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快快与慢慢教案
中班快与慢的教案5篇

中班快与慢的教案5篇中班快与慢的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幼儿感受旋律的上下行,初步学唱歌曲。
2、了解动物冬眠的有关学问。
3、培育幼儿不怕冷,坚持熬炼身体的顽强意志。
4、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愿意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欢乐。
活动预备:幻灯片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感受歌曲的意境,能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能用好听的声音学唱歌曲的下行局部旋律。
活动过程:一、幼儿仿照“小雪花”律动进入活动室后,围坐成一圈。
师:秋天已经过去了,冬天降临了,一片片小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让我们像小雪花一样轻轻地飘舞吧。
小雪花飘落到大地上,似乎给大地披上了雪白的绒毯,真美!现在就让我们飘到小椅子上休息一下吧。
二、帮忙幼儿理解什么叫做“冬眠”1、师:秋天已经过去,冬天降临了,冬天的时候我们会感觉怎么样?(很冷)这么冷的冬天里,小动物们会怎样过冬呢?2、幼儿答复后教师解释“冬眠”的意思。
冬眠就是冬每天气很冷、没有东西吃的时候,有的动物要躲起来睡觉,好避开冬天的严寒,它们就这样睡着,整个冬天都睡着,到明年春每天气温和的时候才出来。
比方蛇、青蛙、刺猬、蜗牛等都要冬眠。
过渡语:我们来看看这儿有谁在冬眠。
三、观看画面,理解歌词1、谁在冬眠?小熊在哪里冬眠?2、秋天已过,冬天降临,一只小熊,躲进树洞,它就这样睡着,整个冬天睡着。
四、幼儿观赏歌曲一遍师:这首歌曲听上去你有什么样的感觉?这么好听的歌曲,你们和教师一起轻轻地唱唱吧。
五、幼儿跟唱歌曲一遍。
六、幼儿学唱“呼噜噜噜噜”旋律局部1、小熊睡着的时候发出怎么样的声音?2、我们来学学小熊打呼噜的声音。
过渡语:我们再来唱一遍,别忘了小熊打呼噜的声音是从高到低的哦。
七、幼儿完整唱一遍八、教师和幼儿一起进展参加性唱歌1、教师和幼儿2、幼儿和幼儿九、律动《安康歌》师:冬每天气这么冷,小熊要冬眠才能过冬。
我们小朋友会不会怕冷?我们应当怎么做?我们要不怕冷,每天坚持按时上幼儿园,多运动、多熬炼,这样身体才会健安康康的。
中班语言快快与慢慢教案与中班语言我的家乡教案两份汇编

教案一:中班语言《快快与慢慢》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快快和慢慢的特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幼儿理解快快和慢慢在故事中的表现,懂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我调节,做到既不贪快也不拖延。
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快快与慢慢》2. 快快和慢慢的头饰3. 幼儿用书第3册第24页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5分钟)1. 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吸引幼儿注意力。
2. 引导幼儿观察快快和慢慢的头饰,激发幼儿兴趣。
二、故事分享(10分钟)1. 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快快与慢慢》,引导幼儿认真倾听。
2. 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快快和慢慢的特点。
三、小组讨论(5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快快和慢慢的情况吗?2. 引导幼儿分享讨论成果,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四、情景表演(5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表演,扮演快快和慢慢的角色。
2. 引导幼儿通过表演,巩固对快快和慢慢的理解。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 关注幼儿在情景表演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快快和慢慢的理解。
教案二:中班语言《我的家乡》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活动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2. 提高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增强幼儿对家乡的认同感。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激发幼儿对家乡的探索欲望。
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2.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表达,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
教学难点:1. 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关心家乡的发展,积极参与家乡建设。
教学准备:1. 课件《我的家乡》2. 幼儿用书第3册第25页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5分钟)1. 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吸引幼儿注意力。
中班语言快快与慢慢教案

