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腔内冷冻技术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经支气管镜支气管腔内的冷冻治疗

经支气管镜支气管腔内的冷冻治疗

经支气管镜支气管腔内的冷冻治疗1经支气管镜支气管腔内的冷冻治疗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呼吸内科姚小鹏一、概述1.公元前3500年,人类即开始采用冰敷治疗组织肿胀和战伤的尝试。

2.1845年,人们才真正将冷冻作为一种治疗手段用于肿瘤的治疗。

3.1851年,Arnott等报道采用浸有冰块的-8~-12℃盐水,对体表肿瘤实施治疗,结果局部疼痛减轻,肿瘤缩小。

4.1899年,White等根据高压液态由高压状态进入低压状态,体积突然膨胀的同时可以制冷这一原理,采用液态气体治疗皮肤病,随后用于外科和肿瘤的器械亦应运而生。

5.1975年,美国的Sanderson医生采用硬质支气管镜介导,对支气管腔内型肺癌实施冷冻治疗,并获得成功。

6.1994年,德国的ERBE公司开发的可用于可屈支气管镜的可屈式冷冻电极,使支气管腔内的冷冻治疗变得更加方便。

7.1996年,Mathur等报道了采用可屈支气管镜下对22例气道阻塞病人实施腔内冷冻治疗的经验。

二、冷冻疗法的细胞和组织损伤机制一细胞损伤机制1.细胞外的结晶对细胞的挤压并使细胞变形(冰挤压效压)。

2.细胞内、外同时结晶所导致的碾磨作用。

3.细胞的脱水而导致的细胞崩解。

4.细胞内电解质浓度的增高和细胞膜蛋白的变性等。

2二冷冻的组织损伤机制在冷冻损伤的中心区域(冷冻探头周围大约3mm的半径范围),因血管内血栓形成,所有的细胞均被破坏。

而围绕这一区域周围3~4mm厚的组织,将出现一些不均匀的组织损伤。

冷冻所导致血栓形成的机制1.在轻低温条件下动静脉血管收缩。

2.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3.血管壁渗透性增加。

4.血液粘滞度增加。

5.毛细血管静水压下降,血流减缓,血栓形成。

冷冻组织损伤的时效关系1.冷冻治疗后即刻的细胞损伤只有在电镜下才可见。

2.完全的血管内血栓形成要在冷冻治疗后6~12h。

3.在冷冻后1~7天内,冷冻区域内的细胞将发生变性、坏死。

4.完全的非出血性坏死则发生在8~15天。

冷冻治疗操作规范

冷冻治疗操作规范

冷冻治疗操作规范
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多种气道疾病。

在进行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并准备好必要的器械。

冷冻治疗仪的冷冻设备应包括制冷源、控制装置和冷冻探头,以适应不同部位的病变。

操作步骤包括插入可弯曲支气管镜,观察病变情况并清理病变部位的分泌物及坏死组织。

然后插入可弯曲冷冻探头,将探头放到病变区,并制冷,每次持续约1~3分钟。

治疗效果
较慢,需要在第一次冷冻治疗后8~10天进行气管镜复查,评估组织的破坏情况,如需要再进行第二次冷冻治疗。

治疗的间歇时间分别为2周、4周、8周。

需要注意的是,冷冻治疗有一定的禁忌证,如有支气管镜检查禁忌证患者、管外型肿瘤或肿大淋巴结压迫支气管狭窄者等。

同时,治疗效果较慢,需要进行临床疗效监测与评价,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支气管镜下冷冻肺活检术的护理配合

支气管镜下冷冻肺活检术的护理配合

支气管镜下冷冻肺活检术的护理配合摘要;目的支气管镜肺冷冻活检术前及术后护理。

方法对10例支气管镜肺冷冻活检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宣教,讲解术中配合以及对患者术后进行宣教及对生命体征、咳血情况等的观察并及时处理。

结果全部患者术后无出现任何并发症,痊愈出院。

结论支气管镜肺冷冻活检术中周密,及时、细致的护理措施可以使患者平稳度过麻醉期,提高手术成功率,明显减少并发症。

【关量词l喉罩支气管镜肺冷冻活检护理支气管镜肺冷冻活检术(transbroncMalcryobiopsy,TBcB)是将冷冻探头经支气管伸入到远端小支气管,利用冷冻探头在冷冻过程中的黏附性,将探头周围的肺组织暴力撕裂,获得组织学标本的一项技术。

