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善鼓琴》课后练习题

合集下载

【古诗文阅读】《伯牙善鼓琴》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古诗文阅读】《伯牙善鼓琴》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古诗文阅读】《伯牙善鼓琴》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4题。

(10分).博雅擅长鼓和竖琴,钟子奇擅长倾听。

博雅古琴唱片① 在高山上。

钟子奇说:好,e② 席像泰山!钟子奇指着流水说:天哪,大海就像一条河!博雅读的东西,钟子奇会得到的。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注]① 野心:兴趣和意图。

② 它看起来很高。

③ 阳阳:宽大的外表。

④ 卒子:突然,突然。

⑤ 操:钢琴音乐。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1)博雅擅长鼓和琴:(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2.在需要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标出带下划线的句子。

(2分)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3.请把波浪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翻译:4.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3分)翻译参考: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

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

博雅在泰山北边游览时,突然遇到了一场暴雨,他被困在岩石下面;他感到悲伤,拿起钢琴弹了起来。

起初,它是一首持续大雨的歌,然后它发出雪崩的声音。

每当演奏一首乐曲时,钟子奇总能找到它的兴趣所在。

博雅放下钢琴,叹了口气说:听音乐,好,好!我的想象力就像我的心。

我在哪里能让我的钢琴声从你的耳朵里消失?答案参考:1.(1)擅长(2)好(2分。

每空1分)2.博雅在泰山的阴影下游泳/去世④ 如遇暴雨/停在岩石下/悲伤的心/它在钢琴的帮助下演奏。

(每错一处、每增加一处、每遗漏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3.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

伯牙善鼓琴练习题1

伯牙善鼓琴练习题1

一、(16分)【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乙】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注释】子猷,是王羲之的第三个儿子即王徽之,.子敬,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即王献之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何以都不闻.消息一老河兵闻.之B、钟子期必得.之果得.于数里外C、人琴俱亡.河曲智叟亡.以应D、月余亦卒卒..逢暴雨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3、用“/”给划线句子断句。

(断两处)(2分)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4、古人常常用琴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

【甲】【乙】两文分别借琴抒发了什么感情?(4分)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1)伯牙乃舍琴而叹曰舍琴..(2)伯牙善鼓琴鼓琴..(3)吾于何逃声哉?逃声..二、【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乙】荀勖善解音声,时论谓之暗解①。

遂调律吕,正雅乐②。

每至正会,殿庭作乐自调宫商无不谐韵。

伯牙善鼓琴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伯牙善鼓琴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伯牙善鼓琴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4题。

(10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注释】①志:志趣、心意。

②峨峨:高耸的样子。

③洋洋:宽广的样子。

④卒:通猝,突然。

⑤操:琴曲。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1)伯牙善鼓琴善:(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2.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2分)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3.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译文:4.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3分)译文参考: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

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

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

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

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您听曲子好啊,好啊!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

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答案参考:1.(1)擅长(2)好(2分。

每空1分)5.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每错、加、漏一处就扣1分,扣完为止)6.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

《伯牙善鼓琴》课后习题

《伯牙善鼓琴》课后习题

第24篇伯牙善鼓琴(测试时间:20分钟满分分值:27分)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基础巩固训练1. 标注字音(2分)(1)汤.汤乎若流水()(2)伯牙破琴绝弦.()2. 课内实词释义(6分)(1)伯牙鼓.琴(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3)少选..之间(4)善哉..乎鼓琴(5)巍巍..乎若太山(6)汤汤..乎若流水3. 句子翻译(7分)(1)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翻译:,。

(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翻译:。

(3)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翻译:,。

(4)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翻译:,。

中考提分特训1. 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2分)“高山流水”源自《伯牙善鼓琴》中琴师俞伯牙与樵夫锺子期的故事:伯牙鼓琴时,锺子期评价俞伯牙之“志”的句子是:“”“”。

2.读准字音,是阅读古诗文的第一步。

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2分)(1)少选之间.()(2)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3. 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伯牙鼓.琴一鼓.作气B.无足.复为鼓琴者足.智多谋C.巍巍乎若.太山大巧若.拙D.终身不复.鼓琴山重水复.4. 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3分)(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翻译:,。

(2)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

翻译:锺子期死后,。

5.《伯牙善鼓琴》中锺子期死后,伯牙痛而摔琴,链接材料中子敬死后,子猷也将琴掷于地,请你结合文段谈谈为什么。

(3分)【链接材料】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节选自《晋书·王徽之传》)。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课后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课后习题含答案

