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微写作例文
2015年北京中考微写作

2015年北京中考微写作第一篇:2015年北京中考微写作北京市中考微写作教学目标:1、明确微写作的写作指向。
2、掌握各种类型的写作重心。
(一)观点阐述(议论)类【2015西城期末】(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
(10分)2014年12月19日,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人民网评选出了2014年中国年度汉字——“法”。
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法治”为主要议题,这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第一次。
无论是“治”国、倡“廉”,还是抗“霾”、建“网”,“法”都是必要的前提和保障。
“法”字具备相当的概括性,因此成为2014年的中国年度汉字。
哪个汉字能代表你的2014年呢?请写一段小演讲稿,选出你的2014年度汉字,并告诉大家你选择这个字的理由,让听众了解你2014年的人生主旋律。
(内容符合要求,语言通顺,150-200字)【2015密云期末】(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
(10分)21.体育课上李勇和王强因为玩篮球发生身体碰撞,几句话不合两人竟然动手打了起来,幸好被周围的同学及时拉开了。
但回到班里,李勇发现自己的腿上有一小块淤青,他气汹汹地找到王强,要他带自己上医院看病,说自己腿疼,要去拍片照X光。
作为他们的好朋友,你该如何调解这件事,和谐他们的关系?请把对他们说的话写下来,不超过200字。
【2015朝阳期末】(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
(10分)春节家宴,亲朋欢聚,小明却和爸爸却发生了争执。
为了能更清楚地观看节目,小明想坐在正对电视机的座位上,爸爸说这个位置应该给家族里最年长者坐。
小明不高兴地说:“都什么年代了,人人平等,还讲什么尊卑!再说,你们都爱聊天,不看电视,我坐那里正好。
”作为同龄人,请你根据前面两篇关于“礼”的文章,针对小明的话,写一段文字,表明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语言通顺,字数在150-200之间)(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
(10分)22.“曲圣”关汉卿骑着侧倾疾驰的摩托,欧阳修坐在电脑前聚精会神地上网,大词人辛弃疾举着双手摆出“V”字造型……这一幅幅涂鸦就出现在中学生的课本上。
2015年高考作文范文5篇

2015年高考作文范文5篇2015年高考作文范文一:捕捉美景,品味世界当生命的声音被市井喧嚣淹没,我们已逐渐失去了捕捉美景的欣赏力。
在社会大机器的无情打磨下,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被粗糙地打磨,进而,用来捕捉美景的双眼被甚嚣尘上遮蔽。
因此,这个浮躁的时代更加需要小刘般用真情捕捉美景的细致之人,我们由此可以在他的带领下品味世界的万种风情。
巴赫金曾如是感慨道:“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
”没错,因为喧哗,所以茫然;因为茫然,所以麻木。
日趋麻木的灵魂对近在眼前的美景熟视无睹,更何况遥远天际的美景盛宴?我们不奢求走遍千山万水,只求不丧失那心中最原始的对美的捕捉。
可令人恐惧的是,当下,无数人正在迷茫中坠入深渊。
幸好,小刘的出现不仅救赎了正在堕落的麻木者,也唤醒了全社会对美的用心探索——这种平凡却伟大的善行难道不更具有风采吗?名校毕业,收入颇丰的梭罗在看破浮华后毅然选择放下一切,隐居于市井喧嚣中探寻美景。
