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种运放制作LP唱机的唱头放大器
2019-自制留声机唱头-推荐word版 (1页)

2019-自制留声机唱头-推荐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自制留声机唱头
【制作方法】
1.用一个外径7厘米的铁皮罐头盒,把一个盒底去掉,另一盒底用木锤敲成喇叭口状,如图9.7-1所示。
2.找一段长15厘米,直径2-3毫米的钢丝,麦面打磨光滑,由罐头盒外下侧壁上开的孔插(钢丝不与侧壁接触)至盒内上侧壁用锡焊牢,中部用一段1毫米粗的钢丝与喇叭状的顶点焊接在一起。
在钢丝的下端点做一个可以固定留声机唱针的金属套管,结构如图9.7-2所示。
3.在罐头盒无盖的一面安装一个木质把手,其位置如图
【使用方法】
手持把手,将唱针尖轻轻放在正在转动的电唱机唱片上,即可听到声音。
【原理说明】
唱片上的凹凸不平,引起唱针的振动,通过钢丝带动喇叭口振动,利用罐头筒的共振箱作用,而使人听到清晰的唱片上录制的声音。
编者提示:本自制教具可辅以“声现象”部分的物理实验教学。
皮尔磁伺服放大器的作用和原理 放大器工作原理

皮尔磁伺服放大器的作用和原理放大器工作原理皮尔磁伺服放大器的作用是将多个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进行综合并加以放大,依据综合信号极性的不同,输出相应的信号掌控伺服电机正转或反转。
当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相平衡时,伺服电机停止转动,执行机构输出轴便稳定在确定位置上。
为适应多而杂的多参数调整的需要,伺服放大器设置由三个输入信号通道和一个位置反馈信号通道。
因此,它可以同时输入三个输入信号和一个位置反馈信号。
在单参数的简单调整系统中,只使用其中一个输入通道和反馈通道。
在伺服放大器中,前置磁放大器把三个输入信号和一个反馈信号综合为偏差信号,并放大为电压信号U22—21输出。
此输出电压同时经触发器1(或2)转换成触发脉冲去掌控晶闸管主回路1(或2)的晶闸管导通,从而将交流220V电源加到两相伺服电机绕组上,驱动两相伺服电机转动。
当△10时,U0,触发器2和主回路2工作,两相伺服电机正转;当△10时,触发器1和主回路1工作,两相伺服电机反转;两组触发器和两组晶闸管主回路的电路构成及参数完全相同,所以当输入信号和与位置反馈电流If相平衡,前置磁放大器的输出U22—210,两触发器均无触发脉冲输出,主回路1和2中的晶闸管阻断,两相伺服电动机的电源断开,电动机停止转动。
由此可见,伺服放大器相当于一个三位式无触点继电器,并具有很大的功率放大本领。
如有疑问请点击:皮尔磁伺服放大器的作用和原理放大器作用如何?放大器是能把输入讯号的电压或功率放大的装置,由电子管或晶体管、电源变压器和其他电器元件构成。
用在通讯、广播、达、电视、自动掌控等各种装置中。
高频功率放大器用于发射机的末级,作用是将高频已调波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充分发送功率的要求,然后经过天线将其辐射到空间;保证在确定区域内的接收机可以接收到充分的信号电平,并且不干扰相邻信道的通信。
高频功率放大器是通信系统中发送装置的紧要组件。
按其工作频带的窄划分为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和宽频功率放大器两种,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通常以具有选频滤波作用的选频电路作为输出回路,故又称为谓谐功率放器或谐振功率放大器: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路则是传输线变压器或其他完带匹配电路,因此又称为非调谐功率放大器。
做一个简单的三极管放大电路,让MP3推动小喇叭

做一个简单的三极管放大电路,让MP3推动小喇叭
晶体三极管
是最常用的基本元器件之一,晶体三极管的作用主要是电流放大,他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现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也就是晶体三极管.
三极管是在半导体锗或硅的单晶上制备两个能相互影响的PN结,组成一个PNP(或NPN)结构。
中间的N区(或P区)叫基区,两边的区域叫发射区和集电区,这三部分各有一条电极引线,分别叫基极B、发射极E和集电极C,是能起放大、振荡或开关等作用的半导体电子器件。
三极管是一种控制元件,三极管的作用非常的大,三极管主要用来控制电流的大小,以共发射极接法为例(信号从基极输入,从集电极输出,发射极接地),当基极电压UB有一个微小的变化时,基极电流IB也会随之有一小的变化,受基极电流IB的控制,集电极电流IC 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基极电流IB越大,集电极电流IC也越大,反之,基极电流越小,集电极电流也越小,即基极电流控制集电极电流的变化。
但是集电极电流的变化比基极电流的变化大得多,这就是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大家主要记住就是三极管基极和发射极流过很小的电流.在集电极和发射极就会流过很大的电流.这就是三极管电流的放大
下面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三极管放大电路.用了一个三极管一个电容一个电阻组成.
