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饮食对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

产妇 腹 部 置 沙袋 , 身上 有 静 脉输 液 管 道 、 导 尿管 、 镇 痛泵 甚至 输 m 管 道等 , 产 妇体 位 受 到 限制 , 容 易使 产 妇缺 乏 母 乳喂 养 的信 心 2 . 2 疼痛 剖 宫 产术 后 产 妇 疼 痛 出现 失 眠 、 焦虑 , 担 心 母乳 喂 养 加 剧 切 口疼 痛 不敢 活 动 , 不愿按需授乳 。 除授 乳 时体 位 改 变 I 引 起 切 口疼 痛 外 , 婴 儿 吸 吮时 , 反 射 性地 刺 激 子 宫 , 产 生 子 宫 收缩 痛 也 是 主 要 原 之 一 。 不能及时有效地刺激乳头 , 引 起 泌乳 小 足 或 没有 泌 乳 , 从 而影 响母 乳 喂 养 。 2 . 3 知 识 缺乏 产前 未 按 时进 行 系统 的孕 期 检 查 , 或接 受 孕 期 检
剖宫产术后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低 于经 阴道分娩 的产妇【 】 。 为
促 进 剖宫 产 产 妇 早期 泌 乳 , 增 加 泌乳 量 , 提 高 纯母 乳 喂养 率 。 随机 选取 本 院2 0 1 2 年5 月~ 2 0 1 2 年1 0 月 行 剖 宫 产 手 术 的产 妇 2 6 8 例, 分 析 刮 宫产 术后 影 响母乳 喂 养 的因 素并 进行 相 应 的护 理 ,取 得 良好
2 . 2 出院指 导
2 . 2 . 1 术后 6 h 去 枕 平 卧或 头 偏 向一 侧 , 保 持 呼 吸道
院 时根 据 孕 妇 的不 同心 理 状 态 , 做 好 心理 护 理 , 耐 心 解
答 孕妇 提 出 的问题 , 以消 除顾 虑 。 2 . 2 . 2 嘱 其 卧床 休 息 , 适 当活动 , 避免重体 力劳动 。 保 持 外 阴 清
影响母乳喂养因素护理对策

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与护理对策的综述【中图分类号】r 47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047-01母乳中的各种营养成分最适合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物。
母乳喂养无论对婴儿还是对母亲、家庭以及医院、社会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刻的意义。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制定的《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明确指出:母乳喂养是为婴儿健康生长与发育提供理想食品的一种无与伦比的方法。
然而,我国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据有关数据统计不容乐观,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已成为我们护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1]。
现将母乳喂养的现状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做如下综述:1 我国母乳喂养的现状世界卫生组织于2000年提出:4-6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率至少达到80%。
但是近二三十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母乳喂养率一直呈下降趋势,这种下降已成为我国婴幼儿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2]。
面对严重下降的母乳喂养率,世界各国政府及医务界都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如进行各种形式的母乳喂养宣传,举办孕妇学校,创建爱婴医院,设立母婴同室病房等。
使人们在逐步认识到母乳为婴儿提供合理营养及免疫物质,降低婴儿患病率及死亡率,促进婴儿的身心发育,帮助母亲产后康复,增进母婴感情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但据卫生部资料显示,目前我国6个月婴儿的母乳喂养率是67%左右,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提出的85%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3]。
到底是哪方面的原因影响了母乳喂养的成功,各方面专家做了很多调查和研究,现将影响母乳喂养因素做出总结和分析,如下:2 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2.1 个人因素:随着全社会长期对母乳喂养的大力宣传,社会因素已不再是影响母乳喂养的首要因素。
母乳喂养的个人条件、乳汁分泌情况及家人配合的基础已成为影响产妇坚持进行母乳喂养并取得成功的关键。
2.1.1 乳汁分泌不足:目前我国母乳喂养率离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4-6个月母乳喂养率达到80%相差甚远,其主要原因是乳汁分泌不足,因此,研究乳汁分泌不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就尤为重要[6]。
母乳喂养的健康指导

