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考研术语 名词解释 带解释
语言学常考的名词解释有哪些

语言学常考的名词解释有哪些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学科,它涉及对语言的结构、语言习得、语言使用等方面的研究。
在语言学的学习中,名词解释是一个常见的题型,要求学生对语言学术语进行准确解释和阐述。
本文将探讨语言学常考的名词解释有哪些。
一、语音语音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语言中的音素、音位、音系等。
语音学中的名词解释有声音、音位、音素等。
声音是指随着空气流动而产生的声波,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
它由声带振动产生,通过咽喉、鼻腔和口腔等发声器官的塑形作用而成为可以被听者感知的语音信号。
音位是指在某一语言中具有区别意义的音素单位。
不同的语言中,音位的数量和类型可能不同,比如汉语中的声调、英语中的元音和辅音等。
音素是构成语言中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在一个语言中能识别出并区分意义的声音。
在不同的语言中,音素的数量和特点也不尽相同。
二、语法语法是语言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研究的是语句的结构和组织规律。
语法中的名词解释有句子、词性、语法关系等。
句子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它由词组成,有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并且能够构成一个完整的意义。
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多种类型。
词性是指词语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和类别。
常见的词性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
不同的词性在句子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起到不同的作用。
语法关系是指词与词之间在句子中的联系和作用关系。
常见的语法关系有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定语与被修饰词关系等。
通过语法关系,词语可以组成一个具有意义的句子。
三、语义语义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词语和句子的意义。
语义中的名词解释有词义、上下位关系、语用等。
词义是指词语所表示的概念或事物。
词义可以直接由词的形态和义素来表示,也可以通过上下文来理解。
一个词可能有多个词义,比如“车”可以指代交通工具,也可以指代编织器具。
上下位关系是词语之间的层级关系,其中上位词泛指某一概念,下位词则是具体到某一个类别。
比如,动物是上位词,猫、狗是下位词。
《语言学纲要》187个名词解释

《语言学纲要》187个名词解释1.语言学语言学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科学。
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结构规律和演变规律,使人们懂得关于语言的理性知识,提高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水平。
语言学分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个领域。
2.专语语言学(具体语言学)以某一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它包括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两种。
总之,专语语言学只研究某一种语言。
★3.共时语言学是语言学的分支,从一个发展的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状态和发展。
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4.历时语言学语言学的分支,又叫历史语言学,是从纵向发展的角度研究某种语言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的发展变化。
5.语文学又叫传统语言学,用于指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之前的语言研究,这时的语言研究尚未独立,语言学作为其他学科的附庸存在,语言研究的主要是为了阅读古籍和语言教学,从而为统治者治理国家或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服务。
☆6.“小学”在中国古代,“小学”先从教授字的形(六书)、音、义开始,就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统称为“小学”。
“小学”一直是经学的一部分,包括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三个分支学科。
☆7.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部分。
☆8.理论语言学是普通语言学的一个部分,与应用语言学相对。
理论语言学主要以语言系统的描写、语言运用机制、语言能力以及语言发展的历史为主要研究对象。
☆9.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应用的学科,实际上是一种交叉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
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是指语言教学(包括聋哑盲教学)、文字的创制和改革、正音正字、词典编撰等;广义的应用语言学还包括与计算机有关的机器翻译、情报检索、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10.历史比较语言学19世纪30年代兴起的一个语言学的重要流派,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具有共同母语的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以及它们的历史发展。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一)1、【语言学】语言学是把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关于语言的理论知识。
+语言学是抽象应用性学科,语言学为语文教学服务,语言学为国家语文政策服务,语言学促进现代化建设2、【具体语言学】以某一种或一些具体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叫做具体语言学+具体语言学都是研究有关个别语言(或语系、语族)的特殊规律的。
3、【理论语言学】把具体语言研究的成果总结起来,找出语言的一般规律的学科是理论语言学(或普通语言学)。
+它在具体语言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一般规律,再用来指导具体语言的研究,理论语言学提供语言学的基本概念、有关语言的一般理论、模式和研究方法,通常包括语言结构的分析和描写的种种原则。
它的内容应该适用于所有或多数语言。
4、【历时语言学】也叫历史语言学,研究语言在不同阶段的历史演变,研究它的语音、语义或词汇、语法等从古到今的发展。
