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诗词故事
【四年级】古诗趣事

【四年级】古诗趣事
《古诗趣事》
古代的古诗词,虽然早已过去了很久很久,但它们却一直被人们传颂着。
其中有不少的古诗,都是因为故事、趣闻等原因而被广为流传。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一下这些古诗的趣事。
1、《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最初并不是这样的,而是这样的:
后来有一个钱塘人,他把这首诗刻在了杭州的一个石壁上。
后来李白到杭州,看到了这首诗,就删去了最后一句,改成了现在的样子。
2、《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可是它的故事却很有趣。
传说,唐代时期,天下大旱,民不聊生,而当时的官员们却不管不顾。
于是,智者们纷纷投诉,并激起了民众的抗议。
当时的权臣李林甫就命令李绅在底层楼檐上写下“春种一粒粟”的诗句,并监视李绅三天,不让他下来。
三天后,李绅最终完成了这首《悯农》的诗作。
3、《长歌行》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纶所作,描写的是一位离别的将士。
可是,这首诗的故事却与卢纶无关。
传说,当唐朝的太宗李世民和他的大将李靖去征讨突厥时,在回程的路上,入住的一间昔日旅店,却遇到了前朝的诗人王之涣。
于是,太宗李世民就向他要求写一首“长歌行”。
这首诗即于当时写成,流传至今。
古诗词背后的故事

古诗词背后的故事古诗词背后的故事1.白住长安当时白居易住在长安。
11岁时,拿着个名片(当时有名片的)去请宰相指教。
当时宰相看到白居易这三个字就笑着说:“长安米很贵的,而你是白白居住在长安很容易。
”宰相继续往下看(名片下面一般都会有自己作的诗,用来显示自己的文采)看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之后拍案叫道:“有这等文采,可以很容易的在长安白白居住。
”2.墓上题诗李白死后遗体葬在采石江头,往来诗人都在他墓上题诗。
有良辰美景,我作歌,你们跟着和。
接着,他唱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绝命之词李后主(李煜)被赵匡胤囚禁之后被封为“违命侯”,在七夕之夜,李煜写了这首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并让宫女演唱,太宗赵光义听到这首词后,认为李煜有复国之心,因此便在当夜赐毒酒将李煜毒死。
这首词成了李煜的“绝命词”。
5.孟郊思母话说唐朝德宗年间,孟郊任江苏省溧阳县县尉。
一天晚上,他正在书房里看书,看了一会儿,觉得有些累了,就站起身来,走到窗前。
此时,窗外明月当空,晚风轻拂。
他抬头眺望明月,一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回想自己几十年寒窗苦读,直到五十来岁才中了进士,做了一个小小的县尉。
这几十年,老母亲为自己付出了多少心血啊!自己每次赴京赶考,出门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总是忙前忙后,为自己准备行装。
特别是这一次出门前一天的晚上,母亲坐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一针地为自己缝衣服。
【四年级】古诗趣事

【四年级】古诗趣事
唐代的白居易诗作广为流传,其中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更是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然而,古代诗人的创作背后,也隐藏着一些有趣的故事。
白居易为了写出《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曾经跋山涉水跑到荒野之上,把自己封闭在一所古老的小寺庙里。
他守着一支烛火,在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的创作和品味中,完成了这篇哀婉悠远的赋文。
唐代著名女诗人杜秋娘,写下了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后作》,主题与白居易的原诗相同,但却富有女性柔媚之情。
在她的笔下,草木芬芳,而使人倍感温馨。
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佳作,也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有一次,李白追寻仙长,爬山求道,误入泾渭洞,被困其中。
这时,神仙送来葫芦酒,即使是换成最大的酒缸也能装不下的酒,却像葫芦里的秘药一样,足以驱逐他的烦恼。
