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紫外整理 结题20120920

合集下载

抗紫外线整理全解课件

抗紫外线整理全解课件

02
抗紫外整理的 与特性
无机抗紫外线整理剂
无机抗紫外线整理剂的主要成分是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盐,如二氧化钛、氧化锌等。 它们具有较好的紫外线屏蔽性能,但容易对织物颜色产生影响,通常用于白色织物。
无机抗紫外线整理剂的耐洗性较差,经过多次洗涤后效果会逐渐减弱。
有机抗紫外线整理剂
01
02
03
04
有机抗紫外线整理剂的主要成 分是芳香族有机化合物,如苯 甲酸酯类、二苯甲酰甲烷等。
物的损伤。
02
抗紫外线整理剂的化学结构与性能
抗紫外线整理剂通常含有特定的化学结构,如苯环、甲酮等,这些结构
能够吸收紫外线并降低其能量。
03
抗紫外线整理剂与纤维的结合方式
抗紫外线整理剂与纤维的结合方式有多种,如吸附、共聚、接枝等,这
些方式能够提高整理剂在纤维表面的附着力和稳定性。
抗紫外线整理的重要性
绿色环保将成为发展方向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抗紫外线整理技术将向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建议定期更换衣物以保持防护效果。
注意皮肤过敏反应
建议在初次使用前进行皮肤测试,以避免过 敏反应。
06
抗紫外整理的展 与展望
抗紫外线整理剂的研发趋势
1 2 3
高效性 研发更高效的抗紫外线整理剂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能够以更低的用量达到更好的抗紫外线效果。
环保性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研发具有环保特性的抗紫 外线整理剂越来越受到关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和危害。
它们能够吸收紫外线并转化为 热能,从而保护纤维不受损伤。
有机抗紫外线整理剂对织物颜 色的影响较小,可用于各种颜
色的织物。
有机抗紫外线整理剂的耐洗性 较好,但经过长时间洗涤后效

抗紫外线整理

抗紫外线整理

350
400
450
波 长 /nm
正交实验
因素 粉体用量(g) 浸渍时间(min) 压力(kpa) 粘合剂用量(g) 实验结果 (UPF)
实验1
实验2
0.05
0.05
30
60
1
2
0.05
0.05
23.44
21.04
实验3 实验4
实验5
0.05 0.20
0.20
90 30
60
3 2
3
1.00 1.00
包括紫外线强度累计法、紫外线法和分光光度计法。
欧盟标准、澳大利亚/新西兰标准、英国标准、美 国AATCC标准和中国标准均采用分光光度计法。 该法主要是通过稳定的UV光源产生波长为290- 400 nm的紫外线射线,通过单色器照射试样,收 集总的光谱投射射线,测定出总的光谱投射比,并 计算试样的紫外线透射率和防护系数UPF值
测试的样品分为匀质和非匀质两类,匀质面料需要测试四块, 非匀质面料则根据颜色或结构的不同分别测试两块,分别测 得UVA、UVB紫外线透射率平均值和UPF值,该标准特别说 明,拉伸状态以及湿态下会降低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
美国标准
增加了样品模拟实际应用的预处理和湿态 测试内容 整个标准体系由预处理、测试和分级标签 三个标准组成 纺织品预处理标准“ASTM D 6544 紫外线 传输测试前纺织品制备规程”(Standard Practice for Preparation of Textiles Prior to Ultraviolet Transmission Testing)
4.1 ~2.6
≤ 2.5
防护等级
防护效果良好
防护效果很好

编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测试考核试卷

编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测试考核试卷
B.紫外线防护系数(UPF)测试
C.紫外线强度测试
D.紫外线辐射测试
17.下列哪种后整理方法可以提高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且环保?()
A.涂层
B.烫金
C.植物染
D.砂洗
18.关于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织物的颜色对抗紫外线性能有影响
B.织物的厚度对抗紫外线性能有影响
C.织物的组织结构对抗紫外线性能没有影响
B.氨纶
C.模态纤维
D.莱赛尔纤维
15.关于紫外线防护系数(UPF),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 UPF越高,抗紫外线性能越差
B. UPF越低,抗紫外线性能越差
C. UPF与抗紫外线性能成正比
D. UPF与抗紫外线性能成反比
16.下列哪种测试方法可以更直观地观察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
A.紫外线透过率测试
B.织物颜色
C.洗涤次数
D.纤维直径
7.下列哪种面料的抗紫外线性能较好?()
A.棉麻混纺
B.涤纶
C.锦纶
D.粘胶纤维
8.织物的厚度与抗紫外线性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A.厚度越大,抗紫外线性能越差
B.厚度越小,抗紫外线性能越差
C.厚度与抗紫外线性能没有关系
D.厚度与抗紫外线性能成正比
9.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来测试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
13. ABCD
14. ABC
15. ABCD
16. AB
17. ABC
18. ABC
19. ABCD
20. ABC
三、填空题
1. UPF值
2.莱赛尔纤维
3.涂层
UVC
5.温度湿度
6.抗紫外线整理

