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织学
(完整版)机织学复习

准备篇第一章络筒络筒的目的:1、接长纱线,做成容量大、成形良好的筒子2、清除杂质、纱疵、提高纱线条干均匀度P2影响筒子卷绕密度的因素:筒子卷绕形式、络筒张力、纱线种类和特数、纱线表面光洁程度、纱线自身密度、纱线卷绕角及筒子对滚筒的压力等。
P10络筒张力:络筒张力是络筒过程中纱线卷绕到筒子之前的张力。
张力适度,能使络成的筒子成形良好,具有一定的卷绕密度而不损伤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张力过大,将使纱线弹性损失,织造断头增加;张力过小,则引起筒子成形不良,造成筒子疵点。
P17构成络筒张力过程的因素:1、纱线从附着于管纱表面过渡到离开管纱表面所需克服的摩擦力和粘附力;2、纱线从静止状态过渡到动态所需克服的惯性力;3、由于做气圈运动而引起的纱线张力;4、纱线通道中各种导纱部件和张力装置的作用所引起的纱线张力。
P17退绕点:管纱卷绕表面上受到退绕过程影响的一段纱线的终点。
P18退绕点张力:退绕点之后的纱线在管纱上处于静平衡状态,它的张力称为静平衡状态或退绕点张力。
分离点:纱线开始脱离卷装表面或纱管的裸露部分而进入气圈的过渡点称为分离点。
管纱轴向退绕时纱线张力变化规律:1、退绕一个曾级时纱线张力波动小且周期短,可被消除;2、整只管纱退绕时纱线张力的变化规律:满管时,张力极小,出现不稳定的三节气圈。
随着退绕的进行,纱线张力逐渐增加,退绕到一定时候,出现两节气圈,此时,分离点张力和管纱退绕张力突然增加;继续退绕,出现单节气圈,此时两种张力又一次突增。
3、导纱距离等于50mm和大于250mm时,络筒张力可保持较小波动。
4、络筒速度与络筒纱线退绕张力成正比。
5、纱线特数增大,使纱线退绕张力增大。
P19管纱轴向退绕时均匀纱线张力的措施:1、正确选择导纱距离(70mm以下短导纱距离或500mm以上的长导纱距离);2、使用气圈破裂器:气圈破裂器的作用是当运动中的纱线和它摩擦碰撞,可使纱管退绕到底部时,原来将出现的单节破裂成双节气圈,通过抑制摩擦纱段增长的途径,避免管底退绕时纱线张力陡增的现象发生。
机织学-1

• 络筒的任务是将原纱(管纱或绞纱)加工 成筒子
概述 1. 络筒的目的: 2. 络筒的要求: 3. 络筒的工艺流程
第一节 筒子形式及卷绕成形分析
• 筒子的卷绕形式 • 1、按纱线之间的交叉角分: • 2、按筒管边盘形式分: • 3、按卷装形状分
1.圆柱形 形状: 2.圆锥形 3.其它
过程中 V1 为常数)
• tgα= v2 / v1 = h / πd筒 • h = v2 / n 筒 n筒 -- 筒子
转速
距
d筒 -- 筒子直径
h -- 轴向螺
• m’ = n筒 /m
m’—筒子上每层纱线卷绕圈数 m –导纱器单位时间单向导纱次数
(1)等卷绕角卷绕
• 同一纱层的V1和V2是常数, • 1.同一纱层卷绕角是常数
• 3)间接法 --- 纱线绕 过一个可转动的圆柱体 的工作表面,依靠摩擦 阻力矩,间接地对纱线 产生张力。 • 特点: • 高速条件下纱线磨损少。 • 纱线张力均值增加的同 时,张力不匀率下降。 • 装置结构复杂
第三节 清纱、接头、定长、毛羽控制及上蜡
• 一.清纱:检查纱线直径,清除纱疵杂质, 提高纱线质量。
三、筒子的卷绕密度 • 一、定义:筒子单位体积中纱线的质 量(g/cm3)。 • 二、影响密度的因素: • 1)筒子卷绕形式(紧密或非紧密) • 2)纱线种类、特数 • 3)络筒张力:张力愈大,密度也愈大
• 4)纱圈的卷绕角
在非紧密卷绕条件下,对 于等厚度增加的筒子, 同一纱层不同区段上纱 线卷绕密度之比为:
