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童年生活阅读专项训练试题一(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童年往事”主题阅读专项训练

阅读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理解。
12.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写在文中的括号里。
(1)第⑧自然段:A.美中不足B.金碧辉煌C.质朴无华(2)第⑩自然段:A.不知去向B.不知所措C.大发雷霆“远远看去,风吹树摇,树叶翻卷,栗花涌动,就像白雾飘浮在绿莽莽的山野上。
”这句话我觉得写得很好,但是说不出具体好在哪里。
28.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母亲的脚很特别,脚板特别大,脚步很利落,我根本拦不住她。
B.母亲年纪大了,却还执意要为我寻挖蒲公英,一心想着子女。
C.母亲爱东奔西跑,执意要下楼,去看蒲公英。
D.我劝不住母亲,因为我的口才比较差。
1.缚慷慨粗糙赐予2.槐树下荡秋千采集槐花和槐果换书费3.祖父缚秋千的过程槐米美丽而芬芳4.B 5.不能。
因为结尾不仅照应了开头,还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解析】1.本题考查了找近、反义词的能力。
做本题的时候,首先应该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接着在头脑中思索含有这个意思的词语或与之意思相反的词语有哪些,然后去文中找出与之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词语即可。
本题中“绑”的意思是“捆,缚”,在选文第2自然第1句话中,可以从“缚秋千”这个词语中找到“缚”字。
“大方”的意思是“对于财物不计较、不吝啬”,选文第4自然段中的“慷慨”就含有这个意思。
“光滑”的意思是“平滑,不粗糙”。
选文第4自然段中的“粗糙”便与这个意思相反。
“索取”的意思是“要求得到,讨取”选文第4自然段中的“赐予”与这个意思相反。
2.本题考查了提取文章内容的能力。
做本题时,我们只需概括出所给自然段的段意即可。
选文第2自然段记叙了槐树下荡秋千的往事。
选文第3自然段记叙了槐树下嬉戏的往事。
选文第4自然段记叙了采集槐花和槐果换书费的往事。
3.本题考查了概括句子内容的能力。
做本题的时候,我们需要找到画线句子,然后抓住关键语句,概括句子内容。
画线句子①通过“起先”“然后”“最后”可以看出这个句子写的是祖父缚秋千的过程;画线句子②抓住了颜色和味道两个方面写出了槐米的美丽和芬芳,可以概括为:槐米美丽而芬芳。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童年生活阅读专项训练一(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童年生活阅读专项训练一(含答案)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童年生活阅读训练(一)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童年的我我的童年,像彩色的梦!沐浴在春天的阳光下,欢跳于锦簇耀眼的花丛中,和蜂儿嬉戏,和蝴蝶追逐……那,就是童年的我。
松软的海滩上,有位正在拾贝壳的小姑娘,她睁着一对黑钻石般的眼睛,惊奇地发现,离开了大海,玲珑剔透的贝壳就失去了光泽。
她赶忙把一小堆五颜六色的贝壳放入海水里……那,也是童年的我。
满山红叶如火一般耀眼,一片片枫叶落到地面,把大地染得通红。
一位小姑娘手拿一束枯叶,皱着眉,歪着头,站在爸爸的肩上,要把那手中的落叶安到树枝上,显得那么诚心,那么郑重……那,还是童年的我。
北国的雪花像鹅毛一样轻,一样白,飘落到哪里,哪里就银光闪闪。
广场上,融化了的积雪又冻得像镜面儿似的。
一位年轻的妈妈拉着自己的小女儿,鼓励她勇敢地滑行,要她像海燕一样勇敢、坚强,学会在冰上自由飞翔。
她会意地点点头,放开了妈妈的手,向前滑去。
跌倒了,爬起来,又跌倒了,再爬起来……然而,“小海燕”终于展开了柔嫩的双翅。
妈妈甜蜜地笑了,小姑娘也笑了,笑得像妈妈一样甜……那,依然是童年的我。
充满新奇,充满幻想,充满温馨,我的童年,使我永远难忘。
啊,童年,记忆中的明珠,你是我心灵上的彩虹!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奇——(______)坚强——(______)五颜六色——(______)2.作者选取了在花丛中嬉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镜头中童年的“我”,抒发了“我” 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的句子中“小海燕”指___________;“终于展开了柔嫩的双翅”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4.童年为什么使“我”难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主题阅读精讲精练——童年往事(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主题阅读精讲精练——童年往事(一)沙滩上的童话(节选)我们一起商量怎样攻下那座城堡。
一个小伙伴说:“我驾驶飞机去轰炸。
”有人反驳:“那时候还没有飞机呢!”我说:“挖地道,在地下装上火药,把城堡炸平。
”我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赞赏。
于是我们趴在沙堆上,从四面八方挖着地道。
挖呀,挖呀,我们终于挖到了城堡下面,然后用手往上一抬,就把城堡给轰塌了。
我们欢呼着胜利,欢呼着炸死了魔王,欢呼着救出了公主。
(1)这段话写出了“我们”攻打________,救出________的经过。
