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PPT精选文档
五大道

许氏住宅
原为奉系军阀张作霖三姨太许氏居住,建于 1926年。该建筑为三层砖木结构庭院式建筑,红瓦坡 顶,清水墙面。立面构图简洁朴素,错落有致,形体 特点鲜明,高耸的坡屋顶使建筑显得端庄稳重,富丽 堂皇。带有19世界英国浪漫主义建筑的特点。
许氏住宅
孙殿英故居
孙殿英,河南永城人,近代军阀。该建 筑建于1930年,三层砖木结构(带地下室)。 建筑高大舒展,富丽堂皇,错落有致,拱券 窗、矩形窗、绞绳状双柱等诸多立面装饰均 有体现,带有折衷主义建筑特征。
历史沿革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五大道地区原是天津城南一片坑洼塘淀。在这片 荒芜的土地上,散落着一些窝棚式的简陋民居,当时有“二十间房”、 “六十间房”、“八十间房”等似是而非的地名,后划为英租界。1860年 12月17日天津英租界开辟,五大道地区被划为英租界。1911年辛亥革命后, 许多清朝皇亲国戚、遗老遗少从北京来到天津租界寓居;另外许多富贾巨 商、各界名流、红角、北洋政府时期的要人也曾在此留下过足迹。一些北 洋政府内阁包括总统、总理、总长、督军、省长、市长等各界名流人士百 余人下野后在此寓居,力图东山再起。五大道成为“国中之国”是因为社 会与朝政更迭变幻,租界成了政治的避风港,而且天津得地理、交通与海 关之利,充满了商机。 五大道地区,作为天津租界市政园林和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而别具 特色———第一,它形成了姿态万千的西式建筑群体景观;第二,建筑的 私密性构成了深幽寂静的街市风格;第三,近代许多政客买办、达官显贵 居于此。
除了以上名人故居,五大道其他的“小洋楼”也各具特 色。
谢谢欣赏!
颜惠庆故居
李叔福故居
李叔福,天津近代“八大家” 之一——大盐商李善人之后。 该建筑为三层混合结构楼房 (带地下室),清水墙面,楼 层间窗间墙为水泥砂浆抹灰 墙面。建筑造型严格对称, 古朴庄重,主入口由三联拱 券构成,其上部立有四根通 高八角柱支撑挑檐构成开敞 柱廊,建筑构图属典型古典 主义风格。
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 ppt课件

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
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
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应是传统文明与现代商业文明的结合,怎么样 的改造才能达到历史和传统的平衡点,其中的立面设计是重点。怎 样的立面设计更能体现当地的特色,又不失现代功能的运用?
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
历史文化街区 的改造
• 1、元素 • 包括梁柱、屋顶、木构架、
山墙、斗、屋檐、砖花和 雕饰等,是最为直观的可 改造建筑符号。
如旧的保护和修善方法,并在如旧的基础上融入创新和现代时尚 元素。
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
• 对街区主要商业使用部分中店铺的种类进行统计,可将其业态功能大致分为 7类,不同的街区业态功能的结构差异较大,正餐、一般零售、特色店铺、 休闲娱乐4中业态所占比例较大。
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
• 如服装类工艺品商店,代表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市场,此类商店需要吸引流 动的消费者来增加营业额,因此非常注重建筑立面的设计。
• 3、“小规模渐进式更新理论”也可以应用于商业街的保护与更新中, 它包 括以使用者为主体,以解决使用者设计问题为目的,与旧城居住区更新密切
相关的、小规模的社会经济和建设活动,如小规模的住房改建、翻建、加建、
养护、修缮等等,以及资金投入较少的由政府和居民合作的街区环境整治和 改善等。
• 4、“整旧如旧”。现在历史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采用采用修旧
• 北京南锣鼓巷
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技术标准精品文档18页