• 纱线是以一定的张力绕在纱层面上的,在 张力状态下,它在纱层面上就有走向最短 线的趋势,即短程线的趋势。 • 纱圈的稳定与纱线的摩擦因数及纱圈的曲 率有关
机织学整理——机织学资料文档

机织学整理——机织学资料文档一、引言机织学是纺织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机织物的结构、性能、制造工艺以及相关的理论和应用技术。
机织学资料文档是对机织学领域相关知识和技术进行整理和归纳的文档,旨在提供给学习和从事机织学研究的人员参考和学习。
二、机织学资料文档的内容1. 机织物的基本知识1.1 机织物的定义和分类1.2 机织物的组成和结构1.3 机织物的性能指标1.4 机织物的应用领域2. 机织物的制造工艺2.1 纱线的制备2.1.1 纤维的选择和处理2.1.2 纺纱工艺2.2 织造工艺2.2.1 织物的结构和织物设计2.2.2 织机的分类和工作原理2.2.3 织造工艺参数的控制和调整2.3 后整理工艺2.3.1 织物的缩水、定型和整热 2.3.2 织物的染色和印花2.3.3 织物的整理和后整理3. 机织物的性能测试3.1 机织物的物理性能测试3.1.1 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测试3.1.2 织物的厚度和密度测试3.1.3 织物的吸湿性和透气性测试 3.2 机织物的化学性能测试3.2.1 织物的耐酸碱性测试3.2.2 织物的耐磨性测试3.2.3 织物的耐光性测试3.3 机织物的功能性能测试3.3.1 织物的防水性和防尘性测试 3.3.2 织物的防紫外线性测试3.3.3 织物的抗静电性测试4. 机织物的应用领域4.1 服装纺织品4.2 家居纺织品4.3 工业纺织品4.4 医疗纺织品4.5 军事纺织品三、机织学资料文档的编写要求1. 精确准确:文档内容要准确反映机织学领域的知识和技术,避免错误和不准确的信息。
2. 逻辑清晰:文档的内容结构要合理,各部分之间要有明确的逻辑关系,便于读者理解和学习。
3. 数据完整:文档中涉及的数据要完整、详细,并提供相关的来源和参考文献。
4. 图表清晰:文档中的图表要清晰、简洁,并配以必要的说明和注释,便于读者理解和应用。
5. 参考文献齐全:文档中引用的参考文献要齐全,包括书籍、期刊、论文等,便于读者进一步查阅和学习。
机织学课件

机织学课件第一章织造工艺流程第一节织物的形成1。
织物的形成织物是由纱线或纤维制成的产品,主要包括机织物、针织物和无纺布是一种由两组相互垂直的纱线(线)在织布机上编织而成的织物,简称织物。
沿织物长度方向排列的199纱线称为经纱沿织物宽度排列的纱线称为纬纱。
[面料鉴赏]//1-1▲面料成型过程中的五大动作(薄膜)(1)开口:根据经纬交织规律,将经纱分为上下两片,形成梭口开口动作;2引纬:引纬运动将纬纱引入梭口;(3)打纬:将引入梭口的纬纱推向织造梭口的打纬运动;(4)卷取:卷取运动,使织物远离织物成形区;5送经:让经纱离开织造轴进入工作区的送经运动织物形成示意图(如图1-1)(动画)//1-22,织机工作图图1-2显示织机主要机构的运动,这些运动在锭子旋转一周内依次完成。
各动作之间应建立严格的时间协调关系,合理的协调是保证织机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由于织机主要机构的运动由主轴驱动因此,各机构的动作时间往往用主轴的旋转角度来表示,即形成织机的工作圆图,用来分析和调整织机各运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协调各机构运动的目的。
