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1阶段测试题
医院统计学测试题库含答案

医院统计学测试题库含答案1、下列属于非概率抽样调查方式的是()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E、滚雪球抽样答案:E2、标化后的总死亡率A、仅仅作为比较的基础,它反映了一种相对水平B、它反映了实际水平C、它不随标准选择的变化而变化D、它反映了事物实际发生的强度E、以上都不对答案:A3、下列变量的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A、白细胞计数B、住院天数C、门诊就诊人数D、患者病情分级E、各临床科室的患者数答案:D4、计算乙肝疫苗接种后血清抗体检查的阳转率,分母是()A、乙肝易感人数B、乙肝患病人数C、乙肝疫苗接种抗体阳转人数D、乙肝疫苗接种人数E、乙肝治愈人数答案:D5、下列关于率的标准误的叙述,错误的是A、样本率的标准差称为率的标准误B、率的标准误反映率的抽样误差大小C、率的标准误越小,用样本率估计总体率的可靠性越大D、率的标准误越小,用样本率估计总体率的可靠性越小E、适当增加样本含量可减少率的标准误6、从婴儿死亡率与新生儿死亡率的关系中A、可看出一个国家的卫生水平B、不可看出一个国家的卫生水平C、只能看到婴儿死亡原因的不同D、可以看出新生儿与婴儿死亡率的差别E、以上均不对答案:A7、以下关于非概率抽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需要考虑等概率原则B、依赖研究人员的经验和专业知识C、可以取代概率抽样D、简便易行,节约资源E、结果的稳定性容易受主观性影响答案:C8、下列关于调查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A、明确调查目的是调查研究最核心的问题B、采用抽样调查还是普查是由该地区的经济水平决定的C、调查设计出现缺陷时,都可以通过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弥补D、一旦制定了调查研究计划,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不能改变E、调查的质量控制主要在调查问卷设计阶段答案:A9、检测一组病人的血型(A、B、O、AB)是属于A、离散型定量变量B、连续型定量变量C、分类变量D、有序变量E、等级变量答案:C10、红细胞数是A、观察单位B、数值变量C、名义变量D、等级变量E、研究个体11、出院情况的填写只有哪一项是客观的()A、治愈B、好转C、未愈D、死亡E、其他答案:D12、财务科报表反映()A、当月医院应得的业务收入B、当月出院病人费用C、当月门诊病人费用D、当月结算病人费用E、当月病人欠费答案:A13、疾病统计的研究对象视调查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规定范围,比如门诊疾病的统计对象应是A、门诊患者B、门诊诊断为患病者C、住院+门诊患者D、以上都对E、以上都不对答案:B14、在病案统计系统数据库中病床使用率是最常用的指标。
统计学第123阶段练习题阶段考试答案

练习题一考试科目:《统计学》第1章至第5章(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运用样本数据的统计量来推断总体的特征、变量的关系属于:B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C科学统计D经验统计2.根据无锡市1000个家庭的调查数据,推断无锡市居民家庭订阅《江南晚报》的比例属于: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C科学统计D经验统计B3.根据样本调查数据,制作统计数据分布直方图属于: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C科学统计D经验统计4.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使用信用卡。
这里的“月收入”是:A 分类变量B 顺序变量C 数值型变量D 离散变量5.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A 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B 我国所有工业企业C 我国工业企业总数D 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6.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消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这里的参数是: CA 1000个消费者B 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C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D 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7.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6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属于: C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截面数据D时间序列数据8.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需要研究公司雇员的饮食习惯,改善公司餐厅的现状。
他注意到,雇员要么从家里带饭,要么在公司餐厅就餐,要么在外面的餐馆就餐。
他收集数据的方法属于: DA访问调查B邮寄调查C个别深度访问D观察调查9.下面哪一项属于连续性变量CA学生的籍贯B保险公司雇员数C奶牛24小时的产奶量D某杂货店一天销售的牛奶件数(箱)10.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11.调查时限是指( B)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C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D调查资料的报送时间12.统计整理阶段最关键的问题是( B)A对调查资料的审核B统计分组C统计汇总D编制统计表13.调查项目( A )A是依附于调查单位的基本标志B与填报单位是一致的C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D是依附于调查对象的基本指标14.为了反映商品价格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在统计中应采用(C)A划分经济类型的分组B说明现象结构的分组C分析现象间依存关系的分组D上述都不正确15. 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描述结构性问题(B)A条形图B饼图C对比条形图D直方图16.下面的哪一个图形适合比较研究两个或多个总体或结构性问题(A)A环形图B饼图C直方图D折线图17.将全部变量值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并将这一区间的变量值作为一组,这样的分组方法称为( B)A单变量值分组B组距分组C等距分组D连续分组18.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描述大批量数据分布的图形( C)A条形图B茎叶图C直方图D饼图19.由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和两个四分位数5个特征值绘制而成的,反映原始数据分布的图形,称为( D)A环形图B茎叶图C直方图D箱线图20.有10家公司的月销售额数据(万元)分别为72,63,54,54,29,26,25,23,23,20。
