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德福考试总结
德福心得

当得知自己德福考试通过时,我第一反应是无法相信,毕竟自己的德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我之所以能通过考试,一方面得益于上一次德福考试前刘泗嘉老师的指导,另一方面自己的分析也作用不小。
可以说,要通过德福考试不仅要有较好的德语水平,更要对考试技巧有所掌握。
下面我就从技巧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下:写作:写作是我唯一5分的项目,我认为写作的重点在于两方面,一是合理的框架,二是有力的论述。
合理的框架可以根据老师或写作书上来总结,大致分为引言、图表分析、叙述题中观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用论据支持观点以及描述中国的情况。
其中引言和叙述题中观点需要用自己的话来表述,这就需要掌握不同句式的改写方法以及动词名词的转换等。
一般图表中的信息会有助于选择观点,在描述时可以有侧重地描述对自己观点有利的数据。
论据应该和论点保持一致,分析其利弊。
考官往往对这部分的逻辑很看重。
另外,考官对中国的情况往往有着好奇心,因此最后一部分不应该草草结束。
写作练习时要注意动词、形容词的形式,还应该保证有5-10分钟检查错误。
阅读:阅读主要依靠寻找关键词。
第一篇读题干时可以划出关键词,阅读题目时根据关键词选择。
第一篇往往会有几个题目比较接近,需要仔细推敲。
后两篇阅读题的顺序基本和文章顺序一致,我的建议是一边读一边做题,避免通读后再找答案浪费时间。
阅读中有很多词是高频出现的,在每一次训练后及时背单词,对阅读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听力:第一篇和大学生活有关,速度比较快且只读一次,往往只记下核心词汇,其他的自行补充。
第二篇判断题,在听力开始前可以通过基本逻辑对题目有大致的判断,分析文中人物的态度也能增加正确率。
第三篇科技文阅读,第一遍听时大致了解文章整体内容,第二遍记下关键词。
听力结束后把答案往答题卡上填写时,要尽可能多写,因为写错的答案不扣分。
口语:口语需要准备合适的模板,一般而言自己写的模板背起来是最不容易出差错的。
建议以老师所给的模板为基础,结合徐丽华口语书上的提示做一份模板。
德语德福考试高分秘籍(二)

德语德福考试高分秘籍(二)一、关于德福考试的阅读部分德福考试首先考的是阅读理解,阅读部分往往会偏重词汇量的考查,做题时要需要特别注意题干与原文之间的转换关系。
由于题目是在文章中按照顺序出的,所以只要找到题目在文章中的具体位置和关键词就很容易得出,重点还要关注一些否定词,在第三篇中文中未提到的选项与否定容易混淆,关键是一定要在文章中找到出处,才能确定下来,不要靠常识去判断,而要依据文章是否真的提及来做判断。
此外,阅读第一类题是搭配题型,划出关键词,这样有利于做题的速度,然后一定注意此类题型的细节方面,错误往往都出在细节上。
第二类阅读是选择,该类型和高中英语阅读理解很相似,基本上答案都能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但是也应该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
第三类阅读是最难的,但是如果语言水平扎实,考前再经过适当的训练,这类题也是越做越简单的。
比如,熟悉德式思维,找出各种市面上的德福真题(包括在德国用的题),一道道的仔细品读、研磨,就一定会有相应的解题方法。
另外,一定注意做这类题型时考试时间的分配。
一定把前面简单的能捞分的项目尽可能多做。
最后,德福考试的单项而言,中国的考生最擅长的一定是应对阅读理解这部分的考查。
就中国人演习德语的事实看,阅读理解确实是相对其他各项稍微简单的题目,但是很多考生同学恰恰就倒在了这个项目上。
轻敌、过于自我感觉良好和做题速度过快、不求甚解,常常是此项题目失利的重要原因。
二、关于德福考试的听力部分首先,听力一直是中国学生学习德语的难点,很多很多的考生同学都认为听力应该是德福考试中最难的部分,听力一项绝对是能很真实反映考生德语实力的一项测试,很多准备不充分的同学或者考试时状态不好的同学都是倒在了听力科目上。
这一点在德福考试院的统计数据中就可以知道。