(2)“我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赞赏。
”的意思是“我”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________。
(3)用“________”画出孩子们轰塌城堡的方法。
(4)孩子们欢呼是因为:________。
(5)选文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孩子们________的心情。
(二)爱因斯坦小时候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他从小就喜欢钻研问题,做那些需要动脑筋、花气力才能做好的事情。
爱因斯坦5岁的时候,有一天,爸爸从兜里掏出个指南针给他玩。
他拿着摇来摇去,发现里面的小针总是指着一个方向。
他想看看是什么东西吸着小针,打开一看,什么也没有发现。
难道是小针在作怪吗?他开始对科学产生了_____兴趣爱好。
爱因斯坦上了小学,因为他很少说话,有的同学笑他笨,老师也不太喜欢他。
有一天,上手工课,大家都把自己的作业交给了老师,老师在一大堆泥鸭子、布娃娃、蜡水果等作业中,拿出了一个很不像样的小板凳,生气地问:“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更糟糕的板凳吗?”孩子们都笑了起来,爱因斯坦却低下了头,他站起来小声地说:“有的。
”同学们_____惊奇奇怪地看着爱因斯坦,只见他从书桌里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小板凳___摆在桌子上___说___老师___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___交给您的是我第三次做的___老师看他这样认真___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___(1)选择恰当的词语。
兴趣爱好他开始对科学产生了________。
五年级下册课外阅读(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课外阅读训练(一)童年的馒头①如今的幸福生活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
②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
我在五里外的村上小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趁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③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
我兴冲冲地对娘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
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④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
开完典礼,我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⑤回家的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
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一个。
三两口下肚,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
又走了一段路,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
咋办?⑥干脆,把娘那一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
娘平时不是把麦耙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耙呀!⑦当我回到家时,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
⑧我不知道自己怎么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
妈妈笑笑,没吭声。
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来了吗?你看我们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家来了!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⑨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⑩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拿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地咬着馒头,我却“哇”一声哭了。
⑪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故伎重演”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三打白骨精(节选)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
走了一天的路,唐僧感觉饥饿,就让孙悟空去找些吃的。
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
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
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馋,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
