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健康教案《我的眼睛》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健康《我的眼睛》教案

幼儿园大班健康《我的眼睛》教案

幼儿园大班健康《我的眼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健康领域教材第四章《认识自己,保护自己》第三节《我的眼睛》。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学习如何保护眼睛,认识常见的眼部疾病及预防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知道眼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 使幼儿能够识别一些常见的眼部疾病,掌握简单的预防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眼睛的结构和功能,用眼卫生,眼部疾病的预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眼球模型,图片(正常眼睛和患有眼部疾病的眼睛),PPT课件。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猜猜我是谁”的游戏,让幼儿蒙上眼睛,通过触摸来猜测物品,引发幼儿对眼睛的思考。

2. 新课导入(10分钟)(1)展示眼球模型,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眼睛的外形。

(2)教师讲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幼儿认识眼睛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正常眼睛和患有眼部疾病的眼睛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分辨。

(2)教师讲解眼部疾病的成因和预防方法,引导幼儿关注用眼卫生。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动手制作眼睛模型,加深对眼睛结构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眼睛的结构和功能2. 常见眼部疾病及预防3. 保护眼睛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关于保护眼睛的宣传画。

2. 答案:画面中包含眼睛的结构,以及保护眼睛的注意事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眼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保护眼睛的意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的用眼情况,及时纠正不良习惯,确保幼儿眼健康。

同时,可以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参观眼科医院,邀请眼科医生讲解眼部保健知识,进一步拓展幼儿的眼健康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施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实际需求。

幼儿园大班健康课教案《我的眼睛》

幼儿园大班健康课教案《我的眼睛》

幼儿园大班健康课教案《我的眼睛》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知道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正确的用眼习惯,提高眼睛的保护意识。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眼睛的基本结构:角膜、瞳孔、视网膜等。

2. 眼睛的功能:看东西、辨别颜色等。

3. 保护眼睛的方法:正确的用眼姿势、保持适当的距离、做眼保健操等。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了解眼睛的结构。

2. 游戏法:通过眼保健操、小游戏等,让幼儿体验眼睛的功能和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3. 讨论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幼儿的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眼睛的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

2. 眼保健操音乐。

3. 相关故事、视频等素材。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一个关于眼睛的谜语,引发幼儿对眼睛的兴趣。

2. 讲解:向幼儿介绍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让幼儿了解眼睛的重要性。

3. 互动:让幼儿观察彼此的眼睛,了解每个人的眼睛都是独一无二的。

6.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所学的内容,并一起做眼保健操。

六、教学活动1. 游戏:眼睛捉迷藏目的:让幼儿体验眼睛的作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步骤:a. 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轮流派一名幼儿蒙上眼睛。

b. 其他幼儿将眼睛模型藏起来,蒙眼幼儿需要通过语言描述找到眼睛模型。

c. 找到眼睛模型的幼儿获胜,轮换下一组。

2. 眼保健操比赛目的:巩固幼儿对眼保健操的掌握,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步骤:a. 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按照眼保健操的正确步骤进行比赛。

b. 评委对每组的表现进行评分,评选出最佳眼保健操小组。

七、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眼睛保护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估幼儿在眼保健操比赛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动作准确性。

3. 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我的眼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我的眼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我的眼睛》含反思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知道眼睛的重要性。

3. 提高幼儿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认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眼球模型、图片、PPT、视频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一名幼儿到讲台前,蒙上眼睛,让其他幼儿观察并讨论:没有眼睛会怎么样?2. 新课导入(10分钟)(1)展示眼球模型,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眼睛的结构。

(2)通过PPT讲解眼睛的功能,让幼儿了解眼睛的作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图片,让幼儿找出哪些行为会伤害眼睛。

4.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画出自己看到的美好事物。

(2)引导幼儿在画画过程中注意用眼卫生。

5. 互动环节(10分钟)(1)组织幼儿进行“保护眼睛”的游戏。

(2)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1)让幼儿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1. 眼睛的结构2. 眼睛的功能3. 保护眼睛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保护眼睛的方法。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保护眼睛的方法,如:远离电视、看书时保持距离、户外活动等。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保护眼睛。