攻克听力的窍门就是要在平时学习以及考前多听多练,养成听德语的习惯这样在考试中会轻松很多,问题是我们很多考生同学自己很难有计划有步骤地坚持训练,特别是在训练早期难见效果的时候就更不愿意去坚持,殊不知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坚持就是每天多付出那么一点点。
德福考试评分标准解析

在《2010年4月德福考试(TestDaF)备考指南》一文中,我曾引用了德福考试院的官方中文介绍的一句话:“德福考试院进行考试出题、考试方法及考试信息学等方面的研究,保证考试内容的难度不变以及评卷的公平性”一句,并从命题与考试解题的角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解析。
2010年4月19日北京新东方学校多语种部再次邀请到了德福考试院的首席代表白梅博士为同学们做了德福考试的相关介绍。
本文结合白梅博士的讲座内容,将从评分标准的角度进一步解析德福考试,以使同学们在日常学习德语和准备德福的考试中走出常见的误区,明晰究竟怎样答题才会是德福考试院所希望的,才能获得德福的高分。
常见误区之一:德福考试中只有一道题不错才能拿5分让我们通过下面的表格首先来看看德福考试院关于德福考试中的听力理解与阅读理解的真正的评分标准:这个表格所列的标准,明确告诉了我们德福考试阅读理解一项中30个问题只要答对26个问题就可以获得5分,听力理解一项中25个问题只要答对21题就可以获得5分,而不必全部答对。
而如前所述,根据德福考试考题设立的基本原则是“保证考试内容的难度不变以及评卷的公平性”,所以在阅读理解答对26题和听力理解答对21题的基础上又设立了向下浮动的标准。
即如果某一期的考试所涉及的难度有浮动,相应的评分标准也会下调。
所以当考生在考场上如果觉得本期考试较往年真题或德福考试院认可的模拟题、样题难度加大,也大可不必很惊慌,而是要冷静、耐心在考场上做好每一道题,因为相应的评分标准一定会随之调整,而考生考场上回答的每一题都可能直接关系到考生成绩。
而我们这里不妨再简单做一个计算,阅读理解30题答对24题即可获得5分,也就意味着正确率只要达到80%即可,而远不是100%。
而听力理解25题答对15题即可达到德国大学入学要求,获得4分,而这个答对比率只有60%,按照这个标准来准备考试和在考场上实现时间管理,压力就会小很多,而结合我在《2010年4月德福考试(TestDaF)备考指南》一文中所提到的“考生应该针对自己的水平和特点分配答题时间与精力”的原则,答题的目标也就会愈加明确。
德福满分心得体会

【备考德福】德福满分学员经验分享来源:北京莱茵春天德语学校作者:金立人金力人,德福20分,从A2到德福强化班,10个月的时间,他一步步稳扎稳打,目标坚定,方法得当,来看看他的德语学习之路,为在德语学习基础阶段的同学们提供学习方法,为正在准备德福考试的童鞋们提供动力!我叫金力人,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大四在读学生。
在2015年11月的德福考试中我取得了20分成绩。
在此,我跟大家一起分享备战德福的经验。
我是在大二暑假开始接触德语的。
因为学校所在城市无法提供权威的德语教学,所以我只能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报班参加系统的德语学习。
在咨询了学长的意见以及参考了论坛上的评价后,我发现莱茵春天在德语学习者中有着良好的声誉。
于是我从A2开始,到B1B2再到德福强化班,都是在莱茵春天进行学习。
在此我想先感谢赵韵老师、倪本洪老师、徐立华老师的悉心指导。
据我所知,像我这样从大二甚至大三才接触德语的同学不在少数。
那么怎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通过德福?我认为关键在于效率和对待德语学习的态度。
阅读:我认为这一项是德福最好拿分的单项,只要具备足够的词汇量以及了解德福考试的逻辑,我想4分应该是相当稳定的。
阅读的基础是词汇量。
对此,我在学完A2之后买了一本《德语词汇联想与速记》开始背单词,这里我有两个建议:1.背单词要发散,这里的“发散”是指,背一个单词,不要局限于他本身,要同时记忆他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名词动词的转化等等,就是要以一个词汇为基础,往外扩展,成片的去记忆。
