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食管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2024年食道癌鳞癌靶向药物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食道癌鳞癌靶向药物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食道癌鳞癌靶向药物市场发展现状引言食道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其中鳞癌是其主要类型之一。

近年来,靶向药物作为食道癌鳞癌的新型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旨在探讨食道癌鳞癌靶向药物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潜在的机遇和挑战。

食道癌鳞癌的治疗现状传统的食道癌鳞癌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方法。

然而,这些传统治疗方法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手术切除对于晚期食道癌鳞癌患者的有效性较低,放疗和化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等。

因此,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

靶向药物的发展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药物研发技术的不断进步,食道癌鳞癌靶向药物的研究逐渐展开。

靶向药物通过作用于特定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从而为食道癌鳞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目前,已有多种食道癌鳞癌靶向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一些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例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等针对特定信号通路的药物,已经在一些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效果。

市场发展现状食道癌鳞癌靶向药物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试验的积极推进,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物进入市场并获得监管机构的批准。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预计未来几年食道癌鳞癌靶向药物市场将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市场发展的机遇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创新: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药物研发技术的不断突破,新的靶向药物不断涌现,为食道癌鳞癌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2.不断增长的患者群体:食道癌鳞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患者的治疗需求也在增加,这为靶向药物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然而,靶向药物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1.高昂的研发成本:靶向药物的研发需要大量的投入,并且失败的概率较高。

这使得药企在研发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风险。

2.临床试验限制:由于食道癌鳞癌的临床试验样本数量较少,临床试验的数据可靠性有限。

这使得靶向药物的疗效评估存在一定的困难。

放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食管癌的研究进展

放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食管癌的研究进展

◊综述◊放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食管癌的研究进展殷英,杨林(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安徽合肥230022)摘要:在我国,食道癌是癌症死亡的第四大最常见的原因,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手术是食管癌治疗的重要方式,但对于不可 手术的进展期食管癌患者,放化疗是其标准的治疗方式。

然而目前的治疗方式预后仍然欠佳。

因此,有必要开发更有效的新 药融人该综合治疗模式中。

靶向药物联合放疗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已被证实能使患者获益。

本综述集中阐述了在食管癌治 疗中靶向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同时指出靶向药物与放射治疗相结合显示了良好的耐受性及令人满意的近期疗效,值得更 深人的临床试验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食管肿瘤;化放疗;分子靶向治疗doi :10. 3969/j.issn.1009 - 6469. 2016.07.001Research progress of radiotlierapy combined targeted drugin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cancerYINYing’YANGLin{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 yFirst AAiUci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al University ,Hefei, A nhui230022,China)Abstract:I n China,esophageal cancer i s the fourth most common cause of cancer death,which has a serious threat to human health. Surgery is the c ornerstone in treatment for esophageal cancer,and chemoradiotherapy is the standard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ho are unsuitable for surgery-However,prognosis for these patients remains poor.Thus,there is a necessity to integrate more effective novel drugs into the multimodal treatment.A benefit of targeted therapy has been shown in head and neck cancer in combination with radiotherapy.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safety of esophageal cancer,and points out that targeted drug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displays a good tolerance -term effect.Further clinical trial of targeted drug plus radiation for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Key words :Esophageal Neoplasms;Chemoradiotherapy;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食管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高发 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