原理图
一个MP3做信号源推动一个小喇叭
放大电路中实物的接法。
用三种运放制作LP唱机的唱头放大器

线路图来源于“中国音响DIY”Gautau版主的设计,只是运放换成手头已有的LT1058:
由于RIAA均衡网络的阻容元件的参数准确性非常重要,任意一个失准都将影响音质,所以用原装进口(made in USA)美国FLUKE 79数字万用表,从自己20多年积累的元件库中仔细挑选,尽量准确。下面是电容库的部分元件:
一、先用LT1057制作反馈型唱放。
LT1057是1992年专程去上海一家无线电/音响商店买的。电路图和做好的实物及印版图片如下:
该线路放大倍数计10K+56K+4.7K)/1.2K】+1=810
中频:【(0.68K+56K+4.7K)/1.2K】+1 =52
高频:(0.68K/1.2K)+1=1.57
唱放的底噪很低。唱头输入端对地短路时,唱放输出0.015mV(RMS),放唱片时输出500~1200mV(RMS),信噪比90~98db。唱放带唱头空载通电时,耳朵紧贴音箱,听不到一点噪声;即使带上全罩耳的监听级耳机,也只能听到一点完全可以忽略的极其轻微的哼声。
LT317和LT337稳压电源非常稳定,连续工作8小时后,实测输出电压仍是精确的±15.000V,没有丝毫漂移。可能正是由于±电源对称性非常好,所以运放输入端失调电流电压很小,才有可能在没接输入电容(唱头直接耦合)的情况下正常工作。
驱动32欧姆耳机的是我自制的ECC82(12BH7)[SRPP]+5687[WCF]电子管耳机放大器。此放大器的设计、制作、调试见《自作电子管耳机放大器》一文。
图中前面两排共6个电子管是RIAA均衡放大器+前置放大器,还没有开始实际制作,插上电子管只是为了拍照片。后面两排共8个电子管是电源稳压器+耳机放大器,已经做好。驱动美国GRADO(歌德)SR225I32欧低阻耳机的效果非常好,频响很宽,动态很好,尤其信噪比达到100db。戴上耳机,音量电位器开到16:00也听不到一点噪声,要开到16:00以后(也就是开到最大处),才有一点来自唱机的极其轻微的咝咝声,几乎可以忽略。
3传声器放大器的制作

3传声器放大器的制作传声器(话筒)放大器是一种电子设备,用于将传感器(话筒)接收到的声音信号增强并输出。
制作传声器放大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聆听和理解声音,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和音量。
下面是一个制作传声器放大器的简单步骤。
材料:1.NPN型晶体管(如2N3904)-1个2.电容器-33μF和100μF各1个3.电阻-1MΩ和1kΩ各1个4. 3.5mm立体声插座 - 1个5.9V电池-1个6.面包板-1个7.连接线-若干步骤:1.将三个元件(晶体管、电容器和电阻)插入面包板中。
确保连接正确,遵循电路图的指示。
2.将电容器的长脚和短脚分别与2N3904晶体管的集电极(C)和基极(B)相连。
将33μF电容器的长脚连接到晶体管集电极,将100μF电容器的长脚连接到晶体管基极。
3.将另一端的100μF电容器短脚与面包板上的1MΩ电阻连接。
4.将1MΩ电阻的另一端与2N3904晶体管发射极(E)相连。
5.将另一端的33μF电容器短脚与面包板上的1kΩ电阻相连。
6.将1k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到2N3904晶体管的基极。
7.链接9V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将正极连接到2N3904晶体管的集电极,将负极连接到晶体管发射极。
8. 将话筒的输出端插入3.5mm立体声插座的一个通道。
9.将面包板上另一个通道的一个连接线连接到2N3904晶体管的基极。
10. 将3.5mm立体声插座连接到音频输出设备(如扬声器或耳机)。
完成上述步骤后,传声器放大器即可使用。
通过插入话筒,声波信号将被晶体管放大,然后通过输出设备播放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在制作和使用电子设备时,要谨慎操作以避免损坏元件或导致电击。
确保正确连接电路元件并正确使用电源。