5、【共时语言学】也叫断代语言学,它研究某一时期的具体语言的结构状况。
6、【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是应用语言学成果于各种有关语言文字实际运用的学科。
+它包括语言教学、机器翻译、人机对话、情报检索、人工智能、词典编纂、文学创作技巧、失语症治疗等有关语言文字运用的研究。
7、【各种类型的语言学】研究语法构造的叫语法学;研究词汇的叫做词汇学;研究语音的语音学;研究语义的叫语义学;研究如何加强语言表现力的是修辞学;研究文字的是文字学。
8、【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同其他社会科学相交的边缘学科,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
+社会语言学的根本目的是要研究人们使用着的活生生的语言是什么样子,随哪些因素而起变化,有什么规律,因此它的研究课题十分广泛,另一方面,还可以研究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过程在语言中的反映。
9、【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是语言学和心理学相交的边缘学科,20世纪50年代既已建立。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语言的习得,语言的发生,语言的理解,语言与思维、智力的关系等。
语言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 语言学: 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以及语言研究成果的应用问题, 等等。
分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个领域。
2. “小学”: 在中国古代, 小学先从教授字的形(六书)、音、义开始, 就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统称为小学。
小学一直是经学的一部分, 包括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三个分支学科。
3.非语言交际工具或副语言交际工具: 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 不但动嘴, 而且脸部的表情、手的动作、乃至整个躯体的姿态等非语言的东西也都参加进来。
我们这些非语言的交际工具称为副语言交际工具。
副语言交际工具的使用范围非常有限, 只能起辅助性的交际作用, 以补充语言交际的某些不足。
4.辅助性交际工具: 指的文字、旗语、电报代码等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交际工具。
这些交际工具若离开语言就不能独立存在。
其特点是: 都有特殊的服务领域, 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
5.符号:符号, 就是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 记号, 它是由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标记和记号。
6.符号的任意性: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本质特征之一。
其含义是: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并非是本质的, 必然的, 而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 一种意义为什么要用这个声音形式, 而不用那种声音形式, 这中间没有什么道理可言, 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
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也没有必然联系。
7.语言符号: 特定语言系统中作为音义结合体的语言单位称为语言符号。
与一般符号相比, 语言符号的主要特点是: 音义结合的任意性、能指的线性特征、所指组合的层次性等等。
8.语言的层级体系: 语言的层级体系: 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 一种语言的音位的数目虽然只有几十个, 却能构成数目众多的组合。
这些组合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的部分。
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 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
第一级是语素, 意义在这里被装进形式的口袋, 成了音义结合的最小的符号。
考研资料语言学名词解释汇总

考研资料语言学名词解释汇总在考研的漫漫征途中,语言学是众多考生需要攻克的重要堡垒之一。
而理解和掌握一系列关键的语言学名词,是构建扎实知识体系的基石。
以下为大家汇总了一些常见且重要的语言学名词解释,希望能为您的考研之路助力。
一、语音学(Phonetics)语音学是研究人类语言声音的学科,它关注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
具体包括发音语音学(Articulatory Phonetics),研究发音器官如何产生语音;声学语音学(Acoustic Phonetics),探讨语音的声学特征;听觉语音学(Auditory Phonetics),关注人类如何感知语音。
例如,元音(Vowel)和辅音(Consonant)是语音学中的重要概念。
元音是在发音过程中气流不受阻碍发出的音,其音质较为清晰、响亮;辅音则是气流在发音器官的某一部分受到阻碍而发出的音。
二、音系学(Phonology)音系学研究的是语言中的语音系统和模式,关注语音在特定语言中的功能和组织方式。
例如,音位(Phoneme)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在英语中,“pat”和“bat”中的“p”和“b”就是不同的音位,因为它们的替换会导致词义的改变。
三、形态学(Morphology)形态学主要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和构词规则。
比如,词根(Root)是词的基本部分,承载着主要的词汇意义。
例如,“happy”中的“hap”就是词根。
词缀(Affix)则是加在词根上以改变词义或词性的部分,分为前缀(Prefix)和后缀(Suffix)。
像“unhappy”中的“un”就是前缀。
四、句法学(Syntax)句法学关注句子的结构和组成规则。
比如,句子成分包括主语(Subject)、谓语(Predicate)、宾语(Object)等。
主语通常是句子中表示动作的执行者或主体;谓语则是表达主语的动作或状态;宾语是动作的对象。
五、语义学(Semantics)语义学研究语言符号(词、短语、句子等)与它们所指称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即语言的意义。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历史语言学:主要用历史的方法研究某种语言的短期的和长期的变化规律,如汉语史、英语史。
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某一时期的相对静止的情况,如现代汉语。
普通语言学:研究对象是人类语言,着重从理论上探讨语言的共同特点和一般规律,也叫一般语言学。
隐性意义:指隐藏在显性意义后面的各种语法关系,通常表现为施事与动作,动作与受事的关系等。