//1-33,织机生产率织机生产率,以下指标常用来衡量:(1)理论产量:PL=6N/PW m/ set h (2)实际产量:p real =P Li η m/ set h (3)引纬率:L = N×B m/min//n卷绕:将小容量的筒纱卷绕成适当密度和良好成形能力的筒纱,同时去除纱上的缺陷和杂质2、整经:根据工艺设计要求,将一定数量的筒纱按照规定的长度、排列顺序、宽度等均匀平行地缠绕在经轴或织轴上。
用于定尺寸或穿线过程。
3.浆纱:浆纱工序的任务是在浆纱机上进行经纱上浆,并根据整个织物所需的经纱总数,将几根经轴的经纱组合起来,并将上浆后的经纱卷绕到织造轴上其目的是使纱线毛羽附着,提高纱线的强度和耐磨性,尽可能保持纱线的弹性伸长,提高经纱的织造性能4.织造经纱和纬纱准备:根据织物工艺设计的要求,织造轴上的所有经纱按一定的规则穿入停经片、综眼和筘齿,以便在织造过程中形成梭口,织造所需织物,并在经纱断头时及时停经,不会造成织造缺陷。
机织学知识点总结

1、织前准备(目的、要求)(1)络筒目的:①改变纱线的卷装,增加纱线卷装的容纱量,提高后道工序的生产率②检查纱线直径,清除纱线上的疵点和杂质,改善纱线品质工艺要求:①卷绕张力适当,波动小,不损伤纱线原有的物理机械性能。
②筒子卷绕容量大,成形良好,利于储存和运输。
③筒子的形状和结构应保证后道工序的顺利退绕。
④染色用筒子结构均匀。
⑤纱线接头小而牢(2)整经目的:把一定数量的筒子纱,按设计要求的长度,配列成一定幅宽,平行地卷绕到整经轴或织轴上,为构成织物的经纱系统作准备工艺要求:①全片经纱张力和排列要均匀;②保持张力恒定,不损伤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③整经根数、整经长度、纱线配列要符合工艺要求;④接头质量头符合规定标准(3)浆纱目的:赋予经纱抵御外部复杂机械力作用的能力,提高经纱的可织性,保证织造过程顺利进行。
要求:①浆纱具有良好的可织性;(良好的耐磨性、毛羽贴伏、增强保伸、弹性)②粘着剂、助剂来源充足,成本低,易退浆,不污染环境;③织轴卷绕质量良好,表面圆整,排纱整齐;④保证优质生产的前提下,提高浆纱生产效率、浆纱速度、浆纱质量、提高浆纱质量控制自动化程度、提高浆纱生产的经济效益(4)穿结经目的:*P133,要求(5)纬纱准备:*P1392、织造五大运动(目的、要求)(1)开口*P156(2)引纬*P182(3)打纬*P227(4)卷取*P239(5)送经*P2463、各种引纬方式的原理(过程)和品种适应性(1)有梭引纬P183、P188(2)片梭引纬P188、P195(3)剑杆引纬P196、P204(4)喷气引纬P206、P213(5)喷水引纬P213、P2174、计算题型:(1)理论引纬率*P282(2)理论产量*P282(3)总经根数*P65(4)织造上机张力的估算*P281+P307(5)上浆率计算*P117+P955、论述题型(1)织造工艺参数对织形成的影响*P235 (2)络筒张力分析与控制*P17-P23(3)上浆率的确定与控制*P116(4)织物疵点*P284+P287。
机织学

一、简答题1、络筒的目的(1)将前道工序运来的纱线加工成容量较大、成形良好、有利于后道工序(整经、无梭织机供纬、卷纬或漂染)加工的半制品卷装——无边或有边筒子。
(2)检查纱线条干均匀度,尽可能清除纱线上的疵点、杂质。
2、使用槽筒摩擦传动筒子时采取的防叠措施 P16(1)周期性地改变槽筒的速度(2)周期性地轴向移动或摆动筒子握臂架(3)利用槽筒本身的特殊结构防叠①使沟槽中心线左右扭曲②将回槽设计为虚文或断纹③改设直角槽口3、络筒张力的影响因素 P17(1)纱线从附着于管纱表面过渡到离开管纱表面所需克服的摩擦力和粘附力(2纱线从静态过渡到动态所需克服的惯性力(3)由于做气圈运动而引起的纱线张力(4)纱线通道中各种导纱部件和张力装置的作用所引起的纱线张力4、纱线烘燥原理,说明三个阶段中纱线温度、烘燥速度、纱线回潮率的变化。
