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记录
1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稳定性考核

欢迎共阅1: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稳定性考核一、概述计量标准是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用于检定或校准其他计量标准或者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它处于国家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的中间环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计量标准在使用前必须依照JJF1033《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要求,进行各项技术准备,使计量标准符合规范的要求并通过考核。
下面主要介绍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稳定性考核的内容。
二、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考核果不大于新建计量标准时的重复性,则重复性符合要求;如果重复性试验结果大于新建计量标准时的重复性时,应按照新的重复性结果重新进行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并判断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是否满足被检定或校准对象的需要。
4.《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参考格式及填写说明(1)《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参考格式申请考核单位原则上应当按照本参考格式填写。
如果本参考格式不适用,申请计量标准考核单位可以自行设计《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格式,但是不应少于参考格式规定的内容。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参考格式:的重复性试验记录953.核查标准的选择在计量标准稳定性的测量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会引入被测对象对稳定性测量的影响,为使这一影响尽可能地小,必须选择一稳定的测量对象来作为稳定性测量的核查标准。
核查标准的选择大体上可以按下述几种情况分别处理:(1)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是实物量具。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一性能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作为核查标准。
(2)计量标准仅由实物量具组成,而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为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
实物量具通常可以直接用来检定或校准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并且实物量具的稳定性通常远优于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必进行稳定性考核。
但需画出计量标准器所提供的标准量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即计量标准器稳定性曲线图。
(3)计量标准器和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均为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
如果存在合适的比较稳定的对应于该参数的实物量具,可以用它作为核查标准来进行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浅谈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与期间核查_申家杰

浅谈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与期间核查Discusses Between t he Checking Stabil ity of MeasurementStandard and Verif ication of Measurement Standard申家杰杨建伟贺玲(日照市计量测试所,山东日照276826)摘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依据JJF10335计量标准考核规范6,每年对已建计量标准进行稳定性考核,同时依据JJF10695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6,定期对测量设备或计量标准进行期间核查。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在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中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与期间核查有许多相同之处,有所重复。
关键词: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期间核查;法定计量检定机构1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与期间核查的规范依据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的依据是JJF1033-20085计准结果的质量,所以目的相同。
312对考核对象进行比较量标准考核规范641214条规定/新建计量标准一般应当经过半年以上的稳定性考核,证明其所复现的量值稳定可靠后,方能申请计量标准考核;已建计量标准应当保存历年的稳定性考核记录,以证明其计量特性的持续稳定。
0期间核查的依据是JJF1069-20075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67161313条规定/应根据规定的程序和日程对计量基(标)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进行核查,以保持检定或校准状态的可信度。
02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和期间核查的定义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的定义:利用稳定的被测对象作为核查标准,对计量标准保持随时间恒定能力计量特性的考核。
期间核查的定义:是指使用简单实用并具相当可信度的方法,对可能造成不合格的测量设备或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参考物质)的某些参数,在两次相邻的检定或校准的时间间隔内进行检查,以判定设备是否保持着检定或校准时的准确度,以确保检测和校准结果的质量。
从两者的定义来看,期间核查的定义更宽泛一些,应用的领域更广一些,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的定义更具体一些,应用的范围仅限于计量标准。
关于计量标准稳定性的考核方法

关于计量标准稳定性的考核方法对于已建计量标准,每年用被考核的计量标准对核查标准进行一组n次的重复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请问:n次是多少次?另外,稳定性考核记录中,试验人员要一个还是两个人员签名?n按照相应专业的检定规程上要求的测量次数就行,n一般取10,不小于6次,一个人就可以了(1)对于新建计量标准,每隔一段时间(大于一个月),用该计量标准对核查标准进行一组n次的重复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的测量结果。
共观测m组(m≥ 4)。
取m个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作为新建计量标准在该时间段内的稳定性。
(2)对于已建计量标准,每年用被考核的计量标准对核查标准进行一组n次的重复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以相邻两年的测量结果之差作为该时间段内计量标准的稳定性。
若计量标准在使用中采用标称值或示值(即不加修正值使用),则测得的稳定性应小于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如加修正值使用,则测得的稳定性应小于该修正值的扩展不确定度(U,k=2或U95)。
在计量标准稳定性的测量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会引人被测对象对稳定性测量的影响,为使这一影响尽可能地小,必须选择一稳定的测量对象来作为稳定性测量的核查标准。
核查标准的选择大体上可以按下述几种情况分别处理:l)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是实物量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一性能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作为核查标准。
2)计量标准仅由实物量具组成,而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为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实物量具通常可以直接用来检定或校准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并且实物量具的稳定性通常远优于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必进行稳定性考核。
但需画出计量标准器所提供的标准量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即计量标准器稳定性曲线图。
(3)计量标准器和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均为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如果存在合适的比较稳定的对应于该参数的实物量具,可以用它作为核查标准来进行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1-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稳定性考核

