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推断题物质转化关系汇总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专题四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中考化学专题四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类型6 元素或物质之最
1.元素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O__;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A_l_。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O__;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__a__。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N__。 (4)组成元素最多的化合物:__C__。
2.物质之最
(1)最清洁的燃料、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密度最小、最轻的气体: __H__2。
4.二变一 包括以下三类: (1)物质与氧气燃烧(常与特殊反应条件“点燃”结合)。 如:非金属单质+氧气→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单质+氧气→金属氧化物; 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 (2)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3)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常与特殊反应条件“高温”结合)。
5.一变三 常与特殊反应条件“加热”结合,包括以下三类: (1)高锰酸钾制氧气。 (2)碳酸氢铵分解。 (3)碳酸氢钠分解。
4.常见气体 (1)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CO、CO2。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SO2、HCl。
类型2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和用于炼钢的物质:_O__2_。 2.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_C_O__。
3 . 具 有 还 原 性 且 能 使 黑 色 CuO 变 红 ( 或 红 色 Fe2O3 变 黑 ) 的 物 质 : 气 体 : __H_2_、_C__O_,固体:__C__。
(3)其他沉淀均为白色沉淀:BaSO4、AgCl、CaCO3、BaCO3、Mg(OH)2、 Al(OH)3。
①以上不溶于稀酸的白色沉淀:___B_a_S__O_4___、_A__g_C_l___。 ②以上溶于酸并有气体放出的白色沉淀:__C_a_C__O_3___、
BaCO3。 ③以上溶于酸但没有气体放出的白色沉淀:__M__g_(_O_H__)2__、Al(OH)3。

2024年人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二部分常考题型突破题型五物质的推断与转化题

2024年人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二部分常考题型突破题型五物质的推断与转化题

5. (2023·陕西)如图所示为初中四种常见物质之间的常见反应关系
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两端的物质通
过一步反应能转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 X一定是Ca(OH)2 B. Y可能是钠盐
C. X与Y不可能都是盐
D. X与Y反应能生成NaOH
第5题
6. (2023·无锡宜兴一模)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利用太阳能可将
解推断类试题的步骤:首先,读审——仔细读题、审清题意,即弄清题 意和要求,明确已知和未知条件,找出明显条件和隐藏条件。其次,找 突破口或“题眼”——通过分析结构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征和现象 特征及特征数据等,确定某一物质或成分的存在,以此作为解题突破 口。然后,推理——从突破口向外扩展,通过顺推法、逆推法、假设法 得出初步结论,最后做全面检查,验证推论是否符合题意。
第3题
(1) E的化学式为 HCl 。 ⁠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通电
① C→B: 2H2O
2H2↑+O2↑ 。

② G与H: Na2CO3+Ca(OH)2 CaCO3↓+2NaOH 。 ⁠
③ I与J: Fe+2AgNO3 Fe(NO3)2+2Ag 。 ⁠
类型二 物质转化类 4. (2023·济宁)通过物质间相互反应可以实现物质间的相互转化。下 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B ) A. Ca(OH)2→CaCO3→Ca(HCO3)2 B. CuO→Cu(OH)2→CuSO4 C. H2→H2O→O2 D. NaOH→Na2SO4→NaCl
第2题
(1) 物质E的化学式为
H2O


(2) 物质B的用途为 用于灭火(或用于人工降雨等合理答案均 ⁠

中考化学河北省推断题高频考点及题眼建立+物质转化关系梳理

中考化学河北省推断题高频考点及题眼建立+物质转化关系梳理

中考化学河北省推断题高频考点及题眼建立+物质转化关系梳理河北省中考化学推断题的高频考点一、河北省中考化学推断题的高频考点,找准复习方向推断题是各地中考化学试卷中的常见题型,也是河北省自2000 年以来的固定题目。

此类题目具有知识覆盖面广、条件隐含、关系复杂、思维容量大、考点涉及范围广、形式新颖灵活、难度较高等特点。

笔者对2009~2019 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中的推断题从题眼类型(表1)、涉及的化学反应(表2)、考查的问题(表3)三个方面进行了汇总分析。

由表中内容可知,推断题涉及“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三个一级主题中的内容;考查的问题涉及化学式、化合价、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用途、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等核心知识。

其中高频出现的化学反应有:一氧化碳作还原剂,还原氧化铁或氧化铜的反应;表现氧气助燃性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如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以及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等。

这类题目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读文字、读框图)、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应用能力等;锻炼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还督促学生夯实元素与化合物的知识以构建知识网,找到知识间的联系,由此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针对学生的问题,合理选择教学策略推断题作为中考的必考题型,知识关联性强,要想快速、准确地解答此类试题,考生不仅要对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准确记忆和理解,还要能针对不同情境的问题进行合理地分析、归纳、推理。

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面对此类题目时,底气不足,畏难情绪逐渐滋生。

即有的学生干脆放弃,他们说“看不懂图,理不清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关系”;有的学生说“感觉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很难对号入座,没方向,盲目试,撞大运”;也有学生说“如果题干给的信息充分,感觉还好些,有点儿头绪。

