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小朋友的画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一课中国小朋友的画赣美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
2. 通过对中国小朋友的画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欣赏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小朋友的画的基本特点2. 中国小朋友的画的创作技巧3. 中国小朋友的画的意义和价值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小朋友的画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技巧,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小朋友的画,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教学新课:介绍中国小朋友的画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技巧,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技巧。
3. 课堂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绘画实践,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4. 作品欣赏: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中国小朋友的画的基本特点2. 中国小朋友的画的创作技巧3. 中国小朋友的画的意义和价值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再画一幅中国小朋友的画,巩固所学的绘画技巧。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中国小朋友的画的观后感,加深对中国小朋友的画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2. 教学新课:介绍中国小朋友的画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技巧,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技巧。
这一步骤是教学的核心,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对中国小朋友的画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
3. 课堂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绘画实践,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这一步骤是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来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4. 作品欣赏: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一年级上册人教版《画》课文

一年级上册人教版《画》课文《画》是一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
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课文原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画》教案教学要求:1、巩固7个生字,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3、会正确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具:山水画一幅,小鸟。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
1、以前我们学过谜语吗?背背看,对,背的是谜面,那谜底是什么?2、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谜语诗,诗的名字叫“画”(板书)。
3、出示画。
二、导入新课。
1、师:老师这儿也有一张画,是一张我们中国传统的山水画。
2、指导观察画、理解诗的前两句。
(1)山是什么颜色?(先请前排一位学生说,再请后排一位学生说。
)远看也看得清楚,我们户外活动时,很远的大山的颜色是不是也看得很清楚呢?(2)为什么这儿山的颜色站得很远都看得清呢?(因为这是“画”)(3)听山上流水的声音,仔细听。
(4)如果到九溪去玩,水的声音听得到吗?水声音是怎么样的,学学看。
(5)看,这儿的水从那么高的山上流下来,声音是很大的,可我们都听不见,为什么呢?(因为那是画!)三、朗读指导。
1、这两句诗里,有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请每一个小朋友都找一找,用笔把它们圈出来,指名回答。
2、看,听,都是可以做出动作来的。
山和水,都在大自然中找得到。
