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禁毒教育教案 禁毒安全教育教案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选(六篇)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选(六篇) XXX禁毒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犯罪。
2、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3、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教学重点:了解吸毒的危害。
教学难点: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毒品1、观看资料片,了解毒品的种类:各类毒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XXX将毒品分为六大类:吗啡型药物(包括鸦片、吗啡、可卡因、海洛因和罂粟植物等)是最危险的毒品;可卡因、可卡叶;大麻;安非它明等人工合成兴奋剂;安眠镇静剂(包括巴比妥药物和安眠酮);精神药物,即安定类药物。
2、毒之花——罂粟花:罂粟原生于地中海东部山区及小亚细亚埃及等地。
在古埃及,罂粟被人称之为“神花”。
古希腊人为了表示对罂粟的赞美,让执掌农业的司谷女神手拿一枝罂粟花。
古希腊神话中也流传着罂粟的故事,有一个统管死亡的魔鬼之神叫做XXX,其儿子XXX手里拿着罂粟果,守护着酣睡的父亲,以免他被惊醒。
罂粟属草本植物,一般秋种夏收,高4尺至5尺,叶大而光滑,花大而艳丽,有红、黄、白、粉红、紫等色。
在美丽的花朵下却蕴藏了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阿片。
阿片是植物罂粟未成熟的果实被刀割后流出的汁液,二三天后,这种牛奶状乳胶逐渐变干,颜色由白变黑,这就是鸦片。
公元一六二四年,即明朝天启年间,荷兰人把鸦片和烟草混合吸食的方法传入中国内地,鸦片传播开来。
多少年来,人们出自对生的渴望、对死的恐惧和对快乐的追求,千方百计的寻求着解除肉体、精神痛苦的药品,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XXX在带给人类短暂的虚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痛苦。
二、熟悉毒品的危害1、吸毒对社会的危害(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呈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流离失所的艰巨境地。
2024年禁毒宣传教育课教案5篇

2024年禁毒宣传教育课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健康教育》教材第九章“抵制,健康成长”,内容主要涉及的定义、种类、危害,以及如何拒绝的方法和技巧。
具体内容包括:1. 的定义和种类;2. 对身体、心理、社会的危害;3. 拒绝的方法和技巧;4. 禁毒法律法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定义、种类及危害,增强防范意识;2. 培养学生拒绝、抵制诱惑的能力;3. 提高学生对禁毒法律法规的认识,自觉遵纪守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重点:的种类、危害及拒绝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实物模型等;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吸毒者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出的危害;2. 新课导入:讲解的定义、种类,让学生了解的相关知识;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关于拒绝的情景剧,让学生分析情景剧中的拒绝方法;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识别和抵制诱惑,结合实例进行分析;6. 禁毒法律法规讲解:介绍我国禁毒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六、板书设计1. 的定义、种类;2. 危害;3. 拒绝方法;4. 禁毒法律法规。
七、作业设计(1)的定义、种类;(2)的危害;(3)拒绝的方法;(4)禁毒法律法规;(5)个人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禁毒展览,邀请禁毒民警进行讲座,提高学生的禁毒意识。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禁毒宣传活动,将所学知识传播给身边的人。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选择与运用;2. 拒绝方法的讲解与讨论;3. 禁毒法律法规的传授与理解;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的选择与运用1. 吸毒者的真实案例:通过展示吸毒者的悲惨经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的危害,从而提高防范意识。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

禁毒主题教育教案(一)教学内容:了解毒品及危害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拒绝毒品远离毒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短片,相关图片及老师介绍,结合社会现象,理论联系实际,举例说明毒品的危害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3、认识毒品的种类;认识毒品的危害;认识吸毒成瘾的途径;认识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