如果题干给的信息少,就会乱了方寸,无从下手”。

以上是三类学生对推断题的感觉,那么如何才能将这三类学生逐步带出困境呢?表1 河北省中考化学推断题题眼类型统计表2 河北省中考化学推断题涉及的化学反应统计表3 河北省中考化学推断题考查的问题统计第一类是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他们很容易被多种多样的题干表述迷惑,所以要先引导他们学会阅读然后才能正确解答该题。

专题17 推断题(第01期)-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题17 推断题(第01期)-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题17推断题考点1开放型转化推断题1.(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若甲是H 2O,则乙可能是CaCl 2B.若甲是CO 2,则丙可能是H 2C.若甲转化为乙是置换反应,则乙转化为丙不可能也是置换反应D.若甲转化为乙是复分解反应,则乙转化为丙不可能也是复分解反应2.(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下列说法与图示关系不符..的是A.甲不能是碱B.丙不能是单质C.甲乙可以都是氧化物D.甲乙丙可以是不同类别的物质3.(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甲、乙、丙、丁均为常见物质,甲、乙是金属单质,甲、丙、丁均含同一种元素,转化关系如图(“→”表示一步转化)。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的活动性强于乙B.乙不能与酸反应C.若丙、丁类别不同,则一定为氧化物和盐D.转化中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有置换反应4.(2023年天津市中考)下图所示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的相互关系,涉及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转化),下列选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选项甲乙丙丁ANaOH 24H SO Zn 4CuSO B2Ca(OH)HCl NaOH 3CaCO C23Na CO 2Ca(OH)24H SO 2BaCl DC 2O CO CuO A.A B.B C.C D.D考点2框图型推断题5.(2023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A~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省略)。

已知A 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 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 是最轻的气体。

(1)G 的化学式为_______。

中考化学推断题三角关系图

中考化学推断题三角关系图

中考化学推断题三角关系图1.直线型互变(1)单质←→化合物:①O2↔H2O ②H2↔H2O ③Cu↔CuO④Fe↔Fe3O4(2)化合物←→化合物:①CO↔CO2 ②CO2↔CaCO3 ③CO2↔H2CO3 H2O↔H2CO3④H2O↔Ca(OH)2 ⑤NaOH⇄Na2CO3 ⑥Na2CO3⇄CO22. 三角形变化(4)其它:3. 四边形关系:二、中考化学推断题2.A﹣G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A俗称纯碱,B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E、G是黑色粉末,F是未来最理想的清洁能源,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化学式:D_______。

(2)若C物质有三种元素组成,写出物质A和物质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基本类型是_______。

(3)写出测定A物质酸碱度的方法:_______。

【答案】HCl Na2CO3+Ca(OH)2=CaCO3↓+2NaOH 复分解反应取适量A物质溶于水,用干燥净洁的玻璃棒蘸取其溶液滴到pH试纸上,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解析】【分析】A俗称纯碱,B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E、G是黑色粉末,F是未来最理想的清洁能源;可知A为碳酸钠,碳酸钠和B可以互相转化,所以B是二氧化碳;D能与碳酸钠反应,会转化成二氧化碳,所以D是盐酸;F是未来最理想的清洁能源,所以F为氢气;E是黑色粉末,会与盐酸反应,所以E是铁,G会与盐酸、氢气反应,所以G是黑色金属氧化物,G为氧化铜。

代入推导正确。

【详解】(1)经推导D为稀盐酸,化学式为HCl;(2)若C物质有三种元素组成,且能与二氧化碳、盐酸反应,说明C为Ca(OH)2,物质A和物质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3)测定A物质Na2CO3酸碱度的方法是取适量A物质溶于水,用干燥净洁的玻璃棒蘸取其溶液滴到pH试纸上,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

九年级化学物质转化关系图·优选.

九年级化学物质转化关系图·优选.