3、古代的诗人很讲究用词的,看上下句,有一对反义词,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多整齐。
4、看手势,朗读。
(手势打高,语调升高,手势打低,语调放轻,把诗的美念出来。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四、指导观察、理解诗后两句。
1、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开什么花?2、春天来了,桃花还开吗?秋天,桃花、迎春花还在不在?冬天呢?3、那为什么这儿春天过去了,桃花还是开着呢?(是画!)4、出示小鸟。
(1)这里有只小鸟,你用手扇扇它,小鸟怎么啦?(2)害怕了,你用一个字来说是什么?(3)“惊”就是心里害怕了,所以是竖心旁,左边一个北京的“京”,左义右声,这样的字,被称为什么字?(形声字)。
二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五彩缤纷的生活》 优秀课件1人教版

蓝色沙发上的小女孩(油画) 卡萨特 1878
莱顿以学院派极其严谨的态度描 绘了音乐课的情景。女教师微微俯 身帮助女孩调试琴弦,女孩则依在 女教师胸前弹拨着六弦琴。这只是 一幕普通的音乐课情景,却被画家 描绘得极富美感韵味。女教师面庞 秀美清丽,身着长裙,花纹、质地 被画家描绘得十分逼真;小女孩则 被描绘得天真烂漫,纯真无邪,表 情认真,显得十分可爱。衣服、面 部及背景的描绘,都体现出学院派 画风,但是这幅作品却有着内在的 充实。
《杂技戏孩图》 中杂技艺人正施 展绝技,口中唱 词,手中击节敲 鼓,两个小儿不 觉被深深吸引住。 人物情态刻画得 真实自然,表现 出画家细致入微 的观察力和游刃 有余的艺术表现 力。
《杂技戏孩图 》宋代 苏汉臣
将这么多的儿童集合在一幅画上,是勃鲁盖尔的魄力和巧思。 他的大型画作如同一本书般适合“阅读”,往往在尺幅之间就能 展现一个完整的世界,这幅“儿童游戏”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乍 看会被一群纷闹活泼的孩子弄得眼花撩乱,但仔细分辨却会看见 这些各年齡层都有的儿童正投入游戏中,有跳背的、抽陀螺的、 滚铁环的、骑马打仗的……,凡能想到的都不难找到,因此有人 啧啧称奇,赞扬这幅画是一本“儿童游戏的百科全书”。 更有趣的是,一大群孩子们挤在狭小的画面中,却不会撞在一 起。勃鲁盖尔巧妙地将透视的交点放在画面右上角——街道延伸 而去的地方,让孩子们在呈放射状分布的透视线上,分组散开找 到游戏的地盘。在这样的安排下,也留下了将包含河流的风景插 进画面一角的余地。
表现儿童生活的绘画方 式还有很多。
比如:炭笔画,版画,年画等 课本41页
年画
沈家琳 在天安门 广场看到 一群少先 队员在举 行队日活 动而创做 的一幅年 画。
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知己,从相逢,相识,到相知,到无话不谈的知己,穷尽一生,朋友广而远,知己少而近,友情文章告诉我们,如果遇到这样一个互相懂得的人, 就要好好珍惜。自己是把剑,知己是剑鞘,利剑出鞘,锋芒毕露之时,剑鞘则系在腰间默默守候。一把剑经过一番打打杀杀,江湖缠扯过后,必会五骨通乏,六筋俱困,疲 惫充斥于脏腑之间,这个时候,就需要躺在剑鞘里好好休养了。剑鞘是一把剑最坚实的维修基地,提供最可靠地后勤保障,每当宝剑元气大伤之时,务必要返厂疗伤,作为 知己的剑鞘,定是倾其所有,哪怕是砸了老锅,卖了陈铁,也要肝胆相照,以最大功率输出自己的真气,只为保住这把剑。有人腰缠万贯,有人流落街头,有人名扬四海, 有人一生庸碌,人这一辈子,旅途虽短,路却难走。注定逃不过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的音速飞镖,注定要吃尽五颜六色的风霜。若能赐一知己,得之是命,惜之是福,可不 能随意糟蹋。知己就是半个自己,如果自己是左脑,那知己就是右脑,如果自己是左手,那知己就是右手,如果自己是左边的这瓣心,那知己就必须是右边的另一半。若缺 了另一半,就是个死人了,并且还死无全尸,若是挣扎着不死,无异于变异僵尸,理性失效,良心残废,吞噬人血,不带怜悯,岂不更可怕?人,是个对称的生命,什么都有 左右两半,若缺了知己,自己就只剩一半了,不就成了一头怪物了吗?那不就要天天被奥特曼追杀吗?跌倒了,很多人懂得扶你,摔伤了,很多人懂得止血,噎住了,很多人 懂得端杯水。可是,当你内心受伤了,即使是小到纳米级的伤痕,有人能看出来吗,你既没感冒,也没发烧,脸色红润,满面轻风,盖住了内心那瞬间的小小波动,可能不 会有任何震感,也许连自己都找不到震源。而这个时候,偏偏有人感觉到地震了,准确侦测出了震级和震源,只有知己才能扫描出你心房里的病毒,唯有知己才会专门为你 安装一台精密地动仪。知己能读出你心里最深处的悲伤,埋得再深,填得再厚实,也会被掘出来,而这种近乎奇迹的事只有知己才做得到。人生的轨迹既不是常数函数式的 一马平川,也不会是指数函数式的一路腾达,而是正弦曲线式的跌宕起伏,有升有降,有顶峰,有谷底,盛极必衰,摔倒了最低处,再开始爬升。而知己,就是在我们直线 飙升时给我们及时降温,以免过热烧坏了头脑,主机一旦报废了,整台机器随之瘫痪;在我们堕落腐朽时给我们添加柴火,用木棒在雪花缤纷的寒冬里,擦出希望的火花,给 我们解冻,帮我们去潮,重新启动。根据牛顿力学定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也是这样,知己是自己的知己,那自己就是知己的知己,互为知己,才是真正的知己。若仅 有单方面的输出,另一方却浑然不知,只能说明,一方作践自己,另一方没心没肺。