抗紫外线整理

抗紫外线整理

1)将紫外线屏蔽剂与成纤高聚物的单体共聚纺丝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例如:在制备聚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时,添加一定量的(小于10%) 4,4—二羟基二苯甲酮,用常规的直接酯化或酯交换后缩聚的方法制 得改性聚酯树脂,经熔融纺丝制成性能优良的抗紫外线纤维。 在聚合前将无机物(TiO2陶瓷)微粒与单体混合,聚合成无机抗紫外 线粒子均匀分散的高聚物,纺丝后可得抗紫外线纤维。
吸收紫外线的 效果同邻羟基 的个数有关, 邻羟基个数越 多,吸收紫外 线的能力越强。
X
N N N Y
OH R
OH
X 或 Y=
R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3.2有机紫外线吸收剂缺点:

使用的范围较窄,且牢度不好; 添加有机物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会带来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防紫外线整理产品的安全性
3.1无机紫外线整理剂
无机紫外线整理剂或屏蔽剂
金属、金属氧化及其盐类:氧化锌、氧化钛、三 氧化二铝、高岭土、滑石粉、氧化铁、炭黑、碳 酸钙、二氧化硅等,
特点
无毒、无味、热稳定性好、不分解、不挥发,高 效安全,
3.1无机紫外线整理剂—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纳米材料抗紫外线剂
近来把纳米技术引入到纺织中,通过添加具有紫 外线屏蔽作用的纳米级TiO2和ZnO来提高织物的紫 外线防护性能。 纳米微粒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使材料具 有特殊性能。 当粒径约为1/2波长时,对紫外线的屏蔽效果最好。
R OH O C
R'
水 杨 酸 酯 类
R=芳基或取代芳基
OH CO O
R
分子重排后生 成的双羟基二 苯甲酮及其衍 生物可吸收部 分可见光而呈 现黄色。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整理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整理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整理一紫外线的组成及危害二纺织品对紫外线的防护作用三抗紫外线整理机理四抗紫外线吸收剂五抗紫外线屏蔽剂六抗紫外线整理剂一紫外线的组成及危害1.1紫外线的双重作用益处:(1)紫外线照射是有益的,它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钙、磷在体内的吸收-帮助骨骼生长发育(2)杀菌、消炎作用害处:紫外线照射容易引起角膜炎、结膜炎,诱发皮癌、人的免疫能力下降。

氟利昂(氯氟炷),农药(漠甲基化合物)臭氧层破坏1 %,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增加2%,皮肤癌发病率增加4%,人的免疫能力下降。

因此,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整理更加引人注目。

1・2不同波长紫外线的特征不同波段紫外线对人体的影响① UV-A (320-400)段: 引起肌肤变黑、干皱老化、失去弹性、严重的会导致皮癌。

是紫外防护整理的主要对象。

②UV-B (280-320)段导致真皮血管扩张,红肿,产生水泡,晒伤皮肤。

紫外防护主要对象。

1. 3对高分子材料的危害(1)紫外线能够催化高分子材料降解,引起材老化。

尤其对室外使用的高分子材料的破坏更为明显。

如塑料分子降解表现为失去韧性,而脆性增加,因此制造塑料时要加入防老化剂;(2)引起纺织材料的降解,导致光脆损;(3)引起染料发色基团的破坏,导致光褪色;纺织品防紫外整理有助于防止织物的光脆损和光褪色,因此防紫外整理的防护性能是多方面的。

纺织品对紫外线的防护作用2・1入射光线:一部分被吸收; 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透射过织物发生扩散辐射和直接辐射.这些光线中作用人体是直接辐射部分。