一、教案名称:中班语言快快与慢慢教案二、课时:1课时三、教材来源:《中班语言活动手册》四、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快快与慢慢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生活中。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口语交际能力。
五、教学内容:1. 故事《快快与慢慢》2. 快快与慢慢的游戏六、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快快与慢慢》,引导幼儿感知快快与慢慢的概念。
2. 故事分享(10分钟)教师讲述故事《快快与慢慢》,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快快与慢慢的动作和表情,让幼儿理解快快与慢慢的意义。
3. 游戏活动(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快快与慢慢的游戏,如“快快跑,慢慢走”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快快与慢慢的感觉。
4. 创意表达(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现快快与慢慢,如“快快说,慢慢做”等,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快快与慢慢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评价幼儿在创意表达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3.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反馈,了解幼儿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需求。
八、教学资源:1. 故事课件《快快与慢慢》2. 手指游戏音乐《快快与慢慢》3. 游戏道具(如小旗子、铃铛等)九、教学建议:1.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节奏。
2. 在游戏环节,教师要确保幼儿的安全,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3. 在创意表达环节,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尊重幼儿的创意。
十、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活动的效果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幼儿的参与度。
六、教案名称:中班语言快快与慢慢教案七、课时:1课时八、教材来源:《中班语言活动手册》九、教学目标:1. 加深幼儿对快快与慢慢概念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口语交际能力。
中班语言快快与慢慢教案与中班语言我的家乡教案两份汇编

教案一:中班语言《快快与慢慢》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快快与慢慢的含义,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事物的速度,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幼儿理解快快与慢慢的含义。
2. 引导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事物的速度。
教学难点:1. 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在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速度。
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快快与慢慢》2. 实物图片:快快与慢慢的物品图片3. 活动材料:小车、积木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幼儿介绍快快与慢慢的含义。
2. 引导幼儿观察实物图片,说出哪些物品是快快的,哪些物品是慢慢的。
二、故事欣赏《快快与慢慢》(10分钟)1. 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认真倾听。
2. 教师讲解故事内容,让幼儿理解快快与慢慢在不同场合的应用。
三、情景模拟(5分钟)1. 教师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快快与慢慢,进行模拟表演。
2. 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事物的速度,如“小车跑得快快的”,“小鸟飞得慢慢的”。
四、实践活动(5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活动,如快速跑、慢慢走等。
2. 引导幼儿在实践活动中,选择合适的速度。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即在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速度。
教案二:中班语言《我的家乡》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歌曲、故事等活动,了解自己的家乡。
2. 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家乡的特点,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家乡。
2. 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家乡的特点。
教学难点:1. 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2. 引导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用语言描述家乡的特点。
教学准备:1. 歌曲课件:《我的家乡》2. 家乡图片: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3. 活动材料:画纸、彩笔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幼儿介绍家乡的定义。
2. 引导幼儿观察家乡图片,说出自己家乡的特点。
中班语言快快与慢慢教案与中班语言我的家乡教案两份汇编

教案一:中班语言《快快与慢慢》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快快与慢慢的特点,培养幼儿正确的言行举止。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与人相处,懂得尊重他人。
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快快与慢慢的行为表现。
2. 培养幼儿正确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1. 让幼儿学会与人相处,懂得尊重他人。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快快与慢慢》2. 图片:快快、慢慢、小动物们3. 教学卡片:快快、慢慢4. 贴纸:小动物贴纸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知道的快快与慢慢的事物。
2. 出示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快快与慢慢的特点。
二、基本部分(10分钟)1. 讲述故事《快快与慢慢》,引导幼儿理解快快与慢慢的行为表现。
2. 结合图片,让幼儿观察快快与慢慢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引导幼儿分析他们的行为是否合适。
3. 组织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认为的正确行为。
4. 教师总结,强调与人相处时,要懂得尊重他人,遵守规则。
三、巩固练习(5分钟)1. 发放教学卡片,让幼儿模仿快快与慢慢的行为。
2.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人相处。
四、拓展活动(5分钟)1. 邀请幼儿用贴纸为故事中的小动物穿上衣服。
2. 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快快与慢慢故事。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快快与慢慢行为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价幼儿对教学内容的内化程度。
教案二:中班语言《我的家乡》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与人分享,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1. 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的特色。
2. 培养幼儿正确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1. 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 教育幼儿学会与人分享,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中班语言快快与慢慢教案与中班语言我的爸爸教案两份汇编

