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建筑垃圾的处理利用

合集下载

公路建设中的建筑垃圾处理与利用研究

公路建设中的建筑垃圾处理与利用研究

公路建设中的建筑垃圾处理与利用研究现代化的城市建设离不开公路建设,而公路建设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是指在建筑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料,包括混凝土碎片、石灰石碴、钢筋、木材等。

这些垃圾不仅严重占用了土地资源,并且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对建筑垃圾的处理与利用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建筑垃圾处理的难点建筑垃圾的处理不是一项容易的事情。

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规模大。

每年在建筑施工中所产生的垃圾数量巨大,这些垃圾的处理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和人力物力。

其次是处理成本高。

由于建筑垃圾的来源特殊,所以处理难度较大,处理成本往往相对较高。

再者,在处理上,环保要求也很高,毕竟这些垃圾都是污染源,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严重的影响环境。

因此,合理的建筑垃圾处理方法和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建筑垃圾处理的技术途径现阶段主流的建筑垃圾处理技术途径包括填埋、焚烧和循环利用三种。

其中,填埋和焚烧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建筑垃圾处理难题,但其操作成本较高,且环保要求不高,所以,我们应当倡导循环利用技术。

1、填埋处理技术填埋技术是指将建筑垃圾埋在地下,填埋后再进行封闭、覆盖。

这种处理方式虽然较为便利,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比如占用土地资源、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甚至会对下部的水源或者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2、焚烧处理技术焚烧技术通常会把建筑垃圾以燃烧的方式进行处理,可以减少垃圾的体积和质量。

但是,我们必须要清楚,焚烧不仅造成二氧化碳排放,而且也存在较高的操作成本以及环保要求不够的缺陷。

3、循环利用技术循环利用技术能够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可谓是现代公路建设中的最佳选择。

通过循环利用技术,可以将建筑垃圾转化为有用的资源,比如生产混凝土制品或者用于道路堆填。

这种方法也不仅可以解决建筑垃圾处理难题,还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

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技术途径包括:将建筑垃圾破碎、筛选,制成再生骨料;将红砖、水泥砖等破碎后再制成砖块;将混凝土碴制成混凝土砖、板等建材制品;将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混合,制成改良型墙材等。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处理与回收利用方法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处理与回收利用方法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处理与回收利用方法一、背景介绍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处理与回收利用是当前社会发展中一个日益重要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垃圾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建筑垃圾的处理与回收利用不仅关系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资源的有效利用。

因此,寻找有效的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处理与回收利用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二、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来源及组成1.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来源:施工现场建筑垃圾主要由拆除建筑物、土木工程以及装修工程产生。

2.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组成:施工现场建筑垃圾主要包括混凝土、砖瓦、木材、沙土、废铁、废钢筋等材料。

三、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处理方法合理、高效的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处理方法对于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自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处理方法。

1. 垃圾分类施工现场建筑垃圾一般可以分为可回收物、有害物质和其他垃圾。

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施工现场,应建立垃圾分类区域,并设置不同的垃圾分类容器,方便工人进行分类投放。

2. 粉碎处理对建筑垃圾进行粉碎处理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通过使用专用设备,将建筑垃圾破碎成较小的颗粒,减小其体积,方便运输和处理。

此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垃圾填埋的体积,减少资源消耗。

3. 回收利用回收利用是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对可回收物的分拣、清洗和加工,将其再次利用于建筑工程中。

例如,废钢筋可以通过熔炼、冶炼等工艺再次制成钢材,废木材可以用于制作胶合板等。

4. 垃圾填埋当垃圾处理无法实现有效的回收利用时,垃圾填埋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

在指定的地区,将建筑垃圾填埋至合理高度,并加盖遮盖物,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

然而,垃圾填埋也会占用土地资源,并可能导致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因此,在使用垃圾填埋方法时,应尽量减少垃圾量。

四、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处理与回收利用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处理与回收利用的优势在于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

探析建筑废弃物在道路路基施工的应用

探析建筑废弃物在道路路基施工的应用

探析建筑废弃物在道路路基施工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10-08T05:54:23.286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第5月10期作者:吴镇伟[导读] 在城市化建设稳步推进的背景下,建筑废弃物的增多是困扰城市环境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吴镇伟44522419880621****摘要:在城市化建设稳步推进的背景下,建筑废弃物的增多是困扰城市环境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

