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套打包】南京市高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1)

合集下载

2022年江苏高考南京盐城高三一模大市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江苏高考南京盐城高三一模大市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2022学年高三年级期末试卷(一)语文(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2. 1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此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近几年,我一边造房子一边教书,我对弟子们常说的有三句话:"在作为一个建筑师之前,我首先是一个文人。

"“不要先想什么是重要的事情,而是先想什么是有情趣的事情,并身体力行地去做造房子,就是造一个小世界。

”造园,一向廷传统中国文人的事。

关于造园,近两年我常从元代画家倪瓒的《容膝斋图》讲起,那是一张典型山水画,上段远山,一片寒林,中段池水,倪氏总是留白的,近处几棵老树,树下有亭,极简的四根柱子,很细,几乎没有什么重量,顶为茅草。

这也是典型的中国园林格局,假设视画的边界为围墙,近处亭榭,居中为池,池前似石似树。

但我谈的不是这个,我谈态度。

《容膝斋图》的意思,就是如果人可以生活在如画界内的场景中,画家宁可让房子小到只能放下自己的膝盖。

如果说,造房子,就是造一个小世界,那么我以为,这张画边界内的全部东西,就是园林这种建筑学的全部内容,而不是像西人的观点那样,造了房子,再配以所谓景观。

换句话,建造一个世界,首先取决于人对这个世界的态度。

在那幅画中,人居的房子占的比例是不大的,在中国传统文人的建筑学里,有比造房子更重要的事情。

面对世界的态度比掌握知识的多少更重要。

这让我义想起童需先生,我最记得住的是先生的一段话:今天的建筑师不堪胜任园林这一诗意的建造,因为与情趣相比,建造技术要次要得多。

“情趣",如此轻飘的一个词,却能造就真正的文化差异。

对中国文人而言,“情趣"因师法自然而起,“自然''显现着比人间社会史高的价值。

人要以各种方式努力修习才可能接近"自然"的要求,并因程度差异而分出“人格”。

园林作为文人直接参与建造的生活世界,以某种哲学标准表达着中国人面对世界的态度。

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鲁迅对于俄罗斯文学有着深刻的理解。

鲁迅与俄罗斯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有着强烈共鸣,他认为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的最可贵的特色是它所表现出的深刻的真实性和批判性,这是空前的,并称“因为真实,所以也有力”,对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的巨大历史价值给予了充分评价。

鲁迅多次惊叹俄罗斯优秀文学中所包蕴的博大的爱与深沉的人道主义,称道“以一身来担人间苦的小说家”,对于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给予的不只是怜悯,而是力图谋求其解放,为他人宁可牺牲自己,在鲁迅看来,是当得“伟大”的。

这种博大深沉的爱被鲁迅视为“异常的慈悲性”,是俄罗斯文学的突出特色,“与我们的世界更接近”。

以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为代表的俄罗斯作家,令鲁迅感佩之处还在于,他们都提出了人的生存的重大问题,致力于揭露人性的复杂与缺陷,唤起人们对社会的改造与灵魂的剖析,为此鲁迅将“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作为自己的创作原则,将“为人生”作为自己“做小说”的“主见”,在自己的作品中也以深刻地透视社会人生,揭示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为旨归。

在他看来,俄罗斯文学的深刻性在于,不只表现了底层人们“不幸”的经济贫苦,还有精神贫困,当时中国国民状况亦然。

他笔下的对不觉醒的人们的描写与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有着极为相似的情形,他表达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沉重主题,反思国民性,深感启蒙之艰难。

他指出俄罗斯文学中不仅有“叫唤、呻吟、困穷、酸辛”,而且也有“挣扎和反抗”。

对俄罗斯文学的译介和所受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鲁迅实现借助文学“转移性情,改造社会”的理想。

江苏南京市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苏南京市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苏南京市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

