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物治疗肝细胞癌的最新进展 樊永强
肝细胞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肝细胞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新进展袁青领;黄修燕;郑起【摘要】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较差,手术治疗有较高的复发率,放化疗难以使患者受益.近年已证实分子靶向治疗对一些肿瘤有确切的效果,HCC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由于其靶点准确,不良反应小,在临床试验中取得较好的结果.HCC分子靶向药物分为单克隆抗体类和小分子抑制剂类.现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细胞内信号通路阻断剂等主要分子靶点的机制进行综述,并探讨分子靶向药物的发展前景.【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0(016)006【总页数】4页(P849-852)【关键词】肝细胞癌;分子靶向治疗;分子靶点;索拉菲尼【作者】袁青领;黄修燕;郑起【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上海,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上海,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上海,2002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R730.54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占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第 6位,在恶性肿瘤死因中占第 3位[1]。
HCC患者大多有肝硬化疾病基础,肝功能较差,化疗和放疗使患者受益很少。
HCC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多阶段的发展过程,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人们进一步认识到HCC的发生发展是由一系列分子事件所构成,如信号转导的异常、生长因子受体失调、血管生长因子分泌的异常,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平衡失调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异常分泌等[2]。
分子靶向药物飞速发展为治疗 HCC提供了新的选择,新型分子靶向药物也在临床实践中取得显著疗效。
1 分子靶向治疗的概念与优点1906年,Enrilich首先提出靶向给药的概念,即利用具有一定特异性载体,将药物或其他杀伤肿瘤细胞活性物质选择性送到靶部位,把治疗作用或药物效应尽量限定在特定靶细胞、组织或器官内,而不影响正常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功能,从而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一种方法。
索拉非尼在我国肝细胞癌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索拉非尼在我国肝细胞癌治疗临床研究进展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Sorafenib)是一种多靶点、多激酶抑制剂,多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血管生成的系统性药物,是目前唯一可显著延长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患者生存时间的有效治疗药物。
国外两项大型、随机对照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SHARP 和Oriental 为索拉非尼治疗晚期HCC 提供了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
研究者为证实索拉非尼作为辅助性治疗预防HCC 切除术后高复发转移中安全性及疗效而随即开展了一项全球多中心临床III 期试验STORM 研究,2014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STORM 研究阴性结果的公布令业界哗然,研究结果似乎预示索拉非尼在肝癌治疗中的地位撼动。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索拉非尼在国内上市应用7 年多,国内学者开展的大大小小的索拉非尼治疗HCC 临床探索研究均说明了索拉非尼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现在就来具体回顾下我国临床研究探索的成果。