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
悟空打开罐子,从里面跳出来几只青蛙、癞蛤蟆,根本没有什么斋饭。
唐僧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师徒们吃了桃子继续赶路。
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
唐僧一见,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
悟空头痛难忍,连忙哀告。
唐僧喝道:“你为何不听劝说?”“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你去吧!”悟空说:“师父若真不要我,就请退下我头上的金箍儿!”唐僧大惊:“我只学过紧箍咒,却没有什么松箍咒!”悟空说:“若无松箍咒,你还带我走吧。
”唐僧无奈:“我再饶你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
”悟空忙点头答应,扶着唐僧上了马,继续前行。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
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后,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
”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在半空中作证。
众神都在云端看着。
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
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写着:白骨夫人。
(有改动)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白骨夫人为了吃到唐僧肉,先后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祖父的园子》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祖父的园子》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课《祖父的园子》阅读理解题1.阅读与理解。
童年琐忆(节选)那时候,就是在白天我也不怎么出去玩,我经常在破旧的家里着迷地捧着一本本厚书。
什么《水浒传》《三国演义》《红岩》《李自成》,大多是在那小小的抗震棚里看过的。
尽管一个比我大两岁的男孩给我起绰号,叫我“小书呆子",可我才不在乎呢!随他叫去好了,一百单八将、三国争天下,可比跳皮筋、抱娃娃有趣得多了。
而且因为地震,哥哥有一年多没能上学,他在家陪伴着我,给我讲故事、画画,回答我提出的各种问题,成了我最好的启蒙老师。
一年多之后,我们又搬到爸爸所在单位的大院里。
我对新居非常满意。
倒不是因为它比过去的住处宽敞了些,而是因为我看书更方便了。
文联资料室里有大量藏书和各类杂志。
资料室里的叔叔阿姨们都待我很好,不仅借书给我,有时还允许我到书库里去。
我成了资料室的特殊读者。
我们的窗前有两三棵高大粗壮的槐树,每到夏日,绿荫满窗,更兼槐花盛开如雪,浓烈的香气沁人心脾。
记得一天晚上临睡前,妈妈提议说:“菲菲,和你爸爸赛一首诗怎么样啊?就以‘槐花’为题吧!”这时,槐花淡雅的香味和朦胧的月光一起弥漫在室内,我兴冲冲地拍手赞成,不一会儿,便将一首五言诗《槐花》吟诵了出来:“槐花开满树,朵朵飘芳香。
蜜蜂来采蜜,酿给众人尝。
"妈妈笑眯眯地表扬我:“好,这次你爸输给你啦!”爸爸也笑着夸我,这使我挺快活。
现在回想起来,不免要怀疑爸爸是真的“甘拜下风",还是为了鼓励我,可当时我却傻乎乎的,确实蛮得意呢!1980年,我参加了世界儿童诗歌比赛,以《迎接美好的明天》一诗荣获了国内奖。
打那时起,我写诗的兴趣更浓了。
巧得很,就在同一年的夏末秋初,我们再次乔迁,搬到了与郊区相近的新住宅区——一个名叫“小海地”的地方。
刚来时,那坑坑洼洼的黄土路和半里地之外没多少货物的一个小店铺,使我暗暗诅咒这个偏僻的地方,可在我脑海里占据更多画面的,还是双林农场那一大片一大片绿色的田野和小路旁静静流淌的小河。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笨笨童年我小时候在很多人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我七岁才上小学。
第一天放学回家,母亲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思索良久,才吞吞吐吐挤出三个字:“脚板印。
”母亲不解,便问同学。
同学言辞清晰地回答:“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
”有一天,我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
把碎片扫在客厅中央,搬张小凳老老实实地坐着等。
母亲回来之后,生气地责问,我委屈地说:“老师说要做诚实的孩子,但没有说,诚实了会挨骂……”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上了三年级,也许由于智商有限,成绩一直不大理想。
人家的父母见了面总是夸自己的孩子如何了得,我父母只能一边讪讪而笑,一边借机脱身。
于是我想采些花做个漂亮的花环,让父母惊喜一下。
结果却从二楼摔了下去,医院下了病危通知。
半个月以内,父母一直轮流守在我身旁,昼夜不离。
出院以后,由于我尚未完全康复,必须由父亲背着去上学。
我趴在父亲背上,不喜欢的学校变得亲切又美丽。
那学年结束时,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名。
我把成绩单递给父亲。
父亲展开成绩单一看,眼睛睁大了,双手更微微颤抖,连声喊母亲出来。