”道德不仅是和谐社会秩序的基石,对个体而言,也是自我修为的价值彰显、人格魅力的美丽呈现。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个人品德修养,一直强调“修、齐、治、平”传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层面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求弘扬个人品德、磨砺个体品行。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推动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品德,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

”这一鲜明主张,充分反映了新时代对公民个人品德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指明努力的方向。

个人品德是公民个人在修养身心、规范举止方面的道德依循,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形成了由全体到个体、由外在到身心的完整道德链条。

“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执着于爱国奉献,“隐‘功’埋名三十载,终生报国不言悔”;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四肢和左眼的朱彦夫,几十年奋斗不止带领老百姓蹚出脱贫新路;“小巷总理”武荷香,把社区当成自己家,把社区居民当亲人……一个个榜样楷模,让人们感动于爱国奉献的家国大义,知晓了明礼遵规的文明法则,读懂了勤劳善良的奋斗之美,领略了宽厚正直的德性纯真,感受到自强自律的人格光辉。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的背景衬托下反而更加美丽。

”高尚的个人品德修养,足以让一个人终身受益。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德不孤”,首要在于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发乎真心地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有人说得好:“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才可以说他是有德的。

南京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卷

南京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卷

南京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综合题 (共1题;共6分)1.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

自1995年以来,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任务。

今年,它又完成了历时45天、航程6208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

对不熟悉的人而言,()。

在这里,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________,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

由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

比如,深海可视采样系统可以将海底徽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海底世界可以____________,并可根据需要____________地抓取矿物样品和采集海底水样;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

“大洋一号”的远航活动,与郑和下西洋相呼应。

600年前。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600年后,“大洋一号不断进步”,____________,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作出中国人民的贡献。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调查。

B . 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

C . 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航次大陆勘查任务。

D . 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大洋一号”的实验室很多,就像迷宫一样B . “大洋一号”有十几个像迷宫一样的实验室C . 走进“大洋一号”,犹如进入了一座迷宫D . 进入迷宫一样的“大洋一号”,会分辨不出方向(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一应俱全;一览无余;易如反掌;东山再起B . 应有尽有;一览无余;轻而易举;再接再厉C . 一应俱全;一目了然;轻而易举;东山再起D . 应有尽有;一目了然;易如反掌;再接再厉二、选择题 (共2题;共4分)2. (2分)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林丹获得华侨大学硕士文凭之所以受到些许质疑,应与他现役运动员训练比赛太过繁忙、无法按时到学校上课有关。

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 2024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 2024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①《论语·学而》中写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以此为起点,书中相继提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等观点。

如果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对其加以审视会发现,《论语》围绕自我了解与自我实现等问题,进行了关于自我认同的一系列建构。

②《论语》中认为不怨恨是面对负面评价时的正确态度。

《论语·学而》中写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因他人的不了解而怨恨,这可以看作是孔子面临认同危机时所采取的基本态度。

孔子真正受到无限的敬仰和尊崇是从汉代开始,而在其所处的春秋时期,孔子也会遭遇负面评价。

如《论语·子罕》中记载:“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该评价颇有讽刺意味,博学与一无所成的鲜明对比,几乎要让人对孔子的博学都有所质疑,而孔子面对质疑真正做到了“不愠”。

③同时,孔子并不一味屈从他人的评价。

如《论语·八佾》中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

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孔子当时已经以知礼而闻名乡里,但他入太庙助祭时却凡事都要问清楚,因而便有人质疑他不知礼。

对此,孔子并未急于辩解自己是否知礼,而是从礼的内涵出发来回应对方:凡事都问仔细才真正符合礼的要求。

这样,对方的质疑便不攻自破。

④当面临认同危机时,孔子在态度上展现出的君子之风,从根本上源自思维上“内自省” 的归因方式。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和评价。