1. 索拉非尼联合手术切除肝切除依然是目前HCC 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即使是早期HCC,术后5 年的复发率高达70%,导致早期HCC 的根治性切除疗效陷入瓶颈期。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回顾分析了81 例行手术切除中晚期HCC 患者资料,观察组(n = 27)平均在术后19.8(6~58)d 开始服用索拉非尼,平均服用7.33(1.8~18.0)个月,对照组(n = 54) 为同期仅行手术切除治疗,行1:2 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随访期间,总共63 例患者死亡,其中观察组18 例,对照组45 例。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8.6 个月11.9 个月(P = 0.014); 肿瘤复发时间为7.4 个月:5.0 个月(P = 0.2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根据BCLC 分期行亚组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BCLC B 期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2.3 个月:12.5 个月(P = 0.017),两组BCLC C 期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7.6 个月:10.4 个月(P = 0.1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肝细胞癌的药物治疗进展答案-2024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肝细胞癌的药物治疗进展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原发性肝癌中占比最大的疾病是(C)A.肝细胞癌B.肝门胆管癌C.肝母细胞瘤D.血管肉瘤2.全国范围内导致肝细胞癌的首要因素是(B)A.酒精B.HBVC.HCVD.其他3.NCCN指南中,不属于肝癌手术评判标准的是(B)A.肿瘤的大小及位置B.患者的年龄及性别C.转移灶的出现D.Child-Pugh评分4.肝细胞癌药物治疗的发展进程中,第一个化疗药物是(B)A.奥沙利铂B.伊立替康C.氟尿嘧啶D.环磷酰胺5.靶向治疗药物的特点包括(C)A.特异性和杀伤性B.靶向性和免疫原性C.特异性和靶向性D.杀伤性和免疫原性6.肝细胞癌的靶向治疗中,仅用于二线及后线治疗的是(D)A.索拉非尼B.仑伐替尼C.贝伐珠单抗D.瑞戈非尼7.药物经济学评价指标包括(B)A.ORR和OSB.ORR和PFSC.QLAY和ICERD.QLAY和ORR8.下列属于固有免疫细胞的是(D)A.T细胞B.B细胞C.树突状细胞D.NK细胞9.以下有关免疫检查点的表述,正确的是(D)A.肿瘤细胞表达PD-L1配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表面表达PD-1受体B.肿瘤细胞表达PD-L1受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表面表达PD-1配体C.肿瘤细胞表达PD-1配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表面表达PD-L1受体D.肿瘤细胞表达PD-1受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表面表达PD-L1配体10.肝细胞癌药物治疗的趋势为(D)A.化学治疗→靶向治疗→二者联合B.化学治疗→免疫治疗→二者联合C.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化学治疗D.化学治疗→靶向治疗→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
肝癌靶向治疗的新进展与应用

肝癌靶向治疗的新进展与应用肝癌是一种具有高度恶性度的肿瘤疾病,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肝癌的治疗一直以来都不是很有效,但是近年来,肝癌的靶向治疗逐渐受到关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本篇文章将会介绍一些肝癌靶向治疗的新进展和应用,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肝癌靶向治疗的概念肝癌靶向治疗是指通过针对肝癌细胞内某些特定的分子靶点进行干预,从而达到治疗肝癌的目的。
相比于传统化疗,肝癌靶向治疗不但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够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同时还能够降低副作用的发生率。
二、肝癌靶向治疗的新进展随着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肝癌靶向治疗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免疫治疗药物免疫治疗药物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治疗肝癌的方法之一。
和传统的化疗药物不同,免疫治疗药物不会对患者身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免疫治疗药物可以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治疗肝癌,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2.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指将人工制备的基因剪切后再重新组合成可以切入肝癌细胞的细胞中,从而促进肝癌的死亡。
由于基因治疗具有针对性,因此其治疗效果得到广泛的认可。
3.靶向治疗药物靶向治疗药物是一种新型的治疗肝癌的药物,这种药物能够在肝癌细胞内对某些分子进行定向攻击,从而促进肝癌的死亡。
靶向治疗药物具有一定的优势,它不会对患者身体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同时还可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三、肝癌靶向治疗的应用肝癌靶向治疗可以通过药物、手术、放射性核素等多种方式进行应用。