一个不会珍惜自己,另一个不会珍惜别人,作为知己的这两半,都没有得到精心照顾, 土壤干裂,缺水少肥,杂草丛生,怎么指望这两半茁壮成长呢,将来不是畸形就是异形,怎么能做知己呢?人心不在大小,而在于单人间和双人间的纠葛,纵使心再大,可就 住了你一个人,不觉得空虚寂寞冷吗,就算心再小,可也住下了两个人,那份互为知己的温暖,连上帝都会羡慕的。朋友大薇去北京出差,约了十几年没见的朋友吃饭,大 薇在城东,朋友在城西,两个人耽搁在路上的时间,比见面聊天的时间还长。匆匆吃饭,匆匆告别,大薇苦笑着说,曾经好得睡一个被窝,说要好一辈子的闺蜜,生生被时 间隔在了两岸,再也回不去。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吧,一路走来,人生的每个阶段,总会有那么几个死党或闺蜜,和你一起疯,一起闹,一起哭,一起笑,在你孤单时给你温 暖,在你受伤时给你安慰,在你受欺负时,为你出头……走着走着,在某个人生的转角说了再见,然后就再也没见到;即使再见,也因为时过境迁,找不到来时的路,无法 再走近。就像席慕蓉说的:回顾所来径,只剩苍苍横着的翠微。只有少数人,会陪你一生。坦然面对友情的得到与失去,不必追,不必挽留,这才是人生常态。人生漫长, 总有一些人来来去去,总有一些人要离去; 也总有一些人,无论风风雨雨,会陪你一辈子。电影《七月与安生》里的七月与安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少女。七月文静乖巧, 有个幸福温暖的家庭,是大家眼里的好孩子;安生叛逆桀骜,父亲去世母女相爱相杀,是个缺爱的女孩。偏偏两个人好得要命,彼此踩着对方的影子,恨不能一辈子在一起, 一起洗澡,一起翘课……15岁那年,她们都喜欢了一个男孩子家明。家明的出现,让七月和安生之间的情感发生了不可言喻的变化,而家明的摇摆不定,也让两个女孩面对 友情与爱情,备受煎熬。最终,安生在确认自己也爱上家明以后,选择把家明让给七月��
江西赣美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电子课本教材

同学们好,新学期又开始了,这套崭新的美术教科书将带领同学们踏上探寻美的历程。
这套教科书是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
所编课程内容注重对同学们的个性、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注重内容与同学们的生活经验的联系,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培养基本的美术素养。
教科书关注文化与生活,介绍了美术与社会、美术与传统文化、美术与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培养同学们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和人文情怀。
在跟随这套教科书探寻美的历程中,同学们将会发现:德育教育与美术学习融合。
红色革命经典能让同学们在美术学习实践中感悟革命精神,继承革命传统。
课程内容丰富多样。
针对中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现状,既适合城市又兼顾农村,教师易教,学生易学。
注重美术学习的趣味性和愉悦性。
同学们能在快乐的学习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传统文化特色浓厚。
教科书弘扬中国传统美术文化,同学们得以丰富知识,启迪智慧,感悟祖国灿烂而伟大的文明。
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更加紧密了。
美术学习与语文、音乐、数学以及科学等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将带给大家一种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本套教科书结构体系按小学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及初中划分为四个学段。
每一学段均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围绕这四个学习领域的美术活动,教科书又设立了相应的单元,通过“想一想”“画一画”“做一做”“说一说”“玩一玩”,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新方式,培养同学们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积极实践、努力创新的能力。
新学期翻开本册教科书,依然有许多有趣的课题等你来分享,一幅幅“外国小朋友的画”让你感受外国小朋友多姿多彩的生活;一张普通的纸片,一个废旧的纸盒设计制作成“弹簧宝贝”“风车转转转”“时尚小包”等,让你的双手变得更加灵巧;“云的联想”“手形添画”等课题让你尽情遐想,拿起画笔大胆表现,在美术的世界里一切都可以变成现实;“鲜艳的花朵”“漂亮的蝴蝶”“美丽的孔雀”,让你多角度欣赏大自然的美,并在创作活动中获得审美感受,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环境保护意识;“剪彩纸”“拨浪鼓”等课题让你更加关注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赣美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中国小朋友的画》教学设计

