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内科学第一章 总论(2015年最新)

合集下载

兽医内科学

兽医内科学

兽医内科学第一章消化器官疾病1 口炎是口腔黏膜的炎症的总称,包括舌炎、鄂炎和齿龈炎。

其主要表现泡沫性流涎,采食、咀嚼障碍,口腔黏膜潮红、增温、肿胀和疼痛。

治疗原则为消除病因,加强饲养管理,净化口腔,收敛与消炎和对症治疗。

反复洗涤口腔:1%食盐水或3%硼酸溶液;口腔恶臭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

口腔黏膜溃烂或溃疡时,口腔洗涤后溃烂面涂10%磺胺甘油乳剂或碘甘油。

2 唾液腺炎是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炎的总称,包括腮腺炎、颌下腺炎和舌下腺炎。

其共同症状是流涎,头颈伸展(两侧性)或歪斜(一侧性),采食、咀嚼困难以至吞咽障碍;腺体局部红、热、肿、痛等体征。

治疗原则为消除炎症和对症治疗。

用50%酒精温敷;碘软膏或鱼石脂软膏涂布;切开脓肿用3%过氧化氢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

3 咽炎是咽粘膜、软腭、扁桃体(淋巴滤泡)及其深层组织炎症的总称。

病畜头颈伸展,吞咽困难,流涎,呕吐或干呕(猪、犬、猫),流出混有食糜、唾液和炎性产物的污秽鼻液。

沿第一颈椎横突下缘向内或下颌间隙后侧舌根部向上做咽部触诊,病畜表现疼痛不安并发弱痛性咳嗽。

治疗原则为抑菌消炎,严禁胃管投药。

处臵方法包括:咽喉部先冷敷后温敷,或涂擦樟脑酒精溶液,涂布鱼石脂软膏或醋调复方醋酸铅散;2%-3%食盐水或碳酸氢钠溶液喷雾或蒸汽吸入。

10%水杨酸钠溶液静脉注射,配合磺胺——抗生素疗法。

4 食道阻塞是由于吞咽过于粗大和/或咽下机能紊乱所致的一种食道疾病。

按其部位,分为咽部、颈部和胸部食道阻塞。

临床上以突然发病,采食中止,惊恐不安,口腔和鼻腔大量流涎,反刍兽腹围迅速膨胀为特征。

治疗原则为润滑管腔,缓解痉挛,清除堵塞物。

首先用镇痛解痉药(水合氯醛),并以1%-2%普鲁卡因溶液混以适量食醋油或植物油入食管。

5 前胃迟缓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肌肉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缓慢,微生物区系失调,产生大量发酵和腐败的物质的一种疾病。

临诊上以食欲减退、反刍障碍、前胃蠕动机能减弱或停止为特征。

兽医内科学绪论

兽医内科学绪论
兽医内科学
几个问题
1.为什么要学基础兽医学?(解剖学、生理生化、药理、病理 等) 2.你知道动物的结构,也能描述某种疾病的病理特征,也知道 某种药的用途,那你怎样对兽医院来的一只又吐有拉的小狗如 何进行诊断治疗?
3.学动物医学(兽医学)三年了,你能独立给动物治病吗?独 立开处方吗? 4.现在有人出钱让你去开宠物医院,有赚钱的机会了,你行吗?
运用系统的理论和先进有效的诊疗技术,研究 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转 归、诊断和防治(制)的临床学科。
研究的主要内容
1.病因 2.疾病机理 3.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和组织病理学变化 4.疾病的防治
主要包括
消化器官疾病、 呼吸器官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 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
泌尿器官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皮肤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
遗传性疾病、
营养代谢疾病、
中毒病
兽医内科学在兽医学中的地位 将 已 逐步 1. 传染 病和寄生虫病 的 逐步得 以控制 ,动物普 通病
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临床兽医学重要性日益突出。
2. 伴侣动物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临床兽医学的专业人才。
3.环境医学的兴起: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氟中毒、镉中毒等环境污 染)日益突出,对兽医临床医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2.动物营养代谢病、动物的遗传性疾病、动物 性食品安全及中毒病,已逐渐形成独立的研究 领域
3.分子生物学手段广泛应用
兽医学
兽医内科学
理论和实践水平都 在迅速提高
如何学好兽医内科学?
勤学习,勤思 考,勤总结,
努力创新
充分利用现代网 络资源,拓宽猎
取知识的渠道
专业课与专业 基础课融汇贯 通,举一反三

