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精选9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精选9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精选9篇)教案一:《恐龙课堂》教学设计课程目标•了解和掌握《恐龙课堂》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对恐龙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默写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分组合作,进行小组讨论和表演教学准备•教材:《语文园地》上册•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起学生的兴趣,介绍即将学习的课文《恐龙课堂》。

2.预习:让学生浏览课文标题和图片,猜测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

3.听读课文:播放《恐龙课堂》的录音,学生跟读。

教师逐句解释生词和句子的意思。

4.合作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讨论完后选一位代表进行汇报。

5.小组表演:根据课文内容,让每个小组设计一个简短的小剧场表演,并在课堂上展示。

6.点评讨论:教师和学生共同点评每个小组的表演,并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核心内容。

教案二:《小蜗牛种西瓜》教学设计课程目标•了解和掌握《小蜗牛种西瓜》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对园艺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回答问题,完成课文的阅读理解题•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语进行口头表达教学准备•教材:《语文园地》上册•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教学过程1.导入:用图片展示引起学生的兴趣,介绍即将学习的课文《小蜗牛种西瓜》。

2.预习:让学生浏览课文标题和图片,猜测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

3.阅读课文:学生独立阅读《小蜗牛种西瓜》并回答相关问题。

4.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交流阅读理解的答案,并且一起探讨其中的生词和难句。

5.口头表达:让每个小组的一名学生分享他们的答案和想法,并引导其他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补充。

6.总结归纳: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文的重点内容,并进行总结归纳。

(以下是剩下的文档内容, 均按照相同的格式进行)。

新版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育部审定新版)

新版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育部审定新版)

20xx新版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130页) 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的的课文选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此外还适当兼顾时代性。

和原来人教版作比较,课文数量总的是减少了。

但这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个板块的内容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

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让拼音教学服务于识字教学。

课改之后流行的各种版本语文,都把人文性放在最重要位置,另外,很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多选“时文”。

这不能说不好,但不能偏了,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场,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

有一个变化非常明显,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

一、关于识字写字: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重视写字姿势的习惯培养。

(重在学会方法和习惯)二年级学生识字、认字量较大,学生每天的书写生字量很大。

此时学生书写的多为合体字,对汉字的间架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是学生形成良好书写习惯的关键期。

结合课堂内的写字指导渗透一些相关的书法知识,对学生大有好处。

学生如果在写字过程中初步具有了一定的书法意识,自然会有意识的将字写好,也许开始写得慢一些,但到后来习惯、字体已经形成自然就写得又快有好。

减少一个字的书写遍数,给学生以宽松的作业时间,重在写字质量上提出要求。

舍得拿出课时进行书法教学和比赛,必然会促使班级整体书写水平的提高。

教师和学生必然从中获益匪浅。

二、关于阅读积累:二年级的阅读还要继续重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

这里的习惯包括喜欢阅读,经常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自我实现的手段的习惯,这里还包括这阅读目标里所讲的第2、3、10条:“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喜欢图书、爱护图书”这些方面。

目前学生已达到了近千字的识字量,已经掌握了部首、音序两中查字方法,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全册导学案(表格式)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全册导学案(表格式)

第一单元大自然是个奇妙无比的世界,有许许多多令人惊叹的奥秘。

为什么小蝌蚪和它们的妈妈长得不一样?能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的“我”究竟是什么?植物妈妈又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呢?本组教材以“自然科普”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本组课文,学生们走进大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语文园地一”和“快乐读书吧”。

课题内容简说小蝌蚪找妈妈本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我是什么这是篇拟人的科学短文,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

植物妈妈有办法作者以诗歌的形式介绍了植物中的“蒲公英”“苍耳”“豌豆”等传播种子的方法,揭示了大自然的奇妙。

1.会认55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教、没、为、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奇妙并从中理解大自然所蕴含的道理。

4.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和独立阅读的能力,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1.会认55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教、没、为、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1.《小蝌蚪找妈妈》………………………………………………………… 2~3课时2.《我是什么》……………………………………………………………… 2~3课时3.《植物妈妈有办法》……………………………………………………… 2~3课时语文园地一…………………………………………………………………… 3~4课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交流中理解课文内容,养成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习惯,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主动积累词汇的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1.小蝌蚪找妈妈课题小蝌蚪找妈妈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讲述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的故事。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八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编排了10个动物名称的词语,旨在引导学生归类识字、学词,将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字词句运用”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猜读拟声词。

