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湖北省经济发展情况及重点行业发展现状

湖北省经济发展情况及重点行业发展现状目录第一节、湖北省经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 (1)1.1湖北省经济发展概况 (1)1.2湖北省各州市经济发展情况 (2)1.3湖北省经济在中部六省中的地位分析 (4)第二节、重点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6)2.1湖北省工业整体情况 (6)2.1.1工业利润逐月好转 (6)2.1.2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 (7)2.2重点行业情况 (7)2.2.1电力行业利润增加 (7)2.2.2汽车行业产销稳步增长 (8)2.2.3冶金行业效益有所改观 (10)2.2.4房地产形势有所好转 (10)2.2.5交通运输行业建设提速 (11)2.2.6电子(设备制造)行业提速明显 (12)2.2.7轻纺行业利税快速增长 (12)2.2.8石油加工行业扭亏为盈,化工行业利润减少 (12)第三节、湖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 (13)3.1总体发展概况情况 (13)3.2制造业二级子行业结构特点 (14)3.3应收账款及库存情况 (15)3.4用电情况 (15)第四节、明年信用业务投向思路和建议 (16)4.1总体思路 (16)4.2主要行业及业务投向建议 (16)4.2.1电力行业 (16)4.2.2公路交通行业 (17)4.2.3铁路行业 (17)4.2.4钢铁行业 (17)4.2.5汽车行业 (18)4.2.6光电子行业 (18)4.2.7房地产行业 (18)4.2.8政府信用项目 (19)4.2.9其他行业 (19)插图清单图1.1湖北省GDP变动趋势图 (1)图1.2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变动趋势图 (2)图1.3湖北省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分布图 (2)图1.4湖北省主要城市经济指标对比分析图 (4)图1.5湖北省在中部六省经济实力对比分析图 (5)图2.1工业利润增长变动趋势图 (6)图2.2工业不同分类收入、利润对比图 (7)图2.3汽车产业产量变动图 (9)图2.4房地产成交量及价格变动趋势图 (11)图3.1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变动趋势图 (13)图3.2装备制造业收入、利润变动趋势图 (14)图3.3湖北省全社会及工业用电变动趋势图 (15)表格清单表1.1湖北省各州市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3)表1.2中部六省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4)表2.1湖北省主要火电企业分布一览表 (7)湖北省经济发展情况及重点行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第一节、湖北省经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1.1湖北省经济发展概况来自湖北省统计局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我省GDP总量为8656.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43.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速度为12.5%,较去年同期下降 1.7个百分点,但较今年一季度10.2%的增速提高了2.3个百分点,比二季度11.3%的增速提高了1.2个百分点,我省GDP总体呈现逐季回升的态势,变动趋势如下:图1.1湖北省GDP变动趋势图从三次产业增速分析,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283.7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8.01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3773.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25.84亿元,增长15.2%;第三产业增加值359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69.5亿元,增长11.7%。
宜昌市发展循环经济现状及对策分析

宜昌市发展循环经济现状及对策分析文婧(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宜昌443002)[摘要]当前,宜昌市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矿产资源遭到乱挖滥采,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等。
宜昌市应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对矿产资源开采的管理,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推进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加快建设良性循环型的生态农业园区等方面入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持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循环经济;宜昌市;问题;建议[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B一、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 ·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到生态经济时首先提出的。
90年代初美国杜邦公司提出了循环经济的“3R ”原则。
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企业试点和九十年代区域经济的新型工厂进入了全面经济立法阶段。
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以“减量、再用、循环(3R)”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减少污染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关于循环经济,学术界还没有给出统一的定义。
胥树凡(2003)认为,循环经济是20世纪70到80年代由“经济发达国家率先以自然生态理论为基础,以工业生态理论为指导,以自然生态系统为模型,以工业生产系统为载体,构建生态工业体系”形成的。
厉无畏(2003)认为,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
国家统计局“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认为,循环经济概念归纳起来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
广义循环经济包括经济、自然环境及社会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及相互衔接,狭义循环经济强调经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宜昌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宜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及2015年发展纲要基本思路》(宜昌市计划委员会)
5、积极动员公众参与的原则:饮用水源地保护、饮用水安全的保障是与社会公众密切相关的一项长期工作任务,规划各方面充分体现公众参与。
1.3规划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0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03)
1.4.2规划时段
总体规划期为2006~2020年。按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规划编制原则,将规划期分为近、中、远期三个阶段,达到分期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明确、便于操作的目的,其中近期为规划的重点阶段。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近期):2006~2010年;
第二阶段(中期):2011~2015年;
第三阶段(远期):2016~2020年。