第25课《伯牙绝弦》课后习题含答案一、语音标注(给下列汉字注音)弦()兮()哉()谓()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峨()弦()谓()泰()娥()眩()渭()秦()蛾()舷()猬()奏()三、各就各位(选择字义,填序号)。

善:①擅长,长于②好,表示赞同③言行、品质好④容易,易于⑤办好,弄好⑥熟悉1.伯牙善鼓琴。

()2.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3.这个叔叔很面善。

()4.心怀不善。

()5.他这个人狡猾善变。

()6.要想办法做好善后工作。

()四、字词解释(解释加点的词)。

1.洋洋兮若江河。

()2.峨峨兮若泰山。

()3.伯牙所念。

()4.乃破琴绝弦。

()5.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6.志在高山。

()五、一一对应(古字与今义连线)。

曰好像绝再,重新鼓于是,就复断若弹乃说,道六、古句今译。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择优录取(选出停顿正确的项,打“√”)。

1.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3.峨峨兮∕若泰山!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八、佳句赏析。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从上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伯牙琴技__________,钟子期欣赏水平__________。

《伯牙善鼓琴》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伯牙善鼓琴》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伯牙善鼓琴》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4题。

(10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注释】①志:志趣、心意。

②峨峨:高耸的样子。

③洋洋:宽广的样子。

④卒:通“猝”,突然。

⑤操:琴曲。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1)伯牙善鼓琴善:(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2.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2分)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3.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译文:4.“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3分)译文参考: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

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

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

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

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您听曲子好啊,好啊!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

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答案参考:1.(1)擅长(2)好(2分。

每空1分)2.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每错、加、漏一处就扣1分,扣完为止)3.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

(2分。

意思对即可)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善鼓琴》复习题及答案

《伯牙善鼓琴》复习题及答案

《伯牙善鼓琴》复习题及答案一、解释加点字:1.伯牙善鼓琴 ?善:擅长2.伯牙善鼓琴 ?鼓:敲击、弹奏3.志在流水 ?志:志趣、心意。

4.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好5.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峨峨:高耸的样子。

6.洋洋兮若江河 ?洋洋:宽广的样子。

7.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所念:想。

8.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得:领会,听得出。

9.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阴:山的北面。

10.卒逢暴雨,止于岩下 ?卒:通“猝”,突然。

11.卒逢暴雨,止于岩下 ?止:.停住不动12. 乃援琴而鼓之 ?援:拿,拿过来。

13.初为霖雨之操 ?操:琴曲。

14.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舍:放下15、更造《崩山》之音造:创作。

16、钟子期辄穷其趣。

辄,就17、穷其趣穷:穷尽。

18、吾于何逃声哉 ?逃声:逃:隐藏。

二、问答题1、本文选自《列子》2、伯牙是传说中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高山流水,解释:比喻知己相赏或知音。

也比喻乐曲高妙。

3、这篇古文蕴含的道理是什么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4、“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2)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5、千百年来,有许多文人墨客也写下了许多关于友情的名言佳句,写出一句。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唐·王勃)•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

(完整word版)伯牙善鼓琴练习题1.docx

(完整word版)伯牙善鼓琴练习题1.docx

实用标准文案一、( 16 分)【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乙】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注释】子猷 , 是王羲之的第三个儿子即王徽之 ,. 子敬 , 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即王献之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A、何以都不闻.消息一老河兵闻.之B、钟子期必得之果得于数里外..C、人琴俱亡.河曲智叟亡.以应D、月余亦卒卒逢暴雨..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 4 分)(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3、用“/”给划线句子断句。

(断两处)( 2 分)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4、古人常常用琴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

【甲】【乙】两文分别借琴抒发了什么感情?(4 分)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3 分)(1)伯牙乃舍琴而叹曰舍琴..(2)伯牙善鼓琴鼓琴..(3)吾于何逃声哉?逃声..二、【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乙】荀勖善解音声,时论谓之暗解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
伯牙善鼓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⑴伯牙善鼓.琴()⑵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
⑶更.造崩山之音()⑷志想象犹.吾心也()
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伯牙善.鼓琴。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B.乃.援琴而鼓之。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C.止于.岩下。

吾于.何逃声哉。

D.钟子期必得之.。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伯牙士传说中的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

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________,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4、翻译下列句子(3分)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译文:
参考答案:
1、(1)弹 (2)指山的北边,河流的南边 (3)再,进一步 (4)好像
2、B
3、高山流水,解释:比喻知己相赏或知音。

也比喻乐曲高妙。

4、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