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技术标准天津市规划局2019年9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管理,落实《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及《天津市城乡规划条例》的相关内容,规范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内容、深度和成果要求,特制定《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技术标准》。
第二条《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以下简称《保护规划》)的编制内容包括历史保护、发展利用研究、用地规划、建筑与环境保护引导、基础设施体系五部分内容,是对历史文化街区内建设活动的全面控制和引导。
在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的所有建设活动应以《保护规划》为依据。
第三条《保护规划》应在充分调研现状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现状价值分析及评价。
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演变、街区特征、城市功能、人口、生活服务设施、绿化环境、道路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等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该街区主要历史文化特色、存在的问题及主要的工作方向。
第四条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与利用应以保护为根本目的,遵循合理性、前瞻性原则,促进与周边区域的协调发展,提升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五条在历史文化街区中,应从有利于历史文化环境和历史建筑保护的角度出发,为历史建筑找到适合的新的使用方式,以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为出发点,引导区域合理更新。
第六条本标准适用于天津市14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分别为估衣街历史文化街区、老城厢历史文化街区、古文化街历史文化街区、一宫花园历史文化街区、鞍山道历史文化街区、赤峰道历史文化街区、中心花园历史文化街区、劝业场历史文化街区、承德道历史文化街区、解放北路历史文化街区、泰安道历史文化街区、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解放南路历史文化街区及海河历史文化街区。
第二章编制技术要求第一节历史保护第七条历史文化街区内应确定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第八条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历史文化要素一般归纳为四类:1、建筑:历史形成的各类建筑及对历史环境有积极意义的建筑;2、空间:主要指历史形成的道路与街巷系统及其线形、宽度、空间尺度、景观特征与各类公园、街头绿地、绿化庭院、古树名木、广场、街道交叉口等;3、肌理:主要指历史形成的街巷、街廓、建筑及其布局所形成的城市肌理特征,如原有道路和街巷格局、地块的尺度与形状、建筑的体量、建筑密度与群体空间布局等;4、其他:主要指重要的历史场所及历史、文化、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完整版)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五大道的保护规划于1980年代开始编制,1990年代制定了建设管理保护规划, 核心保护范围1.2平方公里被完整地保存下来,整体尺度控制较好。
3、现状基本情况
建筑年代分析图
总建筑数量:2514栋,面积:230.2万平米; 其中核保区:2144栋,面积:108.9万平米;
1037栋(1011+126),75.9万平米(61.1+14.8) 547栋(482+65),22.1万平米(16.6+5.5) 636栋(529_107),45万平米(20.5+24.5) 194栋(122+72), 87.2万平米(11.2+76)
3、现状基本情况
核心区常住人口约4.5万人; 低收入人口居住密度较大; 历史建筑过度使用,缺少维护。
人口密度分布图
4、五大道的突出特点
略带弯曲的方格路网(100x300KM)、连续并富有变化最完整的外国租界。
4、五大道的突出特点
建筑使用功能现状图