清代诗人袁枚也是诗坛一位名人,他很善于借古写今。
他有一首诗《春怨》,是描写女子郁郁寡欢的恋情。
诗里的“不得闲从百忧生,谁人背后不伤心?”贴切地表达了人们心绪万千的情感。
唐代的杜甫,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他的《丽人行》被誉为中国古典诗歌中最成功的“画诗”,完美地结合了诗歌和图画的艺术,令人产生了惊人的艺术震撼力。
有时候,古人的创作,甚至被一些神秘的谜语包裹着。
唐代的贾岛就创作了一首神秘的“曲子”,被称为“草长莺飞二月天”,令人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而它的谜底,却至今仍让人们破解。
以上这些流传下来的古诗词,不仅在字里行间展现出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更深层次的精神享受。
关于唐诗宋词的100个故事

关于唐诗宋词的100个故事1.唐诗宋词的故事李凝幽居唐·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
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名叫《题李凝幽居》,但他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觉得第二句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应换成“敲”。
可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
不知是“敲”还是“推”好。
嘴里就边推敲边念叨着。
不知不觉地,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仪仗队里。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
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
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
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
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了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2.唐诗宋词的故事李凝幽居唐·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
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名叫《题李凝幽居》,但他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觉得第二句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应换成“敲”。
可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
不知是“敲”还是“推”好。
嘴里就边推敲边念叨着。
不知不觉地,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仪仗队里。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
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
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
辛弃疾趣味小故事

辛弃疾趣味小故事
辛弃疾是一位著名的南宋词人,他的词作以其豪放和激情著称。
据传,辛弃疾有一段趣味小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有一次,辛弃疾在江南某酒楼喝酒,他以诗词声名远播,引来
众多仰慕者。
其中,有位酒客想考辛弃疾一下,决定找个机会和辛
弃疾对诗。
于是,他站起身来,走到辛弃疾面前说道:“我听说辛
先生词作卓越,不知能否与我对诗一下?”辛弃疾微笑着接受了挑战。
酒客随即拿起笔,在酒席上写下了一首诗。
辛弃疾看了一眼,
却没说话,只是微微一笑。
酒客见状,有些自信地问道:“你觉得
我这首诗怎么样?”辛弃疾淡淡地回答:“平平无奇。
”酒客顿时有
些气馁,但又提起勇气,他毫不退缩地挑衅道:“那你能否在我这
首诗上加上一句,让它变得有趣一些?”辛弃疾听罢,若有所思,
稍作沉吟后,拿起笔在酒客的诗上加了一句。
酒客接过诗看了一眼,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辛弃疾微笑着说:“现在,这首诗才真的有趣了。
