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标准稳定性重复性
07 计量标准重复性、稳定性考核工作计划

67
流量室 热能表检定装置(0.012~30)m3/h
68
流量室 一等金属量器标准装置
69
流量室 水表检定装置
70
流量室 质量法液体流量标准装置
71
流量室 可燃气体测报仪检定装置
责任人
窦艳红 吕颖
李宗君
孙俊峰
李宗君 李宗君 李宗君 李宗君
吕颖 吕颖 吕颖 吕颖 陈薇 陈薇 陈薇 孙俊峰 李宗君 孙俊峰 孙俊峰 孙俊峰 关群群 关群群 关群群 富欣 富欣 董欣 富欣 董欣 杨坛 李伟光 李伟光
59
质量室 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检定装置
60
流量室 钟罩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
60
流量室 二等金属量器标准装置
61
流量室 标准表法液体流量标准装置
62
流量室 静态质量法水流量标准装置
63
流量室 静态容积法水流量标准装置
64
流量室 音速喷嘴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
65
流量室 明渠流量计检定装置
66
流量室 热能表检定装置检定装置
28 几何量室 覆层厚度测量仪检定装置 29 几何量室 标准环规检定装置 30 几何量室 数显测高仪校准装置 31 几何量室 水平仪检定器检定装置
责任人
赵欣 赵欣 赵欣 赵欣 赵欣 迟占铎 窦艳红
贺志超
贺志超
贺志超
贺志超 贺志超 贺志超 窦艳红 窦艳红 窦艳红 窦艳红 窦艳红 窦艳红
窦艳红
窦艳红 郑婉喆 迟占铎
考核 时间
8月 8月 8月 8月 8月 8月 8月 8月 8月 8月 8月 8月 8月 8月 8月 8月 8月 8月 8月 5月 5月 5月 5月 5月 5月 5月 5月 5月 5月 5月 5月 5月 11月 11月 11月 11月 6月 6月 6月 5月 5月 6月 6月 6月 6月
1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稳定性考核

欢迎共阅1: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稳定性考核一、概述计量标准是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用于检定或校准其他计量标准或者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它处于国家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的中间环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计量标准在使用前必须依照JJF1033《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要求,进行各项技术准备,使计量标准符合规范的要求并通过考核。
下面主要介绍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稳定性考核的内容。
二、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考核果不大于新建计量标准时的重复性,则重复性符合要求;如果重复性试验结果大于新建计量标准时的重复性时,应按照新的重复性结果重新进行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并判断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是否满足被检定或校准对象的需要。
4.《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参考格式及填写说明(1)《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参考格式申请考核单位原则上应当按照本参考格式填写。
如果本参考格式不适用,申请计量标准考核单位可以自行设计《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格式,但是不应少于参考格式规定的内容。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参考格式:的重复性试验记录953.核查标准的选择在计量标准稳定性的测量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会引入被测对象对稳定性测量的影响,为使这一影响尽可能地小,必须选择一稳定的测量对象来作为稳定性测量的核查标准。
核查标准的选择大体上可以按下述几种情况分别处理:(1)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是实物量具。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一性能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作为核查标准。
(2)计量标准仅由实物量具组成,而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为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
实物量具通常可以直接用来检定或校准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并且实物量具的稳定性通常远优于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必进行稳定性考核。
但需画出计量标准器所提供的标准量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即计量标准器稳定性曲线图。
(3)计量标准器和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均为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
如果存在合适的比较稳定的对应于该参数的实物量具,可以用它作为核查标准来进行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计量标准仪器的重复性与稳定性考核研究

计量标准仪器的重复性与稳定性考核研究摘要:计量标准是开展计量检定、校准、检测和测量控制的依据,是开展计量技术研究和计量工作的基础。
计量标准仪器是一种重要的计量器具,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国家计量基准和国家基本量值的准确可靠。
因此,加强对计量标准仪器性能的考核和管理,保证其准确可靠地提供量值,是保证国家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
而要对计量标准仪器进行考核,首先要明确其测量能力的考核内容,包括测量重复性、测量稳定性、测量结果精密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等。
这几项内容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在对其进行考核时,应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
关键词:计量标准仪器;重复性;稳定性;考核研究计量标准仪器是开展量值传递、溯源及量值溯源等工作的依据,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量值传递工作的质量。
而在对计量标准仪器进行考核时,要注重其测量能力考核内容和方法以及标准仪器之间比对考核方式等,因为这些内容直接关系到其是否能够满足国家量值传递工作的需要。
因此,必须对其进行严格而全面的考核,从而保证国家量值传递工作能够正常运行。
而要进行严格而全面的计量标准仪器考核,就需要对其测量能力考核内容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计量标准仪器测量能力符合国家量值传递工作的要求。
1.测量重复性测量重复性是指在一组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对计量标准仪器进行测量,获得相同结果的概率。
测量重复性的考核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计量标准仪器进行简单的重复测定,另一种是在多台不同测量条件下对计量标准仪器进行重复测量。