母乳喂养的健康指导发表时间:2013-01-08T14:46:06.7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2期供稿作者:黄凤妹[导读] 如何指导母乳喂养并促使其顺利进行是值得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关注的一个问题。
黄凤妹(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广西桂林 541001)母乳喂养是新生儿早期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不仅为新生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还能增加其抗病的免疫力,因此母乳喂养越来越受到重视。
1990年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把提高4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列为全球奋斗目标。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倡导婴儿出生后6 个月内纯母乳喂养为最佳的喂养方式。
然而大多数妇女母乳喂养要比想像困难得多。
由于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识不足; 人工喂养的意识、条件以及生活方式、观念改变;一些医护人员缺乏说服力的母乳喂养建议等等多种因素影响,造成母乳喂养率一直呈下降趋势。
这种下降已成为婴幼儿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1]。
因此如何指导母乳喂养并促使其顺利进行是值得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关注的一个问题。
现将母乳喂养的健康指导内容介绍如下:1 健康宣教内容1.1宣教母乳喂养知识1.1.1 把母乳喂养的好处告诉产妇及其家属母乳是婴儿时期最理想的食物,一个健康的母亲分泌的乳汁可满足足月儿生长到6个月。
母乳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较完备,各种成分的配合比较适当,达到婴儿的需要,尤其对6个月内的婴儿更为合适。
母乳特别是初乳能增强婴儿免疫力,保护婴儿不生病;增加母婴感情;有利于产妇健康:预防产后出血,有利于避孕,减少乳腺癌、卵巢癌的危险。
1.1.2 帮助产妇早接触、早吸吮顺产的产妇,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奶并行母婴皮肤接触,时间不少于30分钟,剖宫产的产妇在手术室先行脸贴脸,送回病房后30分钟内母亲体征平稳再行母婴皮肤接触,时间不少于30分钟,并帮助早吸吮。
1.1.3 指导产妇按需哺乳,促进泌乳按婴儿需要哺乳,不规定次数和时间。
婴儿饿时就喂,当婴儿睡觉过久(不能超过3小时)或奶胀时,应叫醒婴儿喂奶。
坐月子的十大错误

坐月子的十大错误错误1:过早大量喝汤分娩后家里人少不了给产妇炖一些营养丰富的汤,如鲫鱼汤、猪蹄汤、排骨汤等,认为这样可以补充营养,促进身体早些康复,还可使奶水多分泌些,使宝贝得到充足的母乳。
但如果孩子刚刚落地就让产妇大量喝汤,容易使产妇大量分泌奶水,而刚刚出生的婴儿胃容量小,吸吮力也较差,吃得也少,过多的奶水会淤滞于乳腺导管中,导致乳房发生胀痛。
加之产妇的乳头比较娇嫩,容易发生破损,一旦被细菌感染就会引起乳腺感染,乳房出现红、肿、热、痛,甚至化脓,不仅造成产妇痛苦,还会影响正常哺乳。
纠错:产后不宜过早催乳,适宜在分娩1周后逐渐增加喝汤的量,以适应婴儿进食量渐增的需要。
即使在1周后也不可无限制地喝汤,正确做法以不引起乳房胀痛为原则。
错误2:给产妇喝浓汤这里所说的浓汤,是指给产妇做的脂肪含量很高的汤,如猪脚汤、肥鸡汤等,有人认为这样的汤营养丰富,最有补养效果。
殊不知,产妇食用过多高脂肪食物,会使奶水中的脂肪含量增加,而这种高脂肪奶水不能让婴儿很好地吸收营养,还容易使他们发生腹泻。
同时,产妇摄取过多的高脂肪容易引起身体发胖,使身材难以尽快恢复。
纠错:应该给产妇多喝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磷、铁、锌等营养素的清汤,如精肉汤、蔬菜汤、蛋花汤、鲜鱼汤等。
提醒一点,汤和肉要一同吃,这样才能真正摄取到营养错误3:喝红糖水太久有些人觉得,产妇在分娩后元气大损,多吃一些红糖可以补养身体。
红糖固然具有益气养血、健脾暖胃、驱散风寒、活血化淤的功效,可以帮助产妇补充碳水化合物和补血,促进恶露排出,有利于子宫复位,但不可因红糖有如此多的益处,就认为吃得越多越好。
过多饮用红糖水,不仅会损坏产妇的牙齿,如果在夏天里坐月子的产妇喝得过多,还会导致出汗过多,使身体更加虚弱,甚至引起中暑。
另外,红糖水喝得过多会增加恶露中的血量,造成产妇继续失血,反而引起贫血。
纠错:产妇在产后喝红糖水的时间,以7-10天为宜。
错误4:剖腹产术前吃高级补品有些产妇一听说自己需要做剖腹产手术分娩,便开始在手术前大吃特吃高级滋补品,如高丽参、洋参及鱼类食品等,以为这样会使身体恢复得更快一些,以免伤了元气。
产后饮食与乳汁分泌饮食对哺乳有影响吗

产后饮食与乳汁分泌饮食对哺乳有影响吗产后恢复期是一段关键的时间,新妈妈们需要特别关注自己的饮食。
有很多人都听说过产后饮食对乳汁分泌和哺乳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否真的存在这样的关系呢?本文将探讨产后饮食对乳汁分泌和哺乳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1. 产后饮食的重要性产后饮食对新妈妈来说非常重要。
恢复期间,妈妈们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来满足自己身体的恢复需求,同时还要供给乳汁分泌。