”酒客心中颇为惊讶,问:“辛先生,
你是怎么看出这句话会使诗变得有趣呢?”辛弃疾回答道:“这句话是‘蝴蝶效应’,我相信当你给了一个小小的刺激,整个诗作就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
这个趣味小故事向我们展示了辛弃疾的才思和幽默。
他的洞察力与创造力让他能够察觉出一个小小的调整就能够给诗作带来不同的效果。
辛弃疾的趣味小故事,不仅让人忍俊不禁,也让我们明白了诗歌创作中微妙的细节决定了作品的成败。
正如辛弃疾所言,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能够改变整个故事的走向。
感谢您阅读这个趣味小故事,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和欢乐。
古诗词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古诗词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古代的文人墨客们,通过吟咏诗词表达情感、抒发心声、记录历史,他们的作品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隐藏着许多有趣的故事。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你介绍一些古诗词中的有趣故事。
1. 《白日依山尽》——杨万里杨万里是明代文学家,他的首句“白日依山尽”是无数人耳熟能详的经典。
这句诗被广泛解读为描述夕阳西下的美景,然而事实上,这句诗的创作背景却很有趣。
相传杨万里当年在田地里犯困,迷迷糊糊中看到了太阳从山后落下。
于是他匆忙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
2. 《登鹳雀楼》——王之涣王之涣是唐代文学家,他的《登鹳雀楼》被誉为唐诗中的名篇,成为无数人背诵的经典。
这首诗以鹳雀楼为背景,描述了壮丽的长江美景。
然而,有趣的是,现实中并没有这座楼。
事实上,王之涣创作这首诗的灵感来自于他在旅途中见到的一只飞鹊和一只鸱吻。
这首诗一经问世,立刻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并成为了王之涣的代表作。
3. 《竹石》——欧阳修欧阳修是北宋文学家,他的诗作《竹石》以其意境深远而闻名。
这首诗的有趣之处在于创作背景。
相传当时有人给欧阳修送来一块大理石,但是欧阳修却因为正在忙着写文章而将之置之不理。
后来,这块石头被雨水冲刷,竟然出现了和竹子相似的纹理,于是欧阳修豁然开朗,马上将其作为创作的灵感之源。
4. 《登高》——杜甫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登高》以其豁达激昂的气势深受读者喜爱。
这首诗的有趣之处在于它反映了杜甫在被贬谪期间的心境。
据传杜甫在贬谪至草堂时,曾登上堂前的碑亭欣赏秋景,当时景色壮丽,使他感慨良多。
于是,他用《登高》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思考。
5.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是一位才华出众的诗人,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以其优美的描写和深情的情感而广受赞誉。
这首诗以古原草为背景,描述了离别之情。
有趣的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白居易送别好友元稹时所写,而元稹正是白居易临终前最后一位亲近友人。
中国诗词里的传说故事

中国诗词里的传说故事
中国诗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包含了丰富的传说故事。
这些传说来源于
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给诗词注入了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以下是几个中国诗词中著名的传说故事:
1.《白头吟》中的牛郎织女
《白头吟》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
诗中描述了牛郎织女的
爱情故事。
根据传说,天帝嫉妒牛郎和织女的爱情,将织女带回了天宫。
但在农历七月的鹊桥节,牛郎乘着牛背和织女相会。
他们之间的爱情感动了天帝,于是每年的鹊桥节,天河上都会出现银河,让牛郎和织女相见。
2.《红楼梦》中的秦可卿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其中的故事涉
及到许多传说,如秦可卿的故事。