如何科学、合理对建筑废弃物进行二次利用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本文主要探究了建筑废弃物在道路路基施工的应用,希望能为建筑废弃物的二次循环利用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建筑废弃物;道路路基施工;应用引言:我国交通行业快速发展,对施工材料需求量增加。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绿色化生产,将建筑废弃物制作为再生材料,应用于道路工程中,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根据我国关于建筑废弃物排放量的粗略统计,截止2020年底,建筑废弃物排放量将接近于40亿吨,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沉重负担。

将建筑废弃物作为再生材料应用于道路路基施工中,能够减轻环境负担,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废弃物的分类项目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弃物种类较多,而且这些建筑废弃物的组成复杂,而不同的建筑废弃物与相应的施工材料进行结合,其适用性也存在差别。

因此,为了更好的探究建筑废弃物的适用性和更好的应用建筑废弃物,需要项目工程相关工作人员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划分。

目前,常见的建筑废弃物划分方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建筑废弃物的原有成分;另一方面,建筑废弃物的粒径。

例如,针对废弃钢铁等金属性材料,可以采用回收加工的方式进行再利用;针对木材和橡胶等有机类废弃物,可以用作纸张制造;针对废弃砖块和水泥混凝土等,可以进行再次加工利用。

通过对建筑废弃物的深入研究,将建筑废弃物进行分类后,再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处理利用,其利用率可达90%以上,有效的减少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现象。

城市道路路面工程施工期间的建筑垃圾处理研究

城市道路路面工程施工期间的建筑垃圾处理研究

城市道路路面工程施工期间的建筑垃圾处理研究在城市道路施工期间,建筑垃圾处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进程,建筑活动也随之增加,导致城市道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越来越多。

如何有效处理这些建筑垃圾,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建筑垃圾的类型和特点。

建筑垃圾主要包括混凝土、砖瓦、沥青、石料等。

这些建筑垃圾具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处理起来相对困难。

此外,建筑垃圾还可能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在处理建筑垃圾时,需要采取科学的处理方式。

一种常见的建筑垃圾处理方法是垃圾填埋。

垃圾填埋是目前建筑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之一。

它的优点是处理过程相对简单,可以在短期内处理大量的建筑垃圾。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垃圾填埋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

随着城市扩张和土地供应的减少,这种处理方式越来越受到限制。

其次,垃圾填埋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这是一种含有有害物质的液体,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寻找其他的建筑垃圾处理方式。

一种可行的方法是建筑垃圾的再利用。

建筑垃圾可以经过回收、破碎、筛分等工序,将可再利用的材料进行分类、再加工,使其回收利用。

例如,废砖可以经过加工成再生骨料,再用于生产新的砖块或者混凝土;废木材可以经过处理后用于制作家具或者木质地板;废沥青可以经过再生处理后用于道路养护等。

这种方式可以将建筑垃圾转化为有用的资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同时又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另外,还可以采用焚烧的方式处理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可以通过高温焚烧进行减量化处理。

焚烧可以有效地消除垃圾的体积,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同时,焚烧可以将垃圾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分离,有机物可以经过进一步处理用于发酵制肥,无机物则可以经过适当的处理用于资源化利用。

需要注意的是,焚烧建筑垃圾可能会产生一些尾气和粉尘等污染物,因此在焚烧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排放措施,确保排放的污染物不会对空气和水质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市政道路路基工程中建筑渣土的应用

市政道路路基工程中建筑渣土的应用

市政道路路基工程中建筑渣土的应用【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进程不断深化,在市政工程中将建筑渣土循环利用,有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节约建筑材料。

在本文中,将从市政道路路基中建筑渣土的应用进行探究和反思,阐述建筑渣土对市政路基工程的实际意义,以此增加建筑企业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工程;建筑渣土;实际应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为了实现城市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工程领域中越来越重视建筑材料的可循环利用,一方面借助科技水平进步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另一方面提高建筑渣土的使用率。

建筑渣土的排放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生态环境,将建筑渣土应用于路政路基工程中,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路政工程施工成本,本文就建筑渣土在路基中的应用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讨论。

