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知识竞赛试题
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目

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目一、选择题(共80 小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于(B )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颁布。
A.1987 年6 月25 日B.1986 年6 月25 日2. 中国是世界上(A )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
A.第一个B.第二个3. 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 促节约守红线惠民生”是第(B)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A.20B.214. 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B )所有。
A. 个人B. 集体5. 确定土地产权的法律手段是(A )。
A. 土地登记B. 土地统计6. 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 B )权。
A. 所有B. 使用7.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A)权。
A. 所有B. 使用8 .国家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A )补偿。
A .给予B. 不予9.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A )给予补偿。
A.原用途B.市场行情10 .对征地补偿、安置标准有争议的,可依法申请(A)裁决。
A .市、县人民政府 B.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11 .个人之间的土地使用权争议由(B)处理。
A.国土资源局B.乡级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12. 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个人使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土地使用权( B )转让。
A .不得B.可以依法13•《土地管理法》将土地用途分为农用地、(A)和未利用地。
A. 建设用地B. 非农用地14 .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A )等。
A.养殖水面 B.宅基地15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B)A. 政策B 国策16 .切实保护耕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条根本(A)。
2020年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精选70题)

2020年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精选70题)1、土地承包经营期限是多少年?( C )A 10年B 20年C 30年D 40年2、我国土地基本国策是( A )。
A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B集约用地、合理开发、促进可持续发展C保护基本农田、查处违法用地D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审批3、必须实行“世界上最严的土地管理制度管理土地”,这是哪位领导提出的?( A )A胡锦涛 B吴邦国C温家宝 D邓小平4、采用挂牌方式出让土地,挂牌时间不得少于多少?(A )A 10天B 15天C 20天D 10个工作日5、单位之间的土地权属争议由哪级人民政府处理?( B )A乡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C市级人民政府 D省级人民政府6、居住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是多少年?(C )A 50年B 60年C 70年D 80年7、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多少倍?( B )A三至五 B六至十 C五至六 D十8、采矿权人自矿山企业投入生产满多长时间后可以转让采矿权?( B )A 180天B 1年C 2年D 3年9、下列哪种财产可以抵押?( B )A 土地所有权B 建设用地使用权C 耕地D 宅基地10、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有效期限最长为( A )年。
A 3B 5C 10D 611、临时使用土地期满拒不交还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交还土地,处以罚款,罚款标准为( B )。
A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10元以下B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10元以上30元以下C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30元以下D临时用地使用费的1倍12、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非农业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 B )A集体土地 B国有土地 C未利用地 D空闲土地13、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A )审批手续。
A农用地转用 B土地出让 C土地转让 D土地储备14、农用地转用的年度计划指标实行( A )管理,跨年度结转使用计划指标必须严格规范。
全市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

全市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1、全国土地日由来。
答: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主持召开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
会议经过讨论决定,为了深入宣传贯彻《土地管理法》,坚定不移地实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确定每年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纪念日为全国土地日。
2、今年是第几个全国土地日,其宣传主题是什么?答:今年是第十六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3、“世界地球日”是每年的哪一天,第一个世界地球日在哪一年?答:世界地球日”是每年的4月22日,第一个世界地球日在1970年。
4、今年是第几个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是什么?答:今年是第37个“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
5、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什么?答:“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
6、我国土地的基本国情是什么?答: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是我国的土地基本国情。
7、我国土地资源有哪些特点?答:我国土地资源有以下五个特点:(1)土地总量大,人均占有少;(2)山地多于平地,耕地比例小;(3)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4)后备土地资源有限;(5)水土资源不平衡。
8、我国土地资源现状是什么?答:我国土地资源现状是“一多三少”,即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
9、《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第十一条“严格保护基本农田”要求是什么?答:必须保证现有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擅自改变用途,这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禁止占用基本农田挖鱼塘、种树和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活动,禁止以建设“现2代农业园区”或者“设施农业”等任何名义占用基本农田变相从事房地产开发。
10、目前我国在册基本农田面积有多少?答:目前我国在册基本农田面积近16 亿亩。
11、土地整理按内容分包括什么?答:包括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
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