容纳丰富多元的混合使用功能,居住配套完善(包 括学校、医院、运动场、公园、教堂等配套设施).
4、五大道的突出特点
就五大道有代表性的近430 幢文物和风貌建筑的设计风格 来看,其中 英式89所 意式41所 法式6所 德式4所 西班牙式3所 中西合壁式3所 各种风格的建筑汇聚一处,堪 称“万国建筑博览会”。
以2-3层为主花园别墅和西式洋房
4、五大道的突出特点
丰富多彩的历史典故和名人旧居
方先之旧居
张作相旧居
庆王府旧址
历史上居住在五大道的人,商人企业家并不 多,最多的是倒台的皇族、下野的总统、失 势的督军和落魄的官僚,他们是很多重大事 件的幕后。
香港大楼
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 ppt课件

木材装饰,在门扉两侧分 别固定长条木雕装饰,像 是由门楼的檐柱演化而来 一样。
南锣鼓巷食草堂
南锣鼓巷41号
特色店铺、正餐
• 店面设计应该继承传统建筑 形式, 合理的配合自己的饮食主题。
例如南锣鼓巷的二十一家庭料理是一家日式料 理店,在进门口采用仿照传统四合院设立了随 墙小门楼,整个门楼是木质的,门两侧不是砖 砌而是木质的山墙,门上还保留了门钉和门簪, 屋顶为硬山式,仿清水脊和 “蝎子尾”,在小 门楼的左侧摆放着木质的门枕石。这家料理店 唯一体现日本风格的地方是入口走廊悬挂的两 排日式风格的灯笼。有些店铺也可以通过摆设 盆栽,应用石材和木材的方式来改善微环境。 也有部分店面仍结合传统文化,以原木作为装 饰材料,糅合传统招幌形式和应用对联。
休闲娱乐
•如酒吧、咖啡、茶馆。商业街的此类建筑以安静的基调为主,由 于商业街两旁只有行道树种植,植被种类较为单一,所以很多 店 铺可在门前或窗前种植盆栽形成小的景观带,同时店铺可利用这种 景观带围合出一片灰空间, 摆设几张座椅桌子,形成了一个小型 的户外休闲场所,这样做不仅增加了营业面积同时还提升了建 筑 周围的格调,让人耳目一新。 •建筑还可以发展垂直空间,将店面的局部屋顶做成平屋顶,形成 屋顶的露天酒吧,同样也可以增加使用面积,提高经济效益。
以木和砖瓦比较多见。
• 成都的井巷子有一段400米 东西朝向的墙体,用最古 老的建筑物质元素-砖,垒 砌台、城、墙、壁、道、
碑、门、巷的历史文化片
段,羊子山土坯砖、秦砖、
汉砖、唐砖、宋砖、明砖、
清砖、火砖、民国砖、水
泥砖,这些砖均是当地的
材料,更能展示当地特有 历史传统。
天津五大道案例分析演示教学

五大道的街区形态与空间解析
五大道的街区空间形态非常特殊,其顺势而为的街道走向、长方形的道路网 格体系不仅完全不同于天津市的其他地区,就是与英租界的方格网道路也有很 大差别,并体现在道路结构、街坊形式、肌理、街道尺度和建筑体量等诸方面。
街区路网结构与空间格局
五大道路网结构形成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地块东北角靠墙子河一带是五大道早 期开发的片区,其路网结构和地块划分有明显的原英租界方格路网自然蔓延的 痕迹,后期路网则体现出明确的规划思想。
五大道的形成
1929 年之后,随着市政管网、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公园绿地的逐步完善,五大道 优越的环境和完善的设施吸引了众多中国政要及社会名流在此置地建宅。据统 计,约有50位在中国和天津近代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政要和社会名流都曾在此置 业或居住。由于这些达官显贵社会地位显赫或经济实力雄厚,其所建住宅大多 追求新异和奢华。至 19世纪 40 年代,五大道地区成为区域面积最大、花园洋 房最集中、名人宅邸最多的高档居住区。
五大道的街区形态与空间解析
街区尺度与空间特征 进入五大道区域,宜人的街道尺度、宁静的街区环境以及舒适的街道与建筑空 间层次关系给人印象深刻。 1.居住空间的幽闭性。五大道原作为上层社会的居住区,独立宅邸多,里巷住 宅少;居住者达官显贵多,一般职员少。为了安全,这些建在英租界上的私人宅 邸摈弃了西方开放式的布局形式,多采取中国传统的高墙深院以强调隐私,并 由此形成五大道特有的深幽寂静的街市风格。 2.空间层次的丰富性。沿街住宅很少直接贴道路红线建设,一般都有超过人高 的封闭围墙和院落作过渡空间,住宅建筑根据院落规模退线深度不等,由此形 成建筑、院落、院墙和街道之间的空间层次递进。这种空间层次变化对街道景 观、视觉效果和视线关系等都起到丰富的作用。 3.街道空间的生活性。由于长界面的街坊形式非常有利于住宅布置,无论独幢 或是里弄住宅,建筑一般沿道路平行布局,出入口均面向街道,形成较为连续 的街道界面,从而强化了街道的生活职能。 4.街道尺度的适宜性。五大道内部的道路红线宽度比较均质,大多为8一12米 左右。由于住宅建筑多为2一3层,与街道宽度和建筑高度的D/H比为1的舒适尺 度相对吻合。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ppt

