学实验,是一种比较直观的教学手段。
通过演示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物理概念,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物理知识,同时还可以让教师更形象地讲解物理概念、现象和规律,培养学生自身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等。
【关键词】:课堂演示实验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内容是比较复杂和抽象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一些直观性强的知识结合实验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因此,教师结合课堂演示实验讲授新知识或复习旧知识,学生不仅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有关知识,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各种实验仪器并能正确规范地使用,在以后的物理实验中,能够独立高质量地完成每个实验。
所以,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之一。
1.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现状初中物理主要研究的是声、光、电、热、力、能量等现象,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几乎每节课都穿插了实验内容,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能深刻地掌握物理知识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运用这一直观教学手段。
这就要求学校要尽可能添置各种必备的实验设备和用品,以满足教学要求;这样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对教材上的每个演示实验都能在课堂上都一一加以演示,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 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的意义(1)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通过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现象,使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中学习,这样比较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旦被调动,接受知识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2)传授学生物理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演示实验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演示实验的思路、设计方法、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过程及实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地分析和说明。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文本文档

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避免在演示实验操作中,自身操作不严谨,不规范,随心所欲,这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深深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规范。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和演示实验时应注意以下要求:
2.实验要新而有趣;
3.要富有启发性。
4.实验要小而具体;
<二>. 演示实验的设计要密切结合课堂教学的各环节的目的要求
1.引入新课
目的: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建立初步的印象
操作方法:在新课前用简单器材,做一些有趣的实验
一.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
1.实验操作与要说明的问题的侧重点相适应
2.实验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
3.实验现象有利于学生观察
二.演示实验设计的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演示实验实质是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其原则是:
1.实验要围绕明确的教学目标;