答案:幼儿与家长共同探讨保护眼睛的方法,如:定期检查视力、多吃对眼睛有益的食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眼睛的结构和功能,认识到了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眼睛的结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爱眼日”主题活动,邀请眼科医生为幼儿讲解如何保护眼睛,提高幼儿的爱眼意识。

同时,加强家园合作,让家长共同参与到保护幼儿眼睛的行动中来。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互动环节设计。

幼儿园大班健康课教案《我的眼睛》

幼儿园大班健康课教案《我的眼睛》

幼儿园大班健康课教案《我的眼睛》健康课教案:《我的眼睛》一、教学目标:1.了解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培养幼儿良好的用眼习惯;3.通过游戏和活动,保护眼睛健康。

二、教学内容:1.眼睛的基本结构:(1)眼睛的位置和形状;(2)眼球;(3)眼睛的保护结构:眼睑、眼球外壁、泪腺等。

2.眼睛的功能:(1)看东西;(2)保护眼球;(3)眼睛的表情和交流;(4)眼睛与其他感官的配合。

3.保护眼睛的方法:(1)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2)远离电视、电脑等电子设备;(3)室内外光线适宜;(4)正确用眼习惯。

三、教学准备:1.教具:人体模型、图片、眼部保护知识卡片。

2.道具:眼罩、眼药水等。

四、教学组织:整体教学、小组活动、个别指导。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人体模型,引导幼儿回顾身体的各个部位,并询问幼儿们有没有记住眼睛所在的位置。

2.呈现眼睛的基本结构与功能(30分钟):(1)教师出示图片,介绍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形状。

引导幼儿观察眼睛的位置和形状,并询问幼儿们对眼睛的认识。

(2)教师继续引导幼儿了解眼球的结构和眼睛的保护结构,例如眼睑、眼球外壁和泪腺等。

(3)教师带领幼儿触摸自己的眼睛,并鼓励幼儿描述眼睛的感觉。

3.活动探究(40分钟):(1)眼球转动游戏:教师手持球形物体,引导幼儿用眼球追踪移动的球,并转动眼球观察周围的东西。

(2)眼罩游戏:教师将准备好的眼罩逐个给幼儿戴上,然后让幼儿尝试走路、拿物品等日常活动,体验不同视力情况下的困难。

(3)眼保健操: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眼保健操,例如眨眼保健操和眼球转动保健操。

(4)眼药水的使用:教师用图片展示正确使用眼药水的方法,并指导幼儿正确使用。

4.小结(10分钟):教师总结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与幼儿一起讨论如何保护眼睛的方法。

教师发放眼部保护知识卡片,鼓励幼儿向家长传达所学知识并制定良好的用眼习惯。

六、教学反思:该教案通过图片、游戏和活动,使幼儿能够了解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

大班健康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眼睛》

大班健康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眼睛》

大班健康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眼睛》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功能和保护方法;2.了解近视、远视等眼部问题的防范方法;3.培养良好的眼部保护习惯。

教学内容1.眼睛的构造和功能;2.眼睛的保护方法;3.近视、远视等问题的防范方法;4.培养良好的眼部保护习惯。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老师向学生们介绍本节课程的主题《我的眼睛》。

与学生们简单交流,了解学生对眼睛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第二步:知识扩展1.眼睛的构造和功能通过投影、图示或实验等方式,为学生们展示眼睛的构造和功能。

重点讲解眼睛不同部位的作用。

2.眼睛的保护方法为学生们讲解眼部保护方法,比如说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长时间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时应该如何保护眼睛等。

3.近视、远视等问题的防范方法通过投影、图片等方式,为学生们展示近视、远视等问题的表现及防范方法,并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防范方法。

第三步:体验实践1.练习眼保健操让学生们参与眼保健操,锻炼眼部肌肉、提高视力和眼睛的协调性。

2.看远景让学生们围绕学校或教室周围伸展视野,看远处景物,放松眼睛,缓解用眼疲劳。

第四步:总结老师简单总结本节课程的重点,并向学生们强调养成良好的眼部保护习惯。

教学评价本节课程设置了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们通过多种方式学习、感受、体验。

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成功完成课堂任务。

同时,老师通过单独检查和讨论,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兴趣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价。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教学过程中我使用了多种教学手段,比如形象直观的图示、生动活泼的讲解、互动的讨论等。