如果织物吸收、反射紫外线的能力强,则紫外防护性能好。

2.2 UV-R防护作用的表征紫外线防护指数UPF (ultraviolet protection factor): 表征纺织品和服装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

定义为紫外线对未防护皮肤的平均辐射量与经被测试织物遮挡后紫外线平均辐射量的比值。

紫外线的辐射量UPF =到达皮肤的紫外线量UPF越大,防护效果越好。

抗紫外线整理讲解

抗紫外线整理讲解

紫外线防护剂
紫外线吸收剂 紫外线吸收剂主要有二苯甲酮类化合物(这 类化合物的紫外线吸收作用是依靠分子结构 中酮式与烯醇式的转换 ,把吸收的光能转换 成热能)。
应用工艺:
高温高压吸尽法,常压吸尽法,浸轧或轧堆法,涂层法 Na2SO4 用量:80g/L, Na2CO3用量:3% owf ,浴比:
紫外线屏蔽剂 大都是一些折射率较高的金属氧化物如
氧化锌、二氧化钛等。日本可乐丽公司产 品埃斯莫纤维即为一例。日本东海染工的 ナウルNEW亦为纳米级的氧化锌或氧化 钛类屏蔽剂。
整理前后真丝织物的抗紫外性
透射率/%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250
整理前 UPF10.09
整理后UPF34.06 整理后洗涤10次UPF36.65 整理后洗涤50次UPF39.02
据统计 ,在1980~1996年 ,全球皮肤癌患者翻了一番。 仅美国1990年20万患者到1996年就猛升至100万人。
统计数据分析
UVB区紫外线是导致病理学作用的主要区 段,其作用强度大约是UVA区的1000倍
世界上80%皮肤癌患者都是由于紫外线辐射 引起,而且皮肤癌患者的比例在逐渐提高
粉体用量(g) 浸渍时间(min) 压力(kpa) 粘合剂用量(g)
实验结果 (UPF)
0.05
30
0.05
60
0.05
90
0.20
30
0.20
60
0.20
90
0.50
30
0.50
60
0.50
90
1
0.05
23.44
2
0.05
21.04
3
1.00

织物的抗紫外整理

织物的抗紫外整理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整理钱如山朱传龙顾娇杨娜耿佃东丁颖*(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上海 201620)摘要:从织物的纤维种类和结构对织物抗紫外性能的影响,综述了臭氧层被氟氯烷烃破坏的机理及对人体的伤害。

综合分析目前织物抗紫外线整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纳米抗紫外线是抗紫外整理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臭氧;织物;抗紫外;整理剂中图分类号:TS195.2 文献标识码:AUvioresistant Finishing Agent for TextilesQIAN Rushan,ZHU Chuanlong,GU Jiao,YANG Na,GENG Diandong,DING Ying(College of Fashion,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hanghai 201620,China)Abstract :The effect of fiber types and fabric structure on fabric anti UV properties are reviewed, the ozone layer destruction mechanism of Freon hydrocarbon and the harm to human body.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present fabric anti ultraviolet finishing exists, proposed nano anti UV is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anti ultraviolet finishing.Key Words: ozone; textile; uvioresistant; finishing agent*Corresponding author’s E-mail, tingying@基金项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基金项目:超支化聚合物HBP-NH2在天然织物抗紫外整理上的应用研究(A-0502-13-01093 - 2013XS088)。

第七章纺织防紫外线整理

第七章纺织防紫外线整理

23.5 2.5
100 0.15 8
5.6*2/5.6* 1.98 3.4
101 0.19 59/2 2
0.67 3.9
107 0.18 8
2*5/2*5.25 0.47 3.4
135 0.20 65/3 7*2/7*2 3.05 3.7
367 0.53 2
20/20
0.12 17.0
165 0.52 52/2 34*3/34*3 0.21 5.0
涤纶微纤维Ⅱ织物 孔隙度0.35 SPF=38; 涤纶长丝织物 孔隙度0.19 SPF=44
由上述分析可知:棉织物是紫外线最易 透过的面料,而纯棉服装又是回归自然 界最受欢迎的消费品,更是夏季的首选 衣着,因此纯棉服装是防紫外线整理的 主要对象。
四、防紫外线的途径
1. 增强织物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
研究表明,臭氧层每受到1%的破坏,抵 达地球表面的有害紫外线将增加2%左右, 皮肤癌的发病率将增加4%左右。
二、紫外线的危害
紫外线到达地面具有的能量在292.88~ 598.31KJ/mol之间,它比可见光和红外 线均强。
生化物中O-H、C-H、C-C、N-N等化学 键,在紫外线作用下,有可能发生断裂。
邻羟基二苯甲酮吸收紫外线的能量放出荧光后回复到基 态,伴随氢键的光致互变异构,这种结构能接受光能而 不使键断裂,并使光能转变成热能,从而将吸收的能量 消耗。
用于纺织品的紫外线吸收剂需要具备 下列条件
①安全无毒,特别是对皮肤无刺激和过敏反应。 ②吸收紫外线波长范围宽广、效果良好。 ③耐水洗和干洗,对热、光和化学品稳定。 ④不影响织物原有色泽、手感、强度和色牢度。 ⑤吸收紫外线后无变色现象。 ⑥制造方便,成本较低。
表7-1 紫外线的波长范围和记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紫外助剂效果研究1前言部分1.1纺织品抗紫外处理的必要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碳氟系溶剂和氟里昂的大量使用,使地球大气层中臭氧层遭到严重的破坏,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不断增加,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令人担忧。