1、今年是第几个全国土地日,其宣传主题是什么?答:今年是第22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2、“世界地球日”是每年的哪一天?答:世界地球日是每年的4月22日。
3、4、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什么?答:“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
5、我国土地的基本国情是什么?答: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是我国的土地基本国情。
6、目前我国在册基本农田面积有多少?答:目前我国在册基本农田面积近 16 亿亩。
7、土地整理按内容分包括什么?答:包括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
8、土地整理按对象分包括什么?答:包括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
9、农用地转换为成熟的城镇建设用地一般要经过几个过程?答:要经过土地规划(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和土地开发。
10、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的最高标准为多少?答:最高不得超过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11、2003年以来,为防止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切实加强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国家土地供应政策规定禁止供地的项目主要有什么?答:高档别墅类房产用地和高尔夫球场用地。
12、现行宪法的基本精神是?。
答: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3、征地补偿包括什么内容?答:包括土地补偿、安置补助、附着物和青苗补偿三项内容。
14、农村村民宅基地、自留地和自留山属谁所有?答:农民集体所有。
15、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答:人民检察院。
16、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是几年?答:五年。
1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议事的原则是什么?答:民主协商。
19、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全国人大是什么关系?答:隶属关系。
20、基准地价向社会公布的制度是指什么?答:全省的基准地价每3年向社会公布1次,市、县的基准地价每年向社会公布1次。
21、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是指什么?答: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是指以牟利为目的,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行为。
国土资源百题知识问答

6.25国土知识竞赛试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几年?答:3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属于什么?答:行政法规。
3、农用地包括哪些地类?答:①耕地;②园地;③林地;④牧草地;⑤养殖水面。
4、宗地四至是指什么?答:宗地四至是指一宗地四个方位与相邻土地的交接界线。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百分之多少以上?答:80% 。
6、请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于何时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答:1986年6月25日。
7、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谁所有?答:集体。
8、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处理的程序是怎样的?答:其程序为受理、立案、调查、告知(听证)、处理、送达、执行、结案。
9、国家法律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居住用地为多少年?答:7010、全民所有单位之间、集体所有制之间、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争议,由哪一级人民政府处理?答:县级以上。
11、土地调查应当包括哪些内容?答:①土地权属;②土地利用现状;③土地条件。
12、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哪些?答: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13、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哪些?答: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14、土地所有权能否抵押?答:不能。
15、土地管理法规定,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按其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多少倍来计算?答:六至十倍。
16、临时使用土地期限一般不超过几年?答:2年。
17、世界地球日的来历?答:1970年4月22日为世界上第一个“地球日”。
(这一天,在美国爆发了有2000万人参加的公民环保运动,被命名为地球日)18、我国常见的主要地质灾害有哪几种?答: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
国土知识竞赛试题

国土知识竞赛试题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A、土地B、耕地C、未利用地D、建设用地2、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1.2亩,是世界人均耕地的()。
A、1/4B、1/3C、1/23、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把每年的()确定为全国土地日。
A、4月22日B、5月24日C、6月25日D、12月4日4、国有土地使用权交易的主要形式有()。
A、转让B、出租C、拍卖D、抵押5、确保()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科学决策。
A、16B、17C、186、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每()年进行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根据土地管理工作的需要,每年进行土地变更调查。
A、5B、10C、15D、207、土地调查的目的,是全面查清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实施最严格的()保护制度,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A、土地B、耕地C、未利用地D、建设用地8.基础测绘成果应当()进行更新,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基础测绘成果应当及时更新。
A.每年B.不定期C.定期D.视情况9.加强测绘工作的基本原则有()。
A.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B.坚持保障安全,高效利用。
C.坚持科技推动,服务为本。
D.坚持完善体制,强化监管。
10、土地登记的程序()A、土地登记申请B、地籍调查C、权属审核D、注册登记、颁发证书11、测绘单位不得超越其()的范围从事测绘活动或者以其他单位的名义从事测绘活动。
A、批准B、资质等级许可C、经营12、土地登记是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将土地的权属关系、用途、面积、使用条件、等级、价值等情况记录于专门的簿册,以确定土地权属,加强()对土地的有效管理,保护权利人对土地的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
A、国家B、政府C、党委D、国土资源部门13、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主体是()A、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B、市、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C、国家D、当地政府14、《土地管理法》规定,对土地纠纷所进行的行政调解,是()处理土地权属争议的方式之一,也是一项必须程序。
国土知识竞赛题(新版)