这些手段使得课程内容更加生动,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次,我注重通过实践体验和应用学习理解知识点。

比如通过眼保健操、看远景等方式锻炼学生的眼部肌肉,提高视力和眼睛的协调能力。

通过这些实践,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形成良好的习惯。

最后,我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评价。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我的眼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我的眼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我的眼睛》含反思一、教案概述这个教案是为幼儿园大班设计的,主题是“我的眼睛”,旨在引导孩子们意识到眼睛的紧要性,并学习如何保护眼睛。

教案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眼睛的作用和紧要性;2. 学习内容:介绍眼睛的基本构造、功能以及常见的眼病,并教授一些保护眼睛的方法;3. 活动:通过游戏、手工等形式帮忙孩子们巩固学习内容;4. 反思:回顾本次教学的目标,评估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并提出改进方案。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眼睛的基本构造和功能;2. 知道眼睛的日常保护方法;3. 学会正确使用眼睛,避开近视等眼病的发生。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老师拿出一张图片,上面是一个孩子的眼睛,请孩子们看一看,这是什么?2. 引导孩子们说出眼睛的作用,比如看东西、识别颜色等等。

3. 提出问题:假如没有眼睛,我们会失去什么?4. 让孩子们轮番说出本身的答案,激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尝试表达本身的思考。

(二)学习内容(25分钟)1. 探究眼睛的结构和功能(10分钟)(1)向孩子们介绍眼睛的基本构造,包括角膜、虹膜、晶状体、视网膜等;(2)用图片或模型帮忙孩子们理解眼睛的结构,让他们本身摸索找到这些部位;(3)介绍眼睛的功能,可以娱乐(看电视、看漫画等)、学习(看书、写字等)、运动(打球、跑步等)、保护本身等等。

2. 学习常见眼病和保护眼睛的方法(15分钟)(1)介绍常见的眼病,比如近视、远视、散光、色盲等,告知孩子们这些病的原因和表现;(2)教授保护眼睛的方法,比如阔别电视和电脑屏幕、避开看读物过于靠近、多看远处的风景等;(3)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眼睛受到损伤后的后果,如失去视力等。

(三)活动(20分钟)1. 游戏:眼保健操(10分钟)(1)随着音乐响起,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做眼保健操;(2)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和数量的适当。

2. 手工:制作眼部保健工具(10分钟)(1)让每个孩子分别制作一个眼罩;(2)用柔嫩的材料,稍稍厚实,可以承托眼球,以保护眼睛。

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优质教案《我的眼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优质教案《我的眼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优质教案《我眼睛》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健康领域教材第四章《认识自己》,详细内容为第一节《我眼睛》。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幼儿解眼睛结构和功能,认识到保护眼睛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解眼睛基本结构,知道眼睛功能。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保护眼睛良好习惯。

3. 情感目标:提高幼儿对眼睛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眼睛内部结构和功能。

2. 教学重点:掌握保护眼睛方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眼球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讨论眼睛在日常生活中重要性,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保护眼睛方法。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眼球模型,讲解眼睛基本结构。

(2)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解眼睛功能。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动手制作眼睛模型,加深对眼睛结构理解。

(2)组织幼儿进行“找不同”游戏,锻炼观察力。

4. 讲解保护眼睛方法(10分钟)(1)告诉幼儿正确看书、画画姿势。

(2)提醒幼儿不要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产品。

(3)教育幼儿避免眼睛受到强光直射。

5. 互动环节(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爱护眼睛”主题表演,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眼睛》2. 内容:(1)眼睛结构: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

(2)眼睛功能:看、观察、识别等。

(3)保护眼睛方法:正确姿势、避免强光、减少电子产品使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关于“保护眼睛”画。