(一)简单重复测定一般是指在不同的条件下对计量标准仪器进行多次测量,其结果作为重复性评定的依据。
例如对压力表、温度计、密度计、流量计,应分别进行多次重复性测量。
(二)多台不同的计量标准仪器进行重复测定,可以是同一计量标准仪器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测量。
(三)在多台计量标准仪器中同时使用同一台标准设备,对其中某一台设备进行重复性测定。
计量标准稳定性和重复性考核的方法探讨

计量标准稳定性和重复性考核的方法探讨摘要:计量标准考核是国家主管部门对计量标准测量能力的评定和利用该标准开展量值传递的资格的确认。
被考核的计量标准不仅要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还必须满足国家法制管理的有关要求。
关键词计量标准计量标准考核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计量标准的重复性引言:计量标准是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用于检定或校准其他计量标准,或者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
它处于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量值一旦失准,它所传递的其他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量值都将失准,结果影响各个方面,严重的会影响到全国量值的一致性和国家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的安全。
为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传递的一致性、准确性,为国民经济发展以及计量监督管理提供公正、准确的检定、校准数据或结果,国家对一些重要的计量标准实行考核制度。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计量标准,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在一组重复性测量条件下的测量精密度。
下面就考核工作中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考核加以探讨。
1.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在计量标准考核中计量标准的稳定性用计量特性在规定时间间隔内发生的变化量表示。
新建的计量标准一般应当经过半年以上的稳定性考核,证明其所复现的量值稳定可靠后,方可申请计量标准考核;已建计量标准一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稳定性考核,并通过历年的稳定性考核记录数据比较,证明其计量特性的持续稳定。
有证标准物质有效期内,可以不进行稳定性考核。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应当包括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和配套设备的稳定性。
稳定性的考核应当根据计量标准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考核方法,方法有五种。
a、采用核查标准进行考核。
b、采用高等级的计量标准进行考核。
c、用控制图法进行考核。
d、采用计量检定规程或计量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考核。
e、采用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考核结果进行考核。
核查标准或核查装置是指用于日常验证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性能的装置。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在工业生产和贸易交易中,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
稳定的计量标准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促进贸易交易的公平和诚信,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因此,对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进行考核,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应该包括对计量设备的稳定性考核。
计量设备是保证计量标准稳定的基础,如果计量设备本身不稳定,那么计量标准也就无法稳定。
因此,对计量设备的稳定性进行全面的考核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对计量设备的精度、灵敏度、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考核,以确保计量设备能够稳定地进行计量工作。
其次,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还应该包括对计量方法的稳定性考核。
计量方法是实现计量标准稳定的手段,如果计量方法不稳定,那么计量标准也就无法稳定。
因此,对计量方法的稳定性进行全面的考核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对计量方法的准确性、重复性、一致性等方面进行考核,以确保计量方法能够稳定地实现计量标准。
最后,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还应该包括对计量人员的稳定性考核。
计量人员是保证计量标准稳定的执行者,如果计量人员不稳定,那么计量标准也就无法稳定。
因此,对计量人员的稳定性进行全面的考核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对计量人员的专业素养、操作规范、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考核,以确保计量人员能够稳定地执行计量标准。
综上所述,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涉及计量设备、计量方法和计量人员三个方面,需要全面、系统地进行考核。
只有确保计量设备稳定、计量方法稳定和计量人员稳定,才能够保证计量标准的稳定性,从而促进产品质量的稳定、贸易交易的公平和诚信,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因此,对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进行考核,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1-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稳定性考核

1: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稳定性考核一、概述计量标准是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用于检定或校准其他计量标准或者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它处于国家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的中间环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计量标准在使用前必须依照JJF1033《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要求,进行各项技术准备,使计量标准符合规范的要求并通过考核。
下面主要介绍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稳定性考核的内容。