一、建筑渣土在市政道路路基工程中应用的现状市政行业的发展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不断深化,实现城市化建设的同时,更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市政施工产生的建筑渣土越来越多,产生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有效处理建筑渣土受到各界的广泛的关注,当前对建筑渣土地再利用的措施主要是应用于路基工程中,通过建筑渣土替代路基填充料,从而降低道路施工的成本,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但是当前,将建筑渣土利用于路基工程在实际应用中,还不够成熟,也仅仅是在小部分工程中尝试应有,并且采取的方式也相对简单。

在使用中的稳定性和强度也有待提高,这就需要通过对建筑渣土进行一定改良后使用,使其更符合道路路基的填充使用。

二、建筑渣土的定义顾名思义,建筑渣土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废弃的施工材料,其中包括泥块渣土和非自硬型渣土,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和高硬度的特点。

当前,建筑渣土应用于路政路基工程需要严格的筛选方可进行使用。

三、建筑渣土的特征(一)强度高首先要通过剪切试验,通过不同含水量的样本分别进行浸水和不浸水不同的样本进行剪切试验,试验结果中,其强度满足一定指标。

其次,进行压缩试验,渣土的低压缩性满足路基施工要求。

浅议建筑垃圾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浅议建筑垃圾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浅议建筑垃圾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摘要在道路路基工程中积极有效地使用建筑垃圾,不仅保护环境,而且还可以使建筑垃圾作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促进道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介绍了建筑垃圾的定义,阐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建筑垃圾用于道路工程中的可行性,提出了建筑垃圾在道路工程中应用的对策。

关键词道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垃圾已成为环境污染的重大难题,建筑垃圾的处理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建筑垃圾是一种具有资源化属性的固体废弃物,采用一定的技术和工艺进行处理后,将其加工为再生路用材料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化利用途径。

在道路路基工程中,积极有效地使用建筑垃圾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土方、建筑材料远距离运输的费用困难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 建筑垃圾的定义及分类根据《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

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渣土、碎石块、砖瓦碎块、混凝土块、废砂浆、回收沥青路面材料、泥浆、废旧管材等。

建筑垃圾的组成成分主要有废弃混凝土、砖瓦、渣土和砂浆等,占到全部建筑垃圾产量的90%以上。

建筑垃圾不同于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它本身就为建筑材料,因此具有资源化属性。

其中大部分成分,经过一定的技术工艺处理后,均可再生为性能良好的路用材料[1]。

2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处理基本上仍停留在落后简单的填埋式处理,绝大多数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

由于建筑垃圾的不可降解性,填埋式处理将会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据专家测算,堆放建筑垃圾需要大量地皮,每10万m3的建筑垃圾至少需要6万m2的堆放场地,一般临时建筑垃圾堆放场地高度在3 m左右,堆放场地还需要留有一定的面积用作道路、缓冲区以堆放分拣的其他垃圾等。

工程施工中的建筑垃圾处理与资源回收利用

工程施工中的建筑垃圾处理与资源回收利用

工程施工中的建筑垃圾处理与资源回收利用一、建筑垃圾的现状在城市化进程中,建筑工程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

据统计,全球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达到数十亿吨,中国是世界上建筑垃圾产生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大部分建筑垃圾最终只成为环境污染的源头。

二、建筑垃圾的分类与处理为了有效处理建筑垃圾,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分类。

建筑垃圾通常可以分为混合垃圾、废木料、砖石混凝土、废石料等几个主要类别。

对于不同种类的建筑垃圾,可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对于混合垃圾,一般采取机械分拣的方式进行处理。

通过振动筛、磁选机、重力分离装置等设备的协作,可以将混合垃圾中的可回收物质(如金属、塑料等)进行分离,以进一步实现资源回收利用。

对于废木料,可以进行物理处理,例如切割、破碎等,将其破碎成木屑或颗粒状的木料,可以用于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如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制备。