于是,一位富有哲思的诗人在他家乡的瓦尔登湖畔修建陋室,迸发着前所未有的思维火花。
在那个没有相机、没有博客的世界里,他无法将美景与其他人分享,就与自我进行着灵魂对话,在“把观察四季当作职业”的美好日子里,感受着四季别样的风情。
梭罗,一位诗意栖居的哲人、诗人,用双眼认真捕捉被人忽略的四季变幻,在静静观察中丰富灵魂,用丰盈的心品味着最本真的自然。
当看到“背包客”谷岳背上行囊穿越美洲的快乐惬意时,我向往着如他般的灵魂自由。
为了捕捉生活中真正的美景,他敢于放下高薪工作,与友人载满梦想走向北方。
美景,是从北极到中美洲一路向南的物换星移,更是其在旅途中经历的酸甜苦辣。
他们用双脚丈量世界的广度,用透明的心灵记录下旅行中的种种体验,带领我们走向生活的本质。
缪尔有言:“我发现,走向世界就是走近内心。
”当我们真正地用敏锐的双眼捕捉美景时,会发觉在对世界的品味中多了一份孩子般的惊奇。
这惊奇,是川端康成偶然间发现“凌晨四点,看海棠花未眠”的闲情;更是刘海粟于平凡之中“看云卷云舒,听花开花落”的淡然。
2015年高考作文范文精选5篇

2015年高考作文范文精选5篇2015年高考作文范文精选一:智慧从麦香里飘出满眼金黄的麦子呵!但外公并没有笑。
他干皱的嘴巴在风里微微颤着。
风倒是清爽,可此时吹在他脸上,显得苍凉。
天暗下来,灯光星星点点被夜引亮,风吹进外公心里,绕了十八个弯子愣是没绕出来。
收成好,麦子却卖不出去了。
这对于农人来说,是无比煎熬的。
外公是拿捏过故事的人,饥荒岁月曾经慢慢熬过,眼前的困境无疑打不垮外公。
外公并不识字,但不乏智慧。
这智慧,常常从麦香里飘出。
金黄的麦子们很快被处理。
它们脱去了壳儿被不停地、一道一道地碾压,变成碎儿,变得末儿。
麦子粉出来了。
外公眉眼弯弯,喜不自禁。
他征得家里人同意,买来器械,将麦子粉进行深加工,再出售。
这样一来,麦子都能卖出去了。
他还替村里别的人家加工麦子。
小小成本,又做了好事,外公乐得自在。
外公留了些麦子粉,做成不同样的食品吃。
虽是同样的原料,但尝起来还真是不重味,妙得很。
冬日的阳光斜斜地射进了院墙,腊肉香肠悠闲地挂在竹篙上晃荡,它们早已被阳光和风熏出了紧瘦的奇香。
外公把秋天里收的麦子碾成的麦粉炒熟,又和上各种不知名的食材,做成他自创的糕点。
一盘腊肉,一碟香肠,一碗外公自创小糕点,他的日子活色生香起来。
麦子卖不出去,外公用智慧将它们抬得高高的。
麦子们也好不骄傲。
可充满智慧的外公能改变所有麦子的命运吗?他总是叹气,可惜了这些好东西,可惜了他们在田地里弯得直不起来的腰!他开始鼓动村委,将他的创意和想法带到更多的地方。
麦子壳能做枕头芯,麦子粉能做蛋糕,麦子炒香了存起来做大麦香茶也是极有味的……他说得头头是道,他说得真诚恳切。
他的不依不饶让我心疼起来,他的话里饱含了无奈与不舍。
他的智慧在麦子生长时一并发芽。
外公不想辜负麦子,所以他得用智慧救救它们。
在后来的好几年,我闻到麦子香都能想到外公,以及从麦香里飘散出来的小智慧。
也深,也长,也久远……2015年高考作文范文精选二:晚晴里智慧的灵蝶在乌镇,一只灵蝶款款飞起,飘洋过海,又缓缓停留在历史的扉页上。
初中2015级学生优秀作文 Word 文档

微风中的葡萄藤那抹鲜亮的绿,在灰白色的水泥墙上格外显眼,微风习习,绿意泛起一丝丝涟漪,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惬意。
这,就是我家空地的葡萄藤。
我家有个不大的小空地。
正因不大,才格外得到外公的珍视。
外公对这片小土地寄予了厚望,这片神奇的土地果然不辜负外公,春开桃花,粉嫩动人,夏生栀子,香气扑人,秋开傲菊,英气逼人,冬结腊梅,寒气傲人。
在这四季的变换中,我带着焦急的等待与发现的惊喜,对神圣的花开有些着迷,对外公也多生了几分敬意。
花儿固然美,可外公还不满足,他像个贪婪的顽童,更期盼那可口的瓜果。
于是,在一个温暖的春日,他种下了葡萄,任凭那羸弱的藤在空气中无依无靠的伫寄。
我不免有些担心。
负载着外公和我的希望,那藤儿在微风中晃悠悠的愈长愈快,爬上花台,爬上屋顶,甚至将要逾越那不可侵犯的灰白墙!外公急得团团转,我也不知如何是好。