并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放入句子中。

书中呈现的拟声词字数不同;形式不同;描绘的又对象不同:有描绘大自然中声音的,有描绘生活场景中声音的。

同一种声音可以形容不同的对象,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书写提示”通过书写“领、群、船、朗”4个生字,了解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要点,引导学生养成先观察,后落笔,减少修改次数的好的书写习惯。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9个含有动物名称的四字成语。

第一列是并列结构的成语,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带有动物名称。

第二列是带有“之”的偏正结构的成语,第四个字带有动物。

第三列是带有比喻意味的成语,动物名称出现在第二个字或第四个字。

引导学生发现成语的特点,便于认读积累。

“我爱阅读”编排的是一篇童话故事《称赞》,旨在让学生感受称赞带来的美好与快乐,在生活中学着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二、教学目标1.认识“狼、猩”等12个生字。

正确认读“狼、猩猩”等10个词语。

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猜读拟声词的读音。

能结合语境,准确运用拟声词。

3.了解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书写要点,养成先观察、后落笔,减少修改次数的好习惯。

4.正确认读12个带有动物名称的词语,借助师生合作读等方式,引导发现成语的特点,熟读积累。

5.阅读《称赞》,感受称赞带来的美好与快乐,在生活中学着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三、教学重点1.认识“狼、猩”等12个生字。

正确认读“狼、猩猩”等10个词语。

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猜读拟声词的读音。

能结合语境,准确运用拟声词。

四、教学难点1.了解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书写要点,养成先观察、后落笔,减少修改次数的好习惯。

【新课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导学案

【新课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导学案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阅读古诗,从中体会传统文化孕育的爱国主义情感。

语言运用:会认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思维能力: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

审美创造: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认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导学检测】一、拼一拼,写一写。

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填序号)1.白日依山尽.( ) ①消失。

②极点。

2.欲穷.千里目( ) ①贫穷。

②尽,极。

3.疑.是银河落九天( ) ①疑问。

②好像。

三、仿照例子写词语。

例:穷尽→(山)穷(水)尽烟云----烟( )云( )层叠----层( )叠( )山川----( )山( )川四、《望庐山瀑布》——想画面。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我还知道他的诗有《______________》。

2.后两句诗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

A.比喻B.拟人C.夸张3.填诗句,想画面。

诗句:飞流_____________________,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到的画面: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使人以为是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倾泻下来。

【参考答案】一、依山楼照明火炉烟二、1.① 2.② 3.②三、消散林翠名大四、1.唐李白静夜思2.A C3.直下三千尺银河落九天银河天上。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 小蝌蚪找妈妈2我是什么3 植物妈妈有办法语文园地一第二课时第三课时1 场景歌2 树之歌3 拍手歌4 田家四季歌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2、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3、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4、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2、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准备字典。

(学生)课时分配:二课时第一课时一、读儿歌,导入新课。

1、学生读儿歌:葡萄架,高又高,上边挂着紫葡萄。

狐狸看见往上跳,跳哇跳,够不着。

够不着,心不甘,不说自己笨,倒说葡萄酸。

2、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有不认识的字我们怎么办呢3、提示新课:查字典。

二、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1、学生自由读查字典四步法,巡视。

2、请同学汇报用部首查字法的四个步骤。

3、老师把字典放在平台上作示范,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字典中找出“部首检字表”页码上的“部首目录”、“检字表”、“正文”,告诉学生应怎样看正文中的注音及解释,让学生明白,查字典必须按一定步骤进行,才能查到要查的字。

4、练习(1)查一查下面的部首在“检字表”的哪一页。

艹()糸()犭()酉()(2)数一数下面的字除去部首还有几画。

葡()紫()狸()笨()酸()5、实践操作: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儿歌中不认识的字。

6、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三、老师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一、提问引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会说对联吗你都知道哪些对联2、请部分同学来分享自己了解的对联。

3、提示新课,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对联。

二、日积月累。

1、出示26页3副对联,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小组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 导学案

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 导学案

二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八单元导学案识字830、我是什么31、回声课题 32、太空生活趣事多3、我会写至少四个生字。

—————————————————4、我能认真朗读课文,————————————————————————。

5、我能从课文中找到一句话来说明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这么奇特的原因:————————————。

5、我能默读课文,并且能把课文介绍给他人。

6、我还知道一些宇航员太空生活的知识。

————————————————————。

三、互学1、对学:和对子交流独学的成果。

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互相讨论。

2、群学:(1)将对学后不懂得问题提出,组内合作解决。

在小黑板上写出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或疑难问题;(2)确定合适的方式进行展示。