2.充分利用零散时间记忆单词。
在德福考试前一个月,我开始从阅读练习、听力原文中摘录生词,记录在小纸条上。
在空闲的时间拿出来记几个,然后第二天滚动复习(即第二天要记当天的词汇同时复习昨天的单词,把特别不收悉的再次记录在第二天的生词库中,如此循环)。
至于典型的德福逻辑,在此就不再细讲,有心的同学可以上德福班以及从徐老师的考前必备阅读练习中体会。
听力:听力是我弱项。
但是我从A1到B1都有一个习惯,就是把新求精课文中的每一篇听力进行默写。
德福测试指导:语法总结

德福测试指导:语法总结德语句子的语序初学德语的人往往对德语句子的语序感到迷茫,为什么一会动词在前,一会动词在后,一会谓语在主语前,一会谓语又在主语后.这就是德语学习中的语序问题.语序是指一个句子中各个句子成分的次序关系,而不是各个单词的次序关系.德语句子的语序一般有三种:正语序,反语序和尾语序.正语序是指: 句子以主语部分开始,接着是谓语或谓语的变化部分,再其次是其他的句子成分.大部分陈述句是正语序.对主语提问的特殊疑问句也是正语序. z.B. Ich komme aus China . 我来自中国.Wir lernen Deutsch . 我们学习德语.Das schöne Bild gehört zu mir . 这张美丽的图片是我的. Wer lesen den Text ? 谁读课文?反语序是指: 谓语或谓语的变化部分位于主语之前.一般疑问句,祈使句一般为反语序.部分叙述句,特殊疑问句为反语序.z.B. Studierst du Germanistik ? 你学德语语言文学吗? Sprechen Sie bitte laut ! 请您说大声点! Um sechs Uhr stehe ich auf . 我6点钟起床. Heute fahre ich nach Berlin . 今天我去柏林. Wann frühstücken Sie ? 您什么时候吃早餐? Was machst du in Bonn ? 你在波恩做什么? Den Lehre (宾语) kenne ich überhaupt nicht . 我根本不认识这位老师.尾语序是指: 从句的语序都是尾语序,即从句中的谓语和谓语的变化部分位于句子的末尾.z.B. Ich weiß nicht , ob sie morgen hier kommt . Sobald es klingelt , beginnt der Unterricht .Wenn ich Zeit hätte , käme ich gern mit .Er tut so , als ob er nichts gehörthätte .特殊情况: 1. 位于主句之前,不带连词wenn的条件从句,用反语序.即谓语或谓语的变化部分在主语之前,位于句子的开头位置.z.B. Hätte ich Zeit , käme ich gern mit .2. 在非真实的比喻从句中,只用连词als,而不是用als ob 或 als wenn , 这是从句也是反语序.z.B. Er sah so aus , als wäre er krank .3. 由连词wenn …… auch 引导的让步从句,如果连词中的wenn 省略,从句也是反语序.z.B. Ist die Arbeit auch schwer , siemuss geschafft werden .德语中的情态动词 koennen, duerfen(用第二虚拟式duerfte), muessen, moegen可以表示把握程度不等的主观推测。
德福考试 teatdaf 真题

昨天我参加了17.07.2010的TESTDAF考试。
考试前我在网上下载和浏览了许多别人的资料,考完后我想想,我在享受别人免费提供的便利时,也可以为需要的人做点什么,于是出了考场我就把考试的内容记录了下来。
德福不流出真题,其实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把他的真题给默出来。
在此之前我有个小小的要求,我觉得顶贴什么的都无所谓只要你认为能帮到考德福的战友如何不注明转载也无妨,这毕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但是你不可以把以下的内容用在赢利目的,包括广告及回复可见。
也许也没什么人会转载,但无论如何还是希望能帮到战友们。
以下是这次考试我回忆的题目,主要是作文和口语。
阅读和听力:基本是官网上模拟题的难度和思路。