平素未收获的邻居情谊,现在如何是好!果然,像猜透了我们的心思,那藤儿翻越了墙头,躲到邻居屋中。
这下全完了!我沮丧地想。
几个月的辛苦全部都拱手让给别人了。
我不由得叹了口气,而外公却在苦苦思考对策,没有我的颓丧,他显得神采奕奕。
夏天,一个充满惊喜的季节。
阳光慵懒地投向大地。
我家的葡萄藤上,手掌大小的葡萄叶已初长成。
阳光透过绿叶,被滤成了地方那些随风摇曳的影。
结果的那天,近了,可我去收获了那可人的果实。
我有些恼火。
一天清晨,天空微熹,我拨开那密密层层的绿叶,晶莹的玛瑙紫珠隐约可见。
好不容易按捺住心中收获的狂喜去告诉外公,而外公却挥舞着大剪子要把葡萄赠与邻居。
我不解,他却只笑笑。
我随他敲开邻居家的门,邻居接过葡萄不知所措。
当日中午,邻居也手捧一盘葡萄,敲开我家的门。
我有些懵了。
如今,微风中的葡萄藤已不在瑟瑟发抖,它横跨在灰墙中央,地位却不再尴尬。
自那以后,外公和他的葡萄藤,织成回忆,锁进我心。
被暖风拨动的心弦梢头严凉的风还在嘶鸣着,屋内,一杯热开水不知被谁递致了桌前,腾腾热气暖了心田。
初一刚来时,在陌生的人群里,我注意到他。
2015山东高考零分作文精选.doc

2015山东高考零分作文精选在我长出我的第三片叶子的时候,我旁边的土地里长出了一个绿芽。
她真漂亮。
只长了三片嫩叶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她的漂亮,嗯,她就像太阳一样。
我生命里出现的最漂亮的东西就只有太阳了。
她嫩到还没有睁开眼睛。
正好我可以光明正大的看她,不用像看太阳那样迷着眼睛。
我也在期待她睁开眼睛。
这是我每天除了期待太阳出现,期待自己长第四片叶子之外,第三件期待的事。
在我努力长出第四片叶子的时候,我看着她正在努力的抬头。
我突然变得好紧张,我不知道该怎么跟她打招呼,不知道该从何处开始介绍这个范文TOP100世界,更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偷偷看她。
我开始晚上在心里准备着各种各样的。
这天早上的阳光真亮,比之前的都亮。
我睁开眼先看了眼太阳,准备看自己的时候旁边突然传来的声音:“你好,我是肉豆须。
”“啊?啊,我应该叫丝瓜藤。
”我准备的所有的都没有用上,就这么直接的认识了。
我用一个前辈的身份向她介绍着这个好玩的世界,她就在我旁边安静的听着。
隔壁的小草也来找她搭讪,但是身高的差异让小草最后吧精力放在了青苔上。
一天天的过,一天天的长。
我总是情不自禁的往她边上生长,她也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的往我这边靠。
我们越来越近,但我不敢触碰她的身体。
突然一天夜里,风刮来了暴雨。
我不知哪里来的力量,把她死死的搂在了怀了,她似乎很害怕,也死死的抱住了我。
其实我真的也很怕,毕竟我也是第一次遇见这么大的雨。
雨过天晴,她依然在我抱着我,而我就更不会傻到放手。
我们就这么抱在一起,一起生长。
每天睁开眼先看看她长了多少叶子,再去看自己。
这也许就是爱情。
当我们成年的那一天,我的花开的是那样的美,美到蒲公英都奋力的飞到我的肩膀。
面对她们的赞誉,我也只是用力的抱紧了肉豆须。
但是我仿佛感受到了她的一丝反抗。
也就是从那天起,她不在那么用力的抱着我。
总会用各种理由来跟我保持距离,说什么我的果实太胖挡住了她的阳光,或者是我的皮太粗糙弄疼了她。
她也不会听我说话,很少看我,把大部分时间用到了她边上的豆角上。
2015年最新高考作文范文5篇

2015年最新高考作文范文5篇2015年最新高考作文范文5篇2015年最新高考作文范文一:坚硬的柔软去年是父亲七十寿辰。
在我们乡下有逢十必大肆操办的习俗,何况父亲还有我这样一个略有点儿“名声”和“出息”的儿子。
父亲有三个孩子:大哥、姐姐和我。
大哥交游广阔,朋友多,强烈要求大办。
姐姐也认为可以回收一些“份子钱”。
父亲爱热闹,又是他的寿辰,自不必说。
母亲支持由大哥来操办。
我对乡下的这种“人情南北”深恶痛绝。
小时候因为不绝于缕的“红白喜事”,我多少个风雨交加的夜里陪着母亲挨家挨户去借个三十、五十块钱,只为第二天哪一个不知拐了几道弯的亲戚或者一两年也难得互相串回门的邻居家谁过生日,或者还有其它什么名目繁多的“喜期”。
