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标准化大纲.doc

合集下载

产品标准化大纲

产品标准化大纲
4.5产品标识的形式和内容
a)原材料标牌标识内容一般包括:材料名称、型号、数量、批号、保管期限等。
b)生产流程卡标识内容一般包括:批号(PO号)、型号、单号、工序名称、生产日期、生产者、检验者、合格数量和不合格数量等。
c)产品工序检验卡标识内容一般包括:工作单号、产品型号、批号(PO号)、产品数量、生产流程卡号、检验员姓名和检验日期等。
5.1《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5.2《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程序》。
6记录
6.1在产品标识控制过程中,生产流程卡、产品工序检验卡应由质量部统一收集、整理,保存期3个月。
6.2生产流程卡;
6.3产品工序检验卡。
4.8任何人在无正常理由的情况下,无权改变产品的状态标识,更不许随意调换,生产部和质量部负责监督。
4.9除不合格品以外,在每个周转盘中只能放置同一种状态的一种产品,且应随有生产流程卡或其他状态标识。
4.10对于返工或返修状态产品,在返工、返修前后也应做出标识,并保持产品的批号(PO号)和型号不变,以免与其它产品相混。
4.2凡是在生产线上加工或存放的原材料、在制品、成品和不合格品,都应按产品标识规定的形式加以标识,标识应清楚、醒目。
4.3对各生产工序由生产部应以挂牌形式进行标识,标识应清楚和醒目。
4.4原材料和库存产品以挂牌形式进行标识;生产线产品以“生产流程卡”和“产品工序检验卡”的形式进行标识;不合格品标识以“不合格品通知单”的形式进行标识;成品标识按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规定执行。
4.11成品在装箱前,应核对产品质量控制单上产品的批号(PO号)、型号和数量。产品装箱后,包装人员应在包装箱上填写产品型号和数量,送出厂检验室验收。
4.12库房产品包装人员应对最后产品包装箱进行标识。对于所有无标识的产品和标识不清的产品,应经质量部鉴定或检验后再做处理,并重新填写产品标识。

产品标准化大纲

产品标准化大纲

产品标准化大纲一、引言。

产品标准化是指在产品设计、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等方面,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进行统一规范化的活动。

产品标准化是现代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本文档旨在总结产品标准化的重要性、目的、原则和方法,为企业制定产品标准化方案提供指导。

二、产品标准化的重要性。

1. 提高产品质量。

产品标准化能够规范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流程,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产品标准化,可以优化生产流程,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 促进贸易便利化。

产品标准化能够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国际贸易发展。

4. 保障消费者权益。

产品标准化能够规范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要求,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产品标准化的目的。

1. 促进技术创新。

产品标准化能够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推动产品的不断改进和升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提高产品质量。

产品标准化能够规范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流程,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3. 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产品标准化,可以优化生产流程,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4. 促进国际贸易。

产品标准化能够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国际贸易发展。

四、产品标准化的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产品标准化应当遵循科学的原则,依据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确保产品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统一性原则。

产品标准化应当遵循统一的原则,统一产品的设计、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3. 先进性原则。

产品标准化应当遵循先进的原则,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标准和经验,推动产品的不断创新和提高。

新产品标准化大纲

新产品标准化大纲

新产品标准化大纲《新产品标准化大纲》是指导型号工程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文件。

在型号研制中具有如下重要作用:(1)承前启后,指导后续阶段的标准化工作。

落实武器装备“研制总要求”、“总体技术方案”等顶层文件和订购方提出的实施标准要求和其他标准化要求,系统地规定工程研制阶段、定型阶段的标准化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评估测量的可靠性在测量中可以避免随机误差,从而提供前后一致的数据的程度。

一般所说的“可靠性”指的是“可信赖的”或“可信任的”。

我们说一个人是可靠的,就是说这个人是说得到做得到的人,而一个不可靠的人是一个不一定能说得到做得到的人,是否能做到要取决于这个人的意志、才能和机会。

同样,一台仪器设备,当人们要求它工作时,它就能工作,则说它是可靠的;而当人们要求它工作时,它有时工作,有时不工作,则称它是不可靠的。

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

在《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中是指,“结构在规定时间内,在规定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对产品而言,可靠性越高就越好。