心理学家韦纳将行为结果的归因分为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

内部归因着重从个体自身寻找行为或结果成败的原因。

当面对认同危机时,孔子所采取的是内部归因的思维方式。

《论语·宪问》中写道:“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卫灵公》中也有相似的阐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新高考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新高考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新高考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南京市、盐城市202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为什么几百万中国年轻人愿意送外卖不想去工厂》一文指出,外卖行业已成为年轻人的就业首选,因为外卖骑手的收入比制造业工人高,能力出众的“单王”月收入甚至可达3万元,远超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者的月均薪资。

而且,外卖骑手平均年龄在26-30岁之间,35岁以下占近70%,与制造业的年龄结构相当。

相比之下,制造业已经失去了年轻人,这是对制造业的致命打击。

材料二: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设备的日益完善,对普通工人的用工需求越来越少,而新技术应用对制造业普通劳动力岗位的替代率为19.6%。

在技术迭代的形势下,外卖员成了国内制造业工人转行的主要选择之一,由工人转行的外卖员成了行业主流。

,今年劳动力市场需求下降明显,但高技能人才依然短缺,各技术等级或专业技术职称的空缺岗位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2.0.尽管如此,收入相对较高的技工,依旧很难成为年轻人的优先职业选项。

相比能快速入行的快递外卖员,花费更高的培养成本、冒着更大风险去研究高级技工,则显得投入产出比太低。

以上两篇文章都在探讨制造业和外卖行业的就业现状。

外卖行业已成为年轻人的首选,因为外卖骑手的收入比制造业工人高,而且年龄结构相当。

制造业的用工需求越来越少,新技术应用对制造业普通劳动力岗位的替代率为19.6%。

这导致外卖员成了国内制造业工人转行的主要选择之一,由工人转行的外卖员成了行业主流。

虽然高技能人才依然短缺,但收入相对较高的技工依旧很难成为年轻人的优先职业选项,因为相比能快速入行的快递外卖员,花费更高的培养成本、冒着更大风险去研究高级技工,则显得投入产出比太低。

2020届南京市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0届南京市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0届南京市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6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列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从屈辱到崛起、从到独立富强,经过70年的风雨前行,如今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是一个生机盎然的中国。

从温饱不足、欺凌到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引擎、全球治理的主要参与者,经过70年的,如今铺陈在世界面前的,是一幅瑰丽无比的中国画卷。

A.积重难返倍受栉风沐雨B.积贫积弱倍受风雨飘摇C.积重难返备受风雨飘摇D.积贫积弱备受栉风沐雨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

,,,,,。

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③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④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⑥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A.②④⑥③①⑤B.⑤①②⑥③④C.②③⑥④⑤①D.⑤②③⑥④①3.下面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诗句,按时间从前到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②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③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④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⑤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⑥霜降滮池浅,秋深太白明。

A.④⑤①③⑥②B.⑤④①③⑥②C.④⑤①⑥③②D.⑤④⑥③①②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在作文运思时,最重要而且最艰苦的工作不在搜寻材料,而在有了材料之后,将它们加以选择与安排。

就生糙的材料说,世间可想到可说出的话,前人在大体上都已经想过说过;然而后来人却不能因此就不去想不去说,因为每个人有他的特殊的生活情境与经验。

所以他所想所说尽管在表面上是老生常谈,而实际上却可以是一种新鲜的作品,如果选择与安排给了它一个新的形式和新的生命的话。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2023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2023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汉字天覆地载、严谨优美的造型结构,深藏着先民的美学智慧。

夸张地讲,了解中国汉字书法中有关的结构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中国美学。

汉字结构的平中寓奇、险中求胜,汉字笔画的劲健内敛、,以及书法布局的计白当黑、虚实相生,都极大强化了汉字书写的内在张力,影响着书法的审美取向。

古人书风有千百种,学习时应,找到其中不变的精神为我所用。

书法风格是书法的艺术语言,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标准之上。

( )书法审美情感,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是感性审美情感,另一种是理性审美情感。