母亲之所以带上我,是因为我小学成绩超好,带上我借钱成功的概率会要大增。
我知道当今的乡下每家每户每一年的收入并不多,大肆操办酒席的结果是,城里人的烟、酒那一些非健康产品卖得很好,而农村许多低收入家庭苦不堪言,却碍于面子泥足深陷不能自拔,索性破罐破摔干脆攀比到底,这种农民思想恶性循环,导致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在农村愈演愈烈。
我始终执着地认为,天下熙熙七十多亿人,一生中能真正交往好七个人都已很奢侈,不需要跟那么多无关紧要的人在生活中必须有交集,那都是浪费时间和生命的。
因此我不但不赞成,而且坚决抵制大办父亲的寿辰,而是建议他和母亲外去旅游,一应费用我来承担。
我表态不管作为一个社会的人还是出于我的本心,我都不会支持操办,如果他们非要大办,我届时连回去都不会回去。
父亲对我的态度很失望。
他早就放出风去我会给他捧场唱七天七夜花鼓戏。
我说唱花鼓戏也不是不可以,可是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你可以唱七天,那么那些比你勤劳、比你辛苦的乡里乡亲他们过生日时是不是要唱上十天十夜,否则他们的儿女如何自处?在任何时候,我们不要一味想着自己去表现什么炫耀什么,而是我们自己付出了什么,我们应不应该得到相应的尊重,是不是符合一个社会公平的法则?大哥一家辩不过我,春节还没过完就负气早早去了省城的家。
材料作文“微”写作指导及优秀作文[5篇模版]
![材料作文“微”写作指导及优秀作文[5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8ecd100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9.png)
材料作文“微”写作指导及优秀作文[5篇模版]第一篇:材料作文“微”写作指导及优秀作文材料作文“微”写作指导及优秀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微”字被《新周刊》评为2012中国年度汉字。
推委会给出的理由是:微博的“见微知著”、微信的“造微入妙”、微公益的“积微成著”,以及北京暴雨中152位农民工救人时发出“我们不要钱,是来救人的”的“微言大义”等等。
从微博、微信到微公益、从微表达,微力量到微监督,社会生活中是无“微”不至的。
我们已经迈入了“微时代”。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说:“微是你我,是每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微小分子。
只有微幸福,才是真幸福。
”上述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
2、不少于800字。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解读】综观提示语给出的两则材料,我们不难发现关键词应该为“微”。
“微”字既有“细小轻微”之意,也有“精神奥妙”之义。
“微”在当今时代的映衬下,无疑可以让公众有更真实的体认和多面的理解。
在这个“微”时代中,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重新被人们审视。
这是一个关注个体的时代,这是一个关注草根的时代,这是一个个人价值被强调的时代,所以在微博、微信中,微声音、微诉求、微表达得到了重视;另外,在这个时代中,“微力量”“微公益”因其具有社会正能量,反应了时代民众对于真善美呼唤的心声,极易汇聚成社会洪流,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体现了“微”与“大”的辩证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微公益”的社会背景是官方慈善公信力遭重创的时代,“微监督”是一种在官方监管不力、社会法制不健全的语境中的倡导,所以“微”的背后还有着社会的一种无奈。