(6)土地利用
宜昌市处于鄂西南山地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全市山地14358km2,占67.64%;丘陵4788km2,占22.56%;平原2081km2,占9.8%。2004年全市土地利用现状中耕地占17.93%,园地占3.88%,林地占59.27%,牧草地0.1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3.85%,交通用地占1.08%,水域占5.70%,未利用地占8.14%。全市人均占有耕地1.376亩,耕地面积中:灌溉水田占32.22%,望天田占3.39%,水浇地占4.02%,旱地占57.57%,菜地占2.80%。全市≤15°的耕地面积3613002.9亩,占63.29%;15°-25°的耕地面积1187220.3亩,占20.80%;≥25°的耕地面积908031.7亩,占15.91%。
规上工业增加值(万元)

20
-
-
31
23
-
-
35
21
-
-
25
25
-
-
25
26
-
-
8
36
-
-
4
37
-
-
丰都县
24
垫江县
22
忠县
26
云阳县
31
奉节县
43
巫山县
17
巫溪县
9
石柱自治县
11
秀山自治县
18
酉阳自治县
1
彭水自治县
12
27
-
-
28
-
-
24
-
-
22
-
-
17
-
-
31
-
-
35
-
-
34
-
-
30
-
-
38
-
-
33
-
-
全国及全市主要经济指标
国内外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限上单位 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亿元)
#限上单位 住宿和餐饮业营业收入(亿元)
#限上单位
1-4月
同比±%
-
-
3.9
-8.0
-
-
47.4
8.2
-
-
0.3
-19.6
服务业
规模以上服务业 服务业营业收入(万元)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和其他房地产业 营利性服务业 非营利性服务业
同比±% -13 14.9 19.3 -15 -
-7.7 10.4
287639 205260 107321
湖北省主要产业调研报告

湖北省主要产业调研报告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
该省的主要产业包括汽车制造、冶金、化工、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制造等。
下面是一份关于湖北省主要产业的调研报告,总共约1000字。
湖北省的汽车制造业是该省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该省拥有一家国有汽车企业和许多私营汽车企业。
国有汽车企业是湖北省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为国内外市场提供高品质的汽车产品。
私营汽车企业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和汽车修理等相关产业。
湖北省的汽车制造业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为省内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湖北省的冶金产业也较为发达。
该省拥有许多冶金企业,包括钢铁厂、有色金属企业等。
这些企业生产的钢铁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为湖北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此外,湖北省的有色金属企业主要生产铜、铝等金属产品,为中国和世界市场提供了大量的有色金属产品。
湖北省的化工产业也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
该省拥有许多化工企业,主要从事石油化工、化肥、化学纤维等相关产业。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湖北省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持。
湖北省的化工产业在国内外市场有着相当大的竞争力,为湖北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湖北省的电子信息产业也蓬勃发展。
该省拥有许多电子信息企业,主要从事通信设备制造、软件开发、半导体产业等相关领域。
这些企业在产品技术、研发实力和市场销售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为湖北省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湖北省的电子信息产业对于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产业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湖北省的食品加工业也是该省的重要产业之一。
该省拥有许多食品加工企业,主要从事肉类加工、农产品加工、饮料制造等相关产业。
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出口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
湖北省的食品加工业为农民增加了附加值,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宜昌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3.16•【字号】宜府发〔2022〕7号•【施行日期】2022.03.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文化正文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宜府发〔2022〕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宜昌市人民政府2022年3月16日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目录一、发展环境(一)基础条件(二)发展形势(三)主要问题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三、融入国际国内大通道,构建文旅发展大格局(一)加快融入国际国内大通道(二)优化形成“一核三带八区”布局四、实施精品工程,促进产品转型升级(一)全力提升两坝一峡新能级(二)全力打造屈原文化金名片(三)全力放大省运会综合效应(四)全力建好特色文旅精品(五)全力发展品质休闲业态五、加快产业融合,壮大优势产业集群(一)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二)搭建融合发展平台(三)建强八大优势产业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主客共享水平(一)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二)丰富公共文化供给(三)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四)提升公共服务效能七、加大精准营销力度,塑造城市文旅品牌(一)精准营销城市品牌(二)精深营销产品品牌(三)精妙营销旅游热点(四)精心搭建国际营销渠道(五)精巧构建营销宣传机制八、加强现代治理,提升文旅发展品质(一)加强市场监管与服务(二)加强行业标准化管理(三)加强智慧文旅建设(四)提升国际服务水平九、保障机制(一)组织保障(二)政策保障(三)法治保障(四)人才保障(五)生态保障“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宜昌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开局五年,也是奋力实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引擎、争当表率”的关键五年。
最新-2019年全区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精品

2019年全区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区2019年是我区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后的第一年,全区上下深入贯彻省市党代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发展思路和战略目标,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1-3月份,全区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良好。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1、经济总量保持较高增幅。