2. 答案:画出自己保护眼睛场景,如看书、画画、户外活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发现部分幼儿对眼睛结构和功能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巩固。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特别关注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

大班健康《我的眼睛》教案

大班健康《我的眼睛》教案

大班健康《我的眼睛》教案教案:大班健康《我的眼睛》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保护眼睛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用眼习惯,学会保护眼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视力健康的重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如何保护眼睛,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三、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幻灯片、图片、眼镜、实物眼球模型。

2.教学素材:与眼睛有关的图片和实物。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在黑板上给学生展示一张眼睛的图片,询问学生这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东西。

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知呈现(10分钟)通过幻灯片或者实物眼球模型,给学生直观地展示眼睛的基本结构,并一一介绍其中的部位和功能。

教师简要讲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例如角膜是眼睛的表面,可以保护眼睛不受伤害;眼睛里有水和油,可以让眼睛湿润;视网膜是眼睛最重要的部位,可以感受光线并传递信号到大脑等。

3.互动讨论(1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你们平时用眼是否存在不良的习惯?比如长时间盯着电视、手机或者书本看?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习惯对眼睛的影响是什么?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正确保护眼睛,比如:每隔一段时间休息眼睛,远离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保持合适的用眼姿势等。

4.游戏活动(20分钟)老师可利用眼睛相关的游戏活动来巩固学生的学习内容。

比如,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分成小组,模拟医生给患者检查眼睛的情景。

小组间互相检查眼睛,鼓励学生彼此分享并互相提醒正确用眼习惯。

也可以进行一个眼保健操的活动,让学生一起动作配合,锻炼眼睛的肌肉。

5.小结(5分钟)教师向学生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他们总结出正确用眼习惯和保护眼睛的方法。

同时,对于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最后,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大班健康教案《我的眼睛》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孩子要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识,知道关心和保护自己。

眼睛是我们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对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都非常重要。

随着现在的科技发达,由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玩手机玩电脑成为了家常便饭,导致眼睛健康的严重受损。

同时看书、画画、看电视等一些姿势的不正确,严重影响了眼睛的健康。

为了让幼儿能了解眼睛,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保护眼睛的意识和方法,我设计了《我的眼睛》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对盲人的初步了解,懂得尊重盲人,乐意帮助盲人。

2.初步认识眼睛的正面结构图,了解眼睛各部位的名称及作用。

3.感受眼睛的重要性,懂得保护眼睛,掌握更多保护眼睛(视力)的知识。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了解五官的作用,掌握保护五官的方法,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面小镜子,操作图每人一份。

2.活动PPT:眼睛正面结构图、操作环节图片等。

3.每人一副眼罩。

活动过程:
一、黑暗体验,初步了解眼睛的重要性。

1.教师请孩子带着眼罩进入教室。

师:请小朋友找个位置坐下来,看谁找的最快,但是不许偷看哦!
2.播放动画片引起孩子注意力。

师:你们知道我在看什么动画片吗?猜猜看!
师:那想知道老师在看什么吗?那就请摘掉眼罩。

二、感受眼睛的重要性,懂得关爱盲人。

1.拿走眼罩感觉光明,引出盲人的不便。

师:谁来告诉我,你们眼睛看不见有什么感觉呢?
师:原来眼睛看不到有那么多的感受。

那你们知不知道还有种人的眼睛是看不见的?他们叫什么吗?
师:盲人的眼睛看不见能带来哪些不方便的事?所以盲人行动非常不方便,我们要帮助他们。

3.出自己最微小的力量帮助盲人。

师:可是我们还小,我们应该怎么帮助盲人?
师:盲人有专门的盲道用来走路。

我们不要在上面玩耍,占了盲道会让盲人很危险。

4.教师小结:我们的眼睛真了不起,能让我们看到很多很多的东西。

小朋友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我们的眼睛是怎样的呢?
三、了解眼睛各部分的组成及名称。

