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课设

合集下载

建筑结构课堂教学设计

建筑结构课堂教学设计

建筑结构课堂教学设计导言建筑结构是建筑学中的重要课程,其作用是教学生掌握建筑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为将来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对建筑结构这门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将提出一份建筑结构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在教学背景部分,可以简要介绍建筑结构课程的目标和重要性。

建筑结构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建筑结构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掌握建筑结构的原理和计算方法,了解建筑材料和结构的性能,培养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建筑结构课程还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部分,可以列举出教师希望学生在建筑结构课程中达到的学习目标。

例如:1. 掌握建筑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原理;2. 熟悉常见的建筑结构构件的设计方法;3. 学会使用结构计算软件进行建筑结构设计;4. 了解建筑材料的性能和选择原则;5.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建筑结构问题。

三、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部分,可以列举出建筑结构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学习内容。

例如:1. 建筑结构基本原理- 分类和特点- 受力分析- 建筑构件设计原则2. 建筑材料- 钢材- 混凝土- 木材- 砖石材料3. 建筑结构设计- 梁、柱、板、墙等构件设计方法- 基础设计原理- 结构连接和节点设计4. 结构计算软件应用- 常用结构计算软件的使用介绍- 结构计算实例分析四、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部分,可以描述一下教师将如何教授这门课程。

例如:1. 讲授教师将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传授建筑结构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

讲授过程中可以使用幻灯片、教学板等辅助工具,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 实例分析教师将选取一些实际案例,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建筑结构设计问题。

实例分析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者课堂演示。

3. 实践操作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操作,例如使用结构计算软件进行建筑结构设计。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建筑结构设计中。

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教学目的及要求本课程设计要求完成一栋多层框架结构以及一栋单层工业厂房的钢结构设计。

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建筑结构设计中主要的基本理论、设计原理和方法,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施工图纸的基本内容和绘图技巧,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建筑结构设计和工程制图的能力。

成绩评定设计计算书40%,图纸60%,按等级评定。

(一)门式刚架工业厂房设计一、设计目的通过门式刚架结构的设计实践,全面掌握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的选型、柱网布置、荷载计算、结构分析、构件和节点设计、绘制门式刚架钢结构施工图等专门知识,从而加深对钢结构设计原理的认识,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设计要求1.熟悉国家现行相关规范的相关条文;2.运用结构力学方法分析和求解结构;3.掌握钢结构设计的施工图表达方法;4.掌握计算书的书写格式和制图标准;5.计算书应计算正确,条理清楚,施工图绘制应规范准确。

三、设计内容1.方案设计(包括厂房平面布置、剖面设计和结构构件选型)与材料(包括连接材料)选择;2.刚架设计(截面估算、刚度计算、荷载计算、内力及变形分析、荷载及内力组合、构件及连接节点设计),包括梁柱截面、节点、柱脚节点(考虑抗震)。

3.柱下独立基础设计4.柱间支撑设计5.檩条设计6.绘制施工图。

四、设计资料车间长度90m,两等跨,柱距、跨度和檐高见下表。

屋面坡度1:10。

梁柱采用Q345-B 钢材;屋面采用单层彩色钢板或夹芯板(自选);墙面单层彩色钢板或夹芯板(自选);天沟采用彩板天沟或钢板天沟(自选)。

控制指标:柱顶水平位移H/60;横梁挠度L/240。

厂房所在地为成都,基本风压w0=0.30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组合值系数ψc=0.6;基本雪压S0=0.1kN/m2,组合值系数ψc=0.6。

五、进度安排(12天)1.下达设计任务及结构布置0.5天2.设计计算及整理计算书9.5天3.绘制施工图2天六、设计成果1.结构设计计算书;2.结构设计说明;2.设计图纸:包括结构平、立面布置图,结构详图。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简介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简介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简介关键信息1、课程名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2、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3、学分:具体学分4、学时:具体学时5、授课方式: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6、考核方式:考试/考查(具体方式)7、先修课程:列举相关先修课程8、适用专业:具体专业11 课程概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门涉及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理论、方法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具备独立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能力,并为今后从事相关工程实践和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11 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高层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受力特点和设计原则。

