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临床护理

合集下载

剖宫产后母乳喂养的临床护理

剖宫产后母乳喂养的临床护理

4 6 . 5 %, 为世 界第 一 , 医疗工 作者 更 应该 注 意剖 宫
产 所带来 的母乳 喂养 问题 。我 科积 极 地对 行 剖 宫产 , 取 得 了 明 显 的 效 果, 现报 告如 下 。
1 临 床 资 料
母 亲角 色 , 为母 乳 喂养带来 便利 。注重 “ 三早 ” , 即早 接触 、 早吸吮、 早 开奶 。母 乳 富含 婴 儿所需 的全部 营 养物质 , 除 了为婴 儿提供 必需 的 营养 之外 , 还 能增 强 其免疫 力 和抵 抗 力 , 是 其 他 食 物 无法 替 代 的。孩 子 刚 出生 时 吸 吮兴 奋 点 最 高 , 觅乳 反应 最 灵 敏 。产
疼痛 的刺 激下 , 产 妇也 无 心 哺 乳 婴儿 。为 了缓 解 产 妇疼 痛感 , 一般使 用布 比卡 因镇 痛药 , 可 以有 效 减轻 痛感 , 也 能够促 进催乳 素 的分 泌 。 2 . 3 尽 早 活 动 术 后 第 2天 , 产妇 可 改 为半 卧位 , 减小 切 口张力 , 利于减轻 疼 痛 , 也利 于 恶露 排 出 。应 鼓励 产妇 早 日下 地活 动 , 有利 于身体 恢复 。 2 . 4 母 婴 同室 产 妇生 产 后 , 尤其 是 初 产 妇 , 角 色 的转变 可能使 其 心 理 不 能 迅 速适 应 , 故 而 要 求 母 婴
mi n 。母 乳喂养 , 为孩 子 的健 康成 长 提供 坚实 的保
障, 也 能有利 于增进母 子感 情 。 2 . 5 哺乳 方法 指导 首先 产妇 要选 择合 适 的体位 , 产后 6 h可以采用半 坐位 或者 坐位 , 产 妇一手 抱住 婴儿 , 可于婴儿 臀 部 垫一 软 枕 , 使 其胸 部 贴 紧母 亲胸 部; 产妇另一手 以“ c ” 字型托住乳 房 , 避免乳 房贴近婴 儿面部 , 影 响呼 吸 , 婴 儿应 含 住全 部乳 头 和 大部 分乳 晕 。交替 吸吮两侧 乳房 , 减轻乳 房胀痛 。坐位 哺乳 是 最佳体位 , 但 在 剖 宫产 最初 几 天 , 由于 产妇 收 到切 口 疼痛 的影 响 , 采 用 此体 位 可能 会受 到 限 制 , 可 以用 半 坐 卧位来 代替 。用温热 毛 巾热敷乳 房 , 但 是要注 意避 开乳头及 乳晕 。热敷 之 后 , 一 手 托住 乳 房底 部 , 另 一 手 由基底 向乳头 方 向按 摩 乳房 , 或 双手 环抱 乳 房 , 轻 轻按揉 。乳房按摩 每 日 2~ 3次 , 每次 5~ 1 0 a r i n 。

孕产妇母乳喂养的临床护理干预

孕产妇母乳喂养的临床护理干预

孕产妇母乳喂养的临床护理干预摘要目的:探讨对婴儿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以有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

方法:对孕妇耐心细致的进行有关喂养知识的护理宣教,让孕产妇知道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并使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孕产期及产后。

结果:掌握正确的喂奶护理方法和产妇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对促进婴儿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提示对婴儿越早喂奶越好,可促进乳汁的分泌。

结论:母乳是理想的天然食物,它不仅能提供婴儿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还可以增强婴儿对疾病的抵抗力,有利于母婴情感的加深。

关键词母乳喂养早产儿护理方法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173目前一些产妇由于缺少必要的母乳喂养护理知识,在给婴儿喂奶时,错误的把自己的婴儿头部紧紧搂在怀里喂奶,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资料与方法2006年2月~2008年8月在我科分娩产妇156例,年龄20~40岁,平均27.3岁。

