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耦合器CQC认证常遇问题小结

合集下载

国产光电耦合器主要故障模式和失效机理_徐爱斌

国产光电耦合器主要故障模式和失效机理_徐爱斌

2000年6月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Jun.2000 第3期 ELECTRO NI C PRO DUCT REL IABILIT Y AND E NVI RONMENTAL TEST NG No.3国产光电耦合器主要故障模式和失效机理徐爱斌,李少平,欧叶芳,郑廷(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10)摘要:通过对6种型号20多只国产光电耦合器失效样品的失效分析,分析研究了国产光电耦合器的6种主要故障模式及其失效机理关键词:光电耦合器;故障模式;失效机理中图分类号:TN36 文献标识码:AMain Default Modes and Failure Mechanisms of Domestic Optoelectronic Coupler XU Ai-bin,LI Shao-ping,OU Ye-fang,ZHE NG Ting-gui(CEPREI,Guangzhou510610,China)A bstract:6major failure modes and their failure mechanisms for domestic optoelectronic coupler were investigated by failure analysis of more than20failed sa mples of6types of c ouplers.Keywords:optoelectr onic coupler;failure mode;failure mechanism1 引 言对国产光电耦合器3个厂家在产品筛选、可靠性试验和使用中失效的6种型号26只失效样品,全部按各型号产品技术规范进行了功能和性能参数测试。

复测结果显示: 26只失效样品中开路无光电传输功能4只;暗电流超差6只;绝缘电阻大4只;传输特性不合格1只;光发射管反向电流超差1只;密封失效2只;电性能参数正常8只。

质量认证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总结

质量认证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总结

质量认证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总结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为了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提高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显得尤为关键。

而质量认证就是一个评定产品、服务是否符合特定标准的过程,通过质量认证,企业可以证明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增强消费者信心,提升竞争力。

然而,在质量认证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避免要考虑的问题。

下面将对质量认证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总结。

第一,制定质量管理体系。

企业应明确质量认证的意义和目标,建立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只有建立一套规范化的质量管理程序,才能确保产品或服务的稳定质量。

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文件和程序,明确各部门质量职责和流程,确保质量管理的严密性和有效性。

第二,加强内部沟通与协调。

在质量认证过程中,不同部门之间往往需要密切合作,协调各部门的资源和力量,避免信息孤岛。

建立多层次的沟通渠道,确保信息畅通,沟通顺畅,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战。

第三,提高员工素质和意识。

员工是企业的重要质量资源,他们的素质和意识直接影响到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企业应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质量意识,让员工牢记“质量是生命”的理念,共同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四,建立质量检测机制。

制定完善的检测标准和方法,建立全面、有效的质量检测机制。

要密切关注产品或服务的整个生产与流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质量标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前预防质量隐患。

第五,加强供应商管理。

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往往依赖于各种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或服务,供应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因此,应建立供应商评价和管理制度,选择有资质并有信誉保障的供应商,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与沟通,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可靠。

第六,建立客户反馈机制。

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客户的意见和反馈对企业的质量改进至关重要。

建立客户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分析客户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客户需求和期望,不断改进产品或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关于检测中实际遇到的几个问题的结论

关于检测中实际遇到的几个问题的结论


其冷风 和 取 暖
『\, I Jl 均 可 发 帖 到 家 电信 息 网 (、l,『\,s t h e
a

c o m
) 的
工 程 师论 坛



对 于 观 点鲜 明

论据

为同

风扇同

风路

仅 仅 是 电热 元件 开
充分 的 帖子

征 得 发 帖者 同 意 后

经 编辑部 将 整 理 成 文
在本 刊发 表 并 向发 帖 者 支 付 稿 费

需满 足 标 准 中对 电源 线 的 相

气 扇 的 室 内加 热 器 产 品 的 污 染 等 级 为 3 级 注释
a
不 可 用 使用 3
X
6
n l lTI

的 R V V 线 (此

关条款 的要 求 允许 带或 不 带 电源 线 ; 如 果
不 带 电源 线 需在 说 明书 中明确 指 出使 用 的

规格 的线 不 在 C C C 认 证 范 围 内)
带 换 气扇 的 室 内 加 热 器 产 品 ( 浴 霸

电源线 的规格 (如 导体直 径
6

线的类 型 等等)
『 辑, 副 编 张
粪 产 品 ) 按 新 版 标 准认 证 时
G B 4 7 0 6 2 7 的 相 关要 求

应 考 虑
对 连接

编辑张磊wwwstheacom年月日实施的标准电热毯电热垫和电热褥垫年月日实施的标准家用燃气用具通用试验方法年月日实施的标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包装通则家用微波炉性能试验方法家用和类似用途的面包片电烘烤器性能测试方法电水壶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冷热饮水机电工术语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年月日实施的标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温度敏感控制器的特殊要求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电动机热保护器的特殊要求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燃烧器电自动控制系统的特殊要求编辑张磊标准动态低压熔断器第部分非熟练人员使用的熔断器的补充要求主要用于家用和类似用途的熔断器标准化熔断器系统示例至家用和类似用途的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第部分一般规则对动作功能与电源电压无关的的适用性家用和类似用途的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第部分一般规则对动作功能与电源电压有关的的适用性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第部分一般规则对动作功能与电源电压无关的的适用性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第部分一般规则对动作功能与电源电压有关的的适用性年月日实施的标准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家用和类似用途三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部分通用要求

