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伤室安全风险告知卡
工业探伤作业岗位职业危害告知卡

工业探伤作业岗位职业危害告知卡岗位职业危害在工业探伤作业过程中,存在一些职业危害,需要注意防范。
以下是常见危害及防护措施:1. 聚焦光束辐射在工业探伤作业中,使用高能激光产生的聚焦光束辐射,有可能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具体表现为:皮肤热感、眼部不适、角膜炎、白内障等。
防护措施:•使用防辐射眼镜、面罩等护具。
2. 化学品危害工业探伤作业中,有一些化学品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具体表现为: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眼部刺激等。
防护措施:•确保作业场所通风良好,避免产生有毒气体或蒸气。
•使用防护手套、口罩等护具。
3. 机械伤害在工业探伤作业中,机械设备操作、维护等工作,有可能导致机械伤害。
防护措施:•操作前应检查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是否有异常声响等异常情况。
•穿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部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4. 噪声危害在工业探伤作业中,因设备的振动、摩擦等产生的噪声,对人体会造成危害,如听力受损、耳鸣等。
防护措施:•反复使用有噪声的设备时,应配备合适的听力保护装备,如耳塞、耳罩等。
5. 射线辐射危害在工业探伤作业中,使用射线探测仪、射线源等设备产生的射线,有可能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具体表现为:皮肤炎、白血病等。
防护措施:•操作过程中应离射线源远些。
•在有射线辐射的区域时,应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和防护帽等。
岗位职业安全注意事项在工业探伤作业中,请工作人员注意以下事项:1.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操作失误造成事故。
2.了解并正确使用职业卫生防护用品和设备,合理用药。
3.实行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标准,服从职业卫生防护考核和体检。
4.认真实施洁净生产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和职业病危害的综合发生。
5.定期接受职业卫生检查。
应急措施在工业探伤作业中,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做出应急措施:1.发现异常现象,要及时报告上级领导。
2.在遇到危险情况时,应第一时间采取避难措施,并进行危险品的标识和告知其它工作人员。
3.发生安全事故后,要及时报告相关部门,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
(风险管理)风险告知卡

风险点名称斜梯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1、扶手、立柱高于900mm,间距<1000mm;扶手采用外径为30-50mm、壁厚≥2.5mm的管材。
2、梯宽度宜为700mm,(最小600mm__最大1100mm)。
风险点编号风险级别蓝色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高处坠落管控措施1.扶手、立柱高于900mm,间距<1000mm。
2.组织安全培训,强调安全意识。
3.佩带安全帽,安全带责任单位壳体车间应急处置措施定期进行高空坠落演练,按照《车间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处置。
1.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2.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绝对禁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腿的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
3.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衣领扣。
管控责任人检查人风险点名称焊接作业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1.地线未连接;2.违反氩弧焊工焊接操作规程;3.焊接完成后,焊接工件未放置合理位置。
风险点编号风险级别蓝色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触电、火灾管控措施4.焊机外壳必须正确可靠接地。
电源为单相或三相三线制时,电焊机外壳和二次线应安装保护接地;电源为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系统时,电焊机外壳应接到零干线上。
;5.推电源闸刀开关要一次推足,然后开启焊机;停机时,先要关闭焊机,再拉断电源开关。
焊机出了故障应及时维修;移动焊机位置,须停机断电;焊接中突然停电,应立即关闭焊机6.整理、布置好工位,保证足够的操作空间,保持通道畅通;确认设备操作开关、按钮完好、灵活、安全、无缺损。
电气系统要定期检查,除尘,及时更换失效元件,注意检查接地线是否牢固。
责任单位壳体车间应急处置措施定期进行触电演练,按照《车间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处置。
管控责任人检查人壳体车间风险告知风险点名称等离子切割作业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1.启动电源擅自开工触电危险2.工装放置切割触电危险、高温灼伤3.工件打磨磨光机防护罩缺失4.作业后现场整理断电,触电危险、落物伤人风险点编号风险级别蓝色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触电、火灾管控措施1.未经检查设备严禁开工。
现场探伤操作与注意事项告知卡