四、评学12、课堂检测。

(1)、组词杯()()件()()必()()飘()()3、报听写。

4、拓展:搜集太空生活的知识。

课题 33活化石一、导学播放课件,激情引入。

二、独学1、我能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我会认读下面的生字并组词。

博悉稀缺核乏史珍肉3、我通过朗读课文,知道活化石指的是—————————,我还知道其它的化石有——————————。

4、我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了大熊猫、银杏树和中华鲟的一些知识,我想和大家交流:——————————————。

5、我能把下列字在小黑板的田字格里写得正确、美观。

历史灭克孙植代三、互学1、对学:和对子交流独学的成果。

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互相讨论。

2、群学:(1)将对学后不懂得问题提出,组内合作解决。

在小黑板上写出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或疑难问题;(2)确定合适的方式进行展示。

四、评学1、小组展示学习成果,互动评价。

比一比,看看那个小组最棒!2、课堂检测(1)我会写。

一片片--------- 一把把-------- 一块块-------一只只--------- 一条条-------- 一棵棵-------3、拓展:我想画一画这些活化石,提醒人们保护他们。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21、水乡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难点:朗读中感悟。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创设情境。

1、江南的景色确实美!(利用多媒体出示江南水乡图片)师描述:江南的天是那么的蓝,水是那么的清,树是那么的绿,人们的生活是那么的幸福。

老师真想用一首诗来赞美它,想听吗?2、学生边看图边听课文的配乐朗读。

过渡: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二、揭示课题,读好课题。

1、这首诗歌颂、赞美水乡,所以题目是——水乡歌2、板书课题:21水乡歌过渡:你们也想用这首诗来赞美水乡吗?让我们一起读课文吧!三、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想要读好课文,可要先过一关----字词关。

请你们打开书,看看课文后面的一类字、二类字,自己借助拼音把生字先读一读。

2、检查生字读音。

生字认准了,这些生字放在课文里,你还能认出它们吗?拿出你的笔,把它们都划出来,最好啊,能连词画。

3、指名读词。

荡清波千条渠万只驳船多飘满装满白帆湖面一箩咱水乡新生活4、理解词义。

(1)千条渠万只驳一箩在读课文的时候,我读到了这一句话:千首曲,万首歌。

曲和歌的意思差不多,同一类的,意思相近,放在一块儿,变成一个词---歌曲。

其实还有很多的词也是这样构成的,老师送你们三个词——河渠、船驳、箩筐。

你现在知道“渠”的意思了吗?渠和河的意思只有一点区别,渠是浇灌田地,灌溉庄稼。

“驳”是一种靠拖轮拉着的船,用来装载货物或者运送乘客。

箩筐:都是用竹子编成的用来盛放东西的器具。

只是箩稍微小一点。

看图,分辨“渠”、“驳”、“箩”。

(2)荡清波谁来告诉我们大家“荡清波”的意思?我们还可以用动作来做一做,注意动作的和缓。

(在此环节中相机书写“荡、清、箩”,学习生字。

)5、生字词掌握了,读书的障碍就扫清了,请你们自由读读课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时:15分钟) 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3.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展开小组合作,检测课前预习情况,进行自学,教师相机指导。

(1)组织学生利用书中识字表自我检测。

(2)小组成员利用生字卡片互相检测。

(3)组长对不认识的生字进行归纳,再读再认。

4.教师指导学生按自然段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风,吓跑森林里的百兽的事。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标出课文的9个自然段,对不熟悉的句子多读几遍。

3.学生小组活动:(1)学生自己逐一认读书中的15个生字和3个多音字“转”“闷”“呀”,圈出读不准的生字。

(2)认读生字,相互纠正。

(3)归纳不认识的生字,会读的同学大声范读,认不准的同学认真倾听。

如果遇到小组同学都读不准的字可以到书中找拼音,拼一拼,再读一读。

2.提醒学生自然段的标志,以便其准确标出。

3.重点正音:“转、扯、爪、猪、受、神”是翘舌音;“嗓”是平舌音;“抗、趟”是后鼻韵母;“转”在本课中读四声zhuàn。

4.学生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准字音,不断句。

三、精读课文,随文识字(用时:10分钟)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认读并理解生词“食物”,想一想:老虎是在什么情况下抓住狐狸的?2.引导学生画出描写狐狸和老虎的动作的词,思考:老虎和狐狸谁更厉害?3.指导朗读。

1.通过查找工具书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食物”指吃的东西,说明老虎是在饥饿的情况下抓住狐狸的。