(1)预热阶段:纱线温度迅速升高,烘燥速度逐步加快上升到一个最大值,纱线回潮率变化的绝对量不大;(2)恒温烘燥阶段:纱线温度不变,烘燥速度不变,纱线回潮率线性下降;(3)降速烘燥阶段:纱线温度上升,烘燥速度逐步下降为0,纱线回潮率变化渐渐缓慢。
5、13+13)R13)13表示的含义 P151两根13tex棉并纱作芯纱,一根13tex人造丝作装饰丝和一根13tex棉纱作加固纱所纺制而成的花式捻线。
6、织物横档疵点的产生原因 P288-289(1)织机开关车引起的横档疵点(2)织机送经不良引起的横档疵点(3)织机卷取不良引起的横档疵点(4)经纱和织物蠕变引起的横档疵点(5)纬纱条干不匀引起的横档疵点二、名词解释1、平行卷绕:卷绕在筒子上的先后两层纱圈相互之间交叉角很小,则称为平行卷绕。
2、交叉卷绕:当纱线倾斜地卷绕在筒子上,相邻两圈之间有较大距离,上下层纱圈构成较大的交叉角时称为交叉卷绕。
3、卷绕角:纱线卷绕到筒子表面某点时,纱线的切线方向与筒子表面该点圆周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为螺旋线升角α,通常称为卷绕角。
机织学整理——机织学资料文档

机织学整理——机织学资料文档机织学是研究纺织品的制造和性能的学科,涉及纺织品的纤维、纺纱、织造、染整等方面。
在纺织行业中,机织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为纺织品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整理机织学的一些资料文档,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机织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一、纤维学纤维学是机织学的基础,它研究纺织品的原材料——纤维。
纤维可以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
天然纤维包括棉、麻、丝、羊毛等,而化学纤维则包括聚酯纤维、锦纶纤维、腈纶纤维等。
纤维学的资料文档可以介绍各种纤维的特性、生产工艺和应用领域,帮助读者了解纤维的基本知识。
二、纺纱学纺纱学是机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将纤维进行纺织加工的过程。
纺纱可以分为纺纱前处理、纺纱和纺纱后处理三个阶段。
纺纱前处理包括纤维的开松、清洁和混合等工艺,纺纱则是将纤维进行纺纱加工,将其转化为纱线。
纺纱后处理则包括纱线的整理和染色等工艺。
纺纱学的资料文档可以介绍各种纺纱工艺的原理和应用,帮助读者了解纺纱的过程和技术。
三、织造学织造学是机织学的核心内容,它研究将纱线进行织造加工的过程。
织造可以分为机织和手织两种方式。
机织是利用织机进行织造加工,手织则是通过手工操作进行织造。
织造学的资料文档可以介绍各种织造机的原理和结构,以及织造工艺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帮助读者了解织造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四、染整学染整学是机织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将织物进行染色和整理加工的过程。
染色可以分为染色前处理、染色和染色后处理三个阶段。
染色前处理包括织物的预处理和染色前整理等工艺,染色则是将织物进行染色加工,染色后处理则包括染色后整理和后整理等工艺。
染整学的资料文档可以介绍各种染整工艺的原理和应用,帮助读者了解染整的过程和技术。