2.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
目的: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以明确的实验条件,通过观察化物理概念
目的:在已有实验基础上,变换条件,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扩展学生的思维。
操作:新授课后进行。
4.探究规律
目的:设计实验,取得实验数据,从中分析找出规律。
操作:边演示边讨论
总之,在演示实验教学中,要避免忙于操作,应注意引导学生思维,还要让学生看到现象,记住结论,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重构

! M O 生 T 筮 H E ! R ! L 塑I A N D 上 _ 2
3 . 1科 学准 确性 结 课要 以科 学 为指 导 ,向学 生传授 科学 的知 识和 技 能 ,并结合 教材 自 然 地进 行 思想教 育 ,不可信 口开河 。 3 . 2 明确性 结 课 应从教 材 内容 出发 ,紧扣 目标 和 学生 实际情 况 ,采用恰 当 的方法 , 或从 重难 点拨 ,或 从智 力开 发 、思想 教育 予 以引 导,针 对性 强 ,不 可面面 俱到 ,不 分主 次 。 3 , 3 言简 意赅 富启发 性 结课应 重 点突 出 ,切中要 害 ,画龙 点睛 恰到 好处 ,语 言精 炼干净 利 落 。 要给 学生 以启 发 ,要“ 点而 不透 ,含 而不 露 ,意味 无 穷” 。这样 才 能开 启学 生思 维的 阐 门,激起 思维 火花 ,有助 于 思维能 力 的培养 ,才 能收 效 良好 。
3 . 6 多样 性
结课 有法 ,但 无 定法 。它 要求 教师 匠心独 运 ,既 要知 常又 要晓 变 。因 此 ,在 设计 结课 时 ,一定 要考 虑到 教学 内容 的不 同 ,知识 的难 易 ,学生 的 特 点等 各方 面情 况 ,形式 要新 颖 ,多种 多样 ,不 拘一 一 格 。结课 时 ,各种 方 法 可 以综 合利 用 。 总之 ,结课 有法 ,但无 定法 ,贵在得 法 。课 堂 结课也 是 艺术 ,应 有“ 画 龙 点睛” 之效 ,不 可忽视 。
物理 是一 门以实验 为基 础 的学 科, , 其 中包 含大 量 的演示 实验 。物 理演 示 实验 主 要是 教 师用 物 理仪 器 和 实物 进行 的实验 演 示 , 还包 括 教师 在课 堂 上 出示模 型 、实物 ,用投 影 教具进 行操 作演 示 ,放 映物理 录像 片 、电影片 、 幻灯片等声像教学片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模拟的演示。物理演示实验是 帮助 学 生建 立物 理概 念和 规律 ,理 解和 掌握 物理 知识 不可 缺少 的手 段 ,也 是 塑造 学生 科学 精神 和培 养 良好 品德 ,促 进 学生 由形 象思 维 向抽象 思维 转 变 的有 效途 径 。新一 轮物 理课 程与 教学 改革 要求 重构 新型 的物 理演 示实 验 教 学理 念 ,演示 实验 教学 的 目的开 始从 知识 本位和 训 练技 能本位 转变 到 以 学 生发 展为 本 :演示 方 式从验 证性 实验 为主 转变 为重 视探 究性 实验 ;演 示 实 验教 学过 程从 老师 中心 转 向关注 学生 主体 ,因此在 课程 标准 理念 下 的物 理演 示 实验 的设 计就 要 更加科 学 、更加 精细 。本 文就 新课 程下 初 中物理 演 示 实验 教学 的重 构作 一些探 讨 。 1 更新 实验 教学 理念 .拓 宽物理 实验 的教 学范 围 新 课程 标准 要求 初 中物理 教学 要培 养学 生对科 学 实验 的兴 趣 ,为培 养 具 有较 高素 质 的未来 社会 公 民服 务 。新 课程 标准 下 ,教学 的 内容要 从实 验 和 观 察 、探 究和 总 结 、应用 与延伸 上展 开 设计 ;教 学形式 要 从课前 的 实验 准 备 、课堂 的 实验操 作 、课 后 的实验 教学 反思和 改进 、课 外 参观 、物 理知 识 讲座 、学 具和 教 具 的制作 等方 面进行 设 计 ;实验 教学 的评 价要 结合认 识 能 力 、观察 能 力 、动 手 能力 、推 理能力 、 设计 能力和 数据 处 理能力 等 方面 进 行 设计 , 同时应增 加 学生 的互 评和 自评等 相关 的 内容 。新 课程理 念 下仅 仅 靠课 本 中有 限 的演 示 实验和 学 生分组 实验 ,已经 不能满 足 教学 的需 求 。 按 统 一计划 组 织好课 外 活动 ,配 合和补 充课 堂 实验 教学 是一 个很好 的解 决 办法 。例 如 :利用 光学 原理 让学 生 自制望 远镜 或潜 望镜 ,利 用 马德堡 半球 实验 原理 组织 学 生进行 拔河 比赛 。 为了减 少盲 目性 ,提 高课 外活 动 的实效 性 ,还须注 意 以下 几 点:一 是要 针对 教材 相关 内容 ,保 证课 堂和 课外 的 内 在 联 系 ;二是 要针 对学 生 的心理 需求 ,使 活动 具有 趣味 性 ;三是注 意 活动 的可 行性 ,四 是要做 好 引导 、督促 、检查 和评 价 。 2 注重演 示实 验导 入的情 景化 。