通常书法临习中的“”“不求甚解”处于书法感性审美情感阶段;而书法创作中的“乐此不疲”“不知有魏晋”则处于书法理性审美情感阶段。

两种情感之间呈递进和互相深化的关系,没有感性审美情感阶段就没有理性审美情感阶段,没有理性审美情感阶段就无法创作出有高度的作品。

由初始对书法的兴趣进而步入到对书法的理性把握,是一个的过程。

如果要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则非尽毕生精力与功夫不可。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夸张地讲,了解中国书法中有关汉字的结构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中国美学。

B.不夸张地讲,了解中国书法中有关汉字的结构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中国美学。

C.夸张地讲,了解中国汉字书法中有关的结构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中国美学。

D.不夸张地讲,了解中国汉字书法中有关的结构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中国美学。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声情并茂抽丝剥茧浮光掠影按部就班B.刚柔相济顺藤摸瓜浅尝辄止按部就班C.声情并茂顺藤摸瓜浮光掠影循序渐进D.刚柔相济抽丝剥茧浅尝辄止循序渐进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进一步加深对书法审美情感的认识,还需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3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验的丰富性,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对作家来说既是巨大的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

我们置身于这一进程之中,往往对之习焉不察,但如果在一个更大的视野中来考察,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并不是自然而然的,也不是从来如此的,我们的生活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在随着民族国家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如何将个人体验与时代经验“历史化”“相对化”“艺术化”,在作品中凝聚当代中国人的经验与情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这也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创造新的文学经典,能否攀上文艺的高峰。

而要达到这一点,我们需要以现实主义的精神与方法,对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与内心世界进行观察、思考与研究。

现实主义是一个丰富的理论体系,也有着曲折复杂的历史。

在历史上,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的一座高峰,可以说20世纪欧美的现代主义和苏联、中国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都是试图超越批判现实主义的努力,前者将探索的触角深入人类的精神领域,后者则试图从建构而不是批判的角度,重建现实主义与生活的关系。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由于教条化而导致了公式化、概念化,在具体实践中遭受了挫折,但无论是中国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还是西方的“无边的现实主义”,都试图在理论上对之做出纠正或扩展。

20世纪80年代,新的文艺思潮蜂拥而来,现实主义一度被视为落后、过时的创作方法,来自西方的现代主义催生了中国的“先锋文学”,成为当时占据主流的文艺潮流。

但时过境迁,30年后重新去看,我们可以发现,当时风光无限的先锋文学已经很少有人问津,而被视为“落后”的现实主义作品,却仍然能打动今日读者的心,《平凡的世界》就是其中的代表。

这不仅可以让我们反思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学规范,也让我们看到现实主义的巨大生命力。

在今天,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现实主义是一条越来越广阔的道路。

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主潮已经发生了转变,不仅先锋文学作家转向了更加平实的写作,而且“新写实主义”“现实主义冲击波”“底层文学”“非虚构”等现实主义脉络不绝如缕,在文学界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但就现实情况而言,现实主义并未成为很多人的自觉追求,也没有汇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其原因或许主要在于,现实主义在理论上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与研究,在实践中也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

在我看来,这主要涉及我们如何重新理解真实性、思想性、文学性等现实主义的基本问题。

但值得欣喜的是,新一代中国作家已经登场。

在这个充满丰富性与可能性的时代,我们该如何书写中国经验,如何讲述中国故事?现实主义是一条越来越广阔的道路,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只有置身于时代生活的洪流中,在思想与文学的碰撞中,将真实性作为内在追求,才有可能将挑战转化为机遇,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大作品。

(选自2016年04月08日《人民日报;K现实主义:越来越广阔的道路》作者:李云雷,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一个当代作家,只有以现实主义的精神与方法去观察、思考与研究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与内心世界,才有可能创造新的文学经典,攀上文艺的髙峰,B.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曾对人类的精神领域进行探索,而20世纪欧美的现代主义则有过从建构的角度重建现实主义与生活的关系的打算。

C.西方的“无边的现实主义”曾试图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由教条化而导致的公式化、概念化做出纠正或扩展。