可靠性高的产品,可以长时间正常工作(这正是所有消费者需要得到的);从专业术语上来说,就是产品的可靠性越高,产品可以无故障工作的时间就越长。

参考:/basic/glossary/*****/57.html可靠性在中小企业的应用测试产品可靠性指标的试验就是可靠性试验。

可靠性试验中常常是几种方法是周而复始地循环,并且一个循环比一个循环产品的可靠性水平向上增长,另外可靠性试验除通过系统试验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通过气候环境试验、机械环境试验和人为正常使用等各方面的试验来暴露产品生产的薄弱环节,进行综合的科学分析,做相应的改进,使得产品在设计研制阶段对其固有可靠性有进一步的提高。

目前能实施产品可靠性试验的实验室主要是大国企如航天环境可靠性试验与检测中心、航天33所及少数的民营企业如环境可靠性与电磁兼容试验服务中心(北京梓恺兴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各地计量质检单位也逐渐配套相关可靠性测试设备,可靠性的发展得到空前提高。

GJB标准化大纲.doc

GJB标准化大纲.doc

xxx标准化大纲1 范围本大纲规定了XXX标准化的范围及目标、设计文件完整性、正确性、统一性及其它要求等。

本大纲适用于产品研制各阶段。

2 引用文件GB/T131-1993 机械制图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GB/T7408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的表示法GB/T14689-1993 技术制图GB3100-3102-1993 量和单位GJB190-1986 特性分类GJB900-1990 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GJB1362A-2007 军工产品定型程序和要求GJB1854-1993 军械装备型号规范编写要求GJB/Z114-1998 新产品标准化大纲编制指南WJ3~10-1995 产品设计文件管理制度WJ/Z215-1987 新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标准检查办法《采用国外先进军用标准的暂行规定》1988年6月国防科工委《武器装备研制的标准化工作规定》1990年2月国防科工委《兵器新产品研制的标准化工作规定》1992年1月兵器工业总公司《采用国际标准的管理办法》2001年11月国家技术监督局3 总则为了充分发挥标准化在产品研制过程中的指导和保障作用,提高新产品的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水平,保证作战使用效能,缩短研制周期,节省费用,获得良好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国防科工委颁发的《武器装备研制的标准化工作规定》、《兵器新产品研制的标准化工作规定》、GJB/Z114-1998《新产品的标准化大纲编制指南》的要求。

4 标准化工作的主要原则4.l 在产品研制中,标准化工作必须贯彻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4.2 在产品研制的各阶段都应认真贯彻执行相应的各级各类标准。

贯彻标准的顺序是优先选用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其次是行业标准,再次是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4.3 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并应符合《采用国际标准的管理办法》和《采用国外先进军用标准的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在设计文件中不能直接引用国外标准。

质量体系管理文件:产品标准化大纲(工作计划)编制指南

质量体系管理文件:产品标准化大纲(工作计划)编制指南

产品标准化大纲(工作计划)编制指南渡油渡米2021年5月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产品标准化大纲(工作计划)》编制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标准化大纲的编制,改进和改型产品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GJB/Z 69 标准的选用和剪裁导则3术语和定义3.1重大标准指贯彻实施涉及面宽、难度大,经费投资大,组织和协调复杂,影响战术技术指标实现,与安全密切相关,对提高产品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程度及节约费用等有重大影响的标准。

4一般要求4.1贯彻上级标准化方针、政策和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要求。

4.2积极采用现行有效的各级标准,满足使用要求,相互协调统一。

4.3紧密结合产品研制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合理编写,使《产品标准化大纲(工作计划)》既先进合理,又切实可行。

4.4贯彻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原则,尽可能优选标准件、通用件、压缩各类原材料、元器件和外购件的品种规格。

4.5《产品标准化大纲(工作计划)》一般按系统、分系统、设备等不同层次分别编制。

上层次的《产品标准大纲(工作计划)》对下层次起约束和指导作用,下层次的《产品标准化大纲(工作计划)》应贯彻和细化上层次的规定和要求,并且不同层次的《产品标准化大纲(工作计划)》应相互协调。

5详细要求5.1《产品标准化大纲(工作计划)》的主要章节《产品标准化大纲(工作计划)》主要章节一般包括:a)产品概述;b)标准化目标和工作范围;c)标准实施要求;d)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模块化)及接口、互换性要求;e)图样和技术文件要求;f)各阶段标准化工作计划;g)组织体制和协调要求;h)其它标准化要求。