赣美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1、中国小朋友的画教学目标1.通过指导欣赏儿童美术作品,启发学生美术创造的愿望,提高学习美术课的兴趣。
2.利用作品使学生初步接受美的陶冶。
3.通过作品不同内容的讲解,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顽强意志和良好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1、讲解儿童画所表达的具体内容,使学生感受其生活情趣。
2、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作品的创作过程和表现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课本准备情况,稳定全班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I)导入课题:同学们一定在画册、书籍、杂志上看到过一些画家的作品,有的同学可能还跟家长一起参观过画家的作品展览。
画家能创作出各种各样那么好的美术作品,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喜爱美术,并不断地刻苦学习,才取得了很大成就。
我们小朋友热爱美术,勤学苦练,也能创作出很好的作品。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小朋友的画。
(板书课题)(2)逐幅欣赏课本上小朋友的画。
1.《手风琴》(板书)提问:图上画着什么?呢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总结答案2.《骑上创意脚踏车》(板书)提问:小画家把脚踏车设计成什么形状?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作者把脚踏车设计成万里马实在是很巧妙。
蓝色水彩的背景让空气显得特别清新,小鸟们在四周欢唱体现出作者快乐的心情。
3.《大公鸡》(板书)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这幅画,然后提问:这幅画是用什么画的? 让学生观察水墨画的用墨。
4.《我和妈妈一起做运动》(板书)和妈妈在一起会有很多快乐的时光。
妈妈的造型特别夸张,没有手正常比例的约束,这更能表示妈妈是个很重要的人物,小朋友用的色彩丰富多彩,这是一个善于观察事物的小朋友。
5.《沙滩》(板书)对于孩子来说,沙滩是个梦想的天堂。
画面构图大方、平稳,小作者把自己喜欢的一切都画了进来,画面布得满满的,因为孩子的画是随心的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
6.《吃草》(板书)这是一幅水粉味很浓的画。
黑白色的奶牛和周边的彩色形成对比,使得主题突出。
画画得造句子一年级

画画得造句子一年级
一年级的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画画。
他们用五颜六色的彩笔,在纸上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画画不仅可以培养小朋友们的审美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下面是关于一年级画画的一些句子:
1. 我喜欢画画,因为画画可以让我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 在画画的过程中,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出美丽的世界。
3. 我经常画一些动物,比如小鸟、小猫和小狗,它们看起来非常可爱。
4. 有时候,我也会画一些植物,比如花朵和树木,它们让我的画作更加丰富多彩。
5. 我还喜欢画一些风景,比如大海、高山和蓝天白云,它们让我感到宁静和愉悦。
6. 画画的时候,我会用不同的颜色给画作增添生气和活力。
7. 我会用红色画出太阳,用蓝色画出天空,用绿色画出草地,让画面更加鲜明明亮。
8. 有时候,我也会尝试用黑色画一些神秘的东西,比如夜空和星星,它们让画作更有变化和深度。
9. 我喜欢用粉色画一些可爱的事物,比如小兔子和小熊猫,它们看起来非常迷人。
10. 画画让我感到快乐和满足,每次完成一幅画作都会让我觉得很自豪。
这些句子描述了一年级小朋友们对画画的热爱和创作的内容。
他们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创造出美丽的世界,让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得到了表达。
画画不仅是一种娱乐和放松的方式,还是培养小朋友们审美能力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画画,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让自己的世界更加精彩。
幼儿益智-数字连线游戏(数字1-30彩绘)

81
18 11
28 21
1
9
2
19
3
29
10
20
30
72
6 5
3 4
17 12
16 15
13 14
27 22
26 25
23 24
6
7
5
8
16
17
18
4
23
9
15 3
2 1 14
19
22
21
20
11
30
12 13
24
25
29
26
27 28
10
11 12 13
14
9
8
7
15
16
19
17 18
65
4
3 2 1
30
29
20 21
28 27
26 22
24
25
23
■ 请小朋友按顺序将数字1-30连起来,看看画的是什么?