兽医内科学 第一章 绪论

兽医内科学 第一章  绪论

五、研究方向
动物群发性疾病
遗 免 消化 呼吸
营养 代谢

中 毒 病
环境 性疾

动物 源食 品安

传 疫 器官 器官 性 性 疾病 疾病
疾疾
病病
内科学的重点
六、特点
发病 率最

禽猪 除外
与其他学科联系广
解剖 生理 药理 毒理 病理 诊断
营养 饲养
中兽 医
兽医 ?治疗动物疾病
系统 实践 性强 性强
• 11、《家畜内科学的发展趋向及其研究方向》 刘应义 • 12、《必需微量元素的营养、生理及临床意义》孔祥瑞主编 安徽科技出
版社 1982 • 13、《家畜微量元素代谢障碍的预防》 王英明等 农业出版社 1988 • 14、《动物矿物质营养代谢与中毒性疾病》 王中元等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5 • 15、《畜禽钙磷营养和代谢性疾病》 王洪章等主编 农业出版社 1988 • 16、《畜禽微量元素过多与缺乏症》 樊璞等 农业出版社 1989 • 17、《动物维生素缺乏病》 王英民主编 农业出版社 1987 • 18、《养禽及禽病防治研究进展》 王红宁等编著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第一章 绪 论
一、概念
二、内容


三、任务
四、地位

五、研究方向 六、特点

七、教学环节及方法

八、学习方法 九、教学安排
十、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概念 各种动物
内部器官 非感染性疾病
Domestic animal medicine Veterinary medicine animal medicine animal internal medicine

兽医内科学2

兽医内科学2
兽医内科学
第一章 概 论

LOGO
兽医内科学的定义: 兽医内科学是一门研究动物非传染性疾病 的科学。 其主要任务是系统地研究和阐述每个内科 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 变化、病程和预后、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的学 科。

兽医内科学研究的内容: 1. 疾病发生的原因 2.疾病发生的机理 3.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和组织学病理变 化 4.疾病的防治

诊断:根据病畜头颈伸展、流涎、吞咽障碍、 咳嗽以及咽喉部视诊特征可判断。
鉴别诊断:咽内异物、肿瘤、腺疫、炭疽、猪 肺疫相区别。





治疗: 加强护理: 严重时不要饲喂,可采食流质性食物或人工饲养, 补液增加营养。 抗菌消炎: 抗菌素配合皮质激素效果更好。 局部封闭: 0.5%奴夫卡因青霉素。 蒸汽吸入: 0.1%来苏尔、0.1%樟脑水等。 慢性咽喉炎: 治疗困难可取蛋白疗法,自家血肌注3-5天一次, 3次一疗程。鸡蛋清5毫升皮下注射3-5天一次,3次一 疗程。注意过敏问题。




兽医内科学所研究的疾病: 消化器官疾病 呼吸器官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 泌尿器官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 皮肤病 营养代谢疾病 中毒病 遗传性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




兽医内科学在兽医学中的地位 随着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逐步控制,动物普通 病将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临床兽医地 位逐步提高。 宠物市场的快速扩大,促使人们重新认识临床 兽医。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严重影响着 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营养代谢病和中毒病逐步成为内科学的重点。

4.鉴别诊断:应与口蹄疫、传染性水疱性口炎等 相区别。

《兽医内科学》教学大纲

《兽医内科学》教学大纲

兽医内科学》教学大纲、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兽医内科学是研究动物非传染性内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防治的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常见、多发、群发病,以研究疾病的发生机理、临床症状和防治方法为重点。

本课程包括病因学 ( Ptiology),发病机制 (Pathogenesy),临床症状( Clinical Symptoms),病理变化( Pathological Change),诊断( Diagnosis),预后( Prognosis),治疗( Therapy)和预防( Prevention)等七个授课环节。

本课程是动物医学类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动物非传染性疾病的一门学科。

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兽医药理学、动物病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免疫学、兽医临床诊断学以及畜牧专业的饲养学、营养分析等学科的知识。