二、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考核1.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计量标准的重复性即在相同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一被测量,计量标准提供相近示值的能力。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通常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来定量表示,即用单次测量结果y i 的实验标准差s(y i)来表示。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通常是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一个不确定度来源。
新建计量标准应当进行重复性试验,并提供试验的数据;已建计量标准,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重复性试验,测得的重复性应满足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
在计量标准考核中,计量标准的重复性是指在重复性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测量程序、人员、仪器、环境等方面)下用该计量标准测量一常规的被测对象时,所得到的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为保证在尽量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量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重复性测量。
2.重复性的试验方法在重复性条件下,用计量标准对常规的被检定或被校准对象进行n次独立重复测量,若得到的测量结果为y i (i = 1,2,…,n),则其重复性s(y i)为()()112--=∑=nyyy snii i式中:y—n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n—重复测量次数,n应尽可能大,一般应不少于10次。
重复性试验结果也会受被测对象不稳定的影响,所以在进行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时,选择的测量对象应为常规的被检定或被校准计量器具,而不是本身重复性和稳定性都是最佳的被检定或被校准计量器具,这样评定得到的不确定度可以用于大多数的检定或校准结果。
3.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考核对于新建计量标准,只要按照要求进行重复性试验,并提供试验的重复性数据即可;对于已建计量标准,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重复性试验,如果重复性试验结果不大于新建计量标准时的重复性,则重复性符合要求;如果重复性试验结果大于新建计量标准时的重复性时,应按照新的重复性结果重新进行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并判断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是否满足被检定或校准对象的需要。
压力表计量标准重复性、稳定性考核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一
张拉是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梁生产的一个重要工序。依 据 《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 》规定 ,张拉用压力表 若准确度等级为1 级时需每周检定一次 、 . O 若为0 幺 时需每月检定一次 , . 4 圾 计 量周期较短 , 计量工作量也比较大 。计量测试时需要送检 ,送检费用 较高且有 的地方 太远不方便。因此 ,建立一套简单实用的压力表计量标 准能有效提高1 作效率和保证量值传递准确可靠 。本文以中铁十八局集 二 团第一工程有限公 司江夏纸坊制梁场压力表计量标准为例,论述计量标 准重复性 试验 、稳定性考核及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该 梁场张拉用表仅 有测量 卜 限为6 P 、准确度等级为0 级一种 ,依据 《 0M a . 4 弹簧管式精密压 力表会和真空表 》J , —9 9 J 4 1 中规定的标准器 的允许误差绝对值不大于 C9 9 被检精密表 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 ,因此选择准确度等级为o 5 、 量 / 4 .级 测 0 限为6 P 的精密数字压力表作 为标准器 。 5 a M
7 )数 学模 型
①建 数学模型。 菠
= + l ( ) 1
该标准装置的最大允许 误差绝对Na0 5 × 50 35( P ) -. % 6-. 2 M a o 0 △ < ,所以该标准装置的稳定性经考核合格 。 a
9
l 0
6 .0 00
6 .5 00
6 1 0.0
5 9 9.5
6 .5 00
6 .5 00
6 .5 00
5 .0 99
算术平均值 i
差 : -0 5 t . %。 -0
6. 01 0
6. 5 0 2 0
6. 03 0
6. 03 0
关于计量标准的稳定性的有关说明

关于计量标准的稳定性的有关说明《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起草工作组倪育才丁跃清邓芸珊苗瑜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计量标准的主要计量特性之一,它是指计量标准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也就是说,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表示计量标准所提供的标准量值的长期漂移的度量。
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定,计量标准的稳定性用经过规定的时间间隔后计量标准提供的量值所发生的变化来表示,因此,计量标准的稳定性与所考虑的时间段的长短有关。
计量标准通常由计量标准器和配套设备组成,因此,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应包括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和配套设备的稳定性。
同时,在稳定性的测量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会引入被测对象对稳定性测量的影响,为使这一影响尽可能地小,必须选择稳定的测量对象作为稳定性测量的核查标准。
如果测量对象选择不当,被测对象对稳定性测量的影响还可能会远大于计量标准自身的稳定性,因此,稳定性测量的前提是必须存在可以作为核查标准的稳定的被测对象。
当计量标准不存在量值稳定的核查标准时,是不可能进行稳定性考核的,因此,《规范》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进行稳定性考核。
可以说,稳定性考核的关键是必须存在量值稳定的可以作为核查标准的被测对象。
为避免核查标准的性能发生变化,核查标准应该不作他用。
一、用于稳定性考核的核查标准的选择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给出的测量仪器的定义是“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而实物量具的定义是“使用时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值的器具”。
由此可见,所有可以用来进行测量的器具都属于测量仪器,而实物量具是测量仪器中特定的一类。
其特点是它们本身能提供一个或多个标准量值,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其形态不能发生变化。
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其形态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实物量具所提供的标准量值一般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则不然,首先它们本身并不提供标准量值,实际上这类测量仪器的示值都是用实物量具通过校准得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和稳定性考核
