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知识

合集下载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危险品的分类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危险品的分类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危险品的分类目录一、危险化学品概述 (2)1.1 危险化学品定义 (3)1.2 危险化学品的特性 (4)1.3 危险化学品的识别与标志 (5)二、危险品的分类 (6)2.1 按照化学性质分类 (7)2.1.1 易燃气体 (9)2.1.2 易燃液体 (10)2.1.3 易燃固体 (10)2.1.4 自反应物质 (11)2.1.5 氧化性物质 (12)2.1.6 有机过氧化物 (13)2.2 按照物理性质分类 (15)2.2.1 常温下为气态的物质 (16)2.2.2 常温下为液态的物质 (17)2.2.3 常温下为固态的物质 (18)2.3 按照危险性分类 (19)2.3.1 爆炸品 (20)2.3.2 易燃液体 (21)2.3.3 易燃固体 (22)2.3.4 自反应物质和有毒品 (23)2.3.5 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24)三、危险品管理 (24)3.1 危险品的生产与储存 (25)3.2 危险品的运输与经营 (26)3.3 危险品的使用与处置 (28)3.4 危险品的应急处理 (29)一、危险化学品概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等性质,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

爆炸物:指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引起爆炸反应的物质,如炸药、雷管、火药等。

易燃液体:指在常温常压下,蒸汽压力大于kPa的液体,如汽油、酒精、丙酮等。

易燃固体:指在常温常压下,经摩擦或撞击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固体,如火柴、硫磺、火药等。

自燃物品:指在常温常压下,自然发生的易燃烧物质,如黄磷、硝化纤维等。

遇湿易燃物品:指在潮湿环境中能够迅速自燃或产生强烈氧化反应的物质,如金属钠、镁粉等。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指能够供给呼吸,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反应,尤其在高温或受潮时容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如钾钠合金、硝酸铵等。

有毒品:指吸入后能引起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抑制,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对药物依赖性、致癌、致畸等危害的物质,如苯、汞、铅等。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Integrity 13
Positive Attitude
Commitment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novative
Loyal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易燃固体的特性 ●易燃性(红磷、硫磺、萘、安全火柴; 2,4,6-三硝基甲苯[含水>30%)、 硝化棉(25%<含水<28%)] 着火点比较低,一般都在300℃以下,在常温下只要有能量很小的 着火源与之作用即能燃烧。 ●可分散性与可氧化性(硅粉、锰粉、钛粉等) 与酸、氧化剂接触,尤其是强氧化剂,能够立即引起着火或爆炸 。 ●热分解性(多聚甲醛、2-硝基联苯等) ●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硫磺、三硫化四磷等) 很多易燃固体本身具有毒害性,或燃烧后能产生有毒的物质。
Integrity 3
Positive Attitude
Commitment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novative
Loyal
二、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 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 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按我国目前已公布的法规、标准,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大类, 按我国目前已公布的法规、标准,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大类,每一类 又分为若干项, 又分为若干项,即: 第一类:爆炸品。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三类:易燃液体。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六类:毒害品。 第七类:放射性物品。 第八类:腐蚀品。

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知识(三篇)

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知识(三篇)

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知识1.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2.《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将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3.根据国标《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的规定,安全贮存危险品的基本要求主要是:(1)贮存危险化学品必须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

(2)危险化学品必须贮存在经公安部门批准设置的专门的危险化学品仓库中,经销部门自管仓库贮存危险化学品及贮存数量必须经公安部门批准。

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设置危险化学品贮存仓库。

(3)危险化学品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4)贮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其库房及场所应设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5)贮存的危险化学品应用明显的标志,标志应符合GB190的规定。

同一区域贮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品时,应悬挂最高等级危险品的性能标志。

(6)危险化学品贮存方式分为3种:隔离贮存、隔开贮存、分离贮存。

(7)根据危险化学品性能分区、分类、分库贮存。

各类危险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贮存。

(8)贮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4.生产、加工、销售化学品的企业无论是对自己生产的化学品,还是对购买的化学品,都必须了解和掌握全部有关使用、储存和处置方面的安全信息和注意事项,并对职工进行培训教育。