激 发学 生的学 习兴趣 物理演示实验是物理课堂教学课堂的一部分,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 过程中,演示实验所起得不同的,有的演示实验是用于创设问题情景,以激 发学 生的学 习兴趣 :有 的是演 示实验是用 于提供感 性认识 ,引起学 生思考 ; 有 的是帮助学 生形成概 念 ,发 现规律 ;有 的是用 于深化和 巩固物理 知识 ;等 等 ,但 所有 的演 示实验 的导入 应该纳入 教学设计 的范畴 ,在生活化 、理论经 的背景 中引入 演示实验 ,学 生会各感亲切 ,从而 形成对科 学美 的一 种 向往追 求,当学生全神贯注于观察实验时,他们会感知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采用情 景化 的教学 方式 也符合 从生活走 向物理 的新课程理念 。 例如:“ 大气压强’ ’ 一节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提供大气压存在的感性认 识,教学中设计了~ 张纸托起一杯水” 在展示实验仪器的步骤中先提供一个 学生熟悉的情景引入演示实验,拿着一个教师事先准备用纸板盖好的空杯。 反它 们倒立 ,可 以看到纸板 在重力 的作用下从杯 中掉在 地面上 ,在学生观 察 到常 见生活现 象 的基础上 ,再开始进 入演示实 验主体 ,在杯子 中注满水 ,将
浅论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

一
、
初 中学生 思维正处 于具体形 象思维 向抽象逻 辑思 维过 渡 的阶段 , 中形 象思维仍起 重要作 用 , 其 抽象思维 正在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 ,学生仍 习惯于靠经验材料判断分析 事物 , 不 善于从理论上进行推导。初中生的心理 的另一个特点是好奇 心强, 喜欢探索自然的奥妙 , 兴趣广泛、 强烈 , 但缺乏深度和 稳定性 。如果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进行实验就可以激发学生 的好奇 心 , 培养探索 自然 的兴趣和献 身科 学的精神 。例如在 学 习” 液体 内部压强 ” 。 生容易 接受液体 内部存在 ” 压 时 学 下 强 ”因为有” , 液体受到重 力作用 。 层下压” 层 的直观 形象作基 础, 而对 液体 内部 存在” 向上 的压强 ” 却不易接受 。 又如在学 习” 的作 用是相 互的” 力 这一 问题 时 。 学生容易理解 人拉车 前 进时人对车的拉力, 因为有” 人拉车 , 车随人前进咱 直观形象 9 作基础,而对缺少直观形象的车拉人的反作用力却很难理 解 。所 以在初 中物理教学 过程 中 , 要广泛联 系学生常见 的生 活实例 , 用形象化 的语 言 、 、 实物 实验 、 投影等 。 生在获得 使学 感性认识的基础 上发展抽 象思维能力 。 从记忆角度分析 , 结合 实验讲解 的物理规律远 比单纯 的 语言讲解留下的印象深刻 、 远。有人做过形象的比喻 : 久 一幢
强 实验 的可 视 性 。
而让你读一遍作家对这一大楼 的文字 表述后 。 复认 这一 再去 指定的大楼 时, 始终比不上” 你曾看一眼的功夫 ”原 因是前者 。 瞬间建立起来的神经联 系是一种立体 的网状结 构 。 而后者 是依次性 的链状结构。所以 , 在物理教学中把概念 、 规律通过 演示实验转化为物理形象 , 便于学生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274-02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由老师演示实验过程给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然后分析、总结物理规律和结论是实验教学中最直接、最基本的教学模式。
笔者在实践中感受到:通过成功的实验演示,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直观、生动;学生通过观察新奇的实验现象,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来自于生活之中生动的、鲜活的实验素材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正情绪;积极引导学生对实验观察、分析,学生经过了一个系统的、多感官的思维活动过程,有益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基于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主要功能,笔者认为很有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演示实验教学。
1把好奇心摆在实验前
学生的好奇心一旦受到激发,便会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在演示实验前,根据实验中将出现的实验现象提出一些简单且有趣味的问题,在学生的心里制造悬念,让学生带着悬念来参与实验的观察。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同学有没有见到过用倒置的杯子来盛水呢?”先利用这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的确实验的两个构成部件:水和杯子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件,可是“倒置的杯子来盛水”好像有点不可思议,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受到激发,想一看究竟有没有可能,此时,演示实验:在盛满水的杯子上盖上大小适宜