国土知识竞赛题(新版)国土知识竞赛题库第一部分: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一、基础题:1、2013年的6月25日是第几个全国土地日?其宣传主题是什么?答:第二十三个全国土地日。
其主题是:“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
2、“世界地球日”是每年的哪一天,第一个世界地球日在哪一年?答:4月22日,第一个“世界地球日”在1970年。
3、2013年4月22日是第几个“世界地球日”,中国的宣传主题是什么?答:第44个“世界地球日”。
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
4、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什么?答:“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5、我国土地的基本国情是什么?答: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6、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是什么?答: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7、征收耕地的补偿费包括哪些?答: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
8、矿产资源有偿开采要缴纳什么税费?答: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
9、违反矿产资源法的相关规定将探矿权、采矿权倒卖牟利的,将采取什么措施?答:吊销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
10、矿山企业的“三率”是什么?答:开采回采率、综合利用率和选矿回收率。
11、采矿权可以通过何种方式有偿取得?答:招标、拍卖、挂牌、协议出让。
12、采矿权人被吊销采矿许可证的,自采矿许可证被吊销之日起,几年内不得再申请采矿权?答:2年。
13、违法颁发勘查、采矿许可证的,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如何处理?答:有权予以撤销。
14、矿产资源勘查分为哪四个阶段?答: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
15、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的如何给予行政处罚?答:责令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赔偿损失,没收越界开采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拒不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吊销采矿许可证。
16、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发采矿许可证的矿产资源种类有哪些?答: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和页岩。
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目