光耦失效原因

光耦失效原因

光耦失效原因光耦失效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光耦本身质量问题:光耦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工艺不稳定,材料质量不过关,可能导致光耦失效。

例如,激光器、光电探测器等光电器件的材料腐蚀或退化,从而影响其光电转化效率和稳定性。

2. 静电伤害(ESD损伤):静电放电过程中产生的高能量脉冲可能导致光耦内部结构损坏,使其性能下降。

在使用和维护光耦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避免静电伤害。

3. 光口污染:光耦在使用过程中,光口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附灰尘和污物。

灰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可能导致光信号传输效率降低,从而影响光耦的正常工作。

4. 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光耦的工作温度范围超出其额定值时,可能导致光耦失效。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可能会影响光耦内部材料的性能,使其无 ** 常工作。

5. 过电压和过电流:光耦在承受过电压和过电流时,可能会导致其内部元件损坏,从而影响其性能。

为了保证光耦的安全稳定运行,应确保其工作电压和电流在额定范围内。

6. 光耦连接不良:光耦与其他设备连接不良,可能导致光信号传输受阻,从而影响光耦的正常工作。

因此,在使用光耦时,应确保连接可靠。

7. 外部机械损伤:光耦在运输或安装过程中,受到撞击或摔落等外力作用,可能导致其内部结构损坏。

因此,在搬运和安装光耦时,要轻拿轻放,避免对其造成机械损伤。

为了防止光耦失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和维护:1. 选择质量可靠的光耦产品,确保其生产工艺和材料质量。

2. 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注意防静电,避免光耦受到静电伤害。

3. 保持光耦光口清洁,防止灰尘污染。

4. 确保光耦工作环境温度在允许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影响其性能。

5. 控制光耦的工作电压和电流在额定范围内,避免过电压和过电流损坏光耦。

6. 确保光耦连接可靠,避免连接不良导致光信号传输受阻。

7. 在搬运和安装过程中,注意保护光耦,避免对其造成机械损伤。

认证检测中常见的电磁兼容问题与对策1

认证检测中常见的电磁兼容问题与对策1

认证检测中常见的电磁兼容问题与对策在电子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电磁兼容(EMC)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电磁兼容问题不仅会影响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有可能导致产品被认证机构退回或者无法通过认证。

本文将介绍一些认证检测中常见的电磁兼容问题以及对策。

1. 电磁辐射问题电磁辐射指的是电子产品发射出的电磁波对周围系统和设备的干扰。

在认证检测中,电磁辐射问题是比较常见的,因为它容易引起其他系统或者设备的干扰。

对于电磁辐射问题,一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1. 增加屏蔽屏蔽是防止电磁干扰的一种常用方法。

可以在电子产品的电路,连线,和外壳中采用各种类型的屏蔽材料来降低电磁波的辐射。

1.2. 增加抑制电路在电子产品的设计中,增加抑制电路可以有效地降低电磁干扰。

例如,可以使用滤波器对不同频率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或者使用电阻,电容等元器件来消耗干扰能量。

1.3. 优化PCB布局PCB的布局和串连方式会影响电磁干扰问题。

在设计和布局时,应尽量避免高频电路和低频电路交叉走线或输出。

应采用凸起和凹陷的结构或进行相互隔离来减小干扰衰减。

1.4. 选择低噪声元件选择低噪声的元件可以降低电磁辐射问题。

噪声小的元件在电路中会有更少的频带噪声,从而降低电磁波的辐射。

2. 电磁感应问题电磁感应指的是电子产品受到的外部电磁场引起电流、电压、信号干扰或系统的崩溃。

电磁感应问题对于其他设备的干扰和自身稳定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对于电磁感应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2.1. 增加屏蔽同样可以采用屏蔽的方法来解决电磁感应问题。