【作文立意】一、符合题意:①能围绕“微”字的“个人”含义行文,论证社会的公正、公平需要“微”力量的参与,同时“微”力量可以汇聚成社会大能量,推动社会发展。
②能围绕“微”的时代特性行文,论证“微”是一种科技(微科技),是一种生活方式(微碳生活),是一种思想观念(微力量、微信念)等。
议论行性微写作范文

议论行性微写作范文
咱今儿个来聊聊年轻人熬夜这事儿。
你看啊,现在好多年轻人都成“夜猫子”了。
有人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白天忙得像个陀螺,也就晚上这点时间能真正属于自己。
刷刷剧、打打游戏、和朋友聊聊天,多惬意啊。
可我觉着吧,这熬夜啊,真不是个好习惯。
咱先从健康说起。
人就像个机器,白天运转了一天,晚上得好好休息,各个器官才能好好修复保养。
你老熬夜,就好比机器一直连轴转不休息,时间长了,零件肯定出问题。
什么黑眼圈、长痘都是小意思,更严重的是身体内部的毛病,像免疫力下降啊,容易生病。
你想啊,本来可以活力满满地去闯荡,结果因为熬夜身体虚得像林黛玉,多不划算。
再说说精神状态。
熬夜之后第二天那整个人都是懵的,脑子像一团浆糊,学习工作效率极低。
上课听不进去,上班还老是出错。
这就跟你要开着一辆没油的车去赶路一样,根本跑不远啊。
长期这样,事业学业肯定受影响。
也许有人会说,我年轻,身体扛得住。
可别小瞧了这日积月累的伤害,等到身体发出警报的时候,后悔都来不及咯。
不过呢,我也能理解年轻人为啥爱熬夜。
现代生活压力大,晚上那点时间就像是生活里的一道光。
但咱可以换个方式啊。
比如把刷剧的时间匀一点到白天的休息时刻,晚上早点睡,早上起来神清气爽地再去享受那美好的独处时光,这多好呢。
所以啊,年轻人真不应该熬夜,还是早睡早起,拥抱健康又高效的生活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实例】
(一)赞成送考
【实例1】
今天早晨是家长送我来考场的,我以为“家长送考”很正常,且对孩子有利无弊。
或许人们以为这样做会给孩子增添压力。
其实考生本已有很大压力,家长只要处理得当,便会如一波春水温暖抚平孩子焦躁的心。
而且一旦有突发情况发生,家长也会如一颗定心丸一样,他们对孩子行动和心灵上的帮助都是不可或缺的。
进一步讲,一句温暖又镇静的祝福会给孩子无限动力,让我们能兴奋、高效地考试。
送考,送的是安抚,是祝福。
[评析]观点明确。
条理清楚,逻辑严密。
从“减压”、“应急”、“给力”三个角度依次深入地展开分析。
表达亦很有特色,“一波春水”、“定心丸”使用形象的比喻说理,语言凝练、具体。
【实例2】
我认为送考是合情合理的,理由如下。
其一,送考是对考生莫大的支持,与家长挥手作别时的一句加油,给了考生无尽的自信和力量,让他们知道,父母就在身后。
其二,对于父母而言,这其中更是有一种喜悦的味道。
目送儿女,一睹他们鱼跃龙门,我想此刻父母心中定会感慨万千,喜上心头。
其三,送考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自古代科举,便有友辈相送上京赶考的传统,如今的送考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种新形式,这也体现了一种传承。
总之送考寄托了太多美好的希望与期许。
[评析]观点明确,有理有据,理由充分。
既能联系实际,又能打通古今,从送考的益处和历史传统等方面,详细到位地展开评说论述。
追溯送考传统,见识有过人之处。
【实例3】
面对高考这场“硬仗”,我的父母同许多家长一样,早早地陪我来到了学校,校门口两老一少,脸上挂着鼓励和期望。
我认为,家长送考是对考生的一种支持与鼓励,是应该得到理解并给予赞美的。
作为高考考生的我们,难免紧张。
赶考路上若有家长陪伴,也许会更感沉稳。
一句“加油”听在耳里,暖在心里,考生进入考场时不再焦虑不安,不在双腿发抖。
家长送考,送的是心安,是依靠,更是力量!