1: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稳定性考核一、概述计量标准是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用于检定或校准其他计量标准或者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它处于国家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的中间环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计量标准在使用前必须依照JJF1033《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要求,进行各项技术准备,使计量标准符合规范的要求并通过考核。
下面主要介绍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稳定性考核的内容。
二、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考核1.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计量标准的重复性即在相同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一被测量,计量标准提供相近示值的能力。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通常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来定量表示,即用单次测量结果y i 的实验标准差s(y i)来表示。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通常是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一个不确定度来源。
新建计量标准应当进行重复性试验,并提供试验的数据;已建计量标准,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重复性试验,测得的重复性应满足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
在计量标准考核中,计量标准的重复性是指在重复性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测量程序、人员、仪器、环境等方面)下用该计量标准测量一常规的被测对象时,所得到的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为保证在尽量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量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重复性测量。
2.重复性的试验方法在重复性条件下,用计量标准对常规的被检定或被校准对象进行n次独立重复测量,若得到的测量结果为y i (i = 1,2,…,n),则其重复性s(y i)为()()112--=∑=nyyy snii i式中:y—n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n—重复测量次数,n应尽可能大,一般应不少于10次。
重复性试验结果也会受被测对象不稳定的影响,所以在进行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时,选择的测量对象应为常规的被检定或被校准计量器具,而不是本身重复性和稳定性都是最佳的被检定或被校准计量器具,这样评定得到的不确定度可以用于大多数的检定或校准结果。
3.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考核对于新建计量标准,只要按照要求进行重复性试验,并提供试验的重复性数据即可;对于已建计量标准,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重复性试验,如果重复性试验结果不大于新建计量标准时的重复性,则重复性符合要求;如果重复性试验结果大于新建计量标准时的重复性时,应按照新的重复性结果重新进行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并判断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是否满足被检定或校准对象的需要。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JJF 1033-2008)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JJF 1033-2008)引言为了加强计量标准的管理,进一步规范计量标准的考核工作,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传递的一致性、准确性,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计量监督管理提供准确的检定、校准数据或结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计量标准考核办法》的有关规定,并参照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对计量标准的要求,制定本计量标准考核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新建计量标准的考核、已建计量标准的复查考核以及计量标准考核的监督管理。
2 引用文献本规范引用下列文献:JJF 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139-2005 《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确定原则和方法》JJF 1117-2004 《测量仪器比对规范》JJF 1094-2002 《测量仪器特性评定》GB/T 4091 - 2001 idt ISO8258 : 1991 《常规控制图》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 术语3.1 计量标准为了定义、实现、保存或复现量的单位或一个或多个量值,用作参考的实物量具、测量仪器、参考(标准)物质或测量系统。
注:本规范所指计量标准约定由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组成。
3.2 计量标准考核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计量标准测量能力的评定和开展量值传递资格的确认。
3.3 计量标准的考评在计量标准考核过程中,计量标准考评员对计量标准测量能力的评价。
3.4 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在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中,由计量标准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它包括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注:如果计量标准中的计量标准器或配套设备所提供的标准量值通过检定方式进行溯源,则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可以由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通过B 类评定得到。
如果计量标准中的计量标准器或配套设备所提供的标准量值通过校准方式进行溯源,则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由校准证书得到。
如何进行计量标准的重复性_稳定性考核和期间核查

