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凡卡练习题(教学方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第七单元《凡卡》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第七单元《凡卡》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凡卡写的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
2.理解写信过程中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新词。
(三)以信为线索,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给课文分段,了解课文各段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翻译小说《凡卡》。
小说的作者是19世纪后期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
契诃夫从小就熟悉学徒生活,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所以《凡卡》写得真实感人。
他写了很多极为深刻的揭露沙皇黑暗统治和旧俄人民悲惨生活的作品。
他的作品曾经受到列宁的赞赏。
今天学习的《凡卡》一文就是作者的一篇代表作品,它反映了旧俄沙皇统治时期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自己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2.弄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名字要读顺口。
3.思考下列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凡卡是怎样的孩子?他的身世怎样?(2)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3)凡卡给爷爷的信主要写些什么?(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2.人物身份及部分词语解释。
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小说的主人公。
阿里亚希涅:鞋匠,鞋店老板。
康斯坦丁玛卡里奇:凡卡的爷爷。
日发略维夫:老爷,爷爷工作的那家庄园的庄园主。
菲吉卡:牧主。
艾果尔,阿辽娜:凡卡的小伙伴。
卡希旦卡:老母狗的名字。
梆子:打更用的器具,空心,用竹子或木头制成。
崽子:常用来称幼小的动物,这里是对老板幼儿的贬称。
邮差:邮递员的旧称。
小学语文《凡卡》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凡卡》优秀教案教案设计:资深一线教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3)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主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阅读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联想、想象等方法,深入体会课文情感。
(3)学会通过人物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课文中的美好情感,培养爱心和同情心。
(2)懂得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学会与人为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掌握重点词语。
(3)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主题。
2.教学难点:(1)体会课文中的美好情感。
(2)通过人物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
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检查生字词读音,理解词语意思。
3.精讲课文(1)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主题。
(2)讲解重点词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通过人物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4.感悟课文(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分享自己的感悟。
(2)讨论课文中的美好情感,培养爱心和同情心。
5.课堂小结(2)强调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学会与人为善。
6.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
同时,通过分析人物描写,让学生学会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在课堂小结中,强调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学会与人为善,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检查生字词读音,理解词语意思。
三、精讲课文1.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主题。
(六年级语文教案)《凡卡》习题精选

《凡卡》习题精选六年级语文教案●一、看拼音写词语●二、照样子补充词语例:亮(堂堂)黑()孤()笑()绿()金()明()●三、读下面的句子,划掉使用不恰当的词语1、我竭力进行(分辩分辨),终于搞清楚了事情的真相,解除了人们对我的误解。
2、雨水模糊了她的视线,她(分辩分辨)不清刚才过去的,是不是她要找的那个人。
3、在我(争辩争议)的时候,他们把我绑起来,真使我哭笑不得。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无论……都…… 既然……就…… 不是……而是……只要……就…… 要是……就…… 虽然……但是……1、(要是)明天下雨,拔河比赛(就)改在星期五下午进行。
2、一个人(无论)地位多高,(都)应该是人民的公仆。
3、他获得的成绩,(不是)靠小聪明,(而是)靠勤奋取得的。
4、你(既然)决心做一个好学生,(就)要从现在做起。
5、李老师(虽然)五十多岁了,(但是)精神仍十分充沛。
五、用直线把下面的词语与其对应的解释连起来瞻仰表示很快地、大略地看一看。
凝视表示回头或向四周看。
眺望表示恭敬地看。
注视表示从高处往远处看。
仰视表示目不转睛地看。
张望表示从高处向低处看。
俯视表示抬头向上看。
浏览表示集中注意力看。
〖参考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暖炕邮差逮住圣诞皮袄稀粥摩平生锈●二、照样子补充词语黑(乎乎);孤(零零);笑(哈哈);绿(油油);金(灿灿);明(晃晃)●三、读下面的句子,划掉使用不恰当的词语划掉:1、分辩2、分辩3、争议●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要是……就……2、无论……都……3、不是……而是……4、既然……就……5、虽然……但是……●五、用直线把下面的词语与其对应的解释连起来。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凡卡 1教学设计

凡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初步领悟文中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第八、第十、第十五自然段的理解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