5、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6、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制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劳动防护用品(具)、保健品,安全设施、设备,作业场所防火、防毒、防爆和职业卫生,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事故调查处理安全生产奖惩等规章制度。

4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4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第一节 爆炸品一、爆炸品的定义二、爆炸品的特性三、爆炸品的分项四、爆炸品储存和运输第二节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一、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定义二、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特性三、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分项四、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储存和运输第三节 易燃液体一、易燃液体的定义二、易燃液体的特性三、易燃液体的分项四、易燃液体储存和运输第四节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一、定义二、特性三、储存和运输第五节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一、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的定义二、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的特性三、分项四、储存和运输第六节 有毒品一、有毒品的定义二、有毒品的主要特性:三、有毒品的分项四、有毒品储存和运输第七节 放射性物品一、放射性物品的定义二、放射性物品的特性:三、放射性物品的分项第八节 腐蚀品一、腐蚀品的定义二、腐蚀品的特性三、腐蚀品的分项四、腐蚀品储存和运输第九节 危险化学品标志第十节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一、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二、化学品安全标签危险化学品定义 :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环境污染的均属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分类 :根据“择重归类”的原则,即根据该化学品的主要危险特性可分为八类:第1类 爆炸品;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 易燃液体;第4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 有毒品;第7类 放射性物品;第8类 腐蚀品;第一节 爆炸品一、爆炸品的定义爆炸是在外界作用下,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爆炸可分为核爆炸、物理爆炸、化学爆炸三种形式。

化学爆炸的主要特点是:反应速度极快,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气体。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一、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危险化学品是指那些具有物理化学危险性(易燃易爆、氧化性等)、生物危险性(毒性、腐蚀性等)和环境危险性的化学物质。

如天然气、液化气、管道煤气,香蕉水等油漆稀释剂、汽油、苯、甲苯、甲醇、氯乙烯、液氯(氯气)、液氨(氨、氨水)、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氟化氢、过氧化物、氰化物、黄磷、三氯化磷、强酸、强碱、农药杀虫剂等。

二、危险化学品基本特征燃烧性(闪燃、着火和自燃)、爆炸性、毒性、腐蚀性、放射性。

三、危险化学品分类①爆炸品②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③易燃液体④易燃固体、易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⑤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⑥毒害品⑦放射性物品⑧腐蚀品四、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危害①引发火灾爆炸事故②引发急性中毒和窒息事故,并可能导致职业病导致中毒或职业病的化学物品:如铅、苯、汞、海绵、硫化氢等生产性毒物中毒,甚至致癌等③造成环境污染。

如果危险化学品流失,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进而影响人的健康。

五、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刺激、过敏、窒息、麻醉和昏迷、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尘肺。

窒息分单纯窒息、血液窒息和细胞内窒息。

六、危险化学品烧灼伤的现场急救化学腐蚀物品对人体有腐蚀作用,易造成化学灼伤。

腐蚀物品造成的灼伤与一般火灾的烧伤烫伤不同,开始时往往感觉不太疼,但发觉时组织已灼伤。

所以对触及皮肤的腐蚀物品,应迅速采取急救措施。

(1)化学性皮肤烧伤化学性皮肤烧伤,应立即移离现场,迅速脱去受污染的衣裤、鞋袜等,并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创面20至30分钟(强烈的化学品要更长),以稀释有毒物质,防止继续损伤和通过伤口吸收。

新鲜创面上不要任意涂上油膏或红药水、紫药水,不要用脏布包裹;黄磷烧伤时应用大量清水冲洗、浸泡或用多层干净的湿布覆盖创面。

(2)化学性眼烧伤①要在现场迅速用清水进行冲洗。

应使用流动的清水,冲洗时将眼皮掰开,把裹在眼皮内的化学品彻底冲洗干净。

②现场若无冲洗设备,可将头埋入清洁盆水中,掰开眼皮,让眼球来回转动进行洗涤。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在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中,危险化学品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因此,了解危险化学品的基础知识,掌握相关的安全操作技能,是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重要前提。