教学重点:1、认识毒品和毒品的危害2、怎样预防毒品教学难点:了解毒品的危害自觉抵御教学形式: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宣传视频、相关图片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引出课题观看禁毒宣传教育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出本课主要内容.(板书:毒品)二、新授1、认识毒品(1)毒品的定义:毒品,通常指能使人成瘾的药物,种类很多,各国因其流行的种类不同而设定其范围。
根据1990年12月28日我国第7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明确规定毒品为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和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出示相关毒品的图片)介绍常见的毒品种类,及吸毒者不同的反映。
例如:鸦片、吗啡、大麻、冰毒等。
鸦片:鸦片取自罂粟花落之后结出的果,割开罂粟果,从中流出的白色浆液在空气中氧化分干,就是鸦片,鸦片中有20种生物碱,其中吗啡的含量约10%,长期吸食会使人消瘦,体质下降,免疫力下降,感染各种疾病。
吗啡:是从鸦片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白色针状结晶。
它对呼吸中枢有叫强的抑制作用,用量过大可致呼吸缓慢,甚至出现呼吸中枢麻痹,这通常是吗啡中毒死亡的直接原因。
吗啡比鸦片更易上瘾。
海洛因:俗称白粉,是吗啡和其它化学物品混合加热合成的。
极易上瘾,长期吸食或注射海洛因,会使人身体消瘦,瞳孔缩小,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病毒性肝炎,肺脓肿及艾滋病,极难戒除。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6篇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6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禁毒教育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一、活动主题:抵制毒品参与禁毒主题班会教案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2、认识我们身边常见毒品的种类3、探究青少年成为吸毒高危人群的原因4、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自觉抵制毒品的诱惑三、活动方式:1、通过创设一个关于禁毒的访谈节目,让几个学生来充当嘉宾,教师充当节目主持,结合一些媒体素材2、学生讨论、发言3、禁毒相声小品表演4、教师小结归纳四、准备工作:开班会课前,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在学生中选出几个合适的人选扮演不同的角色,要他们熟知该角色应该掌握的资料;排练相声小品。
五、活动过程:(一)创设节目场景1、班主任主持带出节目主题,介绍嘉宾(生甲乙丙扮)2、观看《毒品不是儿戏》的专题节目3、针对我国青少年吸毒的严峻形势,请嘉宾(生甲扮)谈谈吸毒对于青少年的危害。
4、现场观众讨论“你对毒品的看法”5、请嘉宾(生乙扮)介绍常见的毒品种类6、请嘉宾(生丙扮)说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7、禁毒相声表演《清醒》8、介绍远离毒祸的十条“法宝”,并欣赏20xx年香港禁毒活动的主题曲《不可一、不可再》(二)班主任小结归纳六、《毒品不是儿戏——禁毒主题班会课》教学实录一、设计活动节目的场景,师(主持人),生甲乙丙(特邀嘉宾)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节目现场。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今天我们将在这里进行一个名为“毒品不是儿戏”——禁毒专题节目。
那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来了三位禁毒方面的专家,他们分别是:公安局禁毒科的张警官、戒毒所的熊医生,还有社区服务中心的曹社工;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全体学生鼓掌)在节目的开始,先让我们来看一段短片。
禁毒主题教学教案(精选3篇)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禁毒主题教学教案(精选3篇)禁毒主题教学篇1★教学目标:1 、教育学生充分认识毒品的危害性,增强自觉防范及抵制能力。
2 、使学生产生巨大的认知意识,将来决然不会陷入毒品泥淖。
3 、让学生自现在始高度警惕,人人起到向社会、家人义务宣传的作用。
★教学形式:班主任主讲,学生听、记的方式。
★事前准备:查阅整理当年带“吸毒班”有关资料,找出二至三位典型学生的活生生事例,真名隐去采用化名的方式向形式学生们现场讲述。
★教学过程:一、班主任讲述。
二、现场讨论或质疑三、布置任务:每人交一篇感悟性体会。
班主任讲述:同学们:我们昨天下午参观了共青团市委举办的有关“远离毒品”的展览,你们肯定会被那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的图文所震撼。
那些都是活生生的真实事例,其真实性不容怀疑。
为了使同学们了解得更加透彻、更加清晰,我再向大家讲讲我曾亲眼所见的吸毒者的可悲经历,请同学们务必引以为戒。
那是七年前的事了,我校发现了十几位吸毒的学生,吸毒程度轻重不一。
当时由于经验不足,认为凭我校的能力可以对他们进行教育挽救,于是就将他们集中到一个班统一管理教育,指派我担任该班的班主任。
其良好的出发点是:一是把他们同其他人员隔离;二是方便引导教育;三是让他们学点职业技术。
后来才证明了一个学校想要改好他们的念头是多么的幼稚和一厢情愿!可以说已经有了瘾的吸毒者,期望在学校里戒除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说,不吃一堑不长一智,我校从那以后再也不招一名吸毒者了。