五、机织品应用机织品是机织学的研究对象,它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工业等领域。
机织品的应用可以分为纺织品和非纺织品两大类。
纺织品包括服装、家纺、工业用纺织品等,非纺织品则包括纺织材料和纺织制品等。
机织学教学设计

机织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主旨是帮助学生掌握机织学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培养学生的机织学技术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完成机织作品的设计、制作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机织学基础知识介绍机织学的概念、历史和发展现状,讲解纺织品的基本结构和性质,探讨机织品的各种织物结构和工艺流程。
2. 机织品的制作过程讲授各种机织品的制作过程,包括原型设计、纱线选取、布板组织、配图等实际制作的工艺细节,以及如何使用不同的机织设备完成布料的制作。
3. 机织品的材料和工具介绍机织品设计必备的材料、工具和设备等,例如:布料、纱线、针织机、织布机、织造配件等。
4. 机织品设计讲解机织品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通过样板设计、实践演练,掌握机织品的设计技巧。
5. 机织品的评估讲述机织品的评估标准、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掌握机织品的鉴别技巧和指导学生评估作品的质量。
三、教学方法1.课堂授课:讲授机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如机织品的结构,机织品的加工过程等,以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展示。
2.实践操作:通过实际的机织工具和设备,让学生理解机织品的制作过程,并能够自己实践。
3.分组讨论:在授课和实践之后,分组进行研讨,让学生彼此交流,互相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织学知识。
四、教学评估1.课堂作业:布置每课堂的作业,以检验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根据成绩进行评估。
2.课程设计:进行设计实践,督促学生完成设计任务,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资源本教学基于一些机织学专业图书和纺织展览,以最新资料为基础,结合行业现状、社会需求进行教学,建立教学案例库、工具箱和行业联盟。
六、结语通过本次机织学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机织技术和创新思维,让他们在机织工业中首屈一指,成为机织领域的专家。
同时,教师和学生需要合作,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适当调整,最终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络筒工序的目的及工艺要求目的:(1)改变纱线的卷装,增加纱线卷装的容纱量,提高后继工序的生产率。
(2)检查纱线直径,清除纱线上的疵点和杂质,改善纱线品质。
要求:(1)卷装容量大,成形良好。
(2)卷绕张力适当,不损伤纱线原有的物理机械性能。
(3)保证下一道工序纱线退绕方便。