母亲接过成绩单,那一瞬间她眼里的闪亮泪水,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思考——________ 清楚——________ 颤动——________(2)文章开篇说“我小时候在很多人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小孩”,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件事来表现自己的“笨”。
(3)“我”原来是个让父母蒙羞的孩子,可是后来却考了全年级第一名,发生如此大的转变是因为________。
(4)你有让父母骄傲的事吗?用简短的语言说给大家听!【答案】(1)思索;清晰;颤抖(2)“我”刚上小学,把老师说的“脚踏实地,好好学习”说成“脚板印”;“我”打碎花瓶,诚实地和妈妈讲述老师告诉的话;“我”的学习成绩,让父母脸上无光(3)父母的关爱(4)略【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试卷及答案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试卷及答案一、基础阅读训练。
父亲的画面刘墉人生的旅途上,父亲只陪我度过最初的九年,但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却留下了非常深刻的画面,清晰到即使在三十二年后的今天,父亲的音容仍仿佛在眼前。
最早最早,甚至可能是两三岁的记忆中,父亲是我的溜滑梯。
每天下班刚进门,父亲就伸直双腿,让我一遍又一遍地爬上膝头,再顺着他的腿溜到地下。
母亲常怨父亲宠坏了我,没有一条西装裤不被磨得起毛。
当然,父亲也是我枕边故事的述说者,只是我从来不曾听过完整的故事。
一方面因为我总是很快地入梦,另一方面由于他的故事都是从他看过的武侠小说里随手摘出来的片段。
也正因此,在我的童年记忆中,“踏雪无痕”和“浪里白条”,比白雪公主的印象更深刻。
父亲不擅画,但是很会写字,他常说些“指实掌虚”“眼观鼻,鼻观心”之类的话,还买了成沓的描红簿子,把着我的小手,一笔一笔地描。
直到他逝世之后,有好长一段时间,每当我练毛笔字,都觉得父亲站在我的身后……父亲五十一岁过世,头上连一根白发都没有。
他的照片至今仍挂在母亲的床头。
八十二岁的老母亲常仰着脸,盯着他的照片说:“怎么愈看愈不对劲儿!那么年轻,不像丈夫,倒像儿子了!”然后总是转过身来对我说:“要不是你爸爸去世的早,只怕你也成不了气候,不知被宠成什么样子!”是的,在我的记忆中,不曾听过父亲的半句斥责,也从未见过他不悦的表情。
尤其记得有一次蚊子叮他,父亲明明发现了,却一直等到蚊子吸足了血才打。
母亲说:“看到了还不打?哪儿有这样的人?”“等它吸饱了,飞不动了,才打得到。
”父亲笑着说,“打到了,它才不会再去叮我儿子!”三十二年了,直到今天,每当我被蚊子叮到,总会想到我那慈祥的父亲,听到“啪”的一声,清晰地看见他手臂有被打死的蚊子和殷红的血迹……1.短文中第3自然段画“”的句子里,引号的作用是()A.特殊含义B.着重强调C.讽刺嘲笑D.特定称谓2.“要不是你爸爸去世的早,只怕你也成不了气候..,不知被宠成什么样子!”这句话中加点的词语“气候”的意思是()A.时令,节气B.动向或情势C.结果或成就D.一段时间内概括性的气象情况3.短文一共描述了五个与父亲有关的画面,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画面表现了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爱,这个画面表达了母亲对父亲的思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语文童年生活阅读训练(一)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童年的我
我的童年,像彩色的梦!
沐浴在春天的阳光下,欢跳于锦簇耀眼的花丛中,和蜂儿嬉戏,和蝴蝶追逐……那,就是童年的我。
松软的海滩上,有位正在拾贝壳的小姑娘,她睁着一对黑钻石般的眼睛,惊奇地发现,离开了大海,玲珑剔透的贝壳就失去了光泽。
她赶忙把一小堆五颜六色的贝壳放入海水里……那,也是童年的我。
满山红叶如火一般耀眼,一片片枫叶落到地面,把大地染得通红。
一位小姑娘手拿一束枯叶,皱着眉,歪着头,站在爸爸的肩上,要把那手中的落叶安到树枝上,显得那么诚心,那么郑重……那,还是童年的我。
北国的雪花像鹅毛一样轻,一样白,飘落到哪里,哪里就银光闪闪。
广场上,融化了的积雪又冻得像镜面儿似的。
一位年轻的妈妈拉着自己的小女儿,鼓励她勇敢地滑行,要她像海燕一样勇敢、坚强,学会在冰上自由飞翔。
她会意地点点头,放开了妈妈的手,向前滑去。
跌倒了,爬起来,又跌倒了,再爬起来……然而,“小海燕”终于展开了柔嫩的双翅。
妈妈甜蜜地笑了,小姑娘也笑了,笑得像妈妈一样甜……那,依然是童年的我。
充满新奇,充满幻想,充满温馨,我的童年,使我永远难忘。
啊,童年,记忆中的明珠,你是我心灵上的彩虹!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奇——(______)坚强——(______)五颜六色——(______)2.作者选取了在花丛中嬉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镜头中童年的“我”,抒发了“我” 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的句子中“小海燕”指___________;“终于展开了柔嫩的双翅”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4.童年为什么使“我”难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攀在树梢上的童年
①小小的身子在高高的枝叶间,随着风的舞动而弹跳,当细长的树枝快要承受不住一个儿童的重量时,我终于在小伙伴们的一片惊呼声中,得意地取下那只筑在树梢头上的鸟窝。
②“这伢子很皮。
”这是大人们在得知我的一次次树上历险后,给我的童年下的一个评语。
可他们不知道,房前屋后、村里庄外、田间坡头,那一棵棵或高大、或粗壮、或繁茂、或遒劲的身姿,给了我多少童年的欢乐!