2. 饮食对乳汁分泌的影响饮食可以影响乳汁的分泌量和质量。
一些食物被认为能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例如燕麦、莱菔子、核桃等,它们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此外,高蛋白质饮食和足够的水分摄入也能提升乳汁的分泌。
3. 饮食对乳汁质量的影响除了分泌量,乳汁的质量也是值得关注的。
某些食物和饮品可能会改变乳汁的味道,例如大蒜、洋葱等,新生儿可能对其味道有所抗拒。
此外,一些食物如海鲜、坚果、鸡蛋等富含脂肪酸和营养素,能够提供婴儿所需的重要营养成分。
4. 饮食对婴儿健康的影响产后妈妈的饮食也与婴儿的健康有一定关系。
母乳喂养期间,宝宝接收到的营养主要来源于母亲的乳汁。
因此,母亲的饮食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营养摄取和生长发育。
5. 产后适宜的饮食建议在产后,妈妈们可以尝试以下饮食建议来提升乳汁分泌和质量:- 增加蛋白质摄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有助于促进乳汁分泌,可以选择鱼类、瘦肉、禽类等高蛋白食物。
- 多食用富含营养的食物:燕麦、莱菔子、核桃、西兰花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提升乳汁分泌。
- 注意脂肪摄入:适量摄入健康脂肪,如橄榄油、鱼油等,有助于提供乳汁中的脂肪成分,帮助婴儿脑部发育。
- 补充水分: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保持乳汁的流畅。
总结:产后饮食对乳汁分泌和哺乳起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饮食习惯,妈妈们可以促进乳汁的分泌和提供高质量的乳汁,同时保证宝宝的营养需求。
因此,在产后要注意合理搭配饮食,确保营养均衡并满足自己以及宝宝的需求。
剖宫产术后早进食对于乳汁分泌的影响分析

剖宫产术后早进食对于乳汁分泌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早进食对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剖宫产孕妇9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于术后8小时开始进食,对照组在术后肛门排气前不予饮食,对两组产妇的乳汁分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产妇与对照组产妇相比,乳汁分泌时间较早,且乳汁分泌量较充足。
结论剖宫产术后早进食有利于乳汁分泌,可确保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且能够促使产妇尽快恢复体力,确保母婴生活质量。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早进食;乳汁分泌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15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89-02母乳喂养是一种最为科学有效的喂养方式,然而为了应对高危妊娠而采取剖宫产之后,容易对胃肠功能造成抑制,从而使产妇不能进食,对乳汁的分泌造成影响,使乳量不足。
为促使产妇尽快康复,满足母乳喂养,保证新生儿健康,我院集中对9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的进食时间进行总结,并对产妇的术后护理进行合理的改进,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剖宫产孕妇90例,年龄分布为20-38岁,手术麻醉方式全部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行腹膜内子宫下段剖腹产术。
入选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取术后8小时予以进食,对照组在术后肛门排气前不予饮食12处理方式观察组产妇术后8小时去除腹部的沙袋后,予以无糖无奶的全流质食物,如鸡汤、米汤、鱼汤等,术后24小时即可予以半流质高蛋白饮食,并指导帮助产妇进行适量的床上活动,术后48小时后恢复正常饮食[1]。
同时加强产妇本人及其家属有关剖腹产知识的宣导,强调剖宫产并非一种疾病手术,而是终止妊娠的手术方式,因此产妇尽早进食能够促进乳汁分泌,使产妇尽快康复。
对照组产妇术后8小时去除腹部的沙袋后,同样指导协助产妇进行适量的床上活动,加强加强产妇本人及其家属有关剖腹产知识的宣导,在肛门排气之前不予以饮食,仅进行补液等对症治疗。
472例产后母乳喂养临床护理体会论文

472例产后母乳喂养的临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产后产妇行母乳喂养中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方法本文将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72例顺产及剖宫产后产妇的产后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产妇的纯母乳喂养达到460例(97.45%);产妇住院期间新生儿体重变化情况,其中增加50g以上者达到197例(41.74%);产妇出院时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率达到100%,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9.6%。
