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镇痛药的作用比较

合集下载

镇痛药的镇痛作用比较.ppt

镇痛药的镇痛作用比较.ppt
镇痛药的镇痛作 用比较
目的与要求
1.观察哌替啶与罗通定的镇痛效应。 2.掌握镇痛实验的扭体法。
实验原理
1.各种强烈的伤害性刺激均可引起疼痛反应。
2.常用的镇痛实验方法有:热板法(55℃)、压尾
法、扭体法几种。其中扭体法较适于筛选解 热镇痛抗炎药。
3.某些化学刺激物(如酒石酸锑钾、醋酸溶液等) 注入小鼠腹腔内,可对腹膜产生刺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起 小鼠腹腔深部大面积出现持久的疼痛,从而 使小鼠产生“扭体”反应(腹部内凹,后肢 伸展,臀部高起,蠕行)。
4.镇痛药因能抑制疼痛反射,故能减少产生 “扭体”反应的动物数目。
实验材料
动物:小白鼠(18~22g)9只/组 药品:0.2%盐酸哌替啶溶液、0.2%硫酸罗通
定溶液、0.05%酒石酸锑钾溶液(或0.6% 醋酸溶液)、生理盐水 器材: 1ml注射器4支;钟罩3个、粗天秤1架
方法与步骤
1. 将9只小白鼠称重后随机分为甲、乙、丙三 组,每组3只。甲组每鼠腹腔注射0.2%盐酸 哌 替 啶 溶 液 0.1ml/10g ; 乙 组 每 鼠 腹 腔 注 射 0.2%硫酸罗通定溶液0.1ml/10g;丙组每鼠腹 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
×100%
结果
哌替啶与罗通定镇痛作用比较
组别
鼠数(只)
有扭体反 应鼠数
无扭体反 应鼠数
镇痛百分 率(%)
哌替啶组
罗通定组
对照组
讨论
1.哌替啶与罗通定的镇痛作用有何不同? 2.哌替啶 与罗通定在临床应用上有何差异?
注意事项
1.酒石酸锑钾溶液宜用时新配,久置会使其作 用减弱。
2.给药组与对照组的扭体反应发生率减少50% 以上时,才能认为有镇痛效力。

镇痛药比较

镇痛药比较

吗啡(morphine)是阿片中的主要生物碱。

口服给药首过消除明显,生物利用度低。

皮下、肌内注射吸收较好。

1.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痛、镇静、镇咳及抑制呼吸、缩瞳、催吐等作用。

其镇痛作用具有高效性、选择性和立体结构特异性,符合与受体结合药物的特点。

研究证实,吗啡可激动不同脑区阿片受体的不同亚型,呈现多种药理效应。

(1)镇痛作用强大,对各类疼痛都有效。

其镇静与欣快感可消除由疼痛引起的情绪反应,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

镇痛机理系药物激动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导水管周围灰质的阿片受体,形成突触前抑制,减少递质(包括P物质)释放,阻断神经冲动传递而发挥镇痛作用。

(2)抑制呼吸激动呼吸中枢的阿片受体,降低呼吸中枢对CO2张力的敏感性,并可抑制呼吸调整中枢,使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降低。

(3)镇咳激动孤束核的阿片受体,抑制咳嗽中枢,产生镇咳作用。

(4)吗啡可使瞳孔极度缩小,也可引起恶心呕吐。

2.消化道吗啡可兴奋胃肠平滑肌,提高其张力,产生止泻及致便秘作用;也可引起胆道奥狄括约肌痉挛性收缩,提高胆囊内压而导致上腹不适甚至胆绞痛。

3.心血管系统吗啡作用于孤束核的阿片受体,使中枢交感张力降低,产生降压作用。

该作用部分地与吗啡促进组胺释放有关。

吗啡抑制呼吸,使体内CO2蓄积,可扩张脑血管,使颅内压增高。

4.其他提高膀胱括约肌张力,导致尿潴留;大剂量尚能收缩支气管。

吗啡的临床用途有①各种急性锐痛、癌症剧痛、对心肌梗塞引起的剧痛,血压正常者可以用。

②心源性哮喘吗啡配合应用强心甙、吸氧等措施,可以迅速缓解症状。

其机理是吗啡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同时其镇静作用可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从而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使急促、浅表的呼吸得以缓解。