晚期食管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PPT课件

晚期食管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PPT课件

2. VEGF/ VEGFR2靶向治疗
1
雷莫芦单抗(Ramucirumab) Ⅲ期:REGARD试验
RAINBOW试验
2 VEGF-A单抗
贝伐单抗(Bevacizumab) Ⅲ期:AVAGAST试验
AVATAR试验
3
4
阿帕替尼(Apatinib) Ⅲ期:Li et al
阿普西柏(Aflibercept) Ⅱ期:Enzinger et al
1. HER2分子机制
HER2是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R)家族成员,具有酪氨 酸激酶活性。 HER2阳性定义:
蛋白水平(过表达):细胞表面HER2表达大量增多。 基因水平(扩增):HER2编码基因于核内拷贝增加。 作用:促癌细胞增值、黏附、分化、迁移等。 HER2过表达:约占食管胃癌的15–20%。
1. HER2靶向治疗
1
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最早用于治疗HER2 过表达的进展期乳腺癌患者。 食管胃癌的Ⅲ期临床试验:ToGA试验
2
拉帕替尼(Lapatinib),双靶点:HER2+HER1。 食管胃癌的Ⅲ期临床试验:TRIO-013/LOGiC试验
TyTAN试验
1.1 曲妥珠单抗
四、分子靶向治疗
定义:针对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分子,作用于促进肿瘤生长、存活的特异性细胞受体、信号传导等通道, 新生血管形成和细胞周期的调节,实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促进凋亡的抗肿瘤作用。 特点:特异性强,毒副作用小。
与放化疗协同作用。 可能对化疗及放射治疗失败的病人有效。 具有细胞调节和稳定性作用。 不同靶点的新药合用可产生抗癌协同作用。
三、晚期食管癌的药物治疗
• 晚期不可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占有重要的地位。 • 化疗仍是药物治疗的支柱。常用方案:5-氟尿嘧啶(5-FU)+顺铂(DDP)。 • 紫杉醇(PTX)、伊立替康(CPT-11)、多西他赛(DOX)、卡培他滨(xeloda) 等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同期联合放疗也得到一定的认可。 缺乏有效的治疗策略。 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新型组合治疗。

分子靶点药物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分子靶点药物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分子靶点药物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进展何向明综述,李苏宜审校(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苏南京210009)摘要:药物治疗是食管癌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但传统意义上的化疗药物因缺乏靶标的选择性,不仅治疗效果欠佳,而且常常产生较为严重的毒副反应,极大地限制了临床的应用。

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分子靶点药物的出现为食管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由于其拥有不易耐药、不受肿瘤周围细胞限制、靶点明确、特异性强、对转移瘤也有较好的效果等特点,正成为研究热点。

该文主要综述分子靶点药物在食管癌临床治疗上的新进展。

关键词:食管肿瘤;分子靶向治疗;EGFR ;药物疗法中图分类号:R7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242(2009)04-0299-05Progress in Molecular Targeted Drug in the Treatment for Esophageal CancerHE Xiang -ming,LI Su -yi药物治疗是食管癌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不断寻求新的有效药物、提高疗效、降低毒性是食管癌治疗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对肿瘤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利用新分子靶点药物治疗食管癌也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相关临床研究文献已经出现。

但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萌芽时期,研究主要集中在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factor receptor ,EGFR )这个靶点上[1],涉及食管腺癌的研究文献相对较食管鳞癌多。

以下主要以五类靶点药物进行综述。

1EGFR 抑制剂大约有40%~70%食管癌过表达EGFR ,与患者生存呈负相关,已有的结果初步显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具有一定的临床功效。

1.1抗EGFR 单抗(anti -EGFR monoclonal antibodies)Safran 等[2]在一项西妥昔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的Ⅱ期临床研究中治疗60例患者,其中食管癌57例,胃癌3例;腺癌48例,鳞癌12例。

食管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食管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食管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食管癌是种异质性疾病。

病理类型分为鳞癌和腺癌两种类型食管癌存在巨大的病因学和遗传学差异。

世界范围内,食管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食管鳞癌发病率下降。

因此,食管腺癌和食管鳞癌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

伴随着分子靶向药物的发展,食管癌分子病理学研究迫在眉睫。

1表面生长因子受体家族表面生长因子受体家族主要由(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ErbB1),Her2/Neu (ErbB2),ErbB3 and ErbB4组成[1]。