13
14
12
15
11
16
10
17
9
18
8
19
7
24 23 30 29
25 20 26
27 6 28
1 21
22
54
2
3
■ 请小朋友按顺序将数字1-30连起来,看看画的是什么?
16
1
2
3
4
5
10
25
6
7
9 26
8 30
29
28
27
■ 请小朋友按顺序将数字1-30连起来,看看画的是什么?
一年级美术上册《中国小朋友的画》教案 赣美版

《中国小朋友的画》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欣赏儿童美术作品,启发学生美术创造的愿望,提高学习美术课的兴趣。
2、利用作品使学生初步接受美的陶冶。
3、通过作品不同内容的讲解,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顽强意志和良好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讲解儿童画所表达的具体内容,使学生感受其生活情趣。
难点: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作品的创作过程和表现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儿童作品等。
学生准备:作画纸笔。
教学设计:
1、导入课题,并板书。
我们小朋友热爱美术,勤学苦练,也能创作出很好的作品。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小朋友的画,这些小朋友的画,还在全国甚至国际上的儿童画展览中获得过各种奖呢。
(板书课题) 2、欣赏课本上小朋友的画。
(1)展示课本作品《手风琴》、《骑上创意脚踏车》、《大公鸡》、《我和妈妈一起做运动》、《沙滩》、《吃草》、《风景》。
(2)教师示范讲解欣赏方法。
(3)分组讨论。
你喜欢这些作品中的哪一幅?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3、学生作画。
(1)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教师辅导。
(2)选出优秀作品展示,点评。
4、课堂总结。
总结本次的学习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中国小朋友的画
教学目标:
1.欣赏同龄孩子用笔记录的美好生活,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2.引导小朋友从题材、造型、色彩等美术角度赏析绘画作品,锻炼评述美术作品的语言表达能力。
3.从积极的情感体验出发,观察生活当中的人和物,发现生活当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欣赏同龄孩子的绘画作品。
难点:
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用具:
范画、多媒体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做好上课准备。
一、导入新课:
生活是充满乐趣的,美好的生活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
手拉手,心连心,画一画美好的新生活,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心。
二、讲授新课:
1.《手风琴》人物画,简练生动地描绘了爱唱歌的心情,表现了作者的特性与真趣。
2.《吃草》这是一幅水粉味很浓的画。
黑白色的奶牛和周围的彩色形成对比,使得主题突出。
近处的奶牛画大,远处的小,使得画面中还渗透出些许的透视法则。
3.《骑上创意脚踏车》色彩鲜艳,充满童趣,具有小孩子的风格。
4.《我的孔雀鱼》整个画面有三层虽重叠在一起,但层次分明,让画面有了一种透亮的感觉。
5.《我和妈妈一起做运动》画出了作者的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又充满着乐趣的感觉。
6.《沙滩》人物、景物、主题突出,色彩丰富,夏日的特色鲜明,形象逼真。
7.学生讨论对未来生活的想象,或是对未来生活的猜想。
三、自主创作阶段:
1.学生思考、创作,引导学生创作,巡视辅导。
2.每个学生描绘出记忆中的童趣画面,表现出生活中的乐趣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四、展示评价阶段: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作、展示自己的作品。
各组间自由交流。
谈谈创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