③我想,有多少种树生长在我的童年里,我的童年就该有多少快乐吧。
④春天来了,椿树发芽。
在大人手中的竹竿够不到的时候,就轮到我了。
一溜烟,我就窜上了树的半腰。
因椿树的枝丫是脆的,站在粗壮点的枝杈间,得意地接过递上来的竹棍,一茎茎散发着浓浓香馨的香椿头就落在春天的怀抱里。
⑤当槐花把一座座村庄笼罩在它纯净的香气里时,透过垂悬的一串串洁白花瓣,中午静静的阳光总可照见我及小伙伴们攀在树头的身影。
芬芳的四月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剔透润玉般的水饺。
⑥我的童年时代,没有肯德基、麦当劳,没有超市里的各色零食与水果。
馋了,自己向大自然要。
春摘野桃,夏打酸枣,秋偷青柿,冬掏鸟蛋,不会爬树,那你就只好在树下流口水吧。
⑦也在树上吃过不少苦头。
比如摘桑果时被一种叫“羊辣子”的毛虫辣了,采槐花时被尖刺扎进了肌肤,打栗子时被黄蜂将额头蜇出一个大包……但仍乐此不疲地将小小的童年悬挂在乡村的树梢上。
⑧想起那首叫《童年》的歌曲:“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歌声里,童年随着那只蝴蝶越飞越远了,不禁有一丝忧伤。
只是不知,故乡里那一棵棵给我欢乐的身姿是否依然健壮葱茏,那上面,是否还攀附着一个个小小快乐的童年?
1.文章第④自然段中画“”的句子使用了()的修辞手法。
A.比喻B.拟人C.夸张D.对比
2.把描写“我”攀树时吃过不少苦头的句子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芬芳的四月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剔透
润玉般的水饺。
”句子中的“芬芳的四月”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作者这样写,不仅表达了“我”对___________的喜爱,还表达了“我”攀上树梢的
_______之情。
4.文章主要表现“我”童年攀树的快乐,第⑦自然段却写了不少“我”攀树时吃过的苦头。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在正确的后面打“√”。
(1)表现攀树留给“我”的痛苦回忆。
()
(2)对比突出攀树带给“我”的乐趣。
()
(3)反映“我”童年生活的艰难。
()
(4)侧面衬托“我”对攀树的喜爱之情。
()
5.文章以“攀在树梢上的童年”为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惊喜顽强五光十色 2.海滩上捡贝壳在树林中安落叶在广场上学滑冰对童年的怀念与赞美之情 3.“我”“我”终于敢自己在冰上滑行,不要妈妈扶着,“我”变得勇敢了 4.因为童年充满新奇,充满幻想,充满温馨,所以使“我”难忘。
二、1.B 2.比如摘桑果时被一种叫“羊辣子”的毛虫辣了,采槐花时被尖刺扎进了肌肤,打栗子时被黄蜂将额头蜇出一个大包。
3.散发着纯净香气的槐花槐花和春天愉悦 4.(2)√(4)√5.对儿时生活的怀念;攀树的得意之情;对树上快乐时光的怀念;对童年走远的淡淡忧伤;对家乡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