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缺氧性脑病详解

合集下载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

足月儿多见。

缺氧是发病的核心,其中围生期窒息是最主要的病因。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足月儿多见。

新生儿硬肿症早产儿多见。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引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害的病因很多,缺氧原因有围生期窒息、反复呼吸暂停、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右向左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等。

缺血因素有心脏停搏或严重的心动过缓、重度心力衰竭或周围循环衰竭等。

足月儿主要累及脑皮质、矢状窦旁区,早产儿则易发生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二)临床表现根据意识、肌张力、原始反射改变、有无惊厥、病程及预后等,临床上分为轻(兴奋)、中(抑制、迟钝)、重度(重度抑制、昏迷)。

特点是兴奋和抑制交替出现。

症状常发生在生后24h内。

惊厥最常见的表现。

同时有前囟隆起等脑水肿症状体征。

1.轻度机体主要表现为兴奋、激惹,肢体及下颏可出现颤动,拥抱反射活跃,肌张力正常,呼吸平稳,一般不出现惊厥。

症状于24小时后逐渐减轻。

2.中度机体主要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肌张力降低,肢体自发动作减少,病情较反应迟钝等。

足月儿出现上肢肌张力减退较下肢重,而早产儿则表现为下肢肌张力减退比上肢重。

辅助检查,脑电图检查可见癫痫样波或电压改变,影像诊断常发现异常。

3.重度机体主要表现为意识不清,昏迷状态,肌张力低下,肢体自发动作消失,惊厥频繁发作,反复呼吸暂停,前囟张力明显增高,拥抱、吸吮反射消失,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差,心率减慢等。

辅助检查,脑电图及影像诊断明显异常。

脑干诱发电位也异常。

此期死亡率高,存活者多数留有后遗症。

(三)辅助检查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PK-BB)脑组织受损时升高,正常值<10U/L。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元受损时此酶活性升高,正常值<6μg/L。

B超具有无创、价廉,对脑室及其周围出血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CT扫描(首选)内出血类型,对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最适检查时间为生后2~5天。

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标准最新指南

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标准最新指南

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标准最新指南缺血缺氧性脑病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不足或氧气供应不足而导致的脑部损伤。

这是一种常见的脑部疾病,可以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关于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文将就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最新诊断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疾病概述缺血缺氧性脑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通常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或氧气供应不足导致的。

其病因复杂,可以是由于动脉硬化导致脑动脉闭塞、脑内血栓形成等原因引起。

其临床表现也十分多样,可能出现头痛、头晕、视力模糊、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在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出现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甚至昏迷等症状。

二、诊断标准1.临床症状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因患者年龄、病程、病变性质及部位而异。

常见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晕、眩晕、耳鸣、视力模糊、周身乏力、步态不稳、肢体麻木、感觉异常、言语不清、意识障碍等。

2.影像学检查脑部CT或MRI检查是诊断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脑部血流情况、梗死面积、脑水肿情况等,对于确定病变的性质和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3.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是确定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病因的重要手段。

通过检查血液中的脂蛋白、凝血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因,并进一步进行治疗。

4.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系统检查是诊断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检查瞳孔对光反射、运动、感觉、反射等神经系统功能,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5.脑电图检查脑电图检查可以帮助诊断缺血缺氧性脑病。

脑电图可以反映脑功能状态,对于判断脑电活动是否异常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辅助临床诊断。

三、治疗方法对于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首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一般来说,包括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三个方面。

1.病因治疗病因治疗是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的关键,需要根据病情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业务学习PPT

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业务学习PPT
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业务学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缺血缺氧性脑病? 2. 谁需要护理? 3. 何时进行护理? 4. 如何进行护理? 5. 为什么重视护理?
什么是缺血缺氧性脑病?
什么是缺血缺氧性脑病?
定义
缺血缺氧性脑病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或氧气不足 导致的脑损伤。
常见于心脏病、呼吸道疾病等患者,可能会造成 认知障碍和运动功能损害。
如何进行护理?
如何进行护理?
基础护理
提供舒适的环境,确保患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 满足。
如饮食、排泄、睡眠等,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 活质量。
如何进行护理?
功能性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 划。
通过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和 日常生活能力。
如何进行护理? 心理支持
这些人群的缺血缺氧风险较高,需定期监测和评 估。
谁需要护理?
急性发作患者
出现意识障碍、语言不清、肢体无力等症状的患 者。
对于急性病情的患者,应立即进行紧急护理和处 理。
谁需要护理?
恢复期患者
经历过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者,需进行长期的康 复护理。
康复护理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心理辅导等 。
何时进行护理?
为什么重视护理? 提高患者满意度
良好的护理能够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增强医疗服务的信任感,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谢谢观看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
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促进其康复 。
为什么重视护理?
为什么重视护理? 改善预后
有效的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 质量。
早期的干预和持续的护理对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缺血缺氧性脑病讲课PPT课件