作文:Ganzstagsschulen两个饼形图,一是支持Ganzstagsschulen的人的比例分布,一是愿意把孩子送到Ganzstagsschulen的人的比例分布。
两个饼形图中的Anteil 都分成三类,Ja, Nein, Vielleicht。
在第一个图中只有3%的人说Nein,70%的人说Ja。
第二个图中40%左右人说Ja,30%几的人说Vielleicht,剩下的说Nein让你描述图形和比较下面是论点正1.孩子们在Ganzstagsschulen里可以上更多的课有更多的安排2.工作的家长们可以得到解放反1.Freizeit对于孩子很重要2.家长不应把照顾孩子的责任丢给学校用自己的话复述上述观点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说明在自己国家的情况口语:1.打电话给学校的那个什么RATUNG部门,ob Wirtschaft richtige Studienfach fuer mich。
这题请注意模板2.描述故乡的情况,Kulturangebot in China3.描述图表,Monatliche Ausgaben in bestimmte Bereiche ,条形图,分别是2001和2006年的,4.对不起,这题忘了,反正是正式地比较优缺点和做结论并讲理由5.为朋友比较优缺点做结论讲理由,学Medizin的学生,Studienplatz in Deutschlang kaum Chancen 而且warten lange ,另一可能是in ausland studieren6.图表题,这题请注意模板,曲线是Bevoelkerungszahl bis 2050 vermutlich,趋势是向下,问这趋势可能的理由是,未来会在Gesellschaft 和Wirtschaft方面有什么结果,还有你猜测这结果的理由。
德福满分经验

先介绍一下本人情况,我是从08年下半年上德强开始才接触的德语,不过刚开学几个月在准备托福考试,几乎没学什么德语,因此真正认真开始学是从2008 年11月15号考过托福之后了,到2009年11月7日考德福正好一年时间,很幸运的在考试中拿到了满分。
结合我自己的经验,可以告诉大家德语学习及德福或许真的没有那么难。
一并送上我的经验以供参考。
(回看刚考完时写的那篇日志,百感交集啊~话说人还是低调点比较攒人品呵,各位同学有兴趣也可以看看我的上一篇。
)同时也欢迎大家留言提出问题或者意见建议~(附Schriftlicher Ausdruck 习作一篇~)(1)关于德福的难度早在我读德强之前就有学长告诫过我,德福难度很高,几年以来我们学院有十几人次考但只有一个过了。
让我顿时望之生畏诚惶诚恐,但现在结合我之前的经验来看,德福要考到4X4的难度(也可以说是比例)其实也就相当于托福考到100分(仅仅是个人观点,欢迎各位提出批评意见。
当时我用上德强的头两个月时间复习托福得了104分),这主要是指要付出的努力方面,想想你周围有多少要去美国的同学托福都是100分以上的,如果你能和他们一样付出同样多的辛劳那在我看来考过德福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这里有功底好坏的区别,但我一直认为勤能补拙,尤其是在语言学习方面)。
另外给出我的德语四六级成绩供大家参考,四级84分,六级85分。
(2)关于09年11月的德福再来讲讲这次11月德福考试的情况吧,我们是在上外考的,因此跟同学提前一天住到了赤峰路的莫泰那边,步行到考场大概十多分钟。
因为想考试那天中午也有个午休的地方,所以考试那天没退房,上午结束就赶回莫泰,路上吃了点巧克力代替午饭(总觉得中午吃太多影响思考,补充点能量就成了),虽说躺床上没真正的睡着(考试那天人肯定兴奋的嘛,况且还喝了点红牛,效果不错~),但精神确实好了很多。
具体到考试的内容,如同之前总结过的,阅读不难,听力较偏,作文新视角,口语新要求。
德福考试经验

口语:
更是需要大家大力使用套话的一道大题。但是大家不要认为口语考试中套话是救命稻草。套话只能用于解题模式,然而你的MEINUNGEN则是需要你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的。
口语一共7道题目:
1. 电话咨询题:这题用套话基本就没有问题。任务是你打电话给一家咨询单位询问一些问题。比如你要申请国际学生证,然后进行咨询。套话教科书上应有尽有,做一两题大家就能很容易回答第一题了。这题得用正式的语言作答