1.让幼儿用镜子观察自己的眼睛。

师:原来眼睛也是我们人类身体上的一大宝贝。

那我们的眼部有什么?眼睫毛有什么用处?眼睛里面像黑葡萄的是什么?眼睛最中间的小黑点是什么?
2.出示眼睛结构图,引导幼儿观察。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眼部这些小宝贝们都有些什么好听的名字?它们都有些什么用?
教师小结:
眉毛--眉毛在眼睛上边形成一道屏障,刮风时,它可以阻挡灰尘;下小雨时,它挡住雨水,不让流进眼睛裏。

夏天,额头上出很多汗,但是汗珠不会流进眼裏,这也是眉毛的功劳。

眼睑--能够活动的眼皮盖,俗称眼皮,位于眼球前方,构成保护眼球的屏障。

以保护眼球及其最外部的易于受伤的角膜,并具有将泪液散布到整个结膜和角膜的作用。

睫毛--是眼睛的第二道防线。

若有尘埃等异物碰到睫毛,眼睑会合上,以保护眼球不受外来的侵犯。

有遮光,防止灰尘、异物、汗水进入眼内和对角膜、眼球进行保护的作用。

睫毛还能防止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巩膜--是眼睛最外层的纤维膜,也是个软组织,主要由弹性纤维等组织所构成的坚硬外壳,保护眼球。

瞳孔--用调节进入眼睛内的光线,在弱光条件下开大,允许更多的光线进入,以便视物清楚。

在强光条件下缩小,防止强光损伤视网
膜,起到保护视网膜作用。

虹膜--属于眼球中层,位于血管膜的最前部,在睫状体前方,有自动调节瞳孔的大小,调节进入眼内光线多少的作用。

四、操作记录并讨论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

师:天啊,我们的眼睛居然有那么多的好处,认识了眼睛,知道了眼睛的用处,我们就应该好好地来保护眼睛,应该怎样保护呢?
1.幼儿进行操作。

师: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卡片上哪些是保护眼睛的和伤害眼睛的图片。

你认为保护眼睛的方法打勾勾,给你认为是对眼睛有伤害的图片打叉叉。

2.幼儿操作完后,教师跟幼儿一起研究成果。

师:原来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么多事情会给我们眼睛带来伤害,这真是件不幸的事情。

师:那我们怎么办?要不要保护眼睛?接着让我们一起听听眼科医生给我们的建议吧!
3.讨论: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怎样保护眼睛?
看电视时,距离电视2米以上,看电视时间不能过长:看书时身体要坐正,不能趴着或仰着看书,看书时间长了,要休息或向远处看或看绿颜色的植物;不能在太强或太弱的光线下看书;画画、写字时要注意与桌子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距离;平时毛巾、脸盆等要专人专用,并定期消毒和清洗,防止相互传染:眼睛生病了可以点眼药水等进行治疗。

出示对视力有益的食物图片,引导幼儿每样菜都要吃,食品应多样化,荤素合理搭配,这样对我们的眼睛、身体有好处。

五、进入眼保健操的准备中。

1.教师鼓励幼儿随音乐节拍运动眼球、放松眼睛的方法。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眼睛玩累了,我们要让我们的眼睛休息下。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许多有关生活中保护眼睛的方法和眼睛里的秘密。

老师希望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从现在起,改掉那些不好的习惯,好好地保护我们的眼睛。

师:还记得老师教你的另外一个保护眼睛的本领是什么吗?
3.幼儿跟教师一起进入做眼保健操活动。

师:请中班、小班的老师和小朋友们也一起跟着我们做眼保健操吧!
六、活动延伸:
1.将眼保健操作为一日活动中的常规活动。

2.幼儿将眼保健操;带回家,提醒自己和家长不忘保护视力。

活动总结:
整个活动通过幼儿的看一看、猜一猜、说一说、做一做。

由浅入深地展开,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望,使幼儿知道了眼睛的重要性,掌握了更多的保护眼睛的知识,提高了认知能力。

在活动指导过程中,我能努力观察每位幼儿,适时提供帮助;做到教师不干预代替,突出幼儿为主体;肯定、鼓励幼儿的点滴进步。

另外努力把握好“玩中学,学中玩”的课堂模式,让幼儿在体验、观
察、讨论、游戏、操作中获取新知,充分表现自己,较好地达成本次活动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