(4)结构均匀。
(5)纱线接头小而牢。
2.试述圆柱形和圆锥形筒子卷绕的基本原理。
圆柱形筒子卷绕时,通常采用等速导纱的导纱器运动规律除筒子两端的纱线折回区域外,导纱速度为常数。
在卷绕同一层纱线过程中圆周速度为常数,于是除折回区域外,同一纱层纱线卷绕角恒定不变。
普通圆锥形筒子在卷绕过程中筒子大小端处纱层沿径向等厚度增长,筒子锥体的母线与筒管锥体的母线相互平行,筒子大小端的卷绕密度比较均匀。
变锥形筒子的卷绕过程中,筒子大小端处纱层沿轴向非等厚度增长,各纱层所处圆锥体的锥顶重合于一点,这通过卷绕时筒子大端的卷绕密度大于小端来实现。
3.何谓纱圈卷绕角?它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纱线卷绕到筒子表面某点时,纱线的切线方向与筒子表面该点圆周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为螺旋线升角α,通常称为卷绕角。
大小与纱线络卷到筒子表面某点时的络筒速度有关,即与圆周速度和导纱速度有关。
4.何谓传动点、传动半径?在摩擦传动络卷圆锥形筒子时,由于筒子两端的直径大小不同,因此筒子上只有一点的圆周速度等于槽筒表面线速度,这个点称为传动点。
传动点到筒子轴心线的距离称为传动半径。
5.络筒时纱线为何需要具有一定大小的张力?张力不当有何不利?络筒张力适度,能使络成的筒子成形良好,具有一定卷绕密度而不损伤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
如张力过大,将使纱线弹性损失,织造断头增加;张力过小,则引起筒子成形不良,造成筒子疵点。
6.管纱退绕时影响张力的因素是什么?如何均匀管纱退绕张力?因素:①纱线从附着于管纱表面过渡到离开管纱表面所克服的摩擦力和粘附力;②纱线从静态过渡到动态所克服的惯性力;③由于做气圈运动而引起的纱线张力;④纱线通道中各种导纱部件和张力装置的作用所引起的纱线张力;⑤纱线运动所受空气阻力。
均匀措施:①正确选择导纱距离;②使用气圈破裂器;③使用张力装置7*.何为气圈、导纱距离、分离点、退绕点、卷绕密度?纱线在退绕时一边沿纱管轴线上升,一边又绕轴线做回转运动,形成一个旋转曲面,称为气圈。
导纱距离即纱管顶端到导纱部件的距离。
分离点是纱线开始脱离卷装表面或纱管的裸露部分而进入气圈的过渡点。
在管纱卷装表面上受到退绕过程影响的一段纱线的终点称为退绕点。
卷绕密度是指筒子单位体积中纱线的质量,单位是g/cm3。
8.说明退绕管纱的一个层级和整只管纱退绕时的张力变化规律。
造成管底退绕张力突增的原因是什么?一个层级的张力波动幅度小且周期短。
整只管纱退绕时满管时张力最小,气圈最多,中管时张力增加,气圈减少,管底时张力最大,气圈最大。
原因是虽然管底时气圈始终维持单节状态,但气圈高度不断变大,气圈形状瘦长,摩擦纱段迅速增加,管纱退绕张力急剧上升。
9*.简述纱圈产生重叠的原因,说明槽筒络筒机的防叠方法,重叠筒子对后道工序的影响。
原因:①在摩擦传动络筒中,随着筒子直径的增大,筒子转速逐渐降低。
当筒子绕到某特定直径时,在一个或几个往复导纱周期中,筒子每层绕纱圈数恰好为整数或接近整数时,筒子上的纱圈就会前后重叠起来。
②在锭轴传动络筒机,当筒子转速与导纱器往复运动频率之比为某些数值时,也会产生一个或几个导纱往复周期中筒子恰好转过整数转的现象,从而造成纱圈重叠。
槽筒式络筒的防叠措施(1)周期性地改变槽筒的转速(2)周期性地轴向转移或摆动筒子握臂架(3)利用槽筒本身的特殊结构防叠①使沟槽中心线左右扭曲②自槽筒中央引导纱线向两端的沟槽为离槽,相反引导纱线返回中央的沟槽为回槽③改设直角槽口重叠筒子的纱线退绕时,由于纱线相互嵌入或紧密堆叠,以致退绕阻力增加,还会产生脱圈和乱纱。