自然分娩122例,剖宫产34例。

其中单胎154人次,双胞胎2人次。

孕周32~36周,出生时婴儿体重2.0~2.5kg。

喂养方法:早产儿主张越早喂奶越好,可促进乳汁分泌。

在喂养前母亲要清洗双手,用温开水清擦乳头,把婴儿抱在怀中,吸空一侧乳房后再吸另一侧,这样使每侧乳房都有机会吸空。

哺乳时要注意观察婴儿的吸吮情况,完毕后擦洗乳房乳头,然后再将婴儿抱直,头靠母肩,用手轻拍婴儿背部,使哺乳时吸入的空气排出,以防溢奶。

哺乳后婴儿宜向右侧卧,头稍垫高。

婴儿一般在10~12个月给予断奶,但在断奶前要有一个过渡阶段,切忌骤然断奶。

乳汁的分类:①初乳:产后至5~7天内母亲乳房分泌的乳汁称初乳,呈蛋黄色、质稠、量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较少,有大量的分泌型iga和吞噬细胞、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可增进新生儿呼吸道及消化道防御病菌入侵的能力,提高婴儿的抵抗力。

因此一定要将母亲的初乳喂给婴儿,保证初到人世的婴儿健康。

②过渡乳:生后7天至满月内母亲分泌的乳汁称为过渡乳,脂肪含量高,蛋白质与矿物质减少。

中西医结合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在临床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在临床的应用
决 于 母 亲 、 儿 及 环 境 相 关 的多 种 因 婴 素。 人种 、 会 阶 层 、 族 、 育 程 度 、 姻 状 况 、 龄 等 ; 乳 社 种 教 婚 年 母
喂 养 的 决 心 与 产 前 接 受 的 母 乳 喂 养 建 议 相 关 ; 生 保 建 人 卫 员、 家人 、 友对 母乳 喂养 的 态 度 及 支 持 程 度 ; 响 母 乳 喂 养 朋 影 的生 理 因素 , 括 乳 房 和乳 头 ; 往 母 乳 喂养 史 ; 儿 健 康 状 包 既 婴 况 等 因素 影 响母 乳 喂 养 率 及 母 乳 喂 养 开 始 及 持 续 的时 间 。
康 、 境 和 护 理 等 四个 护 理 主 理 念 , 熟 练 掌 握 现 代 护 理 理 环 在 论 和 技 能 的 前 提 下 , 用 中西 医结 合 护 理 方 法 , 运 了解 适 度 、 够 用 的 中 医 护 理 理 论 , 握 辨 证 施 护 方 法 , 练 操 作 实 用 中 医 掌 熟 护 理技 术 , 高 临 床 和 社 区 护 理 质 量 健 康 教 育 是 以 传 播 、 提 教育 、 预为手段 , 帮助个 体和群 体改变 不健康行 为为 目 干 以 标 , 促 进 健 康 为 目的 所 进 行 的 活 动 及 其 过 程 , 康 教 育 是 以 健 妇 幼 保 健 工 作 的 重要 内容 之 一 , 促 进 妇 女 儿 童 健 康 水 平 提 是 高 的重 要 手 段 。 T w O在 全球 发 出 倡 仪 , 调 婴 儿 在 出生 后 6 强 个 月 内应 进 行 纯 母 乳 喂 养 , 建 议 6 月 后 可 以添 加辅 食 , 并 个 同 时继 续 母 乳 喂养 至 出生 后 2 或 更 长 时 间母 乳 喂 养 可 以 为 婴 年 儿 生 长 发 育 提 供 理 想 营 养 , 过 喂 哺 , 儿 频 繁 地 与 母 亲 皮 通 婴 肤接触 , 此增进感情与母子关 系。 彼 因此 , 孕 早 期 对 孕 妇 进 在 行 母 乳 喂 养 的健 康 教 育 是 十 分 重 要 的 。

促进母乳喂养的临床护理体会

促进母乳喂养的临床护理体会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 2008年5月第5卷第5期 W orld Hea lth DigestMedical Pe riodical护理探讨促进母乳喂养的临床护理体会■吕文华 杨玉华 王晓颖(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医院 150000)【摘要】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品和饮料,营养丰富,最容易消化吸收。

对宝宝来说是任何其他食品无法代替的。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较多的乳糖和脂肪酸,补体、抗体、铁、钙磷比例适宜,能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不易引起过敏反应。

【关键词】母乳喂养;临床护理【中图分类号】R174+.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05-0145-1 婴儿通过反复的吸吮母乳,可以促进面部肌肉、骨骼的发育。