其中,药物类肝癌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可。
1.索拉非尼索拉非尼是一种新型的肝癌靶向治疗药物,已经被应用到临床实践中。
索拉非尼具有很强的抗血管生成和抗肿瘤活性,能够有效地控制肝癌的发展和转移。
2.贝伐珠单抗贝伐珠单抗是一种针对肝癌的免疫治疗药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并且不会对患者身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贝伐珠单抗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的免疫系统来治疗肝癌,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3.阿帕替尼阿帕替尼是一种针对肝癌的靶向治疗药物,能够对肝癌细胞内的某些分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攻击,并且不会对患者身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肝癌的靶向药物治疗新进展

肝癌的靶向药物治疗新进展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和复发性。
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化疗和手术切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肝癌的靶向药物治疗逐渐成为治疗肝癌的新选择。
本文将介绍肝癌靶向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一、肝癌的靶向治疗方法肝癌靶向治疗是根据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进行治疗,通过针对肿瘤细胞内特定分子靶点进行干预,以达到治疗效果。
目前常用的靶向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血管生成疗法、表面受体抑制剂和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剂。
1. 抗血管生成疗法抗血管生成疗法是通过靶向抑制肝癌血管生成,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目的。
其中最常用的药物是“索拉非尼”,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信号通路,阻断血管生成。
2. 表面受体抑制剂表面受体抑制剂主要作用于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通过靶向抑制特定受体的信号转导途径,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效果。
常见的表面受体抑制剂包括“索拉非尼”和“阿法替尼”,它们能够抑制肝癌细胞表面的受体酪氨酸激酶(RTK)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阻止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3. 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剂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剂主要是干扰肝癌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常见的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剂包括“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它们能够靶向抑制肝癌细胞内关键信号通路,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的目的。
二、肝癌靶向药物治疗的新进展肝癌靶向药物治疗在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不断提高了肝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1. 结合多靶点的综合治疗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肝癌的发生和发展通常与多个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有关,单一靶点的治疗效果有限。
因此,结合多个靶点进行综合治疗成为一种新的策略。
通过联合应用不同的靶向药物,可以同时抑制多个信号通路,提高治疗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结合应用索拉非尼和埃克替尼的联合治疗在不同程度的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转移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
肝癌的药物治疗进展及展望

肝癌的药物治疗进展及展望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呈上升趋势。
早期肝癌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导致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