教学难点:初步领悟文中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了解契柯夫的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教师:课文录音、配套卡片若干板书设计:现实:悲惨凡卡回忆:快乐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初设疑问:1.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凡卡》这篇小说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2.凡卡回忆了哪些往事?你从凡卡回忆的这些往事感受到他在爷爷身边时生活得怎么样?(板书:回忆快乐)3.凡卡给爷爷写信,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凡卡希望爷爷把他带回村子里去。
)凡卡为什么希望爷爷把他带回去?(板书:现实悲惨)4.今天,你想进一步知道什么呢?引导学生进一步追问:凡卡的生活悲惨在哪儿?凡卡的生活为什么这样悲惨?二、读信悟情,解答疑问:1.快速读信,看看课文的哪几个小节最能反映凡卡生活的悲惨?2.默读第8小节,找找反映凡卡悲惨生活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标注在书上。
A.学生交流B.交流后引导学生总结:凡卡吃不好,睡不好,还常常挨打,被伙计捉弄。
C.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是你,会怎么样呢?D.我们那可怜的凡卡正在向爷爷倾诉自己的不幸,选择最能打动你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亲爱的爷爷,……”3.默读第10、15自然段,也找找反映凡卡悲惨生活的句子,感受深刻的地方适当地写一些标注,如有产生疑问的地方,就在旁边打个问号。
A.交流反映凡卡悲惨生活的句子和体会。
B.学生质疑(估计):“凡卡为什么不怕爷爷结结实实地打?”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体会凡卡在乡下的生活很苦,可是当学徒的生活更苦,以及凡卡失去亲人疼爱的孤独。
C.在10和15节中选一个小节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自由读、两小节各指名一人读、评读。
4.讨论第二个问题:凡卡的生活为什么这样悲惨呢?结合课文及课外查阅到的资料谈谈。
《凡卡》语文教案

《凡卡》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并把握《凡卡》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懂得关爱他人。
2. 学会珍惜亲情和友情,懂得感恩。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能够理解并把握《凡卡》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2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 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1. 课文《凡卡》全文。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3.2 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舒适,光线充足。
2. 学生座位整齐,方便交流。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课题:“凡卡”。
2. 简介课文作者及其背景。
4.2 朗读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指气和节奏。
4.3 学习生字词1. 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4 理解课文内容1. 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分析人物形象,通过细节描写来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第五章: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1 课堂小结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5.2 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关于凡卡的小故事。
第六章:教学过程(续)4.5 情感教育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体现的亲情和友情,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亲情和友情故事,增进课堂氛围。
4.6 拓展训练1. 学生分组讨论:如果你是凡卡,你会选择留在城市还是回到乡村?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students to appreciate the value of family and friendship.第七章: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续)5.3 课堂小结(续)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小学六年级语文:片段教学竞赛——《凡卡》片段教学设计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片段教学竞赛——《凡卡》片段教学设计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Fragment Teaching Competition-Fragment Teaching Design of "Vanka"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小学编订:FoonShion教育片段教学竞赛——《凡卡》片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深入感受凡卡学徒生活的苦。
2、体会凡卡的美好向往及残酷的现实的巨大差异。
3、有感情地朗读片段。
教学重难点:深入感受凡卡学徒生活的苦,并有感情地朗读片段。
教学时间:30分钟教学过程:一、熟悉学生,谈话导入1、自我介绍2、谈话导入大家坐得端端正正,穿戴整整齐齐,精神十足!想必你们的生活一定很幸福。
那么谁能介绍一下你的幸福生活呢?二、初读感知1、引入课题是啊!看到你们生活的这样幸福,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可是,不是所有的孩子们都能过上这样的幸福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凡卡》,看看其中的主人公,九岁的凡卡又是怎样生活的。
先前大家已经熟读了《凡卡》这篇文章,谁能告诉我,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2、课文中哪些段落是信的内容呢?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凡卡写的信。
请大家默读信的内容,读完后,说说你的感受——“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4、“指望”是什么意思?可是,一个九岁的孩子却发出了“没有指望”的感慨。
哪个自然段最能集中体现凡卡:“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呢?三、品读片段,感受“没有指望”1、请大家轻声朗读第八自然段。
读完后静静地、用心地想一想,凡卡从哪几个方面诉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注意梳理自己的内心感受。
2、第八自然段从哪几个方面诉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1)挨打“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