TBCB主要应用于支气管镜下不可见的弥漫性肺部疾病及肺移植后的监测,亦可借助EBUS和(或)C形臂X线透视定位下进行肺外周病变的活检。

TCBC获得的组织标本体积大,质量高,标本内部组织结构破坏少,能满足病理学的诊断需求,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我院为10例患者行经支气管镜肺冷冻活检术,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54-66岁,平均年龄为59岁。

1.2方法患者在静脉麻醉下置人喉罩,经喉罩入镜,将冷冻探头到达病变部位(探头保持距离胸膜至少2cm),冷冻3-6秒,然后将黏附标本的冷冻探头连同软镜一起取出。

2术前护理2.1禁忌症2.1.1绝对禁忌症极度衰弱不能耐受者-严重心脏疾病,心率失常、主动脉瘤、严重高血压患者;严重呼吸功能不全,氧分压低于6.6kPa者;有严重出血倾向和凝血机制障碍者,肺动脉高压症、肺部疾病疑为动静脉瘘及肺化脓者。

2.1.2相对禁忌症近期有支气管、肺急性感染患者,待炎症控制后再做检查;近期有支气管哮喘或正在大咯血者,宜缓解2周后再进行检查;肺大泡患者宜慎行检查,避免发生气胸;气管异物较大,纤维支气管镜难以取出者。

2.2术前准备2.2.1病情调查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及基础疾病史、过敏史,做好术前检查术前筛查组合、出凝血常规、血常规、心电图、胸部CT、肺功能检查、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

支气管镜冷冻术前讨论模板

支气管镜冷冻术前讨论模板

支气管镜冷冻术前讨论模板【原创实用版】目录1.支气管镜冷冻治疗的概念与原理2.支气管镜冷冻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3.支气管镜冷冻治疗的操作流程4.支气管镜冷冻治疗的并发症与注意事项5.支气管镜冷冻治疗的疗效评估与展望正文一、支气管镜冷冻治疗的概念与原理支气管镜冷冻治疗是一种在内窥镜下进行的气道病变治疗技术,主要通过支气管镜将二氧化碳或一氧化二氮送到气道的病变部位,在 -70 至-80℃的低温下,使病变组织迅速冷冻,达到治疗目的。

这种治疗方法在肿瘤、良性的气道病变中应用较多,其原理是利用低温导致组织细胞破裂死亡,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二、支气管镜冷冻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1.适应症:恶性肿瘤,如恶性肺癌、肺转移癌等;良性气道病变,如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

2.禁忌症: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出血倾向、严重感染、气道狭窄等。

三、支气管镜冷冻治疗的操作流程1.术前准备:包括患者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确保治疗安全。

2.麻醉: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根据患者病情和麻醉科医生建议来选择。

3.支气管镜插入:在麻醉状态下,医生将支气管镜经鼻或口腔插入患者的气道,观察病变部位。

4.冷冻治疗:在确定病变部位后,通过支气管镜将冷冻介质送到病变部位,进行冷冻治疗。

5.术后处理:治疗结束后,医生会拔出支气管镜,对患者进行术后观察和护理。

四、支气管镜冷冻治疗的并发症与注意事项1.并发症:主要包括气道出血、感染、气道狭窄等。

2.注意事项:治疗前需充分了解患者病情,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五、支气管镜冷冻治疗的疗效评估与展望1.疗效评估: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改善、肺功能恢复、影像学检查等指标来评估治疗效果。

支气管镜冷冻术前讨论模板

支气管镜冷冻术前讨论模板

支气管镜冷冻术前讨论模板摘要:一、背景介绍- 支气管镜冷冻术的发展- 支气管镜冷冻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二、术前讨论的重要性- 确保患者了解手术过程- 评估患者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三、术前讨论的内容- 手术原理与过程- 可能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术前准备与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与康复四、结论- 术前讨论对支气管镜冷冻术的重要性- 患者对手术的认知与配合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正文:支气管镜冷冻术是一种在气道内进行冷冻治疗的方法,主要用于治疗肿瘤、良性气道病变等。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支气管镜冷冻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然而,手术前与患者的讨论往往被忽视,这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术后康复都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就支气管镜冷冻术前讨论的重要性及内容进行探讨。

术前讨论是手术前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确保患者对手术过程有充分了解,同时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手术。

对于支气管镜冷冻术,术前讨论主要包括手术原理与过程、可能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术前准备与注意事项以及术后护理与康复等方面。

通过术前讨论,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手术,消除恐惧和顾虑,增强对手术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首先,术前讨论可以帮助患者了解手术原理与过程。