如系用于染色的松软网眼筒子,重叠过于严重将会妨碍染液渗透,以致染色不匀。
对于需要进行化学后处理或水洗加工的筒子,情况也是这样。
第二章1.整经工序的目的及工艺要求是什么?把一定数量的筒子纱按一定的要求,配列成一定长度和幅宽,平行地绕到整经轴或织轴上,为构成织物的经纱系统作准备。
要求:①全片经纱张力应均匀,并且在整经过程中保持张力恒定,从而减少后道加工中经纱断头和织疵;②整经过程不应恶化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应保持纱线的强力和弹性,尽量减少对纱身的摩擦损伤;③全片经纱排列均匀,整经轴卷装表面平整,卷绕密度均匀一致。
④整经根数、整经长度、纱线配置和排列应符合工艺设计规定。
⑤接头质量应符合规定标准。
2.分批整经:又称轴径整经,将织物所需要的总经根数分成几批,分别卷绕在经轴上,每一批纱片宽度都等于经轴宽度,每个经轴上的经纱根数应尽可能相等,卷绕长度按整经工艺规定,然后把这几个整经轴的纱线在浆纱机或并轴机上合并,并按工艺规定长度卷绕到织轴上。
生产效率高,片纱张力均匀,经轴质量好,适宜于大批量生产3*.简述均匀片纱张力的措施①间歇整经,集体换筒②合理设置张力装置的工艺参数③纱线合理穿入伸缩筘④适当增大筒子架到整经机机头的距离⑤加强管理,保持良好的机器状态。
4.筒子纱退绕时,纱线退绕张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其变化特征如何?与纱线对筒子表面粘附力、纱线在筒子表面摩擦滑移所产生的摩擦阻力、退绕纱圈的运动惯性力、空气阻力记忆气圈引起的离心力等都有关。
纱线线密度越大,纱线张力也就越大。
整经速度越高,纱线张力就越大。
退绕点位于上半部分,纱线退绕张力较大。
摩擦纱段较短,纱线退绕张力较小。
5.筒子架的作用是什么?筒子架有哪些类型,他们有什么特点?筒子架的基本功能就是放置整经所用的筒子,一般还有纱线张力控制,断纱自停与信号指示等功能。
固定式筒子架适用于纱线特数细、批量小、品种多的产品。
复式筒子架对于质量要求不高的中、粗特纱线的大批量整经生产较为合适。
活动式筒子架能实现集体换筒,使所有筒子退绕直径相同,又不至因换筒停车时间过长。
6*.分层穿筘与分排穿筘特点比较:分层穿筘:从上层/下层开始,把纱线穿入伸缩筘中部,然后逐层向伸缩筘外侧穿入特点:纱线层次清楚,找头、引纬十分方便,但扩大了纱线张力差异,影响整经质量。
分排穿筘:从第一排开始从上而下/从下而上将纱线从伸缩筘中点往外侧逐根逐筘穿入特点:操作不方便,但因引出距离较短的前排纱线,穿入包围角较大的伸缩筘中部,而后排穿入包围角较小的边部,能起到均匀纱线张力的作用,并且纱线断头时不易缠绕到邻纱。
第三章1.上浆率:是反映经纱上浆量的指标,经纱上浆率为浆料干重与原料干重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2.毛羽指数:表示在单位长度纱线的单边上,超过某一投影长度的毛羽累计根数。
3.总固体率:各种黏着剂和助剂的干燥重量相对浆液重量的百分比。
4.覆盖系数:浆槽中纱线的排列密集程度1.浆纱的目的是什么?赋予经纱抵御外部复杂机械力作用的能力,提高纱线的可织性,保证织造过程顺利进行,增加耐磨性,贴服毛羽。
2.浆纱的积极作用反映在哪些方面?①纱线耐磨性改善②纱线毛羽贴服、表面光滑③纤维集束性改善,纱线断裂强度提高④有良好的弹性、可弯性及断裂伸长⑤具有合适的回潮率⑥获得增重效果⑦获得部分织物后整理的效果3.淀粉上浆应注意什么?①淀粉不溶于水,一般采用高温上浆(95-98摄氏度)。
②淀粉聚合度高,分子量大,影响浸透性,故淀粉浆需添加分解剂,使部分支链淀粉裂解,降低粘度,提高浸透性。
③淀粉浆膜比较脆硬,浆膜强度大,弹性较差,故淀粉浆需加入适量柔软剂,吸湿剂,以增强浆膜弹性,改善成膜性。