2、让学生熟悉常见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

3、培养学生运用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的能力。

4、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12 课程内容1、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2、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

3、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的受力分析和设计要点。

4、高层建筑结构的基础设计。

5、结构的抗震设计原理和方法。

6、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

12 教学方法121 课堂讲授通过课堂讲授,系统地传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理论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讲解过程中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和难点内容。

12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学习设计思路、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应用能力。

123 课程设计安排课程设计环节,让学生在实际设计任务中运用所学知识,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124 实验教学如有条件,可开展相关实验教学,如结构模型试验等,增强学生对结构性能的直观认识。

13 学习资源131 教材选用权威、适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132 参考书籍推荐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拓展知识面。

建筑pkpm课程设计

建筑pkpm课程设计

建筑pkpm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建筑PKPM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PKPM软件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和分析。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掌握建筑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3.熟悉PKPM软件的操作界面和功能。

4.能够运用PKPM软件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和分析。

5.能够根据设计要求,正确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和材料。

6.能够对设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增强学生对建筑结构安全和美观的认识。

3.培养学生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方法,以及PKPM软件的操作和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建筑结构基本概念:介绍建筑结构的定义、分类和功能。

2.建筑结构设计原理:讲解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包括承重结构、非承重结构、支撑系统等。

3.PKPM软件操作:教授PKPM软件的操作界面、功能模块和基本操作方法。

4.建筑结构设计案例:通过具体案例,讲解建筑结构设计的步骤和流程。

5.设计结果分析与评估:分析设计结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提出改进意见。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主要包括:1.讲授法:讲解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建筑结构设计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3.实验法:学生进行PKPM软件操作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具体如下: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的建筑结构设计教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和著作,供学生拓展阅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配置足够的计算机和PKPM软件,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操作。

高层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在城市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层建筑不仅是城市的地标,更是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产物。

因此,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掌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内容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概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定义和意义–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历程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理–结构稳定性原理–结构强度原理–结构刚度原理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法–钢结构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钢-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4.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技术–结构受力分析–结构设计计算–结构设计优化5.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分析–各类高层建筑案例分析–结构设计中的经典问题分析四、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每周安排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设计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考核方式1.平时考核:包括课堂表现、实践操作情况等。

2.期中考核:有闭卷考试,主要检测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核:开卷考试,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团队本课程由一支结构设计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团队授课,保证教学内容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七、参考资料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手册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集八、结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具备独立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以上为高层建筑结构课程设计的框架,希望能为学生提供全面而实用的学习体验。

框架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框架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框架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框架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2. 使学生了解框架建筑结构在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和注意事项;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建筑行业对框架结构建筑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框架结构建筑初步设计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专业软件或工具对框架结构建筑进行分析、计算和优化的技能;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结构学科的热爱,激发学习兴趣;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伦理观念;3. 增强学生对我国建筑文化的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案例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框架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具备初步设计和分析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进一步学习建筑及相关专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框架建筑结构基本概念:包括框架结构定义、分类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三节2. 框架结构设计原理:介绍框架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受力特点及主要构件。

教材章节:第二章3. 框架结构设计方法与步骤:讲解框架结构设计的一般流程、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三章4. 框架结构建筑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典型框架结构建筑案例,提炼设计要点。

教材章节:第四章5. 框架结构建筑的计算与优化:介绍框架结构建筑的计算方法和优化策略。

教材章节:第五章6. 建筑行业相关规范与标准:讲解我国建筑行业对框架结构建筑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教材章节:第六章7.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框架结构建筑初步设计,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框架建筑结构基本概念第二周:框架结构设计原理第三周:框架结构设计方法与步骤第四周:框架结构建筑案例分析第五周:框架结构建筑的计算与优化第六周:建筑行业相关规范与标准第七周:实践环节(课堂讨论与设计)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有序安排教学进度,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与要求1.设计目的本课程对工程管理专业来说,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就是力图使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建筑结构理论知识加深理解,在设计过程中对结构的总体知识,对结构体系、结构布置及结构形式有所了解,掌握一般结构的基本原理。

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后,能:①进行一般混凝土构件的选型与计算并绘制施工图;②进行梁板结构的受力分析、设计及计算;③能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一般结构问题。