开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提供兽医内科学的基本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常见内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临床病例和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的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对疾病的分析而学会撰写临床病例报告,为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能正确诊断、治疗和预防动物内科疾病,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要求1. 理解常见内科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病理变化及临床症状。

2. 掌握常见内科疾病的治疗药物的用途、作用机理、配伍禁忌等。

3. 了解常见毒物如农药、有毒植物、霉菌毒素等对动物机体的影响。

4. 熟练使用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各种检查方法,并可依据检查的结果分析病情,对疾病建立正确的诊断,提出合理的治疗和预防办法。

5. 熟练掌握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防治原则和具体的防治措施,熟练掌握有机磷农药、骨软症等中毒和代谢性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原则,掌握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疾病的基本特征。

6. 掌握实验室常规检查的主要生化检验方法。

兽医内科学

兽医内科学

第一单元口腔、唾液腺、咽和食管疾病一、口炎:口腔粘膜炎症的总称,包括舌炎、腭炎和齿龈炎等。

以卡他性炎为主。

病因:非传染性:机械、物理、化学及缺VB2、VB3、VC、Zn等营养。

传染性(略)。

症状:共症:口腔黏膜红肿热痛,慎食、嚼,流涎带沫;经久会消瘦。

有的还见水/脓疱、溃疡、坏死等病变,传染性尚有其他特异症状。

注意对病因进行鉴诊。

治疗:除因,强管。

1%盐水/3%硼酸洗口腔,一日数次;0.1%灰锰氧除口臭;1%明矾/鞣酸除涎多;溃烂面洗后涂碘甘油等;发热行抗菌疗。

中药用青黛散。

二、齿龈炎:各畜均发,但猫,尤老猫常发。

病因:原发性:齿石;异物外伤;诱因:饲料变化→齿功↓,圈养→抗病↓。

继发性:慢性肾炎、肾功不全和白血病;感染、中毒、消耗病;缺VB、年老体弱等。

症状:类似口炎。

病变以齿周为重,并扩至周围。

重症厌食、恶化,或呈脱水状。

诊断:以特征病变分清病因。

注意齿龈出血与血液病和中毒鉴诊及微生物检查。

治疗:在镇静或全麻下洗口、去齿石(超声);治疗齿槽骨膜炎和龋齿及松牙,重感时拔牙;洗创及去除溃疡坏死部,再涂复方碘酊/牙用碘甘油/PVP-I(谨防碘中毒),局部抗菌。

全身疗:选用甲硝唑、阿莫西林、强力霉素等;补复合VB、补液及营养液;同治原发病。

三、唾液腺炎:马、牛、猪多发。

病因:机损腺管;口/咽炎、马腺疫/传胸、穗状葡萄霉菌毒素中毒、流腮继发。

症状:腺体红肿热痛,慎食、嚼、吞,伸头或歪脖。

腮腺:患部炎变,化脓时触见波动和捻发音,叩见鼓音,口有恶臭。

颌下腺:局部炎变,触压腺管流脓,或见鹅卵大舌下囊肿或发展为蜂窝织炎。

舌下腺:局部炎变,后致脓、溃。

治疗:局部消炎:用50%酒精温敷,涂布碘软膏/鱼石脂软膏;脓肿切开后用双氧水/灰锰氧液冲洗;合用抗生素。

治疗原发病。

四、咽炎:指咽黏膜、软腭、扁桃体及其深层炎的总称。

分类:①急/慢性;②卡他/蜂窝织/格鲁布性等。

马、猪、犬多发。

病因:原发性:机械、物理、化学性;应激可致病菌内感。

兽医内科

兽医内科

《兽医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兽医内科学英文名称: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63适用对象: 畜牧兽医大纲执笔人:徐继岳大纲审定人:杜振华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兽医内科学是研究动物器官、系统疾病的临床科学。

它是兽医学科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兽医内科学是运用系统的理论和先进有效的诊疗技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转归、诊断和防治(制)的临床学科。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营养代谢病、中毒病等。

本课程涉及药理学、生理学、临床诊断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要以这些课程为先修课程。