现场探伤操作与注意事项告知卡由于现场探伤的作业环境及作业特殊性,为了规范现场钻具探伤,需要得到井队的配合和支持与探伤人员共同完成好探伤作业,才能有效的控制钻具失效事故的发生,为油田生产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需井队配合事宜1、钻具现场探伤作业应禁止下钻过程进行。
2、钻具螺纹起钻探伤时,钻具上提高度应控制在1m左右,协助探伤人员对螺纹密封面进行清理,涂刷耦合剂;保证探伤区域的耦合剂全覆盖;3、钻具螺纹场地磁粉探伤时,钻具应摆放整齐,每根间距至少30cm;4、钻杆加厚过渡带起钻超声波探伤时,起钻至探伤区域必须停顿,探伤区域应没有较厚的泥浆、原油或干结的盐碱结晶,探伤区域的薄湿润泥浆可作为探伤耦合剂;探伤部位干结时应使用水或机油进行耦合,耦合剂应保证探伤区域的全覆盖,防止漏检;5、场地钻具螺纹磁粉探伤,井队应将螺纹清洗干净见本体颜色、无附着物(公母扣螺纹无油污,尤其是母扣牙底及第2台肩面R处应无油污);探伤人员应避免和井队人员在同一区域进行交叉作业,防止机械伤害;井队电工配合通电,防止人员触电。
6、探伤人员粗扫查发现可疑信号钻具时,井队应及时将该钻具甩至场地上,以方便现场探伤人员复查确认。
7、探伤区域存在较厚的泥饼或干结的盐碱结晶等无法满足现场探伤质量的要求时,探伤人员可以通知井队不进行该次探伤作业。
二、现场探伤操作要点1、钻具螺纹超声波探伤:(1)螺纹清洗干净后,涂刷耦合剂;(2)采用直探头从螺纹端面扫查,使探头指向螺纹区域;(3)螺纹探伤时至少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扫查1周。
2、钻杆加厚过渡带超声波探伤:(1)起钻至探伤区域时停顿后进行作业,现场探伤人员应保证探伤区域耦合效果良好,停顿时间应能够满足人员操作,确保现场探伤质量;(2)起钻检测时在距钻杆两头斜坡R处(500-700)mm±100mm处探头向管体和端面两个方向做周向锯齿形扫查一周;两次扫查探头间距应大于100mm,保证探伤区域全覆盖;(3)起钻探伤粗扫查发现可疑信号钻具时应进行标识,探伤作业结束后对有伤钻具在井场进行确认。
职业危害因素告知书(探伤)

危险源、职业病危害因素、环境因素告知书同志:您所在的无损检测岗位,生产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职业危害因素、环境因素:射线辐射、物体坠落、起重吊运、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环境不良。
如防护操作不当,该危险源、职业危害因素可能对您的身体造成损害。
导致职业病或职业伤害。
我公司已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对职业危害因素采取了防护措施,并配备了个人防护用品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工作鞋、耳护具。
同时,为预防职业危害因素导致职业病及伤害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我公司将对您进行:1、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安全卫生培训,指导您正确使用相关的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2、我公司针对不同的岗位安排员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员工。
您有义务按照公司的要求参加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本公司承担。
3、一旦您出现与本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的疾病,并且通过国家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诊因接触本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导致职业病,本公司将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执行。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您有义务履行以下规定:⑴自觉遵守我公司制定的本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和制度;⑵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⑶定期参加职业健康检查;⑷发现职业病危害隐患、事故应当及时报告;⑸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配合用人单位,避免职业病的发生;⑹离职时,应该按照我公司的规定参加离职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若因您不履行前款规定的义务导致本人或者他人损害并进而导致公司承担任何支付和补偿责任的,我公司将有权追究您的个人责任。
同时,欢迎您随时提出有效的预防职业病的建议。
特此告知。
本告知书为劳动合同附件我已仔细阅读了上述内容并同意。
单位盖章:员工签字:年月日年月日员工安全承诺书有限公司1.坚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国家劳动保护政策法律法规。
车间探伤室风险告知卡

车间探伤室风险告知卡
风险点名称探伤室
危险源或潜在
事件/标准1.探伤室的门窗、铅板等防透射措施应完好达标;各种射线照射室内外,
应设警告、射线危险标志及工作状态指示灯,照射室必须安装可靠的闭锁或门机联锁,室内安装警铃、音响、广播或闪烁灯示警。
2.探头的垂直残性,水平残性应保持在规定范围内,无移动和摆动现象;
风险点编号
风险级别蓝色
可能发生的事
故类型及后果
其他伤害
管控措施1.未经检查设备严禁开工;
2.移动式电源线应绝缘良好,插头、插座完好。
3.在作业过程中要及时纠正、制止违章、冒险作业,作业期间,指挥人员
和监护人员不得擅自离岗,无需离开时,需要向新的指挥人员和监护人员详细交代现场情况和采取安全措施,作业过程中发现作业条件发生变化,不能充分满足安全作业时,指挥人和监护人应作出停止作业的决定,并重新制定防措施,及时清理现场工件及现场环境。
责任单位壳体车间
应急处置措施1.启动《车间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救援。
若触电者呼吸、心跳均停止,应同时交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并打电话呼叫救护车。
管控责任人。
金属探测机风险告知卡