为什么说吸了毒的人就那么可怕、那么难改、那么无药可救,因为我与他们面对面地打交道将近一年,对他们的状况有比较清楚地了解。
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大家用心用笔记住。
( 一 ) 损友陷害,防不胜防不少的吸毒者都表示,他们原来都不想吸的,都是被那些狐朋狗友给害的。
那些损友们,为了扩展吸毒者的范围,好增加他们毒品的来源,竟不惜手段地在朋友的圈子中寻找突破口。
在香烟里面,饮料里面,食品里面偷偷掺上毒品。
2024新版禁毒安全教育教案完整版

2024新版禁毒安全教育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新版禁毒安全教育教材第三章“危害”,详细内容包括:的定义、种类及其对人体、家庭和社会的危害;预防侵害的方法和技巧;如何正确面对诱惑,坚决抵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种类和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抵制诱惑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拒绝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重点:的种类、危害以及预防侵害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禁毒教育视频、PPT、图片、案例等。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禁毒教育视频,让学生了解的真实危害,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的定义、种类。
(2)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的危害。
3. 例题讲解(15分钟)(1)展示案例,分析对人体、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2)讲解如何识别,提高防范意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抵制诱惑,分享心得体会。
7.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禁毒安全教育2. 板书内容:(1)的种类与危害(2)预防侵害的方法(3)抵制诱惑,关爱生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你所了解的种类及其危害。
(2)面对诱惑,你会采取哪些方法抵制?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
2. 答案:(2)示例:我会坚定信念,拒绝;与家人、朋友共同抵制;寻求专业人士帮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禁毒知识竞赛,提高禁毒意识。
(2)开展“关爱生命,拒绝”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禁毒讲座,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四年级生禁毒教育教案

四年级生禁毒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进学生对法律法规的认识,遵守法律规定,拒绝。
二、教学内容1. 的概念与种类2. 的危害3. 法律法规:我国禁毒的相关法律规定4. 拒绝的策略与方法5. 互动环节:情景剧表演、小组讨论等三、教学重点1. 的危害性2. 法律法规的掌握3. 拒绝的策略与方法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五、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情景剧表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感知。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的危害。
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探讨拒绝的策略与方法。
4. 法治教育:讲解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5. 心理辅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增强抵制的自信心。
六、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图片、案例视频、法律法规等。
2. 教学道具:如仿真模型、宣传册等。
3. 情景剧剧本:围绕危害和拒绝主题编写。
4. 小组讨论话题:提前准备相关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引发学生好奇心,进而引入话题。
2. 知识讲解:介绍的概念、种类和危害。
3. 法律法规学习:讲解我国禁毒的相关法律规定。
4. 情景剧表演:学生分组表演,展示危害和拒绝的过程。
5. 小组讨论:针对表演内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享感受。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防范意识的变化。
2.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3. 改进措施:根据教学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态度等方面。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知识掌握:通过测试、提问等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时间:1课时年级:小学科目:品德与生活主题:禁毒教育目标:1. 了解什么是毒品,以及毒品对身体和社会的危害。