[评析]观点明确,联系实际,现身说法,有感而发。
评论具有现实性和真实感,形象的描述送考对于考生的好处,辅助评论,表达亦有特色。
【实例4】
作为一名被家长送考的学生,我认为“家长送考”是值得认可的。
首先,家长送考为考生传递了一份期待与一份鼓励。
在家长深情的目光中,自信地走入考场,有助于考生平稳心态,正常发挥。
其次,“家长送考”也是对考生青春的一份纪念。
十八载春秋,家长与孩子共度了人生的花季、雨季,在高考这人生的重要一站,不能缺少家长的见证,考生迈向的不仅是考场,更是社会。
因此我认同“家长送考”。
[评析]观点明确,联系实际,有理有据。
特别是把“家长送考”当作家长对考生青春的一份纪念,倡导家长与孩子共度人生的美好时光、重要节点,角度新颖,见识优于一般考生。
【实例5】
我认为“家长送考”是一种蕴含着家族亲情和中华文化传统的现象。
“可怜天下父母心”是人们对父母爱子女的由衷赞叹。
家有考生,又是独苗,哪个孩子的父母不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在送考中,父母的恩情如山,可知矣。
而若将此行为放在社会层面思考,这一现象向我们传达出了中华民族浓厚的家族观念,家族成员互为依靠,家族纽带维系了中华文明的传承。
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家送考不正如此吗?
[评析]观点明确,对于观点的陈述不是只停留在“同意”或“不同意”上,而是有相对完整、到位的表述“家长送考是一种蕴含着家族亲情和中华文化传统的现象”,非常难得。
从家族亲情文化传统的角度评论这个问题,既独出机杼,又高屋建瓴,新颖的角度展现了考生较为深厚的积淀。
【实例6】
今天早晨是我的家长送我来考场的,我想这应是众多考生共同的经历。
个人认为“家长送考”真实而大气。
首先,高考的确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家长忙前忙后,一早上叮嘱唠叨都收不住,想让他们淡定地坐在家里,这是不太实际。
更重要的是,在送考过程中,他们自然流露的高兴与冲动,不顾自己不惑之年的身份,在路旁、在考场外,高声呐喊加油助威,这一切总能令考生嘴角上扬,心里轻松。
家长送考真是可爱又霸气!