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目一、选择题(共80小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于(B )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颁布。
A.1987年6月25日B。
1986年6月25日2.中国是世界上(A )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A。
第一个 B.第二个3。
“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促节约守红线惠民生”是第(B)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A。
20 B.214.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 B )所有.A.个人B.集体5。
确定土地产权的法律手段是(A )。
A。
土地登记B。
土地统计6。
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B )权.A. 所有B. 使用7.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A)权。
A. 所有B. 使用8.国家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A)补偿。
A.给予B.不予9。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A )给予补偿.A.原用途B.市场行情10.对征地补偿、安置标准有争议的,可依法申请(A)裁决。
A.市、县人民政府B。
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11.个人之间的土地使用权争议由(B)处理.A.国土资源局B。
乡级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12.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个人使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土地使用权(B )转让。
A.不得B。
可以依法13。
《土地管理法》将土地用途分为农用地、(A)和未利用地。
A。
建设用地 B.非农用地14.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A )等。
A。
养殖水面B。
宅基地15.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B)。
A.政策B国策16.切实保护耕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条根本(A)。
A.方针B。
政策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土资源知识竞赛试题1、2003年11月4日,温家宝总理签署第394号国务院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该条例从2004年3月1日起施行。
2、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3、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类型:1)气象灾害;2)海洋灾害;3)洪水灾害;4)地质灾害;5)地震灾害;6)农作物灾害;7)森林灾害。
4、地质灾害易发区:指具备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5、地质灾害危险区:指已经出现地质灾害迹象,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区域或者地段。
6、次生灾害:指由地质灾害造成的工程结构、设施和自然环境破坏的灾害,如水灾、爆炸及剧毒和强腐蚀性物质泄漏等。
7、《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所指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
8、崩塌:包括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9、崩塌的类型:按崩塌体物质组成分为两大类:一是产生在土体中的,称为土崩;二是产生在岩体中的,称为岩崩。
10、滑坡: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
11、滑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12、当你遇到山体滑坡正在发生并处在滑坡体上时,应该怎么办?答: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
跑离时,以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
向上或向下跑是很危险的。
遇高速滑坡而无法跑离时,抱住大树等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
13、崩塌、滑坡应采取哪些紧急措施?答:1)将人员和重要物资及时撤离危险区;2)在滑坡、崩塌体上方挖排水沟,防止雨水冲刷;3)事先制定好撤离路线和计划。
14、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
它是由于降水(暴雨、融雪)而形成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
它爆发突然、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15、泥石流形成必须同时具备的3个条件:1)地势陡峻,沟床纵坡降大便于集水、集物;2)丰富的松散物质;3)大暴雨或充足的水源。
16、如何躲避泥石流?答:躲避泥石流不应顺沟向下游跑,应向沟岸两侧跑,且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17、地面塌陷: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
18、地裂缝:是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地质现象。
19、地面沉降:指地面在自然或人为作用下缓慢下沉的一种地质现象。
20、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原则: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21、我省的汛期:4月1日至10月31日。
22、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分哪几级?答: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分为5个等级:Ⅰ级,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很小;Ⅱ级,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小;Ⅲ级(注意级),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较大;Ⅳ级(预警级),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大;Ⅴ级(预报级),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很大。
23、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开展群测群防工作,建立地质灾害速报制度。
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当地出现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报告后,应在1小时内速报县级人民政府和市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同时直接速报省国土资源厅和国家国土资源部;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当地出现中、小型地质灾害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速报县级人民政府和市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同时可直接速报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24、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的防治经费,列入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财政预算。
25、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责任和费用,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
26、国家实行地质灾害调查制度。
地质灾害调查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建设、水利、铁路、交通等部门组织开展。
27、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中的防护重点:城镇、人口集中居住区、风景名胜区、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交通干线、重点水利电力工程等基础设施。
28、国家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和预警信息系统。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对地质灾害险情动态监测。
29、因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由建设单位负责进行地质灾害监测。
30、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县、乡、村应当加强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工作。
在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内,乡镇人民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对地质灾害险情应当做哪些工作?答:1)巡回检查;2)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和报告。
31、国家实行地质灾害预报制度。
地质灾害预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气象主管机构发布。
3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由本级人民政府公布。
33、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县级人民政府应及时做哪些工作,以保证地质灾害危险区内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答:1)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并予以公告;2)在地质灾害危险区的边界设置明显警示标志;3)采取工程治理或者搬迁避让措施。
34、地质灾害险情已经清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的。
县级人民政府应及时撤销原划定的地质灾害危险区,并予以公告。
35、某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该项目不得批准实施。
36、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要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37、对经评估认为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建设工程,应当配套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38、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三同时”制度: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应当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同时进行。
39、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原则: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
40、我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定的主要依据?答:1)坡度大于15°的土质斜坡及坡脚,或地质结构面与斜坡同向且倾角小于斜坡坡角的岩质斜坡及坡脚;2)覆盖型岩溶地区;3)易发生泥石流山区的山沟及其沟口;4)已开发利用的矿区;5)水库库区。
41、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建设目标是要村(居)委会做到“四应有”、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做到“四应知”、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掌握“四应会”的基本要求。
答:1)村(居)委会做到“四应有”:应有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群众转移预案;应有地质灾害防治值班制度、监测制度、巡查制度、速报制度;应有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监测人、协管员;应有地质灾害防治简易监测工具、通讯工具。
2)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四应知”:应知辖区隐患点(区)情况和威胁范围;应知群众避险场所和转移路线;应知险情灾情报告程序和办法;应知灾点监测时间和次数。
3)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四应会”:应会识别地灾发生前兆;应会使用简易监测方法;应会对监测数据记录分析和初步判断;应会指导防灾和应急处置。
42、为提高地质灾害易发区、高发区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水平,增强应急能力,2010年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推进基层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
答:“五到位”:1)对辖区内居民建房,地质灾害隐患简要评估到位;2)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群策群防员联系到位;3)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巡查到位;4)对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材料发送到位;5)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预案和人员到位。
43、目前我国在册基本农田面积近16亿亩。
44、土地整理按内容分类: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
45、土地整理按对象分类: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
46、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4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原则:1)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2)提高土地利用率;3)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4)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5)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48、土地整理的概念:土地整理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农村地区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49、土地复垦的概念:土地复垦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占压、污染等破坏的土地,和洪灾、滑坡崩塌、泥石流、风沙等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50、土地开发的概念:土地开发是指对滩涂、盐碱地、荒草地、裸地等未利用的宜农土地进行开发利用的活动。
51、耕地开发、复垦专项资金应集中使用,主要用于耕地开发的资金有什么?答:1)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地方留存部分;2)耕地开垦费,菜地、精养鱼塘开发基金,土地闲置费,土地复垦费;3)耕地占用税应当用于耕地开发的部分。
52、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耕地。
5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15年。
54、基本农田保护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利用、用养结合、严格保护。
55、哪些耕地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格管理?答:1)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2)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3)蔬菜生产基地;4)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56、《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第十一条“严格保护基本农田”要求是什么?答:必须保证现有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擅自改变用途,这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禁止占用基本农田挖鱼塘、种树和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活动,禁止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或者“设施农业”等任何名义,占用基本农田变相从事房地产开发。
57、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特定程序划定的特定保护区域。
5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包括: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查和土地利用项目规划审查。
59、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查:是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对建设项目用地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供地政策等方面进行初步审查,并提出相应意见和建议的行为。
60、规划局部调整:凡不涉及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变化,仅规划地块发生变动移位的,为规划的局部调整。
6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于1986年10月1日起施行。
62、矿产资源法总共7章53条。
63、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64、矿产资源法与土地管理法有何不同点?答: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
65、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的,必须符合规定的资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