对于砖石混凝土,则可以采取破碎、筛分等方式进行处理。

破碎后的材料可以作为再生骨料,与新鲜的混凝土一起使用,降低原材料的使用量。

对于废石料,可以进行破碎、研磨等物理处理。

破碎后的石料可以用于修路、填土等工程中,降低了对自然石料的需求。

三、建筑垃圾的资源回收利用建筑垃圾中含有大量可再生利用的资源,包括水泥、玻璃、钢材等。

通过有效的资源回收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原材料的依赖,还能降低环境污染。

水泥是建筑垃圾中的一项重要资源。

通过将废砖石等建筑垃圾破碎、研磨,制备成粉状水泥,可以与新鲜水泥一同使用,以降低对天然石灰石的需求。

玻璃在建筑垃圾中也占有一定比例,通过粉碎并进行熔融处理,可以再生制造玻璃制品。

另外,建筑垃圾中的钢材可以通过磁选等手段进行回收。

将废弃的建筑钢材进行分拣、熔炼处理,可以再生制造新钢材,用于其他工程。

四、建筑垃圾处理的意义建筑垃圾处理不仅仅是为了减少环境污染,还有社会经济意义。

首先,有效处理建筑垃圾可以节约原材料,降低建筑成本。

其次,建筑垃圾处理行业本身也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市政道路路基中建筑渣土的应用分析

市政道路路基中建筑渣土的应用分析

市政道路路基中建筑渣土的应用分析摘要:建筑行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之一,必然要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政策文本,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发展过程中因大量使用工业废渣等导致建筑渣产生量不断增加。

而这些建筑渣土若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将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极大影响,甚至威胁人们生命安全。

因此,应高度重视建筑渣土的回收再利用。

本文将着重分析探讨市政道路路基工程中建筑渣土施作。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工程;建筑渣土;应用引言城镇化建设在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使城市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和资源压力,据行业调研报告预测,我国2021年建筑垃圾产生量将达到46.56亿吨,其中2/3左右为工程渣土。

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的工程渣土未经任何处理就运到郊区或码头进行堆场堆存,填埋或海洋倾倒等粗放式的堆场堆存方式,不仅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环境,而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已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亟待研究解决。

同时,城市道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大量的筑路材料。

土是理想的筑路材料,但工程渣土由于来源广,特性差异大,含水率高,水稳定性差,力学强度低,不能直接作为道路工程中的填料。

1 概述1.1 建筑渣土的含义建筑渣土是指在建筑改造工程中遗留给人们的一种废弃建筑施工材料,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吸水性强,坚硬性等特点。

其分为非自硬性建筑渣土和泥土状渣土两种类型,两者的性能特点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其进行回收利用,应注意考虑不同类型建筑渣土的使用性能能否在工程施工中使用,进而合理应用建筑渣土。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水泥状渣土,由于渣土中含有一定量的水泥,在渣土反后会自动固化。

如果要对水泥状渣土进行回收利用,就需要利用施工工艺对其进行高效处理,如脱水,浓缩,干燥等,使渣土能够满足工程施工需求。

1.2 建筑渣土的危害实际上,建筑渣土的回收利用一方面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是规避建筑渣土的危害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建筑垃圾的处理利用
摘要:在当前诸多城市做大做强的运营创建过程中,新修庞大的市政道路网成为首要问题,而面对众多拟建道路路基原有的的深埋垃圾问题,如何处理和利用成为首要问题,如何做到不改线、不挖除的原位建设,既节约投资,又能很好的保证质量,本案做了试探性的建设和总结,为此类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参考。

同时,在当前城市建设拆迁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如何做到处置和利用并举,本案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关键字:市政道路;路基;建筑垃圾;处理利用;
在道路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拟建道路沿线存在建筑垃圾深埋的问题,有的是近些年城市开发中拆迁弃倒形成,有的则本身就是城市发展中历经几十年堆积形成。

面对堆积如山足有上万方乃至上十万方的储量,全部拉运转走费用惊人,必须结合设计线位及高程对此部分进行平衡利用,但如何利用这些建筑垃圾达到路基稳固可靠,规范范本尚且难寻。

实际施工应用中,就出现建筑垃圾利用处置方法不当,最终导致路面经短期运行即出现裂缝、坑陷等破坏现象,究其原因实际是因为使用建筑垃圾修建路基未达标准要求和存在质量问题所导致,后果严重、损失巨大。