通过结合配体,表面生长因子受体聚合,激活酪胺酸激酶,导致下游细胞信号级联反应。

EGFRs 的激活最终导致细胞过度增殖和转化。

EGFR单克隆抗体和酪胺酸激酶抑制剂已经用于人类实体肿瘤的治疗,由此,人类肿瘤的治疗进入个体化时代。

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研究发现西妥昔单抗能增强化疗疗效[2]。

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对吉非替尼治疗非常敏感。

研究发现食管癌存在EGFR过表达,过表达率为18~90%[3]。

EGFR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分期和预后密切相关[4]。

西妥昔单抗识别EGFR细胞外结构域,相关研究表明西妥昔单抗可以用于食管癌的辅助治疗。

西妥昔单抗单药化疗用于食管癌疗效甚微,但是与细胞毒化疗药物联合应用,西妥昔单抗可以大幅度增加细胞毒药物的化疗疗效。

许多研究评价了西妥昔单抗应用于食管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De Vita等[5]报道了一项奥沙利铂和西妥昔单抗联合应用的Ⅱ期临床研究。

FOLFOX4方案与西妥昔单抗联合应用术前新辅助化疗,再应用西妥昔单抗与放疗结合,食管癌完全切除率为27%。

西妥昔单抗再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应用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2抗血管生成途径抗血管生成途径在许多实体肿瘤被证实是有效的。

贝伐单抗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抗体,已经应用于许多肿瘤的治疗.在结直肠癌,联合应用贝伐单抗和化疗引起更好的完全反应率,延长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和总体生存时间[6]。

食管癌的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食管癌的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食管癌的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马兹芬;许维恒;金煜翔;薛磊
【期刊名称】《药学实践与服务》
【年(卷),期】2024(42)6
【摘要】食管癌是一种在全球发病率和致死率都极高的恶性肿瘤,其致病因素复杂、多样,早期无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在初诊时已是中晚期,预后差。

常规手术切除结合放化疗的治疗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疾病的治疗需求,亟需寻找新的治疗策略。


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是近些年兴起的新型治疗方法,打破了食管癌的治疗瓶颈,已
经成为食管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研究就目前食管癌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主要靶点及其相关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精准医学在食管癌领域的应
用提供借鉴。

【总页数】7页(P231-237)
【作者】马兹芬;许维恒;金煜翔;薛磊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海军军医大学药学系军特药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其联合疗法在宫颈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肝细胞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及术后辅助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3.肝细胞癌的
临床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研究进展4.放射治疗与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联合治疗头颈部鳞癌的研究进展5.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介入治疗联合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管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食管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成。E G F R受到 配体 表皮生长 因子 ( E G F ) 作用 后 ,
进 行胞 外域 的二 聚 化 , 进 而 通 过 跨 膜 区促 进胞 内域 的二 聚化 , 趋动 胞 内域 的激 酶 活 性 增 强 并 进行 自磷
对E G F 受体的 I g G 1 单克隆抗体 , 但有关它用于食管 癌的临床试验未能取得更好 的效果 。R T O G 0 4 3 6是 项评估 非手术食 管癌患 者接受紫 杉 醇 、 顺 铂 联合 放
山东 医药 2 0 1 6年 第 5 6卷第 4 5期
食 管 癌 分 子 靶 向治 疗 研 究 进 展
时 , 济南 2 5 0 0 3 1 )
摘要: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 , 目前虽采取多种手 段综合治疗 , 但 治疗 效果欠 佳。近年来 分子靶 向药物治 疗食管癌 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受 到关 注 , 为食管癌 患者提供了新 的治疗手段 , 如针对 表皮生 长因子受体 、 人类 表皮生
1 5 0 R重新获得放射敏感性 , 其机制是抑制 E G F R磷 酸化 , 阻断 其下 游信 号传 导通 路 丝氨 酸/ 苏氨酸 激 酶
( A K T ) 、 细胞 外 调 节 蛋 白激 酶 ( E R K) 激活 , 另 外 还
差 。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食管癌的基础及临床 研 究越 来越 受 到关 注 , 为 食 管 癌 患 者 提 供 了新 的 治 疗手段 , 笔者就 目 前食管癌靶 向治疗 的分子基础及 其 临床转 化研 究进 展综 述如 下 。
与 淋 巴结 转 移情 况呈 正相 关 。针 对这一 靶 点 的药 物
铂和卡培他滨作为一线疗法的疗效 , 但该试验显示标 准化疗 中添加西 妥昔单抗未 能使患者 受益 J 。