D.现实主义是一条越来越广阔的道路,它为我们书写中国经验,讲述中国故事,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大作品提供了可能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我们置身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荐之中,熟习中国经验的丰富性,也就会发现自己的生活与民族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B.现实主义作品《平凡的世界》曾因“先锋文学”的冲击而被视为是“落后”的,但它仍能打动今日读者的心,这让我们看到现实主义的巨大生命力。

C.现实主义在理论上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与研究,这或许是目前现实主义还没有成为很多作家的自觉追求,也没有汇成一股巨大的力量的原因之一。

D.20世纪90年代以来底层文学”等现实主义脉络连续不断地出现,先锋文学作家转向更加平实的写作,显示着中国文学的主潮已经发生了转变。

(3)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现实主义的一项是A.《大卫•科波菲尔》融进了查尔斯,狄更斯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讲述了主人公大卫从幼年至中年的生活历程,展示了19世纪中叶英国的广阔画面。

B.《战争与和平》以1812年俄国法国战争为中心,通过对四大家庭以及安德烈、皮埃尔、娜塔莎在战争与和平环境中的思想和行动的描写,展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

C.莫言在《食草家族》前言中说,这本书表达了他渴望人类可以通过吃草净化心灵的强烈愿望,对蹼膜的恐惧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膜拜。

D.《人民的名义》以改革开放后GDP飞速增长下的腐败事件为创作背景,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叙事主线,讲述了当代检察官维护公平正义和法制统一、查办贪腐案件的故事。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2.(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承业,字继元,唐僖宗时宦者..也。

晋王兵击王行瑜,承业数往来兵间,晋王喜其为人。

晋王病且革,以庄宗属承业曰:“以亚子①累公等!”庄宗常兄事承业,岁时升堂拜母,甚亲重之。

庄宗在魏,与梁战河上十余年,军国之事,皆委承业,承业亦尽心不懈。

凡所以畜积金粟,收市兵马,劝课农桑,而成庄宗之业者,承业之功为多。

自贞简太后、韩德妃、伊淑妃及诸公子在晋阳者,承业一切以法绳之,权贵皆敛手畏承业。

庄宗岁时自魏归省亲,须钱蒲博赏赐伶人..,而承业主藏,钱不可得。

庄宗乃置酒库中,酒酣,使子继岌为承业起舞,舞罢,承业出宝带、马为赠,庄宗指钱积呼继岌小字以语承业曰:“和哥乏钱,可与钱一积,何用带、马为也?”承业谢曰:“国家钱,非臣所得私也。

”庄宗以语侵之,承业怒曰:“臣老敕使非为子孙计惜此库钱佐王成霸业尔若欲用之何必问臣财尽兵散岂独臣受也?”庄宗顾元行钦曰:“取剑来!”承业起,持庄宗衣而泣,曰:“臣受先王顾托之命誓雪家国之雠今日为王惜库物而死死不愧于先王矣!”太后闻之,使召庄宗。

