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详解

合集下载

语文各种修辞手法的详解

语文各种修辞手法的详解

什么是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语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对比、反复、双关、引用、反语、联想、通感、顶真、互文、回环、移情、拈连、象征、寄寓(寄托),呼告等。

常用的八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

一、比喻:1、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其中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可分为强喻,弱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2、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

3、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4、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二、拟人:1、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2、判断要点: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3、拟人的作用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将什么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4、典型例句(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小学语文知识:13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知识:13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知识:13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小学需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互文、比拟等修辞手法,下面进行逐一介绍:
1.比喻:说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2.拟人: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5.反问: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

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

6.设问: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7.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8.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9.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10.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一起对照。

11.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近相关或相反的。

12.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13.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小学语文15种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15种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15种修辞手法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15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用一个事物来形象地描绘另一个事物,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例句:她的眼睛像一泓清泉,透出了智慧和温柔。

2.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点和行为,增加文章的趣味性,使读者感到亲切和生动。

例句:花儿欢快地摇摆着身姿,迎风嬉戏。

3.夸张:为了加强描述效果,对事物进行放大描述,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

例句:她一笑,整个世界都显得格外美丽。

4.人称借代:用第三人称代替第一、第二人称,使表达更加客观冷静,加强说服力。

例句:有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5.反问:用疑问句的语气提出肯定或否定的问题,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思考。

例句:你以为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吗?6.排比:用同样的结构和句式来连续表达几个内容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使文章更加有节奏感和亮点。

例句:山清水秀,风景宜人;花开芬芳,鸟语鸣唱。

7.对仗:通过对称排列的句子或词语,使文章更加平衡,增强表达的力量和美感。

例句:日出东方,日落西山。

8.借代:用一个事物代指另一个事物,借助相似的形象和特点,加深描述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

例句:她的歌声如同飞翔的鸟儿,轻盈而美好。

9.重复:在文章中多次使用相同的词语、句子或句型等,使文章更加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例句:他努力、他拼搏、他从不放弃。

10.头韵:在句子开头使用相同的辅音或辅音组合,使句子更加鲜明和有吸引力。

例句:腾飞的燕子,远去的背影。

11.倒装:将主语和谓语的语序颠倒,使句子更加突出或具有强调作用。

例句:高高的大山,直插云霄。

12.排比句:将相同或类似的句式排列在一起,增加语言的力度和表达的感染力。

例句:我千方百计努力奋斗,只为了创造美好的明天;我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只为了争取更大的进步。

13.比较: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差异或相似之处,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描述效果。

例句:她的微笑如同春风拂面,温暖而迷人。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的讲解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的讲解

1.比喻(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2.比拟(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3.借代(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完整版)小学语文八种修辞手法归纳一览表

(完整版)小学语文八种修辞手法归纳一览表

(完整版)小学语文八种修辞手法归纳一览表一、修辞手法概述修辞手法是指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方式,使文学作品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一种修辞形式。

在小学语文研究中,我们常常遇到的修辞手法有八种,包括夸张、比喻、拟人、对比、排比、设问、反问和描写。

下面将对这八种修辞手法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以助于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二、详细解析1. 夸张夸张是为了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有意地夸大事物的程度、规模、数量或特征,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天气真热,能把人烤焦了。

”夸张的手法使得人们更能感受到极端的温度。

2. 比喻比喻是通过明喻与被喻之间的相似之处,以象征、隐喻的方式来描述事物。

通过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有共同特点的事物进行类比,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

例如:“他的笑声如同春天的脉搏,温暖又欢快。

”比喻使得读者可以形象地感受到笑声的美好。

3. 拟人拟人是将人的特点、行为、感觉、思想等赋予非人的事物,使其具有人类的表现形式。

通过拟人,可以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实在,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大地饥肠辘辘,渴望一场甘霖的洗礼。

”拟人使得大地有了渴望和饥肠辘辘的人性化特点。

4. 对比对比是通过把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相互对比,突出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通过对比,可以更加鲜明地表达出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例如:“他黑得像炭,她白得像雪。

”通过对比黑与白,强调了两个人的肤色之间的鲜明对比。

5. 排比排比是将一系列并列的内容以相同的结构形式表达出来,增强修辞效果。

通过排比,可以让文句更加连贯,形象更加鲜明。

例如:“早晨,阳光照亮了大地,照亮了花朵,照亮了我们。

”排比使得阳光的照耀行为更加强调和生动。

6. 设问设问是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达到修辞效果,引起读者的思考。

设问往往是一种思维的引导,可以调动读者的主动性和思考能力。

例如:“你们知道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吗?”通过设问,引起了读者对于世界形成的思考。

7. 反问反问是提出一个问题,但是不需要对其进行回答,通过反问可以强调某种观点或事实。

语文各种修辞手法的详解

语文各种修辞手法的详解

什么是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语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对比、反复、双关、引用、反语、联想、通感、顶真、互文、回环、移情、拈连、象征、寄寓(寄托),呼告等。