哺乳时,母亲与婴儿通过皮肤的接触,目光的交流,增进了母子感情,婴儿会有满足感和安全感,可促进婴儿心理的正常发育,促进大脑与智力的发育。

同时,母乳喂养对母亲也大有好处,可以促进母亲的子宫收缩,减少流血。

还可以抑制排卵,有助避孕。

同时,还可减少母亲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生率。

再者,母乳喂养对家庭也有很大的好处,不用买昂贵的奶粉,减少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因而,母乳喂养非常重要,可是,有的年轻母亲不了解或忽视母乳喂养的好处,而不愿采取母乳喂养。

从2005年起,我科提出了情系母婴服务品牌,对孕产妇产前产后进行了一系列护理措施,大大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1 孕期检查建立孕妇学校,通过幻灯片、建立宣传栏、分发宣传单和口头宣传等形式大力宣传母乳喂养好处,使孕妇在孕早期就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认真检查孕妇的乳头情况,对扁平乳头或凹陷乳头及时帮助纠正。

2 临产待产时的宣教根据奥瑞姆的自理理论的辅助教育系统,用模拟形式教会孕妇正确的哺乳姿势。

哺乳时母亲可以采用不同的体位,或坐或卧,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母亲的体位要舒适,全身要放松。

②母婴必须紧密相贴,即胸贴胸、腹贴腹,婴儿下巴贴母亲的乳房,头与双肩朝向乳房,嘴与乳头在相同水平上。

浅析妇幼保健中母乳喂养的护理工作

浅析妇幼保健中母乳喂养的护理工作
炎 8 , 分为 对照组 和 实验组 , O例 随机 对照组 采取 传统 的雾化 治 疗方 法 , 实验 组 采取 令舒 联 合 可 必特进 行 雾化 吸入 治疗 小儿 肺 炎 , 采取 系统的 护理 措 施 。观 察 两组 患儿 的治疗 疗效 。结 果 : 过精 心的 治疗和 护理 , 经经 与对 照组相 比 , 实验组 患 者总有 效 率明显 增 高 P< .5 00 。结论 : 心 的 系统护 理对 喘 息型肺 炎进 精 行 雾化吸 入 的患者起 着很 重要 的作 用 , 令舒加 可 必特 雾化 吸 入 治疗喘 息 型肺 炎奇 效更快 , 而 疗效 显著 。 di1.99jis.06—15 .00 1 .5 o:036/.s 10 n 992 1 .229 文章 编号 : 0 1 6—15 (00 0 99 2 1 )一1 6 3— 2 2—35 0 A. 喘息 型肺 炎是 近年 来 呼 吸道 常见 的疾 病 , 呼 吸道 疾 病 的重 要 位 ,L I 占 置, 常表现为咳嗽、 发热、 肺部罗音、 气促、 呼吸困难等 , 临床治疗 中雾化吸入 方法应用较广泛 , 雾化吸入疗法是消除局部炎症、 释痰液 , 稀 解除支气管痉 挛, 并减轻喉头水肿等的较好的手段, 我科将近年收治的喘息型肺炎患儿采 取令舒加可必特雾化吸人治疗 , 经过精心 的护理, 取得 了一定的效果 , 现报 疗 的喘 息性 肺炎 8 0例 , 随机 分 为对 照组 和 实 验组 , 中对 照组 4 其 0例 , 2 男 2
文章 编号 : 0 1 6—15 (00 0 99 2 1 )一1 35 0 2— 6 3— 2
对 于 刚 出生 的婴孩 来 说 , 乳的 喂养 是非 常 的重要 的 , 仅 能成 为 婴孩 乳 头不 再缩 回 。 母 不 最理 想 的食 品 , 还 是促 进 婴 孩健 康 成 长 的基 本 措施 。母 乳 喂养 的时 间 而且 其次, 在产 后 的前几 天让 婴儿用 力 的吸允 之 外 , 果说 婴 儿的 吸允 力 太 如 最好是 婴 孩的前 6个 月 , 为 这段 时 间 是最 佳 的生 长 时 机。 但 是在 母 乳 的 小 , 因 不能将乳头吸出, 可以让产妇的丈夫或者是在正在吃乳 中的较大的婴儿 喂养 中通 常会 遇 见一 些小 麻烦 , 以护 理工 作是 非常重 要 的。 所 进行吸允 , 将其乳头拉长之后, 再让婴儿进行吸允。