据说秦可卿是真实存在的唐代美女,她美丽无比,被誉为“俊色之冠”。
然而,秦可卿因不幸被流放,最终以悲剧收场。
她的故事被曹雪芹融入《红楼梦》,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3.《出塞》中的怀旧之情
《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名篇之一。
这首诗歌描绘了将士们离别家乡,出
征边关的场景,表达了壮志凌云的豪情和离情别绪。
其中的传说故事源于王昌龄本人的亲身经历。
王昌龄曾被任命为边关官员,多次辞官请求回乡,但都未果。
因此,他对于离乡背井的感触十分深刻,从而创作了这首让人动容的诗。
中国诗词中的传说故事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情感共鸣。
这些故事不仅给诗词
增添了神奇色彩,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通过赏析和传颂这些经典诗词,我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于古代诗人的搞笑故事

关于古代诗人的搞笑故事古代诗人们以其深远的思想和卓越的才华而闻名于世,他们流传下来的诗词作品至今仍被人们广泛传诵。
然而,在他们崇高的艺术创作背后,也有一些令人捧腹大笑的趣事和搞笑故事,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些古代诗人的另类一面。
1. 杜甫的“爆煤冶炼”公元718年,杜甫(712年-770年)被贬至岭南时,偶然发现了一座煤矿。
对于这个好消息,杜甫兴奋不已,他决定尝试爆煤冶炼,希望借此寻找到更多的宝藏。
于是,杜甫找来了一些富有冒险精神的人,准备在山中进行试验。
当天夜里,他们点燃了煤矿,结果爆炸发生得十分成功,火焰熊熊,山中的树木震落了不少。
炸响之后,杜甫一边欢呼雀跃,一边大叫道:“喜上眉梢,终得大门常开之宝!”然而,当火势逐渐熄灭之后,杜甫发现被炸毁的不仅仅是树木,还有许多他自己的头发和胡须。
这个故事揭示了杜甫在困境中依然乐观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自然资源的热爱和对发展的渴望。
2. 苏轼的“醉中作诗”苏轼(1037年-1101年)以豪放洒脱的个性和杰出的才华而著名。
许多人都知道他擅长写诗,却不知道他喜欢在酒后即兴创作,其中有不少作品都是在醉酒时诞生的。
有一次,苏轼与友人饮酒作乐,两人大醉之后决定撰写一首百人诗。
然而,在他们酒醒之后,忘记了诗歌的内容。
于是,苏轼找来一张空白纸,写下了这样一首诗:“百人、百人,去哪儿、去哪儿?纸上、纸上,百人存。
这首诗作并非苏轼的经典之作,但它展示了他醉中所展现出的天马行空的创作才华,同时也表达了他玩世不恭、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
3. 辛弃疾的“倒立行诗”辛弃疾(1140年-1207年)是宋代的杰出词人,他的作品流传至今,仍然给人们带来许多的感动和思考。
然而,辛弃疾喜欢在创作时放松自己的身体,有一种独特的“倒立行诗”的习惯。
一次,辛弃疾在宴会上喝了不少酒,他灵机一动,突然决定倒立行诗。
于是,他迈开大腿,双手抱住膝盖,前倾身体,头朝下,将整个身体颠倒地拖行了一段距离。
他在行进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思绪转化为词句,脑海中不断涌现出丰富的灵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问刘十九昨晚有晚自习,回家的时候已经十点过了。
刚打开门,就听见卧室孩子的声音:“爸爸!”放下东西,到天天的床前。
“今天我们讲什么呢?”“我们讲白居易的一首诗好吗?”“白居易是大诗人!”“是啊!不过今天我们讲的不是你以前听过的《草》,我们讲《问刘十九》好吗?”“好!”我靠在天天身边,开始讲:“白居易是唐代大诗人,可是后来他被小人陷害,被贬官了,贬到江州当司马。
”“江州是什么?”天天是每一个细节都要弄清楚的孩子。
“是一个地方。
”“司马呢?”“是一个小官。
”“哦。
”“江州很小,很穷,人也很少,但是人们听说大诗人白居易来了,大家都很高兴,也都很喜欢他,因此,白居易在江州也交了不少朋友,有一个叫刘十九。
”“有一天,和现在一样,是很冷的冬天,马上就要下雪了,白居易坐在家里,想:这么冷的天,干什么好呢?干脆喝酒吧!”“古人就喜欢喝酒。
”天天很老练地作出了总结。
“是的,”我笑着说,“不过古代的酒是用米酿成的,刚酿出来的时候,上面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泛着绿色,跟小蚂蚁一样,好可爱的。
而且古代人冬天喝酒的时候要用火炉温一下。
”“这样就不会感冒。
”天天从医学角度进行了解释。
“对。
”我又笑了。
“但是一个人喝酒很寂寞,应该请一个朋友来喝啊,请谁呢?”“请刘十九!”天天替古人作出了选择。