美国威廉斯堡(Williamsburg)
拼贴式保护
• 针对有价值的古建或民居分布比较零散的 城市而言的,其中可迁建的建筑可以按照 环境的要求择地集中至一处,新建一个 “历史地段”,尤其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面临改造的地段和历史建筑(包括保存良好 的民居),与其被建设的浪潮所吞没或勉强、 生硬地与新的建筑、环境凑在一起,倒不 如易地重建。
《内罗毕建议》提出,“在保护和修缮的同时,要采取恢复 生命力的行动。” • 应在严格控制下合理利用文物建筑。
利用方法
• 继续它原有的用途和功能 寺庙、宫殿,如杭州林隐寺
• 作为博物馆使用。这种使用方式数量最多,也是公认能够发挥最大效 益的使用方式 如巴黎罗浮宫博物馆、罗马梵蒂冈博物馆和我国的故宫博物馆
• 历史上一些十分重要的构筑物 由于各种原因已被毁,但它们 对于地方特征是至关重要的, 起着象征性的作用,因此在条 件允许的情况下是有必要重建 的
(2)文物古迹的利则
• 利用和维护相结合的原则。 《威尼斯宪章》第5条特别提到:“为社会公益而使用文物建
• 作为学校、图书馆或其他各种文化、行政机构的办公地 德国乌尔姆市政厅
• 作为参观旅游的对象 南京明孝陵
• 对保护等级较低的古迹点,可做旅馆、餐馆、公园及城市小品使用 北京泰和贵宾俱乐部
• 留作城市的空间标志 西安大雁塔
杭州林隐寺
巴黎罗浮宫博物馆
德国乌尔姆市政厅
南京明孝陵
北京泰和贵宾俱乐部
博物馆式保护
• 冻结保存,将地段的建筑进行复原与修复之后, 将从前的生活也一起保存起来,作为供人参观、 学习和观光旅游的重要设施。
• 美国威廉斯堡(Williamsburg) 威廉斯堡是美国独立前的英国殖民政权中心,
(精品)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3、现状基本情况
整体空间尺度控制较好
建筑高度分析图
五大道的整体空间尺度控制较好
“
”
3、现状基本情况
用地性质以居住为主, 公建分布没有规律。
土地使用现状图
3、现状基本情况
房屋权属复杂
房屋产权分类图
公产:54.1万平米(26+28.1),建筑栋数:963栋(764+199), 核保区内占36%; 企业产、代管产:89.1万平米(41.2+47.9),建筑栋数:755栋(630+125),核保区内占30%; 私产、涉外产、港澳台产:46.6万平米(29.7+16.9),建筑栋数:590栋(548+42),核保区内占25%; 军产、宗教产:40.4万平米(12+28.4),建筑栋数:206栋(202+4),核保区内占9%
2、历史演变
70年代起,五大道地区建设了一部分4-6层“筒子楼”住宅。 1999年,综合环境整治, 拆除违章建筑,至今已拆除了十几万平米的违章建筑,还剩1万平米。 2000年前 后,插建了一些小型办公建筑。整个地区已通电和煤气,部分地区没有暖气。
70年代建设河北路旁住宅楼
南海路住宅楼
2000年后建设的建筑
具有世界水准的历史街区; 独一无二的完整的历史街区; 不断演进的真实的历史街区。
5、存在的问题:总体定位模糊
5、存在的问题:
交通难题
5、存在的问题 交通难题
放学时,小学校大门外混乱的交通状况
5、存在的问题
部分历史建筑被过度使用而缺少维护
5.存在的问题:建筑和环境质量需要提高
02 整体保护、有机更新
保留或 原拆原建
拆除
根据情况决定 保留、改造或拆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作相旧居
方先之旧居
伪满洲国领事馆
香港大楼
许氏旧居
孙殿英旧居
2、 历史演变
1949年,五大道的住户大部分逃离大陆。 1950年—1966年,是当时的市领导集中居住的地方。 1966年,文化大革命,工农兵进驻(大量贫民阶层)。
1976年,唐山大地震,居住环境急剧恶化,产生大量违章建筑。
2、历史演变
以2-3层为主花园别墅和西式洋房
4、五大道的突出特点
丰富多彩的历史典故和名人旧居
方先之旧居
张作相旧居
庆王府旧址
历史上居住在五大道的人,商人企业家并不 多,最多的是倒台的皇族、下野的总统、失 势的督军和落魄的官僚,他们是很多重大事 件的幕后。
香港大楼
室内高尔夫
五大道深邃内敛的街道风格
4、五大道的突出特点
2.五大道定位
文化定位:
世界水准的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街区
特征: 1、完整性和真实性。 2、故事性和神秘感。 3、温和的自然演进。
整体定位:
安静幽雅的历史文化街区
准确定位——安静幽雅的历史文化街区
土地使用现状图
功能定位:
高档居住区
兼容服务配套和企业会所的综合功能区
土地使用规划图
安静幽雅 良好维护 经济上可行
容纳丰富多元的混合使用功能,居住配套完善(包 括学校、医院、运动场、公园、教堂等配套设施).