中职统计基础知识第一章测试题

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⒈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①方法论的社会科学②方法论的自然科学;③实质性的科学④既是方法论又是实质性的科学。
⒉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①该企业的全部职工②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③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④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⒊总体与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是指()①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发展,各个总体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数也是在变动的②随着人们对客观认识的不同,对总体与总体单位的认识也是有着差异的③随着统计研究目的与任务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相互转化④客观上存在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⒋下列总体中,属于无限总体的是()①全国的人口总数②水塘中所养的鱼;③城市年流动人口数④工业中连续大量生产的产品产量。
⒌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①学生性别②学生年龄③学生专业④学生住址⒍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①工人性别②工人年龄③工人体重④工人工资⒎下列属于数量指标的有()①劳动生产率②废品量③单位产品成本④资金利润率⒏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有()①平均工资②工资总额③销售总量④上交利润额⒐某工人月工资150元,则“工资”是()①数量标志②品质标志③质量指标④数量指标⒑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之一是()①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③指标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④指标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⒒某单位有5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额加起来除以500,则这是()①对500个标志求平均数②对500个变量求平均数③对50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④对500个指标求平均数⒓变异是指()①标志的具体表现不同②标志和指标各不相同③总体的指标各不相同④总体单位的标志各不相同⒔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①大中型企业个数②大中型企业的职工人数③大中型企业的利润额④大中型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⒕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关系是()①统计设计是基础②统计分析是基础③统计调查是基础④统计整理是基础⒖一个统计总体()①只能有一个标志②只能有一个指标③可以有多个标志④可以有多个指标二、多项选择题⒈对某地区工业生产进行调查,得到如下资料,其中,统计指标有( ) ①某企业亏损20万元②全地区产值3亿元③某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④全地区职工6万人⑤全地区拥有各种设备6万台。
统计学测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1.总体与总体单位之间的关系是( B )A.在同一研究目的下,两者可以相互变换B.在不同研究目的下,两者可以相互变换C.两者都可以随时变换D.总体可变换成总体单位,而总体单位不能变换成总体2. 下列标志哪一个是品质标志( C )A. 产品成本B. 企业增加值C. 企业经济类型D. 企业职工人数3. 构成统计总体的总体单位( D )A. 只能有一个指标B. 只能有一个标志C. 可以有多个指标D. 可以有多个标志4.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有5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A.520B.510C.500D.5405. 社会经济现象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总体单位之间必须存在( B )A. 差异性B. 同质性C. 社会性D. 综合性6. 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A.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 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C. 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D. 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7.对某市占成交额比重大的7个大型集市贸易市场的成交额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的组织方式是( C )A.普查 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8.某一学生的统计学成绩为85分,则85分是( D )A. 品质标志B. 数量标志C. 数量指标D. 标志值9.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C )A. 职工人数B. 设备台数C. 学生体重D. 工业企业数10. 某企业1994年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提高8%,实际提高6%,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B )A.75%B.98.15%C.133.33%D.101.89%11. 假设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 B )累计法 B.水平法 C.简单平均法 D.加权平均法12.“平均每个人占有钢产量”这个指标是( D )A.总量指标 B.平均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13. 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要分别计算其( A )来比较A.标准差系数 B.平均差C.极差 D.均方差14.产品单位成本、产品合格率、劳动生产率、利润总额这四个指标中有几个属于质量指标?( C )A. 一个B. 两个C. 三个D. 四个15.在校学生数和毕业生人数这两个指标( A )A. 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B. 均为时期指标C. 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D. 均为时点指标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D )A、调查单位B、标志值C、品质标志D、总体单位2、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B ) 。