紫外线是波长为180~400nm的电磁波,适量的紫外线辐射具有杀菌作用并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有利于人体健康,但在烈日持续照射下,人体皮肤会失去抵御能力,易发生灼伤,出现红斑或水疱,过量的紫外线照射还会诱发皮肤病,会导致皮肤癌、白内障,抑制人体免疫系统。

据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大气平流层臭氧量将会减少约20%左右,到那时紫外线将会给人类健康带来更大的危害。

因此,人们开发了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纤维及其纺织品。

1.2抗紫外线机理从光学原理上讲,当光射到物体上,有一部分在表面上反射,一部分被物体吸收,其余的则透过物体,在一般情况下,透过率+反射率+吸收率=100%.因此,反射率和吸收率增大,透过率就减少,对紫外线的防护性就越好。

纺织品抗紫外线加工的原理是在纤维或织物上添加紫外线屏蔽剂,反射或有选择性吸收紫外线,并进行能量交换,以热量或其他无害低能辐射将能量释放或消耗,从而将紫外线遮断,使之具有抗紫外的效果。

1.3 影响纺织品抗紫外线效果的因素影响纺织品吸收或反射紫外线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纤维材质: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受到纤维本身基质以及人工附着于纤维的有机或无机材料的影响。

棉、真丝等天然纤维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低,因而防紫外线性能就差;毛则稍为好一些;成纤维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强于天然纤维,其中涤纶最强。