2. 培养学生正确的毒品意识和抵制毒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保护自己不接触毒品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什么是毒品:向学生介绍不同种类的毒品,如烟草、酒精、大麻、可卡因等,并解释毒品对身体和社会的危害。
2. 毒品危害:具体列举毒品对身体的危害,如伤害呼吸系统、导致依赖性、影响大脑发育等,并讲解毒品对社会的危害,如破坏家庭、引发犯罪等。
3. 如何抵制毒品:教导学生抵制毒品的方法,如拒绝与吸毒者接触、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观和生活规划、寻求帮助等。
教学活动:1. 观看教育视频:播放相关禁毒教育视频,让学生了解毒品的种类和危害。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毒品的危害和抵制方法,并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汇报。
3. 制作海报:让学生分成小组,设计和制作禁毒宣传海报,传达禁止使用毒品的信息。
4. 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扮演,其中一位扮演吸毒者,其他学生扮演朋友和家人,演示如何正确地向吸毒者拒绝和劝导。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海报制作中的参与度和质量。
2. 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拒绝吸毒者的坚决程度和劝导吸毒者的合理性。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禁毒宣传展览或邀请禁毒专家来学校讲座,加深学生对禁毒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2. 鼓励学生在家中向家人宣传禁毒知识,并设计家庭禁毒计划,让家庭成员一起抵制毒品。
3. 组织学生参加禁毒宣传活动,如设计和制作禁毒宣传横幅、参加禁毒宣传演讲比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禁毒安全教育教案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小学禁毒教育教案禁毒安全教育教案抵御毒品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健康幸福、民族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繁荣昌盛的大事。
以下是本站分享的小学禁毒教育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禁毒教育教案活动班级:xx活动主题: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
3、通过小故事,教育和引导小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1、小朋友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不知道也没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毒品,它有哪些危害。
板书:(毒品)2、看了毒品这两个字后,你有什么想法吗?二、课题展开1、什么叫毒品?毒品是我国的习惯性*,这里指的毒品,不包括pi-shuang、敌敌畏、氰化物等可直接致人于死亡的剧毒药品,是特指出于非医疗目的而反复连续使用能够产生依赖性(即成瘾性)的药品。
而国际上习惯称之为麻醉品、精神药品的滥用。
*从上面这段话中,你们感觉毒品是一个怎样的东西?2、毒品的种类:******、****、吗啡、*、*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品和精神药品。
3、毒品的危害成瘾性吸毒成瘾者,对毒品产生生理和心理上依赖,从此沉溺而不能自拔。
摧残性毒品专家告诉我们:吸毒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是一种生命透支。
吸毒严重损害人的脑、心、肺、肝、胃、肾等器官,抑制各种内分泌,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
破坏性吸毒者为了支付昂贵的毒品费用,将家产卖光,导致家庭四分五裂,妻离子散。
诱发犯罪吸毒普遍导致心理*、道德沦丧、自私冷漠,人性泯灭,为了能购买毒品,吸毒者不惜一切手段铤而走险、盗窃、*、贩毒,无恶不作,严重危害社会安宁。
传染疾病吸毒者传染疾病的途径主要是共用注射器和*。
吸毒者体弱抵抗力差,静脉注射消毒不严,传播的除细菌性内膜炎、急性肾炎、病毒性肝炎、一般的性病外,最可怕的是艾滋病。
4、毒品的成瘾性有一个初三年级的学生,为考个好高中,每天学习、复习到很晚,感觉很疲劳。
这时,有人拿来一点白粉,告诉他:吸了这个就能精神百倍。
孩子信以为真就吸了。
结果,没有几天便染上了毒瘾,不仅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身体也全跨了,最后他没有走进理想的中学,而是进了戒毒所。
一个年仅14岁的吸毒者说:我根本不懂什么是毒品,没有人告诉我毒品有多可怕,我认为吸毒和吸烟一样。
有一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吸毒者,对他们既憎恨又不解,他认为:凡事都能戒断,戒不成是因为没有毅力。
他要以身试毒,为他人作出榜样。
没想到,他吸食毒品后,同样戒断不了,成了******的俘虏。
最后,他*了,留下一句话:别学我!有一个年轻人吸毒成瘾,很快就家徒四壁了,为了能继续吸毒,他先把******白送给邻居四个12岁左右的孩子品尝。
四个孩子上瘾后,每次不得不从他那里高价买毒品,而那个年轻人用这种卑鄙的手段满足了自己的毒瘾。
听了以上几个故事后,小朋友们有什么想法?生自由讨论后,进行发言总结。