5.2产品概述描述产品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以便确定标准化目标、要求和工作范围,一般包括:a)任务来源;b)产品用途;c)研制类型和特点;d)产品组成和特点;e)产品研制对标准化的要求。

5.3标准化目标和工作范围5.3.1标准化目标标准化工作目标可分为定性目标和定量目标,产品一般应提出定性目标,可行时,应提出定量目标。

标准化大纲的主要内容

标准化大纲的主要内容

标准化大纲的主要内容标准化大纲的主要内容1. 引言•定义标准化的概念•引出本文的目的和重要性2.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标准化的目标和作用•标准化的原则和方法•国内外标准化组织及其作用3. 标准化的分类•行业标准化–产业标准–企业标准–行业技术标准•国家标准化–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国家行政管理标准–国家质量认证标准4. 标准化的流程•标准化的筹备阶段•标准制定与修订阶段•标准发布与实施阶段•标准的更新与维护阶段5. 标准化的重要性•促进行业技术标准的统一•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降低技术交流和信息传递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准入门槛6. 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标准制定的不完善•标准执行的难度和问题•标准更新和修订的需求7. 标准化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的对接•数字化时代对标准化的影响•标准化在新兴产业中的应用8. 结论•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强调标准化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以上是针对标准化大纲的主要内容的一个简要概述,不同领域和行业的标准化内容可能会有所差异,但以上大纲可以作为一个基本框架进行参考和扩展。

标准化是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它的实施和执行对于产业升级和质量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9. 标准化的影响因素•技术发展: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对于标准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法律法规:国家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标准化的推进起到重要作用。

•市场需求:市场对于产品质量、安全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促使标准化的实施。

•国际合作: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对于标准化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10. 标准化的好处和价值•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化能够规范产品的设计、生产和检验流程,提高产品的质量。

•降低成本和风险:标准化能够减少重复设计和测试的成本,降低产品开发的风险。

•促进贸易和合作:标准化能够促使不同国家之间的产品和服务互通,推动贸易和合作的发展。

•提高市场竞争力:符合标准的产品能够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标准化大纲

标准化大纲

×××标准化大纲1 概述任务来源、产品用途、产品的主要性能、研制特点、产品组成和特点、产品研制对标准化的要求,配套情况。

2 标准化目标2.1 水平目标通过加强标准化管理,全面、系统、有效地制定贯彻实施标准和标准化要求,使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100%;提高产品的通用化、系列化、组合(模块)化水平。

2.2 效果目标通过实施标准化管理,提高产品研制效率,缩短研制周期,节约研制经费。

2.3 任务目标通过标准化设计保证和提高产品的功能、性能及质量水平,使其充分满足产品研制总要求中的相关要求。

3 标准实施要求3.1 一般要求本产品研制阶段的标准化工作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军用标准化管理办法》和《武器装备研制的标准化工作规定》。

a)选用标准时在满足产品使用需求和研制工作的需要的基础上,坚持“先进性、继承性、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

b)在标准应用中应贯彻剪裁的原则,根据产品的性能、周期和经费对其要求进行分析和选择,必要时进行修改和补充,以满足产品的性能要求;c)采用标准实施前,应履行质量等会签及主管领导审批手续;d)产品研制过程中在贯彻标准和标准化要求的同时,应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2 标准选用范围标准的选用应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标准,以便保障产品使用效能,缩短研制周期,节省费用,获得良好的技术和经济效益。

标准选用范围如下:a)标准的优选顺序为国家军用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b)当国内标准不能满足产品要求时,应认真分析并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c)在尚无国内外标准或其不能满足产品要求的情况下,应当制订企业标准;3.3 标准件、元器件、原材料选用产品研制中所采用的原材料和外购元器件是直接决定和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因此,必须重视原材料和外购元器件的标准化工作。

产品所需的器材品种量大面广,为了提高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水平,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压缩型号、品种和规格。