隐性形式:从微观角度看,句法结构的外部形式具有层次性。
这种层次性不能从外表一眼看出来,需要我们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地分析。
显性形式:从宏观上看,句法结构外部形式是线条性,我们把它叫显性形式。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语言学家研究的只是经过语言学家主观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
符号: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符号”必然包括有任何情况下永远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物质的实体,另一个方面是约定俗成的意义。
“能指”:是索绪尔给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创制的一个专门的术语。
也就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所指”:是索绪尔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的一个专门术语,也就是“能指成分”,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容。
语音:虽是一种声音,但又与一般的声音有着本质的区别。
它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着一定的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声音。
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根据音质的不同,对一串语音不断加以切分,直到不能切分为止,这样得到的语音就是“音素”。
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叫做“音标”。
“音位”:就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音位从构成材料上看,可以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音质音位”。
语音中除音质外,音高、音强、音长也能起这种作用,因此也构成音位。
语言学考研术语名词解释带解释

语⾔学考研术语名词解释带解释语⾔学考研术语-名词解释1.赵元任赵元任,字宣仲,⼜字宜重,江苏武进(今常州)⼈,⽣于天津。
赵元任是“中国语⾔学之⽗”。
他将科学运⽤于语⾔学研究的结果:⽤⾃然科学中的基本概念说明语⾔问题;⽤⾃然科学的先进成果记录和分析语⾳;把⾃然科学中的研究⽅法引⼊语⾔学;引⼊科学的描述事物的⽅式以及解决问题的程序等等。
赵元任成功了,中国的传统语⾔学在他和同时代的⼀批优秀学者的共同努⼒下,终于逐步⽽⼜缓慢地⾛向了现代化。
2.哥本哈根学派哥本哈根学派是受到索绪尔语⾔学思想影响⽽出现的世界三个结构主义语⾔学的主要流派之⼀。
它以1931年哥本哈根语⾔学会的成⽴为标志,主要创始⼈和理论家是丹麦哥本哈根⼤学的语⾔学教授L.叶尔姆斯列夫。
哥本哈根学派的理论叫做“语符学”。
叶尔姆斯列夫认为,语⾔的内在结构是各级要素共同构成的关系⽹络。
为了确定语⾔的基本要素,他把语⾔成分分为“内容”和“表达”两个平⾯。
这两个平⾯⼜各分为“形式”和“实质”两层,“形式”是结构关系,“实质”是体现形式的语⾔的实体(⼀⽅⾯是声⾳,另⼀⽅⾯是意义)。
另⼀⽅⾯,叶尔姆斯列夫在语⾔中区分“序列”和“系统”。
“序列”是词、短语、句⼦等形式结构。
符号的序列包括内容平⾯和表达平⾯,两者都由系统中的要素构成。
3.描写语⾔学描写语⾔学是结构语⾔学的⼀个分⽀,是20世纪美国的⼀些学者在对美洲印第安语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以⾯向语⾔材料、注重语⾔结构的形式描写⽽著称。
它的主要特点如下:注重⼝语的描写和共时的研究;注重形式的分析,回避意义问题;在结构分析中主要运⽤分布和替换的⽅法,以便从⼀堆语⾔素材中切分出独⽴的单位并加以分类;对句法结构进⾏层次分析;建⽴语素⾳位这个新的单位,这是在语法和语⾳结合的基础上建⽴的⼀个新的单位;强调验证。
4.语⾔学语⾔学是以语⾔为专门研究对象的⼀门独⽴学科。
其主要任务是研究语⾔的性质、结构和功能,通过考察语⾔及其应⽤的现象,来揭⽰语⾔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考研资料语言学名词解释汇总

考研资料语言学名词解释汇总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涉及许多专业名词和概念。
对于考研生来说,掌握相关名词和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提供一份考研资料语言学名词解释的汇总,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一、音系学(Phonetics)音系学是研究语音发声原理、音位(语音的最小单位)和音的组合规律的学科。
它关注语音在发声器官中的产生、传播和接受的过程。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声音的分类、音标的标记和语音规律等。
二、音韵学(Phonology)音韵学是研究语音在语言中的功能和体现方式的学科。
它研究不同语音的搭配关系、音位之间的变化规律以及音位在不同语境中的发音等。
音韵学旨在分析和描述语音的系统性和规律性。
三、语法学(Grammar)语法学是研究语言的句法结构和短语结构的学科。
它涉及到语言单位的组织和排序规则,分为句法学和词汇学两个方面。
句法学主要研究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包括主谓结构、定语从句等;词汇学主要研究词的分类、形态和句法功能等。
四、语义学(Semantics)语义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学科。
它研究词、句子和文本的意义,以及这些意义如何被表达和理解。
语义学关注词义的构成和变化、句义的生成和词汇语义的组合规律等。
五、词汇学(Lexicology)词汇学是研究词汇的学科。
它研究词汇的形成、发展、分类和意义等。
词汇学包括词源学、词义学、词汇规则和词语的组成等方面。
词汇学的研究对于理解和掌握语言的词汇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六、句法学(Syntax)句法学是研究句子结构和短语结构的学科。
它研究句子的成分、句法关系和句法规则等。
句法学关注句子中各个成分的组合和排序规律。
准确理解和应用句法规则对于掌握一门语言的语法是至关重要的。
七、语音学(Phonetics)语音学是研究语音发声和语音特征的学科。
它涉及到发音器官的运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以及语音的特征和规律等。
语音学的研究对于改善发音和理解语音的特征有着重要作用。
八、修辞学(Rhetoric)修辞学是研究如何使用语言来有效地表达思想和影响听众的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考研术语-名词解释1.赵元任赵元任,字宣仲,又字宜重,江苏武进(今常州)人,生于天津。
赵元任是“中国语言学之父”。
他将科学运用于语言学研究的结果:用自然科学中的基本概念说明语言问题;用自然科学的先进成果记录和分析语音;把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引入语言学;引入科学的描述事物的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程序等等。