的卡片,或举起后突然倒立,或倒立一手抓着杯子、一手托着使其到一定高度托着的手突然离开,看到杯子中的水很平静,根据实验演示的现象逐步引入《大气的压强》。
2提高实验的可见度和学生的参与度
演示实验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的现象总结物理规律,因此,实验的可见度很重要,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观察到实验现象,观察的重点部位的实验现象要突出,重视物理现象的细微之处,确保学生观察到实验现象的全貌。
关于提高实验的可见度,首先要选好合适的位置放置实验台,对于实验中将出现的重要现象可以先提出来要求学生在观察中多加注意,特别重要的现象应该多重复几遍,以便学生都能看到,还可以把学生“请上来”或让实验“走下去”让学生和实验的距离得以缩短。
演示实验不能是教师的“独角戏”,学生仅是旁观,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同时,教师自导自演,学生对结果半信半疑,由于没有足够的体验难以确定结论的真实性;另外,演示实验缺少了学生的参与,课堂的气氛凝滞而不活跃,缺少生成。
师生合作,让学生参与到演示实验之中,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提高课堂的活跃度,使课堂充满期待和变化,由学生走上台去实验,让学生对实验所得的结论有种亲切感,大大提高了结论的可信度。
3演示实验要朴素、简易
不是所有的探究都要学生亲自操作才是最好的。
有时演示实验更能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益。
朱正元先生曾留下“坛坛罐罐当仪器,拼
拼凑凑做实验”的至理名言,演示实验的仪器越生活化、朴素,越能激发学生的亲切感,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实验的有效性是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后,学生的能力获得具体的提高、科学素养得到进一步发展,不是去看实验是否华丽、是否热闹,而应该关注于学生在实验教学中有没有收获、收获多不多。
实验教学应为了提高教学的效度,不应追求奢华和热闹,而应该追求在朴素中找到实效,有时演示实验比分组实验更能提高教学的效益。
例如,孤立地看“小孔成像”实验的教学,让学生独立探究、观察,似乎很是符合课改的理念。
但在人教版、苏科版、沪科版等教材中,“小孔成像”的成像性质虽然是教学难点,但本节课教材的重点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果采取分组实验自主探究,所花费的教学时间与教学目标相背离,从学生认知角度来说有拔苗助长之嫌。
选取生活中常见的素材做演示实验,比如选用白炽灯、蛋糕盒、半透明膜等器材,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对于重点过程再用flash课件模拟展示,完全可以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实验的教学效率。
李政道先生说过:“自己动手做的仪器,永远比买来的好。
”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尽量拿来学生身边的物品、材料、玩具等废旧资源,这些资源具有取材方便、成本低廉、结构简单、操作简易、效果生动等诸多优点,由于取材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保持了物理过程“原汁原味”。
除了降低成本外,学生看到来自于身边的材料摆在自己的眼前,除了亲切感以外,更增加了好奇心:“它们可以做什么啊?”带着疑虑思考将要发生的神奇事件,注意力格外集中。
另外,高规格高成本的仪器,操作性不强,而且担心学生把仪器弄坏不敢上学生来参与实验的演示,自己找的生活中的低成本的材料就不同了,可以多次演示,甚至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自主的探究,学生能很从容地观察规律形成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对知识和规律的主动建构。
4重视演示实验的拓展和改进
演示实验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跃跃欲试,如果此时重视演示实验的拓展,给演示实验配上简易的学生随堂小实验,那么学生实验的参与度和教学效果就提高了。
例如,引导学生观察《音叉振动发声》的演示实验后,要求学生大声读课文或唱歌,以两手轻捏喉管感知声带的振动;还有演示《摩擦起电》实验时,引导学生以塑料钢笔杆在头发上摩擦后发现其能吸引小纸屑,加强学生对实验的参与。
教材中的演示实验的设计不可能对每一位学生都是最适合的,有时还会因为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完成书本上的演示实验。
这时就需要教师做到因材施教,根据教学条件,依据学生学情,对教材的实验安排进行改进,设计好演示实验的方案,使其适合所教学生的学情,有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科学素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