2.狐狸的动作是“蹿”,老虎的动作是“扑”和“逮”,说明老虎更厉害。

3.有感情地朗读。

1.提示学生自觉使用工具书。

2.可引导学生做动作理解这几个动词,使学生明白狐狸的动作虽然很快,但仍然被老虎逮住,这说明老虎更厉害。

3.提醒学生利用语速的快慢来表现文章的内容。

四、认真观察,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食、物、眼、爷”,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2.指导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1.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比一比谁组得多。

2.学生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3.老师范写时,学生一边观察一边做书空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例字的结构,重点指导书写上下结构的“食”字,左右结构的“物”字,引导学生抓住汉字书写规二、抓住重点,读中感悟(用时:26分钟) 1.引导学生轻声朗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思考并交流: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句子,感受老虎和狐狸的心理,指导朗读。

(1)思考并交流:狐狸在被抓时,是怎么做的?(2)“眼珠子骨碌一转”是什么样?他为什么要“扯着嗓子问”?(3)指导朗读第二、四自然段。

(4)老虎为什么会“一愣”?(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2.自由读文章第5~1.学生读文后小组交流,总结出:狐狸用“老天爷”来吓唬老虎,不让老虎吃掉他。

狐狸被抓时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狐狸“扯着嗓子问”,是因为他心里害怕,用大声喊来掩盖恐惧,同时也想吓住老虎。

老虎半信半疑,所以“一愣”。

2.老虎真的被骗了!从“蒙住了”“松开”“半信半疑”“东张1.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结合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朗读。

2.对于一些难懂的词语或句子可以利用“做一做、想一想”的方法来帮助理解。

3.分角色朗读要提醒学生与读旁白学生的衔接。

4.表演前要帮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教师要有目的地给予指导,避免浪费过多时间或达不到8自然段,思考:老虎真的被骗了吗?狐狸是怎么做的?(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老虎被骗了?(2)狐狸的哪些动作表现出他骗人成功后的得意?(3)森林里大大小小的野兽真的怕狐狸吗?3.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对话。

4.引导学生想象狐狸和老虎还会想些什么,并加上适当的表情、动作进行表演。

西望”这几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这两个词语表现出了狐狸骗人成功后的得意。

3.注意读出不同动物的特点。

4.学生先自由练习,再进行表演。

应有的效果。

三、认真观察,指导写字(用时:81.指导书写生字:“爪”“神”“活”“猪”。

(1)指导观察生字在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提示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结构安排,掌握关键笔画的书写分钟) 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神”字的写法。

左窄右宽。

顶部“礻”低,底部“申”低;第二笔横撇与第三笔竖相交于横中线;最后一笔竖在竖中线右侧。

指导“活”字的书写。

“氵”第二点偏左,收在横中线上;“舌”下面的“口”上宽下窄。

2.反馈评议。

2.说说“神”和“活”的写法。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练习书写。

4.学生评议展示的字。

方法。

2.书写时要强调生字笔顺。

3.评价以鼓励为主,并要给出合理可行的改进建议。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收集一些成语故事,准备举行“寓言故事会大赛”。

1.根据图画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2.请家人帮忙,收集一些成语故事,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话在“寓言故事会大赛”上讲给大家听。

请家长配合收集资料,并在合适的时间召开“寓言故事会大赛”,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3.小组合作识字。

出示小组学习要求:(1)轮流指读生字表中的生字。

(2)分别说一说生字的字音和结构。

(3)对识记有困难的字,在小组内交流,一起想办法。

(4)小组内开火车读字,并组词。

4.鼓励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1)汇报简单字的识记方法。

(2)汇报识记起来较难的字,并说一说自己的办法,再听一听别人的办法。

5.游戏巩固,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识记生字。

事。

3.学生小组活动:(1)学生自己逐一认读书中的11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圈出读不准的生字。

(2)认读生字,同桌相互纠正。

(3)整理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卡,请小组会读的同学示范读,认不准的同学认真倾听同学为自己所做的示范。

如果遇到小组同学都读不准的字可以到书中找拼音,拼一拼,再读一读。

4.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1)说一说识记了哪些生字,用的什么方法。

要时时巡视,及时给予指导。

4.学生汇报时,教师要注意倾听,提醒学生说完整话,并适时给予学生鼓励。

5.游戏巩固生字时,要注意把游戏规则说清楚,避免出现混乱,真正起到巩固的作用。

(2)说一说在学习中有没有动脑解决难题或者帮助了别人。

5.积极参与识字游戏活动,并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与他人一起思考。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用时:10分钟) 1.快速扫读,标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文,思考: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3.默读课文,标出与狐狸分奶酪相对应的自然段,读一读。