如何进行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稳定性考核和期间核查How to Check the Repetition,Stability of Measurement Standard王兴东(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48)摘 要:本文叙述了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稳定性考核和期间核查的目的,给出计量标准重复性和稳定性考核以及计量标准的期间核查的方法。
同时给出考核结果的判定原则和考核时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计量标准;重复性;稳定性;期间核查;方法;判定 新修订的JJ 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都对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考核,稳定性考核和期间核查提出了要求,根据自己对这两个规范的学习和实际工作谈淡自己的理解。
1 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111 计量标准重复性测量的准备工作(1)选择被测对象:选择被测对象一定要具有稳定的性能,并有代表性,的确能反映计量标准的实际情况,容易实现的样品。
重复性测量中“被测量或被检测器具”的选取原则是在计量检定工作中,要求标准设备的不确定度尽可能小到使其对被检仪器的允许误差而言可以忽略不计,以使错判的风险减到最小。
对重复性测量也是一样,应使“被测量或被检测器具”的选取对测量数据的影响尽可能地小。
(2)重复性试验的依据:对计量标准重复性试验,有规程或规范要求的一定要按要求去做重复性试验,如果没有,可参考有关技术资料进行。
(3)环境条件:重复性试验一定要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环境条件如温度、相对湿度、振动、磁场等。
如果环境条件无法满足要求时,对重复性试验的结果要进行修正。
(4)量值的溯源:做重复性试验时一定要注意量值的溯源,这样才能保证量值的统一、准确和可靠,如无法溯源的要进行互相比对,这样的计量标准的重复性才有意义。
(5)重复性记录:原始记录保留着做重复性试验数据和有关信息,计量标准的重复性是否满足要求都是来自原始记录,原始记录一定要真实,信息量要大,真实的反映重复性的实际情况。
5[1].6计量标准的重复性及稳定性考核记录资料
![5[1].6计量标准的重复性及稳定性考核记录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c16cedc700abb68a982fb30.png)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参考格式检定游标量具标准组的重复性试验记录选一把分度值0.02mm ,量程为(0-300)mm 的游标卡尺,在标准器组正常工作的条件下,等精度测量重复5次,各次测量值如下:其标准偏差:S =μm注:已建计量标准,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重复性试验,测得的重复性应满足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记录参考格式检定游标量具标准组的稳定性考核记录用此套标准装置对300mm游标卡尺121.80点测量,编号0061,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内,进行4次等精度测量,测量数据如下:根据上述测量数据可知,测量结果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121.80-121.80=0mm,其值小于本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0.02mm结论: 该计量标准的稳定性符合要求。
注:若计量标准在使用中采用标称值或示值,则稳定性应小于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如加修正值使用,则应小于修正值的扩展不确定度。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参考格式衡器检定装置的重复性试验记录选取一台100kg 台秤在装置正常工作的条件下,50kg 重量等精度重复测量10次,各次测量值如下:X =50kgni 1=∑U 2=0.0058S=±1)(12--∑=n X Xni i=±90058.0=±0.025kg=±25g该装置的最大重复性误差为25g注:已建计量标准,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重复性试验,测得的重复性应满足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记录参考格式衡器检定装置的稳定性考核记录选取一台100kg台秤分度值为0.05kg,在装置正常工作的条件下称量50kg重量,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内,进行4次等精度测量,测量数据如下:根据上述测量数据可知,测量结果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50.00-50.00=0kg,其值小于本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结论: 该计量标准的稳定性符合要求。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是评估计量标准或设备在一定时间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稳定性考核是确保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的关键步骤。
下面将对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进行700字的阐述。
首先,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需要对标准设备进行周期性的校准和检验。
校准是通过与已知准确度的参考设备进行比较,调整设备的工作环境和参数,以保证其准确性。
而检验则是通过比较被测设备与标准设备的测量结果,确定其测量误差和准确性。
周期性的校准和检验可以发现设备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产生的漂移和误差,确保其测量结果的稳定性。
其次,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需要进行长期稳定性试验。
长期稳定性试验是通过对标准设备在一定时间内连续测量相同样品的数据,来评估其测量结果的稳定性。
这可以通过统计分析来判断标准设备的测量结果是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以及波动的幅度和趋势。
这些统计指标可以反映出设备在一定时间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另外,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需要进行设备的重复性试验。
重复性试验是指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一样品多次,以评估设备在短时间内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通过比较重复测量结果的变异程度,可以得出设备的重复性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设备对同一样品在相同条件下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还需要进行设备的耐久性试验。
耐久性试验是通过对设备在长时间和不同工作条件下的使用,来评估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这可以通过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维修记录和维护情况等来判断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对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也是保证其稳定性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是确保计量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步骤。
通过周期性的校准和检验、长期稳定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和耐久性试验,可以评估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记录
被考核计量标准名称:考核单位:
计量标准器名称:规格型号:准确度等级:
核查标准名称:规格型号:编号:准确度等级:
注:考核结果判定方法:
每年的测量平均值y与前一年的测量平均值
y之差的绝对值即为当年的计量标准稳定性数
1-i
据。
若计量标准在使用中采用标称值或示值(即不加修正值使用),则测得的稳定性应小于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如果加修正值使用,则测得的稳定性应小于该修正值的扩展不确定
度(U,k=2或95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