2020年秋冬智慧树知道网课《卫生统计学》课后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测试1【判断题】(5分)总体分为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A.对B.错2【判断题】(5分)统计分析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A.对B.错3【多选题】(5分)指出下列资料的类型中属于计量资料的是()A.20例患者的血型构成B.20例患者的粪便潜血试验-、+、++C.20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 109/L)分别为9.8,11.6,12.3…D.20名学生的考试分数20名学生的考试分数20名学生的考试分数4【单选题】(5分)指出下列资料的类型中属于计数资料的()A.20名学生的考试分数B.20例患者的粪便潜血试验-、+、++C.20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109/L)分别为9.8,11.6,12.3…D.20例患者的血型构成5【单选题】(5分)指出下列资料的类型中属于等级资料的是()。
A.20例患者的粪便潜血试验-、+、++B.20名学生的考试分数C.20例患者的血型构成D.20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109/L)分别为9.8,11.6,12.3…6【判断题】(5分)统计中所说的样本是指从总体中抽出的典型部分。
A.错B.对7【判断题】(5分)变异是指同质基础上,各观察单位之间的差异。
A.错B.对8【判断题】(5分)样本量选择的原则是越多越好。
A.错B.对9【判断题】(5分)小概率事件一般是指发生概率≤0.05或者0.01的随机事件。
A.错B.对。
大学统计学测试题

1.判断数据类型,三者的层次关系。
①分类数据(=、≠):只能分类。
EG.性别(男为0,女为1)、水果种类。
②顺序数据(>、<):可进行类别排序,但是类别间尺度不定。
顺序数据虽然有类别,但是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EG.文化程度(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获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身高(160—170、170—180、180—190)。
③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计算两个测度之间的差值。
类别排序是根据一定的尺度来进行的。
EG.身高(168、170、178、189)、年龄、收入。
①—③是从低层次数据(包含的信息量少)到高层次数据(包含的信息量多)。
定类数据与定序数据是品质数据(定性数据),定距数据是数量数据(定量数据)。
定类数据包含了定序数据,定序数据包含了定距数据。
所以定距数据涵盖的信息量最多。
2.总体分布、样本分布、抽样(样本统计量)分布总体:是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
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总体单位。
有限总体(抽样中每次抽取后不放回)、无限总体(抽取后放回)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构成样本元素的数目叫样本量(样本中有几个元素)。
3.参数、统计量参数: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EG.总体平均数、总体标准差、总体比例。
统计量: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EG.样本平均数、样本标准差。
4.变量、变量值、指标指标: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
(指标值是由变量值综合计算得到的。
)变量:总体单位普遍具有的属性和特征。
(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离散型变量EG.自然数,可以一一列举;连续型变量EG.实数,不能一一列举』)变量值:变量的具体取值就是变量值。
5.各特点、辨别应使用的抽样方式概率抽样(随机抽样):1) 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N的样本框中随机、一个个地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每个单位的入样概率是相等的。
(简单直观,计算估计量误差方便;N较大时,构建抽样框不易且抽取过程繁琐,实施调查有困难。
统计学原理考试题

统计学原理考试题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不是统计学的基本概念?A. 总体。
B. 样本。
C. 参数。
D. 统计量。
2. 在统计学中,描述总体特征的数字指标称为什么?A. 参数。
B. 样本。
C. 统计量。
D. 方差。
3.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数据集中心位置的统计量?A. 均值。
B. 中位数。
C. 众数。
D. 标准差。
4. 如果一个数据集的标准差很大,表示什么?A. 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大。
B. 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小。
C. 数据集的中心位置偏移。
D. 数据集的分布形状不规则。
5. 在统计学中,概率分布的形状是由哪个参数控制的?A. 均值。
B. 标准差。
C. 方差。
D. 自由度。
二、填空题。
1. 样本容量为100,样本均值为30,总体标准差为5,样本标准误差为?答,0.5。
2. 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为35,下四分位数为30,上四分位数为40,该组数据的四分位差为?答,10。
3. 某随机变量X的期望为20,方差为16,标准差为?答,4。
4. 在正态分布曲线上,距离均值两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占比约为?答,95.44%。
5. 在t分布中,自由度为10时,t分布的峰度为?答,3。
三、简答题。
1. 请解释参数和统计量的区别。
答,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数字指标,如总体均值、总体标准差等;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数字指标,如样本均值、样本标准差等。