[评析]观点明确,认为“家长送考”真实而大气,从观点到评论真实新鲜,清新自然,不矫情。
在完整的论述结构中,“接地气”的阐释展现了考生应试时轻松的心态,这一点非常难得。
(二)反对送考
【实例7】
每年高考季,家长送考总是一道壮丽的风景。
尽管这彰显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关怀,但我认为,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弊端。
子女终究要步入社会独立发展,但在孩子步入社会前的一场关键战役中,家长们仍攥着孩子不放,这不利于他们的发展。
考生自行前去赶考,自己去面对高考中的种种挑战,这无疑更能锻炼勇气与自立能力。
家长的牵挂可贵,适当地放手也是必需的。
[评析]观点明确,联系实际,立足孩子的长远发展,展开论述,有理有据。
【实例8】
尽管我的父母并未来送我,我依然看到大多数的考生们都在父母“护送”下达到考场。
“家长送考”体现的关心可以理解,我作为考生并不希望他们送考。
其一,在很短的时间内,人流车流大规模的聚集,给周边交通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给许多行人带来不便。
其二,“家长送考”本以使孩子安心、放松为目的,如今却南辕北辙,你看那黑压压的人群,给人以“黑云压城城欲摧”之感,反使我等考生压力倍增,颇有“上刑场”之感。
让孩子独自面对人生,请从“不送考”开始!
[评析]观点明确,联系实际,理由充分。
列举自己应考时所见到的情景,“靶子”立的好。
评论中变换角度,逐层深入。
语言表达很有特色,古诗词的运用形象生动。
【实例9】
在高考前夕,我耐心地劝说母亲不要来送考,得到了她的理解。
我认为家长送考是对孩子的一种期盼、关爱,可以理解,但带给孩子的或许更多的是一份压力。
孩子可能本不紧张,反倒因为此举紧张起来。
相反,临行前的一个拥抱、几句叮嘱能让孩子记得更深切。
行走在路上回想起家中那份沉甸甸的殷切的爱,自己更拥有了强大的心理暗示的力量!所以,爱带在身上,放在心中,就足矣了。
家长准备好一碗绿豆汤就足矣了。
[评析]观点明确,现身说法,以自己为实例展开评论,思考辩证,说理形象。
从弊端和解决办法两个方面,或较全面地展开评说论述。
【实例10】
我观“家长送考”,认为它虽在情理之中,却大可不必。
于家长而言,面对孩子的人生大考,本就焦灼,送考则意味着将奉上更多的叮咛与嘱托,自身心态势必发生改变,严重者
还要徒增焦虑。
于考生而言,“家长送考”使其失去了独当一面、抗拒人生压力的体验,家长过多的叮嘱更易使考生情绪波动,处理不好,家长、考生间也容易引发没有意义的小摩擦。
回想今早,吾母立于家门而止,吾拱手抱拳相嘱:“待我凯旋便可!”母曰:“可矣!”我独自于湛蓝碧空下奔赴考场,轻装上阵。
“家长送考”?实则不必。
[评析]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在清楚明确的评论中,有独特地表达方式,自己上考场前,母子分别的桥段半文半白,轻松幽默,为评论提供了形象有效的佐证。
【实例11】
今天我并未与家长一起来考场,并不是家长有事不能送,而是我阻止了他们。
古时赶考,往往皆是考生一人独行千里,因为这千里独行正是他们成熟前的最后一次磨练。
如今我一人独自来考场,虽非千里赶考那么夸张,但亦是独立的一种姿态。
我认为“家长送考”现象实际是家长过分关心,考生过分依赖的一种表现。
让孩子独自面对成熟前的最后一关,不是会令高考更有意义吗?
[评析]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较为难得的是追溯赶考送考的传统,援古鉴今,见识有过人之处。
古人千里独行,今人“家长送考”,两相对比展开评论。
(三)辩证说理
【实例11】
“物无喜恶,过则成灾”,家长送考只要适度便是好事。
一段舒适的车程,几句鼓励的话,一杯温开水,会使考生心神平静,正常发挥。
但家长若因送考占用车道,阻碍交通,或是不听劝阻,要强行送入考场,这样既影响了考生的心情,又给他人带来不便,好事便成了坏事。
其实送考本质在于考生、家长双方心安,其过程越简单,效果越好。
少了众人的不便,多了人人心安,“轻车简从”,送考适度,何乐而不为。
[评析]观点明确,辩证分析,以“送考适度”将利弊双方对立的认识统一了起来,在150字左右的篇幅内有效完成,展现了考生优秀的成文能力。
表达具体、凝练,结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