5、毒品的防范那我们应该怎么防范毒品呢?如果周围有人在吸食呢?(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三、总结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禁毒斗争,提出有毒必肃,贩毒必惩,吸毒必戒,种毒必究的方针,采取一系列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四禁并举的措施,种毒、制毒有罪,贩毒、吸毒违法。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为什么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一、班会目标透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完美人生。
二、班会资料设计1.什么是毒品常见的和最主要的毒品有哪些毒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构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
2.毒品的危害是什么(1)毒品毁人毁健康。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3.班主任介绍案例吸毒者的自述4.防毒的五种措施(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状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推荐。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靠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忙。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一、活动目的:1、使同学了解毒品对社会、家庭、个人的危害,从而珍惜宝贵的生命,拒绝毒品远离毒品。
2、激发同学的社会责任感,使每位同学以后对有关毒品的言行等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二、活动准备1、同学查找毒品相关历史资料、毒品危害的资料以及禁毒法的相关资料。
2、负责讲解的同学把收集的资料作成幻灯片展示,全班一起讨论。
三、活动过程导入:一百多年前,林则徐为什么要进行硝烟运动?现在白色恶魔依然危害着人类,请看下列几组数字: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1991年为14.8万,1996年上升到52万,1999年为68.1万,2000年达86万,2002年底达100万人, 2003年已达105万人。
1999年全国涉毒的县(市、区)达2081个,2002年达2148个县市(区)。
据统计,9月底,我市吸毒人员登记在册的有31191名,其中温州市占全省的53%。
而且,吸毒人员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75%。
那么什么是毒品?请学生把搜集的资料进行展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
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
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有一位吸毒者这样形容毒品害人的感受,他说:都说地狱有18层,谁要是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死后就会被打入18层地狱,受尽下油锅、割舌头、挖眼睛、掏心窝等酷刑,永世不得再生。
自从毒品在这个世界上出现和泛滥后,地狱就多了一层?第19层,这一层是专为吸毒人员而设的。
因为他们在这里不仅要受到肉体上的痛苦和摧残,更要受到灵魂上生不如死的.折磨。
辩一辩:曾有一个吸毒者说吸毒给吸毒者本人及其家庭都带去巨大的危害,但对于这个家庭以外的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影响,也就是说对于社会并没有多大的危害,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案例分析:案例一:张某品学兼优,有一天放学后,他看到两个高年级的同学正躲在一处隐蔽的地方抽烟,一副神秘兮兮、飘飘欲仙的样子。
因为学校曾组织过禁毒教育,他立刻意识到这两个同学吸的是毒品。
那两个学生发现了他,招呼他过去试试。
于是,在好奇心地驱使下,张某走了过去。
在两位同学的极力怂恿下,他终于吸了第一口案例二16岁的男孩小华爱玩好动,特别爱打游戏机。
在游戏机房里,小华认识了一群哥们,平时称兄道弟。
有一次,他们玩得正开心的时候,一哥们拿出一小包白色粉末,给大家一起享受。
小华面对肝胆相照的朋友,根本没有疑心,不假思索地凑了过去。
开始,小华吐得厉害,但哥们孜孜不倦地劝导他,多吸几次就好了。
当他终于找到那种飘逸感的时候,白色幽灵已牢牢擒住他案例三:北京市某学生何某从小到大在班上一直是第一名。
然而班上转来的新同学,成绩更胜一筹,威胁了他的优越地位,使他自尊心严重受挫。
在期末考试时,他为了争取第一名,采取作弊的方式,结果被发现,检讨、处分、批评、嘲笑接踵而来。
一帆风顺的他,一时无法承受和面对这一切,最终选择了毒品,以求解脱。
案例四:林某是广州市一位16岁的女中学生,曾经获得全市手风琴大赛的冠军。
因为父母关系不和,终日大吵大闹,在她的心灵投下了学生的阴影。
导致她学习成绩迅速下降,并频繁出入网吧、舞厅等娱乐场所,结识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并在别人的引诱下走上吸毒之路。
讨论得出: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因素:①受好奇心的驱使;②交友不慎及盲目的从众心理;③错误的压力排解方式;④家庭因素的不良影响;⑤被他人蒙骗;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构筑拒绝毒品的心理防线?①正确把握好奇心,抑制不良诱惑;②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④追求健康、幸福的生活。
附:禁毒宣誓词:我坚决响应政府的号召,保证做不吸毒、不贩毒、不制毒、不种毒,珍惜生命,远离毒品,遵守国家、政府的法律、法令。
积极检举揭发违法罪行为,坚决与毒品犯罪行为作斗争,为彻底消灭毒品危害,净化社会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