—常用的八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

一、比喻:1、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其中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可分为强喻,弱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2、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

3、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4、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二、拟人:1、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2、判断要点: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3、拟人的作用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将什么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4、典型例句(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小学8种常考修辞手法详解

小学8种常考修辞手法详解

小学8种常考修辞手法详解▣比喻的三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好像、若、似乎、似的、好似、如、犹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变成、是……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句,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为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拟人▣什么是拟人?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

一定要注意:对某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毫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夸张的种类(1)扩大夸张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

(2)缩小夸张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如: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如: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夸张的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给人启示,加强渲染力,引发联想。

▣典型例句(1)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踢球呢?(2)十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排比▣什么是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判断要点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

▣排比的作用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

▣典型例句(1)晏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

街上的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大王怎么说没人呢?”(2)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小学语文:12种修辞手法详解

小学语文:12种修辞手法详解

小学语文:12种修辞手法详解文章中运用修辞方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使语言表达鲜明、生动。

我们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等。

一、比喻1、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2、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3、常见比喻词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

4、典型例句(1)露似珍珠月似弓。

(2)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3)云彩像洁白的羽毛,轻轻地飘浮在空中。

(4)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5)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二、拟人1、定义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2、表达效果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3、典型例句(1)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2)录音机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声,不唱了。

(3)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三、排比1、定义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2、表达效果(1)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2)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3)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总之,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3、典型例句(1)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2)公园里的花五颜六色,有红的,有白的,有黄的,还有粉的。

(3)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这样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这样的淳朴和谦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比喻句的三要素
(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有:好像、像、若、似乎、好似、似的、如、犹如、仿 佛、好比、一样、成了、变成、是……
(三)比喻的作用
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能把一些不好想象的东西具体地说出,借其他类似事物加以说 明,令人更加清楚明白。 3、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4、起到修饰文章的作用。 5、使事物形象、生动,突出特点,渲染氛围,侧面烘托。
3、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答题模板: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表达了作 者......之情。语调铿锵,句式整齐,增强语势,突出情感,增加表 现力,使文章节奏感更强气势更强烈,强调......内容或突出...... 感情。
四、夸张
(一)什么是夸张?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 有目的地放大或缩 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夸张的表达效果是用 言过其实的方法,引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
语文中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对比、反复、双关、引用、
反语、联想、通感、顶真、互文、回环、移情、象征、寄寓等。
小学语文常用必学的八种修辞手法:
一、比喻
(一)什么是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将表达的内容说得具体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 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 的事物进行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二)夸张的作用
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给人启示,加强渲染力,引发联想。
(三)夸张的种类
(1)扩大夸张 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例: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
(2)缩小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例: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3、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
如:科技文、说明文章不适合运用夸张手法。
典型例句
1、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踢球呢? 2、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 也动了。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 伦送我情。 4、十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答题模板: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A事物……的特点 / 加强了作者的某 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3)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例: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四)夸张句注意事项
1、夸张要明显 2、夸张不是浮夸,要合乎实际情况
“小明以每秒一百米的速度冲进了教室。”“小明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冲进了教室。” “小红的眼睛非常大,大得就像太阳一样。”“小红的眼睛非常大,大得就像葡萄一样。 ”
五、反问
(一)什么是反问?
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 答案就在问句中。用问的语气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说白了就是有 问答在句中。
反问是四大句类中的一种(其他三种是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
(二)反问的作用
反问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 增强 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为文章奠定一种激昂的感情基调。
不是所有有“像”字的句子都是比喻句
例如: ① 小明像他爸爸一样瘦。 ② 他把枣核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③大理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大理古城、 苍山洱海。
举 ④ 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
——表示比较 ——表示猜测 ——表示列
——表示想象
二、拟人
(一)什么是拟人?
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 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三)排比的作用
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 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典型例句
1、我喜欢如丝如缕的春雨,那样柔美;我也喜欢如烟如 雾的秋雨, 那么连绵;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猛烈热情的 夏雨,它有它自己独特的一面 。
2、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 ,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模板: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喻成......,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表达了作者......之情。
(四)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虽然有些句子含有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否为 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 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详解
修辞手法是非常重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在文中 适当的使用修辞手法,可以提高表达效果,使语言 表达鲜明、生动、具体、形象。会不会用修辞手法 还直接影响写作水平的高低,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小 学语文中的几种修辞方法吧!
什么是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 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 明而生动有力。
(二)判断要点
用描写人的词汇来描写物。
(三)拟人的作用
拟人手法可以使文章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使具体事物人格化。将 事物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典型例句 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蝴蝶、蜜蜂在花丛中跳着迷人的舞姿。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4、春天来了,春姑娘迈着轻快的步子来到人间。 5、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答题模板: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以人的情感和动作, 把......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之 情。
三、排比
(一)什么是排比?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 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以增强表达效果。
(二)判断要点
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 语或句子。
答题模板: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更有力地强调.......(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发人
深省,语气更强烈,激发读者思考。
(三)反问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