支气管镜冷冻术是通过将二氧化碳或一氧化二氮送入气道病变部位,在低温环境下对病变组织进行冷冻治疗。

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后,可以更好地配合医生完成手术,降低手术风险。

其次,术前讨论可以评估患者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支气管镜冷冻术主要适用于恶性肿瘤、良性气道病变等患者,但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患有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等,需要谨慎考虑。

通过术前讨论,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

此外,术前讨论还可以让患者了解术前准备与注意事项,如避免吸烟、饮食清淡等。

患者遵循这些建议,可以降低术中风险,促进术后康复。

总之,支气管镜冷冻术前讨论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经支气管冷冻活检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要点

《经支气管冷冻活检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要点

《经支气管冷冻活检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要点经支气管冷冻活检(cryobiopsy,CB)技术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很多并逐年增加,但该技术仍没有标准化操作流程,且其在间质性肺疾病诊断分类中的地位及安全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同时由于冷冻活检的快速发展,在不同医疗机构及操作者之间的技术存在很大差异。

一、定义及发展历史冷冻活检是经支气管镜将冷冻探头尖端送至支气管或肺内病变区域,通过制冷剂的快速释放吸收周围环境热量,从而使冷冻探头迅速降温,将探头周围的组织冷冻凝固,通过冷冻的黏附力,将探头和探头周围冻结的组织整体拔出,从而获取靶组织。

与活检钳活检相比,由于获取标本组织较大且结构相对完整,有利于病理分析与诊断,因而成为许多呼吸系统疾病的新型活检方式。

经支气管冷冻活检分为支气管腔内冷冻活检(EBCB)和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TBCB),前者针对支气管镜下可见的病变,主要位于气管和支气管腔内;而后者则针对支气管镜下不可见的外周肺病变。

二、适应证及禁忌证(一)适应证1.EBCB:支气管腔内病变最常用的取样技术是活检钳活检(FB),但由于活检组织量小,导致诊断敏感度和确诊率偏低。

建议:EBCB的标本量、诊断效率高于FB,轻中度出血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出血发生率没有显著增加,但考虑到操作要求等方面因素,建议对腔内可视病灶活检时,在FB标本不理想时再考虑EBCB。

2. TBCB:目前TBCB已应用于ILD、肺外周结节的诊断以及肺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监测,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建议:TBCB可以应用于ILD、外周肺结节的诊断以及肺移植术后的排异监测。

多学科讨论无法诊断的ILD,TBCB是外科肺活检的替代方法,TBCB 诊断不明的病例再考虑SLB。

对HRCT表现为典型UIP者,建议不做TBCB。

(二)禁忌证TBCB的禁忌证与常规经支气管肺活检的禁忌证相同,因TBCB建议全身麻醉下进行,因此仍需考虑患者是否能耐受全身麻醉,结合国外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术

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术
支气管镜下反复清理。
三、冷冻治疗的敏感程度
不同组织对冷冻治疗的敏感程度不尽相同,含水量多的组织对冷冻相对 敏感,如(皮肤、黏膜、肉芽组织、肿瘤、血管内皮等),而含水量较少的组 织(如神经鞘、脂肪组织、软骨、纤维病灶)对冷冻的耐受性较好,治疗效果 差。
冷冻治疗的适应症和临床应用
一、适应症 1.气管、支气管腔内的恶性肿瘤的姑息治疗。 2.气管、支气管腔内良性病变的根治性治疗。 3.支架置入后支架两端新生物/肉芽组织及腔内再狭窄的治疗。 4.电刀、氩气刀等热治疗后对病变的基底部行冷冻治疗防止肉芽组织增生。 5.气管、支气管腔内异物、血凝块、黏液栓子的清除。 6.气管、支气管腔内病变、肺部弥漫性病变的冷冻活检。
让支气管 镜顶端放置在病灶近端0. 5~1.0cm的位置上。 3.将冷冻探头经工作通道插人,其金属末端离支气管镜顶端至少4 mm。
直视下让冷冻探头垂直或沿切线方向直接接触病灶,探头也可插人病灶产生最 大体积的环形冷冻。
4.踩脚踏板激活冷冻探头,将探头冷冻到一90~-70°C,持续冷冻30~60s,松开脚 踏
冷冻治疗的设备
支气管镜 进行冷冻治疗既可以选用支气管镜,也可以选 用硬镜。相比之下, 支气管镜 患者的耐受性更好,还可在局麻下进行,因此临床应用更普遍。
二、冷冻治疗机 由制冷剂、冷冻探头和控制装置三部分组成
1.制冷剂:目前常用的制冷剂为二氧化碳(CO2)和一氧化二氮(N2O)。CO2可使冷 冻 探头的顶端温度达到一79 °C;N2O可使冷冻探头的顶端温度达到一89C,两者均可 使组织温度降 至一30 C。由于价格的优势,CO2的临床应用更为广泛。
周围肉芽组织予以冻融
经联合治疗后的气道较前明显扩大
冷冻技术在儿科呼吸领域的应用
多用于气道内异物的冻取,特别是不宜用异物钳及网篮时 对于异物所致肉芽组织冻融治疗,有效防止再发 对获得性良性气道狭窄,可联合球囊扩张等治疗 因儿童肺部肿瘤及弥漫性肺病较少见,故冻切及肺活检使用率低。