母乳喂养护理实训报告

母乳喂养护理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能够增强婴儿的免疫力,降低疾病风险。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母乳喂养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母乳喂养率逐渐上升。

为了提高护士对母乳喂养护理的技能,我参加了本次母乳喂养护理实训。

二、实训目的1. 掌握母乳喂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了解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3. 提高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指导母乳喂养的能力。

三、实训内容1. 母乳喂养的基本知识(1)母乳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

(2)母乳的分泌过程:催乳素、缩宫素等激素的作用。

(3)母乳喂养的时机:出生后1小时内开始哺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母婴关系。

2. 母乳喂养的技能(1)哺乳姿势:正确的哺乳姿势有利于婴儿吮吸和母亲的舒适。

(2)乳房护理:保持乳房清洁,预防乳腺炎。

(3)乳房按摩:促进乳汁分泌,缓解乳房胀痛。

3. 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1)避免乳头混淆:使用奶瓶喂养时,注意不要让婴儿养成乳头混淆的习惯。

(2)观察婴儿的吸吮情况:婴儿吸吮有力、均匀,表明吸吮良好。

(3)预防乳头皲裂:注意哺乳姿势,保持乳头清洁,使用乳头膏等。

4. 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及处理(1)乳头皲裂:保持乳头清洁,避免用力挤压,使用乳头膏等。

(2)乳腺炎:注意乳房护理,保持乳汁通畅,及时处理乳腺炎。

(3)乳头凹陷:采取正确的哺乳姿势,使用乳头矫正器等。

四、实训过程1. 讲解:实训指导老师详细讲解了母乳喂养的基本知识、技能、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2. 实操:实训过程中,学员们分组进行乳房护理、哺乳姿势练习、乳房按摩等技能操作。

3. 案例分析:针对临床中遇到的母乳喂养问题,学员们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问卷调查:对实训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学员对母乳喂养护理的掌握程度。

五、实训总结通过本次母乳喂养护理实训,我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总结:1. 母乳喂养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护士应具备指导母乳喂养的能力。

妇产科母乳喂养优质护理工作计划

妇产科母乳喂养优质护理工作计划

妇产科母乳喂养优质护理工作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妇产科母乳喂养优质护理工作计划篇1一科学管理强素质:妇产科工作复杂繁重,风险较大,特别是产科母子两条生命掌握在我们医务人员中。

为给患者提供安全满意的服务,我们妇产科实施了科学管理,把制度建设及其贯彻落实工作牢牢抓在手上,通过每天的交班,使每天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我觉得妇产科是一支敬业奉献的团队,管理出素质,出成绩,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调动人的积极性,使科室工作顺利进行,得到社会的认可。

二优质服务树形象:医院应给病人信任感、安全感、亲切感,有了这“三感”服务质量就在其中了。

但这三感离不开高质量的技术和周到细致的服务。

近几年,科室在医院的支持下,先后派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同时积极联系专家来我院讲学,会诊,指导。

对我们年轻医务人员传、帮、带,使我们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给病人减轻了不少痛苦,科室对新技术高度重视,科主任以身作则,孜孜以求,不断学习新技术。

三亲情服务暖人心:优质的服务更是让患者获得信任感、安全感、亲切感的基础。

我们坚持在医务人员中开展“假如我是一名患者”的换位思考,并从规范的言语和亲人般的行为做起,通过我们的优质服务让患者感到的是温馨提示、知情告知,而不是刚硬条款;听到的是亲切问候、和蔼解释,而不是“生、冷、硬、顶。

妇产科母乳喂养优质护理工作计划篇2一、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各科室护士长组织学习专科知识,如遇开展新技术项目及特殊疑难病种,可通过请医生授课、检索文献资料、护理部组织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讨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

同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学术水平。

二、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1、组织学习医院服务礼仪文化,强化护士的现代护理文化意识,先在护士长层次内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后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提升素养活动,制定训练方案及具体的实施计划。

安排全院性的讲座和争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护士社交礼仪及职业服务礼仪。

妇幼保健中母乳喂养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估

妇幼保健中母乳喂养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估

·191·妇幼保健中母乳喂养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估高媛媛 滦南县妇幼保健院孕产保健科摘 要:目的:分析妇幼保健中母乳喂养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了在我院分娩的86例产妇,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3例。

常规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母乳喂养护理,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率以及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