“对!于是,白居易就想写一封信给刘十九,请他来喝酒,白居易是诗人,于是他的信也用诗来写。
”问刘十九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刚酿出来的酒啊,上面浮着绿色小蚂蚁一样的泡沫,真好看,红泥做成的小火炉让人好温暖。
天晚了,马上要下雪了,白居易问朋友,能够来喝一杯吗?”“无是什么意思?”“‘能饮一杯无’就是‘能不能来喝一杯’的意思,无就相当于‘好不好’。
”天天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又进行了评论:“诗人写信都用诗写,真好玩。
”“后来呢?”我愣了一下,诗里面没有写后来怎样,但是为了满足天天的好奇心,只好杜撰了:“后来啊,刘十九看到白居易的这首诗,心里十分高兴,马上就出门到了白居易的家里,两个人一起聊天,喝酒,这时候啊,天上也下雪了,两个人很高兴,然后就完了。
”二,游子吟天天上床之后,就等着爸爸来讲诗的故事。
我坐到床头,靠在他身边:“今天我们讲一首关于妈妈的诗好吗?”“好!什么诗呢?”“《游子吟》。
”“好啊!什么叫游子呢?”“游子啊,就是古代那些因为读书或者工作还有当官离开了家的人啊。
”“那么‘吟’呢?”“‘吟’是一种诗歌的名字,等天天长大了,读初中的时候老师会告诉你的。
”“这首诗是唐朝一个诗人叫孟郊的写的。
孟郊小时候家里很穷,但是他读书很刻苦。
他长大了之后,就到当时的首都长安去考试。
”“考上了吗?”“没有,他考了很多次都没有考上。
那时候啊,他的生活很苦,但是还是坚持读书。
后来终于考上了。
”黑暗里,我听见天天轻轻舒了口气。
“后来啊,他就到一个叫溧县的地方当县尉。
”“县尉是什么?”“是古代的一个官。
”“哦。
”“当了官之后,孟郊终于挣钱了,于是就想把妈妈接来一起住。
在路上的时候啊,孟郊就想,为了把自己养大,妈妈吃了多少苦啊,现在一定要让妈妈过好日子了!于是,他就写了这首《游子吟》。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要离开家的时候,妈妈在灯下给他缝衣服,线缝得很密。
”“为什么呢?”天天对针线很不熟悉。
“这样啊,孩子穿的衣服就很结实啊。
以前还有一个风俗,说给孩子的衣服缝得密一点,孩子就能早点回来。
”“哦。
”“所以孟郊的妈妈也很想他能早点回来啊。
‘意’就是心里,‘恐’就是害怕。
所以妈妈很害怕他回来得太晚了。
”“寸草心是什么?”天天的思维已经跳到了下一句。
“‘寸草’就是小草,这里孟郊的意思是,我现在对母亲好,但是我的心只能跟小草的心相比。
怎么能够报答春晖一样的母爱呢?”“那春晖是什么呢?”天天总是打破沙锅问到底。
“你看,春天来了,阳光灿烂,花儿也开了,树叶也绿了,这些都是阳光的功劳是吗?”“嗯,是。
”“春晖啊,就是春天的阳光。
所以小草即使报答阳光,你说能够报答得了吗?”“报答不了。
”实力悬殊的道理天天还是懂得的。
“所以啊,孟郊的意思是说,妈妈的爱太伟大了,自己永远也不能报答啊!”三,观沧海与学生学习诗词害怕长篇的相反,天天希望每天晚上讲的诗歌都很长。
这倒不见得是他好学,只是希望诗歌长一点,睡觉的时间就可以晚一点。
因此那天当我又靠在他身边的时候,天天首先提出了要求:“爸爸,今天讲一首长一点的诗好吗?”“好吧,那我们就讲曹操的《观沧海》吧!”“就是打赤壁之战的那个曹操吗?”“是啊,不过他写这首诗的时候,还没打赤壁之战呢。
”“沧海是什么意思?”“就是大海啊,观就是看的意思。
”“长吗?”“比较长,爸爸给你背。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背完了之后,天天满意地点了点头:“嗯,还比较长,给我讲诗的故事吧。
”“好。
有一年啊,曹操跟敌人打仗……”“打赢了没有?”天天的问题总是直指结果。
“打赢了。
结束之后,曹操想休息一下,于是登上了那里的一座山,这座山叫碣石山,正好对着大海。
曹操登上高山,远望过去,好浩大美丽的大海啊!大海无边无际,波光闪闪,海上有很多岛屿,露出水面,就像是小山一样,所以叫‘山岛竦峙’。
”“哦。
”天天表示明白了。
“在岸边,在岛上,都生长着很多很多的树,所以叫‘树木丛生’,树下还有很多很多的小草,所以就是‘百草丰茂’。
”“真美丽!”天天似乎入神了。
“这时候正是秋天,秋风吹起来了,很大的海浪从海上涌起来,好壮观啊!”“大海很大吗?”天天问,他还没见过海呢。
“当然啊!很大很大,无边无际。
站在大海上,太阳和月亮都像是从海里升起的,星星也好像是从海里升起来的似的。
”“呵呵好夸张哦!”天天笑了:“太阳和星星离我们很远很远,不是从海里升起来的……”天天准备给爸爸普及科学常识。
“是啊,因为大海太大了,所以这里曹操都有错觉了啊。
而且天天你看,曹操在海边看得久吗?”天天思索了一下:“久。
”“为什么呢?”“因为他从有太阳的时候看到有月亮的时候,从白天看到晚上了。
”我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好像是诗词鉴赏题的原题。