参数是对总体进行推断的依据,而统计量是对样本进行推断的依据。
2. 请解释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
答,正态分布曲线是一个钟形曲线,以均值为中心对称,曲线两侧尾部逐渐下降。
正态分布曲线的均值、中位数、众数重合,曲线的标准差决定了曲线的宽窄。
在正态分布曲线上,距离均值一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占比约为68%,距离均值两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占比约为95.44%,距离均值三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占比约为99.73%。
3. 请解释t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区别。
答,t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区别在于t分布是以样本容量为自由度的分布,而正态分布是以总体为基础的分布。
统计学测试题(附答案)

统计学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在双侧检验中,原假设与备择假设应选为()。
A、H0:M ≠M0,H1:M = M0B、H0:M= M0 ,H1:M<M0C、H0:M= M0 ,H1:M ≠M0D、H0:M = M0 ,H1:M ≥M0正确答案:C2、由变量y倚变量x回归和由变量x倚变量y回归所得到的回归方程是不同的,这表现在()。
A、一个是直线方程,另一个是曲线方程B、与方程对应的两条直线只有一条经过点C、方程中参数不同,意义也不同D、参数估计的方法不同正确答案:C3、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A、调查的组织形式B、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C、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D、调查资料的来源正确答案:C4、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
A、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C、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D、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正确答案:C5、统计整理是()。
A、统计调查的前提,统计分析的继续B、统计研究的最终阶段C、统计分析的前提,统计调查的继续D、统计研究的初始阶段正确答案:C6、标志的具体表现是指()。
A、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B、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数值C、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或数值D、如性别正确答案:C7、按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可以使()。
A、推算的各期水平之和等于各期实际水平之和B、推算的各期增长量等于实际的逐期增长量C、推算的各期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实际的各期定基发展速度D、推算的期末水平等于实际期末水平正确答案:D8、现有一数列:3,9,27,81,243,729,2 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用()。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正确答案:C9、某质量管理部门对某企业准备出厂的180件产品进行抽样调查,发现有170件为合格品,为证明该企业的全部产品的合格率是否达到95%,应采用哪一种假设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013年上半年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统计学》第0章至第4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_____ 习中心(教学点)批次:___________ 层次: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简述统计一词有几种的含义。
统计有三种理解: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三者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过程与活动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统计工作先于统计学。
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
2、简述什么是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并说明两者的关系。
描述统计学研究如何取得反映客观现象的数据,并通过图表形式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
处理和显示,进而通过综合概括与分析得出反映客观现象的规律性数量特征。
推断统计学则是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它是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描
述的基础上,对统计总体的未知数量特征做出以概率形式表述的推断。
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是统计方法的两个组成部分。
描述统计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推断统计则
是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由于在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中,所获得的数据主要是样本数据,因此, 推断统计在现代统计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统计学的核心内容。
当然,这并不等于说描述统计不重要,如果没有描述统计收集可靠的统计数据并提供有效的样本信息,即使再科学的统计推断方法也难以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
从描述统计学发展到推断统计学,既反映了统计学发展的巨大成就,也是统计学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3、什么是参数,什么是统计量?
参数: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它是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
统计量:统计量是统计理论中用来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的变量。
4、什么是统计规律?