一、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和分类1.定义:危险化学品是指在生产、处理、运输、储存和使用等环节中可能对人体、动植物和环境造成损害或危害的化学物质。

2.分类:按照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分类和标志》的规定,危险化学品可分为爆炸品、氧化剂、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剧烈反应物、有毒物品、腐蚀品和放射性物质等九类。

二、危险化学品的标识和包装为了确保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需要在危险化学品的包装上标注有关信息,这被称为危险化学品的标识。

危险化学品的标识主要包括危险性描述、品名、生产厂家和批号等。

在包装危险化学品时,必须采用封闭、密封、隔离等措施,以确保危险化学品不泄漏、不挥发、不燃烧。

同时,包装应符合国家质量规定,批准的包装箱上应有合格证明。

三、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运输1.储存:危险化学品应储存在专门的储存室内,储存室内应装有专用的储存箱或柜,并应按照危险等级分类和分区存放。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室应避免静电、潮气、阳光直射、火源等威胁,并应有足够的通风设备和防火措施。

2.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并按照相关的安全规定进行。

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包装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并应设有防翻、防漏、防冲击等安全装置。

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晒雨淋、高温、冷冻等情况并防爆防火,固定运输工具时不能带电、带油、带磁。

四、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和处理1.使用:危险化学品使用时,应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使用前必须详细了解和掌握安全规定,并应穿好相应的防护用具,保持储存、运输标识等,防止误用和交叉污染。

若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出现泄漏、溢出、着火等情况,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处理:危险化学品的处理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即危险化学品的废弃物处理和危险化学品的泄漏、溢出等事故处理。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知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知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知识
演讲人
目录
01. 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和分类 02.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储存 03.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运输 04.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1
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和分类
危险化学品的定义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 有毒害、腐蚀、爆 炸、燃烧、助燃等 性质,对人体、设 施、环境具有危害 的化学品。
04
车辆维护: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和检查,
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状态。
运输路线的选择
01
考虑运输距 离和运输时 间,选择最 短、最快的 运输路线
02
考虑运输成 本,选择最 经济、最合 理的运输路 线
03
考虑运输安 全,选择最 安全、最可 靠的运输路 线
04
考虑运输环 境,选择对 环境影响最 小的运输路 线
化学品的危害
及时清理泄漏现场,防 止二次污染
关闭泄漏源,防止化学 品进一步扩散
做好人员救治和善后工 作,确保人员安全
谢谢
有效地处理
4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安全操作规程
熟悉危险化学品 的特性和危害
正确穿戴个人防 护用品
遵守操作规程, 防止误操作
定期检查设备, 确保安全运行
妥善处理废弃物, 防止污染环境
加强安全教育, 提高安全意识
建立应急预案, 确保应急处理能

个人防护措施
01
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如防毒 面具、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02
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直接接 触危险化学品
03
遵守操作规程:按照规定进 行操作,避免违规操作
04
定期接受培训:提高安全意 识和防护能力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理论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概念及定义危险化学品:指易燃、易爆、易中毒、易腐蚀和放射性的化学物品危险化学品分类■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1类爆炸品■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3类易燃液体■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6类有毒品■7类放射性物品■8类腐蚀品燃烧有关名词概念■可燃物:凡能与氧和其它氧化剂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的物质统称为可燃物,也统称还原剂。

花炮药剂中常用的可燃物有硫磺、木炭、铝粉、铝镁合金粉等。

■氧化剂:凡是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都是氧化剂。

它一般都含有氧元素,能在热能或其它形式的能量作用下,释放出“有效氧”并与可燃物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