③阿片酊等制剂可用于急、慢性消耗性腹泻。

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及消化道的影响可引起相应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便秘、排尿困难、胆绞痛、呼吸抑制等。

连续反复应用易产生耐受性和成瘾。

镇痛药物实验

镇痛药物实验

1、热板法镇痛药物实验中,曲马多的阵痛效果好于赖氨匹林。

因为曲马多为中枢性镇痛药,
通过与阿片受体结合并激动阿片受体,从而阻断痛觉冲动的传导过程,产生强大的镇痛作用。

赖氨匹林为解热镇痛药,镇痛部位在外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使PG的合成减少而产生镇痛作用。

曲马多的镇痛效能远高于赖氨匹林。

2、中枢性镇痛药及外周镇痛药的镇痛机制:
中枢性镇痛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地消除或缓解痛觉的药物,可激动阿片受体,模拟内源性阿片肽,阻断痛觉传导通路产生镇痛作用。

外周镇痛药:镇痛作用在外周,它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使致痛物质前列腺素(PG)合成减少而减轻疼痛。

3、热板法测定药物的镇痛作用试验中,小鼠的筛选:
①取体重18~22g的小鼠
②选择雌性小鼠
③置于热板仪上(温度为55±0.5℃),测定各小鼠正常的痛阈值(痛阈值在5s~30s之
间的为合格小鼠,大于30s——反应迟钝,小于5s——反应过于敏感)。

4、“热板法镇痛药物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测定痛反应时一旦小鼠出现典型痛反应,应立即移开,60s无痛反应也应立即移开热板,避免烫伤小鼠;②不能选用雄性小鼠;③室温应保持在15-20℃为宜;④只有添后足才作为疼痛的指标。

5、“扭体法镇痛药物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醋酸溶液需临时配制,如放置过久,作用明显减弱;②化学刺激法应在室温20℃左右为宜,温度过低时小白鼠扭体次数减少;③小鼠体重应在22~26g左右,体重过轻,牛蹄反应出现频率亦低;④动物的疼痛反应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实验用动物数越多结果越可靠。

芬太尼类药物比较

芬太尼类药物比较

太芬尼族类镇痛药物较比芬太尼族类镇痛药能激活μ型阿片受体,作用强度大大高于吗倍,而芬太尼与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的100啡。

芬太尼效价为吗啡的。

芬太尼族类镇痛药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激和1:1.21:12效价比为型受体和δ受体,后2活μ1型受体介导的,但同时也会激活部分μ两者被认为主要涉及到对呼吸动力的抑制作用。

芬太尼:为强效镇痛药,适用于麻醉前、中、后的镇静与镇痛,倍。

由于80~是目前复合全麻中常用的药物。

作用强度为吗啡的60也易从脑重新分易于透过血脑屏障而进入脑,芬太尼的脂溶性很强,单次注射的作用时间短布到体内其他组织,尤其是肌肉和脂肪组织。

暂,与其再分布无关。

如反复多次注射,则可产生蓄积作用,其作用血药浓度可出现第二个较低的峰值。

注药后20-90min持续时间延长。

出现延迟性3-4h因此芬太尼如反复注射或大剂量注射,可在用药后呼吸抑制,临床上极应引起警惕。

受-舒芬太尼:镇痛比芬太尼更强,安全范围广。

舒芬太尼对μ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比芬太尼强好~体的亲合力比芬太尼强710倍。

可同时保证足够的心肌氧供几倍,而且有良好的血液动力学稳定性,应。

静脉给药后几分钟内就能发挥最大的药效,药理学研究结果中,同时不脑电图反应与芬太尼类同,重要的一方面是心血管的稳定性,存在免疫抑制、溶血或组胺释放等不良反应。

舒芬太尼对呼吸也有抑引起胸壁僵硬的作用也相其程度与等效剂量的芬太尼相似,制作用,似,只是持续时间较芬太尼长。

但是另一方面,舒芬太尼的时量相关舒芬因此也减少了蓄积的危险性。

7倍,半衰期与芬太尼相比下降了太尼对呼吸抑制的时间短于镇痛时间,复苏时间也短于芬太尼。

,是6min瑞芬太尼:是纯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清除半衰期仅恢复迅速,具有起效快,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作用时间短,超短时,无蓄积作用,麻醉深度易于控制等优点,适用于持续静脉输注。