(2)织物结构:结构稀松的织物,其覆盖系数很低,光线受到有限的遮蔽,因而很容易通过;在同样密度的条件下,织物越厚重,紫外线也就越不易透过。

(3)染料:不同的染色和未经染色的高分子纺织材料对光谱的吸收是不同的,不同性质的染料其分子结构不同,对光谱的吸收也就不同。

通常情况下,纺织品经同一类染料染色越深,对紫外线的遮蔽性能就越好。

(4)后整理:将抗紫外助剂通过染整或涂层工艺整理于织物上,使织物的防紫外线功能大大加强。

1.4抗紫外线整理剂的种类抗紫外产品的作用机理有两种:屏蔽作用和吸收作用,相应地把抗紫外产品分为紫外屏蔽剂和紫外吸收剂。

紫外屏蔽剂大多为无机类紫外线整理剂,又被称作紫外线反射剂,主要通过对入射紫外线反射或折射,而达到防紫外线的目的。

它们没有光能的转化作用,只是利用粘合剂与纤维或织物结合,增加织物表面对紫外线的反射和散射作用,进而防止紫外线透过织物,达到抗紫外的效果。

典型的如Ti02、ZnO、Al2O3、高岭土、滑石粉、和炭黑等。

这些具有紫外线屏蔽功能的无机物材料,具有无毒、无味、无刺激性、热稳定性好、不分解、不挥发、紫外线屏蔽性好等性能,是高效安全的紫外线防护剂。

目前最常用的无机类紫外线屏蔽剂是纳米氧化锌粒子,它除了具有良好紫外线屏蔽作用外,还具有抑制细菌和真菌等繁殖和防臭的功能。

紫外吸收剂一般多为有机类助剂,又称紫外线吸收剂,顾名思义这类物质能吸收紫外线,并将其转换为低能量的热能或波长较短的电磁波,从而达到防紫外线辐射的目的。

理想的紫外线吸收剂大多具有共轭结构和氢键,吸收紫外线后能转化成热能等,同时产生氢键成互变异构。

目前纺织品上应用的有机类抗紫外线吸收剂种类很多,主要有水杨酸酯类化合物、金属离子螯合物、二苯甲酮类化合物、苯并三唑类化合物、反应型紫外线吸收剂等。

1.5抗紫外整理加工方法(1)纺丝法将紫外吸收剂或紫外散射剂加入到纺丝原液中,从而制得防紫外纤维。

要求紫外吸收剂和紫外散射剂与纤维的相容性要好。

(2)染色同浴法涤纶用紫外吸收剂分散液中的紫外吸收剂具有疏水性,对涤纶纤维有一定的亲和力,因而采用涤纶的高温高压染色工艺,与分散染料染色同浴进行。

这个加工方法的染浴组成一般是由分散染料、分散剂、抗紫外助剂等组成。

(3)印花法可将紫外吸收剂加入到印花色糊中,与染料同浆印花。

由于汽车内装饰织物对耐光牢度的要求很高,故国外在其织物印花时多将紫外吸收剂与高耐光染料同浆印花。

(4)轧烘焙法这种方法对各种织物均适用。

水溶性的紫外吸收剂能在亲水性纤维上发生吸着,不溶性的紫外吸收剂分散液中的紫外吸收剂也能在高温下在疏水性纤维上发生吸着。

其机理类似于分散染料的热熔染色。

分散液中的无机散射剂除能在纤维上有一定量的吸附外,还能依靠添加的粘合剂粘合在织物上。

(5)微胶囊整理将紫外线吸收剂用微胶囊技术制成微胶囊,其囊衣以高分子聚合物,如苯乙烯、丙烯酸酯为佳,采用边聚合边微胶囊的方法制成微胶囊。

将紫外线吸收剂包于囊芯,然后用粘合剂及交联剂将微胶囊固着在织物上,可制成紫外线屏蔽率达85%以上的纺织品,微胶囊可以缓释紫外线吸收剂,从而达到长效防紫外的目的。

(6)涂层法在涂层剂中加入适量的抗紫外线助剂,在织物表面进行精细涂层,然后经烘干及必要的热处理,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以达到抗紫外防晒功能。

此法虽使耐洗牢度及手感受到影响,但对纤维种类的适用性广,处理成本低,对应用技术和设备要求并不高,简单易行。

较厚重的服装面料以及遮阳伞、帐篷等选择涂层的加工方法较为合适。

1.6我公司布料抗紫外整理的现状以及问题目前我公司印花分厂织物抗紫外整理是采用抗紫外助剂UV-326进行处理,UV-326抗紫外效果好,但是对素色布及浅色布料进行抗紫外处理时,会发生色(黄)变,影响布料的颜色外观,达不到客户的要求。

此外,车间对一些布料处理当中还常用涂银胶、黑胶来提高布料的抗紫外性能。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抗紫外助剂来替代或者与UV-326进行复配来提高素色布料的抗紫外性能,并且做到不发生或发生少量色变。

2 实验部分2.1实验方案的确定结合抗紫外机理以及我公司对布料处理的工艺中我们可以看出,抗紫外助剂的加入应该选在染色或涂层工艺步骤中。

由于坯布在染色之后,需要经过定型拉伸,这样会导致孔隙率的增大(孔隙率指孔隙体积对总体积的比值,它是衡量孔隙大小的一个指标)。

孔隙率越大,紫外光透过率越大,织物的防紫外性能就越差。

本厂所用的都是涤纶织物,都要经过定型工序,所以染色同浴法不适用。

此研究方案,染色同浴法仅做参考,重点是涂层法的研究。

考虑到影响抗紫外效果的因素,染色同同浴法中,我们选用未做染色的春亚纺和180TZ涤丝纺做为实验基材,主要观察其抗紫外效果;涂层法中选用已增白防水的春亚纺为实验基材,观察整理后的抗紫外能力以及色变情况。

另外,在涂层法中,黄变现象突出,为了便于用数据展现,我们采用白度值做为依据,通过对实验布样的观察,以及查阅资料,定为白度值≥110为可接受白度。

2.1.1抗紫外助剂UV-326(印花分厂现用助剂)CTA-765、CTA-760A、FK-766(中纺化工提供)UV-SUN CUT-01(亨斯迈提供)注:CTA-760A和UV-SUN CUT-01可溶于水,可用于染色同浴和涂层法;其余均不溶于水,仅适用于涂层法。