结论:妇幼保健中母乳喂养护理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母乳喂养率以及产妇对于母乳喂养的正确认知,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母乳喂养 效果 妇幼保健母乳中含有婴儿成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母乳喂养可以有效的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和抵抗力[1]。

而且母乳喂养还可以促进新生儿大脑组织的发育,能够增加新生儿的安全感,促进母子感情的升华。

而且,母乳喂养还可以促进产妇子宫的恢复,降低乳腺疾病的发病机率,而且还能够稳定产妇的情绪,让产妇更好的面对角色的转变,有利于产妇的身心健康。

但是,由于部分的产妇对于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和技巧的掌握不足或者身体因素,导致部分的产妇不愿意、无法进行母乳喂养。

因此,为了母婴健康,需要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高母乳喂养率。

本研究以86例产妇为例,探讨了母乳喂养护理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了2019年1月-2019年12月内在我院分娩的86例产妇,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43例)和常规组(n=43例)。

研究组中产妇的平均年龄为(29.15±3.14)岁,剖宫产17例,自然分娩26例。

对照组中产妇的平均年龄为(30.07±3.85)岁,剖宫产19例,自然分娩24例,可对比,(P>0.05)。

纳入标准:①产妇以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②产妇无母乳喂养禁忌症。

排除标准:①认知功能障碍;②无法配合研究者。

1.2…方法常规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包括环境护理、饮食指导、健康宣教等[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乳喂养临床护理
母乳喂养是指产后产妇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婴儿。

只有提供足够的母乳喂养知识和支持,产妇
才有信心哺喂母乳。

因此。

评估产妇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需求,并计划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以达到母乳喂养的目的。

1评估要点
1.1 有助于母乳分泌的因素: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产妇合理、足够的营养,母婴密切
接触,产妇心情舒畅愉快,保证产妇足够的睡眠和休息均可促进乳汁分泌。

1.2 有碍于产妇分泌的因素:产妇焦虑、忧愁、悲伤、紧张等不良情绪可影响乳汁分泌,没
有母乳喂养相关知识者可影响乳汁分泌等。

2护理措施
2.1 提供母乳喂养的相关信息:向产妇解释早开奶、早吸吮、早接触的好处,实行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开奶前不喂糖水和奶粉,不使用奶瓶和橡皮奶头。

正常情况下,纯母乳喂养4~6
个月,哺乳期到产后1年。

有条件者可喂哺至2年。

2.2 早接触、早吸吮:是指产妇分娩后半小时内将断脐的新生儿裸体放在产妇胸前,与产妇
皮肤接触30min以上,并且帮助婴儿吸吮产妇的乳头。

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也可于断脐后立
即让产妇抚摸和亲吻,并于产妇返回休养室清醒后立即将新生儿放入产妇的怀抱中。

2.3 母婴同室:是指产后产妇与婴儿24h在一起,即使婴儿的治疗、护理等处理需要离开产
妇时也不超过1h。

2.4 按需哺乳:是指按照产妇和婴儿的需要喂哺,不规定次数和时间。

婴儿想吃就喂,婴儿
睡觉时间过久或产妇感到奶胀要叫醒喂奶。

2.5 进行母乳喂养技术指导:教会产妇正确的含接姿势和方法。

(1)协助产妇采取舒适的喂奶姿势(坐姿或卧姿)。

(2)产妇一手臂托起婴儿的肩背部及臀部,使婴儿与产妇紧密相贴,婴儿下颌紧贴产妇的乳房,鼻尖对着乳头,头略微后仰,防止婴儿鼻部受压,影响呼吸。

产妇另一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托起乳房。

(3)以乳头轻触婴儿口唇,待婴儿张大嘴时,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放入婴儿口中。

(4)两侧乳房要交替喂哺。

(5)哺乳完毕后,将婴儿抱起,头部略高,轻拍婴儿背部,排出胃内气体。

2.6 介绍母乳喂养的优点
(1)提供营养及促进发育:母乳营养丰富,最适合婴儿的消化吸收,其质与量随婴儿生长和需要发生相应改变。

(2)提高免疫功能,抵御疾病: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蛋白和免疫细胞等。

(3)促进婴儿心理健康发育,增进母子感情。

(4)有利于婴儿的牙齿发育和保护。

(5)有助于产妇身体健康: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有利于避孕,降低产妇患乳腺癌、卵巢癌的危险性。