1. Titel
2. Einleitung
3. Ueberleitungzur Grafikbeschreibung
4. Beschreibungder Grafik
5. Ueberleitungzur Stellungnahme
6. Wiedergabeder Meinungen, die in Aufgaben stehen.
当我考完听力,毅然决定今年11月重考。我听力发挥不佳,其他我基本能保证得满分5,口语也还可以。听力失误了我。唉。听力一旦得3分,其它就算都是满分也白搭。。。在这里总结了一些德福的经验,给那些即将考德福和准备重考德福的人读。希望路过的能分享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得到帮助。
德福分为四个大块:按时间顺序是 阅读 听力 写作 口语。就按照时间顺序来介绍。
[转载]考完德福了,运气很好20。这是我的个人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考完了,等待很久之后,今天收到了成绩单 居然20.。。。。真的很开心。。。以下是我在4月5号在上海考完后回北京学校后马上写的,因此当时的记忆也是最深的。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里面的有些感叹性的话是一个多月前的,所以大家就请忽略不计吧:)希望大家能够取得高分。有问题可以请教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德福考试总结
北京莱茵春天德语学校徐立华
2010年的3次德福考试都已经过去了,在几次考试中,我作为专职德福培训教师发现了几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德福考试院已经变得比较懒惰了。
也许每年德国的6次考试再加上中国考区的3次考试,这几次考试的出题和判卷已经让德福考试院应接不暇,所以出现了大量的题目重复使用的现象,简单的说,就是把德国的考题稍加改头换面,或者根本是原封不动,拿到中国考区来考试。
试举几例:
2010年4月德福考试的阅读题第二篇《Das Aussterben der Mammuts bleibt ein Geheimnis》和阅读题的第三篇《Die Kunst des Einflusses auf Nachahmung》这两篇阅读题目在德国的2009年4月份考过。
2010年7月德福考试的写作题《Ganztagsschule》,是在2009年9月份德国的德福考试中考过的,只是数据图部分稍作改动。
2010年11月6日刚刚结束的德福考试中,所有的口语题目几乎是原封不动来自2009年9月德国的德福考试口语题目。
这种情况以前也时有发生,比如2009年4月的写作题是2007年11月份德国德福考试写作的原题。
而2009年7月的口语题是德国2007年11月13日德福考试的原题。
2009年11月的写作题是2007年2月德国德福考试的原题。
这给我们教师一个重大启示:积累历年考试题目,精选考试Themen。
让学生准备起来有的放矢。
2010年这3次德福考试的另外一个现象是:阅读和听力中大量选材于原始德语资料。
所谓原始德语资料是指在网络中或者科技杂志上直接发表的科技文章。
比如2010年4月的《Das Aussterben der Mammuts bleibt ein Geheimnis》和《Die Kunst des Einflusses
auf Nachahmung》,这两篇,在我们莱茵春天的各位老师努力下,我们在网上搜到了文章的PDF版的原文,文章几乎原封不动,只是改动了2个比较难的单词而已。
而2010年7月的阅读文章第二篇《Der Klang der Sinne》和阅读文章的第三篇《Die Wege beginnen sich zu trennen》都分别出现在网上的PDF文档中,还有德国的原版杂志中。
仅仅是个别词汇稍加改动,同时由于原文较长,所以考试中的文章出现了大量的删减,但是其中关于科学实验的内容都有所保留,文章的长度都在600词左右。
更值得一提的是,7月份的听力文章HV3,第三篇是一篇报告《Vom Umweltbewusstsein zu Umwelthandeln》,我们也在网上找到了原文,原文内容有删减。
这给我们的各位德福考生一个重要启示:在用教材学习德语的同时,一定要养成上网阅读科普文章的习惯,尤其是关于环保、心理学、儿童教育方面的。
这些内容都与日常生活有关,科技词汇不多,一般500学时以后,拿着字典都能看懂。
而听力内容,尤其是听力的第二篇,第三篇,都有比较固定的网站有迹可循。
特别是听力的第二篇,与德国和中国出版的各类德福书上的练习内容差别较大。
从2007年开始,HV2的内容基本涉及的是某个大学专业的话题,如Medien, Chemie, Geologie等等,而这次11月的考试第二篇又是一个专业的内容:Tourismus.
这种方向的内容无外乎专业内容,就业可能性之类的,大同小异,但是第二篇是我们的中国学生最不稳定的一个题了,好的同学可以做到全对,即使不是每个题都听到了,按照我课堂上的一些技巧也能猜到答案,但是有的同学就跟不上语速,读题速度也慢,所以也无法运用考试技巧了。
在此建议大家平时应该多在下列网站下载一些听力内容,尤其是Interview。
http://www.dradio.de/podcast/
http://db.ard.de/abc/main.index_abc
http://www.bundeskanzlerin.de/Webs/BK/DE/Homepage/home.html
http://www.textkontext.de/links_sprach.html
http://www.wissenschaft.de/wissenschaft/hintergrund/173210.html
在此特别希望我们未来的中国留学生们不要把德福考试或者任何一门德语考试作为学习德语的目的,而是学会用语言文字和真正的德国人交流,真正理解原汁原味的德语,而不是用中文翻译过来的德语。
在阅读和听力的过程中,不要再做无谓的翻译,除非你将来的职业是专职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