英文简介: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 is a Clinical Science which investigate to some animal organic or systemic diseases, and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veterinary disciplines. 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 use some systemic theories and advanced effective diagnosis techniques to explore the etiology, etiopathogenesis, clinical symptoms, pathological changes, turnover,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cure. The course contains mainly the diseases of digestive system, the diseases of respiratory system, the diseases of urinary system, the diseases of cardiovascular, the diseases of endocrine system, the diseases of nervous system, nutritional or metabolic disease and nosotoxicosis.This course involves some knowledge of pharmacology, physiology and so on, so the students must learn these curses firstly.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兽医专业的专业课。

兽医内科学(完整版)

兽医内科学(完整版)
1.病因:过食是肥胖的主要原因,药物治疗、活动减少、内分泌障碍及遗传倾向也可引起。大多数体重增加是因为能量摄入增加,即采食增加而活动减少。某些内分泌障碍,如垂体功能减退、性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动物妊娠期间的体重增加是常见的生理现象,必要时需进行直肠检查及超声诊断。
体重增加导致的肥胖是临床常见的问题,无论是小动物还是大动物,都会由于肥胖而继发一系列的临床综合征,在反刍动物则易发生在怀孕晚期和泌乳期间的生产性和代谢性疾病经过中。
症状诊断学是研究如何根据以动物表现的主要临床表现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症状的表现是病畜就诊的原因,又是兽医诊断疾病的线索、依据和向导。兽医专业学生踏入临床医学,也就是从学习症状学开始,症状学可以说是把学生由对疾病无知导向对疾病有知的敲门砖。
临床表现的症状多种多样,许多不同疾病可以表现相同的症状,即异病同症,同一症状又可以由不同的原因所引起,即同症异病,因此,在疾病诊断过程中,首先要从疾病的症状发生原因入手,掌握发生同一症状的各种原因,提出相似可能的疾病,再分析患病动物的病因类型,最后确立疾病诊断。
兽医内科学
兽医内科学概论
兽医内科学(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是一门研究动物非传染性内部器官疾病的一门综合性兽医临床学科,是运用系统的理论及相应的治疗手段,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规律,临床症状、转归、诊断和防治等理论并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宠物饲养数量不断增加,犬猫等宠物疾病的诊疗又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新领域,成为本学科研究的另一个新内容。
但在某些病理状态下,机体由于散热超过产热则发生体温低下。
体温增高主要由于体热的产生、热的吸收增加或散热障碍,由于某些药物或代谢性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也可导致体温改变,剧烈的运动可使体温ermoregulation Abnormabilit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温调节异常(Thermoregulation abnormity)
1.病因
(1)外源性致热源或抗原进入机体通过激发内源性致 热源的释放引起发热反应;
(2)淋巴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产生发热反应; (3)肿瘤细胞也可产生和分泌内源性致热源。 包括 1)感染性因素:病毒、细菌、寄生虫、支原体等。 2)非感染性因素:过敏、无菌坏死产物的吸收、内
体温调节异常(Thermoregulation abnormity)
(一)概述
1.体温正常 2.体温增高 3.体温降低
体温调节异常(Thermoregulation abnormity)
(二)体温低下(Hypothermia) 1.病因