(6)母乳经济、卫生、方便,温度适宜。

2.7 乳房护理
(1)第一次哺乳前,用温开水和毛巾洗净乳房和乳头,特别要注意清洁乳头上的痂垢。

以后每次哺乳前后用温开水和毛巾擦洗乳房。

(2)每次哺乳前柔和地按摩乳房,刺激泌乳反射,每次哺乳时应让新生儿吸空一侧乳房的乳汁,再吸收另一侧乳房的乳汁。

(3)两侧乳房要交替吸吮,后吸吮的乳房下一次先吸吮,以保证两侧乳房大小均衡。

(4)佩戴合适的棉布胸罩,有利于泌乳和体形健美。

2.8 怎样保证乳量充足
(1)产妇要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保持愉悦的心情。

(2)婴儿出生30min内,母婴皮肤接触30min以上。

(3)早吸吮是早下奶和增多乳量的关键。

(4)母婴同室、按需哺乳是保证乳汁分泌的重要措施。

(5)产妇要有合理的营养和休息。

(6)坚持夜间哺乳尤其重要。

(7)产妇喂哺和婴儿吸吮的姿势要正确。

(8)哺乳前不给婴儿添加糖水、果汁、牛奶等辅食,不使用奶瓶和橡皮奶头。

2.9 乳头皲裂的护理
(1)产妇取正确、舒适且松弛的喂哺姿势。

(2)喂哺前湿热敷乳房和乳头3~5min,同时按摩乳房,挤出少量乳汁使乳晕变软易被婴儿含吮。

(3)先在损伤轻的一侧乳房哺乳,以减轻对另一侧乳房的吸吮力。

(4)让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含吮在婴儿口内,增加哺喂的次数,缩短每次哺喂的时间。

(5)哺喂后,挤出少量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上,短暂暴露使乳头干燥,乳汁有抑菌和修复表皮的作用。

(6)皲裂严重者应停止哺乳,可挤出或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后喂给新生儿。

2.10乳房胀痛的护理
(1)尽早哺乳,促进乳汁畅流。

一般产后30min开始哺乳。

(2)哺乳前热敷乳房,使乳腺管畅通,但在两次哺乳的中间冷敷乳房以减少局部充血、肿胀。

(3)按摩乳房,从乳房边缘向乳头中心按摩,使乳腺管畅通,减少疼痛。

(4)佩戴乳罩,扶托乳房,减少胀痛。

(5)用生面饼外敷乳房,可促进乳腺管畅通,减少疼痛。

2.11 乳腺炎的护理
(1)哺乳前,湿热敷乳房3~5min并按摩乳房,轻轻拍打和抖动乳房。

(2)按摩乳房,从乳房边缘向乳头中心按摩,使乳腺管畅通,减少疼痛。

(3)哺乳时,先喂哺患侧乳房,因饥饿的婴儿吸吮力强,有利于吸通乳腺管,每次哺乳应充分吸空乳汁。

(4)增加喂哺的次数,每次至少喂20min,哺乳后充分休息,饮食清淡。

(5)产妇体温>38.5℃,应暂停母乳喂养,并将乳房排空,给予抗生素静脉点滴。

2.12 手工挤奶的方法:在母婴暂时分离不能哺喂或产妇奶胀时可用手工挤奶的方法。

(1)准备收集母乳的清洁容器。

(2)洗手。

(3)身体前倾,用手托起乳房。

(4)大拇指和食指呈“C”字形放在离乳头根部2cm处,向胸壁方向压挤,手指固定,不要在皮
肤上移动,重复压挤一松弛动作达数分钟,直至乳汁喷出。

(5)沿乳头依次压挤全部乳窦,挤出所有的乳汁。

(6)挤奶后在乳头上涂一层乳汁,等其自然干燥,保护乳头。

3健康教育
帮助产妇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讲解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

保证合理的营养搭配,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劳逸结合。

保持愉快的心情,因情绪因
素能影响乳汁分泌,产妇应保持乐观,情绪稳定。

出院后继续坚持母乳喂养,有情况拨打热
线电话咨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妇幼卫生司主编.母乳喂养培训教材.第二版,北京市新闻出版局1992.5.
[2]荣凯琴.江西医学1982年(S2)期 .
[3]杨建风中国现代医生2009.(19.)
[4]卫红翠基层医学论坛 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