结论产妇分娩后可能存在部分因素对产后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产生影响,因此在产后临床护理中需加强对产妇哺乳方面的指导与护理,提升母乳喂养成功率,从而提高产后新生儿身体健康水平。
【关键词】产后;母乳喂养;护理孕妇产后对新生儿实施母乳喂养,不仅能够为新生儿提供最佳的营养支持,提升新生儿自身免疫力,为新生儿生长发育提供必要保障,另外产后实施母乳喂养可利于子宫恢复以及预防产后出血。
但是在临床护理中笔者发现,部分产妇存在未掌握正确的喂养方法等问题,这将对正常产后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产生影响。
为此,笔者尝试对472例顺产及剖宫产后产妇实施产后实施母乳喂养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于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2012年9月间收治的472例正常足月分娩产妇,产妇年龄为22-35岁;自然分娩产妇为402例,剖宫产产妇为70例;本组所有产妇均无母乳喂养禁忌症、无妊娠合并症。
1.2 护理方法1.2.1 开展产前母乳喂养知识培训本组所有产妇在孕前5个月便开始接受相关培训,对孕妇及家属讲授关于产后母乳喂养的相关细节及注意事项,其中可通过多种形式(如:资料、图片、电视、录像等形式)进行宣讲;要求孕妇及家属参观医院的母婴同事以及部分产妇,让他们进行进一步交流,异常来消除思想上的顾虑,从而使其能够积极的配合及自觉实施母乳喂养[1]。
1.2.2 分娩后第1、2、3d护理①产后第1d:护理人员需告知产妇每次哺乳前需清洗双手,并使用温水清洗奶头,同时指导产妇保持较为舒适的喂养姿势(基本要求:婴儿身体需与产妇的胸腹相贴,头部与身体需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手尽量呈一上一下姿势为宜);含接指导:产妇需用手指将乳房握呈圆椎型,尽量让乳头能够向前挺,这样便于婴儿含接,婴儿在含接时尽量让其将大部分乳晕含住,这样在吸允时才不易脱离;在母乳喂养时可先吸空一侧乳房,再吸另一侧乳房,而下一次吸允时轮换,这样可轮流将两个乳房完全排空。
母乳喂养健康教育

剖腹产术后饮食禁忌剖腹产后其实有很多饮食禁忌,寒凉辛辣的食物决不能碰,饮食业不宜大补,蔬菜水果应该多吃,中药食疗要小心,一定要在医生叮嘱下服用。
1、禁食寒凉、辛辣。
产后多虚多瘀,应禁食生冷、寒凉之品。
生冷多伤胃,寒凉则血凝,恶露不下,会引起产后腹痛、身痛等诸多疾病。
产后失血伤津,多阴虚内热,故葱、姜、大蒜、辣椒等辛辣大热的食物应忌食。
如果进食辛辣的食物,不仅容易引起便秘、痔疮等,还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的肠胃功能。
2、产后饮食不宜大补。
和动物的生育一样,人类在妊娠期间已经为日后生产作好了准备。
滋补过量的产妇易患肥胖症,从而引发多种疾病。
产妇肥胖还可以造成乳汁中脂肪含量增多,最终导致婴儿的肥胖或腹泻。
3、蔬菜、水果不可少。
对于蔬菜和水果,传统的观念认为,二者“水气大”,吃了会伤身体,殊不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不仅可以补充肉、蛋类所缺乏的维生素C和纤维素,还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及排便,防止产后便秘的发生。
4、中药食疗也要对症,不可自行乱补。
身体正常的产妇不需要药物进补,可针对症状用些中药,配合食疗调理。
如缺奶可用王不留、通草、猪蹄、桔梗等以通经下乳;产后腹痛、便秘可酌加当归、桃仁、核桃仁、黄酒以活血化淤,润肠通便。
推荐:对于特殊体型如肥胖病人尝试使用高频凸形探头直接显示子宫。
子宫前缘粘连和宫颈延长。
常规超声可以显示瘢痕处积液。
瘢痕处充盈的液体声像图可更好描述缺损并测量深度。
剖腹产后注意事项1、不宜平卧:手术后麻醉药作用消失,产妇伤口感到疼痛,而平卧位对子宫收缩疼痛最敏感,故应采取侧卧位,使身体和床成20-30度角,将被子或毛毯垫在背后,以减轻身体移动时对切口的震动和牵拉痛。
2、不宜静卧:术后知觉恢复后,就应该进行肢体活动,24小时后应该练习翻身、坐起,并下床慢慢活动,这样能增强胃肠蠕动,尽早排气,还可预防肠粘连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它部位的栓塞。
3、不宜过饱:剖腹手术后多食,会导致腹胀,腹压增高,不得于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饮食对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5-05-05T10:39:43.9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5期供稿作者:徐卫霞马兰
[导读] 产后饮食护理能有效增加产妇泌乳量,提高母乳喂养率,缩短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徐卫霞马兰 (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中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831400)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饮食对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所收治的68例产后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产后强化饮食干预组(试验组)和产后常规护理组(参照组),各34例。
