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化水r2a培养基适用性验证

合集下载

纯化水R2A培养基适用性验证

纯化水R2A培养基适用性验证

编号:FAL-YZ-005.1R2A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报告科技发展目录R2A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报告1.目的因2015版药典纯化水检验用培养基变更,依1105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通过此次实验对所更换的R2A琼脂培养基进行适用性检查,以证明该方法及所采用的培养基适用于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日常检测。

2.围适用于本公司纯化水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3.依据中华人民国药典(2015年版)4. 职责权限5. 验证方法5.1R2A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5.1.1R2A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5.1.2菌种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 代,试验用菌种应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5.1.3菌液制备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微生物培养基质控品,使用前注入1.1ml稀释液充分溶解后,在漩涡混合器上振荡混匀,制成1ml(相当于10~100cfu/0.1ml)菌悬液。

5.1.4适用性检查取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各10~100cfu,分别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即倾注R2A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 个平皿,混匀,凝固,置30~35℃培养不少于5天,计数;5.1.5结果判定被检定的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比值在0.5~2围,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

判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符合规定。

5.1.6实验前的准备5.1.6.1仪器设备确认人: 日期:5.1.6.2操作环境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 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 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进行。

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

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验证。

5.1.6.3器具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 1ml注射器5.2计数方法的验证5.2.1当建立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应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的测定。

纯化水需氧菌检查R2A培养基适用性试验方案 2015年版药典 上上2018年

纯化水需氧菌检查R2A培养基适用性试验方案 2015年版药典 上上2018年

纯化水需氧菌检查R2A培养基适用性试验方案--2015年版药典- 年2018上上制药有限公司第2页共16页培养基适用性试验方案R2A纯化水需氧菌检查下表用于记录修订/变更主要内容及历史。

页共页第制药有限公司 3 16制药有限公司第4页共16页制药有限公司第5页共16页1. 概述我公司自制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项目为需氧菌总数检查。

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附录1105:微生物计数法的规定,须对纯化水检查所用的R2A培养基进行适用性试验。

通过适用性试验以确认所采用的培养基适用于纯化水的需氧菌检查。

本验证方案通过试验菌株的回收率测试,验证R2A琼脂培养基是否适用于本品的需氧菌总数检查。

2. 验证目的和范围验证纯化水的需氧菌检查所用R2A培养基的适用性,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本验证方案采用1批按GMP要求组织生产的纯化水,并进行R2A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3.组织及职责3.1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的起草、审核、批准验证方案由质量部QC组负责起草,由质量部审核,最终由质量负责人批准。

验证方案实施完成后,由QC组负责汇总需氧菌检查法验证的结果、撰写报告,由质量部审核,最终由质量负责人批准报告。

3.2验证方案的培训验证方案在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由QC组组长对本次验证实施的相关人员组织培训工作,并将该次的培训记录归档。

.制药有限公司第6页共16页3.3验证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变更和偏差验证方案实施过程中如有变更和偏差,质量负责人应当组织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4 验证工作小组成员表姓名部门及职务职责质量负责人/负责验证方案及报告的质量受权人批准审核验证QA组审核验证方案、质量部报告并协调工作长负责验证方案审核、实QC质量部组汇总报告及培训工作长施、具体负责验证方案起草、QC 质量部4. 验证进度计划表本次R2A培养基的适用性试验的计划安排时间是2015年8 月至2015年 9月。

5. 验证所需要的仪器设备的确认主要检验仪器设备确认表序仪器设备型号编号生产厂家名称号电子天平1电热恒温 2水浴锅.制药有限公司第7页共16页恒温培养 3 箱力蒸汽压4 灭菌锅全生物安5 柜微生物限 6 度检查仪工作洁净7台日/检查人期:复核人/日期:6. 验证所需要的菌种、培养基、试剂、检验样品的确认6.1.试验菌种检查表甘油菌种控来源代码菌种名称序号批号缩写1 铜绿假单胞菌 CMCC(B)10104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Pa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2(枯草芽孢杆菌 B)63501CMCC Bs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6.2试验所需的培养基检查批号是否通过培养生产厂家名称序号.制药有限公司第8页共16页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6.3试剂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6.4.试剂及培养基配制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液):称取pH 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干粉16.09g。