看到这么美的风景,曹操高兴极了,于是他说:“我真是太幸运了啊!我要用诗来把这些写下来。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所以啊,曹操就写了这首《观沧海》。
”“好了,讲完了,该睡觉了臭小子。
”天天把被子往上拉了一点,问我:“爸爸,你见过大海吗?”“见过。
”“以后你也带我去看大海好吗?”“好的,爸爸带天天一起去看大海。
”四,虞美人平时给天天讲的大多是诗,这天晚上,天天要睡觉的时候,居然我一时想不起哪首诗比较熟悉了,于是决定给天天讲词:“天天,今天爸爸给你讲《虞美人》好吗?”“虞美人是什么?”“《虞美人》是一首词的名字,”我又觉得不妥,改口说,“是一首词的词牌。
”天天大概还没有反应过来词牌是什么意思,于是继续问:“为什么叫虞美人呢?”“你还记得爸爸给你讲过的项羽的故事吗?项羽被包围的时候,他的虞姬很难过,为他舞剑,唱歌,后来自杀了?”“嗯,想起来了,她为什么自杀呢?”“因为不想受辱啊。
”我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太久,于是说:“好了,爸爸还是给你背词好吗?”“好的。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的作者是李煜,以前爸爸没给你讲过。
从前啊,有一个很小的国家,叫南唐,李煜就是这个国家的皇帝。
他很会写诗写词,喜欢喝酒,但是不喜欢治理国家,所以国家很穷很弱。
”“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天天希望能给古人一锤定音。
“他是一个很好的词人,但是不是一个好皇帝。
”“哦。
”天天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这时候啊,北方出现了一个国家,叫宋。
”“就是宋朝!”天天插嘴说。
“是啊。
宋朝很强大,于是就派兵攻打南唐,南唐就被打败了,李煜也被俘虏了,带到了北方。
”“这时候,李煜才后悔,自己以前怎么不好好治理国家呢?所以他写了很多词,都是怀念以前的国家的,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的一首。
”“哦。
”天天似乎明白了。
“春天开花了,秋天的月亮升起来了,一年又是一年,可是李煜被关着,觉得日子过得很慢很慢。
所以他说:什么时候才能够结束呢?‘何时了’就是这个意思。
”“为什么他难过呢?因为他现在被关着,想起了很多很多以前的往事,数也数不清啊!”“春天来了,他住的小楼昨晚又感觉到东风吹了起来,于是李煜又想到了自己的国家,他十分难过,不堪回首啊!”“什么是‘不堪回首’?”“就是不愿意回头去想以前的事情,因为太难过了啊。
”“李煜想到他以前的皇宫,以前的国家,皇宫的栏杆啊,台阶啊,都和以前一样,还在那里,可是皇宫的主人却不是自己了。
‘朱颜’原来指女子,这里就是指李煜自己。
”“哦。
”天天回答。
不过我估计天天这时候对这种香草美人写法多半是似懂非懂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意思是,我问问自己,能有多少忧愁呢?忧愁太多了,就像是这长长的江水,永远流动,永远也流不完啊!你说他的愁多不多?”“嗯,很多!”天天使劲点了点头,表示对李煜的观点的无限认同。
五,夏日绝句要六岁的孩子乖乖睡觉大概是一个很难的事情,天天更是如此。
这天他上床之后,还没有一点睡意。
我说:“爸爸今天讲一首天天的诗好吗?”“我的诗?”天天很惊奇。
“是啊,你不是叫夏天吗?今天我们就讲一首夏天的诗,叫《夏日绝句》。
”“哈哈哈哈!我就是说嘛,哪里是我的诗啊!”天天知道上当了,但是很开心。
“什么叫绝句呢?”天天的问题总是一个接着一个。
“绝句是一种诗歌的形式,一般只有四句。
比如杜甫有一首‘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天天很熟悉,应该是他以前看碟子看到的。
“是啊,这就是绝句。
今天讲的《夏日绝句》是一个女诗人写的,她的名字叫李清照。
爸爸给你背一下好吗?”“好!”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嗯,好,给我讲讲诗的故事吧。
”没有故事的诗,天天是不感兴趣的,只是傻小子未必知道,没有故事的诗,根本是不存在的。
“有一年啊,李清照来到了乌江边上,有人对她说:这里是以前项羽自刎的地方。
李清照听了十分感动……”“项羽为什么自刎?”天天打断了我的讲述。
“你忘了爸爸给你讲过的《垓下歌》吗?我笑着说。
项羽和刘邦打仗,在垓下被包围了。
到了晚上,他的营地四周都响起了楚地的歌声。
”“四面楚歌!”天天插言说。
“是啊!项羽说:难道我们的家乡都被敌人占领了吗?于是他也不想再打下去了。
于是他和一百多个骑兵冲出重围,路上遇到一个老人,向他问路,老人讨厌项羽的残暴,于是故意给他指错路,结果项羽再也逃不掉了,最后手下的人都战死了,他也被围在乌江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