缺血缺氧性脑病讲课PPT课件

康复训练:通过物理疗法、 作业疗法等方式,针对患者 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 复计划,提高患者的日常生 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家庭护理和社会支持
家庭护理:提供心理支持和关爱,注意患者的饮食和起居,定期进行家庭康复训练。
社会支持:建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互助组织,提供康复指导和支持,鼓励患者积极参与 社会活动。
辅助检查:CT、MRI等 检查结果
诊断与鉴别诊断:与其它 疾病的鉴别要点
案例分析和讨论
案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案例,以便更好地说明问题和提供借鉴。
案例描述:详细描述案例的情况、症状、病情进展和治疗过程,以便更好地了解案例。
案例分析:分析案例的病因、病理生理机制和病情演变过程,以便更好地理解缺血缺氧性脑病的 本质。
国内研究者针对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大 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国内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研究团队不断壮大,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展,为未 来的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国内研究者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同时也将国内研究成 果推向国际舞台,提高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发病机制:缺血缺氧性脑病 的发病机制涉及到多个环节, 包括血流动力学改变、代谢 异常等
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惊厥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相关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常见的辅助检查包括脑电图、磁共 振成像(MRI)和脑脊液检查等。
THEME TEMPLATE
20XX/01/01
缺血缺氧性脑 病讲课PPT课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症状

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症状

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症状文章目录*一、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症状*二、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危害*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症状1、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症状缺氧缺血性颅内出血以早产儿多见,胎龄愈小发生率愈高。

一般的缺血缺氧性脑病在出生前可能有提示宫内窘迫的病史,分娩时胎心可能增快或减慢,或第二产程延长,羊水被胎粪污染,出生时有窒息史,复苏后仍有意识、肌张力、呼吸节律、反向等方面改变,甚至出现惊厥。

根据病情可分为三度:1.1、轻度:表现为过度兴奋,易激惹,肢体可出现颤动,肌张力正常或增高,拥抱反应和吸吮反射稍活跃,一般无惊厥,呼吸规则,瞳孔无改变。

一天内症状好转,预后佳。

1.2、中度:患儿嗜睡,反应迟钝,肌张力降低,拥抱反射和吸吮反射减弱,常有惊厥,呼吸可能不规则,瞳孔可能缩小,症状在三天内已很明显,约一周内消失,存活者可能留有后遗症。

1.3、重症:患儿神志不清,肌张力松软,拥抱反射和吸吮反射消失,反复发生惊厥,呼吸不规则,瞳孔不对称,对光反应消失,病死率高,多在一击内死亡,存活者症状可持续数周,留有后遗症。

2、什么是缺氧缺血性脑病缺氧缺血性脑病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脑缺氧或缺血而形成的常见的脑损伤,主要表现为意识状态及肌张力变化。

根据病情变化可分为轻、中、重度。

轻、中度表现为兴奋或迟钝,肌张力正常或减低。

重度可有昏迷、肌张力松软、惊厥频繁等。

多伴有严重的后遗症如脑瘫、癫痫、学习困难等。

3、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病因围产期窒息是本症的主要病因。

凡是造成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障碍使血氧浓度降低者均可造成窒息。

由宫内窒息引起者占50%;娩出过程中窒息占40%;先天疾病所致者占10%。

母亲因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大出血、心肺疾病、严重贫血或休克等。

胎盘异常: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功能不良或结构异常等。

胎儿因素: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儿、过期产、先天畸形等。

脐带血液阻断:如脐带脱垂、压迫、打结或绕颈等。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重点知识总结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重点知识总结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重点知识总结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指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