2.设计要求(1)设计一个混凝土结构时,需对其使用要求、材料规格、施工条件以及经济合理等一系列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比较,选定合理的好方案。

(2)应逐步掌握和提高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的能力,为正确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3)注意建筑结构与建筑力学的相同处与不同处。

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时,要注意理论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切勿盲目乱用。

(4)在进行本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检验,找出薄弱环节,巩固本课程理论教学成果。

(5)要求绘图准确整洁,并要求写仿宋体字。

二、主要内容1.基本设计资料(1)结构形式某工厂仓库,采用多层砖混结构,内框架承重体系。

外墙厚370mm,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400 x 400mm,楼盖为现浇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其平面布置如图所示。

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主梁伸入墙内250mm、370mm。

(2)楼面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地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

(3)荷载永久荷载:包括梁、楼板及构造层自重。

钢筋混凝土容重: 25 kg/m3水泥砂浆容重: 20 kg/m3石灰砂浆容重: 17 kg/m3分项系数:ґG =1.2 。

可变荷载: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7KN/m3, 分项系数ґ2=1.3(4)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0钢筋:梁受力纵筋采用Ⅱ级钢筋其他钢筋一律用Ⅰ级钢筋2.设计内容(1)结构布置:确定柱网尺寸,主梁、次梁布置,构件截面尺寸,绘制楼盖平面结构布置图。

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背景介绍本次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学习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掌握结构设计方法和技术,具备应用建筑结构设计软件进行设计的能力。

课程设计内容第一章:建筑结构基础知识1.建筑结构的定义和分类2.结构分析的基本方法3.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4.结构材料和结构几何形态的选择第二章:结构设计方法与工程实例1.结构设计的常用方法和流程2.建筑结构工程实例分析及设计3.结构设计软件及应用第三章:结构施工与安全1.结构施工实践中的注意事项2.结构安全设计与实践课程设计要求1.学生依据本次课程设计,独立完成一个小型建筑结构设计项目,可以选择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木结构等材料进行设计。

2.学生需要运用本课程所掌握的结构设计方法和技术,完成设计方案,并提供详细的设计报告。

3.学生需要使用结构设计软件进行结构设计,并提供设计软件输出的计算和分析结果。

4.学生需要掌握结构施工实践中的注意事项,并在设计报告中提供对应的建议和解决办法。

课程设计评分要点1.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创新性(占总分40%)2.课程实践报告内容的完整性和深度(占总分30%)3.数值计算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占总分20%)4.掌握施工实践中的注意事项并提供对应建议和解决办法(占总分10%)总结本次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是一次既考验学生结构设计能力又培养学生实际工程运用能力的实践课程。

通过对课程中所学知识的整合和运用,学生可以在一个小型的建筑结构设计项目中完成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并对结构施工中的注意事项有所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设计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姓名: 赵炳琳学号: 20120323老师: 林拥军专业: 土木工程年级: 2012级10班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实例学号20120323,故题号为25。

其已知条件为:某多层工厂建筑,平面尺寸为21×27m,采用砖混结构,内框架承重体系。

楼盖要求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

外墙厚370mm,柱为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400mm ×400mm 。

可变荷载标准值:Q k = 4、5kN/m 2,γ Q =1、3。

材料选用:C30混凝土;梁内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热轧钢筋,其余钢筋采用HPB300级热轧钢筋。

4.1结构平面布置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得:f c =14、3 N/mm 2,f t =1、43 N/mm 2,E c =3×104 N/mm 2 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得:HPB300级钢筋:f y = f y ′=270N /mm 2,E s =2、1×105 N/mm 2HRB400级钢筋:f y =360 N/mm 2,E s =2、0×105 N/mm 2按照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设计板与次梁,按照弹性理论的方法设计主梁。

结构平面布置如图2、11所示,主梁为横向布置,跨度为5400mm,间距为7000mm;次梁为纵向布置,跨度为7000mm,间距为1800mm 。

区格长边与短边之比88.318007000=大于3,按单向板肋形楼盖进行设计。

(以L1方向为纵向)图2、11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截面尺寸(1)板:根据设计要求,h>l/40=1800/40=45mm又《规范》规定的最小板厚,工业建筑楼板:h≧80mm。