晚期食管鳞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与未来方向

晚期食管鳞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与未来方向

晚期食管鳞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与未来方向通讯作者沧州市人民医院【摘要】食管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六大常见原因,其中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约占所有食管癌的80%,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前列。

目前 ESCC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但随着对肿瘤生物学行为认识的深入,以及对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因素的深入研究,ESCC治疗已取得了显著进步。

本综述介绍了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它们有助于减少食管癌的生长,改善患者的生存。

此外,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结合免疫治疗的策略可能会随着临床试验的结果在未来对食管癌的多模式治疗产生帮助,从而进一步控制疾病进展。

【关键词】食管鳞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免疫治疗;食道癌是全球第七大常见癌症,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六大原因[1],食管癌最常见的两种组织学亚型是鳞癌(SCC),约占所有食管癌病例的 80%,以及腺癌(AC)。

当食管癌患者出现吞咽困难等症状时,通常提示疾病已进展到局部晚期或已发生转移。

尽管针对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手段包括了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和放化疗在内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但预后仍然很差[2]。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成为晚期或转移性食管癌患者治疗的选择。

本文回顾了近期食管癌免疫治疗的关键证据,这些证据可能有助于临床医生为食管癌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检查点,如抑制性受体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于活化的淋巴细胞表面,其配体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2(PD-L2)表达于肿瘤细胞表面。

这些免疫检查点维持着T细胞活化、免疫耐受和免疫介导的组织损伤之间的平衡[3]。

PD-L1的过度表达与肿瘤进展有关,因为癌细胞利用PD-1/PD-L1和PD-1/PD-L2途径创造免疫抑制环境。

此外,癌细胞介导的T细胞表面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的上调增加了免疫抑制性T细胞的募集,并作为一种共抑制途径来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VEGF/ VEGFR2分子机制
• VEGF: VEGFA、 VEGFB 、VEGFC、 VEGFD、 PIGF(胎盘生长因子)、 orf viral VEGF同系物。 • VEGFR:VEGFR1、VEGFR2、VEGFR3。 其中VEGFR2是血管新生和有丝分裂过程主要的 VEGF信号转导受体。 作用:血管新生。
4
阿普西柏(Aflibercept) Ⅱ期:Enzinger et al
Aflibercept
2.1 雷莫芦单抗
• REGARD试验二线治疗:雷莫芦单抗 vs 安慰剂。
• RAINBOW试验二线化疗方案:紫杉醇 vs 基础上+雷莫芦单抗。
雷莫芦单抗的两个二线研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赵俊杰
2019.1.14
内容
01/
03/
背景
02/
04/
诊疗流程及治疗原则
晚期食管癌的药物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
一、背景
常见
全球发病率第9位。 我国是人口大国, 是食管癌的高发国家, 国内发病率第5位。
恶性
全球死亡率第6位。 国内死亡率第4位,
隐匿
早期食管癌症状不明显。 大多数食管癌患者在确 诊时已为局部晚期或存
1. HER2靶向治疗
1
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最早用于治疗HER2 过表达的进展期乳腺癌患者。 食管胃癌的Ⅲ期临床试验:ToGA试验
2
拉帕替尼(Lapatinib),双靶点:HER2+HER1。 食管胃癌的Ⅲ期临床试验:TRIO-013/LOGiC试验
TyTAN试验
1.1 曲妥珠单抗
在EXPAND实验中,后续对EGFR过表达(可能提示基因扩增)患者数据分析,西妥昔单抗生存获益。
启示:筛选EGFR过表达患者为Ⅲ期试验招募对象。(ongingⅢ期二线化疗:伊立替康 vs 基础上+尼妥珠单抗 )
4. MET分子机制
识别HGF MET促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和迁移。
食管胃癌中:MET过表达 23.7–70%,
III期onging(RAINFALL):食管胃腺癌一线治疗方案:卡培他滨+顺铂 vs 基础上+雷莫芦单抗。
2.2 贝伐单抗
中国 • AVAGAST试验一线化疗方案:顺铂+5氟尿嘧啶 vs 基础上+贝伐单抗
亚组分析: 较高的VEGF-A表达水平与OS改善趋势相关。
启示:在未来贝伐单抗及类似药物的研究中可纳入该类患者。 中国AVATAR试验一线化疗方案:顺铂+卡培他滨 vs 基础上+贝伐单抗,预后未进一步改善。
(一)食管癌细胞分子机制研究
• 分子亚型强调了食管癌患者间异质性,至少37%食管胃癌有酪氨酸激酶受体(rexinceptor tyrosine
kinases,RTK)的遗传改变,包括HER2、VEGF、EGFR、MET、FGFR2、PI3K-AKT-mTOR等。
提供了更具体的分子靶向治疗可能性。
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
主要恶性肿瘤。
在远处转移。
一、背景
鳞癌:吸烟和重度饮酒. 腺癌:胃食管反流和巴雷特食管.
太行山脉高发区:亚硝胺、某些真菌及其毒素.