标准化大纲主要内容

标准化大纲主要内容

标准化大纲
产品研制方案阶段,按合同规定并根据《产品研制的标准化工作规定》和相关标准要求编制产品标准化大纲。

其主要内容如下:
1 产品概述
包括任务来源、产品用途、产品组成和特点、产品主要性能和技术要求、研制类型和特点等。

2 标准化工作原则
包括应贯彻的方针、政策、法规、主要指导思想,开展工作、技术协调的策略和途径,对重大标准化问题的原则规定等。

3 标准化目标
包括水平目标,效果目标等。

4 标准化要求
包括“三化”要求,接口互换性要求,新产品采用标准要求,通用零部件、元器件、原材料采用要求,图样和技术文件完整性、正确性、统一性要求,产品及设备代号规定,产品文件代号规定,印制板设计要求,软件文档要求等。

5 重大标准的贯彻实施意见
6 新产品标准化工作范围;
7 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计划安排;
8 标准化工作的协调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次1 范围 (1)2 标准化工作原则 (1)2.1 标准化工作的方针和政策 (1)2.2 选用标准的原则 (1)3 标准化工作目标及工作范围 (1)3.1 工作目标 (1)3.2 工作范围 (2)4.2 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模块化)要求 (2)4.3 接口要求 (2)4.5 可靠性标准化要求 (3)4.6 对原材料、元器件的要求 (3)4.7 图样和设计文件的基本要求 (3)5 研制阶段标准化主要工作任务和内容 (4)5.1标准化工作主要任务 (4)5.2研制各阶段标准化工作的主要内容 (4)附录A (6)XX设备标准化大纲1 范围本大纲规定了XX设备在研制中标准化的主要原则、目标和要求、标准的贯彻与实施、标准化工作范围、各研制阶段的工作任务等内容。

本大纲适用于XX设备在工程研制过程中的标准化工作。

2 标准化工作原则2.1 标准化工作的方针和政策2.1.1 本产品研制阶段的标准化工作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军用标准化管理办法》和《武器装备研制的标准化工作规定》。

2.1.2 本产品研制阶段应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标准,以便保障产品使用效能,缩短研制周期,节省费用,获得良好的技术和经济效益。

2.2 选用标准的原则a)标准的选用应满足产品使用需求和研制工作的需要,坚持“先进性、继承性、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b)标准的优选顺序为国家军用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c)当国内标准不能满足产品要求时,应认真分析并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d)在尚无国内外标准或其不能满足产品要求的情况下,应当制订企业标准;e)在标准应用中应贯彻剪裁的原则,根据产品的性能、周期和经费对其要求进行分析和选择,必要时进行修改和补充,以满足产品的性能要求;f)当贯彻标准有困难时,要说明理由,提出暂缓贯彻的期限的报告,在征求质管部、并经主管所领导审查批准后,方可暂缓贯彻。

3 标准化工作目标及工作范围3.1 工作目标a)保证和提高系统的功能、性能和质量水平,达到研制任务书的要求;b)通过加强标准化管理,全面、系统、有效地制定贯彻实施标准和标准化要求,使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100%;c)提高设备的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水平;d)达到并提高研制效率,缩短研制周期,节省经费等目标。

3.2 工作范围标准化工作范围应落实到工程研制的各阶段,对设计中不符合标准化要求(含设计文件)的应及时进行标准化监督和检查。

并协调解决有关标准化问题,保证本大纲的实施。

4 标准化要求4.1 采用标准要求4.1.1为具体指导XX设备在研制过程中的标准贯彻,编制了新产品采用标准目录(见附录A)。

4.1.2 采用标准目录是工程研制过程中,供工程设计人员选用标准的统一规定,在其适用范围内具有约束性,但必须通过产品技术规范和图样的选用或引用才能直接指导研制。

4.2 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模块化)要求工程研制阶段,应充分利用标准化的各种手段,开展产品的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设计,努力提高产品的“三化”水平。

开展“三化”设计,应按新产品及其零件、部件、组件的设计要求,尽可能地扩大其功能和尺寸等互换性要求,以提高产品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通用化程度。

同时,要尽量减少元器件、原材料的品种规格,以求最大限度的实现新产品的通用化。

另外,在工艺工作中,要抓工艺规程典型化和工艺装备通用化。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缩短研制周期,节省研制费用,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应积极采用模块化(功能模块、结构模块和软件模块)设计。

在模块化的设计中,应保证良好的互换性和信息接口关系,其中确定结构型式和尺寸规范系列是关键的问题,只有形成标准模块,才可以用模块加接口结构,或者以通用模块为主,加部分专用模块,或者通过部分通用模块改型或开发研制新的功能模块加上部分通用模块等方式,组合多种模块满足不同的需要。