教案一:中班语言——快快与慢慢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快”和“慢”的概念。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行动速度。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认识快和慢,并能够运用到生活中。
2. 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让幼儿理解在不同的情况下,快和慢的不同作用和意义。
2. 教育幼儿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行动速度。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2. 观察讨论法: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快和慢的概念。
五、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快快与慢慢》2. 图片:快的物品和慢的物品3. 记录表:记录幼儿观察到的快和慢的情况六、教学过程:1. 故事导入:讲述故事《快快与慢慢》,引导幼儿了解快和慢的概念。
2. 观察讨论:展示快的物品和慢的物品,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3. 实践环节: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快和慢,例如:快的跑、慢的走。
4. 总结环节:让幼儿说出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快,什么情况下应该慢。
教案二:中班语言——我的爸爸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父爱的伟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教育幼儿学会感恩,懂得尊重和爱护父母。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理解父爱的伟大,学会感恩。
2. 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让幼儿理解父母为自己的付出,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2. 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尊重和爱护父母。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2. 观察讨论法: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幼儿理解和掌握父爱的伟大。
五、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我的爸爸》2. 图片:父亲为孩子付出的场景3. 记录表:记录幼儿观察到的父亲为孩子付出的情况六、教学过程:1. 故事导入:讲述故事《我的爸爸》,引导幼儿了解父爱的伟大。
中班语言快快与慢慢教案

中班语言《快快与慢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理解快快与慢慢的含义,并能运用到生活中。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懂得在生活中要根据情况选择快或慢。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快快与慢慢的含义,并能运用到生活中。
难点:让幼儿能够根据情况选择快或慢。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游戏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图片、故事书、计时器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观察生活中快慢的经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事物的快慢。
2. 故事讲解:教师讲解故事《快快与慢慢》,引导幼儿理解快快与慢慢的含义。
3. 情境体验: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体验快快与慢慢在生活中的运用。
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快快与慢慢。
5. 总结与扩展: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并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观察生活中快快与慢慢的例子,并和家长分享。
六、教学内容:1. 学习故事中的角色对话,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使用快快与慢慢。
七、教学步骤: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故事《快快与慢慢》,复习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2.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拟故事中的情境,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使用快快与慢慢。
3. 教师对幼儿的角色扮演进行点评,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八、教学活动:1. 开展“快快与慢慢”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快快与慢慢的经历。
2. 举办“快快与慢慢”绘画比赛,让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快快与慢慢的理解。
3. 开展“快快与慢慢”情景剧表演,让幼儿在舞台上展示自己学会的快快与慢慢。
九、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快快与慢慢的理解程度。
2. 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运用快快与慢慢的情况。
中班语言快快与慢慢教案