其中,为了有所对比,UV-326亦加入染色同浴。

2.1.2加工方法(1)染色同浴法染浴组成:春亚纺(坯布)、180TZ涤丝纺、抗紫外助剂(1%~5%)o.w.f、浴比1:50工艺流程:70 ℃始染,以2 ℃/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35 ℃,保温60min降温,水洗,烫平,涂层(PA胶、150 ℃ × 90s)。

(2)涂层法涂层组成:春亚纺(已增白防水)、PA胶、抗紫外助剂(1%~5%)工艺流程:把一定用量抗紫外助剂加入PA胶中,刮样,焙烘(150 ℃ × 90s)2.2各种抗紫外助剂效果研究2.2.1 UV-326抗紫外效果的研究紫外线吸收剂UV-326是苯并三氮唑类紫外线吸收剂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

其优点是性能稳定、毒性低、紫外线吸收能力强,可以广泛用于感光材料如彩色胶卷和高分子聚合物外防护涂层等许多领域。

淡黄色粉末状。

表1 U V-326的抗紫外效果图1 UV-326染色、涂层效果对比 图2 UV-326对织物白度、抗紫外效果的影响通过表1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染色同浴中加入抗紫外助剂UV-326,对春亚纺和180TZ 涤丝纺抗紫外效果有一定的改善,但是180TZ 涤丝纺经过处理之后抗紫外效果不理想,达不到国家抗紫外标准。

如图1所示,采用涂层法的抗紫外效果远好于染色同浴法。

从图2可知,在涂层法中,随着UV-326用量增加,UPF 值逐渐增大,白度值逐渐减小,即抗紫外效果越好,黄变越严重。

当用量为05001 2 3 4 5 6UV-326用量(%)U P F 040 80 120 160 200 0123456UV-326用量(%)U P F40 80 120 160200白度1%时,可以满足抗紫外效果和白度要求。

2.2.2中纺CTA-765抗紫外效果的研究纳米抗紫外整理剂CTA-765是采用紫外线吸收剂制备而成,广泛用于棉、丝、粘胶、麻、毛及其混纺织物的防紫外整理。

淡黄色微固体颗粒,不溶于水。

此助剂由中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表2 中纺CTA-765的抗紫外效果图3 CTA-765染色、涂层效果对比图4 CTA-765对织物白度、抗紫外效果的影响通过对表2和图3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出,在染色同浴中加入抗紫外助剂CTA-765,对春亚纺和180TZ涤丝纺抗紫外效果没有明显改善;在涂层时加入抗紫外助剂CTA-765能有效提高春亚纺的抗紫外效果,用量在3%以上UPF可以达到100+,UV A小于5%。

从图4可以得出,在涂层法中,随着CTA-765用量增加,UPF值逐渐增大,白度值逐渐减小;当用量超过3%时,UPF值趋于不变,0501001502000123456CTA-765用量(%)UPF春亚纺(坯布)40801200123456CTA-765用量(%)UPF4080120160200UPF白度白度白度变化趋缓。

2%-3%用量是CTA-765的最佳用量。

2.2.3亨斯迈UV-SUN CUT-01抗紫外效果的研究亨斯迈UV-SUN CUT-01是基于N,N-二苯基乙二酰胺的反应型紫外线吸收剂,阴离子型,浅米色乳液。

5%溶液的PH值4-5,在硬水及一般浓度电解质溶液中都很稳定。

与涤纶的亲和性高,适用于高温染色过程,连续浸轧,热溶染色,直接印花。

即使热定型后,仍能最大程度地屏蔽紫外线,极高的耐水洗及耐光稳定性,对织物的色光变化影响小。

表4 亨斯迈UV-SUN CUT-01的抗紫外效果图6 CUT-01染色、涂层效果对比图7 CUT-01对织物白度、抗紫外效果的影响通过对表4及图6的对比来看,抗紫外助剂CUT-01在染色同浴法中对春亚纺有改善,对180TZ涤丝纺没有明显改善;涂层法的效果优于同浴法。

从图7中可知,在涂层时加入CUT-01能有效提高春亚纺的抗紫外效果,而且白度值较0204060801000123456亨斯迈CUT-01用量(%)UPF春亚纺(坯布)204060800123456亨斯迈CUT-01用量(%)UPF150160170180UPF白度高,可达160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