据测算,1-3月份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28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可比增长12,剔除华能电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9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可比增长1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可比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236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可比增长15,剔除华能完成增加值143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可比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120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可比增长12,剔除铁路系统后完成83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可比增长13。
2、农业生产情况平稳。
全区一季度完成农业总产值1260元,同比增长3。
目前,春耕备耕工作正紧张而有序地进行,预计今年全区早稻播面将继续保持去年的水平。
春粮春油产量有增。
据统计,油菜籽播面为1185公倾,与去年相比稳中略增,预计总产430吨,增长2;蚕豌豆播面282公顷,增长3,总产可达248吨,增长32,蚕豌豆尽管播面和总产总量不大,但增幅较高。
3、工业生产保持增势。
一季度我区工业企业稳步提升,1-3月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25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11;剔除华能后完成471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24。
1-3月份,全区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062元,与上年同比增长196;剔除华能后完成11359万元,比上年增长60。
1-3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完成503亿元,同比增长19;剔除华能完成25亿元,同比增长66。
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721元,与上年同比增长16;剔除华能完成557元,同比增长63。
4、固定资产投资趋缓小升。
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行测

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行测摘要:一、背景介绍二、2019 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总体情况三、2019 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分行业情况四、2019 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原因分析五、结论正文:一、背景介绍食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于保障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作为衡量食品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基于2019 年数据,对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进行分析。
二、2019 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总体情况据数据显示,2019 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3184.1 亿元,同比增长12.3%。
这一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2.1 个百分点,表明食品工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三、2019 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分行业情况1.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43183.9 亿元,同比增长13.3%,占食品工业总营业收入的59.2%;2.食品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9638.7 亿元,同比增长9.9%,占食品工业总营业收入的26.8%;3.饮料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8022.6 亿元,同比增长11.6%,占食品工业总营业收入的10.9%。
四、2019 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原因分析1.消费升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种类的要求越来越高,推动食品工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高品质产品;2.政策支持:国家鼓励食品工业创新、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相关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优惠措施;3.市场需求:食品作为生活必需品,市场需求较为稳定,为食品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提供了保障。
五、结论综上所述,2019 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得益于消费升级、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等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数据分析
报告2019版
序言
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数据分析报告对宜昌市规模以
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做出全面梳理,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产品销售率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
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的理解,洞悉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现状 (1)
第二节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指标分析 (3)
一、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现状统计 (3)
二、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现状统计 (3)
三、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比重统计 (3)
四、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同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2017-2018)变动对
比分析 (6)
第三节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指标分析 (7)
一、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现状统计 (7)
二、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比重统
计分析 (7)
四、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2016-2018)统计分析 (9)
七、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2017-2018)变动分析 (9)