统计规律:对大量偶然事件整体起作用的规律,表现这些事物整体的本质和必然的联系
而个别事件的特征和偶然联系退居次要地位。
统计规律是自然科学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普遍规
律之一。
5、统计数据有哪几种计量类型。
在统计学中,统计数据主要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定比变量。
1. 定类数据(Nominal ):名义级数据,数据的最低级,表示个体在属性上的特征或类别上的不同变量,仅仅是一种标志,没有序次关系。
2. 定序数据(Ordinal ): 数据的中间级,用数字表示个体在某个有序状态中所处的位置,不能做四则运算。
3. 定距数据(Interval ): 具有间距特征的变量,有单位,没有绝对零点,可以做加减运算,不能做乘除运算。
例如,温度。
4. 定比变量(Ratio ): 数据的最高级,既有测量单位,也有绝对零点,例如职工人数,身高。
一般来说,数据的等级越高,应用范围越广泛,等级越低,应用范围越受限。
不同测度级别的数据,应用范围不同。
等级高的数据,可以兼有等级低的数据的功能,而等级低的数据,不能兼有等级高的数据的功
6、简述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
统计调查方案是统计调查前所制订的实施计划,是全部调查过程的指导性文件。
是调查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进行的保证。
统计调查方案应确定的内容有:调查目的与任务、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调查项目与调查表、调查时间和调查时限、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7、什么叫离散系数,它有什么特征和作用。
离散系数,离散系数又称变异系数,是统计学当中的常用统计指标,主要用于比较不同水平的变量数列的离散程度及平均数的代表性。
变异系数是衡量资料中各观测值变异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当进行两个或多个资料变异程度的比较时,如果度量单位与平均数相同,可以直接利用标准差来比较。
如果单位和(或)平均数不同时,比较其变异程度就不能采用标准差,而需采用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相对值)来比较。
8、简述统计描述数据分布特征的统计图有哪些?
(1)条图:又称直条图,表示独立指标在不同阶段的情况,有两维或多维,图例位于右上方。
(2)百分条图和圆图:描述百分比(构成比)的大小,用颜色或各种图形将不同比例表达出来。
(3)线图:用线条的升降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主要用于计量资料,描述两个变量间关系。
(4 )半对数线图:纵轴用对数尺度,描述一组连续性资料的变化速度及趋势。
(5 )直方图:描述计量资料的频数分布。
(6 )散点图:描述两种现象的相关关系。
(7)统计地图:描述某种现象的地域分布。
二、计算与操作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以下是某地区收入数据的分组资料
要求:(1)填上上表中的累积频率;
(2 )画出频率分布的直方图、累积频率折线图;
(3)计算收入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下面是某班50名同学数学和外语的考试成绩,要求计算:
(1)50名数学成绩平均数、中位数和标准差;
(2)50名外语成绩平均数、中位数和标准差;
(3)分别计算数学和外语的标准差系数,并说明那门课程程及分布的离散程度大。
解答:
1) 平均数:x= (35*3+45*5+55*8+65*14+75*10+85*6+95*4)/(3+5+8+14+10+6+4)=66.4
中位数:3+5+8+14+10+6+4=50 为偶数中间两位是65, 65 所以中位数是(65+65)/2=65
标准差: d =V{[3* ( 35-66.4 )
人2+5*(45-66.4)人2+8*(55-66.4)人2+14*(65-66.4)人2+10*(75-66.4)人2+6*(85-66.4 ) A2+4*(95-66.4)A2]/(50-1)}=16
2 )和1)类似只要把数据换一下 1
3 6 15 22 2 1
3 )数学标准差系数V c = d / x =16/66.4=0.2
4 根据 2 )求出外语的标准差系数比较哪个
离0远,哪个的离散度就大
2、对10名成年人和10名儿童的身高(cm)进行抽样,结果如下: 要求(1)要比较成年组和儿童组的身高差异,应该选择什么指标;
(2)比较分析哪一组的身高差异大。
解:)可以采用全距,平均差,方差2,标准差,离散系数s来描述成年组和幼儿组的身高差异。
(2)从以上结果来看,全距 R ,平均差MAD
,方差S 2,标准差S 所体现的都是成年组的身高 差异较大,但是比较均值不相同两组数据的相对离散程度时,
,采用离散系数更为准确一些,
因
此,从本例中可以看出,儿童组的离散系数较大,也就是说儿童组的身高差异较大。
3、对某地区90
要求:(1)计算90家企业销售额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2)计算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
解:
兰-E
9
45-30
胚=£+ ------ xd = 1D004- ------------- x500
凡 35
H- I
(3 5- 2C&
(35-20) + (35- 15)^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