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射频消融和化疗等,但疗效并不理想。
随着科技的进步,肝癌的药物治疗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为患者带来了希望。
一、靶向药物治疗的突破靶向药物是指通过干扰肿瘤细胞内特定的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药物。
在肝癌的治疗中,靶向药物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突破。
其中,多潘立酮是一种口服的多靶点抑制剂,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血管生成,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索拉非尼是另一种常用的靶向药物,它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改善肝癌患者的预后。
二、免疫治疗的新突破免疫治疗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的免疫应答,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在肝癌治疗中取得了重要突破。
例如,抗PD-1抗体能够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的抑制,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增强对肝癌的攻击能力。
临床研究显示,抗PD-1抗体在晚期肝癌患者中表现出了显著的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三、药物联合治疗的前景单一药物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易导致肿瘤产生耐药性。
因此,药物联合治疗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策略。
目前,许多研究正在探索不同药物的联合应用方式。
例如,联合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同时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联合化疗和放疗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可以通过不同机制同时作用于肿瘤细胞,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结起来,肝癌的药物治疗正处于不断进步的阶段。
靶向药物的应用为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免疫治疗的突破为晚期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此外,药物联合治疗的前景也十分广阔。
然而,肝癌的治疗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药物耐药性和副作用等问题。
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继续深入探索肝癌的发病机制,寻找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治疗策略,为肝癌患者提供更好的生存机会。
基因靶向治疗肝癌的新进展

基因靶向治疗肝癌的新进展
修阳阳
【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
【年(卷),期】2016(013)010
【摘要】原发性肝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世界范围内男性第2位、女性第6位的癌症死亡原因,肝癌已严重威胁到人们正常的生活[1]。
目前,肝脏手术切除与肝移植是治疗肝癌比较有效的方法,但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失去最佳手术和肝移植机会,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是当前肝癌治疗研究的热点。
随着科技和医学的进步和发展,
【总页数】3页(P1424-1426)
【作者】修阳阳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重庆40001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原发性肝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新进展 [J], 龚新雷;秦叔逵
2.131I分子靶向治疗肝癌的新进展 [J], 徐国厚
3.肝癌药物治疗新进展分子靶向治疗 [J], 任正刚
4.GLI基因在癌症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研究的最新进展 [J], 胡泽明;汪清志;张建康;钟佳宁;陈斌
5.肝细胞癌基因靶向治疗新进展 [J], 邢荣春;郑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靶向药物治疗肝细胞癌的最新进展