赵元任成功了,中国的传统语言学在他和同时代的一批优秀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逐步而又缓慢地走向了现代化。
2.哥本哈根学派哥本哈根学派是受到索绪尔语言学思想影响而出现的世界三个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它以1931年哥本哈根语言学会的成立为标志,主要创始人和理论家是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语言学教授L.叶尔姆斯列夫。
哥本哈根学派的理论叫做“语符学”。
叶尔姆斯列夫认为,语言的内在结构是各级要素共同构成的关系网络。
为了确定语言的基本要素,他把语言成分分为“内容”和“表达”两个平面。
这两个平面又各分为“形式”和“实质”两层,“形式”是结构关系,“实质”是体现形式的语言的实体(一方面是声音,另一方面是意义)。
另一方面,叶尔姆斯列夫在语言中区分“序列”和“系统”。
“序列”是词、短语、句子等形式结构。
符号的序列包括内容平面和表达平面,两者都由系统中的要素构成。
3.描写语言学描写语言学是结构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是20世纪美国的一些学者在对美洲印第安语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以面向语言材料、注重语言结构的形式描写而著称。
它的主要特点如下:注重口语的描写和共时的研究;注重形式的分析,回避意义问题;在结构分析中主要运用分布和替换的方法,以便从一堆语言素材中切分出独立的单位并加以分类;对句法结构进行层次分析;建立语素音位这个新的单位,这是在语法和语音结合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新的单位;强调验证。
4.语言学语言学是以语言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学科。
其主要任务是研究语言的性质、结构和功能,通过考察语言及其应用的现象,来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5.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一门学科。
事实上是一种交叉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而产生的新的学科。
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
6.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理论语言学是从理论上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和结构的语言学,以研究对象的不同又分为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一门学科。
事实上是一种交叉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而产生的新的学科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指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广义上有社会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计算语言学、数理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等多种分支学科。
7.发音语言学,声学语言学研究发音语音学的语言学家希望能翔实记载人类发出语音的过程,以了解发音孔道中各个器官(称为发音器官,包括舌头、嘴唇、牙齿、下颚、硬腭、软腭)是如何协调运作以发出某个语音。
声学语言学研究和描述携带口耳之间言语声波的声学特性、韵律和嗓音音质,不但与发音语音学和语音感知直接有关,而且对信号处理和语音技术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8.翻译单位所谓翻译单位,根据前苏联翻译理论家胡达罗夫的定义,是指在译文中能够找到对应物的原文单位,但它的组成部分单独地在译文中并没有对应物。
换言之,翻译单位就是原语在译语中具备对应物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9.外语言语能力外语言语能力是个体在与他人交往时运用外语顺利地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心理条件。
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10.言语行为使用语言符号进行交际以传达意义或意图并获得一定效果的行为,称为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是英国哲学家奥斯汀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
他认为,语句有两层意义:命题意义和施为意义。
前者是语句字面上的意义,是对客观事物的表述;后者指语句在受话者方面产生的效果,即发话人通过言语手段,做出了诸如陈述、警告、命令等等的行为。
11.言语言语是指说话和所说的话。
它是个体在活动中运用语言和表达意识活动的过程。
12.语言能力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发音的能力相结合,表现为人类的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分为潜在的语言能力和现实的语言能力。
掌握语言需要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恰恰人类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的发音能力,并使两者相互结合。
这样,人类就具备了潜在的语言能力,这是先天具备的,至于运用这种能力学会一种语言,是后天的。
人类会语言取决于人所生活的语言环境,语言环境对潜在的语言能力变成现实的语言能力或者维持语言能力,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现实的语言能力表现在听、说、读、写、译以及运用能力,良好的现实语言能力表现在能造出合乎语法规范的正确句子,而且能依据时机、场合和对象来使用这些句子。
13.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它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常指逻辑思维。
14.语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有鲜明的民族性,又有全民性,没有阶级性。
它是人类区别于所有其他高级动物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人类通过有限的语音组合、语素结构和语法规则来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
15.“小学”“小学”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从而诞生了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
16.象似性所谓象似性,是说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也即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有一种必然联系,即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据的。