4.3 接口要求设备相互之间的机械、电气、电子、信息接口应参考GJB2737-1996《武器装备接口控制要求》,以保证系统的互连、互通和互换;4.3.1 机械接口机载接口应符合以下要求:a)接口所注的尺寸公差应保证互换性;b)接口界面应绘制连接部位详图及安装所需的紧固件;c)成品的安装应标明成品代号、安装连接界面的尺寸和安装要求。

4.3.2 电气接口电源:应明确电压、电流及其特性;数字信号:首先统一逻辑约定,然后明确信号性质(码制)及字长规定;模拟信号:明确波形要求和编码格式;电连接插头座的选用应符合技术协议规定。

4.4 软件标准化要求软件文挡的组成和编制应按SJ/T207.1《设计文件管理制度第1部分设计文件的分类和组成》;4.5 可靠性标准化要求方案阶段必须制定分系统可靠性大纲。

大纲中应明确规定在研制与生产阶段可靠性监督与控制、设计与评价、试验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工作项目。

4.6 对原材料、元器件的要求产品研制中所采用的原材料和外购元器件是直接决定和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因此,必须重视原材料和外购元器件的标准化工作。

4.6.1 产品所需的器材品种量大面广,为了提高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水平,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压缩型号、品种和规格。

4.6.2 尽量采用我国已制定有标准的器材,一般应按国家军用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顺序优选;4.6.3 元器件应尽量选用我所规定的器件。

5.6.4 当上述器件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可从新研制并经鉴定的外购器材中选取。

4.7 图样和设计文件的基本要求图样和设计文件应符合正确性、完整性、统一性、成套性的要求。

4.7.1 制图规定机械图样画法应符合GB/T 17451、GB/T 17452、GB/T 17453和GB/T 16675《技术制图》的规定以及GB4458.1~5和GB44591.1~5《机械制图》规定;电气简图画法应符合GB6988.1~7《电气制图》规定。

4.7.2幅面技术文件一般采用A4幅面(mm:210×297),封面格式应统一。

4.7.3 技术文件的编写要求编写技术文件应符合下列要求:a)文件书写的汉字、数字、字母必须字体端正、笔划清楚、排列整齐,简化汉字应是国务院正式公布的简化字,不得自撰。

书写签署应用碳素墨水或蓝墨水,不得使用圆珠笔和铅笔;b)文件表达应准确、简明、通俗、逻辑严谨,插图和图表应清楚;c)文件的上下文和相关文件应协调一致,术语和代号应统一,标点符号应符合规定;d)文件的层次、章、条的编号及图、表编写应符合Q/AZ G01 006《所级标准编写的一般规定》。

e)图纸和文件中的计量单位,必须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4.7.4 图样和文件签署的要求图样和文件签署应符合Q/AZ G01 014《技术文件齐套性及审查签署程序》的规定。

4.7.5 设计文件更改要求设计文件的更改按Q/AZ G01 020《设计文件的更改规定》执行。

4.7.6 各阶段技术文件齐套各阶段技术文件齐套性应符合Q/AZ G01 014 《技术文件齐套性及审查签署程序》的要求,设计文件齐套应符合SJ207《设计文件管理制度》的要求。

5 研制阶段标准化主要工作任务和内容5.1标准化工作主要任务产品研制过程中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标准和标准化要求,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2研制各阶段标准化工作的主要内容5.2.1论证阶段的标准化工作论证阶段标准化工作是在提出战术技术指标的同时,提出贯彻标准和保证新产品总体性能、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互换性、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要求,而且指标中的标准化要求应明确、准确和全面。

5.2.2方案论证阶段的标准化工作方案论证阶段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根据技术协议书进行标准化目标分析,明确新产品标准化全部目标、工作范围和各阶段目标,贯彻论证阶段提出的标准化要求。

其主要工作如下:a)编制产品标准化大纲,把它作为实现新产品技术指标和研制全过程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性文件;b)编制产品技术规范,作为新产品的研制、生产和验收的依据;c)对产品标准化大纲进行评审。

5.2.3工程研制阶段的标准化工作工程研制阶段的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具体贯彻产品标准化大纲的规定,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提高新产品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水平。