氧化剂也称为助燃剂。

■还原剂:■火源:也称即激发冲能,凡是能引起可燃物产生燃烧的激发能量。

激发冲能有(热能、光能、机械能(摩擦、撞击)、电能、化学能和其它能,这些都能形成着火源。

■自燃点:使可燃物物质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就是该物质的自燃点。

■加热自燃点:由于外来的热源使可燃物加热到自燃点,不与明火接触就能燃烧,这种现象就叫加热自燃点。

■爆发点:在一定条件下,以恒定的介质温度使烟火药间接加热,从烟火药开始受热而爆炸的时间称为烟火药在此温度下的爆发延滞期,此时介质温度称为烟火药的爆发点。

■闪点:液体在空气中或在液面附近产生蒸汽,其浓度足够被点燃时的最低温度称该液体的闪点. ■点燃:不论是固体或液体可燃物,在空气充足的情况下,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可着火(出现火焰或灼热发光,开始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可继续燃烧,我们将此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燃点或着火点.■自然点:即自然温度。

指物质没有火焰、电火花火等火源作用下,在空气和氧气中被加热而引起燃烧爆炸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自燃点。

爆炸及其特性一、爆炸的概念爆炸是指一种极为迅速的化学或物理能量释放过程,在此过程中系统的内在势能转变为机械功及光和热的辐射等.爆炸做功的基本原因,在于系统爆炸瞬间形成的高温、高压气体的躲然膨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化学危险品分类及特性化学品按其是否对人造成伤害,分为一般化学品与危险化学品。

一般化学品,如液压润滑油等可燃物、氮气、氩气等。

危险化学品则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1986)和《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将其分为8大类。

(1)爆炸品爆炸品指凡是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引起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爆炸品包括火药、叠氮钠、雷汞、黑索金、三硝基甲苯等。

其主要特性有以下几种表现。

①爆炸品的爆炸性是由本身的组成和性质决定的。

而爆炸的难易程度则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敏感度。

一般来讲,敏感度越高的物质越易爆炸。

在外界条件作用下,炸药受热、撞击、摩擦、遇明火或酸碱等因素的影响都易发生爆炸。

②殉爆。

当炸药爆炸时,能引起位于一定距离之外的炸药也发生爆炸,这种现象称为殉爆。

这是炸药所具有的特殊性质。

殉爆的发生是冲击波的传播作用,距离越近,冲击波的强度越大。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这类化学品是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

第一种情况:临界温度低于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第二种情况: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在37.8℃时,气体的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主要包括:氢、甲烷、乙炔、压缩硫化氢、液化石油气;供给城市生活、生产的天然气、人工煤气、重油制气等气体燃料。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主要特性有以下两点。

①可压缩性。

一定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所加的压力越大,其体积就会变得越小,若继续加压,气体会压缩成液态。

气体通常以压缩或液化状态储于钢瓶中,不同的气体液化时所需的压力、温度也不同。

临界温度高于常温的气体,用单纯的压缩方法会使其液化,如氯气、氨气、二氧化硫等;而临界温度低于常温的气体,就必须在加压的同时使温度降至临界温度以下才能使其液化,如氢气、氧气、一氧化碳等。

这类气体难以液化,在常温下,无论加多大压力都是以气态形式存在,因此人们将此类气体又称为永久性气体。

其难以压缩和液化的程度是与气体的分子间的引力、结构、分子热运动能量有关的。

②膨胀性。

气体在光照或受热后,温度升高、分子间的热运动加剧、体积增大。

若在一定密闭容器内,气体受热的温度越高,其膨胀后形成的压力越大。

一般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都盛装在密闭的容器内,如果受高温、日晒,气体极易膨胀并产生很大的压力。

当压力超过容器的耐压强度时,就会造成爆炸事故。

(3)易燃液体在常温下,它以液态形式存在,极易挥发和燃烧,其闭杯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

它包括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和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