④淀粉大分子中含有大量羟基,且具有较强的极性,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它对含有相同基团或极性较强的纤维材料有较高的粘附力。
⑤淀粉浆易霉变,需要加防腐剂。
4分别叙述低浓度单浸双压压浆辊“前重后轻”与高浓度双浸双压压浆辊“前轻后重”的原因?单浸双压低浓浆液常压上浆时,压浆辊为前重后轻,这样,在第一压浆辊的挤压区内,由于重压纱线获得良好的浆液浸透;在第二压浆辊的挤压区内,轻压使液膜较厚,以保证压浆后纱线的合理上浆率及表面浆液被覆程度。
用于双浸双压中压上浆的浆液浓度和黏度较高,相应的压浆辊加压强度工艺设计原则为前轻后重,逐步加压。
高浓度条件下,第二压浆辊加压压强较大,使液膜不至于过厚,以免上浆过重。
5.浆料组分与上浆率的选择原则是什么?浆料组分的选择即黏着剂和助剂的选择,应当遵循以下原则①根据纱线的纤维材料选择浆料;为避免织造时浆膜脱落,所选用的黏着剂大分子应对纤维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和亲和力,即相似相容原理②根据纱线的线密度、品质选择浆料③根据织物组织用途、加工条件选择浆料6.分析涤棉府绸上浆配方选择原则及各成分作用按照相似相容原理,涤棉纱上浆可以使用以PV A为主的化学浆。
对棉纤维和涤纶纤维都有高的粘附力,成本低,效果好。
Pva浆纱分纱性较差,在干浆纱分绞时分纱阻力大,浆膜容易撕裂,毛羽增加。
为此需要在其中混入部分浆膜强度较低的黏着剂,以改善干浆纱的分纱性能。
油脂作为柔韧剂能使浆膜增塑柔软,浆纱柔韧可绕,改善织物风格;提高浆膜表面的平滑性,降低浆纱的摩擦系数;减少粘着剂大分子间的结合力,增加浆膜的可塑性。
浆料中的淀粉,油脂,蛋白质等都是微生物的营养剂。
在浆料中加入一定的防腐剂,可以抑制霉菌的产生,防止胚布储存的过程中霉变。
第四章1.试述穿结经的任务及作用。
任务是把织轴上的经纱按织物上机图的规定,依次穿过经停片、综丝和钢筘。
穿结经是织前经纱准备的最后一个工序。
2.经停片、综框、综丝和钢筘的作用是什么?经停片是织机经停装置的断经感知件,织机上每一根经纱都传入一片经停片。
当经纱断头时,经停片依靠自重落下,通过机械或电气装置,使织机迅速停车。
综框是织机开口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框的升降带动经纱上下运动形成梭口,纬纱引入梭口后,与经纱交织成织物。
综丝挂在综框的综丝杆上,经纱穿过综丝上的棕眼,综丝由综框带动形成梭口。
钢筘的作用是确定经纱的分布密度和织物幅宽,打纬时把梭口里的纬纱打向织口。
第五章1.何谓直接纬纱和间接纬纱?直接纬纱是由细纱机直接将纬纱卷绕成管纱。
间接纬纱是将细纱机落下来的管纱经络筒,再通过卷纬加工卷绕成管纱。
2.什么是卷纬?卷纬是把筒子卷装的纱线卷绕成符合有梭织造要求并适合梭子形状的纡子。
3.什么是定捻,目的是什么,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如何评价定捻效果。
定捻是消除纱线内部扭应力,稳定纱线黏度的工序。
目的是消除纱线因加捻而产生的内应力,稳定纱线捻度。
方法有自然定形(耗时长)加热定形()给湿定型(纱线过度吸湿会恶化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在布面形成黄色条纹,并引起管纱退解困难)热湿定型(定形效果好,原料周转期短,对所有纱线、捻度均适用)粗略确定定形效果可以:双手拉直100cm长的定形后纱线,然后慢慢靠近至20cm,看下垂的纱线扭转数,若扭转3~5圈则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