具体工作内容有:a)认真实施《大纲》中提出的各级标准;b)确定并编制《关键件和重要件清单》;c)作好标准化检查工作;d)适当时机进行标准化评审。

标准化评审是产品工程研制阶段标准化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内容,通过评审可以及时总结新产品在该阶段标准化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避免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上的浪费,监督和保证产品标准化大纲的全面实施。

评审工作可以单独进行,也可结合该阶段产品组织的其它评审同时进行。

5.2.4设计定型阶段的标准化工作设计定型阶段的标准化工作任务是根据《大纲》,对新产品设计标准化工作进行全面审查,以确认是否已达到预期的目标和要求,并解决工程研制阶段遗留下来的标准化问题,为产品鉴定作好准备。

具体应完成以下工作:a)认真做好提交设计定型的设计文件的标准化检查工作,检查其正确性、完整性、统一性和成套性;b)检查设备与设备之间、设计与工艺之间、设计与制造之间在贯彻标准方面的协调情况;c)审查有关标准和标准化要求的贯彻情况。

重点审查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以及压缩品种规格等标准化要求的贯彻程度;d)审查重要试验的试验规程、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等方面采用的标准是否能保证试验结论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从而为产品鉴定提供可靠的依据;e)处理工程研制阶段遗留下来的问题。

根据问题性质和涉及的范围以及工作职责和权限,分别与有关方面进行磋商或上报请示,迅速作出处理,对定型中出现涉及标准化方面的问题,应及时补充、调整,同时应制定出文件,报请审定;f)编写《XX设备标准化审查报告》。

该报告是对新产品设计、试制过程中贯彻标准化大纲要求和设计试制各阶段标准化工作的总结,是评定新产品研制标准化工作是否合乎鉴定要求,新产品是否可以进行定型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它还应该是提交定型委员会审查设计定型申请报告的组成部分。

在报告中应反映出贯彻标准情况、“三化”水平、元器件限用情况、图样和技术文件质量、重要工艺的标准化情况、整个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以及存在问题和建议,最后写出审查结论。