①按闪点分类。

a.低闪点液体:闪点低于-18℃的液体。

b.中闪点液体:闪点在-18℃~23℃的液体。

c.高闪点液体:闪点在23℃~61℃的液体。

在化工行业中,许多溶剂都是易燃液体,如甲醇、乙醇、丙酮、汽油、苯、甲苯、二甲苯、乙醚等。

这类物质是化工生产中重点管理的物质之一。

②主要特性及危险性。

a.易挥发性。

大多属于沸点低、闪点低、挥发性强的物质。

随着温度的升高,蒸发速度加快,当蒸气与空气达到一定浓度极限时,遇火易燃烧、爆炸。

闪点越低的易燃液体其燃点也低,遇明火易引起燃烧。

这类气体的饱和蒸气压也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

蒸气压越大,蒸发速度越快,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b.易流动扩散性。

液体具有流动性和扩散性,大部分黏度较小、易流动,有蔓延和扩大火灾的危险。

易燃液体主要是容器盛装和管道输送,若出现跑、冒、滴、漏现象,挥发出的蒸气或流出的液体会迅速向四周扩散,易与空气形成混合爆炸物。

c.受热膨胀性。

易燃液体受热后,体积膨胀,液体表面蒸气压随之增加,部分液体挥发成蒸气。

在密闭容器中储存时,常常会出现鼓桶或爆裂现象,如果体积急剧膨胀就会引起爆炸。

因此,盛装易燃液体的铁桶,应避免在阳光下曝晒或受热。

由于液体的不可压缩性和受热膨胀性,盛装容器内不得装满液体,必须留有一定空隙。

d.带电性。

大部分易燃液体都是电解质,如醚类、酮类、汽油、酯类、芳香烃及石油产品等。

这些物质在管道、储罐、槽车、油船的输送、灌注、摇晃、搅拌和高速流动过程中,由于摩擦,易产生静电,当所带的静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静电火花,有引起燃烧和爆炸的危险。

e.毒害性。

大多数易燃液体都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的内脏器官和系统有毒害作用。

(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其主要特性见表3-4。

表3-4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的特性(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①氧化剂,是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

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且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如碱金属(锂、钠、钾、铷、铯)或碱土金属(镁、钙、锶)的过氧化物和盐类。

其分子结构中都含有过氧基或高价态元素(N5+、Cl7+、Mn7+),性质不稳定,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

如过氧化钠、氯酸钾、高锰酸钾、高氧酸钠等。

②有机过氧化物,是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

此类物质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叔丁醇、过氧化甲乙酮等。

有机过氧化物的主要特性如下。

a.强氧化性。

具有强烈的氧化性,遇酸、碱或还原剂可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

b.易分解。

在遇光、受热、摩擦、震动、撞击,遇酸、碱等外界条件作用下,极易分解放出氧气。

而大量的氧气可助燃,致使一些易燃品发生燃爆。

(6)毒害品毒害品是指物质进入人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液体和器官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如无机毒物(氰、砷、硒)及其化合物类(氰化钾、三氧化二砷、氧化硒);有机毒物类中的卤代烃及其卤代物(氯乙醇、二氯甲烷等);有机磷、硫、砷、硅、腈、胺等化合物类;有机金属化合物;某些芳香烃、稠环及杂环化合物等。

毒害品的主要特性如下。

①溶解性。

毒害品在水中溶解度越大,其毒性越大。

因为易于在水中溶解的物品,更易被人体吸收而引起中毒。

如氯化钡(BaCl2)易溶于水中,对人体危害大;而硫酸钡(BaSO4)不溶于水和脂肪,故无毒。

但有的毒物虽不溶于水,却可溶于脂肪,这类物质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②挥发性。

毒物在空气中的浓度与物质挥发度有直接的关系。

在一定时间内,毒物的挥发性越强,毒性越大。

一般沸点越低的物质,挥发性越强。

空气中毒物浓度高时,易引起中毒。

③分散性。

固体毒物颗粒越小,分散性越好,特别是一些悬浮于空气中的毒物颗粒,人体更易吸入肺泡,从而引起中毒。

(7)放射性物品具有放射线的物品称为放射性物品,如工农业、医疗、科研、地质等部门使用的钴—60、铯—137和铍钋中子源等;放射性矿砂及其浓缩物(如独居石、铀矿砂、浓缩铀等);放射性化工制品(如夜光粉、硝酸钍等);放射性废物、放射性药品、放射性同位素等。