4、五大道的突出特点
就五大道有代表性的近430 幢文物和风貌建筑的设计风格 来看,其中 英式89所 意式41所 法式6所 德式4所 西班牙式3所 中西合壁式3所 各种风格的建筑汇聚一处,堪 称“万国建筑博览会”。
1、区位和范围
五大道是天津市总体 规划确定的十四个历 史文化街区之一。
五大道 历史文化街区
1、区位和范围
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 占地面积194.6公顷, 其中核心保护范围 119.9公顷。
建设控制地带 核心保护范围 建设控制地带
2、 历史演变
五 大 道 地 区 1901 年 开 始 兴 建 , 至 1935年初步形成规模,最终发展形成了 由今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 重庆道、成都道组成的英租界高级住宅区。
5、业态档次较低的生活服务设施
内容
高级企业会所、小型商务办公、行政办公 博物馆、艺品展示、小型会议、小型美术馆、画廊、 报社、编辑部、高水平的教育设施(学校、幼儿园) 高、中档住宅 设计师之家、创意展示中心、DIY手工坊 精致酒店、特色酒店、星级酒店、旅游品商店、旅游 服务站点 高档西餐、咖啡、酒吧(静吧)、甜品店、茶坊 高档服饰、专卖店、精品店、高档美体中心、美容养 生会馆 花店、书店、礼品店 歌舞厅、酒吧(闹吧) 足疗、洗浴、按摩 中低档中餐、烧烤、大品牌快餐
保留
2、一般建筑 3、应当拆除
建筑
4、其他建筑
有较高的风貌价值,并对体现本 风貌区历史文化风貌具有积极作 用的历史建筑,是风貌区历史风 貌的有机组成部分。 危棚、简屋、违章建筑、通过改 建的方式无法与风貌相协调的建 筑以及其他规划拆除建筑。
上述四类建筑以外的建筑统一划 定为其他建筑。
一般做保留引导,鼓励进行妥善维修。确需拆除时,必须进行 详细的建筑测绘,并应在原址原样复建,复建中应当利用原有 的有特色的建筑构件。
3、新建、改建、拓宽的道路不得破坏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特征。
建筑保护与更新示意图
各类建筑的定义及要求
类别
定义
保护要求
对建筑的态度
1、保护建筑
天津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 风貌建筑确定为保护建筑。
不能拆除,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天津市文物 保护管理条例》和《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的保护, 应当保持历史建筑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因 特殊情况需要拆除或迁移的,必须按照风貌建筑保护条例第二 十九条规定,由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 门提出方案,经专家咨询委员会评审,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其中重庆道于1922年建成,大理道、 睦南道、常德道、重庆道、成都道则先后 于1929年建成。 重庆道——爱丁堡道、剑桥道 大理道——新加坡路 睦南道——香港道 常德道——科伦坡道 成都道——伦敦路
赛马场的主看台
2、 历史演变
1949年以前,五大道曾是清廷遗老遗少、下野政客和各界名流的隐居之地。
2、 历史演变
70年代起,五大道地区建设了一部分4-6层“筒子楼”住宅。 1999年,综合环境整治, 拆除违章建筑,至今已拆除了十几万平米的违章建筑,还剩1万平米。 2000年前 后,插建了一些小型办公建筑。整个地区已通电和煤气,部分地区没有暖气。
70年代建设河北路旁住宅楼
南海路住宅楼
2000年后建设的建筑
五大道的保护规划于1980年代开始编制,1990年代制定了建设管理保护规划, 核心保护范围1.2平方公里被完整地保存下来,整体尺度控制较好。
在外围。
P.
P.
P.