欧 美
4
二、诊疗流程及治疗原则
• 早期:手术根治
• 中晚期:手术为主的综合诊疗
• 晚期不可手术: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三、晚期食管癌的药物治疗
• 晚期不可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占有重要的地位。
GRANITE-1试验 二~三线治疗:依维莫司( mTOR抑制剂)VS 安慰剂(患者无筛选)。
Ⅲ期试验紫杉醇联合依维莫司onging(NCT01248403)
6. 潜在靶点
• 转录因子SOX2在食管鳞状上皮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的增殖和存活起关键作用,SOX2过表达可驱动小鼠食 管鳞状细胞癌发生的完整过程。在人类食管鳞癌中,约15%呈SOX2扩增,约70%呈SOX2过表达。 • ΔNp63α食管上皮基底细胞核内与SOX2相关的核蛋白,具有抗细胞调亡作用。在食管鳞癌细胞中,通过 沉默ΔNp63α可下调 Akt/mTOR信号通路,进而抑制细胞增殖及集落形成。 设计小干扰RNA(siRNA)靶向抑制SOX2或ΔNp63α,仍存在技术困难。 进一步研究何种机制引起了SOX2或ΔNp63α过表达,通过表观遗传学靶向调节SOX2或ΔNp63α表达。
特定TME如何影响肿瘤细胞对治疗的反应。
食管癌各亚型中TME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是未来TME靶向治疗的关键。
谢谢观看
T H A N K Y O U
• ToGA试验一线化疗方案:顺铂+5-氟尿嘧啶 vs 基础上+曲妥珠单抗。
结论:在化疗基础上联合曲妥珠单抗能显著提高HER2阳性晚期食管胃癌中位生存期,耐受性好。
被FDA和EDA批准为HER2阳性胃食管癌的一线治疗药物。
1.2 拉帕替尼
• TRIO-013/LOGiC试验一线化疗方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 vs 基础上+拉帕提尼。 疗效:拉帕提尼<曲妥珠单抗,可能原因:拉帕提尼缺乏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性反应(ADCC)。 亚组分析发现:拉帕替尼组的亚洲(人种)患者和 年轻(年龄)患者OS显著延长。 启示:进一步研究特定人种、年龄的潜在适应病例;联合ADCC药物是否可增强疗效。
2 mTOR抑制剂
依维莫司 (Everolimus) Ⅲ期:GRANITE-1试验 Ⅲ期onging:NCT01248403
3
BEZ235,BKM120
4
AZD5363 Ⅱ期onging:NCT02451956 NCT02449655
5. 其他新型分子靶向治疗
Ⅱ期 SHINE试验二线治疗方案:紫杉醇 vs 基础上+AZD4547(FGFR2 TKI);呈恶化趋势。
• 化疗仍是药物治疗的支柱。常用方案:5-氟尿嘧啶(5-FU)+顺铂(DDP)。
• 紫杉醇(PTX)、伊立替康(CPT-11)、多西他赛(DOX)、卡培他滨(xeloda) 等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同期联合放疗也得到一定的认可。 缺乏有效的治疗策略。 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新型组合治疗。
四、分子靶向治疗
启示:严格筛选出MET扩增的小部分患者。