另外,为了保持音频质量和安全性,建议使用高质量的元件和合适的电源。
制作传声器放大器是一个很有趣并且具有教育意义的项目。
通过亲自制作电子设备,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并提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
祝你成功完成这个项目!。
用三种运放制作LP唱机的唱头放大器

用三种运放制作L P唱机的唱头放大器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用三种运放制作LP唱机的唱头放大器2011年购买了一台皮带传动、全铸铝唱盘的LP黑胶唱机——美国狮龙PM-9805。
此唱机唱头是动磁型(MM)的。
狮龙PM-9805底噪非常低,即使戴上监听级别的耳机来听,其微弱的交流声也几乎不可闻。
但此唱机没有内置的唱头放大器,需要自己另外制作。
为了使用此唱机,DIY了MM唱头放大器。
先后用三种IC,实验了两种类型。
一、先用LT1057制作反馈型唱放。
LT1057是1992年专程去上海一家无线电/音响商店买的。
电路图和做好的实物及印版图片如下:该线路放大倍数计算:低频:【+910K+56K+/】+1=810中频:【+56K+/】+1 =52高频:()+1=RIAA均衡网络转折频率的时间常数计算:高频(+56K)×=μS中频(+56K)×=260μS低频910K×=3913μS与RIAA标准转折频率的时间常数相比,有些误差。
RIAA标准转折频率的时间常数如下:t1=treble time constant, 75uS(2120 HZ)t2=medium time constant, 318uS ()t3=bass time constant, 3180uS ()这可能是此系成品机线路,采用非标准系列元件不方便所致。
由于我第一次DIY唱头放大器,没有经验,所以没有修改,照搬原线路的设计值挑选元件。
所有元器件都从手头已有的元件中挑选。
LT1057采用金属封装的。
±15V稳压电源用美国线性技术公司LT317和LT337制作,而不是常见的LM317、LM337。
LT317和LT337也是1992年在上海同一家无线电/音响商店购买的。
当时国内《无线电与电视》杂志介绍说,美国线性技术公司LT317和LT337的稳压性能特别好,共模抑制比很高,输出纹波极小,输出电压漂移极小,特别适合用来制作±稳压电源。
用三种运放制作LP唱机的唱头放大器

用三种运放制作LP唱机的唱头放大器2011年购买了一台皮带传动、全铸铝唱盘的LP黑胶唱机——美国狮龙PM-9805。
此唱机唱头是动磁型(MM)的。
狮龙PM-9805底噪非常低,即使戴上监听级别的耳机来听,其微弱的交流声也几乎不可闻。
但此唱机没有内置的唱头放大器,需要自己另外制作。
为了使用此唱机,DIY了MM唱头放大器。
先后用三种IC,实验了两种类型。
一、先用LT1057制作反馈型唱放。
LT1057是1992年专程去上海一家无线电/音响商店买的。
电路图和做好的实物及印版图片如下:该线路放大倍数计算:低频:【(0.68K+910K+56K+4.7K)/1.2K】+1=810中频:【(0.68K+56K+4.7K)/1.2K】+1 =52高频:(0.68K/1.2K)+1=1.57RIAA均衡网络转折频率的时间常数计算:高频(4.7K+56K)×1.2nF=72.84µS中频(4.7K+56K)×4.3nF=260µS低频910K×4.3nF=3913µS与RIAA标准转折频率的时间常数相比,有些误差。
RIAA标准转折频率的时间常数如下:t1=treble time constant, 75uS(2120 HZ)t2=medium time constant, 318uS (500.5HZ)t3=bass time constant, 3180uS (50.5HZ)这可能是此系成品机线路,采用非标准系列元件不方便所致。
由于我第一次DIY唱头放大器,没有经验,所以没有修改,照搬原线路的设计值挑选元件。
所有元器件都从手头已有的元件中挑选。
LT1057采用金属封装的。
±15V稳压电源用美国线性技术公司LT317和LT337制作,而不是常见的LM317、LM337。
LT317和LT337也是1992年在上海同一家无线电/音响商店购买的。