2.2. 增加耦合器在电路中加入耦合器可以有效的降低电磁感应问题。

耦合器的主要作用是将捕获的干扰信号引向屏蔽层,在屏蔽层里进行阻隔和吸收。

2.3. 设计良好的地板对于地面接地系统的规划,电磁干扰的指导思想是在接地建立一个地面网,保证电路中各模块相对接地平面的一致性。

可采用最短路径和低阻抗接地方式。

2.4. 使用差分信号差分信号是两路相位相反的信号,也是电磁屏蔽的一种有效方式。

认证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认证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认证审核常见的典型问题及应对策略体系审核中经常会遇到几个典型的问题:一是比葫芦画瓢从其他企业照搬照抄造成文件不接地气的问题,二是厂房或车间硬件设施先天不足从根本上不符合标准要求的问题,三是审核中对方为应付文审、现场审核所进行的书面造假,四是最高管理者对质量体系不重视、对体系的要求、具体内容不了解的问题等等,每每遇到这些问题,面对相关人员的种种理由,外审时审核员往往心知肚明但又不便一语揭穿,内审时内审员却因公司的种种客观原因而无可奈何,被审核方各级人员又为能够通过审核而费尽心机。

如何面对审核中遇到的这几类问题,下面谈一些看法。

一、比葫芦画瓢、克隆文件一些企业在初建体系时,常常借助咨询机构推荐的文件样本,或者从其他公司借阅的模本,拟订自己的质量文件,这些企业有的能结合自身实际,参照别人的文件制订属于本公司的文件,经反复修改、试行、验证后执行,这种模式当然无可厚非;但个别企业却是在有了这些方便条件下,照搬照抄、简单克隆,甚至将别人的电子文本简单进行名称、岗位的“替换”就成了自己的文件,以至于在进行其后的培训贯标时,文件编制者就不知道一些段落的真正含义,这类文件,往往脱离企业实际,文件不具操作性、适应性,这样的体系即便最终通过了所谓认证审核,对公司的质量管理也起不了多少促进作用。

应对措施:作为外审员,一旦发现这类问题应中止审核,并引导企业端正认识,认识到体系标准对企业管理的建设性和突破性,体系文件要全面返工,审核员在此后审核中,要将文件与标准的符合性、贯标培训过程材料及培训效果验证、文件的实用性、有效性作为审核重点。

作为企业内部的审核员,一旦发现这类问题,要将这些问题作为内审输出的重点向最高管理者进行反映,让领导意识到公司体系的建立从认识上、方法上、方向上存在偏差,上层领导需予以关注。

作为公司体系主管部门,这类问题是大多数公司建立体系之初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必须从方法上对各部门、流程各环节进行引导,确保文件能够充分体现标准要求、体现管理者诉求、体现质量管理的客观要求,对作业指导书必须体现操作性,必要时文件编制人员要亲自到作业现场按实际操作进行同步描述,确保文件的可操作性、实用有效性。

质量认证过程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

质量认证过程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

质量认证过程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在现代社会中,质量认证已经成为了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质量认证,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然而,在质量认证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下面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质量认证过程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

第一、在进行质量认证的过程中,一个常见的难点是信息不对称。

企业对于认证标准和要求了解不足,容易出现误区和纠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可以通过专业机构进行咨询和培训,提高员工对认证标准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另一个困扰企业的难题是认证周期过长。

许多企业在进行质量认证时,发现整个过程非常繁琐,耗时费力。

为了加快认证流程,企业可以事先准备充分,保证材料齐全,避免因为材料不全而导致认证延期。

第三、质量认证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质量不达标的情况。

企业虽然已经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但最终结果却未必能达到认证标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企业可以在认证前进行系统性的质量管理,提前排查潜在的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第四、还有一个常见的难点是成本过高。

质量认证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为了降低成本,企业可以选择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认证方案,精简流程,提高效率。

第五、在质量认证过程中,企业和认证机构之间的沟通不畅也是一个常见问题。

双方在认证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理解偏差等情况,导致沟通不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可以与认证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沟通,确保双方能够达成一致意见。

第六、有时候企业在准备质量认证时,会发现自身的管理体系不完善,无法满足认证要求。

这就需要企业在认证前对现有管理体系进行全面审查和改进,使其符合认证标准,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第七、另一个难点是在认证过程中出现误解和误操作。

由于认证流程繁复,容易出现操作不当或者对认证要求的误解,最终导致认证失败。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企业可以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对认证要求的理解。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电子镇流器EMC认证测量与常见不合格项的分析和对策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电子镇流器EMC认证测量与常见不合格项的分析和对策

电子镇流器EMC认证测量与常见不合格项的分析和对策电子镇流器EMC认证测量与常见不合格项的分析和对策1引言众所周知,荧光灯交流电子镇流器(含霓虹灯电子变压器等)其核心部分就是一个DC/AC逆变器,它产生20~70kHz的高频功率振荡用以点亮气体放电灯具,由此会带来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即EMI)和抗干扰(ElectromagneticSusceptibility,即EMS)等问题。