八、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同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
(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
第四节宜昌市资产负债率指标分析(均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1)
一、宜昌市资产负债率现状统计 (11)
二、全省资产负债率现状统计分析 (11)
三、宜昌市资产负债率占全省资产负债率比重统计分析 (11)
四、宜昌市资产负债率(2016-2018)统计分析 (12)
五、宜昌市资产负债率(2017-2018)变动分析 (12)
六、全省资产负债率(2016-2018)统计分析 (13)
七、全省资产负债率(2017-2018)变动分析 (13)
八、宜昌市资产负债率同全省资产负债率(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
第五节宜昌市流动资产周转率指标分析(均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5)
一、宜昌市流动资产周转率现状统计 (15)
二、全省流动资产周转率现状统计 (15)
三、宜昌市流动资产周转率占全省流动资产周转率比重统计 (15)
四、宜昌市流动资产周转率(2016-2018)统计分析 (16)
五、宜昌市流动资产周转率(2017-2018)变动分析 (16)
六、全省流动资产周转率(2016-2018)统计分析 (17)
七、全省流动资产周转率(2017-2018)变动分析 (17)
八、宜昌市流动资产周转率同全省流动资产周转率(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8)
第六节宜昌市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分析(均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9)
一、宜昌市成本费用利润率现状统计 (19)
二、全省成本费用利润率现状统计 (19)
三、宜昌市成本费用利润率占全省成本费用利润率比重统计 (19)
四、宜昌市成本费用利润率(2016-2018)统计分析 (20)
五、宜昌市成本费用利润率(2017-2018)变动分析 (20)
六、全省成本费用利润率(2016-2018)统计分析 (21)
七、全省成本费用利润率(2017-2018)变动分析 (21)
八、宜昌市成本费用利润率同全省成本费用利润率(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22)
第七节宜昌市产品销售率指标分析(均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3)
一、宜昌市产品销售率现状统计 (23)
二、全省产品销售率现状统计分析 (23)
三、宜昌市产品销售率占全省产品销售率比重统计分析 (23)
四、宜昌市产品销售率(2016-2018)统计分析 (24)
五、宜昌市产品销售率(2017-2018)变动分析 (24)
六、全省产品销售率(2016-2018)统计分析 (25)
七、全省产品销售率(2017-2018)变动分析 (25)
八、宜昌市产品销售率同全省产品销售率(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26)
图表目录
表1: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现状统计表 (1)
表2: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现状统计表 (3)
表3: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现状统计表 (3)
表4: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比重统计表 (3)
表5: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2016-2018)统计表 (4)
表6: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
表7: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2016-2018)统计表 (5)
表8: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
表9: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同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
表10: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现状统计表 (7)
表11: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现状统计表 (7)
表12: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比重统计表 (7)
表13: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2016-2018)统计表 (8)
表14: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8 表15: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2016-2018)统计表 (9)
表16: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
表17: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同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
表18:宜昌市资产负债率现状统计表 (11)
表19:全省资产负债率现状统计分析表 (11)
表20:宜昌市资产负债率占全省资产负债率比重统计表 (11)
表21:宜昌市资产负债率(2016-2018)统计表 (12)
表22:宜昌市资产负债率(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
表23:全省资产负债率(2016-2018)统计表 (13)
表24:全省资产负债率(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
表25:宜昌市资产负债率同全省资产负债率(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4 表26:宜昌市流动资产周转率现状统计表 (15)
表27:全省流动资产周转率现状统计表 (15)
表28:宜昌市流动资产周转率占全省流动资产周转率比重统计表 (15)
表29:宜昌市流动资产周转率(2016-2018)统计表 (16)
表30:宜昌市流动资产周转率(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
表31:全省流动资产周转率(2016-2018)统计表 (17)
表32:全省流动资产周转率(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
表33:宜昌市流动资产周转率同全省流动资产周转率(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
增长%) (18)
表34:宜昌市成本费用利润率现状统计表 (19)
表35:全省成本费用利润率现状统计表 (19)
表36:宜昌市成本费用利润率占全省成本费用利润率比重统计表 (19)
表37:宜昌市成本费用利润率(2016-2018)统计表 (20)
表38:宜昌市成本费用利润率(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
表39:全省成本费用利润率(2016-2018)统计表 (21)
表40:全省成本费用利润率(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
表41:宜昌市成本费用利润率同全省成本费用利润率(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22)
表42:宜昌市产品销售率现状统计表 (23)
表43:全省产品销售率现状统计表 (23)
表44:宜昌市产品销售率占全省产品销售率比重统计表 (23)
表45:宜昌市产品销售率(2016-2018)统计表 (24)
表46:宜昌市产品销售率(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4)
表47:全省产品销售率(2016-2018)统计表 (25)
表48:全省产品销售率(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5)
表49:宜昌市产品销售率同全省产品销售率(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