为此,必须针对城市市政道路修建中垃圾利用的实际情况,做出深刻的研究、总结、论证,才能在此方面积累较为科学、合理、成熟的方法,保证道路的施工质量,体现较高效益。

一.实例背景
西安市浐河西岸滨河路位于西安浐灞生态区,为浐河西岸新建滨河路,与浐河河堤整治相结合,属该区域的一条交通干道、景观大道、生态大道,是浐河综合治理项目的核心工程之一。

本施工段道路南起长乐路,北至华清路,道路全长2162.761m,车行道宽22m,单幅双向四车道设计,红线宽度50m。

沿线有上跨桥梁和下穿箱涵各一座。

区域重要性十足重要。

工程含道路、雨污水等部分。

依据设计资料说明,本道路工程范围内地表垃圾土较深,最大厚度为7m,且呈松散状态。

根据施工现场开挖的雨、污水沟槽侧壁观察表明,沿线地表深埋垃圾密布,最大深度8.5m,构成和密实状态不一。

经考察了解,此线位原为左岸河床,河堤内现状地面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后,由城市及周边农村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经多年倾倒形成,构成不一,埋深较大。

据此,本道路沿线的深埋垃圾处理问题成为道路工程施工的一个重点,成为保证路基质量和最终道路设计、施工成败的关键。

二.处理方案
首先选定600m的试验段进行作业,参建各方洽商确定路床下垃圾土换填1.0m,个别鸡窝状垃圾坑换填处理3.0m,换填上部0.4m采用素土填筑的方案。

由于建筑垃圾土无法检测压实度,路基填筑主要执行相关参数进行控制,用以保
证执行此方法的应用效果。

重点参数为:回填土虚铺厚度、碾压机械吨位数、碾压遍数。

1.清表后,依据高程和线位的控制,施行路基的挖填作业。

挖方区较好建筑垃圾土现场倒运至填方区,生活垃圾土予以外运。

填方区保证路床下换填1.0m 的换填深度,填筑碾压执行重点控制参数。

填筑预留路基上部0.4m厚度用符合标准的外购素黄土进行,以利回填、碾压、整平。

2.填筑土料选择
根据开挖区垃圾土状况,生活垃圾应予外运出场。

建筑垃圾及其混合土选择使用,注意含水量和构成配合的控制和调整。

3.施工现场人工配合
对于倒运至填方区的建筑垃圾混合土,机械摊开,推土机推平,人工捡拾清理塑料、破布、钢筋及树根、材草等。

4.个别地段特殊处理
施工中,路基换填开挖1.0m后,遇到复杂地质如软土、生活垃圾杂填土时,加深换填3.0m。

5.回填控制参数
建筑垃圾土回填每层虚铺厚度250~300mm,20T凸轮振动、18T光轮振动压路机碾压6~8遍,不再有明显轮痕为止。

分层碾压填筑至道路基层下40cm 高程位置结束。

预留的40cm分层用素土回填,执行相关规范,保证压实度达到0.95。

6.试验检测
试验段施工过程严格执行设计要求、接受监理检查控制、遵循建设施工规范,工作详实有效,换填处理到位。

试验段路基完工后,委托检测机构进行了现场的弯沉值测试,LS数据实际为168.29~194.13,较设计的248.5(0.01mm)相差较大。

结果表明路基垃圾土的处理存在设计不足,下步施工必须进行调整。

三.变更后方案
结合试验段施工的结论数据,经参建各方洽商,本道路工程除600米试验段之外垃圾路基处理实施换填2.0m的方案。

其中:下层1.6m采用现场垃圾土回填,生活垃圾控制含量为5%,建筑垃圾最大粒径不超12cm;上层40cm分别由20cm 素土和20cm灰土(8%)至路床面;在路床面下-1.2m和-2.0m处分别铺一层双向塑料土工格栅。

在执行路基垃圾处理方案的基础上,由于建筑垃圾土无法检测压实度,制定路基处理填筑继续执行相关参数的控制办法,用以保证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