由于近年来出口市场对此类产品的需求增加,而欧美澳等国家对此类产品均有极严格的一套EMC认证要求,因此解决好EMC认证就成为厂家能否出口的成功因素之一。

可惜的是,由于条件所限,许多厂家都不可能购置价格不菲的EMC 测试设备,因此对设计人员来说对付陌生的EMC认证测试的确是个颇为棘手的问题。

本文试图较系统地向读者介绍此类产品的国际认证过程,测试方法和测试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此类产品EMC特性的若干可行措施,以供厂家设计时参考。

2电子镇流器EMC认证必须通过的测试项目表1列出了荧光灯电子镇流器为取得欧共体的CE/EMC认证所必须通过的测试项目。

在表1中,测试项1,2,3,10,11属于EMI特性,4-9则属EMS。

测试项1,2为电子镇流器在电源线上发出的传导干扰电压的测试,其中EN55022标准是作为所有电子信息技术产品所必须遵守的,ClassB表示室内电器,电子镇流器是一个电源变换与电子控制电路,应属于这个范畴。

另外它又是一个电力照明灯具,必须同时遵守有关照明灯具的EN55015标准。

测试项3是关于电子镇流器电磁场空间幅射强度的测试,按规定应用EN55015标准,在9kHz~30MHz频段,在直径为2m的空间内测试该电子镇流器所发出的磁场,同时应用EN55022标准在30MHz~1GHz频段及在电磁屏蔽全吸收暗室内测试所发出的电场。

但由于设备和场地所限,我们没有进行对磁场的测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电耦合器CQC认证常遇问题小结
1、光电耦合器CQC认证中关于单元划分的问题
光耦的实施规则规定:输入形式相同(交流或直流)、管脚数量和安全结构相同的产品才可以划分为同一申请单元。

我们在现实中遇到,如果同一个系列产品的不同型号之间,除了输入形式和电气参数不同,其余均相同;或者同一个系列产品的不同型号之间,除了管脚数量不同,其余都相同,这两种情况也可以分别划分为同一单元。

案例1:A公司有一个系列的光耦,型号分别是:EL847、EL844、EL845,这些型号之间的差异是电流传输比和输入方式不同(EL844是交流输入,EL847、EL845都是直流输入)。

处理:这三个型号光耦都可以划分在同一个单元,都需要送样。

例子二:B公司有一个系列光耦,型号是:LTV-217,LTV-227,LTV-247,这些型号样品的引出端数量为:LTV-217有4根;LTV-227有8根;LTV-247有16根;各型号之间的差异为电气结构不同(LTV-217为单通道,LTV-227为双通道,LTV-247为四通道)、电流传输比不同。

测试时,对所有型号产品都测量内部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如果满足要求,不用进行热循环测试;如果不满足要求,都要进行热循环测试。

关注点:输入形式不同,其他都相同的光耦,可以通过做全部测试,划分为一个单元;管脚数量不同,其余都相同的光耦,可以通过做全部测试,划分为一个单元;
2、外部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测量建议选用影像测量仪
光耦的封装形式直接影响其外部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测量值,所以,一份完整的、正确的报告,应该体现主检型号所有封装形式的外部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测量值。

对于光耦外部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测量,建议采用影像测量仪而不建议用游标卡尺。

原因如下:有些光耦的样品非常小,用游标卡尺在肉眼观察下测量光耦这么小的样品,不方便,测量结果受测试人员的主观因素影响的可能性会更大,误差相对也更大;而使用影像测量仪来测量时,能调整视野清晰度和样品大小,可以在最清晰的视野下测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样的问题。

关注点:影像测量仪比游标卡尺在光耦外部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测量上的操作性和准确性更好。

3、在油槽中进行光耦的抗电强度试验
在测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样品外部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能满足2000m加强绝缘的要求。

但是热循环测试完成后,在空气中做抗电强度试验,往往不能通过。

通过对比油与空气的特性,我们了解到,油和空气不混溶,油在某种物体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后,能阻挡如空气、水等物质接触物质表面。

利用油的这个特性,我们在油槽中进行光耦的抗电强度试验,则考核的仅仅是样品本体内部的抗电强度,没有了空气的干扰,样品更容易通过测试。

关注点:某些很小的光耦,其外部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满足加强绝缘,但是抗电强度在空气中测试不通过时,可以考虑在油槽中进行测试。

4、CQC关于派生证书的一些规定
对于增加生产厂的OEM报告,如果客户认可原生产厂报告的数据,可以只做“标记和说明书”这个章节的测试;如果不认可,做全项目测试。

对于派生出来的报告和证书,原则上不允许在其基础上再进行派生。

但是,如果最原始的报告和证书已经不再使用,则派生的报告和证书可以作为原型报告和证书,进行派生第三个生产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