附录A(规范性附录)XX设备采用标准目录A.1 工程管理GJB 3206 技术状态管理GJB 3273 研制阶段的技术审查GJB 1310 设计评审A.2 可靠性和维修性GJB/Z 27 电子设备可靠性热设计手册GJB/Z 35 元器件降额准则GJB/Z 57 维修性分配与预计手册GJB/Z 91 维修性设计手册GJB/Z 299B 电子设备可行性预计手册GJB 450A 装备可靠性工作通用要求GJB 451A 可靠性维修性术语GJB 368A 装备维修性通用大纲GJB 546 电子元器件可靠性保证大纲GJB 899 可靠性鉴定与验收试验GJB 1909.1 装备可靠性维修性参数选择与指标确定要求——总则GJB 1909.10 装备可靠性维修性参数选择与指标确定要求——电子设备GJB 2072 维修性试验与评定GJB 2873 军用装备和设施的人机工程设计准则GJB/Z 102 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准则GJB 3842 装备综合保障通用要求A.3 质量保证和管理GB/T 19000.3 质量体系——应用ISO9001进行开发、供应与维护软件的指南GB/T 16260 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使用指南GB/T 12504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JB/Z 16 军工产品质量管理要求与评定导则GJB/Z 9000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GJB 1406 产品质量保证大纲要求GJB 939 外购器材的质量管理GJB 907 产品质量评审A.4 电磁兼容性GJB/Z 25 电子设备和设施的接地、搭接和屏蔽设计指南GJB 1210 接地、搭接和屏蔽设计的实施GJB 1389 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GJB 2079 无线电系统间干扰的测量方法A.5 安全性GJB 900 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GJB/Z 99 系统安全性工程手册GJB/Z 94 军用电气系统安全设计手册GB 4943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A.6 人—机—环境和测试性A.7 标准化管理GB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JB/Z 113 标准化评审GJB/Z 114 新产品标准化大纲编制指南SJ/T 10151 电子产品设计文件标准化检查A.8 软件与软件工程GB/T 14394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维修性管理GJB/Z 102 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准则SJ/T 20778 软件开发与文档编制A.9 设计文件机械制图GB/T 14689 技术制图图纸尺寸及格式GB/T 14690 技术制图比例GB/T 14691 技术制图字体GB/T 14692 技术制图投影法GB/T 17450 技术制图图线GB/T 17453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剖面区域的表示法GB/T 17451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视图GB/T 17452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剖视图和断面图GB 4458.2 机械制图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GB 4458.3 机械制图轴测图GB 4458.4 机械制图尺寸注法GB 4458.5 机械制图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GB 4459.1 机械制图螺纹与螺纹紧固件画法GB 4459.2 机械制图齿轮画法GB 4459.3 机械制图花键画法GB 4459.4 机械制图弹簧画法GB 4459.5 机械制图中心孔表示法GB/T 131 机械制图表面粗糙度代号及其注法GB/T 16675(所有部分)技术制图简化表示法图形符号GB 4728.1 电气图用图形符号总则GB 4728.2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符号要素、限定符号和常用其他符号GB 4728.3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导线和连接器件GB 4728.4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无源元件GB 4728.5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半导体管和电子管GB 4728.6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电能的发生和转换GB 4728.7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开关、控制和保护装置GB 4728.8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测量仪表、灯和信号器件GB 4728.9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电信:交换和外围设备GB 4728.10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电信:传输GB/T 4728.12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二进制逻辑元件GB/T 4728.13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模拟元件GB 1526 信息处理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GB/T 5465.1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绘制原则GB/T 5465.2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SJ 2715 电子产品用字体和符号代号GB 5094 电子技术中的项目代号GB 7159 电子技术中文字符号编制通则GB/T 4026 电器设备接线端子和特定导线线端的识别及应用字母数字系统的通则格式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SJ/T 207.2 设计文件管理制度第2部分:设计文件的格式编号SJ/T 207.3 设计文件管理制度第4部分:设计文件的编号成套性SJ/T 207.1 设计文件管理制度第1部分:设计文件的分类和组成图样GB 5489 印制板制图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SJ/T 10667 钎焊、封接代号及标注方法SJ 3181 电子元器件图形库—集成电路图形SJ/T 10149 电子元器件图形库—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图形SJ/T 10150 电子元器件图形库—半导体立分立器件图形SJ/T 10225 电子元器件图形库—机电元件图形简图GB/T 6988.1 技术用文件的编制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 6988.2 技术用文件的编制第2部分功能性简图GB/T 6988.3 技术用文件的编制第3部分接线图和接线表GB/T 6988.6 控制系统功能表图的绘制GB 7356 电气系统说明书用简图的编制GB/T 16679 信号与连接线的代号SJ/T 10148.1 电气简图的编制方法术语、分类和编制原则SJ/T 10148.2 电气简图的编制方法一般规则SJ/T 10148.3 电气简图的编制方法系统图和框图SJ/T 10148.4 电气简图的编制方法电路图SJ/T 10148.5 电气简图的编制方法逻辑图SJ/T 10148.6 电气简图的编制方法接线图和接线表SJ/T 10148.7 电气简图的编制方法线缆连接图和线缆连接表SJ/T 10148.8 电气简图的编制方法总布置图文字、表格GB 9969.1 工作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SJ/T 207.3 设计文件的管理制度第3部分:文字内容和表格形式设计文件的编制方法示例SJ/T 10719 电子设备设计文件编制示例SJ/T 10718 电子元器件设计文件编制示例SJ 2716 数字电子计算机系统设计文件成套和编制检查SJ/T 10151 电子产品设计文件的标准化检查更改SJ/T 207.5 设计文件的管理制度第5部分:设计文件的更改A.10 电子设备GB 7269 电子设备控制台的布局、型号和基本尺寸GB 7450 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JB 2082 电子设备可视缺陷和机械缺陷分类A.11 导航SJ 20362 无线电导航设备检验规则赠送以下资料《3D打印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3D打印技术课程编码:1100001120学分及学时:1学分理论学时18学时(其中理论课10学时)适用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开课学期:第三学期开课部门:计算机与互联网学院先修课程:物联网技术概论、电子技术、无线传感网、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考核要求:考查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作者:高帆《3D打印技术》著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1.本课程属于设计类的课程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走近3D打印技术》课程是根据国家课程改革要求,结合我校学生发展的实际状况,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兴趣、特长及本校的课程资源等要素而开发的设计课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