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足够率、母乳喂养率等。
结果:试验组产妇在泌乳量足够率、母乳喂养率、泌乳始动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产后饮食护理能有效增加产妇泌乳量,提高母乳喂养率,缩短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产后饮食母乳喂养成功率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5-0373-02 胎儿在母体内由脐血获得营养从而生长发育,出生后则通过吸收母乳营养获得所需能量,这是胎儿出生后的本能。
母乳喂养具有促进母体恢复、抑制月经和排卵、促进母婴交流、营养卫生等优点,对母婴双方是一种双赢的喂养方式。
因此,寻找一种合理、高效的护理方式,促进母乳喂养率意义重大[1]。
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了产后饮食对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所收治的68例产后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34例。
其中试验组年龄22~36岁,平均(26.31±2.12)岁,孕周36周~41周,Apgar评分9`10分,新生儿体重2400~4100g。
参照组年龄23~33岁,平均(26.51±2.02)岁,孕周37周~42周,Apgar评分8`10分,新生儿体重2350~4200g。
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Apgar评分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①健康宣教:做好母乳喂养健康宣教并进行初步评估,纠正产妇错误认知,为产后母乳喂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产后知识强化:剪断脐带后,先进行母婴皮肤接触0.5h以上,指导产妇将所学习的母乳喂养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做到早接触、早吮吸。
③乳头、乳房的护理:乳头扁平或凹陷时,护理人员应协助产妇进行牵拉练习,或由新生儿吸吮。
乳房肿胀时,适当进行热敷或增加哺乳次数进行缓解。
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强化饮食护理干预:调整饮食结构,确保饮食营养充足,每日总热量摄入≥12550KJ;补充足够的钙、铁、硒、碘等必需元素;加强锻炼以避免过度肥胖。
适当补充维生素,针对自身体重和日常活动水平,制定合适的食谱,多食用含盐分低的新鲜蔬菜、水果等,避免食用咸肉、咸菜、肉罐头、冷冻食品等。
1.3 疗效判定指标
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足够率、母乳喂养率等。
泌乳量标准:①乳汁充足:喂养时可以听到婴儿咽奶声,小儿24h排尿≥6次,有少量多次或1次大量软质大便;②乳汁不足:母乳喂养后婴儿仍哭闹不停,奶粉喂养后安静不哭。
母乳喂养率:纯母乳喂养比例[2]。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
P<0.05,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泌乳量、母乳喂养率比较
试验组产妇在泌乳量足够率、母乳喂养率方面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1:
表1两组产妇泌乳量、母乳喂养率比较(n,%)
3 讨论
产后新生儿吮吸乳头可刺激母体分泌催产素,加快子宫复旧,以免产后出血;母乳保持清洁卫生、营养均衡、恒温方便等,有利于新生儿健康发育。
因此,产后早期母乳喂养尤为重要[3]。
然而,多数产妇由于疼痛、恐惧、禁食等原因无法立即分泌乳汁或泌乳量不足,母乳喂养成功率不高。
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针对试验组产妇,在产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饮食护理干预,从细节入手进行食物热量分配、指导孕产妇摄入一定新鲜蔬果和蛋白质,注意营养的充足[4],避免摄入冷冻和腌制等不健康食物等。
经过护理,试验组产妇在泌乳量足够率、母乳喂养率、泌乳始动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产后护理干预能有效增加产妇泌乳量,提高母乳喂养率,缩短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丽玲,黄新桥,曾绍芳等.社区健康教育对哺乳期母乳喂养及乳腺炎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4,12(6):90-92.
[2] 万爱红.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21(23):238-239.
[3] 李笑君.产后饮食护理及膳食指导与母乳喂养的关系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19(18):2438-2439.
[4] 赵红霞.产后护理干预促进母乳喂养120例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7):3650-3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