5. 其他新型恶性表型分子机制
• FGFR2是RTK家族成员,调节细胞血管生成和增值,其过表达与肿瘤患者的不良预后相
关。约4–10%食管胃癌FGFR2扩增。
• PI3K-AKT-mTOR是跨膜受体蛋白(HER2, EGFR, VEGFr, FGFR)下游的信号通路,可
MET扩增4–10%。
酪氨酸激酶催化结构域
4. MET靶向治疗
1
HGF单抗
Rilotumumab(AMG102)
Ⅲ期:RILOMET-1试验
2
c-MET单抗
Onartuzumab • Ⅲ期:MetGastric试验
4. MET靶向治疗
• 结果:MET靶向治疗食管胃癌的Ⅲ期试验均为阴性。
• 一线治疗联合rilotumumab组预后更差,提前终止试验。
1. HER2分子机制
HER2是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R)家族成员,具有酪氨 酸激酶活性。 HER2阳性定义:
蛋白水平(过表达):细胞表面HER2表达大量增多。
基因水平(扩增):HER2编码基因于核内拷贝增加。
作用:促癌细胞增值、黏附、分化、迁移等。
HER2过表达:约占食管胃癌的15–20%。
食管胃癌:VEGF过表达约58%,VEGF-A 扩增约7%。
2. VEGF/ VEGFR2靶向治疗
1
雷莫芦单抗(Ramucirumab)
Ⅲ期:REGARD试验 RAINBOW试验
2 VEGF-A单抗
贝伐单抗(Bevacizumab)
Ⅲ期:AVAGAST试验 AVATAR试验
3
阿帕替尼(Apatinib) Ⅲ期:Li et al
(二)食管癌细胞分子机制研究的展望
肿瘤为中心的模型转变为有机模型。 不仅需要考虑肿瘤本身,还需要考虑肿瘤微环境(TME)。 TME具有促进和抑制癌症的能力,然而食管癌治疗中的潜在用途尚未 得到很好研究。 针对微环境的疗法,在有机层面,复杂很多,如: TME如何影响或适应食管癌各亚型。
1.2 拉帕替尼
• 亚洲TyTAN试验二线化疗方案:紫杉醇 vs 基础上+拉帕提尼。 结果:只有 IHC 3+ HER2过表达的患者有靶向治疗的意义。 启示: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要加强筛选。
1.3 HER2单抗-药物共轭物
• 曲妥珠单抗-美坦辛(T-DM1)是一种以HER-2为靶点的
抗体-药物共轭物(ADC)。
帕尼单抗(Panitumumab)
Ⅲ期:REAL-3试验
2
吉非替尼(Gefitinib) Ⅲ期:COG试验
3. EGFR靶向治疗
• 结果:EGFR靶向治疗食管胃癌的Ⅲ期试验均为阴性,其中一线治疗方案联合帕尼单抗的预后更差。 • 潜在原因:三项临床试验所招募的患者均未经过生物标志物筛选。 在COG试验中,后续对EGFR扩增患者(约5%)数据分析,吉非替尼组预后有所获益。
2.4 阿普西柏
• Ⅱ期 Enzinger et al 试验 结果:阿柏西普未能在FOLFOX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疗效。
3. EGFR分子机制
EGFR是可激发细胞内信号级联反应,基因激活, 并促进细胞周期。
食管胃癌:约35%EGFR过表达,<5%EGFR扩增。
3. EGFR靶向治疗
1
西妥昔单抗(Cetuximab),可通过ADCC杀伤癌细胞。 Ⅲ期:EXPAND试验
2.3 阿帕替尼
中国
• Li et al 试验三线治疗:阿帕替尼 vs 安慰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