中班语言《快快与慢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快快和慢慢的特点,认识到不同事物有不同的速度。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养成耐心、细心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体验,理解快快和慢慢的概念。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运用快快和慢慢来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快快和慢慢的手偶两个,图片四张,小动物玩具若干。
2. 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有过速度方面的体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快快和慢慢的手偶,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看,快快和慢慢有什么不一样?”2. 基本部分:a. 教师讲述故事《快快与慢慢》,引导幼儿了解快快和慢慢的特点。
b. 教师展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事物是快快的还是慢慢的。
c.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快快和慢慢的感觉。
d.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事物是快快的,哪些事物是慢慢的?3. 巩固部分:a.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快快和慢慢的游戏,如“快快跑”、“慢慢走”。
b. 教师引导幼儿用快快和慢慢来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如“小鸟快快飞”、“太阳慢慢升起来”。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找一找生活中快快和慢慢的事物,并用照片或画笔画出来。
2. 课堂作业:让幼儿用快快和慢慢来描述一幅画中的事物。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快快和慢慢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语言描述生活中事物的能力。
2. 评价方法: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以及完成作业的质量来进行评价。
七、教学拓展1. 活动名称:快快与慢慢的手工制作2.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加深对快快和慢慢的理解。
3. 活动准备: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手工材料。
4. 活动过程:a. 教师向幼儿展示快快和慢慢的手工制作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语言快快与慢慢教案
中班语言快快与慢慢教案
【活动目标】1.倾听快快(救护车)和慢慢(轮椅)的故事,知道救护车要快、轮椅要慢。
2.理解救护车的快和轮椅的慢对人的不同意义。
【活动准备】1.绘制一张拟人化的救护车图片和一张拟人化的轮椅图片,背后分别黏贴一根筷子。
2.把两只纸箱的上盖和底部去掉,分别制作成可以套在身上的救护车和轮椅,如图。
3.已经裁切好的白纸条,水彩笔。
【活动过程】一.快快和慢慢来了1.(出示纸制救护车)快快是救护车。
(出示纸制轮椅)慢慢是轮椅。
它们都刚从各自的“工厂”里出来。
2.(演示轮椅的图片)慢慢在后,它“吱纽吱纽”慢慢往前走。
我们一起来学学它是怎么走路的?发出怎样的声音?(通过模拟“吱纽吱纽”的声音,引导幼儿体验轮椅的慢)3.(演示救护车的图片)快快在前,它“呜哇呜哇”飞快地往前跑。
我们一起来学学它是怎么往前跑的?发出怎样的声音?(通过模拟“呜哇呜哇”的声音,引导幼儿体验救护车的
快)4.教师套上纸制救护车扮演司机,边行进边对着“救护车”大声喊:“有病人,快开,快开。
”同时绕场地快速跑动。
5.配班教师套上纸制轮椅扮演老奶奶,对着“轮椅”说:“慢一点,慢一点,别让我摔着。
”同时绕场地慢慢走动。
6.你们听到驾驶员跟救护车是怎么说的.?看到救护车是怎么跑的?7.你们听到老奶奶是怎么对轮椅说的?看到轮椅是怎么走的?二、快快和慢慢的困惑1.(出示轮椅的图片)“要是能像救护车一样快,多好呀。
”经过坡道的时候,轮椅慢慢一边想,一边让轮子转得快一点,推轮椅的人拉住轮椅慢慢,大声地喊:“慢一点,慢一点。
”
2.轮椅慢慢不明白为什么推车的人让它慢一点?你们知道为什么吗?3.(出示救护车的图片)晚上,快快和慢慢停在了一起,慢慢对快快说:“你为什么跑得那么快?我为啥总是那么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4.救护车快快说:开车的人总是让我快一点。
快一点,路上的车也停下来,让我快一点,快一点。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5.轮椅慢慢说:”我想快一点,可是推轮椅的人总是拉住我,要我'慢一点,慢一点'。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6.救护车和轮椅想啊想,想了一个晚上也没有想明白这是为什么。
7.天亮了,开救护车的驾驶员跑过来,对着救护车大声喊:”有病人,快开,快开。
“这下你们知道救护车的工作了吗?8.一个老奶奶坐上轮椅,推轮椅的人说:”老奶奶病刚好,慢一点,慢一点,别摔着了。
“这下你们知道轮椅的工作了吗?三、快快和慢慢明白了1.救护车把病人送到了医院,轮椅把老奶奶送回了家。
它们又停到了一起。
2.轮椅说:”我知道了,做轮椅的是病刚好的人,所以要慢一点。
“救护车说:”我也知道了,我是去救人,所以要快一点。
" 3.明白了轮椅为什么总是慢的,救护车总是快的,它们都很高兴。
从那以后,轮椅慢慢地走,稳稳地走,救护车跑得飞快,飞快。
四、快快和慢慢在工作1.请你们跟旁边的小朋友组成一组,商定谁做轮椅,谁做救护车。
2.两个小朋友各拿一张白纸条,分别画上表示轮椅和救护车的简笔画,然后围在手指上粘成指偶。
3.每组幼儿用指偶一边表演动作,一边跟随教师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