一、初中化学物质的转化关系1、氧气、氧化物、酸、氢气、水H2OKMnO4↘↓↑↗CO、CO2↗SO2H2SO4H2O2→→P2O5+ Mg Al Zn Fe→ H2→H2O ↘MgO HClKClO3↗↓↘Al2O3 Fe3O42、碳与碳的化合物3、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 CO2↗ Na2SO4 → BaSO4↓(白)NaOH → Na2CO3 → CaCO3↓(白)(变质)↘ NaCl → AgCl↓(白)4、含钙化合物的关系:↙↗―――――――↘↖CaCO3→CaO→Ca(OH)2→CaCl2↖CO2↙5、氧化钡、氢氧化钡与硫酸钡word.word. ↗BaCl 2 → BaSO 4↓(白)BaO → Ba(OH)2 ↗↘ + CuS O 4↘Cu(OH)2↓(蓝)6、硫酸铜、碳酸氢钙、碳酸氢钠、碳酸氢铵CuO ↗ CO 2↙ ↘ Ca(HCO 3)2 → CaCO 3→CaOCuSO 4.5H 2O →CuSO 4→ Cu ↘ H 2O↗Na 2CO 3 ↗ NH 3 → NH 3.H 2ONaHCO 3 →CO 2 NH 4HCO 3 → H 2O↘H 2O → H 2CO 3 ↘ CO 2 → H 2CO 37、铝、镁、锌、铁、铜及其化合物↗ZnSO 4↖ ↗ AlCl 3↖Zn → ZnO Al → Al 2O 3 ↘ZnCl 2↙ ↘Al 2(SO 4)3↙Fe Al↗MgCl 2↖ ↙﹉﹉﹉﹉↗ CuCl 2↘↖Mg → MgO Cu ←→CuO Cu(OH)2 ↘MgSO 4↙ ↖____↘ CuSO 4↗↙Fe Al↙ FeCl 3 ↖ C CO H 2 Mg Al ↗FeSO 4Fe(OH)3 Fe 2O 3 ←――――→ Fe↖Fe 2(SO 4)3↙ O 2 H 2O ↘ FeCl 28、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即注明必要的反应物、反应条件)CO 2 CO C 或O 2 O 2 H 2O H 2O 2Al 2O 3 AlCl 3 Al CuO CuSO 4 Cu ⑴ ⑵ ⑶ ⑷ MgO MgSO 4 Mg Cu H 2 Fe CaO Ca(OH)2 CaCO 3 CaCl 2 Ca(OH)2CaCO 3 ⑸ ⑹ ⑺ ⑻word.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 文本 --------------------- 方便更改 CaCO 3 Na 2CO 3 CO 2 CO 2 NaOH Na 2CO 3 CO 2 O 2 H 2O NaOH NH 4ClNH 3 ⑼ ⑽ ⑾ ⑿。

中考化学常见物质转化关系(重难点突破)

中考化学常见物质转化关系(重难点突破)

中考化学常见物质转化关系(重难点突破)
一.基本素材 (一)一变二
1.
2.
3.
4.
5.
1.
2.
3.
4.
1.置换类
2.还原类
3.氧化类
4.氧化物、酸碱盐类
二.特定素材 (一)直线型互变
1.直线型“两点”互变(含同元素)
(1) (2
) (3)
(4)
(5) (6)
(7)
(8)
2.直线型“三点”互变
(1 (2
(3
(4
三.试题常用框图素材 (一)同元素变化 1.循环类三角形变化
2.指向类三角形变化
3.指向返回类三角型变化
4.循环返回类三角型变化
(二)异元素变化 指向型三角形变化
(三)四边形类变化 1.殊途同归
2. 循环
(四)杂类 1.一变三
2.“二”变“三”
3.二变三
四.六个“核心”变化
O 2、H 2 、H 2O 、CO 2、CO 和Na 2CO 3等六种物质,在中考推断题中是不可缺少的命题“元素”,相关变化列举如下。

(一).二氧化碳的变化
(二).水的变化
(三).氧气的变化
(四).一氧化碳的变化
(五).氢气的变化
(六).碳酸钠的变化。

《物质的推断、转化》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详解(黑龙江专用)(附答案)

《物质的推断、转化》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详解(黑龙江专用)(附答案)
(1)分别写出A、B、E、F四种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E:__________ F:__________
(2)F与少量A溶液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化合反应
(2)Fe
(3)CuO+H2SO4=CuSO4+H2O
(4)H2铁与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分析】
A为红色金属单质,则A为铜;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则B为氧化铜,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故X溶液为硫酸铜溶液,C为金属单质,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故C为铁,铁与过量的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故E为氢气。
【解析】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A是氧化钙,故A的化学式为CaO,A与B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该反应放出热量;
(2)反应①是水和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符合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故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若I为紫红色固体单质,反应②的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水,氢气得到氧气,在氢气为还原剂,故通过对反应②的分析,体现出G物质具有还原性。
(1)取少许该粉末,加入足量的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只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杂质一定不含______。
(2)取(1)中无色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杂质一定含有______。
(3)另称取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白色沉淀,则杂质还一定含有______。通过以上三个实验还不能确定含有的杂质是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满分,靠的这一张张“关系网”
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种类不是很多,但物质间的转化是初中化学试题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知识点,对形成规范的化学知识网络构架有重要的帮助,需要对所学过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有较为扎实的理解,才能顺利完成此类题目,在物质转化过程中,要考虑反应的可行性,即不能凭空臆造反应。

今天小编带你一起看看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以及它们织
成的那张“关系网”。

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单质:O2、Fe、C氧化物:H2O、CO2酸:HCl、H2SO4碱:NaOH、Ca(OH)2
盐:NaCl、Na2CO3、NaHCO3、CaCO3
物质间的“关系网”
1、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关系网
2、碳及碳的化合物的关系网
3、各类物质间的三角关系网
4、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5、一些特别的相互转化关系
6、其他以常见物质为中心的转化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