纯化水R2A培养基适用性验证

纯化水R2A培养基适用性验证

编号:FAL-YZ-005.1R2A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报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目录R2A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报告1.目的因2015版药典纯化水检验用培养基变更,依1105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通过此次实验对所更换的R2A琼脂培养基进行适用性检查,以证明该方法及所采用的培养基适用于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日常检测。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纯化水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4. 职责权限5. 验证方法5.1R2A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5.1.1R2A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5.1.2菌种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 代,试验用菌种应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5.1.3菌液制备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微生物培养基质控品,使用前注入1.1ml稀释液充分溶解后,在漩涡混合器上振荡混匀,制成1ml(相当于10~100cfu/0.1ml)菌悬液。

5.1.4适用性检查取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各10~100cfu,分别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即倾注R2A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 个平皿,混匀,凝固,置30~35℃培养不少于5天,计数;5.1.5结果判定被检定的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比值在0.5~2范围内,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

判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符合规定。

5.1.6实验前的准备5.1.6.1仪器设备确认人: 日期:5.1.6.2操作环境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 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 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

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

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验证。

5.1.6.3器具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1ml注射器5.2计数方法的验证5.2.1当建立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应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的测定。

纯化水需氧菌总数计数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

纯化水需氧菌总数计数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

1.概述:培养基是微生物试验的基础,直接影响微生物试验结果。

适宜的培养基制备方法、贮藏条件和质量控制是提供优质培养基的保证。

供试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所使用的培养基应进行适用性检查。

2.验证目的:本次验证的目的是确认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中需氧菌总数计数用用的R2A琼脂培养基的质量,以及其制备程序、保存条件等是否满足微生物限度检查用要求。

3.验证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纯化水质量标准”。

4.验证项目:R2A琼脂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5.适用范围:成品培养基、由脱水培养基或按处方配制的培养基均应进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6.验证周期:除另有规定外,在实验室中,若采用已验证的配制和灭菌程序制备培养基且过程受控,那么同一批脱水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试验可以只进行一次。

如果培养基的制备过程未经验证,那么每一灭菌批培养基均要进行适用性检查试验。

7.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7.1验证小组人员:小组人员职务姓名签字所在部门职务组长质量部质量总监组员质量控制实验室QC主任组员质量控制实验室微生物QC7.2验证人员职责及要求7.2.1按验证方案及相关文件实施验证。

7.2.2认真观察并做好验证原始记录。

7.2.3对实施验证的结果负责。

7.3验证中各部门的职责7.3.1验证领导组职责7.3.1.1制订验证总计划,负责全公司验证工作的管理。

7.3.1.2确定验证项目及验证项目负责人。

.7.3.1.3负责验证方案的批准工作。

7.3.1.4负责验证资料及结果的审核工作。

7.3.1.5负责验证报告的批准工作。

7.3.2验证项目小组职责7.3.2.1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工作。

7.3.2.2参与验证方案的讨论、确认工作。

7.3.2.3负责验证方案的实施。

7.3.2.4负责验证结果的分析、统计、报告工作。

7.3.2.5参与验证结果的评价工作。

7.3.3质量部职责7.3.3.1负责公司验证日常管理工作。

纯化水RA培养基适用性验证

纯化水RA培养基适用性验证

纯化水R A培养基适用性验证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编号:R2A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报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目录R2A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报告1.目的因2015版药典纯化水检验用培养基变更,依1105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通过此次实验对所更换的R2A琼脂培养基进行适用性检查,以证明该方法及所采用的培养基适用于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日常检测。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纯化水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4. 职责权限5. 验证方法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菌种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 代,试验用菌种应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菌液制备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微生物培养基质控品,使用前注入稀释液充分溶解后,在漩涡混合器上振荡混匀,制成1ml(相当于10~100cfu/菌悬液。

适用性检查取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各10~100cfu,分别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即倾注R2A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 个平皿,混匀,凝固,置30~35℃培养不少于5天,计数;结果判定被检定的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比值在~2范围内,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

判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符合规定。

实验前的准备仪器设备确认人: 日期:操作环境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 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 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

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

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验证。

器具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 1ml注射器计数方法的验证当建立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应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的测定。

纯化水需氧菌检查R2A培养基适用性试验方案

纯化水需氧菌检查R2A培养基适用性试验方案

纯化水需氧菌检查R2A培养基合用性实验方案目录1.概述2.验证目旳和范畴3.组织及职责4.验证进度筹划表5.验证所需要旳仪器设备旳确认6.验证所需要旳菌种、培养基、试剂、检查样品旳确认7.验证项目和验证措施7.1实验菌株7.2菌液制备7.3培养基合用性检查7.4计数措施合用性实验(薄膜过滤法)8.偏差与漏项控制9.验证报告会审1.概述我公司自制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项目为需氧菌总数检查。