当时国内《无线电与电视》杂志介绍说,美国线性技术公司LT317和LT337的稳压性能特别好,共模抑制比很高,输出紋波极小,输出电压漂移极小,特别适合用来制作±稳压电源。
制作简单的LM386吉他音箱放大器

制作简单的LM386吉他音箱放大器展开全文尊敬的读者您好,上期发表了果冻罐吉他放大器的制作,这期公布从电路原理图到原型板的电路制作。
步骤1:零件清单1个9V碱性电池1条9v电池卡扣连接器1个带nc(并联)开关的单声道1/4英寸插孔1个立体声1/4英寸插孔1个LM386放大器。
任何版本都可以,我喜欢LM386N-41个66mm聚酯薄膜锥形扬声器1个红色LED电阻:1470欧姆1 1K欧姆1 10欧姆电容器:1100nF1 47nF2220uF洞洞板烙铁和焊锡步骤2:洞洞板这种洞洞板是为集成电路制作的,方便引线和焊接。
零件都含在没有铜箔的一面。
最好是先规划一下,免得走线混乱引起错误。
步骤3:将原理图转换为原型板因此,一旦您设计好电路并制作了原理图,就可以开始研究原型板的布局了。
您将铅笔拿到纸上,然后开始在protoboard插图上布置组件。
这需要一些技巧。
需要一些时间。
这将花费大量的纸张。
在上方,您可以看到原理图和原型板上的成品轮廓。
计划原型板上的组件位置时,我会分阶段进行计划。
我将从芯片的放置开始。
我从左到右工作,所以我将布局如下:输入---- IC芯片----输出该电路的输入非常简单,因此芯片将放置在原型板的左侧。
这为输出组件留出了空间。
下一步是布置电路的所有电源。
下一步是布置输入和输出组件。
下一步是添加增益组件和LED电源指示灯下一步是添加外围组件,例如输入和输出插孔。
每个阶段都建立在最后一个阶段。
从最简单到更复杂。
分阶段进行构建可以使您在进行过程中进行测试和故障排除,以便在出现错误的情况下更早发现并可以将其与构建中的先前阶段隔离开来。
将原理图转换为原型板图之后,就该构建真正的电路了。
我将原型板图分解成几张纸,每张纸都包含一个阶段或构建的一部分。
因此,我可以打印出构建的每个部分,并在进行过程中检查放置在真实原型板上的组件,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东西。
这对于复杂的构建尤其重要。
对于此特定电路,我们将分4部分进行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三种运放制作LP唱机的唱头放大器
2011年购买了一台皮带传动、全铸铝唱盘的LP黑胶唱机——美国狮龙PM-9805。
此唱机唱头是动磁型(MM)的。
狮龙PM-9805底噪非常低,即使戴上监听级别的耳机来听,其微弱的交流声也几乎不可闻。
但此唱机没有内置的唱头放大器,需要自己另外制作。
为了使用此唱机,DIY了MM唱头放大器。
先后用三种IC,实验了两种类型。
一、先用LT1057制作反馈型唱放。
LT1057是1992年专程去上海一家无线电/音响商店买的。
电路图和做好的实物及印版图片如下:
该线路放大倍数计算:
低频:【+910K+56K+/】+1=810
中频:【+56K+/】+1 =52
高频:()+1=
RIAA均衡网络转折频率的时间常数计算:
高频(+56K)×=μS
中频(+56K)×=260μS
低频910K×=3913μS
与RIAA标准转折频率的时间常数相比,有些误差。
RIAA标准转折频率的时间常数如下:
t1=treble time constant, 75uS(2120 HZ)
t2=medium time constant, 318uS ()
t3=bass time constant, 3180uS ()
这可能是此系成品机线路,采用非标准系列元件不方便所致。
由于我第一次DIY唱头放大器,没有经验,所以没有修改,照搬原线路的设计值挑选元件。
所有元器件都从手头已有的元件中挑选。
LT1057采用金属封装的。
±15V稳压电源用美国线性技术公司LT317和LT337制作,而不是常见的LM317、LM337。
LT317和LT337也是1992年在上海同一家无线电/音响商店购买的。
当时国内《无线电与电视》杂志介绍说,美国线性技术公司LT317和LT337的稳压性能特别好,共模抑制比很高,输出纹波极小,输出电压漂移极小,特别适合用来制作±稳压电源。
电路图如下。
图中可调电位器采用多圈精密电位器,以避免阻值漂移引起输出电压波动。