1、病因:缺氧是发病的核心,其中围生期窒息时最要的原因;
2、病理:①脑水肿:为早期主要的变化;②选择性神经元死亡及梗死;③出血
3、临床表现:①急性损伤、病变在两侧大脑半球,症状常发生在24小时内,多数发生惊厥,特别是足月儿,同时有脑水肿症状体征;②病变在脑干、丘脑者,可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瞳孔缩小或扩大、顽固性惊厥等脑干症状,并在24—72小时内病情恶化或死亡。

4、治疗:(1)支持疗法①维持良好的通气功能是核心②维持脑和全身良好的血液灌注世关键措施。

③维持血糖在正常高值。

(2)控制惊厥,首选苯巴比妥(3)治疗脑水肿;(4)新生儿期后治疗。

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医)

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医)

新生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腠理疏 松,卫外不固,易为风、寒、暑、湿、 燥、火六淫所侵,引发本病。
产时损伤
难产、急产、产程过长等导致胎儿头 部受压,损伤脑络,或产时窒息,气 机逆乱,引发本病。
治则治法及方药选用
01
02
03
治则
以补肾填精、益气养血、 活血化瘀、通窍活络为主。
治法
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可采 用中药汤剂、散剂、丸剂 等剂型进行治疗。
方药选用
如补肾地黄丸、益气聪明 汤、桃红四物汤等,具体 药物加减需根据患儿症状、 体征及病情变化而定。
针灸、推拿等非药物治疗方法
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通经 活络,达到治疗目的。常用穴位 有百会、四神聪、风池、肾俞等。
推拿疗法
运用推、拿、按、摩等手法作用 于患儿体表特定部位或穴位,以 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常用手法有推法、揉法、按法等。
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性脑病认识 • 临床治疗与效果评价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家庭护理与康复指导 • 总结与展望
01
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由于围产期窒息导致脑部缺氧缺血 性损害,临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本病是新生儿期后的 严重疾病之一,重者可发生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癫痫、视 听障碍等后遗症。
鉴别诊断
需要与新生儿颅内出血、低血糖脑病、化脓性脑膜炎等疾病进行鉴别。颅内出血 多表现为突然出现的神经系统症状,低血糖脑病则有明确的低血糖病史,化脓性 脑膜炎则伴有发热、脑膜刺激征等表现。
02
中医对生儿缺氧缺血性脑 病认识
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先天禀赋不足
感受外邪
父母体质虚弱或孕期调养不当,导致 胎儿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娇嫩,形气 未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MRI表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MRI表现

中央沟
胎龄20周形成压迹,胎龄24-25周完全形成
颞上沟 顶叶内侧沟
胎龄23-26周形成
额上沟、中央前 后沟和颞中沟
胎龄26-28周形成
上部:胎龄25周的新生儿T2WI图像显示顶枕沟(白箭)和早期的中央沟 (黑箭),但是没有颞上沟。
下部:胎龄29周的T2WI图像显示颞上沟(箭头)和顶枕沟(白箭)、中央沟 (黑箭)变深。
(1)脑实质出血
②基底节和(或)丘脑出血
基底节和(或)丘脑出血多伴有坏死,单纯 的基底节和(或)丘脑出血较少见,一般为 单侧,少数为双侧。
(1)脑实质出血
③大脑皮层出血,主要有以下三种
散在点状或片状出血 大脑某一主要动脉或静脉梗死出血 严重脑室内出血穿破室管膜进入脑实质
在足月儿,以前两种多见
(1)脑实质出血
A
B
C
双侧内囊后肢正常高信号消失,T2WI改变 不明显,DWI信号无明显增高(已非急性 期,出现“假正常化 现象)。
ADC值 “假正常化 ”现象
细胞水肿
假正
常化
弥散受限
细胞坏死 弥散增大
ADC值下降
ADC值升高
在损伤后3-5天DWI表现异常最明显,而 后出现假正常化
T1WI壳核后部
A
信号增高,内囊
(侧脑室前角和体部),视(三角区和枕角)和 听(颞角)放射区。
PVL多见于早产儿,也可见于足月儿。
4、深部白质病变
根据白质坏死的程度,PVL分为四种类型:
1、局灶性PVL,指脑室周围深部白质有一个或多个坏死 灶, 2、广泛性PVL,指脑室周围深部白质广泛性坏死,多呈 海绵样改变,可见星状胶质细胞增生,皮层下白质未受累
早产儿颅内出血分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