重点参数为:回填土虚铺厚度、碾压机械吨位数、碾压遍数。

1.清表后,依据高程和线位的控制,施行路基的挖填作业。

挖方区较好建筑垃圾土现场倒运至填方区,生活垃圾土予以外运。

由于换填深度大,开挖量大,必须利用两侧绿化带暂时堆置土方。

挖、填方区均保证路床面以下最少有换填2.0m的处理深度。

考虑雨水工程管道和砂砾基础的高程与路基上、下两层土工格栅铺设高程的相互影响,在路基换填处理开挖或填筑到路床下-2.0m的底面后,在换填底面先开挖雨水沟槽,铺设基础砂砾后,铺设下面层土工格栅,然后用现场土和砂砾(管沟部位)同时填筑至雨水管底高程位置,再用现场土全断面填筑至雨水管顶以上高度。

然后,开挖雨水管道沟槽至管底设计高度,处理整平先前铺设的基础砂砾,然后铺设管底中粗砂垫层,完成管道铺设安装、检查井施工和沟槽回填。

再在其上铺设上面层土工格栅,用现场土和砂砾(管沟部位)同时填筑至管顶上覆盖0.5m,再用现场土全横断面填筑至路床面下-0.4m高度。

最后完成一层0.2m素土和一层0.2m8%灰土的填筑施工至路床面高程。

此施工过程如遇土工格栅与管道高程相同产生冲突,可在上下40cm范围内调整土工格栅铺设高程,但整层土工格栅在路基横向断面不应断开。

2.填筑土料选择
根据开挖区垃圾土状况,大量生活垃圾应予清除外运,建筑垃圾及其混合土选择使用,生活垃圾含量控制在5%之内,建筑垃圾最大粒径不超过12cm,注意含水量和构成配合的控制和调整。

3.施工现场人工配合
对于倒运至填方区的建筑垃圾混合土,机械摊开,推土机推平,人工捡拾清理塑料、破布、钢筋及树根、材草等。

4.个别地段特殊处理
施工中,路基换填开挖2.0m后,遇到复杂地质如软土、生活垃圾杂填土、鸡窝状生活垃圾坑时,加深换填3.0~5.0m。

5.回填控制参数
建筑垃圾土回填每层虚铺厚度250~300mm,20T凸轮振动、18T光轮振动压路机碾压6~8遍,不再有明显轮痕为止。

分层碾压填筑至道路基层下40cm 高程位置结束。

预留的40cm分层用素土和8%灰土回填,执行相关规范,保证压实度达到0.95。

6.土工格栅铺设
路基用土工格栅为双向塑料材质,要求网孔尺寸为40×40mm,纵向抗拉强度≥20KN/m,横向抗拉强度≥30KN/m。

土工格栅铺设应按照各施工段长度分段进行,铺设宽度等同于路基结构宽度。

采用人工铺设、尼龙绳梆扎搭接、钢钉定点定位、机械回填埋置。

铺设过程应避免褶皱、不平现象,避免车辆驶入碾压,避免下层表面碎、块石尖锐突出,避免摊铺土料时车辆在土垫上转弯掉头,填筑土料厚度未达30cm禁上重型压实机械压实。

7.试验检测
施工过程严格执行设计要求、接受监理检查控制、遵循建设施工规范,工作详实有效,换填处理到位,压实和外观效果良好。

经检测机构再次对路基弯沉值进行现场测试,LS实际数据为273.34~313.28,达到设计的248.5(0.01mm)要求,路基质量坚固可靠。

四.运行效果
本道路工程整体竣工后,经过两年的实际通车运行,两种处理方案可靠性和实际效果截然不同。

换填1.0m的600m试验段,路面出现横向未连通的蚯蚓状裂缝,最大缝宽8mm,纵向约每12~15米一道,表明路基强度、整体性不够。

正常施工段1500m,虽经两年运行,往通大小车辆无数,但外观、整体性、平整度等无任何变化,未见一条纵横向裂缝,完全达到正常道路的质量标准,各方评价优良、可靠。

综上所述,建筑垃圾在城市建设的拆迁中如何处置和市政道路路基修建中深埋的建筑垃圾如何处理,已成为城市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普遍的问题,两者具有同一性。

对于建筑垃圾,如何做到不弃运和现场利用,制定科学适用的方式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那么,只有在路基填筑应用建筑垃圾的施工中,执行合理、可靠、简单、易操作的方法,才能起到节约成本和综合利用的良好效果,创造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市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金荣庄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3、《公路施工技术》;文德云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