较之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无痛胃、肠镜等短小手术瑞芬太尼的镇痛作用及其副作领域中的应用已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

比较氢吗啡酮和吗啡用于剖宫产术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

比较氢吗啡酮和吗啡用于剖宫产术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

比较氢吗啡酮和吗啡用于剖宫产术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剖宫产术后的疼痛管理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难题。

硬膜外镇痛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术后疼痛。

而在硬膜外镇痛中,氢吗啡酮和吗啡是两种常用的药物。

那么,究竟在剖宫产术后的硬膜外镇痛中,氢吗啡酮和吗啡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有何差异呢?本文将从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两个方面对氢吗啡酮和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进行比较分析。

一、临床效果1. 氢吗啡酮在硬膜外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氢吗啡酮是一种合成的镇痛药物,其镇痛作用强大而迅速,并能够延长镇痛时间。

在剖宫产术后的硬膜外镇痛中,氢吗啡酮能够迅速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从而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术后恢复质量。

研究表明,相较于吗啡,氢吗啡酮在硬膜外镇痛中的镇痛效果更为明显,能够显著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延长镇痛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吗啡是一种天然鸦片类药物,其镇痛效果持续时间较短,需要频繁补药。

在剖宫产术后的硬膜外镇痛中,吗啡虽然能够缓解术后疼痛,但需要频繁补药,不能够持续有效地镇痛,容易导致药物浓度波动,影响患者的镇痛效果和舒适度。

相较于氢吗啡酮,吗啡在硬膜外镇痛中的临床效果稍逊一筹。

二、不良反应虽然氢吗啡酮在硬膜外镇痛中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但其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多。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晕、轻度呼吸抑制等。

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呼吸抑制、意识模糊等,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

由于吗啡是一种天然的鸦片类药物,其不良反应较为明显,包括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瘙痒等。

尤其是在频繁补药的情况下,不良反应更容易出现。

使用吗啡进行硬膜外镇痛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在不良反应方面,氢吗啡酮和吗啡都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小结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剖宫产术后的硬膜外镇痛,可以优先考虑使用氢吗啡酮进行镇痛,但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变化和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对比镇痛药物哌替啶和吗啡

对比镇痛药物哌替啶和吗啡

对比镇痛药物哌替啶和吗啡镇痛药物对比:哌替啶与吗啡引言:镇痛药物在医学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帮助缓解疼痛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比两种常见的镇痛药物——哌替啶和吗啡,探讨它们的特点、适应症、副作用以及使用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

一、哌替啶哌替啶是一种合成的镇痛药物,属于非麻醉性阿片类复合物。

它作用于大脑的镇痛中枢,通过阻断疼痛传导产生镇痛效果。

以下是哌替啶的特点和使用情况:1. 特点:- 哌替啶具有镇痛效果较弱的特点,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疼痛的缓解。

- 对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小,相对安全。

- 服用以后吸收迅速,效果持续时间较短。

2. 适应症:- 哌替啶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轻度至中度疼痛,包括头痛、牙痛、肌肉骨骼疼痛等。

- 它也可以作为辅助药物用于其他治疗手段无法控制的剧烈疼痛。

3. 副作用:- 哌替啶可能引起一些消化系统的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 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因此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

-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荨麻疹等。

4. 使用注意事项:- 哌替啶不适合用于急性重度疼痛,应根据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

-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使用哌替啶前应咨询医生,遵循医嘱使用。

二、吗啡吗啡是一种天然植物性镇痛药物,它可以从罂粟中提取。

吗啡被广泛应用于控制剧烈疼痛,但它也有一些特点和限制:1. 特点:- 吗啡是一种强效的镇痛药物,适用于中度到重度疼痛的缓解。

- 它的镇痛效果持久,并可以通过不同的给药途径实现,如口服、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等。