放射性物品的主要特性如下。

①具有放射性,能自发地、不断地放出人体感觉器官不能觉察到的射线。

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可分为4种:α射线,也叫甲种射线;β射线,也叫乙种射线;γ射线,也叫丙种射线;中子流。

但是各种放射性物品放出的射线种类和强度不尽一致。

如果上列射线从人体外部照射时,β射线、γ射线和中子流对人体的危害很大,达到一定剂量时会使人患放射病,甚至死亡。

如果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时,α射线的危害最大,其他射线的危害较大,所以要严防放射性物品进入体内。

②许多放射性物品毒性很大。

如钋210、镭226、镭228、钍230等都是剧毒的放射性物品;钠22、钴60、锶90、碘131、铅210等为高毒的放射性物品,均应注意。

③不能用化学方法或者其他方法使放射性物品不放出射线,而只能设法把放射性物品清除或者用适当的材料予以吸收、屏蔽。

(8)腐蚀品凡是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都是腐蚀品。

腐蚀品主要包括:酸性腐蚀品,如甲醛溶液;碱性腐蚀品,如氨水、二乙醇胺等;其他腐蚀品,如酸性氟化钾、福尔马林溶液等。

腐蚀品的主要特性包括以下方面。

①强烈的腐蚀性。

它对人体、设备、建筑物、构筑物、车辆、船舶的金属结构都易发生化学反应,而使之腐蚀并遭受破坏。

这种性质是所有腐蚀品的共性。

②氧化性。

腐蚀性物质如浓硫酸、硝酸、氯磺酸、漂白粉等都是氧化性很强的物质,与还原剂接触易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容易引起燃烧。

③稀释放热性。

多种腐蚀品遇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易使液体四处飞溅,造成人体灼伤。

2.化学危险品包装标志危险货物包装标志是用来标明化学危险品的。

这类标志为了能引起人们的特别警惕,采用特殊的颜色或黑白菱形图示。

见表3-5。

表3-5 化学危险品包装标志符号:黑色底色:橙红色用于货物外包装上。

表示包装体内有爆炸品,受到高热、摩擦、冲击或其他物质接触后,即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而引起爆炸。

例如炸药、雷管、导火线、三硝甲苯、过氧化氢等产品符号:黑色或白色底色:正红色用于货物外包装上。

表示包装体内为容易燃烧并因冲击、受热而产生气体膨胀,有引起爆炸和燃烧危险的气体。

例如丁烷等符号:黑色或白色底色:绿色用于货物外包装上。

表示包装体内为有爆炸危险的不燃压缩气体,易因冲击、受热而产生气体膨胀,引起爆炸。

例如液氮等符号:黑色底色:白色用于货物外包装上。

表示包装体内为有毒气体,即易因冲击、受热而产生气体膨胀,有引起爆炸、造成中毒危险的气体符号:黑色或白色底色:正红色物外包装上。

表示包装体内为易燃性液体,燃点较低,即使不与明火接触,也会因受热、冲击或接触氧化剂引起急剧的燃烧或爆炸。

例如汽油、甲醇、煤油、天那水等产品符号:黑色或白色底色:正红色物外包装上。

表示包装体内为易燃性固体、燃点较低,即使不与明火接触,也会因受热、冲击或摩擦以及与氧化剂接触时,能引起急剧的燃烧或爆炸的物品。

例如电影胶片、硫黄、赛璐珞、炭黑等产品符号:黑色底色:上白下红用于货物外包装上。

表示包装体内为自燃性物质,即使不与明火接触,在适当的温度下也能发生氧化作用,放出热量,因积热达到自燃点而引起燃烧。

例如天那水、黄磷、白磷、磷化氢等产品符号:黑色或白色底色:蓝色用于货物外包装上。

表示包装体内物品遇水受潮能分解,产生可燃性有毒气体,放出热量,会引起燃烧或爆炸。

例如电石、金属钠等产品符号:黑色底色:柠檬黄色用于货物外包装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