新疆计量测试研究所马世英
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明确提出了计量标准应进行稳定性和测量重复性考核及计量标准器在两次检定周期之间要进行运行检查或验证比对试验的要求。
为此,新疆计量测试研究所近两年在组织新建计量标准的申报和已建计量标准的日常管理中,均按此要求分别进行了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和稳定性考核,并对实际运作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计量标准与计量标准器
根据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对计量标准与计量标准器在含义、法制要求、测量重复性考核、稳定性考核的方法等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计量标准与计量标准器的比较
二、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
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是指在重复性条件下,用该计量标准测量一稳定的被测对象时,所得到的观测值的实验标准差s(y)。
重复性条件包括测量程序、人员、仪器、环境等,因此,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重复性测量。
在对计量标准进行测量重复性试验时,我们要求考核试验人员作好包括所选择的被测对象、试验依据、重复测量n次的观测数据、环境条件、试验人员等有关信息的原始记录,并把该原始记录作为《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记录》的附件予以存档,使该试验具有一定的可追溯性和持续性,最后还要作出测量重复性是否符合要求的判断结论。
表2是我所对原规定的《计量标准测量重复性考核记录》作了适当修改后的现用统一格式。
表2 计量标准测量重复性考核记录
为确保所得到的实验标准差s具有足够的可靠性,重复测量次数n一般情况下应满足n>10的要求,在某些情况下不可能进行如此多次的重复测量时,至少应满足n>5。
测量重复性检测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还可与运行检查试验结合起来。
对计算所得到的实验标准差s即测量重复性的判定有两种方法:
第一,测量重复性应不大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所采用的重复性数据,否则应对测量不确定度重新进行评定。
第二,若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无相应数据,至少应小于测量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三、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在计量标准考核中,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指用该计量标准在规定的一段时间间隔内测量稳定的被测对象时所得到的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也就是说,计量标准的稳定性除与计量标准中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有关外,还与其主要配套设备在内的测量系统的稳定性有关。
新建计量标准一般应经过稳定性考核,证明其所复现的量值稳定可靠后方能申请建标。
已建计量标准应每年都进行稳定性考核,并做好记录,以证明其计量特性的持续稳定。
1.新建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的办法在JJF1033-2001的“C.4关于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中已比较明确地规定了两种,并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即: ①若有关的计量检定规程或计量技术规范对计量标准稳定性的考核方法有明确规定者,可按有关规定执行。
②若有关的计量检定规程或计量技术规范对计量标准稳定性的考核方法无明确规定,则可选一稳定的被测对象,每隔一段时间(大于1个月),用该计量标准进行一组n次的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的测量结果。
共观测m组(m>4),取m组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作为新建计量标准在该时间段内的稳定性。
新建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应小于计量标准的扩展不确定度(k=2)或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在实际工作中第二种方法使用得比较多。
为规范该方法的操作和记录,我们参照上述规定编制了如下《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记录》格式,如表3所示。
同样要求做好稳定性考核试验的原始记录,并作为《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记录》的附件留存备查。
表3 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记录
注:1.考核新建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只计算差值(X max-X min),填结论2。
2.考核已建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计算差值(X i+1-X i)和填结论1,到期复
查前,再计算差值(X max-X min),填结论2。
3.计量标准稳定性小于计量标准扩展不确定度或最大允差的绝对值,即为符合要求。
2.对于已建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的办法,JJF1033-2000未作出明确规定,但我们认为可参照上述方法进行1年1次的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试验,其年稳定性既可以是这次平均值与上次平均值之差,也可以是该项计量标准3年~5年的有效期将满需进行复查时,年平均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
同样,已建计量标准的稳定性也应小于计量标准的扩展不确定度(k=2)或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3.考核已建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计算差值(X i+1-X i)和填结论1,到期复查前,再计算差值(X max-X min),填结论2。
4.计量标准稳定性小于计量标准扩展不确定度或最大允差的绝对值,即为符合要求。
四、稳定的被测对象的选定
无论是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还是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都必须选一稳定的被测对象进行试验,该稳定的被测对象一般称之为“核查标准”。
为确保考核结果的可靠性,核查标准最好是长期的且只用于做试验。
然而,并不是每一项计量标准都能很方便地选定一个核查标准,这主要是由于等级较高的核查标准所需费用所限,或作为工作用计量器具本身较难以保持稳定所致,在这种情况下,对计量标准进行测量重复性考核和稳定性考核就比较困难。
一般情况下,我们采取选次级计量标准器作为高一级计量标准的被测对象,以此进行测量重复性考核和稳定性考核。
为了实现计量标准测量重复性考核和稳定性考核的真正目的,确保检定/
校准结果的准确可靠,计量标准的使用者应该尽可能的选备稳定的被测对象——核查标准,或租用其他机构的该种核查标准,不仅可以用其进行计量标准测量重复性考核和稳定性考核,还能够进行计量标准器的运行检查或验证比对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