(书127页)故取板厚为80mm。

(2)次梁:截面高h=(1/18~1/12)l=(1/18~1/12)×7000=388、89~583、33mm 取h=500mm;截面宽度按(h/3~h/2)初估,1)2~31(=~⨯1(=3=250b0.hmm1~)27.500166取b=200mm。

(3)主梁:截面高h=(1/14~1/8)l=(1/14~1/8)×5400=385、7~675mm 取h=650mm;截面宽度按(h/3~h/2)初估,~1)21(33==⨯1(=7.b325hmm~~216)21650取b=300mm。

4.2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板的几何尺寸如图2、12所示。

图2、12 板的剖面图1、荷载计算22k 2k 2k 2k 222kN/m 33.985.548.3 kN/m 85.55.43.11.3 kN/m 5.4 kN/m 48.390.22.11.2 kN/m 90.225.065.00.2 0.25kN/m kN/m 65.0 2.0kN/m 250.08 =+=+=⨯====⨯===++==⨯q g q q q g g g 设计总荷载:活荷载设计值:活荷载标准值:恒荷载设计值:恒荷载标准值:题中板底粉刷:规范水磨石楼面面层:板自重: 2、计算简图(1)次梁截面尺寸为mm mm h b 500200⨯=⨯,故各跨的计算跨度为 边跨:l 01 = l n +h /2=(1、8-0、37/2-0、20/2)+0、08/2=1、555m 中跨:l 02 = l n =1、8-0、20=1、6m 边跨与中间跨相差: %10%81.2%1006.1555.16.1<=⨯-故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且近似取计算跨度。

取1m 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以代表该区间全 部板带的受力情况。

故1m 宽板带上沿跨度的总均布荷载设计值为g+q=9、33kN/m 2图2、13 板的计算简图3.弯矩设计值 m kN l q g M ⋅=⨯⨯=+=05.2555.133.9111)(1112201 m kN l q g M B ⋅-=⨯⨯-=+-=17.26.133.9111)(111220 支座处弯矩按相邻两跨较大跨长计算 ()00.2,955.1m ax m kN l q g M ⋅=⨯⨯=+=49.16.133.9161)(1612202 m kN l q g M C ⋅-=⨯⨯-=+-=71.1233.9141)(141220 m kN l q g M ⋅=⨯⨯=+=49.1233.9161)(1612203 4、配筋计算取h 0=80-20=60mm,C30混凝土的强度f c =14、3 N/mm 2;HPB300级钢筋f y =270N /mm 2板的配筋计算如表2、11所示。

表2、11 板的配筋计算计算截面 1 B 2 C 3 平面图中的位置 A D ~A D ~A D ~A D ~A D ~设计弯矩/m N ⋅2050 2171 1493 -1706 14932bh f M a c s =0、040 0、042 0、029 0、033 0、029sa 211--=ξ0、041 0、043 0、029 0、034 0、029yc s f bh f A 0ξ=129、23 136、99 93、52 107、12 93、52选配钢筋 170@6φ170@6φ170@5φ170@5φ170@5φ实配钢筋面积(mm 2)166166115115115图2、14 单向板配筋图4.3次梁的设计 (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次梁的几何尺寸与支承情况如图2、15图2、15 次梁的几何尺寸与支承情况1. 荷载计算kN/m17136.0208.0-5.0012.01712 kN/m1.2)08.05.0(2.025 kN/m22.58.190.2 =⨯⨯⨯=-⨯⨯=⨯)(计按次梁梁侧抹灰标准值:次梁自重标准值::板传来的恒荷载标准值mmkN/m520.1953.10989.8 kN/m53.101.3 kN/m 1.82.25.4 kN/m 989.865136.82.11.2 kN/m 491.717136.01.222.5 k k k k =+=+===⨯==⨯===++=q g q q q g g g 设计总荷载:活荷载设计值:活荷载标准值:恒荷载设计值:恒荷载标准值:沿次梁跨度总的设计荷载取19、52kN/m2、计算简图主梁截面尺寸mm mm h b 650300⨯=⨯ 边跨计算跨长:m765.6)25.023.07(025.1 025.1785.6237.025.023.00.70101=--⨯===+--=n l l m l 故 m l 765.601= m7.63.00.7 0=-=l 中间跨计算跨长:跨度相差%10%94.1%1007.67.683.6<=⨯- 故可按等跨计算内力,为三跨次梁计算简图如图2、16所示。