公交站点300米覆盖率达85% 集中停车300米覆盖率达80%
P
P
P
慢速街道,公交优先
公交站
规划地铁站
P
P
P
P
P
人车友好的五大道
悠闲的观光马车
学生步行上学
04 历史保护规划
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范围示意图
整体保护 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
重点保护大量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殖民地居住建筑、略带弯曲的方格路网、连续 并富有变化的街巷空间,保护现有的以公园、体育场和街头绿地为代表的公共空间.
一.对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再认识
在五大道成功保护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借鉴 其他项目在资源利用上的经验和教训。
上海新天地
天津新意街
外滩三号
白楼1902
五大道要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
冷静应对城市发展压力,积极保护及合理利用历史风貌建筑。
03 规划定位与保护策略
1.保护原则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越来越高。 有助于增强市民的荣耀感。 其独特气质不因人为因素而发生突变。
3、现状基本情况
整体空间尺度控制较好
建筑高度分析图
五大道的整体空间尺度控制较好
“
”
3、现状基本情况
用地性质以居住为主, 公建分布没有规律。
土地使用现状图
3、现状基本情况
房屋权属复杂
房屋产权分类图
公产:54.1万平米(26+28.1),建筑栋数:963栋(764+199), 核保区内占36%; 企业产、代管产:89.1万平米(41.2+47.9),建筑栋数:755栋(630+125),核保区内占30%; 私产、涉外产、港澳台产:46.6万平米(29.7+16.9),建筑栋数:590栋(548+42),核保区内占25%; 军产、宗教产:40.4万平米(12+28.4),建筑栋数:206栋(202+4),核保区内占9%
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天津市规划局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汇报内容:
01 对五大道的深入理解 02 整体保护、有机更新 03 规划定位与保护策略 04 历史保护规划 05 控制性详细规划 06 城市设计导则 07 更新项目研究
01 对五大道的深入理解
1、区位和范围
五大道坐落在天津市和 平区南京路以南,内环 线与中环线之间 ,历史 上是英租界的高级住宅 区,是天津市总体规划 确定的十四个历史文化 风貌区之一。
土地使用
合理的混合使用与弹性发展
完善和提升配套设施水平
中学:6个,占地8.9公顷; 小学:6处,占地2.7公顷; 托幼:13个,占地2.4公顷;高等院校:3个,占地15.3公顷 医院:3个,占地3.4公顷; 体育场馆:2个,占地5.9公顷 市政场站:2个,占地0.2公顷。
06 城市设计导则
核心保护区总量控制:158万平方米(核保区现状建筑总量为157万平方米)
3、现状基本情况
核心区常住人口约4.5万人; 低收入人口居住密度较大; 历史建筑过度使用,缺少维护。
人口密度分布图
4、五大道的突出特点
略带弯曲的方格路网(100x300KM)、连续并富有变化的街巷(12M), 是国内现存范围最大(1.2KM²)、最完整的外国租界。
4、五大道的突出特点
建筑使用功能现状图
常德道64号(小型企业会所)
五大道建筑使用功能的鼓励和禁止要求
类别
原则
1、小型办公、会所 2、文化、艺术、展览
3、生活居住
鼓 4、创意产业 励 5、旅游服务
6、餐饮服务
7、服饰、美容
8、休闲体验
1、易产生嘈杂、吵闹噪声污染的
2、情趣低俗、品味不高的
禁 3、易产生大量油烟、垃圾的餐饮 及大型连锁店
止 4、易产生大量人流、车流的
3、现状基本情况
建筑年代分析图
总建筑数量:2514栋,面积:230.2万平米; 其中核保区:2144栋,面积:108.9万平米;
1037栋(1011+126),75.9万平米(61.1+14.8) 547栋(482+65),22.1万平米(16.6+5.5) 636栋(529_107),45万平米(20.5+24.5) 194栋(122+72), 87.2万平米(11.2+76)
3、严格控制一切开发建设活动,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但新建、扩建必要的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外;
4、严格控制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和构筑物在高度、密度、退线、体量、色彩、 材料等方面要求,必须与周边历史建筑相协调(详见“导则”);
5、严格保护核心区内的院落、绿化、小品、铺装等历史环境要素,与历史风貌相 冲突的环境要素必须进行整修改造;
具有世界水准的历史街区; 独一无二的完整的历史街区; 不断演进的真实的历史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