肝癌是我 国常见 的恶性 肿瘤 ,2017版 国家 癌症 中心发表 的资料显示 2013年我 国肝 癌新 发 36.2万人 ,发病率 位居全 国 第 三 ;因 肝 癌 死 亡 的 人 数 达 到 了 31.6万 人 ,位 居 第 二 … 。 肝 细 胞癌 (HCC)起病隐 匿,早 起症状不 明显 ,多数人 就诊 时已失去 手 术 时 机 。随 着 科 学 技 术 的 发 展 ,靶 向 药 物 治 疗 HCC应 运 而 生 。 靶 向药 物 是 针 对 已经 明 确 的致 癌 位 点 来设 计 相 应 的 药 物 , 通过特异性选择并结合致癌 位点产生作用 ,达到抑制或杀死肿 瘤细胞的 目的。近年 来与 HCC治疗 相关 的靶 向药物 频 出捷 报 ,本 文将对 其作用机制及相关临床试验结果作一综述 。 1 表 皮 生 长 因子 受 体 (EGFR)抑 制 药 物 1.1 厄 罗替尼 (Erlotinib) 通 过与 细胞 内 ATP结 合位 点上 的三磷酸腺苷竞争性结合 ,阻断其酪氨酸激酶 的活性 而达 到治 疗 目的 。
关键 词 :癌 ,肝细胞 ;靶向药物 ;药物疗法 ;临床试验 ;综述 中图 分 类 号 :R735.7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1—5256(2018)02—0424—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3 4 2 3 5 6 7
:
,
. 靶 樊 永 强 , 等 向 药 物 治 疗 肝 细 胞 癌 的 最 新 进 展
425
Erlotinib + Bevacizumab 联 Erlotinib 单 出 用 的 效 果 优 于 药 , 但 是 HCC 患 包 括 消 化 道 出 血 在 内 的 不 良 反 应 以 及 不 适 用 于 晚 期 者 []可 HCC 与 的 消 极 结 果 不 能 忽 视 。另 外 从 病 因 分 析 中 以 得 知 HBV 的 HBV 大 感 染 密 切 相 关 , 而 我 国 是 一 个 国 , 因 此 未 来 的 染 情 况 、 患 者 自 身 经 重 点 应 放 在 根 据 临 床 分 级 、 HBV / HCV 感 济 情 况 以 及 分 子 预 后 标 志 物 去 选 择 真 正 的 适 用 人 群 。 1. 2㊀ 西 EGFR 结 过 针 对 与 合 的 酪 妥 昔 单 抗 (Cetuximab)㊀ 通 氨 酸 激 酶 的 抑 制 作 用 , 阻 断 胞 内 信 号 转 导 途 径 , 达 到 杀 死 肿 瘤 的 目 的 。 由 设 计 的 Asnacios 等 Cetuximab + Gemcitabine + Oxaliplatin []以 联 合 治 疗 试 验 客 观 缓 解 率 (objective response HCC 的 Ⅱ期 ORR) ORR 可 > 25% 。遗 rate, 为 主 要 观 察 终 点 , 并 期 望 以 憾 的 9例 PR, CR 例 0, ORR 只 20% 。中 是 只 有 数 则 为 其 有 位 无 进 progress free survive, PFS )与 OS 分 4. 7 个 中 位 别 为 展 生 存 期 ( 8. 3 个 1年 40% 。另 16% 的 月 与 月 , 生 存 率 为 外 有 患 者 出 现 了 Cetuximab 相 3级 关 的 以 上 不 良 反 应 , 主 要 为 皮 肤 过 敏 。由 与 [ ]进 Hanna 等 Cetuximab + Oxaliplatin + Capecitabine 联 行 的 合 HCC 的 II 期 29 例 AFP 升 治 疗 试 验 共 招 募 受 试 人 员 , 其 中 伴 14 例 3 例 高 患 者 (AFP > 200 ng / ml 为 标 准 ) 。试 验 结 束 后 PR, 17 例 SD( 24 例 共 患 者 完 成 试 验 ) , 其 疾 病 控 制 率 (disease control rate,DCR)达 83% 。此 AFP 升 HCC 患 到 了 外 , 伴 高 的 8例 AFP 水 50% 。中 者 在 试 验 结 束 后 有 平 较 前 降 低 超 过 位 OS 与 TTP 分 4. 4 个 4. 5 个 1 年 中 位 别 为 月 与 月 , 生 存 率 为 27% , 14% 的 Cetuximab 相 3级 有 患 者 发 生 了 与 关 的 以 上 不 良 Cetux 反 应 , 主 要 为 过 敏 。上 述 试 验 虽 然 从 不 同 组 合 论 证 了 HCC 的 imab 与 铂 类 以 及 嘧 啶 类 抗 代 谢 药 物 联 合 治 疗 可 行 性 , OS 以 TTP 上 Cetuximab + 铂 +嘧 但 是 从 及 来 看 , 类 啶 类 抗 代 谢 药 物 联 合 应 用 相 较 于 铂 类 啶 类 抗 代 谢 药 物 并 未 表 现 出 较 +嘧 Cetuximab 可 能 带 来 与 之 相 关 的 不 良 反 应 。上 大 差 异 , 且 加 用 述 试 验 其 DCR 虽 Cetuximab 与 然 较 高 , 但 并 未 阐 述 或 者 论 证 高 DCR 之 间 是 否 相 关 。从 现 阶 段 看 , 在 铂 类 与 抗 代 谢 药 物 中 追 Cetuximab 并 加 非 必 要 。 2㊀ 血 管 内 皮 生 长 因 子 受 体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 VEGFR)拮 抗 药 2. 1㊀ 阿 西 替 尼 (Axitinib )㊀ 为 一 种 多 激 酶 抑 制 剂 , 可 作 用 于 VEGFR( 1 3型 ) 、 血 小 板 衍 生 生 长 因 子 受 体 (platelet - derived 及 可 阻 断 growth factor receptor, PDGFR) c - Kit, VEGF 介 β以 导 的 内 皮 细 胞 增 殖 , 达 到 控 制 肿 瘤 生 长 的 作 用 。 [] 为 药 物 治 疗 试 验 一 项 关 于 Axitinib 作 2线 HCC 的 Ⅱ期 以 主 要 观 察 终 点 , 结 果 显 示 ( 持 治 OS 为 Axitinib 组 Axitinib + 支 疗 ) 与 对 照 组 ( 仅 给 予 支 持 治 疗 )相 比 , 其 中 位 别 为 OS 分 12. 7 个 月 与 月 , 无 统 计 学 差 异 。但 是 在 亚 组 分 析 中 则 发 现 当 9. 7 个 排 除 前 期 进 行 过 制 剂 治 疗 以 及 患 VEGF 抑 AFP ≥400 μg / ml 的 者 后 , 与 对 照 组 的 中 位 分 别 变 成 了 月 与 Axitinib 组 OS 则 12. 3 个 月 , 出 现 了 统 计 学 意 义 ( 。从 该 试 验 可 以 得 知 9. 2 个 P = 0. 013 ) Axitinib 对 HCC 患 于 进 展 期 者 具 有 潜 在 有 效 性 , 另 外 在 相 应 的 AFP 水 OS 的 亚 组 分 析 中 表 现 出 了 先 期 治 疗 以 及 平 对 于 影 响 , 为 今 后 的 试 验 以 及 临 床 治 疗 的 适 用 对 象 提 供 了 依 据 。 Ⅲ期