2024版全新支气管镜诊疗常规及操作规范

2024版全新支气管镜诊疗常规及操作规范

2024/1/27
15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2024/1/27
16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原因分析
2024/1/27
气道损伤
由于支气管镜操作过程中对气道壁的刺 激或摩擦,可能导致气道黏膜损伤、出 血或水肿。
感染
支气管镜检查可能破坏气道的正常防御 机制,增加感染的风险,尤其是当操作 不规范或消毒不严格时。
呼吸困难
部分患者可能在支气管镜检查后出现呼 吸困难,这可能与气道痉挛、水肿或分 泌物增多有关。
心律失常
在支气管镜操作过程中,由于刺激迷走 神经或心脏受压,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如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
17
预防措施建议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前,应对患者进 行全面的评估,确保患者符合适应症 标准,并排除禁忌症。
规范操作过程
支气管镜操作应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 行,遵循无菌原则,减少气道损伤和 感染的风险。
2024/1/27
加强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
向患者详细解释支气管镜检查的目的、 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减轻患者的焦虑 和恐惧情绪。
密切监测患者情况
在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和检查后,应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02
03
04
术前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进行 全面评估,了解其合并症和用
药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支气 管镜和操作方法,尽量减少并
发症的发生。
术后加强对老年人的监护和护 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
的并发症。
24
注意事项和效果评价
注意事项
在进行支气管镜操作前,应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准备,了解其病史、过敏 史等相关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气管镜腔内冷冻技术操作规范
一、冷冻治疗的概念
呼吸疾病的冷冻疗法是一种通过低温破坏气道病变组织结构的方法。

二、冷冻治疗的适应症。

1.腔内恶性肿瘤的姑息治疗。

2.腔内良性病变的“根治性”治疗。

3.支架植入后支架两端新生物以及腔内再狭窄的治疗。

4.腔内异物、粘液栓子、血凝块等。

三、冷冻治疗不合适的病变。

1.外压性阻塞。

2.完全阻塞。

3.逐渐狭窄的阻塞。

4.广泛的粘膜下病变。

5.慢性气道塌陷。

四、操作步骤和方法。

1.病人准备在实施冷冻之前,先复习患者的胸部X线或CT片,有条件的最好能行气管或支气管三维CT重建。

了解腔内病变的程度和范围。

测定患者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必要时血气分析等。

2.术前准备同纤支镜检查。

术前禁食4~6h。

术前30min肌注西地泮lOmg必要时度冷丁50mg、阿托品,2%利多卡因lOml雾化吸入。

3.操作步骤插入支气管,对气管、支气管进行全面检查,确定病变部位,并清除病灶表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物,以便冷冻探头能与病灶充分接触。

将无菌的冷冻探针经活检孔插入,冷冻探头的金属末端置于病灶中心,探头离支气管镜远端5mm 以上,可采用探针顶端垂直或切线作用组织,或直接作用病灶内部,以便产生最大的冷冻效果。

踩下踏板启动探头,约15-20s后,在探头顶端形成一个冰球,温度可达500℃,肉眼可见组织发白、冻结,松开开关后,让其自然融化。

1-3个冷冻-消融循环,每个周期在相同的或邻近的区域持续3-4min,较大的病灶可多冷冻点,直至可见部分完全被冷冻。

如果支气管腔内被阻塞或治疗效果不满意,可多次冷冻治疗。

一般异物多可采用异物钳取出。

但对于一些易碎或难以钳夹的异物(如药丸、果仁、牙齿、鸡骨头、粘液栓子、坏死组织等),只要异物稍能水合,即可冷冻取出。

衢州市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