2. 适应症:- 吗啡被广泛用于严重疼痛的缓解,如癌症疼痛、术后疼痛等。

- 它也可以在镇静和麻醉过程中使用。

3. 副作用:- 吗啡可引起呼吸抑制,因此使用前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

- 长期使用吗啡可能会导致耐受性和依赖性。

-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便秘、头晕等。

4. 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吗啡前应仔细评估患者的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状况,并监测疼痛的程度和镇痛效果。

部分镇痛药的作用比较

部分镇痛药的作用比较
不同镇痛药对小鼠作用效果的比较
实验目的
掌握热板法实验原理和操作过程。
观察比较吗啡、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的镇 痛作用并比较其作用效果。
实验原理
热板法原理:将小鼠置于一定温度的热板上,热刺 激小鼠足部产生痛反应,即舔足反应。以小鼠出现 舔足的时间作为痛阈值,以秒计算。
本实验通过热板法测定不同种类和浓度镇痛药给药 前后小鼠痛阈值提高百分率,从而比较不同镇痛药 的镇痛效果。
025%利多卡因、0. 镇痛药的药物作用以给药前后的痛阈提高百分率判断。
给药前用热3板法测定0.各05自%的利痛多阈卡。因
热板法原理:将小鼠置于一定温度的热板上,热刺激小鼠足部产生痛反应,即舔足反应。
普本鲁实卡 验因通、过4利热多板卡法因测0:定.1局不%普麻同药种鲁阻类卡断和因神浓经度细镇胞痛膜药上给的药电前压后门小控鼠性痛阈Na值通提道高,百使分传率导,阻从滞而,比产较生不局同麻镇作痛用药。的镇痛效果。
吗啡:通过与不同脑区的阿片受体结合, 阻断痛觉冲动传导,产生中枢性镇痛作用。
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局麻药阻断神经细 胞膜上的电压门控性Na 通道,使传导阻滞, 产生局麻作用。
025%利多卡因、0. 给药前用热板法测定各自的痛阈。
实验材料
分别给1~6号小鼠腹腔注射0.
镇痛药的药物作用以给药前后的痛阈提高百分率判断。
分别给1~6号小鼠腹腔注射0.
以02小5%鼠利出多现卡5舔因足、的0.时0间.2作%普为痛鲁阈卡值因,以秒计算。
同性别大小相似的小鼠6只
9普%鲁生卡理因盐、水6利,多按卡体因重0:给.9局%量生麻。药理阻盐断水神经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性Na 通道,使传导阻滞,产生局麻作用。
分别给1~6号小鼠腹腔注射0. 不同镇痛药对小鼠作用效果的比较 同性别大小相似的小鼠6只 热板法原理:将小鼠置于一定温度的热板上,热刺激小鼠足部产生痛反应,即舔足反应。