, ; ; ; ; ㊀ ㊀ 肝 2017 版 complete response, CR )或 PR ) 癌 是 我 国 常 见 的 恶 性 肿 瘤 , 国 家 癌 症 中 心 发 表 解 部 分 缓 解 (partial response, 。 ( 2013 年 36. 2 万 的 资 料 显 示 我 国 肝 癌 新 发 人 , 发 病 率 位 居 全 国 EGFR 的 Erlotinib 的 此 外 在 该 试 验 中 发 现 表 达 对 于 疗 效 并 无 []。肝 31. 6 万 第 三 ; 因 肝 癌 死 亡 的 人 数 达 到 了 人 , 位 居 第 二 细 影 EGFR 高 响 , 水 平 者 与 低 水 平 者 间 的 生 存 曲 线 并 无 统 计 学 意 HCC) 胞 癌 ( 起 病 隐 匿 , 早 起 症 状 不 明 显 , 多 数 人 就 诊 时 已 失 去 义 P = 0. 66 ) Erlotinib 对 HCC 治 。该 试 验 初 步 证 明 了 于 疗 的 ( HCC 应 运 而 潜 手 术 时 机 。随 着 科 学 技 术 的 发 展 , 靶 向 药 物 治 疗 在 效 果 并 为 以 后 的 试 验 提 供 了 设 计 基 础 。 生 。靶 向 药 物 是 针 对 已 经 明 确 的 致 癌 位 点 来 设 计 相 应 的 药 物 , 2012 年 Erlotinib + 贝 的 一 项 伐 单 抗 (Bevacizumab)联 合 治 []欲 通 过 特 异 性 选 择 并 结 合 致 癌 位 点 产 生 作 用 , 达 到 抑 制 或 杀 死 肿 疗 HCC 的 16 周 试 验 评 估 两 者 联 用 的 安 全 性 , 并 以 内 Ⅱ期 HCC 治 瘤 细 胞 的 目 的 。近 年 来 与 疗 相 关 的 靶 向 药 物 频 出 捷 保 持 疾 病 无 进 展 的 受 试 者 所 占 比 例 为 主 要 观 察 终 点 。16 周 后 报 , 本 文 将 对 其 作 用 机 制 及 相 关 临 床 试 验 结 果 作 一 综 述 。 患 者 达 到 观 察 终 点 , 其 中 ( , 疾 病 稳 定 64% 的 PR 14 例 24% ) 1㊀ 表 皮 生 长 因 子 受 体 (EGFR)抑 制 药 物 stable disease, SD)33 例 56% ) OS 为 13. 7 个 ( ( , 中 位 月 。Hsu []进 1. 1㊀ 厄 ATP 结 过 与 细 胞 内 合 位 点 上 等 罗 替 尼 (Erlotinib)㊀ 通 行 的 试 验 仍 以 内 疾 Erlotinib + Bevacizumab 的 16 周 Ⅰ期 的 三 磷 酸 腺 苷 竞 争 性 结 合 , 阻 断 其 酪 氨 酸 激 酶 的 活 性 而 达 到 治 病 无 进 展 所 占 比 例 为 主 要 观 察 终 点 , 16 周 18 名 后 有 患 者 疗 目 的 。 ( 达 到 观 察 终 点 , 其 中 ( , ( 。 35 3% ) PR 3 例 6% ) SD 24 例 47% ) []主 Erlotinib 对 HCC 一 项 试 验 要 用 于 评 估 于 中 晚 期 Ⅱ期 其 达 到 观 察 终 点 的 人 群 所 占 比 例 以 及 占 比 例 均 低 于 PR 所 []的 患 者 的 有 效 性 , 以 内 保 持 疾 病 无 进 展 的 受 试 者 所 占 比 例 Kaseb 等 16 周 试 验 , 这 可 能 与 受 试 者 有 关 。该 试 验 招 募 的 Ⅱ期 为 主 要 观 察 终 点 。试 验 结 束 后 有 患 者 通 过 观 察 主 要 观 受 43% 的 试 人 员 主 要 为 亚 洲 人 群 且 有 患 者 存 在 染 。 82% 的 HBV 感 察 终 点 , 超 过 了 预 期 目 标 , 中 位 进 展 时 间 (time to pro Erlotinib + Bevacizumab 联 30% 的 合 治 疗 有 效 性 已 经 在 上 述 试 HCC 的 []与 []的 为 , 中 位 生 存 期 (overall survival, gression, TTP) 23 周 OS )为 43 验 以 及 早 期 的 试 验 得 到 了 体 现 。 Thomas 等 Philip 等 周 。遗 憾 的 是 在 试 验 剂 量 下 并 未 有 人 达 到 完 全 缓 但 150 mg / d 的 是 两 药 联 合 后 有 部 分 患 者 出 现 了 消 化 道 大 出 血 , 这 可 能 与 身 的 药 物 毒 性 以 及 肝 硬 化 后 期 食 管 胃 底 静 脉 曲 Bevacizumab 自 doi: 10. 3969 / j. issn. 1001 - 5256. 2018. 02. 046 HCC 张 的 并 发 症 有 关 。此 外 两 者 联 用 并 不 适 合 于 所 有 患 者 , 收 稿 日 期 : 修 回 日 期 : 2017 - 08 - 21 ; 2017 - 09 - 11 。 [ ] 1992 - ), 作 者 简 介 : 樊 永 强 ( 男 , 主 要 从 事 肝 胆 外 科 的 临 床 研 究 。 在 Thomas 等 的 CR、 PR 或 SD 的 试 验 中 并 无 患 者 达 到 是 标 通 信 作 者 : 董 胜 利 , 电 子 信 箱 : 944189464@ qq. com。 准 , 其 中 位 远 小 于 上 述 其 他 试 验 。从 上 述 试 验 可 以 看 TTP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