图2、16 次梁计算简图3.内力计算(1)弯矩计算 m kN l q g M ⋅=⨯⨯=+=78.8283.652.19111)(1112201 m kN l q g M B ⋅-=⨯⨯-=+-=78.8283.652.19111)(111220 m kN l q g M ⋅=⨯⨯=+=76.547.652.19161)(1612202 (2)剪力计算kN l q g V n A 54.58)23.0237.07(52.1945.0)(45.0=--⨯⨯=+= kNl q g V n Bl 06.78)23.0237.07(52.196.0)(6.0-=--⨯⨯-=+-=kN l q g V n Br 93.71)3.07(52.1955.0)(55.0=-⨯⨯=+=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次梁跨中截面按T 形截面进行承载力计算,其翼缘宽度取下面两者的较小值: 按梁的计算跨度0l m 23.233.07330'=-===n f l l b按梁的计算跨度0l m 80.1)2.08.1(20.0'=-+=+=n f S b b 按翼缘高度''f h m h b b f f 16.108.01220.012''=⨯+=+=故取 m 16.1'=f b判别各跨中T 形截面的类型:取m m46535500 0=-=hm kN 564)280465(8011603.14)21( '0''⋅=-⨯⨯⨯=-f f f c h h h b f 则 大于表中各弯矩值,故各跨中截面均按第一类T 形截面计算,支座处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支座与跨中截面均按一排钢筋考虑。

次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如下表:C30 f c =14、3 N/mm 2,f t =1、43 N/mm 2次梁内受拉纵筋 HRB400级钢筋:f y =360 N/mm 2次梁箍筋采用HPB300级钢筋:f y =270 N/mm 2次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表5、斜截面强度计算次梁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表A 支座:Vbh f t >07.0按构造配筋取双肢6φ,%095.0%10036043.124.0min ,=⨯⨯=sv ρ mm s62.297%095.0200)26(22=⨯⨯≤π取mm s 200= B 支座左侧: Vbh f t >07.0按构造配筋 B 支座右侧:Vbh f t >07.0按构造配筋综上 取mm s 200=最终各截面均为双肢箍筋6φ@200mm 、图2、17 次梁配筋示意图4主梁的设计由题目已知,柱的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主梁的几何尺寸及支承情况如图2、18所示。

图2、18 主梁的几何尺寸与支承情况1、荷载计算kN37.14671.73664.72 kN71.731.3 kN 7.5671.8 kN 664.72553.602.11.2 kN 553.604186.0695.743952.52 kN 417.08.1)08.065.0(2012.017 kN 695.78.13.0)08.065.0(25 kN440.5277.49136 k k k k *k =+=+===⨯==⨯===++==⨯-⨯⨯⨯=⨯⨯-⨯=⨯Q G Q Q Q G G G G 设计总荷载:活荷载设计值:活荷载标准值:恒荷载设计值:恒荷载标准值:梁侧抹灰标准值:主梁自重标准值::准值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标2.计算简图梁EI EI 331027.14.51265.03.0-⨯=⨯ 柱EI EI 431074.45.4124.04.0-⨯=⨯ 柱高取4、5m 由于主梁线刚度较柱刚度大得多,故主梁中间支座按铰支承考虑。

主梁支承在砖墙上,支承长度为370mm 。

计算跨度分别为 m 34.524.0)237.024.04.5(025.12 .0251 101=+--⨯=+=b l l n )边跨:(m4.524.0237.024.0237.04.522101=++--=++=b a l l n 故 取m l 34.501=m4.53.03.04.5 20=+-=l )中间各跨:(%10%1.1%1004.534.54.5<=⨯-故可按等跨计算内力又跨度相差甚少,故一律用5、4m 计算计算简图如图2、19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