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
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5课凡卡导学案(教学方案)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5课凡卡导学案(教学方案)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5课凡卡导学案(教学方案)教材分析:这篇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学情分析:《凡卡》一文篇幅较长,内容和形式对于刚刚接触外国作品的学生来说比较复杂,要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必须突出重点和难点。
通过快速初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和写法有个大致的了解,理清课文“准备写信----写信----寄信”这一线索。
然后,让学生把文中信的内容和写信过程中的回忆内容分别做上不同的记号。
这样,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和动手标记,就基本整体了解课文结构。
学习目标:1.学会1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饥饿、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稀粥、撇嘴、起伏、匣子、冻僵、逗笑、窜过、逮住、孤儿、打搅、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圣诞树、黑糊糊、笑眯眯、孤零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3.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叙述、信、回忆穿插来写、苦乐对比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
学习重点: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
学习难点: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凡卡》教学教案优秀6篇

《凡卡》教学教案优秀6篇凡卡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15个生字,认识“蘸、戳、醺”4个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立柜、生锈、摩平、皮袄、揪着、稀粥、逮住、地址、邮筒、暖炕、圣诞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4、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信的内容(重点是第八、十、十五自然段)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
教学难点:初步领悟文中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课时内容安排:第一课时: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重点学习信的'内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主体验探究,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学习凡卡回忆往事的内容及作者叙述的内容,进一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及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由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外国的穷孩子卖火柴的小女孩,生活在黑暗的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催人泪下。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外国文学作品——《凡卡》。
简介写作背景。
这是100多年前俄国著名的作家契诃夫写的。
当时由于沙皇政府的残酷统治,社会非常黑暗,无数破了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深受老板的剥削压迫,连儿童也不能幸免。
文中的主人公凡卡就是被爷爷送到城里一家鞋铺当学徒的童工。
那么小凡卡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课前已做好了充分预习,接下来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简介写作背景,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一开始就奠定了情感基调,为课文学习作好了铺垫。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检查生字词,纠正读音。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设计意图】突出了对预习能力的培养,而良好的预习方法的掌握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六年级语文:凡卡练习题(教学
方案)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六年级语文:凡卡练习题(教学方案)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pi zui x zh u j d t d i zh ji
( )( )学( ) ( )住地( ) ( )头发生( )
二、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并读读这些词语
chā() dǎi() sì()āi()
差逮似挨
chà( ) dài( ) shì( ) ǎi( )
三、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锈()糊()祷()喝()蓝()晴()
绣()湖()涛()渴()篮()睛()
四、用“望”这个字组七个词,能恰当的填在下面这段话中。
小凡卡()得到幸福,但他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没有()
了。
他给乡下的爷爷写信,()爷爷能接他回到乡下去,这是他美好的( )。
信寄出后,他整天()着。
两个月过去了,爷爷没有来,他很()。
半年后,乡下捎来口信:爷爷死了。
凡卡从此()了。
五、读下面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下面划线句子的意思。
1、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
打发:______ 打:______
2、等我长大了,我会照应您,谁也不敢来欺负您。
照应:______
3、我的生活没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指望:______
六、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这篇课文通过______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贫苦儿童的____。
文章内容分为____、____、____三部分。
其中凡卡在写信过程中主要回忆了____和____这两件事。
最后,文章以凡卡甜蜜的梦结束,这样写的妙处是:______。
七、学了这篇课文,你可能有很多话想对凡卡说。
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可在这填写你的名称
YOU CAN FILL IN THE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