强阿片类药物的比较

强阿片类药物的比较
<2
84 无 10% CPY4503A4
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与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
——单次静脉给药哌替啶
等效剂量 (mg)
0.1
10 100
达峰效应 时间(min)
3~6
20~30 5~7
维持时间 (pH7.4)(h)
0.5~1
3~4 2~3
t1/2γ (h)
芬 太 尼
作用强度为吗啡的60-80倍。与吗啡和眼替啶相比,本品作用迅速,维持 时间短,不释放组胺、对心血管功能影响小,能抑制气管括管时的应激反
应。本品对呼吸的抑制作用弱于吗啡,但静脉注射过快则易抑制呼吸。有 成癌性。
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与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
——适应症
盐酸吗啡注射液
1. 其他镇痛药无效的急性 锐痛
• μ受体激动剂 吗啡、芬太尼家族、哌替 啶、美沙酮、羟考酮、可 乐定、丙氧酚、羟吗啡酮
脊髓镇痛,平滑肌效应,缩瞳,
调控μ受体活性
呼吸加快,心血管激动,致幻觉,• 部分μ受体激动剂:丁丙诺啡
瞳孔散大
• 激动—拮抗药(部分激动药): 布托菲诺、喷他佐辛、地佐辛、纳
激素释放
布啡、烯丙吗啡
强阿片类药物的比较
常用注射制剂比较:
• 盐酸吗啡注射液 •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 • 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
常用非注射制剂的比较
盐酸吗啡片 硫酸吗啡缓释片 盐酸羟考酮缓释 芬太尼透皮贴剂
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与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
—— 作用强度和药代学参数
指标
辛醇/水(pH7.4) 稳定分布容积(L/kg) 消除率(ml/min·kg) 消除半衰期t1/2 (h) 口服生物利用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镇痛药对小鼠作用效果的比较
实验目的
掌握热板法实验原理和操作过程。
观察比较吗啡、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的镇 痛作用并比较其作用效果。
实验原理
热板法原理:将小鼠置于一定温度的热板上,热刺 激小鼠足部产生痛反应,即舔足反应。以小鼠出现 舔足的时间作为痛阈值,以秒计算。
本实验通过热板法测定不同种类和浓度镇痛药给药 前后小鼠痛阈值提高百分率,从而比较不同镇痛药 的镇痛效果。
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
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教学提示】结合前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含义的理解。二、教学
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 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奏划分思考“山行/六七里”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
吗啡:通过与不同脑区的阿片受体结合, 阻断痛觉冲动传导,产生中枢性镇痛作用。
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局麻药阻断神经细 胞膜上的电压门控性Na 通道,使传导阻滞, 产生局麻作用。
实验材料
同性别大小相似的小鼠6只 0.02%盐酸吗啡 0.025%利多卡因 0.05%利多卡因 0.1%普鲁卡因 0.2%普鲁卡因 0.9%生理盐水 注射器、电子称、热板
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 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目标导学三:结合注释,翻译训练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教学提示】节奏划分与明确文意相辅相成,若能以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明确文意最好;若学生理解有限,亦可在解读文 意后把握节奏划分。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互助解疑,并尝试用“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译读文章。3.教师选择疑难句或值得翻译的句子,请学生用两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翻译示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
者淘汰。 要让小鼠预先适应热板法环境,跳跃逃避
者淘汰。
预期结果
镇痛作用: 吗啡>利多卡因>普鲁卡因
11 醉翁亭记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
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虚词在文中的作用。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一、导入新课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
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通文
会员免费下载 顺字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节奏划分示例
实验步骤
6只小鼠随机编号1~6,称重。 给药前用热板法测定各自的痛阈。
分别给1~6号小鼠腹腔注射0.02%盐酸吗啡、 0.025%利多卡因、0.05%利多卡因、0.1% 普鲁卡因、0.2%普鲁卡因、0.9%生理盐水, 按体重给量0.1ml/10g。
15min后再次用热板法测各小鼠痛阈,进 行比较分析。
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直译法: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是山间早晚的景色。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泉水浅了,石底露
出水面,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意译法:太阳升起,山林里雾气开始消散,烟云聚拢,山谷又开始显得昏暗,清晨自暗而明,薄暮又自明而暗,如此暗明变化的,就是山中的朝暮。春天野花绽开并散发出阵阵幽香,夏日佳树繁茂并形成一片浓荫,秋天风高气爽,霜色洁白,冬日水枯而石底上露,如此,
就是山中的四季。【教学提示】翻译有直译与意译两种方式,直译锻炼学生用语的准确性,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美感;意译可加强译文的美感,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准确性。因此,需两种翻译方式都做必要引导。全文直译内容见《我的积累本》。目标导学四:解读文段,把握文本
不同镇痛药的镇痛效果比较
编号 注入药物 给药前痛阈(/s)给药后痛阈(/s) 痛阈提高百分率
1 0.02%盐酸吗啡
2
0.025%利多卡

3 0.05%利多卡因
4
0.1%普鲁卡因
5
0.2%普鲁卡因
60.9%生理盐水源自镇痛药的药物作用以给药前后的痛阈提高百分率判 断。
注意事项
选用雌性小鼠。 给药前正常痛阈应为10——30秒,不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