庄宗性至孝,闻太后召,甚惧,乃酌两卮.谢承业曰:“吾杯酒之失,且得罪太后。

愿公饮此,为吾分过。

”承业不肯饮。

庄宗入内,太后使人谢承业曰:“小儿忤公,已笞之矣。

”明日,太后与庄宗俱过承业第,慰劳之。

卢质嗜酒傲忽,自庄宗及诸公子多见侮慢,庄宗深嫉之。

承业乘间请曰:“卢质嗜酒无礼,臣请为王杀之。

”庄宗曰:“吾方招纳贤才以就功业,公何言之过也!”承业起贺曰:“王能如此,天下不足平也!”质因此获免。

天祐十八年,庄宗已诺诸将即皇帝位。

承业方卧病,闻之,自太原肩舆..至魏,谏曰:“大王父子与梁血战三十年,本欲雪家国之雠,而复唐之社稷。

今元凶未灭,而遽以尊名自居,非王父子之初心,且失天下望,不可。

”庄宗不听。

承业知不可谏,乃肩舆归太原,不食而卒,年七十七。

同光元年,赠左武卫上将军,谥曰正宪。

(节选自《新五代史•张承业传》)【注】①亚子:庄宗小字亚于。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臣老敕使/非为子孙计/惜此库钱/佐王成霸业尔/若欲用之/何必问/臣财尽兵散/岂独臣受祸也/B.臣老/敕使非为子孙计/惜此库钱/佐王成簕业尔/若欲用之/何必问S/财尽兵散/岂独臣受祸也/C.臣/老敕使/非为子孙计/惜此库钱/佐王成霸业尔/若欲用之/何必问臣/财尽兵散/岂独臣受祸也/D.臣老/敕使非为子孙计/惜此库钱/佐王成霸业尔/若欲用之/何必问/臣财尽兵散/岂独臣受祸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宦者,文中指太监,是中国古代都城专供皇室役使的官员,又称寺人、中官、内臣、内侍等。

B.伶人,也称优伶,相传黄帝时伶伦造音乐后,称乐官为伶官,后来也泛指表演歌舞的人。

C.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尊、壶、爵、角、觥、杯、缶等都是古代酒器。

D.肩舆,一种代步的交通工具,是古代马车的一种,乘坐舒适,并且速度极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承业深受重用。

庄宗对待承业如同兄长一般,一直把所有的军国大事都委托给了承业,而太后更是在庄宗犯下错误后,与庄宗一起到承业的府邸慰问。

B.张承业耿直敢谏。

庄宗想在他那里拿取公家钱财时,他宁死不肯在庄宗即将即位皇帝时,他又带病赶到魏,并且提出了反对意见,无奈没有被采纳。

C.张承业执法严明。

上至太后、妃子,下至晋阳诸公子,承业都用法律来约束他们,以至于当时的权贵都因为畏惧承业而有所收敛。

D.张承业颇有智慧,卢质因为傲慢得罪了庄宗,张承业假意请求庄宗杀卢质,实际上非常巧妙地保护了卢质,为庄宗保住了这个人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晋王病且革,以庄宗属承业曰:“以亚子累公等。

”②臣受先王顾托之命,誓雪家国之雠。

今日为王惜库物而死,死不愧于先王矣! 3.(11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秦淮杂诗二十首•其一柳州榕叶落尽偶题[清]王士祯①[唐]柳宗元年来肠断秣陵②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宦情羁思共凑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十日雨丝成片里,浓春牦景似残秋。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孔啼。

【注】①王士祯在明代度过童年,他的祖父、父亲都是明朝遗民。

②秣陵:南京古名。

(1)下面对这两苜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A.王诗第二句中“梦”表明是虚写,“秦淮水上楼”则点明了诗人现在所处的地点,也暗示了诗人的写作缘由。

B.王诗第三、四句抓住了春雨绵绵,春风肆意,春寒浓烈的特点,以哀景衬哀情,表达了诗人此时内心的悲伤之感。

C.柳诗起句中的“凄凄”这一叠词用得生动传神,起强调作用,真实地表现了诗人此时的凄凉心态。

D.柳诗尾句中的“榕叶满庭”形象地写出了秋天雨后,榕叶落满庭院,秋风扫落叶的萧瑟箫杀之感。

E.这两首诗首句都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并且总领全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后几句中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2)“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结合诗句,从景语和情语两方面比较和分析两首诗歌情感的不同。

4.(5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配君子的联想。

在《关雎》中交代男子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的原因的两句是:,。

(2)《赤壁赋》中苏轼关于宇宙万物“变”与“不变”的议论,含有辩证的合理因素,也带有虚幻的色彩,他用“,“来宽慰自己,表示自己并不羡慕。

(3)《师说》中点明全文主旨的一句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5.(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它是神话,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爱情理想高晓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共19项,昆曲名列第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