1、定期检查设备电源线、接地线是否完好、可靠。
2、定期检查输送带运转是否平稳、无跳动。
3、设备防护罩完好,开机前,防护罩处于防护状态。
4、设备的检修、调整、试验、校验工作,应停机、停电,并执行相关规定。
5、相关责任人员应按照规定进行巡视检查。
6、操作人员按要求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1、发生一般设备事故,无人员伤亡时,立即停止作业,停掉电源,立即向上级汇报。
2、如遇人员受伤应立即实施现场处置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对较轻的受伤人员,视伤情及时进行止血,包扎,固定等措施,送往医院治疗。
3、发生人员触电事故,立即关闭电源,使用绝缘工具分离触电人员。禁止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施救20
金属探测机安全风险告知牌
风险点名称
金属探测机
风险等级
一般风险
责任人
易发生事故类型
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1、设备电源线破损,接地保护不可靠,造成触电事故。
2、输送带运转不平稳、跳动,导致飞出伤人。
3、设备传动部位防护罩损坏,或打开防护罩后未复位,导致机械伤害。
4、检维修无安全方案,停机未执行操作牌、停电牌制度。
X探伤作业安全技术交底卡

7、导致造血组织损伤及血液系统病变,引起贫血症、白血病或其他血液疾病的发生;
8、引起神经功能紊乱,产生心动过缓、心动过速、血压波动等心血管系统症状;
9、引起全身性急慢性放射损伤,也能引起局部的皮肤损害;
10、引起其他外照射放射疾病;
交底人签名
接受交底
负责人签名
项目经理
X射线探伤作业安全技术交底卡
施工队/
班组
分部分项
工程名称
施工区域:
交底时间
施工内容
X射线安全告之
X射线会对人体造成以下危害
1、引起人体热平衡失调,大脑反应延迟,生物钟紊乱;
2、造成微波性白内障,引起心血管功能改变;
3、导致不育症,影响生育能力;
4、引起血红蛋白升高,刺激骨髓增生;
5、引起细胞染色体发生突变,破坏细胞DNA,产生变异导致癌症的发生;
作
业
人
员
签
名
(完整版)风险告知和安全操作卡

4(检查人员)风险告知和安全操作卡工艺流程:1安全确认→2人员入井→3下斜坡道→4出斜坡道至平巷存在风险等级操作规范程序安全防控措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高处坠落、其它伤害一般1.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2.戴好矿灯和自救器。
3.自觉遵守行人不行车的规定。
4.配合井口把信号进行检查。
5.严禁操作推车装置。
6.按顺序排队入井。
7.遵守斜井、携带工具规定。
8.上经井人员排队有序出斜井。
1. 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扣好衣扣,系好帽带。
2.检查矿灯、自救器完好无损。
3.按规定排队等候下井。
4. 信号工认真检查,防止薄弱人员入井。
5.听从信号工指挥。
6. 信号工认真负责维护好下井秩序。
7.班组长监督检查。
8.严禁拥挤打闹,自觉维护好下井秩序。
(值班人员)风险告知和安全操作卡工艺流程:1平巷行走→2斜巷行走→3过风门行走存在风险等级操作规范程序安全防控措施车辆伤害、冒顶片帮、坍塌、其他伤害中等1. 按规定路线行走,行走时观察顶板。
2.注意观察行走路况。
3. 携带利刃工具戴护套。
4. 行车不行人,避让车辆。
5.行走时观察顶底板及两帮情况。
6.上下山前确认未行车,坚持行车不行人。
7.开启风门前,人员站在警标线以外。
8.开启风门,关闭风门确认。
9.不准长时间打开一道风门。
1.认真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2.行走时精力集中。
3.人员行走保持安全距离。
4.做好自主保安和互保联保。
5.认真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6.做好自主保安和互保联保。
7. 开启风门前安全确认,行走时精力集中。
8.两道风门必须安装闭锁装置。
9.两道风门不能同时开启。
4(信号、电机车工)风险告知和安全操作卡工艺流程:1安全确认→2摘挂钩→3斜巷拉放车→4停车存在风险等级操作规范程序安全防控措施车辆伤害、坍塌、触电、其他伤害中等1.检查顶帮完好情况,顶帮完好方可作业。
2.检查巷道无行人,或拦截行人进入斜巷。
3.检查安全设施,安全设施灵活可靠。
4.检查钢丝绳钩头及保险绳,确保完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点名称
探伤室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
1.探伤室的门窗、铅板等防透射措施应完好达标;各种射线照射室内外,应设警告、射线危险标志及工作状态指示灯,照射室必须安装可靠的闭锁或门机联锁,室内安装警铃、音响、广播或闪烁灯示警。
2.探头的垂直残性,水平残性应保持在规定范围内,无移动和摆动现象;
责任单位
壳体车间
应急处置措施
1.启动《车间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救援。若触电者呼吸、心跳均停止,应同时交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并打电话呼叫救护车。
管控责任人
检查人
风险点编号
风险级别
蓝色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
其他伤害
管控措施
1.未经检查设备严禁开工;
2.移动式电源线应绝缘良好,插头、插座完好。
3.在作业过程中要及时纠正、止违章、冒险作业,作业期间,指挥人员和监护人员不得擅自离岗,无需离开时,需要向新的指挥人员和监护人员详细交代现场情况和采取安全措施,作业过程中发现作业条件发生变化,不能充分满足安全作业时,指挥人和监护人应作出停止作业的决定,并重新制定防措施,及时清理现场工件及现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