17.多余度(冗余度)多余度(冗余度)是指超出所需最小量的信息量的大小。
语言符号的冗余性特点保证了语言在传播通道发生障碍(如字迹模糊、声音嘈杂、吐字不清)时,信息能够继续传递。
而且,一定的冗余度还能为暂时遇到理解障碍的受众提供线索,同时还能为检验信息接收效果提供参照系。
18.组合关系组合关系是指若干较小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较大的语言单位,其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又称线性序列关系。
19.语言结构的二层性语言结构二层性是指语言结构是由音位层和音义结合的符号序列构成的分层装置。
音位层是底层,符号层是上层。
这两层的核心实际是以少驭多,以较少的单位组成上一层较多的单位,比如语言结构上层的三个层级在数量上是依次成倍扩大。
例如英语,音位层只有26个,但它们可以组成数十万条词,词又组成无穷无尽的句子。
20.语言的层级装置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
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于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
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即音与义结合而划分出来的音的结构成分。
音位经组合与某种意义相结合就能构成语言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
这是语言的上层。
这一层又可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这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由语素的组合构成的词,是造句材料;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
语言系统的层级结构可以图示为:音位→语素→词→句子。
21.聚合关系在语言符号的链条的某个位置上,具有共同特点的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
22.符号符号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比如语言就是一种符号,由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构成。
23.线条性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被我们使用时,只能一个接着一个依次出现,按照时间的顺序绵延伸展,而不能在空间上铺展开。
24.强制性强制性是指语言符号音与义的结合一旦确定下来,就是约定俗成的,整个社会的全体成员都必须遵守这种约定,个人不得随便更改。
比如我们约定俗成用“shū”这个语音形式来表示“一种纸质的阅读工具”,就不能再用“zhū”来表示这一意义,否则就会造成语言的混乱。
25.音位音位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6.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指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发音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
它包括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类,如:普通话/a/音位的变体分别为[a]、[ɑ]、[A]、[ɛ]。
27.舌根音舌根音是声母的发音部位的分类之一,它是由舌面后部抵住或接近软腭阻碍气流而形成,又叫做“舌面后音”,例如ɡ、k、h。
28.条件变体条件变体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它们之间不能同时出现,不能互相替换。
29.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是指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
30.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每发一个音节时,发音器官的肌肉,特别是喉部的肌肉都明显地紧张一下。
31.清音清音是辅音中的发音特点。
辅音的发音体是阻碍气流的发音部位,但有时声带也参与发音。
发音时声带颤动的辅音叫浊辅音,不颤动的叫清辅音。
32.基音和陪音每个乐音都是由若干个不同频率的纯音组成。
频率最低的叫基音,其他的叫陪音;陪音的频率都是基音的整数倍。
33.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制定的一套记音符号,是用来记录各民族语言的语音的。
国际音标符合“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的原则。
34.区别特征区别特征是特定的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音位作用的发音特征,具有社会性特征。
35.音素和音位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位是某一语音中能区分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结构单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36.同化和异化同化就是一个音位影响另外一个音位,使它变成跟自己相同或相近的音位。
异化就是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位组合在一起,其中一个音位变成为不相同或不相似的音位。
37.复元音复元音指的是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
38.语音语音是语言的单位,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
39.语流音变语流音变是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临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
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
40.音质音位音质音位是指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角度来分析的音位。
包括元音音位和辅音音位。
41.互补关系互补关系是指几个音素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它们出现的环境各有分工,相互补充,彼此处于互补关系中。
42.对立对立关系是指两个或几个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相互替换后会产生语音和意义上的差别,即改变了原来音节所表示的意义,那么这里互相替换的几个音素,就是对立关系。
43.音素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是语音学上的最小单位,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44.尖音尖音:舌尖前塞擦音、擦音与齐、撮二呼的组合叫做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