参照《中国药典》四部附录1105:微生物计数法旳规定,须对纯化水检查所用旳R2A培养基进行合用性实验。

通过合用性实验以确认所采用旳培养基合用于纯化水旳需氧菌检查。

本验证方案通过实验菌株旳回收率测试,验证R2A琼脂培养基与否合用于本品旳需氧菌总数检查。

2.验证目旳和范畴验证纯化水旳需氧菌检查所用R2A培养基旳合用性,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保证检查成果旳可靠性。

本验证方案采用1批按GMP规定组织生产旳纯化水,并进行R2A培养基合用性检查。

3.组织及职责3.1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旳起草、审核、批准验证方案由质量部QC组负责起草,由质量部审核,最后由质量负责人批准。

验证方案实行完毕后,由QC组负责汇总需氧菌检查法验证旳成果、撰写报告,由质量部审核,最后由质量负责人批准报告。

3.2验证方案旳培训验证方案在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由QC组组长对本次验证明施旳有关人员组织培训工作,并将该次旳培训记录归档。

3.3验证方案实行过程中旳变更和偏差验证方案实行过程中如有变更和偏差,质量负责人应当组织进行评估并采用相应旳控制措施。

3.4验证工作小构成员表4.验证进度筹划表本次R2A培养基旳合用性实验旳筹划安排时间是8月至9月。

5.验证所需要旳仪器设备旳确认重要检查仪器设备确认表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6.验证所需要旳菌种、培养基、试剂、检查样品旳确认6.1.实验菌种检查表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6.2实验所需旳培养基检查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6.3试剂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6.4.试剂及培养基配制pH7.0氯化钠一蛋白胨缓冲液(冲洗液):称取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干粉16.09g。

纯化水R2A培养基适用性验证

纯化水R2A培养基适用性验证

编号:FAL -Y Z-005.1R2A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报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2A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报告1•目的因2015版药典纯化水检验用培养基变更,依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通过此次实验对所更换的R2A琼脂培养基进行适用性检查,以证明该方法及所采用的培养基适用于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日常检测。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纯化水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3.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4. 职责权限5. 验证方法5.1R2A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5.1.1R2A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5.1.2菌种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试验用菌种应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5.1.3菌液制备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微生物培养基质控品,使用前注入1.1ml稀释液充分溶解后,在漩涡混合器上振荡混匀,制成1ml(相当于10〜100cfu/0.1ml)菌悬液。

5.1.4适用性检查取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各10〜100cfu,分别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即倾注R2A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混匀,凝固,置30〜35C培养不少于5天,计数;5.1.5结果判定被检定的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比值在0.5〜2范围内,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

判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符合规定。

5.1.6实验前的准备5.161仪器设备确认人:日期:5.1.6.2操作环境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

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

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验证。

5.1.6.3器具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 1ml注射器5.2 计数方法的验证5.2.1 当建立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应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的测定。

纯化水R2A培养基适用性验证

纯化水R2A培养基适用性验证

编号:FAL-YZ-005.1R2A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报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目录R2A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报告1.目的因2015版药典纯化水检验用培养基变更,依1105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通过此次实验对所更换的R2A琼脂培养基进行适用性检查,以证明该方法及所采用的培养基适用于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日常检测。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纯化水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4. 职责权限5. 验证方法5.1R2A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5.1.1R2A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5.1.2菌种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 代,试验用菌种应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5.1.3菌液制备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微生物培养基质控品,使用前注入1.1ml稀释液充分溶解后,在漩涡混合器上振荡混匀,制成1ml(相当于10~100cfu/0.1ml)菌悬液。

5.1.4适用性检查取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各10~100cfu,分别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即倾注R2A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 个平皿,混匀,凝固,置30~35℃培养不少于5天,计数;5.1.5结果判定被检定的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比值在0.5~2范围内,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

判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符合规定。

5.1.6实验前的准备5.1.6.1仪器设备确认人: 日期:5.1.6.2操作环境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 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 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

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

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验证。

5.1.6.3器具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1ml注射器5.2计数方法的验证5.2.1当建立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应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的测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FAL-YZ-005.1
R2A培养基适用性
验证报告
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目录
R2A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报告
1.目的
因2015版药典纯化水检验用培养基变更,依1105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通过此次实验对所更换的R2A琼脂培养基进行适用性检查,以证明该方法及所采用的培养基适用于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日常检测。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纯化水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3.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4. 职责权限
5. 验证方法
5.1R2A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5.1.1R2A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5.1.2菌种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 代,试验用菌种应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5.1.3菌液制备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微生物培养基质控品,使用前注入1.1ml稀释液充分溶解后,在漩涡混合器上振荡混匀,制成1ml(相当于10~
100cfu/0.1ml)菌悬液。