稳压电源图片如下,±15V分别用LT317和LT337。
整流元件采用60V、10A肖特基二极管。
此管内部有2个二极管,本身是共阴极结构,引出1个阴极,两个阳极。
我在外部再将两个阳极引出脚并联起来,实现两管并联运用,达
到进一步降低内阻,提高开关速率,减少整流输出波形毛刺的目的。
此举效果很好,唱放做好后,没有来自电源的任何干扰。
试机在重播音乐时,反馈型唱放的定位、三维(3D)、空气感和速度反应等等的表现平平,很一般,尤其高频虽然较柔顺,但细节不多,有些暗晦:中频不够饱满,人声底气有些不足;低频的量感虽然较多,但无力——较"肥"。
尽管听感上有这么多的缺点,但唯一的优点也是明显的:信噪比较高,唱头输入端对地短路时,唱放输出(RMS),放唱片时输出500~1200mV(RMS),信噪比88~94db。
对于唱头放大器,信噪比固然重要,但是听感更加重要。
然而定位、三维(3D)、空气感和速度反应等等表现平平正是反馈型唱放先天缺点,无法从根本上改变。
于是想试试RC衰减型唱放音音质如何。
二、用美国线性技术公司LT1058制作RC衰减型唱放。
(1)首先确定唱放所需的增益:
MM唱头输出,
带前置放大的合并式功放所需的输入电平:550mV~1000 mV(RMS)
输入到输出所需增益:20㏒(550/)=20㏒220= db
RC衰减网路将衰减增益约20db,
所以电路总增益:
47db+20db=67 db
第一级运放增益:20㏒(160/1)=20㏒160=44 db
第二级级运放增益:20㏒(180/10)=20㏒18=25 db
(2)再计算RIAA均衡网络转折频率的时间常数
采用Gautau版主(在中国音响DIY的网名)的建议,以英国新式的 RIAA / IEC 60098——2505 μS 为基础计算
R1 x C1 = μS
( R1 + R2 ) x C2 = 2505μS
R2 x C2 = 318μS
R1
时两个声道都没声了,反反复复,最后只好将电容拆下,换回的输入电阻,就一切都好了,很稳定。
什么原因造成这种运放没有输出故障?事后我分析可能有二:
一、电容器有时开路。
我在电容上加18V(RMS)交流电压、通过10mA交流电流,用示波器观察通过电容器的电流在电阻上交流电压降波形4小时,始终没有中断现象,这个原因首先被排除。
二、输入隔直电容器的容量过大,电容通过MM唱头线圈电阻(约600欧)对地的较大充放电电流,“拉走”了LT1028运放同相输入端的双极型晶体管Q1正常工作的偏置电流(正常值为),使它处于截止状态。
LT1028运放的内部电路见前面的图片。
以下是我在“中国音响DIY”网站发帖向Gautau版主请教时与他的对话:
我:由于双极型运放电路输入阻抗较低,如果采用较小的输入电容,是否会影响唱放的低频频率响应?用多大容量比较合适?是否要在运放同相端对地加接一个较大电阻(470K 以上)以保证频应?
由于要为2、3脚的落地包围圈留出空间,所以印版同相输入端的焊点很小,反复试验很容易烫坏焊点铜箔,所以还没有试过小容量电容是否能使唱放正常工作,是否影响频应。
想请教G兄,一般用多少容量电容就可以不影响频应?想明确方向后再试,尽量减少烫焊次数。
先谢谢G兄了!
恭喜!
其实这唱放当时与价值一至二万元的商品作较量(闭门). . . . . .
当时这线路是用NiMH 电池供电. . . . . .
输入电容的选择要十分小心. . . 曾因用湿钽(无极接法)而废了一只唱头,若用普通的钽貭,漏电更大。
故只能用PP(MKP、FKP)级以上的电容。
输入端必须加回隔直电容,如上面回帖所述。
在开关电源时或有脉冲出现,日久便有机会损坏唱头。
我:运放反相端的44UF和22UF的电容使用普通钽电解电容可以吗?
钽质可矣。
输入部分可参考麦景图C33: 输入150KΩ 落地,串10μF,再并Ω 落地。
10μF 入IC。
或试将开关作不同"时段" 间隔"操作",若输入端仍没有一丝脉冲电压出现,便可直入OP,不用隔直电容。
MM头用或不用都不要紧,但勿用电解。
但MC头便须留意。
由于Gautau提示我:如输入端没有电压脉冲出现,或是用MM头,便可直入OP,不用隔直电容,而这正符合我的唱头放大器的情况,所以一直没加隔直电容,用了5年都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