4.学习第5~9自然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想一想:狐狸为什么“笑”?他是真的来帮小熊兄弟俩的吗?(指导朗读)1.扫读并按要求标出自然段。

2.一边听朗读,一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回答时要尽量避免啰嗦。

3.按要求默读,画出对应的自然段并读一读。

4.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并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1)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了解狐狸不是1.提醒学生自然段的标志(开头空两格)。

2.引导学生学会边听边想,并说完整话。

3.提醒学生“默读”的要求——不出声,圈画自然段序号就可以。

4.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并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回答问题。

朗读时要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想象成(2)读第6、8自然段,理解两次“嚷”,从这个字我们可以看出小熊兄弟俩的什么特点?(指导朗读)(3)狐狸听到小熊兄弟俩的叫嚷是怎么说,又是怎么做的呢?指名分别读第7、9自然段。

(4)利用教具演示分奶酪的过程。

(5)分角色朗读表演第5~9自然段。

真的来帮小熊兄弟俩的,他的笑是狡猾的笑。

(2)利用生活经验理解“嚷”的意思之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熊兄弟俩有些自私,生怕自己吃亏。

(3)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读好第7和第9自然段。

(4)按课文内容演示过程。

(5)一生扮演狐狸,一生扮演小熊哥哥,一生扮演小熊弟弟,老师旁白,师生配合表演。

书中的人物。

分角色朗读表演前要给学生一些提示和练习时间。

四、认真观察,指导书写(用时: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奶、仔、急、咬、始。

认读后练习组词。

1.学生认读生字,注意读音并组词,比一比谁组得多。

2.认真观察“奶、仔、1.学生组词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发现别字要及时纠正并适当区分。

节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用时:4分钟)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字、组词,并适时运用词语练习说话。

2.狐狸假装帮助小熊兄弟俩分奶酪,结果把奶酪都吃光了,你们觉得狐狸分得公平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狐狸分奶酪》这篇课文。

1.学生读生字、组词语,在说句子的过程中尽量说完整,尝试着说不同语气的句子。

2.学生回忆课文,回答问题。

1.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读音,对学生组词中出现的别字要适时进行改正。

2.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课文内容,再回答。

二、抓住重点,读中感悟(用时:26分钟) 1.学习第10、11自然段。

(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第10自然段,思考并交流:奶酪被吃光,两只小熊有什么样的表现?(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10自然段)(2)看到小熊兄弟俩1.一边读一边思考问题,交流读后感受。

(1)两只小熊很生气。

用生气的语气读第10自然段。

(2)狐狸说自己分得公平的原因是抓住了两只小熊自私的心理,说“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1.要抓住这两个自然段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导读,理解狐狸的“笑”是得意的笑,也是嘲讽的笑。

在学生理解狐狸和两只小熊的想法之后,再进行指导朗读。

生气了,狐狸是怎么说的?引导学生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狐狸为什么说他分得很公平?狐狸又一次“笑”了,这次他为什么笑?(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2.学习第1~4自然段(故事的起因)。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小熊兄弟俩的感情变化是怎样的?(指导朗读)用换词法理解“拌嘴”。

想一想:两只小熊会怎么吵?(2)自由读第3、4自然段,理解狐狸叫两口”,是在嘲笑两只小熊。

(3)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小熊生气,狐狸得意、嘲弄的语气。

2.学生读第1~4自然段,分析人物心理。

(1)两只小熊的情感变化。

捡到奶酪——高兴怕对方多吃而吵架——生气认真读文,与同桌模拟两只小熊吵架的过程,感受“拌嘴”的原因。

(2)狐狸之所以叫两只小熊“小家伙们”是要和他们套近乎,迷惑他们。

(3)同桌练习分角色2.第1~4自然段是故事的起因,要让学生理解两只小熊“拌嘴”的原因,了解奶酪被狐狸吃光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生怕对方多吃一口,自己少吃一口。

3.分角色朗读时可以提示学生加上一些表情和肢体语言。

4.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指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只小熊“小家伙们”的用意。

(3)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狐狸和兄弟的话。

(4)分角色朗读第1~4自然段。

3.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对话。

4.再读课文,思考交流: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朗读。

3.一人扮狡猾的狐狸,一人扮憨厚的熊弟弟进行分角色朗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