(1)产热减少 (2)散热增加 (3)体温调节障碍 (4)营养性衰竭症
2.症状:测定直肠温度是关键。
早期:饮欲增加,动物寻找阴凉处或躺在水中。 高达41℃:呼吸困难,浅而不规则,脉搏急速 而弱,由安静转为迟钝,并伴有衰竭、痉挛、 昏迷。 高达41.5℃~42℃时,大多数动物会发生死亡。
体温调节异常(Thermoregulation abnormity)
3.治疗 (1)物理降温:如冷水浴、酒精擦、直肠灌注
冷水等; (2)药物降温:静脉输注等渗盐水和5%葡萄
糖溶液,使用镇静剂减少动物活动等。
体温调节异常(Thermoregulation abnormity)
(四)发热 发热是体温过高的一种特殊类型,真正
的发热是体温调节临界点的改变。与体温过 高的区别在于,发热时体温不仅仅是到一个 新的体温临界点,而且还出现热候。
四. 发展趋势 1.重视群发性内科疾病的研究 2.提高小动物内科疾病的诊疗技术 3.加强动物园动物和野生动物内科疾病的研究 4.重视家畜遗传病和肿瘤的研究 5.提高兽医内科疾病的诊疗技术 6.拯救和应用针灸技术 7.贯彻防重于治的原则 8.某些研究领域,发展成为相应的独立学科
五.先后出版的主要学术著作
出现原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在诊断中 的价值的学问。
综合征(Syndrome):某些症状常因特有的关系而
联系在一起,并同时或在同一病程中先后出现,这 种症状的组合称为综合征候群或综合征。
二.常见临床症状的病理和诊断
体重的变化(Changes in Body Weight)
(一)体重减少 1.病因 (1)营养因素 (2)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过度丧失 (3)消化吸收障碍 (4)能量需求增加或过度消耗
ndex.jsp ▪ /wwwfp/jvim/JVIM
.htm
第三节 常见临床症状的病理和诊断
一.相关概念
症状(symptom):动物患病时,由于组织、器官
发生形态改变和功能障碍而呈现出的异常临床表现。 通常又称体征(sign)。
症状学(symptomatology):是研究症状的识别、
(二)体重增加 1.病因 (1)过食 (2)药物治疗(激素类药物)引起内分泌失衡 (3)活动减少 (4)内分泌障碍 (5)遗传因素
体重的变化(Changes in Body Weight)
2.症状和诊断
与腹水、水肿、肌肉肥大、内脏巨大、内分泌障碍等进 行鉴别诊断。 A. 腹水或外周水肿:低蛋白血症、心脏疾病(充血性心 力衰竭)、传染性或炎性腹部疾病(犬传染性腹膜炎、 脓性腹膜炎、胰腺炎)、肝病(肝硬化、门脉栓塞); B. 肌肉增多见于活动量大和能量的增加等; C. 内分泌障碍:如胰腺瘤、肢端肥大症等。 诊断同体重减少
《家畜内科学》
段得贤主编(1983)
《家畜内科学丛书》 王洪章、祝玉琦等(1988) 《家畜中毒学》 王洪章、段得贤主编(1985) 《动物普通病学》 李毓义、杨谊林主编(1994) 《兽医内科学》 倪有煌、李毓义主编(1996) 《动物营养代谢病》 熊云龙、王哲主编(1995)
《动物营养代谢病和中毒病学》王宗元主编(1997)
分泌障碍、肿瘤等。
体温调节异常(Thermoregulation abnormity)
2.症状
突然发生,持续性发热,食欲不振或厌食, 精神沉郁,淋巴细胞总数明显增加。
3.诊断
临床检查时要注意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 消化系统,结合热型的变化和血液学分析做 出诊断。
体温调节异常(Thermoregulation abnormity)
2.临床症状及检查 除测量体温外,应观察动物的整体表现,
分析病因,进行全面的血液学分析、生化和凝 血参数的测定等。 3.治疗
轻度,不需强制性增加体温,但中度或重 度体温低下则需要提高体温。
体温调节异常(Thermoregulation abnormity)
(三)体温过高(Hyperthermia) 由于产热增加或吸热过多,而散热障碍引起的,如
中暑(heat stroke)。
1.病因
(1)高温环 (2)其他因素 神经性高热如下丘脑损伤,动物脱水
导致蒸发散热困难、过度的肌肉活动、炎症等可产生 体温升高。
体温调节异常(Thermoregulation abnormity)
《家畜内科学》 (第三版) 王建华主编(2001)
《兽医内科学》
郭定宗(2005)
《兽医内科学》 (第四版) 王建华主编(2010)
六. 相关网站
▪ / ▪ / ▪ /mvm/i
LOGO
二.研究任务
坚持科学的认识论,立足于临床实践, 防治常见病、研究疑难病、探索新发病。
三.研究方法
研究层面深入到细胞、分子、基因水平 上,利用现代高科技电子技术手段及其先进 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更深层次上阐明疾病 的发病机制、弄清临床病理学特点,解释症 状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明确疾病的发生发展 规律。
体重的变化(Changes in Body Weight)
2.临床症状 (1)厌食 (2)营养不良 (3)胃肠道症状
体重的变化(Changes in Body Weight)
3.诊断
(1)病史调查 (2)临床检查 (3)饲料分析 (4)实验室检查 (5)特殊诊断:X线、超声检查等。
体重的变化(Changes in Body Weigh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