5.1.4适用性检查取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各10~100cfu,分别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即倾注R2A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 个平皿,混匀,凝固,置30~35℃培养不少于5天,计数;
5.1.5结果判定被检定的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比值在0.5~2范围内,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

判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符合规定。

5.1.6实验前的准备
5.1.
6.1仪器设备
确认人: 日期:
5.1.
6.2操作环境
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 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 级的单向流空
气区域内进行。

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

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验证。

5.1.
6.3器具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 1ml注射器
5.2计数方法的验证
5.2.1当建立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应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的测定。

若产品的组分或原检验条件发生改变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计数方法应重新验证。

验证时,按供试液的制备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所规定的方法及下列要求进行。

对各试验菌的回收率应逐一进行验证。

菌种及菌液制备同计数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5.2.2验证方法验证试验至少应进行3 次独立的平行试验,并分别计算各试验菌每次试验的回收率。

(1)试验组
薄膜过滤法计数时,取1ml纯化水,过滤,冲洗,在最后一次的冲洗液中加入10~100cfu 试验菌,过滤,滤膜置于R2A琼脂培养基上。

(2)菌液组将相当于10~100cfu/ml菌悬液置于100ml 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过滤。

(3)供试品对照组取1ml纯化水供试液置于100ml 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过滤,按菌落计数方法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

5.2.3结果判断在3 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试验组菌落数减去供试品对照组菌落的值与菌液对照组菌落数的比值应在0.5~2范围内。

5.2.4.试验样品
5.2.4.1纯化水
5.2.4.2稀释液和试剂: 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5.2.4.3器具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一次性注射器
5.2.4.4验证用微生物名称及其编号
5.2.4.5培养基
5.2.5验证试验操作
5.2.5.1试验菌的制备和稀释
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微生物培养基质控品,使用前注入1.1ml稀释液充分溶解后,在漩涡混合器上振荡混匀,制成1ml(相当于10~100cfu/0.1ml)菌悬液.再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将其稀释制成10~100cfu/ml的菌悬液。

5.2.5.2将试验分为3组
A样品试验组取纯化水1ml,置于装有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00ml的三角烧瓶中或均质袋中,充分振摇1分钟。

每张滤膜抽滤100ml的供试液,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00ml冲洗滤膜,最后加入10~100cfu 试验菌, 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按膜过滤法测定其菌数。

B菌液组将10-100cfu/ml菌悬液置于装有100ml 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的三角烧瓶中或均质袋中,充分振摇1分钟。

每张滤膜抽滤100ml的供试液通过一张滤膜,平行制备两个.以测定所加的菌数。

C供试品对照组取纯化水1ml,置于装有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
液100ml的三角烧瓶中或均质袋中,充分振摇1分钟。

每张滤膜抽滤100ml的供试液,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00ml冲洗滤膜,平行制备2个平皿,按膜过滤法计数测定供试品的本底菌数。

5.2.5.3培养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在30~35℃下培养不少于5天,将点计菌落数。

并将结果记录于附件。

5.2.6试验结果
试验组的菌的回收率
表中:回收率=(试验组的平均菌落数-供试品对照组的平均菌落数的值)÷菌液组的平均菌落数×100%。

检测人: 复核人: 复核日期:
5.3验证结论
5.3.1计数性培养基适用性检查结论: 试验组菌落数减去供试品对照组菌落的值与菌液对照组菌落数的比值应在0.5~2范围内,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

判定R2A琼脂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符合规定。

可用于本公司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实验。

5.3.2校正因子(修正系数)
校正因子=1/回收率
批号: 产品试验组的微生物生长检查记录:
菌液组的微生物生长检查记录
供试品对照组的微生物生长检查记录
测试人/测试日期:复核人/复核日期:
批号: 产品试验组的微生物生长检查记录:
菌液组的微生物生长检查记录
供试品对照组的微生物生长检查记录
测试人/测试日期:复核人/复核日期:
批号: 产品试验组的微生物生长检查记录:
菌液组的微生物生长检查记录
供试品对照组的微生物生长检查记录
测试人/测试日期:复核人/复核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